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N 聂荣臻 聂荣臻传 • 第六十五章 贯彻以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 2005-11-26 | 人物 | |||||||
第六十五章 贯彻以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 聂荣臻常说: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办什么事情都应该以自力更生为主,尤其是在尖端科学技术和军队的先进武器装备方面,更应该强调自力更生。因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把最先进的技术交给中国。这方面即使用很多的钱也是买不到的,何况我们还没有这么多钱。他还说:我们不能自甘落后,中国历史上产生过许多大科学家,只是近百年来才落后了。因此,不能迷信外国,依赖外国,“以洋为贵”,应该自力更生,勇于探索。但他又认为,到了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上都在迅猛发展,中国搞闭关自守,既不应该也是行不通的。因此,他认为,在强调自力更生的前提下,要努力争取外国援助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促进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聂荣臻在担任航委主任以后,认为确定航委的工作方针也是首要任务之一。所以在1956年4月17日召开的航委第一次会议上,他在传达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关于中国发展航空和火箭武器的决定以后说:现在中央和军委的决心有了,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工作方针来实现中央的决心,希望大家发表意见。 因为航委的任务很明确,是领导发展航空和火箭武器的,所以大家的发言,首先集中在是先研制飞机还是先研制导弹上。与会者有些人认为,中国工业和科学技术基础薄弱,航空工业方面已经开始仿制工作,有了点头绪,而且从世界各国的技术发展史看,大多是在航空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火箭事业的,所以应该先研制技术上比较容易的飞机,这样做比较稳妥。也有些人认为,应该先发展导弹,这可以体现“迎头赶上”的精神。聂荣臻听了大家的发言后提出:根据中央的方针,中国应该先集中力量研制导弹,导弹与飞机协调发展。在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上,先导弹,后飞机。各技术先进的国家都已经有了各种导弹,我们要“迎头赶上”,也得研制导弹。研制导弹和飞机,对中国来说都是困难的,先集中力量研制技术上更为复杂的导弹,其成果会对研制先进性能的飞机有好处,否则,只能研制性能比较落后的飞机。钱学森等一批著名导弹专家信心十足,在争取得到苏联援助后,研制出导弹是完全可能的。在聂荣臻发言后,会上的意见统一起来了。但“飞机乎? 导弹乎?”的争论,在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系统一直进行了三四年。聂荣臻力排众议,坚持先研制导弹,以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制定了“两弹(导弹、原子弹)为主,导弹第一”的方针,争论才告一段落。 在会议发言中,大家又比较多地把发展导弹事业的希望,寄托在提请苏联帮助方面。聂荣臻则说:虽然中国的技术力量和工业基础薄弱,困难很大,但从方针上说,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提请苏联帮助,还应该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既自力更生,又力争外援,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符合辩证法的思想。 1956年1月20日,彭德怀在第57次军委会议上说:中国要发展导弹事业,“目前即使苏联不帮助,我们也要自己研究,苏联帮助我们,就去学习”。 聂荣臻说:这是非常正确的态度。这样,会上对以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也就肯定下来了。 这次会议以后,聂荣臻在积极组建机构组织队伍的同时,着手努力争取苏联的援助。6月,他提请国务院将一部分留苏学生转学导弹和电子专业,另外争取再派400名学生去苏联学习以上专业。8月,聂荣臻对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说:“你看是不是可以向苏联政府提出导弹方面的技术援助问题,还可以提议我们派代表团去和他们谈判,你先以适当方式摸摸底吧。”李富春立即写信给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提出了这个问题,并提议中国派政府代表团去苏联谈判。9月,苏联方面答复说,对中国的援助只能限于培养干部,可以提供两枚供教学用的导弹模型,派5名教授来中国讲学。再就是,可以接受50名留学生到苏联学习。理由是,搞这个必须从培养干部开始。 聂荣臻看出,关于导弹技术,苏联政府是不想大力支持中国的。但答应培养干部总还是好的一步,应该积极安排。于是,告诉有关方面,努力做好留学生的选拔工作,“为了争取时间,应选拔具有一定科技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研究生派出”。接受导弹模型的准备工作,也要做好。还要安排好来华苏联教授的生活和工作。 聂荣臻很快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钱学森。钱学森估计了一下,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至少要七八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在中国初步完成导弹的研究工作。这样一来,将大大推迟中国掌握导弹武器的时间。他也同意聂荣臻的意见,援助有限,仍应积极利用和争龋10月初的一天,晚饭后,天色还亮。聂荣臻像平时一样,仍旧到北海公园散步。夕阳映照在水面上的光斑,不停地跳跃着。聂荣臻背着手,在岸边寂静的小路上散步。秘书在旁边陪着他,不时看看他紧闭的嘴。平时,一边散步,秘书一边和他聊天或谈些工作上的问题。今天和平时显然不同,气氛沉闷。过了老半天,秘书听到聂荣臻自言自语地说:形势很明显,资本主义国家封锁我们,苏联不愿意全心全意支援我们,我们只有主要靠自己干,才是最根本的出路。 天渐渐黑了,聂荣臻还在散步。他每天都要走上个把小时,这是他最喜爱的运动。在过连接五龙亭的弯弯曲曲小桥的时候,他的思路基本清晰了。 形势有些像他经历过的一次战斗,那是中央红军俄界会议后的第一仗,攻打天险腊子口。这一关是非过不可的。 第二天,聂荣臻召集航委的委员和导弹研究方面的专家,共同商议中国导弹武器发展中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最后,进一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不管苏联愿不愿意帮助,帮助有多大,中国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国防尖端事业。虽然,中国科学技术与工业水平很落后,但分散在全国各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当时在资本主义国家可以争取回国的留学生、科技人员,还有相当的数量,有的曾在外国参加过火箭方面的设计工作。只要确定了正确的方针,并采取积极措施,即使没有外援,也可以独立进行研究,无非时间长一些。科学家习惯于用精密思维分析事物,钱学森推断:中国当时在空气动力学、推进机、弹体方面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设计像美国“诚实约翰”一类的火箭是没有问题的。 “诚实约翰”,是美国50年代初研制出来的近程地对地战术导弹,没有制导系统,最大射程为37公里。钱学森认为,中国一开始研制这类火箭,就可以把射程提高到200公里左右。①也就是说,尽管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与发达国家比很落后,但只要认真抓,是能有所作为的。 科学家们的判断,给聂荣臻增加了很大的信心。 1956年10月8日,对中国导弹、火箭事业来说,是个不寻常的日子。 ①《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395页。 这一天,聂荣臻来到北京西郊原解放军第四六六医院的小礼堂,当时已经有200多人在那里就座等他。他们中在主席台上就座的有钱学森、李强、安东、钟夫翔等。台下坐着的是几十名与火箭技术有关的专家和当年暑期被分配到五院的100多名大学毕业生,还有少量的行政工作人员。 聂荣臻首先宣布:经过中央军委批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由钱学森任院长,领导大家从事火箭、导弹的研究工作;在座的各位,是中国火箭事业的“开国元勋”;现在人手虽少,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会场上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聂荣臻接着说,经航委研究,五院的建院方针是: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他解释了这个方针的含义,给了与会者以深刻的印象。 接着,李强、钱学森也先后讲了话。 这次会议以后,中国在导弹、火箭的研制方面,开始了艰难而又扎实的步伐。五院的创业者们,不畏艰苦,不辞辛劳,奋发图强,勇于开拓,使各项研究工作得以迅速发展。 聂荣臻要秘书将他在五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整理成文字。10月12日,他召开航委会议,经过讨论,形成了《加强我国导弹研制工作的报告》①,于10月15日上报给周恩来、彭德怀。 聂荣臻在这份报告中说:“我们对导弹的研究制造应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为辅的方针。”报告说:钱学森认为,中国在导弹研究方面,较困难的是在自动控制的设计方面,但从国内可以找到科技人员先行研究,还可以自制一套控制设备,利用旧飞机进行试验。报告又说:以往的经验证明,只有自己积极动手,才能取得经验和成效,也只有自己先搞起来,才有可能获得国外的支援。“因此,建议请批准上述方针,一方面争取与苏联谈判,同时积极筹建此项工作(即抽调一定数量的科学技术人员,组建研究机构,进行基本建设,购置急需的仪器、设备和实物样品等。已组织专门小组进行具体规划)不宜再迟。”报告还提出了争取苏联帮助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科学成果的具体措施。 周恩来在接到聂荣臻报告的当天,立即批示:即送主席、刘、朱、陈、邓、德怀核阅。拟予原则同意。具体措施责成国务院办,复苏共中央信,请主席批发。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彭德怀都圈阅同意。毛泽东10月17日批示:照办。 一项发展中国导弹事业乃至整个科技事业的历史性方针,被确定了下来。 11月上旬,聂荣臻接连4次召开会议,研究贯彻自力更生为主方针的具体措施。在电子学方面,他提出为适应尖端技术发展的需要,要从教育、科研入手,在基础研究、元件、器件的研制上急起直追。五院要加快建设,机构设置应该集中,注意搞好内部与内部、内部与外部的协作,机构不要重复;调集技术骨干与大学生,要注意专业配套;加紧对国内外有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研究。购买能够买到的仪器、设备、专利或样品。 1957年10月,中苏两国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以后,在苏联专家来华,中国从苏联获得了一批技术资料、实物样品等的新情况下,有些人自力①《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395页。 更生的观念有所淡忘。聂荣臻不断听到反映:我们有苏联援助了,听苏联专家的,照着苏联提供的路子干就是了,主张工业设备可以整套进口,科研设备也可以整套进口,何必自己再费那么大的劲去搞什么自力更生。他认为这是一种错误倾向,必须予以纠正。 《国防新技术协定》签定不到两个月,聂荣臻就对五院和国防工业部的领导人说:导弹和飞机工厂的建设,规模不宜过大。因为苏联援助的都是些较老的产品,这方面更新换代的周期很短,船大了不容易掉头。五院要集中力量消化研究已经到手的样品、资料,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仿制,并且着手自己设计新型号导弹。同时,研究探索固体燃料导弹和冲压式发动机。我们的技术人员应该虚心向苏联专家学习,目的是为着培养锻炼自己的技术队伍,积累自力更生的能力。 针对有些人的依赖思想,聂荣臻在1958年5月召开的第七次航委会议上说:“自力更生的方针是中央批准的,即使有苏联的帮助也不能改变,这是永久性方针。”像风洞建设,不要等靠苏联,先自己着手干。8月,在他签发的《关于12年科学规划执行情况给中央的报告》中,把“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苏联的援助,并注意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作为5条基本经验中的第一条经验。认为这两年的实践证明,这项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促进了中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 聂荣臻坚决贯彻以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后来在苏联突然中断援助时,使中国得以从容处置,没有陷入完全失措的境地。
| ||||||||
|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