Previous首页 Previous人物 PreviousL  廖鸿旭 2001-10-19人物Null
Previous上一篇
廖鸿旭 Liao Hongxu (1923-7-11~) ⊙源自:孙波



  我与同龄人、川西民间收藏家·赵明才友小憩青城山下楠木山庄,缘识主人廖鸿旭先生。廖公时年七十有六,精神矍铄,嗓音宏亮。其时,他有一本自传稿正好杀青,与我们攀谈皆撷取其中之故事,那些经历犹如一幕幕场景浮现在你的眼前,充满生趣又几多辛酸。
  廖公幼时为一乡村牧童,13岁时只身跑到成都学艺。在解放前,已经是一名相当出色的木工技师了。他精于制作仿古家具,还做过小提琴、滑翔机,甚至还做过飞机的外壳。解放后,廖公要求进步,入党,当劳模、市人大代表,曾经受到过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廖公从小家境贫寒,没钱念书,但凭其“心灵手巧,习得梓人绝技,到五十年代乃大展鸿图”(流沙河语)。车间之生产调度,设计各种木器家具,工厂之技术革新,凡廖公到位,即刻手到病除,正常运转,故干群赐号,曰“廖关键”。然则,廖公62岁退休以前,工资未长一级,住的破旧房,家里人口多挤不下,其尴尬之态可想而知!无奈乎廖公只好“离家出走”,落脚于青城山下楠木树处,凭借着自己丰富的建筑知识和精湛的木工技艺,同老伴邓守芝艰苦奋斗帮人与人,同时自己也积腋成裘,一尺一尺地建设起他的“楠庄”来。
  “楠庄”依坡而建,中间为一庭院,二层以上的厅房巧妙地错落有致地布列四周,餐厅、茶厅、客厅、厨房和“廖氏家具研究室”兼工作间,设在一层。客厅里的楠木仿清家具均出自廖公之手,那太师椅的靠背雕工精美、镂刻细腻,实在是赏心悦目。
  楠庄开门见山。黄昏时分,廖公提议我们去散步。廖公中等身材,清瘦敏捷,手持一根竹杖,多爱“指点江山”。他感叹到:如今,青城山楠木已稀,峰顶因水土流失,树根盘错暴露在外,如不及时培土,青峰变浊只俟数载矣!我们举目眺望,见暮色苍茫,峦脊滴翠,不禁想起刚刚翻阅过的新编《青城山志》,其中有冯玉祥、黄炎培、黄裳诸人谈到的青城山的楠木树。那时,青城山楠木高大而繁茂,在这一特殊环境中,几乎每夜有雨,见黄炎培日记载:遇雨,夜宿道观,入夜,“雨下个不停,白云一片一片飞进房里”。多么美丽又令人感伤的画面呵,惜乎流如逝水,一去不返了。
  随后,他又讲了一个故事:两三年前,香港同道捐资复建天师道祖庭鹤鸣山道观。施工现场有五棵需人合抱的明代楠树,其中两棵因风雨侵袭,严重倾斜。在施工筹备会上,廖公青城山道协傅元天大师请来的顾问的身份,一再强调先采取好保护树木的措施之后再行施工。可施工单位急功近利,抢分夺时,他们以为,树非人命,与我何干?于是,在坡前深刨扩挖,大张其事。结果,一场大雨,泥土塌失,两棵明树“倒毙”。廖公闻悉,痛心疾首,对他一向尊重有加的傅元天大师抱怨:“罪过呀,罪过”!可以想象,那情景宛如孔老夫子见到祥瑞之兽麒麟死了,伤心得潸然泪下,并发出悲悯的慨叹。
  “相看两不厌,惟有楠木树”,廖公自小与楠木打交道,对于楠木的性能、品格,乃至气味,都有一种近乎待之于婴孩似的亲情与理解。漫步在路边,挺立着十几棵小楠树,树上挂牌:热爱楠木,人人有责。无疑,这一定是廖公的手笔。他说天旱时节,他要提水来浇,因为小树未长成时,好像儿童,比较娇惯。他又说:“我还要大声疾呼,保护楠树,多种楠树,不管他们爱听不爱听!
  老诗人·流沙河说他,“犹如一粒沙子,反映着一段社会的历史。

编者按
  本文原标题为:“青城山下访廖公”。
纪实
  1. 2004-07-28日(下):青城后山老腊肉
  2. 2003-08-20日:廖鸿旭和他的“楠庄
相关标签姓|属|工匠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