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人物 PreviousW  王平中 2007-06-29人物Null
Previous上一篇
王平中 Wang Pingzhong (1966-3~) ⊙张三才/文


  男,属,四川省资阳市的安岳县人。大学文化,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安岳县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先后在《小说界》、《百花园》、《女子文学》、《中华文学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余件,著有小说集《满姑告状》。

  安岳这个县名,最早进入我脑海之中的印象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末期。那段时期,国人在经历“文化大革命十年”的阵痛之后,刚开始步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我那贫瘠家乡的父老乡亲也利用公路沿线的独特优势,纷纷起步办起了砖瓦厂。于是,一大批安岳的烧窑师傅便来此找到了用武之地。从这些以及随之而来的泥瓦匠、木匠、漆匠、裁缝师等为数不少的安岳人的口中,我便知道了这地球上还有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大县叫安岳,知道了距我们老家500多公里之外还有一个遥远的天地叫安岳

王平中/梭坡碉群/丹巴县/雷康 摄
王平中
地点:梭坡碉群·丹巴县·甘孜藏族自治州
时间2005-07-21 12:24:51

  做梦都没有想到,事隔近30年之后,我居然能够真实地走进现实中的安岳。而这,是因为安岳有个王平中
  认识平中始于2005年仲夏省文联、省作家协会组织的“巴蜀文艺家之阿坝笔会”。在这支20余人的采风队伍中,属于来自区县的作家不多,好像就只有安岳井研加上本人所在之地的马边吧,其余几乎都是来自省市的大作家们。许是都来自基层这个层面的原因,我们几个县上同仁的接触交往似乎就多一些:吃饭,自然就凑到一桌相聚;喝酒,自然就有了大碗饮酒的豪爽;饭后,自然就有了交流闲聊的雅兴。正是在这为期一周集体采风的氛围之中,我同平中开始了相识的过程。
  得知平中就职于安岳广播电视台,是编辑加记者,省作家协会会员、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当时我就想,一个县级广播电视台的编辑加记者,可谓人们眼中既无人权也无财权的小官一个,可他居然是县级作家协会副主席而且还兼秘书长,也即作家协会的中枢神经,这,可是要凭文学实力来说话的呀!于是乎,我开始注重这个个头不高的小兄弟了。只见他,一副宽大的镜框下面是一双深思的眼神,最具个性的当算那斯大林式的胡须了。我从这位40岁左右的安岳汉子的言行举止中,首先感悟的是他性情的豪爽和对人的坦诚,丝毫不夹带半点迂和酸。“这似乎是个性情中人,似乎是个可交之友。”这,便是阿坝之行平中给我留下的最初印象。
  不知哪位哲人曾经说过:“有的人同你天天见面但不一定是朋友,有的人同你仅一面之交却可能成为知音。”对此,我信。这倒不是说阿坝之行我们就已成为好朋友了,而那次,确实是我们之间友谊的开始。
  当然,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儿,或许,我和平中的相见就如同许多过眼烟云般的朋友一样,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渐渐淡忘了。

王平中陪同张三才坐三轮车逛街/岳阳镇/安岳县/雷康 摄
王平中陪同张三才坐三轮车逛街
地点:安岳宾馆门外·正北街117号·岳阳镇·安岳县·资阳
时间2007-03-30 20:12:55

  2006年底的一天,我忽然收到一份来自安岳的邮件,拆开一看,居然是平中于当年12月10日签名赠我的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他个人的文学作品集《普州大地春潮急》。我当时的第一感觉:这王平中果然是个性情中人,他居然新书一出便首先想到远方还有个张大哥,这让我在欣喜和感动之余又不觉惭愧。因为,我在这年8月正好也出版了第二本散文集《梦倚边城》,比平中出版的这本书至少要早3个月,而我,居然就还没想起要送平中一本──虽然可以找到若干理由。真是愧当大哥啊!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乎,我在收书的当天马上把我的新书找了一本出来,立即从邮局直寄安岳
  爱屋及乌。出于好奇,出于对友人了解的渴望,我迅速打开了平中这册《普州大地春潮急》。读完此书,它让我从文学的角度、从为人的角度,进一步走进了安岳王平中
  “我命运的转因是因为文学。因为文学,我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变成了镇广播电视站的编外广播员。因为文学,我从一名编外广播员变成了县报的编外编辑。因为文学,我从一名编外编辑变成了县电视台的编外记者!我想我这一生,是与‘编外’有缘了!”这,便是平中在《普州大地春潮急》一书的代自序中的一段自我表白。不是从社会底层中走过来的人,是很难想象一个出身农村家庭的初中毕业生是如何通过自身的苦苦挣扎和奋斗才走到今天的。读到此,类似经历让我感同身受。也让我从这质朴的文风中认识和了解了这位极具农民耿直本性的平中。也许正因如此,这苦行僧式的文学之路竟让平中一走20多年至今不悔。这,便是现实生活中的王平中
  “谁不说俺家乡好”这句歌词,在平中身上体现得尤其充分。在《普州大地春潮急》一书中,开篇第一辑全是写安岳、颂安岳,如系统描绘安岳三建工程”(工业建园区、农业建基地、城市建新区)的“普州大地春潮急”,写安岳第三医院发展纪实的“在困境中腾飞”,描述安岳丰富的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的“安岳:川东旅游明珠”,写安岳书房坝水库的“悦来佛海畅想曲”等纪实作品。还有“美不胜收的安岳圆觉洞”、“毗卢洞与紫竹观音”、“秦九韶纪念馆”等等散文或随笔,一看篇名你就会知道作者写的是何方何地。读着这些篇章,便让你走进了梦想中的美丽安岳,走进了活生生的新时代腾飞安岳,更让你感悟和体验到平中安岳这片富饶美丽故土的一往情深。可以这么说,不是对家乡满怀深情,不是从内心深处无限热爱这片土地的人,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种充满激情的美文的。

王平中、张三才合影/毗卢洞/安岳县/雷康 摄
王平中张三才紫竹观音雕像前合影
地点:毗卢洞·石羊镇·安岳县·资阳
时间2007-03-31 11:12:46

  今年春暖花开时节,应平中之邀,我同3位友人终于如愿去了趟安岳,实地领略了安岳的绚丽风采。安岳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是四川盆地腹心地带的陆路交通要冲,国道319线和省道206线穿境而过。全县幅员面积2,690平方公里,辖69个乡镇,总人口154万。安岳历史悠久,古称普州,北周建德4年建立州和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在宋代以前,古县城建在现在县城西南的铁峰山上,四面险固,安居于山岳之上,因此,取名安岳。安岳文化璀璨,是中国民间艺术(石刻艺术)之乡,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全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1处。安岳石刻“古、多、精、美”,始于南北朝,盛于唐宋,上承云冈、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现存摩岩石刻造像145处、10万余尊。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佛院和毗卢洞中的“八庙卧佛”堪称世界左侧卧佛之最,紫竹观音享有“东方维纳斯”的美称。除此之外,安岳还发掘了距今一亿四千万年前,居亚洲第二大的马龙溪恐龙化石。总之,安岳在成渝古文化道上异彩纷呈,素有“东普(州)西眉(山)”之称。安岳人杰地灵,其文化史可溯源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这片土地上,先后孕育了韩国金首露王王妃“普州太后”许黄玉、唐代开国名将程咬金、著名诗人·贾岛、北宋大理学家陈抟、南宋大数学家秦九昭、农业科学家·杨允奎、现代诗人·康白情、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四川方言谐剧创始人·王永梭等一大批名人雅士。
  在安岳的两天,我们一行更是直接感受了平中及他的一大批文友们的盛情。两天中,平中与我们可以说是寸步不离,逛县城、观石刻、看柠檬基地,热情好客的平中是一位安岳的义务解说员,言谈之中,无不洋溢着他对这片大地的由衷赞美,无不流露出他生于普州大地的荣幸和自豪。在参观驰名中外的安岳石刻时,其致力为故乡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而鼓与呼的赤子情怀,溢于言表。平中兴奋地对我们说,他打算与县文管所一位退休所长合作,尽快搞一本以现实加传说并用讲故事的形式,写作一册全面介绍安岳丰富旅游资源的书籍,以使更多的人知晓安岳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了解安岳丰富深邃的旅游景观。最近获悉,此书已整理成稿,定名为《普州览胜》,长达12万字、图文并茂着重宣传介绍安岳作为“中国石刻之乡”、“中国柠檬之乡”的名胜古迹。此书中国旅游出版社拟定在近期正式出版。
  继2006年11月出版《普州大地春潮急》之后,平中于2007年4月又出版了《今夜门为谁开》文学作品集,两书118篇文章,除小说、诗歌、散文、随笔、评论之外,依然有大量的纪实作品,依然以讴歌故乡为主题曲。而且均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半年之内连续出两本文学作品集,这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需要旺盛的创作激情。平中笔耕不辍的拼搏精神和对普州大地浓浓的赤子情怀,由此可见一斑。业余写作居然有如此丰硕的文学成果,其勤奋刻苦的“拼命三郎”精神,不能不令人钦佩!

王平中、张三才在亲切交谈/岳阳镇/安岳县/雷康 摄
吃完早饭后,王平中张三才在亲切交谈。左二为安岳县作家协会主席郭佐政,左三为马边县县政协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欧罗达铁
地点:安岳宾馆附近·岳阳镇·安岳县·资阳
时间2007-4-1 10:33:26

  作为安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平中,在认真进行自我创作、不断推出新作品、若干作品在国家和省市获奖的同时,还致力培养文学新人,致力发展壮大安岳作家群。以平中为代表的新时期安岳的一大批作家和艺术家们,继承和发扬了安岳悠久深远的文化精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便办起了《安岳文艺》报,勤奋耕耘的平中先是积极撰稿后成为该报的责任编辑,努力把文学传承在家乡发扬光大。上世纪90年代中叶,在一批文学爱好者的倡导下,安岳县作家协会正式成立,至今已拥有120余名会员。2003年,原由县文化馆主办的《安岳文艺》因故停刊,县作家协会创办了《普州文学》,每年出1~2期,现已出6期。这本文学期刊事实上已成为发现和培养安岳本土作家的摇篮,成为县作协团结联系安岳作家的桥梁和纽带。而平中,则一直乐此不彼,长期致力于为安岳文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不断奔走呼号、劳碌奔波,可谓呕心泣血。
  可以这么说,平中的灵感因安岳的人杰地灵而不断喷薄而出,安岳的英姿因平中的妙笔神文而更加神采飞扬,安岳作家协会的声名因有平中这样热心的组织者而更加引人瞩目。“安岳应该感谢王平中王平中无疑是安岳的人才安岳的宝,安岳当地应该重视他,发挥他更大的作用。知名度尚不大的安岳需要更多的王平中式的文化人,借助他们的嘴,他们的笔,他们的文章,他们的人际关系,擦亮、擦新安岳的知名度,扩大、远播安岳的知名度。如果安岳的有关方面能认识到王平中是他们的无形资产之一,能作为文化品牌来打造来推出,我想若干年后,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作家、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凌鼎年先生在为平中的《今夜门为谁开》所作的序中的这段话充分说明,平中所践行的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是竭尽全力颂安岳。仅此,我以为,安岳当有王平中而引以自豪。
  我在想,通过平中和他的一大批文朋好友的不懈努力,安岳在不远的将来走向全川、进而走向全国和世界,则肯定不是一句空话。到那时,安岳定会以有一个王平中而更加自豪!
  不知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资讯
  本文原标题为:“安岳有个王平中”。
纪实
  1. 2009-11-08日:《四川作家小小说选》编委会在新津县举行←论坛版
相关标签姓|属|作家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9-11-0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