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人物 PreviousQ  覃子豪 2003-2-9人物Null
Previous上一篇
覃子豪 Qin Zihao (1912-1-12~1963-10-10) ⊙雷康/编


  诗人
  原名覃基,又名天才。属,出生于广汉县城西街。在广汉中学读书时,便喜爱诗歌。1932年考入北京中法大学孔德学院,与同学朱颜等成立诗社,深受19世纪浪漫派诗人的影响,推崇象征主义诗风。研读法国浪漫诗人雨果等的作品,合出诗集《剪影集》。


朱锡侯、贾芝、沈毅、覃子豪、周麟
1933年中法大学“泉社”五诗人朱锡侯、贾芝、沈毅、覃子豪、周麟

  1934年,覃子豪参加中共党员夏奇峰、蒋代兹组织的读书会,开始阅读高尔基等的作品。1935年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读书,参加中国诗歌作者协会,开始进入诗坛。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返国,投入抗日宣传活动。先后主编《扫荡简报》、《前线日报》副刊、《新时代》周刊,创办《东方周报》、《太平洋日报》等,并创作出版《自由的旗》、《永安劫后》等诗集,宣传抗日。抗战胜利后,覃子豪在上海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47年,覃子豪为谋生计漂流去台湾。先后担任台湾省物资调节委员会专员、粮食局督导员、文坛函授学校教授、文艺创作委副主任,并当选为青年写作协会理事兼该会诗歌研究委员会主任。
  1951年主编《新诗周刊》。后与钟鼎文等创建兰星诗社,编印《兰星》诗刊。先后创作、翻译出版《海洋诗抄》、《瓶之存在》、《论现代诗》、《法兰西诗集》等诗集、诗论。其诗作对台湾和东南亚现代诗有过极大影响,被誉为台湾诗坛三老之一,与纪弦、钟鼎文齐名。
覃子豪  1954年,他与余光中等人成立了著名的“蓝星诗社”并任社长。“蓝星”是一具有沙龙精神的现代派诗社,无固定理论和绝对信条,最具特色的是“自由创作”路线,提倡充分发挥个人才华、个性,形成独有之创作风格。覃子豪主张“民族的气质、性格、精神等等在作品中无形的表露”,诗歌应该通过反映现实和人生来观照读者。1957年覃子豪发表重要诗论《新诗向何处去》,对以西化为核心的“六大信条”进行了尖锐批驳,表达了中国民族主义诗人的心声,引起台湾所有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们强烈共鸣。与此同时,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传统的严谨与浪漫的抒情相结合,创作出一些上乘诗作。如《过黑发桥》中写道:“港在山外/春天系在黑发的林里/当蝙蝠目盲的时刻/黎明的海就飘动着/载满爱情的船舶”;《画廊》是其创作发展上具有转折意义,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一本诗集。诗人从生活表层的人生批评,深入到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如《肖像》:“这肖像是一个诠释/诠释一个憔悴的生命/紫铜色的头颅是火烧过的岩石/他来自肉体的炼狱/他的灵魂在呐喊/我听见了声音”。
  1963年10月10日,覃子豪因肝癌病逝,台湾文艺界为他出版《覃子豪全集》。
  “蓝星”在台湾诗社中占有重要地位,共出版诗集、散文集、评论集达53种,编发各种诗刊327期,为中国诗歌宝库增添了丰富作品。这与覃子豪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他被誉为20世纪东南亚最著名的“海洋诗人”,台湾“诗的播种者”及“蓝星象征”,先后出版诗集《海洋诗抄》、《画廊》等,在诗歌理论上亦有建树,发表《论现代诗》等著作,影响深远。
  广汉的房湖公园的“覃子豪纪念馆”门口有这样一幅意境深远的对联:当时望乡千茎白,至今照岛一星蓝。覃子豪,这位从三星堆故里走出的诗人,是怎样成为台湾现代诗坛领袖的呢?

主要作品
  《自由的旗》(1939)
  《海洋诗抄》(1953)
  《向日葵》(1955)
  《画廊》(1962)。
相关链接
  1. 四川省海洋诗人孙静轩
相关标签姓|属|诗人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10-03-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