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L • 龙文光 2001-7-15 | 人物 | |||||||
龙文光 Long Wenguan (1899-6-21~1933-8-9) ⊙源自:蜀虎 属猪,四川省成都市的崇庆县的廖家乡人,原姓彭,因两岁时过继给姨父龙作霖为嗣,故改名为龙文光。 来自川西平原的航空骄子 其父龙作霖是当地一个私塾先生,家有良田三四十亩。因无子嗣,对过继来的龙文光十分喜爱。而龙文光自幼聪颖过人,四岁就随父识字,不久入本乡天民寺小学读书。长大后,龙文光先后就读于成都联合中学、浙江工业学院、北京朝阳大学。早在中学时,龙文光就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接受了不少民主科学的新思想、新观念。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是年12月,正在北京朝阳大学就读的龙文光,放弃在大学读书的机会,毅然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经半年入伍锻炼后,于次年7月1日正式进入军校学习。在军校学习期间,龙文光勇敢地和同学们参加了消灭滇、桂叛军,以及郑润琦等右派军队的战斗。 1926年1月,龙文光从黄埔军校毕业,时值国共两党联合创办的广东航校招生,龙文光和后来担任国民党空军要职的毛邦初、张廷孟、王叔铭等人,被选送进入航校学习。1927年1月,龙文光等11人,又被广东国民革命军航空处选派到苏联第二航空学校继续深造。1928年底学成归国后,龙文光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空军第四队(驻汉口)上尉分队长,并在南京中央军校航空班任飞行教官。因工作关系,他常常驾驶飞机来往于汉口、南京、上海、杭州等地。 1929年3月,龙文光回崇庆老家看望家人,受到地方要人及乡亲的欢迎,某要人还送上“飞将军第”和“飞机府”两道金匾,高悬于龙文光家大门上。 离乡之前,龙文光因自己不能在家替父母尽孝而劝父母再过继一子。返回部队后,牵挂父母的龙文光又给家里寄回一张身着西服的照片,照片后题词:“江山多故,儿子那得安闲;转战千里,战罢归来团圆。”寥寥数语,尽表忧国忧民之心。其父龙作霖看过留言后大为感动,便听从了龙文光的好言相劝,将其胞弟的长子龙治云过继为嗣子。 弃暗投明参加工农红军 1930年3月16日,时任国民党空军中校队长的龙文光,奉命驾机由汉口飞往河南开封,执行紧急空投通信任务。返航途中,因雾大迷航,油料耗尽,龙文光只得迫降飞机。 飞机像受了伤的老鹰似的,摇摇晃晃从空中向下降落,最后停在河南省罗山县陈家河附近的河滩上,那里是红军鄂豫皖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区的交界处。 在河滩附近山头上放哨的红军赤卫队员,发现有一架飞机降落下来,连忙吹响手中的号角。村中的红军战士、赤卫队员和群众听到号角声,都向河滩边的飞机包围过去。 飞机轮子刚一着陆,龙文光就急忙打开舱门,慌慌张张地跳下飞机,拼命地朝东面跑去。他头戴航空帽,身着一件红不红、紫不紫的美式航空服,边跑边不断回头张望。见河滩四处都是高喊“站住!站住!”的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们,他自知难逃,跑着跑着就停下举起双手说:“各位乡亲,不要伤害我,我是飞行员!” 在一间小屋里,龙文光低着头、坐在板凳上,接受一位红军同志的审问。因对红军不了解,龙文光心里自然存有戒心。红军同志问一句,他答一句。一会儿说飞机机器出了故障,一会儿又说飞机汽油没有了……尽管红军同志再三宣传优待俘虏的政策,并保证其生命安全,但龙文光始终不肯说出实话。 消息很快传到鄂豫皖军委负责人徐向前那里,徐向前命令把龙文光带到红军指挥部。在指挥部门口,龙文光看到持枪的红军战士,心猛然颤抖起来。身穿洗得发白的灰色军装,消瘦的面孔露出微笑的徐向前见此情景,随和地作了自我介绍:“我叫徐向前,是这里的负责人,有什么话你尽管说,不用害怕。” 一听到“徐向前”三个字,龙文光猛地从竹椅上“弹”起来,他双眼盯着这位红军首长,怎么也想不到,蒋介石悬赏10万大洋取其首级的人,竟这么普通、和蔼、平易近人。他不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但又无法否认眼前的事实……对红军的疑虑、戒心随之解除了。 经过徐向前一次、两次的耐心说服,龙文光终于决定弃暗投明、参加红军。徐向前一听到龙文光答应参加红军,高兴地握住龙文光的手说:“祝贺你和你的飞机走向光明,我代表苏维埃政府,欢迎你参加红军!”为表示自己参加红军的决心,龙文光还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龙赤光。 红军很快把龙文光安排在总部任参谋。龙文光深切感到红军对他的信任。建议尽快修复飞机,同时提醒防备国民党特务的破坏。苏区政府及时采纳了龙文光的建议,把飞机安全转移到林湾(现河南新县卡房乡)。搬迁飞机时需经过一个叫黑龙潭的地方,那里潭面宽,水深,飞机无法运过去。当地群众便纷纷搬来桌椅、门板、木头等,在黑龙潭上架起一座浮桥,才把飞机顺利地运达林湾。林湾是一个只有4户人家的小村庄,四周群山环抱,树高林密,飞机巧妙地隐蔽在两幢房子之间,上面搭了棚顶,前后用柴草掩盖,无论敌人从空中还是地面都不易发现。 其间,国民党政府当局因飞机失踪、下落不明,多次派特务潜入苏区,四处侦察寻找,但终未查获飞机的踪迹。 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的诞生 1931年5月,根据中央指示,鄂豫皖特区工农民主政府军事委员会航空局成立,龙文光被任命为航空局局长,航空局政委由曾在莫斯科学过航空的钱均同志担任。航空局就设在河南省新集北头普济寺内。苏区政府给予航空局极大支持,不仅为龙文光配备了必要的技术人员,还在靠河边的空地上,修建了一个占地100余亩的飞机场。另外,在湖北黄安(今红军)麻城交界的紫云区,安徽、湖北两省交界的英山县金家寨,也各修建了一个简易机场,供飞机起降。与此同时,在根据地军民的帮助下,拆卸下来的飞机机翼也从五十多km外的宣化店,搬运到航空局所在地新集。经龙文光和钱钧等同志的共同努力,飞机很快装配复原,并油漆一新。机翼两侧还各绘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红五星。鄂豫皖特区工农民主政府还举行了隆重的飞机命名仪式,徐向前代表鄂豫皖特区工农民主政府,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命名为“列宁”号,并把“列宁”两个鲜红的大字工整地书写在机身的侧面。为准备“列宁”号飞机试航,红军又想方设法从敌战区搞来许多汽油。自此,中国工农红军有了自己的第一架飞机。 1931年7月10日,新集机场人山人海,“列宁”号飞机就要在此起飞试航。上午八点,徐向前陪同龙文光和红四军政委陈昌浩来到机场。当徐向前下达试飞命令后,龙文光和陈昌浩就在众人簇拥下登上飞机。随着一阵轰鸣声,“列宁”号急速在跑道上滑行、抬头,然后飞向了天空,机场内传来阵阵欢腾声。 9月8日,龙文光再次驾驶“列宁”号飞机,飞抵华中重镇武汉市上空,进行空中军事侦察和投撒传单,国民党的一些重要军事目标赶忙实行灯火管制,武汉国民党的《论坛报》惊呼:共军“列宁”号飞机近日连续骚扰,有关军方已通知各地严加防范。 “列宁”号的诞生惊动了国民党中央。在国民党航委会特别会议上,军政部长陈诚传达了蒋介石亲笔手谕,并按照手谕精神下达了命令:“各位务将共军‘列宁’号的航程规律摸清,齐心协力,将龙文光这个心头之患除掉……” 1931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鄂东北七里坪成立。半月之后,刚建立的红四方面军南下攻打黄安县城,城内的国民党第69师师长赵冠英率万余人固守待援,红军围攻黄安县城达一月有余,仍久攻不克,敌援军三天左右将到达城下。 战况异常险恶,徐向前总指挥突然想起“列宁”号飞机,于是立即叫人请来龙文光,商量用飞机协同攻打黄安城一事。 “龙局长,我有个想法不知行不行,咱们的“列宁”号能带炸弹轰炸吗?”徐向前谦虚地询问。 “可以啊!”龙文光回答说:“这是美国人设计的‘可塞’(Corsair)02U-4型水上侦察机,后改为陆机型提供给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是兼侦察、通信、以及轰炸为一体的多功能飞机,可携带100多kg炸弹呢!”龙文光向徐向前介绍起“列宁”号飞机的性能。 “那太好了!”徐向前兴奋地来回走着说。 “列宁”号因前一年执行通信联络任务而卸下挂弹架。龙文光为了取得攻打黄安城战斗的胜利,当晚突击了一夜,画出了挂弹架的图纸,兵工厂找人按照图纸,赶在天黑之前制作出了两个挂弹架,并分别安装在“列宁”号的机翼下,挂上了不少迫击炮弹。 12月21日,龙文光随同徐向前、陈昌浩等红军首长,来到黄安城南一高地勘察敌军兵力部署。12月22日上午9点,龙文光驾驶“列宁”号飞临黄安县城上空。当灰蒙蒙的黄安城轮廓在山谷中显露出来时,龙文光为之一振。他一拉操纵杆,降低飞行高度,向黄安城俯冲下去。 飞机在空中盘旋,并越飞越低,几乎就在房脊上飞行,龙文光想寻找到更加理想的轰炸目标。 突然,他发现一个院子的房脊上有几根天线,房屋处还有一些穿黄呢军服的敌军官,龙文光断定那院子一定是敌人的作战指挥部。 他乘势对准敌指挥部,连续扔下两枚集束炸弹。随着机身微微颤抖,两枚炸弹飘然而坠。龙文光透过座舱向弹着点瞥了一眼,只见两个桔黄色的亮点闪了一下,两股浓烟随之腾空而起。 城内守敌顿时大乱,师长赵冠英惊慌中弃城而逃。红军乘机向黄安城发起冲锋,击溃守敌万余人,俘获五千余人,缴得枪械五千余支。这是红军飞机在我军建军史上第一次参加的战斗,并取得了胜利,龙文光和他的“列宁”号战机为攻克黄安城立下了战功。 掩藏“列宁号”及龙文光之死 1932年6月,国民党出动26个作战师,约30万人,对以鄂豫皖和洪湖根据地为中心的地区发动了第四次疯狂“围剿”。蒋介石为此专门坐镇武汉,既想通过围剿消灭红军,又想夺回那架红军的“列宁”号飞机。 黄安一战,龙文光和他的“列宁”号飞机名声大震,气得蒋介石咬牙切齿。国民党空军先后调集几十架战斗机,欲在空中打掉“列宁”号,但一直未能得逞。蒋介石不肯罢休,又悬赏10万大洋,千方百计想抓捕“带机投匪”的龙文光。 面对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疯狂围剿,红军的处境日益险恶,形势十分不利。红军指战员夜以继日地行军作战,“列宁”号飞机在根据地群众的精心保护下,随红军接连转移了几个地方。随着作战日益频繁,环境日趋恶劣,最后红军只得把“列宁”号拆卸开来,专门调了一支几百人的部队,抬着被拆卸下的“列宁”号飞机部件,翻山越岭与敌人打游击。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徐向前代表红军总部忍痛向战士们下令:就地埋藏“列宁”号飞机,决不能让敌人发现。 为掩护“列宁”号的埋藏,在大别山一条偏僻的山沟里,一个营的红军战士在山梁上顽强阻击着敌人。与“列宁”号朝夕相处多日的红军战士把飞机埋在驾山堡根据地回龙寺山沟的两座墓冢中间。红军战士一边埋藏“列宁”号,一边默默地流下眼泪。一切都太匆忙,红军战士刚刚埋藏好飞机,敌人就冲上来了。 不久,红军主力部队被迫撤出根据地,“列宁”号消失了,红军的航空局也随之解体。 在突围过程中,龙文光与红军部队失散。10月,龙文光化装潜行回到汉口,去找他的妻子黄秋英。 还在龙文光从苏联留学回国时,结识了黄秋英。黄秋英是一位漂亮的女艺人,而龙文光是一位年轻英俊的飞行教官,两人一见钟情。龙文光娶黄秋英为妻后,俩人一直住在汉口。龙文光在苏区刚参加红军时,曾多次给在汉口的妻子写信,动员妻子到苏区工作。龙文光曾在信中说道:“此地医生及缝纫的工作很适合你做的。你快来吧!尽各人的能力服务啊!”但由于各种原因黄秋英终未成行。 龙文光潜回汉口后,直奔家中。尽管他一直未敢抛头露面,但不久龙文光还是被国民党特务发现抓获。1932年9月10日,龙文光被捕入狱,陈诚迅速向蒋介石密报:“共军航空局局长龙文光在汉口捕获”。陈诚在密报中还说:“许多人替龙文光说情。中国航空缺乏人才,望能给一条活命,用其所长。” 替龙文光说情的是龙文光原广东航校和留苏时的老同学。国民党航空界有影响的人物毛邦初、张廷孟,以及老上司张有谷等人。他们联名向国民党当局上书,请求免龙文光一死。但未获批准。1933年8月9日,国民党政府以“带机投匪”罪,在湖北武昌威尔(泉)台,判处龙文光死刑。同年年底,龙文光被共产党组织追认为革命烈士,这位年仅34岁的飞行员在中国工农红军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而埋葬在大别山偏僻山沟里的“列宁”号因人告密,被国民党部队挖出后就地毁坏埋掉。就这样,在大别山区那偏僻的山沟里,“列宁”号残骸静静地躺了20年。20年的风雨春秋,大别山的老区人民没有忘记“列宁”号,当年的红军也没有忘记“列宁”号和龙文光。 尾声 1951年9月,原国防部副部长、湖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亲率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前往大别山区慰问老区人民。人们用锄头将埋藏了20年的“列宁”号残体挖了出来。面对当年红军的第一架飞机,人们沉默地摘下帽子,悲恸地低下了头…… 如今,为使后人了解这段难忘的历史,在空军航空博物馆里,陈列了一架按1:1比例复制的“列宁”号样机,供人们瞻仰。而在湖北省博物馆里,还陈列了一块当年留下来的“列宁”号飞机蒙布。
| ||||||||
|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9-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