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人物 PreviousT  唐君毅 2002-2-14人物Null
Previous上一篇
唐君毅 Tang Junyi (1909-1-17~1978-2-2) ⊙雷康/编


  四川省宜宾市的普安乡周坝水湾头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唐君毅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庭训,接受过良好的旧学教育。川南朴实的民风和“东去江声流洞泊,南来山色莽苍苍”的金沙江景,更陶冶了他宽厚笃实的性格。君毅6岁读老子道德经》、8岁背《说文》。中学阶段,其心路历程出现了第一块界碑,他开始思考性善恶问题,反省人生意义。17岁离川求学,先后入读中俄大学、北京大学、中央大学哲学系。1932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哲学系。青年时代颇受梁启超、梁漱溟、熊十力学术的影响。曾任教于华西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任过江南大学教务长。1949年移民香港,与钱穆、张丕介等创办新亚书院,并兼任教务长、哲学系主任等职。1950年代初,他先后在文化哲学、中国哲学史等领域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写下了近20部学术专著和数百篇论文,成为海外最有影响的中国学者之一。《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一书可谓其思想发展的第三块界碑,他开始把敛聚在人生意义思考上的“内圣之心”,投向诸多文化领域。1958年与徐复观、牟宗三、张君励联名发表现代新儒家的纲领性文章《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他受聘为哲学系讲座教授,并首任文学院院长。晚年他潜心撰写巨著《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为理论基础,吸收佛学的“唯识无境”的思想,建构了一个心通三界九境的超验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在当代中国哲学中自成一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1967年任新亚研究所所长。

唐君毅
唐君毅
地点:不详
时间:不详
摄影佚名

  唐君毅学问渊博,学贯中西,对中、西、印哲学思想无不尽心钻研,尤用力于中、西、印三大文化传统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主张以“道德自我”的观念立论,通过人生体验、文化意识和道德理性的探索,来考察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精神。认为应该在哲学体系的基础上,由“道德自我”而扩大为人的生命主体及整个心灵的活动,用以涵盖一切知识与学术文化,建立一个以儒象形上学为核心的、更为广大和融通的哲学体系。他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为理论基础,吸收佛学的“唯识无境”的思想,提出了“心通三向九境”说,所谓“三向”,即心灵生命先朝向客观境界,其次朝向主观境界,最后朝向超主客观境界;所谓“九境”,即客观境界中所见的或所表现的个体界、类界、因果界,主观境界中所见的或所表现的时空界、意义界、德行界,超主客观境界中所见的或所表现的超时空界、真法界、性命界。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儒家孔孟的精神为枢纽而形成的,是“依天道以立人道,而使天德流行于人性、人伦、人文之精神仁道”(《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而以仁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始终具有无限的统摄性和宽容性,不同意经近百年来中西文化的冲突,中国文化已经全线崩溃的观点,提出应以中国文化为主,吸收和统摄西方文化的精神。
  唐君毅一生的著作甚丰,主要的著作有:《道德自我之建立》、《心物与人生》、《人文精神之重建》、《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哲学概论》、《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等。
  1976年,唐君毅患肺癌,在病床上他左手拿草纸接口吐的鲜血,右手仍执笔专心致志校对书稿。医生劝其休息,他却说:“活一天,便须尽一天自己的责任。”1978年2月,一代名儒唐君毅走完了自己生命的全程。直至去世前二周他仍在坚持为学生上课,实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80年代中期以前,对于这样一位有世纪意义的哲坛巨子,国内哲学界却知之甚少,更缺乏必要的研究。近二十年来,海外新儒家以迅雷之势直奔大陆,成为思想文化纷争中引人注目的一派显学,一些被历史尘封的大师再露峥嵘,这位学贯中西的“巴蜀大文豪”终于重获世人关注……

资讯
hot 2002-11-4日讯,唐君毅学术思想研究会会刊──《唐君毅故园文化》最近在宜宾创刊,中国伦理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周辅成,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大哲学系教授汤一介,以及武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澳门大学及宜宾学院有关教授纷纷来函祝贺。

相关标签姓|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