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人物 PreviousR Previous任乃强  关于羌族史中的几个问题 2004-11-4人物Null
Previous上一篇
关于羌族史中的几个问题 ⊙任乃强/文


一、冉马龙与氐羌
  “马龙”三字,应标点为“冉、马龙两国”。一般书籍把冉马龙说成一个国名,是错误的。因为冉马龙故国恰是在今羌族自治县境内,也正是今天自治县的重要掌故。所以必须订正。司马相如《难巴蜀父老文》(《史记》卷117)说:“汉兴七十有八载,……风之所被,罔不披靡。因朝冉、从、定筰、存邛、略斯榆、举苞满(蒲)。”这里的朝、从、定、存、举、略等字,都是侵略、征服或绥抚的含义。其下冉、马龙、邛、筰、斯榆、苞蒲都是当时汉武帝派司马相如去进行征服、绥抚的“”名。从他自己的文章写出来就是两国。后人由于《西南夷列传》(《史记》卷116)对邛筰等国常单举,对冉马龙则屡次都是连举,遂误会为一国了。这两“”原是同种、同俗的两个氐族部落,又同在岷江上游河谷区,同被汉武帝改流为汶山郡,《史记》屡次连称是必然的。那时未有标点,致后人有此误解。其实《史记》还是取材于司马相如的资料,原未把这两国混为一国,只是后人误解罢了。
  冉与马龙是两国,除了上述司马相如之文外,还有鱼豢的《魏略·西戎传》(《魏志·三国志》卷30末附注)提到“蚺氐”,实即指的冉国,那时的大民族主义者鄙视少数民族,往往在名字旁加上虫字、犬字,又把羌与氐常常混称,所以写出“蚺氐”二字。后代引用的,都说他即是“马龙”,但他原文并无“马龙”字,正是冉为一国的旁证。
  这里引出了羌与氐的异同问题,也附带略作辨正。《诗经·商颂》说成汤时“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大戴礼·少问篇》亦说“肃慎、北发(北户)、渠搜、氐羌来服”。都是氐羌连用。殷墟甲骨里,有“羌方”,还未发现氐字。可疑周秦人所谓氐羌(《商颂》也是周人所作),在殷代实只称为“”,无所谓“”字。羌族原是住居在康、青、藏高原,以养羊为主业的游牧民族,流动性大,散布很宽。其与汉族接近的一部分,由于农牧产品变换的频繁接触,逐渐学会了汉族语言和农耕的方法,逐渐定居到洮、岷、白龙江、西汉水诸水的上游河谷,成为羌族最接近于汉族的一个支派,汉族把他叫作“”以与“”有别。这可以从鱼豢《魏略》里看得出来。以下照录其《西戎传》的一段文字:
  “氐人有王,所以来久矣。自汉开益州,置武都郡,排其种人分窜山谷间,或在福禄,或在汧陇左右。其种非一,称槃瓠之后。或号青氐,或号冉氐,或号白氐,此盖虫(蛮)之类而处中国,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其自相号曰盍稚。……其俗:语不与中国同,及羌、杂胡同。各自有姓,姓如中国之姓矣。其衣服尚青绛。俗能织布,善种田,畜养豕、牛、马、驴、骡。其妇人嫁时著衽露,其缘饰之制有似羌。衽露有似中国袍。多编发。知中国语,由与中国错居故也。其自还种落间,则自氐语。其嫁娶有似于羌。
  文中说氐人语言与羌、杂胡同(杂胡是羌人同化于匈奴的一部分,人留居陇西者)。衣服缘饰之制又与羌同,嫁娶之俗又与羌同。所不同的是氐能织布、种田、养猪,即定居与游牧两种生活方式的差别。还有“皆编发”一句,实际包含有“与羌同”的下文在内。《史记·西南夷传》叙述西康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说“皆编发,随畜迁徒,无常处,无君长,地方可数千里”,也正是说的羌人。“编发”即是把头发编成许多的小辫,这是康藏高原上羌族的古俗,现仍保存(妇女很普遍,男子的小辫被清代编大辫的风俗破坏了,但也偶有编小辫的)。古代汉族都挽髻,无编发的。其他民族亦未闻有此俗,故知氐人是从羌族分化出来的。
  还有,文中所称的“青氐”,即青衣羌,汉代的蜀人把他叫作“青羌”(见樊敏碑),“白氐”即白马羌,又称白马氐,蚺氐即冉夷,亦曰“冉羌”。看来羌与氐在汉、魏是混称的,到唐代才一体称之为“”,氐字不再见了。

二、碉楼与打井
  砌墙与打井,这是羌族人民具有悠久历史的特殊技巧。
  羌族用乱石叠砌石墙、高碉和住房,在亚洲各民族中,要算得创造最早、技术最巧的。早在《后汉书·西南夷传》(卷116)就说:“马龙夷者……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唐章怀太子李贤注云:“令彼土夷人呼为雕(碉)也。”《隋书》作石巢)这种碉房的分布地带,从岷江河谷起向西,一直通过整个康藏高原,到尼泊尔、北印度,直到西部亚州,都是。拉萨的碉房,据藏人自己记载的史书说,是第七世纪才有的,迟于冉国的邛笼在八百年左右。可知其是由冉、传去的。现在康东一带修建房屋,还必须到羌族地区来延请工匠。1930年代我在康考察时,发现丹巴县林卡南街道旁,有一座供守望用的碉塔,基层才方丈许,愈上愈缩,最高层约四方尺许,凡十一层,每层高约一丈,各有窗眼四口。各层中空,有石级,可容一人持枪上下。此碉全用乱石砌成,四壁平整,棱角方严,俨如砖砌。据附近居民说,已百余年,经多次地震未圮。1928年丹巴大地震,仅裂上端一角。此外,九龙县与雅江县皆有八角碉几座,高约七丈,作巨塔状,有八梭突出,如两方塔对角相与合,内空可容数十人守卫。相传为普卡拉王防蕃军进犯,延请羌人建设,亦系全用乱石砌成,无石灰,但用一般泥土填缝,今尚巍然存在。这项技巧值人惊异处,不仅在于所砌为大小不同、无定形的乱石,也不仅由于无石灰和粘土作粘合剂,尤难在不用绳墨,但凭肉眼、赤手,随瞄随砌,而能直于引绳,平如磨镜,高达十余丈,历经震撼不圮。
  打井的技术,难在于相泉脈,这是与打井人对地层构造的认识相关的。羌人打井,都是“包打水井”,打井无水即不得报酬,故非熟悉泉脈,即不敢率尔操觚。可惜尚无文字记出他的方法来,若很早有人记录下来,加以研究,发展成为一部科学是可能的。《华阳国志》说:“李冰识察水脈”,因疑李冰就是羌人,或者是羌人善于学习李冰的技术。又《国语》《帝王世纪》都说禹生于石纽,长于西羌。杨雄《蜀王本纪》说“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史记正义》和《路史注》并引)。《括地志》说“茂州汶川县不纽山,在县西七十三里”。是禹实生长于今羌族自治县内,他之善于治水,最与羌族之善于观察泉脉和李冰之善于治水应该有些关系的。

三、喇嘛教何时传入岷江地区
  岷江上游羌族原都是不信奉喇嘛教的,而是崇信巫术,崇拜白石。即如居住在西康高原的那些羌族部落,他们被吐蕃征服后,被吐蕃用政治压力强迫他们奉教,仍有东女等部落的羌民世代与之反抗,历二百年,逃避到大唐境界来。他们(西山八国)到岷江上游区域定居后,不过五十年,西藏已经毁灭佛教,禁止传播了。所以除被吐蕃占领过的岷江上游地区,受到喇嘛教的影响外,其他一些唐朝保护下的羌族地区,喇嘛教尚难以传播。今茂汶羌族自治县地区『今为:茂县汶川县』内的羌民,在唐代未曾有信奉喇嘛教的。
  岷江上游地区的羌人之信奉喇嘛教,实盛于元代。这是与土司制度分不开的。这带建立土司,从元代开始。元代在茂州境内设有“松潘宕叠威茂等处军民安抚司”,后改安抚司驻茂州汶川县(州与县另有流官管理汉民,属四川行省),另外还有“静州、茶上、必里溪、安乡等二十六军民千户所,陇木头、都留等二十二族军民千户所,岳希莲、萝卜村二十二族军民千户所,析藏军民万户府。”(见《新元史·地理志》)元朝是信奉喇嘛教的,这些土司都归喇嘛主持的宣政院管辖,所以土司们不能不望风承旨,皈依喇嘛。尤以最北与松潘草原接境的析藏土司(今大姓、小姓两地)信奉较早。但元朝寿命较短,土司们也并未真心信奉,百姓们更没有真正信奉。
  明代在这地区设有“陇木头长官司、静州长官司、岳希蓬长官司。”(《明史》卷90和311)“叠溪长官司、郁即长官司,”和松潘卫所管许多土司(详《明史》卷43和311)都是羌族的土官。明代亦以崇奉喇嘛教的时间为多。喇嘛们宣称朝贡即可乘驿传到京,大获赏赐;土司们要想籍喇嘛联络朝廷,也想籍他麻醉百姓以便统治,所以都愿信奉他。但明代的岷江西岸无土司,喇嘛教没有踱到这一区域来的踏足石,故除土司家有经堂,有时远迎喇嘛来作法事外,百姓并无人信他,也就建立不起喇嘛寺。到了清代便不同了。
  清代是喇嘛教已盛行于西康高原,并极力向东扩展的时代。岷江西岸又已新建起了杂谷、瓦寺、大小黑水、大姓、小姓和较远的梭磨、卓克基、松冈、党坝、大小金川、绰斯甲等羌族土司,一直连接到喇嘛教盛行的康藏高原去,都是密密层层的土司,这就给喇嘛教向东传播以绝好的机会。喇嘛寺随信奉者的增加,在此区域自西向东逐步建立起来。襍谷土司首先作了引导喇嘛教入此区的东道主人,建立起襍谷脑这座大寺,因而得到喇嘛的帮助,发展了他的封建势力。后来土司虽被清朝讨灭,这座喇嘛寺却巍然屹立,至今未败。喇嘛寺是靠信徒支持才能存在的。由于杂谷寺的至今犹存,可以知道此区域在清朝一代信奉喇嘛教的羌民不少。
  信奉喇嘛教的人,就必须学藏文经典,和争取入藏礼佛,因而语言、文字、思想、服饰和许多习俗都将改变。这乃是“播巴”能从雅鲁藏布江河谷发展成为包有整个康、青、藏大高原住民的藏族的一个重要原因。羌族不为他族所同化而保存到今天的,只有旧茂、理、汶三县的三万多人,这是由于接受喇嘛教较迟、较浅,为时不多的原因。

四、对编写“羌族简史简志合编”的希望
  羌族自治县既已成立,应该有一册方志性质的书把这新县的地方特点和羌族人民的社会斗争历史介绍出来。表达地理部分的称为简志;表达历史部分的称为简史,但如合为一书,则偏重在历史部分者即可直称简史,偏重于地理者即可称为简志,似不必用简史简志合编的名称。因为,讲到一个民族的历史,总必须先把那一民族分布地区的地理特点和经济特点先行交待清楚,别人才可能了解他的历史背景和他的社会基础,对于了解他的社会发展情况是有益的。反过来说,要叙述一个地区的特点,也必须把它所住人民的历史发展过程弄清楚,才可能把当前区域社会的特色和前进发展的要求显示得完整,才可能显示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来,为现实提供借鉴。

注释
  本文系作者1962年为《羌族简史简志合编》提纲所提意见之一部分,原为内部油印件。

相关标签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