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人物 PreviousW  王勃 2001-7-15人物Null
Previous上一篇
王勃 Wang Bo (650~676) ⊙源自:蜀虎


  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省河津县),唐代作家,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叔叔王绩,是[唐初]诗人王勃早慧,史书上说他六岁就能写文章。九岁时阅读颜师古注释的《汉书》,发现其中有很多错误,写了《汉书注指瑕》十卷。高宗麟德初年(公元664年)太常伯刘祥道巡行关内,十四岁的王勃写了一封信给刘祥道,得到刘的赞誉,称他为神童,并向朝廷推荐。经过考试,官拜朝散郎。在职期间,写了不少歌功颂德的文章,同时开始大量的诗歌创作。公元675年,王勃参加了滕王阁宴会,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王勃是唐初四杰的佼佼者,他以改革六朝文风为己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经过他以及同时代人的努力创新,“长风一振,众荫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以独具特色的诗文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王勃27岁时溺水而死,后来杨炯把他的诗文编辑为《王子安集》二十卷,并作了序。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雷康注』该诗出自《杜少府之任蜀洲》,后三句原文无,为方便大家回味,现补上并作如下解释:①少府──当时县尉的通称。②风烟──风景。③宦游──在外地作官。④无为──不要。⑤岐路──岔路。

这是王勃的名句。他的一个姓杜的朋友要到蜀州(今崇州市)任少府(即县尉,主管一个县的治安),他就赋了这首诗来相送。诗句中的“五津”据说指岷江上的五个大渡口,新津县当然算得上一个大渡口;又据《新唐书》,当时的蜀州管辖了四个县其中就有新津县。

王勃
王勃,字子安,绛龙门人,文中子通之孙。六岁善文辞,未冠,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斥之。勃既废,客剑南。久之,补虢州参军。坐事,复除名。勃父福峙,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践省父。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八,勃好读书,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急起书之,不易一字,时人谓之腹稿。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旧唐书·王勃传》
绘制佚名

故事
  王勃,自幼聪明过人。七八岁时,文章就写得又快又好;十几岁,就很有名气了。但他自恃才高,不巴结权贵,因此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
  一年秋天,王勃单身一人,千里迢迢地去看望被贬为交趾县令的父亲。他在九月重阳这天,来到江西洪都(今江西省南昌市)。恰好这一天正是洪都大都督阎伯屿女婿吴子章的生日。
  值此秋高气爽,佳节良辰,阎伯屿在临江傍水的滕王阁里大摆筵席,款待全城的达官显贵、文豪才子。他在一个多月前,就叫吴子章认真写好了一篇《滕王阁序》,以便在宴会上当众炫耀。
  王勃碰巧经过这里,只见车马盈门,宾客云集,热闹非凡。他想进去看看,又觉得自己有些寒酸;无奈饥肠辘辘,精疲力尽,犹豫再三,决定还是壮着胆子进去吃喝一顿再说。
  于是稍整衣裳,尾随源源而来的宾客走进去,在一个空位上坐下,却不料正坐在首席。大家看王勃少年老成,凛然正气,倒也有几分敬服。主人以为他是哪个王公贵族的子弟,客人则估计他是阎家的什么贵戚,虽然对他坐首席不甚乐意,但也不便说什么。
  酒过三巡,阎部督令人棒出文房四宝,当场命题:请来宾当场作《滕王阁序》。客人们得知他的女婿也算个才子,早在一个月前就已将文章写好背熟了,因而深知他此举的用意。
  那些有才气的人认为在席上"抛砖引玉"有些丢人现眼;几个和吴子章文才不相上下的人,又觉得在此时此地和他比高低也不适宜,于是都真真假假地推让吴子章来写。
  吴子章把纸笔推给了王勃,一是对首席贵宾表示尊敬,二是想戏弄王勃一下。没想到,王勃竟毫不推辞,略一沉思就写了起来。
  这一下,可惊呆了吴子章,气煞了阎伯屿阎伯屿退坐一边,命人执笔在旁跟着王勃写一句就抄录一句,并大声朗请,他准备随时挑毛病,羞辱王勃
  开始,王勃写得也并不算很好,渐渐地就得心应手了,旁征博引,随心所欲。看的人都面现惊讶、赞赏的神色,唯有阎伯屿冷若冰霜,默不作声。
  可是,当他见王勃运笔如神,佳言妙语滚滚而来时,逐渐地有些沉不住气了。当他听到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禁不住长叹一口气说:"妙句!天才!"吴子章在一旁也自愧不如。
  王勃这时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可遏止,一直写了下去,最后还附写了一首长律作为结束。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一待间,宾主都对王勃心悦诚服,推崇备致,争相敬酒,并请他在此地多逗留几天,但王勃思父心切,匆匆告辞而去。

相关标签姓|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