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人物 | ![]() | ||||||
画中有话 ⊙雷康/编 画中有话 ⊙谭作人/文 小明画画,边说边画,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嘴说话手打卦,话里有画。 曾经做过多年媒体工作的小明,有天终于被撵了出来,那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某日偶遇流落街头的他,一问才知是命。中国媒体只是小众吃菜大众吃饭的快餐食堂,卖的是盒饭,饭多菜少,多数时间只有饭没有菜,吃白饭。所以,象小明这种爱做精品小菜的师傅就没有多少用菜之地──越是好画越上不了版。加上他腿慢手拙心慈,十分不适合眼快手快码字快,心狠手辣为钱袋的革命工作。你既然革不了人家的命,只好被人家革了命去。能够身首原处全身而退,那还是你的运气。 心情郁闷的小明开始出没于茶馆酒馆,找人说话聊天,对于不善言辞的他,这又是一个避长扬短;一着急,小明扯张烂纸连划带画才把事情说清楚。这就对了:真正的画家只会用画来作为语言,表达想法和情感。这个窍门,竟然被小明在不经意间撞破,得道还算不晚。 ![]() 后来小明一进门,酒馆的老板就紧张,赶紧藏好菜单帐本之类的纸品,生怕被小明抢去变了画。图谋不轨又没得逞,小明只好使劲散烟,以便尽快把烟盒纸改变功能,还原成一个平面。小明的“烟盒纸画”系列已经成为小明漫画的主打产品,他过了画瘾,我们过了烟瘾,皆大欢喜。 小明画画从不看你。说“从不”有点夸张,几乎不看倒是真的。这是一个阳谋。对于一些有几分姿色的妹儿来说,这个阳谋效果奇好。脸是长来给人看的,你不看我就要画我,让我浪费资源,不干!所以妹儿拼命说话,剂眉弄眼,想引起帅哥(成都晚报称为邵帅)的注意,“让你再看我一眼”。人一着急就要着“套”,小明头不抬手不动,早把你的形形色色抓了过来。 很多时候,小明并不当场画你。有些一面之交,几分钟摆谈,你可能忘了这个人。几天之后,他拿张画出来,比你自己还像自己。小明用不看的“看”看你,用不听的“听”听你,让你的话走进他的画,变成他的“话”。这活儿,爽!这话儿,值!所以后来,主动找他“上当受骗”的人越来越多了。 好的写手话里有画,好的画家画里有话。不知小明同意否? 以漫画方式生活的人 ⊙王锡平/文 邵小明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啤酒,用牙一咬,“吱”的一下,瓶盖与酒瓶开始分离。以为这一瓶酒要大家分享,没想到他竟一人独自抱着酒瓶朝自己的嘴巴里灌,惹得诸君狂眉狂眼地把他盯倒。邵小明的这一举动,显然有正襟危坐以酒壮胆的意思在里面:对着采访机讲述自己的故事,而这故事几乎是从幼儿园横起揩鼻涕开始…… 在川大校园内,常听到有人称邵小明为“邵帅”,或许因为这个称谓,他反倒用一支笔把周遭的朋友们给“漫写”了。被他“漫写”了的朋友们个个感觉甚好,笔墨简洁精到,尽管有些潦草,但特征突出,滑稽可笑,令人喷饭。也有感觉不好的,比如说我,邵小明就极尽丑化之能事,把好端端一个标致人物丑化成了卡通。 没事儿的时候,邵小明总爱往茶铺钻,观察里面的芸芸众生,顺便收集自己感觉到位的漫画人物素材。那一天,他要了一碗茶坐在竹椅上,把身体摆放舒服,悠然间开始观察周遭的群落;猛地发现对面一位茶客很是有形,便掏出笔来准备勾画,但又一时找不到一张上好的纸来,只好从裤包里摸出一张皱眉洼眼的稿纸将就……,此景被对面另一茶客察觉,便绕到其后,看他究竟画些啥子名堂;不看不打紧,一看这小子果真有些本事,画面上的那位茶友生动而滑稽,且油爆爆的令人发笑。那茶客说了声:“好!”随手掏出两张百元大钞往桌子上一放:“这张画我要了!”邵小明撩起眼皮瞟了一下:“我从来不卖画……”,茶客以为他嫌钱少,又掏出一张百元大钞放在桌上说:“我自幼喜欢画画,只是后来做了生意,这画画的爱好也只好抛之脑后。今天见你漫画我的那位好友,倒也妙趣横生,便想买下……”邵小明执意不卖:“我只是练笔。再说,这么破烂的一张纸也不值得你买。”那茶客听了他的这番话觉得有些门道,便又掏出一张百元大钞放在桌子上:“我还要买一个精致的画框把这幅画装起,然后再卖给我的那位朋友。他若不买,我便四处张扬出出他的丑。他若要买,我便高价卖给他……”邵小明有些不耐烦了,摸出一支香烟叼在嘴上,那茶客眼疾手快,掏出一个不锈钢的防风打火机,“啪”地一下给他点燃了,又向对面的一位伙计喊道:“去买三包‘中华’给这位艺术家!”然后从邵小明膝上拿过这幅漫画示意给对面的茶客们看;邵小明见茶客执意要他这幅漫画,便说:“烟,我收下。钱、画你拿回去,算是交个朋友。”那茶客大喜过望,连说:“改日请你喝茶!” ![]() 本文作者:王锡平漫像·邵小明出品 除了漫画,邵小明涉及的范围极宽。他随手掏出的自我名片也有好几种式样,问其究竟,他说一是感觉好玩,二是因人而散。细细看来这些名片上的称谓也是各式各样,什么创意设计、专业摄影、展览设计、什么插图装帧、壁画创作等等。由于他所具备的这些专长,也被朋友们扯得个七零八碎,八小时之外的他也就只好骑着一辆摩托车疲于奔命。但小明留给朋友们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漫写和漫画。曾有一位金堂县名叫张永康画友说送他一部汽车(菲亚特),这可乐坏了他,接过汽车钥匙便匆匆发动起来,一阵闷声闷气的轰鸣之后,那部几乎是“老爷车”的“永向前”便“乓乓乓”地上了路。那知那车已年近古稀,尚未过足一盘车瘾,便在龙泉驿起伏的山道上冒起了一股黑烟,无奈之余众人只好将车推进路边一修车场,再给那位送车的朋友打了一个电话之后便杨长而去…… 邵小明总是以漫画的眼睛去观察事物,而他自己的生活也就有了漫画的意味。也许,当一个人以一种漫画的眼睛去观察事物,那么任何事物也就变得因漫画而生动而滑稽而轻松而一笑了之了,人的一生也许会因此而变得轻松起来,人与人的关系也将由此而得到改善,不再是成天板着一张脸,或者是戴着一副面具像参加一个什么“化妆舞会”…… 摘自《成都晚报》2001年8月11日 其人其画 ⊙李杨/文 认识邵小明,是从他的漫画开始的。 1993年秋冬时节的一天,我踏进报社就看见墙上新贴了一张漫画,画中正是我在小解。看着这惟妙惟肖、别具一格的造型,忍不住大笑起来,别人以为我会大怒,没想到我却毫不在意,于是,朋友很自然地将小明向我作了引见。 小明是哪一年开始画漫画的,我不知道,但和他认识以后,他的大部分漫写与漫画我都有幸先睹而快。这以后,他还为我画几幅有趣的漫画。1996年,我开了一间小礼品店,小明就特意为我设计了一个漫画造型作为小店的形象,我把这个造型印在了小店的优惠卡上;漫画上,戴着眼镜的我从一个礼品盒里伸出头来,身后拖着店招“喜洋洋礼品”;一幅小小的漫画令顾客们感到可亲可爱。一天,小明应邀来小店看我,又信笔为我画了一幅骑自行车造型的漫画,令我非常开心;兴致所致,我乘机又请他替我设计一组漫画,拿来制作成了一套幽默的情趣信封:其中一幅画中是一个顽皮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封有眼睛的信,上面题着“啊!原来信是有眼睛的哟……”,另一幅画中立着一个伶俐的小女孩,手中的信贴了一颗心,上款为“好感觉伴随好心情”,还有一幅是一个在雨中散步的男孩,边款写的是“心情不好给朋友写封信吧”;再一幅画的也是一个男孩,心情舒坦,左手抛出一只鸿雁,上题“飞吧,我的鸿雁”。这套情趣信封面市后,很快就受到中小学生和时尚青年们的喜爱,纷纷前来购买,为此还赚了一笔小钱。 ![]() 本文作者:李杨漫像·邵小明出品 还有一件画事值得一记。著名漫画家丁聪来蓉办画展和签名售书,我们一起相约观展,之后一起到白果林茶园喝茶。座中,我们海阔天空地摆谈;他听得多说得少,在我胡言乱语时,他已完成了一幅丁聪先生的印象漫写和对我的一幅“感觉”造型;画中的我挂了一台相机在胸前,一如我现在的样子,画中题道:“今天见了丁聪先生并观看了画展,很受启迪;读书然后生活──漫画李杨肖像。” 小明的漫写与漫画,具有他个人的鲜明特点,他画中的人物大多是他熟悉的,他们是他的老师、熟人、朋友、哥们。读他的漫画,对我来说,就是享受他的幽默。除了画本身,还有那别开生面的题辞:“警告李杨!!!除了天时、地利、人和外,还要注意政策。”这些年来这句话一直是我的座右铭。如今,小明的漫画终于要出书了,我为他高兴,为他鼓掌,同时将这座右铭回赠予他:“请注意政策”!以示共勉。
| ||||||||
|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