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人物 PreviousW Previous惟贤法师  法华经说什么(二) 2005-1-18人物Null
Previous上一篇
法华经说什么(二) ⊙惟贤法师/讲述 正根/录入 雷康/编



惟贤法师为弟子们开示/慈云寺/雷康 摄
惟贤法师为弟子们开示:我们刚才说的哪些话,要下决心要实现,人生短暂,奉行三皈五戒,才能够使我们的信根、善根不断地增长、巩固和提高
地点慈云寺·南岸区·重庆
时间2006-7-11 18:05


第二章 《法华经》综述

经题略释
  全称《大乘妙法莲花经》
  这个经题就是《大乘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姚秦弘始八年(406)鸠摩罗什三藏所译。属于大乘实相法,不是小乘,而且是直指佛乘,指示诸法实相。这是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的经典,为天台宗立说的主要依据。

  什么是妙法
  “妙法”,就代表微妙,不可思议。即第一最胜之法,微妙难测,不可思议,叫妙法。《法华玄义序》说:“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维摩经·佛国品》中说:“以斯妙法济群生。”在《法华经·方便品》中也说:“我法妙难思。”佛经的开经偈中也有偈颂:“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写的。武则天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还曾经出家过一段时间。她提倡男女平等,支持佛教的慈善事业、文化事业,当时的佛教开办的悲田养病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就是在她的支持下兴办起来的。她还支持佛教的翻译事业、出版事业,大力在中国推行佛教的传教工作,所以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贡献很大。她用偈颂的形式,来表示佛法难闻今已闻,而这个微妙法表示佛法是宇宙间最高的、是甚深的“百界千如”权实之法。所以这种“”实际上归摄于一心,从自性的心中流出。心能够出生一切法,包括世间法、出世间法,这就是“万法唯心造”,心有能生万法的功能。诸位,这个唯心论是佛教的特色,讲起来要依据现代哲学、心理学,跟现代的唯心主义是两码事,请大家明白这个道理。

  迷则成凡,悟则成圣
  “迷则成凡,悟则成圣”。心本来就有觉性、佛性,但是这一个觉性、佛性为无明所障蔽,就通过意识生出种种虚妄分别,乃至种种众生的世界。假使这个无明能够去掉就可以转妄为真。所以心包括世间、出世间法。这个《妙法莲华经》讲的就是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万有归于真心。看问题不能违背真心。在日常生活中能去除妄念,消除虚妄分别,就可以逐步恢复真心,达到“”的境界。
  这个“”分为“本觉”和“始觉”、“究竟觉”。“本觉”就是本有的,指众生的心体,自性清净,离一切妄相,灵灵照照,有觉知之德。并非修习而成,是无始本有自尔的性德,故曰本觉。本觉表如来的法身。“始觉”,由此本觉之内熏与师教之外缘,始起厌离苦患而求趋菩提之心,顺应本觉而渐渐生觉悟的智慧。就是开始依于善知识闻听受法,多闻熏习,熏习善法种子。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由十地阶次(十地是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地是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个十位,在此十地中,渐开佛眼,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经过金刚道后,断除烦恼障,断除所知障,俱生法执断尽,就证得妙觉。佛所指示的,我们要恢复“妙觉明心”,就是真心,就是如来心,就是菩提心,就能够证真如,就是法性、空性。

  《法华经》四圣六凡十法界
  《法华经》是直指诸法实相,它指出,“一乘”就是佛乘,心法微妙不可思议,包括百界千如,在凡夫境界就是“六凡”,在圣者境界就是“四圣”。“六凡”就是人、天、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道,“四圣”就包括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六凡合成十法界。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或称三涂。阿修罗、人、天道称三善道。六道中若不含阿修罗道,则为五道,或五趣。我现在介绍一下六道。
  (1)地狱道:即地狱受苦之处的众生。众生若造上品十恶及五逆重罪,则堕地狱。十恶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瞋恚、邪见。十恶分上中下三品,谓欲作、正作、作已,此三时中(即犯罪的全过程)心无悔者,名上品十恶罪,报应是堕落地狱。地狱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称,其中痛苦万千,说之不尽,诸位可以自己参看《地藏经》,那里有对地狱罪报种种苦楚的详细说明。
  (2)饿鬼道:即孤贫潦倒受苦的鬼道。经常处于饥饿中,到处游行,求食不得。相传有历千百年不闻浆水食物之声音,而常受饿渴痛苦者,故名饿鬼。众生以贪嫉之心,欺诳于人,由此因缘,堕入饿鬼道。众生若造中品十恶业,则堕饿鬼道。中品十恶业,就是对于所作过的十恶行,心生悔意,为十恶中品。一念悔意就可以使人不堕地狱,可见我们心力的作用很强大。如果他能生起悔过自新的念头,再努力忏悔,勤修善法,也不会堕饿鬼道了。
  (3)畜生道:即牛、羊、猪、马及一切虫、鱼、禽、兽等动物之趣。众生若造下品十恶业,则堕畜生道。下品十恶业,就是对于正在造作的十恶之罪,能起悔改的心意。如果他在此关键时刻,能悬崖勒马,不再继续造作恶业,相当于现在的未遂罪,那罪过就轻多了。
  (4)阿修罗:属于非天道的一种大力鬼神。具有神通和威力,但没有道德水平,性情多瞋恚,统率夜叉、罗刹等,就是以阿修罗为首,故称阿修罗道。众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罗道。众生在修十善法时,起了悔心,觉不该作善法,在他的心中念念想超过别人,轻他重己,而外扬仁义,天天讲斗争,不知道忍让他人,与朋友和睦相处,甚至毫不利已,专门整人,就是发下品十善心。由于修罗道还是有一定的福报,所以要先修十善业而后悔,起了瞋恚之心的才能堕入阿修罗道。
  (5)人道:即生活在苦乐参半的人类世界。因人道苦乐参半,善于分辨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苦断集,明理去惑,转凡成圣,故《大智度论》卷四说,佛的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培植。众生要修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及中品十善即可生于人道。中品十善者,对于所作的十善业,起少悔心。谓众生念念忻乐世间,修行五戒,贪着人间五欲的快乐,是名发中品十善心。
  (6)天道:即天界的众生。天道分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欲界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色界,没有男女情欲,唯有色相庄严,故名色界。无色界,无有形相,唯精神心识存在,故称无色界。众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禅定、四空定,即可生于天界。上品十善,对于十善法欲作、正作、作已三时之中,不生悔意。念念了知三恶道的痛苦,及知人间苦乐相间,唯天上纯受种种欲乐,而愿意求生天界,闭摄内根,不着外尘,修行天道,就是发上品十善心。
  此六道是迷界凡夫所住,故又称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陀等四界是圣者所住,故称四圣界。四圣界即:一、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界。二、菩萨法界,为求无上菩提者,勤修六度万行的境界。三、缘觉法界,为入于涅槃,修十二因缘观的境界。四、声闻法界,为入于涅槃,依佛的声教,修四谛观法境界。上述的四圣六凡合称十法界。
  十法界再分,每一法界又有十界,再细分起来又是众生世界、五蕴世界、国土世界中都有十法界。探究诸法实相应把握之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种如是,也叫十如,每一法界具这十个如是。又每一法界有十如,一百法界即千如,这就是百界千如的道理。千如中各具有众生世界、有情世界、国土世界等三种世界,就成了三千世界,或叫做三千诸法,是一切法的总称。在我们日常的一念之中,三千诸法能够同时具足,这是天台宗的观法,叫“一念三千”,起一念可以通入三千大千世界的境界。起染念就是凡夫境界,六凡世界;起净念就是圣者境界,四圣世界。上面讲过的一念三千,为凡为圣,即在一个念头之中,因而起每一个念头都特别注意!不要念念落在凡夫境界上,要与善法相应,转染成净。佛教的净宗念佛、禅宗参禅、密宗修法、律宗持戒、天台止观等,其实都是在降伏念头、调伏念头,以保持正念,用的是这个转染成净的功夫。

  《华严经》四种法界
  这个百界千如,虽然这么多,但是法法相通,都是出自一心。在《华严经》里讲法界观,称为四种法界。《法华经》与《华严经》虽各有理趣,但它们的意境是相通的。这四种法界就是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理法界”就代表心,就是我们的真心。即万有皆为同一理性,真如平等,无有差别。观众生心、色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我们的心量周遍法界,无处不在。
  “事法界”,代表四圣六凡的境界,由心产生的万相。也就是宇宙间千差万别的现象界,属事法界。
  “理事无碍法界”,为什么叫无碍呢?理可以摄事,事归于理,理事互融无碍,平等即差别,差别即平等,一可摄多,多可归一。“一心摄万法,万法归一心”。这叫作“理事无碍法界”。
  “事事无碍法界”,事与事相都是缘起法,都是互相资助,互相平等,法法相资,法法平等,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大小相容。这有个比譬, “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指大小是相容的,不能分开。大海中的波涛起伏,大小相容,波波相联,无法分开。
  这是《华严经》讲的法界观。与现在《法华经》讲的精神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容摄,不能分开。万事万物最后是归于一心。
  所以“”包括凡夫、有情、器世界,也包括正觉世界,这一切诸法都属于“”的范围,这种“”是互摄互容、互相融合、不可分割、彼此不相离的。由此来看,我们应该以慧眼观察一切因缘生法,就可见到诸法性空,一切法当体即空。如实了知这些诸法实相和现象,就是般若,这就是法身。

  禅观境界
  有副对联说: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法身。

  竹子它不是孤立生长的,它是一种缘起法,黄花也是一种缘起法,从中由缘起知空性,知诸法实相,这就是法身。
  还有两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这是禅观境界。一朵花的开放不是孤立的,离不开空间,离不开时间,离不开人工等等条件,所以一花一世界,就是缘起观。“一叶一如来”,叶与花是相联系的,它是缘生法,从缘生之中,观照诸法空性,能够知空性就可以见如来的法身。如来的法身就是空性,了达诸法的空性。
  《大乘思益经》里有这么两首偈子:

诸法因缘生,自无有定性,
若知是因缘,则达法实相。

若知法实相,则能知空相,
若知空相者,则能见导师。

  导师是什么?就是如来、就是佛。
  这两首偈子再说一遍。“诸法因缘生,自无有定性。”没有个常恒不变的实体。“若知是因缘,则达法实相。”就可以了达诸法真实相,一切因缘生法。“若知法实相,则能知空相”由因缘生法知空相。“若知空相者,则能见导师。

  佛不可以色身见
  佛曾经在忉利天宫为母亲说完《地藏王菩萨本愿经》以后,回到人间,弟子们都要欢迎佛。依规矩,是国王宰官在前,四众弟子随后。当时有个莲花色比丘尼,她想最先见到佛,就以神通变化为国王,好优先拜见佛。这时须菩提正在山洞中静坐,有人告诉他说:“佛已经为母亲说法,从忉利天宫要下来了,你为什么不去接佛呀?”须菩提动了一念,想去接,后来他又想这是错误的,为什么呢?《金刚经》讲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不可以色身见”。色身不能代表真佛,法身才能代表真佛。而法身是什么呢?诸佛就由于证得空性,悟得真如的道理,才成佛而共一法身。所以他就不动了,继续在洞中修空观。
  莲花色比丘尼,她是化的国王相,就最先见到了佛。她说:“我今天很高兴,我首先见到佛。”接着就礼拜佛。佛当时就微笑着说:“不是你先见到佛,是须菩提先见到佛。”有这么一段公案,表示知空相才能见到佛陀大导师。
  所以说“若知空相者,则能见导师”,这是很重要的。
  “妙法”就是很微妙哇!“一心生万法,万法归一心”,理事不相违,理事相容,一多相摄,大小相容,诸法相资相助,平等平等。从缘起中知性空,从性空中显缘起。这个道理非常明了。
  我看过那么多的哲学论着,中国的、西洋的,我看还没讲出这个道理的。这些哲学出自于第六意识分别,其空间有限、时间有限、所见的有限,只看到心不看到物,只看到物不看到心。什么经验论、理性论、唯心论、唯物论,这些东西在佛家来看是片面的观点。世间哲学不能统一看问题,我们的法界观就不同,对宇宙作统一协调的认识,从宏观上看世界,不分别宏观微观,因为从一点可以了知面,从面也可以明了整体,当然从宏观的构架可以清楚地了知每一个细小的变化,这就是佛教统一的世界观,即从统一上看问题。这就是有关妙法的解释。

  什么是莲花
  “莲花”,在我们的经典中、造像中,处处都有圣洁的莲花。在《阿弥陀经》里面,形容莲花的功德“微妙香洁”。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莲花池里的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红色红光,黄色黄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这个“微妙香洁”就形容莲花的功德。什么叫微妙?微妙就代表智慧。什么智慧?缘起性空的智慧,就是刚才讲妙法的内容。“香洁”就代表德行,大乘菩萨的德行。菩萨以大智慧不住生死,以大悲心不住涅槃。菩萨发了大愿,为悲悯众生故,在五浊恶世中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救苦救难,虽处五浊之中,不为五浊所染,就好像莲花生在污泥中,不为污泥所染。这是莲花代表的德行。

  莲花的功德“微妙香洁
  微妙与香洁,一个是代表智慧,一个是代表大悲。大悲大智代表菩萨精神,也是佛陀化身的精神。化身是基于悲心,有悲就有智,悲智双运。
  这里的莲花除了这个意义以外,还形容《法华经》“开权显实”的道理,因为莲花花朵与莲子同时存在,有花就有子,有子就有花。佛说诸法权巧方便,中心思想就在于佛乘,在于诸法实相,将三乘引归佛乘。三乘就是权巧方便,说三乘的目的是引归于“一乘”,即是佛乘。由小归大,由“”归“”,有“”就有“”,有“”便也有“”,权、实同在。也就是说佛教不分什么大小乘,都是佛陀的说法,为了利益众生而说,只是我们的根器不同,而不是法的不同。要学习佛教的一切利他精神,不要只知道自利,作自了汉,是成不了佛的。
  学菩萨修莲花之行,就是悲智之行,大悲大智。你修悲智之行,有这个因,就有佛果的存在。熏一分现行,就成功一分种子。“现行”与“种子”同时存在。这在唯识法相里讲,就是“种现熏生”、“因果同时”。那么,当种子生种子,即种子继承种子在阿赖耶识中恒常随转,也会有异熟,这个法理很微细。
  这个“莲花”是一种譬喻。一个是譬喻菩萨的精神,大智大悲,一个是代表因果同时。有权就有实,权实同时存在,不能分开。这个道理很微妙。从嘴巴讲都是可思可议,真正悟得这个道理,要从定中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贺小晴/宝梵寺/雷康 摄
贺小晴拈花一笑,为佛教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公案。后以喻心心相印,会心。据《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地点宝梵寺·宝梵镇·蓬溪县·遂宁
时间2006-12-19 10:57:16

  拈花微笑
  当年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会上的弟子,不会其意,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个意境不可言传。所以佛当时就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迦叶为禅宗第一代祖师,传到二十八祖是达摩禅师,为中国禅宗初祖。拈花微笑这个道理很深的,很微妙,不可思议。
  根据智慧的阶段来讲,我们在资粮位之中,是经过闻熏,在闻熏之中引发正见,而后从闻熏之中,结合行持,修观、修定,这就是“加行智”。加行智之后就是“根本智”。进入初地见空性以后就是根本智──见道位。禅宗的悟境也是根本智。再加功用行,以后就是“后得智”。根本智见了诸法实相以后,为了救渡众生,从语言方面施设言教,这叫后得智。
  这是从修行到究竟的一个过程。禅宗有“三关”。第一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关,“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关,“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禅宗三关
  “禅宗三关”的第一关就是说,要把“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种虚妄分别调伏下去。要“大死一番”,就是进入第二关“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所以大死一番,大死而又大活。死什么呢?死凡夫的妄念、俗念。活什么呢?活法身、证空性。证空性以后,再反观世界,“见山依然是山,见水依然是水。”那么这个见法就不同了。这种见法是不住尘,看得清楚而不住世尘,就是智慧的看法,能够见到了诸法因缘生法,见到如幻如化的景象而不执着,在不执着之中又大做佛事,广度无边的众生。这就是禅宗的“三关”。
  由加行智到根本智,由根本智到后得智,依位次来的。所以“闻、思、修”三慧,必须要有“”慧,不修不行。这个佛教的真理,不是光说的,它要修、要实践。先听闻佛法,不要学有的人叛经离教,不想学习,盲修瞎炼,还自以为是,那就错了。根据自己所学,经过思维熏染,使我们的内心与善法相应,也就是从意根着眼。意根清净,余下的口业、身业才能清净。这就是有关莲花的解释。

  什么是经
  “”,印度语叫“修多罗”,汉译“契经”。意即一方面契理,与佛法真理相合,一方面契机,与众生根机相合。上契诸佛理,下应众生机。“”就代表诸法实相、代表真如、代表法性,“”就代表众生的根机,随众生的根机而说法,引导众生都要归于真实的道理,归于真心,使众生能够在念念之中保持正念,去妄成真,如水成冰,达到这个境界。
  契机契理,就是要把握时代的潮流,掌握当今世界的风尚,根据众生的病态,作出理智的判断,为当今众生作出合乎时宜的教导。这是方便法门,要契合真理,不能偏于正道而融入世俗,所以要契理。
  另外对这个“”的解释又含有“有规律、有法规、有规范、有组织”的意思。你看我们这个经典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它是有一定的规律、有一定的法则,有前、有中、有后,称为“”。这种法的目的是引导人走正道,最终成就佛道。
  以上是略解经题。

《法华经》的宗趣
  关于《法华经》的宗旨和所指向的目标。简单说一下,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名词:大小、半满、渐顿、偏圆、权实等。先介绍这些佛教的基本知识,再告诉大家关于《法华经》的宗趣。

  什么是大小
  “大小”,即佛教的大小乘。大乘,主要是以慈悲心广度众生为主,根据悲心度众生,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也就是提倡佛教的传教事业,不仅仅是自己学习佛教,还要更多的人学习佛教,并从中得到受用;小乘,就是以自修、自解脱为主,所谓自了汉,这是指小乘不求大众的利益,只管自己修行了事。乘就是运载工具嘛。大小乘就像小车子坐一个人,大车子多坐些人,这就是大小乘的区别。我们学习佛法,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身边的人也走入觉悟的大道。要引导所有与我有缘的人,让他们信佛、学佛,最终成佛。这就是大乘境界,我们要努力学习。

  什么是半满
  “半满”,即半字教与满字教的统称,半字教为小乘声闻的九部经(由三藏十二部经中除去方广、授记、无问自说,就是小乘的九部),满字教为大乘方广等经典。半满就是指小乘、大乘的三藏经文。小乘三藏不及大乘三藏圆满,境界不如大乘境界,只说到佛说的一半;圆满就必须是大乘经典。以圆满与否来判定佛教经典,所以叫“半满”。

  什么是渐顿
  “渐顿”,指渐教与顿教,渐教是由浅入深逐渐成功的教法;顿教是立刻速成的教法。渐顿就是指钝根和利根的修行。依据经典,有的菩萨修行要经历五十五或者五十三个阶位渐次修行才能成佛,时间很漫长,所以叫“”;顿就是顿悟,利根能够顿悟,譬如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靠顿悟。这个叫“”与“”,实际上“”由“”而来。不经过“”就不会有“”。所以渐是基础,不能光想着顿悟而忽视初级的修行。这种利根的人哪,他能够顿悟,是宿世因中修了行、积了智慧的,不能说他一步登天,这不可能。

  什么是偏圆
  “偏圆”,偏教和圆教的意思,判教理胜劣的称谓。偏教,偏僻所说之理,偏于空乃至中,不能从统一协调的认识去观察事理。圆教,圆满一切,具足一切,不再是偏向一边。小乘教为偏教,大乘教为圆教。也指证果境界的区别。这个有所偏就是小乘,只证“人我空”、不能证“法我空”,只证阿罗汉果、无余依涅槃,不能证佛果、无住涅槃,因此说他有所偏失。到了菩萨大乘的境界,才比较全面,才是圆满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界。

  什么是权实
  “权实”,即权教与实教。实教,据实述出佛陀自内证之法,系为究极根本的教理,能引导所有的众生走上圆满的解脱之路;权教,为导人入于实教所设的方便教法,至实教境地后则当废权教。什么叫权实?权,是权智,是方便法门,方便权巧;实,是实智,就是真实,究竟彻底。方便权巧的法门是不彻底的、不了义的。而真实的法门,就是彻底的、了义的、究竟的。
  这些都是经常看到的名词,现在讲的《法华经》它主要就是“开权显实”。
  我们晓得佛是因机施教,就好象医生对症下药一样的道理。在佛教五乘中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这五乘中,前面四种都属于权巧方便之门,都是引导众生走入佛道,根据你的根基说五种法。譬如对人天乘说因果、说五戒十善;对声闻乘说“四谛”,从苦谛入手,修八正道;对缘觉乘(属于中乘)说缘起、说十二因缘;对菩萨乘就说四无量心、四摄六度。因机施教,应病与药。
  不管说哪个乘,最终的目标唯有佛乘,目的都是要我们见性成佛。前面四乘你不能停在那个境界上,要最终走入佛乘。关于这点,《法华经》里有很多寓言、譬喻,有火宅喻、化城喻、三车喻、珠宝喻、凿井喻等。
  所以,《法华经》是开权显实,以方便法门,引导众生归向佛乘。有些人学佛是为了修来世,有些为了自己找清净,有些他虽然哀悯众生,但时冷时热。这些都不究竟,最终需要走上佛道,证得佛果。否则那就很成问题,都是不究竟的。要究竟,那就是要发四宏誓愿,证得无上佛乘。我们天天上殿,都要念诵四宏誓愿,这不仅仅是要我们在口里念,而是要在生活在行动中落实的。

  四宏誓愿
  四宏誓愿是: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我希望在座的菩萨们发心,天天也来念诵四宏誓愿,并把它落实在行动中去。你的心中只要有四宏誓愿的想法,就达到了因地菩萨的境界,能以自己的信念,在生活中实践四宏誓愿,那就是果地菩萨了。希望大家都做果地菩萨。

  唯有一乘法
  佛陀开权显实的中心思想就是使你走入佛道,进入佛乘。《法华经》里面有个偈颂:

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十方国土中诸佛说法,不管在哪一方、哪一个国家、哪一个世界,不管是在过去、现在、未来,他说的法是究竟一乘法。“唯有一乘法”,目标就是一乘,没得其它的,没有二也没有三。至于说五乘、三乘,这是一种方便说、权巧之说。这是《法华经》的一首偈子。很明显的,这指出了本经的要义。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在中国,智者大师(即智顗)建立的天台宗,主要是依据《法华经》,但也不能离开《华严经》,不能离开《般若经》,这些经典的根本思想都是相通的。净土经典也都是相通的。《华严经》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能够恢复本性就是佛,本性被蒙蔽了就是众生,都是这个心。这个心就是真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都离不开心。所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另外《华严经》又讲: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我们这个心体发挥力量,就像那个绘画师一样的,可以画一切森罗万象、各种形态的境界,所以能够画世间。画世间就是三界(欲、色、无色界)五趣(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人,五天),由心识所生。
  “能画诸世间”,不单是世间万法,出世间的境界──净土,也是由心识而生。所谓心净则国土净,心染则国土染。
  上面也讲了,搞环保,治污染,在我们佛家来讲,就是要治根本,从心灵上下手。不为别的嘛!你内心不干净啊,内心污染不除,那么环境污染就去不掉。所以心里头有污染,就是凡夫境界,去除污染,就是圣者境界。“心净国土净,心染国土染”。《无量寿经》就讲,“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们这个心就是佛心,就有佛性,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所以“是心是佛”。尽管如此,必须要“是心作佛”。怎样作?就要修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要发菩提心、要念佛、要持戒,修行就可以作佛。

  什么是一心三观
  在中国建立的一个佛教宗派就是天台宗天台宗的教义,主要就是依据《法华经》,是以“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的独立学派。中国天台宗一祖慧文、二祖慧思、三祖智者,印度初祖是龙树菩萨。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

  这是《中论》里的偈子。慧思读《中论》时,由此偈就悟入“一心三观”。什么是一心三观?即一切法、一切事物,都离不开“空、假、中”三个范畴。
  “”,就是本体不实在,万法无自性,是因缘生法,如幻如化。
  “”,就是在因缘生法、如幻如化的现象上,假名安立一切事物的名词。假名,只有幻象,没有实体。
  “”,就是那个法里头既有幻象的假有,又有没得自性的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亦有”,就是它有幻象存在,有假名存在,“亦空”,就是自性空,没得常恒不变的自体。“非有非空”呢,就说不是常有,不是实有,也不是断灭,所以叫非有非空。“非有”,就是不落“常见”,“非空”,就是不落“断见”。常见和断见都是边见,叫做邪见,都不符合中道(中观)。

  灭“三惑”证“三谛
  由“空、假、中”三观能消灭三惑。
  由空观消灭“见、思”二惑。“”是见解,“”就是起烦恼,由认识所起的烦恼。见思惑因对三界内的事物而起,能招感三界生死(即迷的生存),故称界内惑。因它共通三乘所断的烦恼,又称通惑。
  据《俱舍宗》说,见惑凡八十八种,称为见惑八十八使。即见道所灭的根本烦恼有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钝使(贪、瞋、痴、慢、疑)等十惑。于见道观三界之四谛,其所断的见惑各各不同,即于欲界苦谛所断有十使;集、灭二谛所断各有七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见、边见、戒禁取见);道谛所断有八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见、边见),共断三十二使。于色界、无色界各四谛所断皆如欲界,然各谛之下又除瞋使,故各断二十八使。色界、无色界共计断五十六使,故三界共计断八十八使。十惑中,小乘以贪、瞋、痴、慢四者通于见修二道所断,疑与五见,则唯为见所断,说修惑有八十一种,称为修惑八十一品。即修道时所灭的根本烦恼计有十种,在欲界有贪、瞋、痴、慢,在色界、无色界各有贪、痴、慢。若以此十种配合九地,更依烦恼的强弱来分,则由上上品至下下品九种,共为八十一品。见惑八十八使与十种修惑,合称九十八随眠。这些都是由空观就能断除的。
  由假观消灭“尘沙惑”。尘沙惑能障碍俗谛的事智,令菩萨化道不得自在的无数染污无知。“尘沙惑”就是我所了知的对宇宙森罗万象,我们受它蒙蔽不能了解,就发生所知障。这属于尘沙惑范围。所以说“”。修幻有观,就断尘沙惑。
  修中观就能消灭“无明惑”。无明就是迷于中道,有偏见叫无明惑。迷于中道第一义谛的烦恼,即障覆中道的根本无明,为一切生死烦恼之根本。因为不了一法界的微细烦恼,遂成法性的障碍。此无明惑,声闻、缘觉不知道,只有菩萨能了知、断尽,故又称别惑。修习中观般若,能破除无明惑。
  消灭“三惑”就能证得“三谛”。哪“三谛”?即“空观”消灭了“见思惑”证入“真谛”;由“假观”消灭了“尘沙惑”证入“俗谛”;由“中观”消灭了“无明惑”证入“中谛”。称为“三谛,”即三种真理。“真谛”是一切法空;“俗谛”是一切法有,妙有;“中谛”不偏于一边,“亦有亦空,非有非空”。
  再由“三谛”而圆成“三德”,即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般若就有智慧,包括属于了解世间因缘生法的“尽所有行智”,和了解真如的“如所有行智”。由“假观”消灭了“尘沙惑”就证得了解脱(解脱德),既不为烦恼所扰,也不为所知障所惑,不受理蔽,成就般若德。由“中观”消灭了“无明惑”就证得了如来法身(法身德)。

  由“三谛”圆“三德
  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这三德都是佛的境界。修“三观”,断“三惑”,最终圆成“三德”,就是天台宗主要的教义。但是具足三观不离一心,“空、假、中”不离一心。一心生万法,这个万法包括有情世间、器世间、圣者世间。这就是一心三观,又叫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不次第三观等,是天台宗圆教的观法。天台宗说宇宙万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种谛理,而这三种谛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如果我们在一心之中这样作观,即叫做一心三观。

  百界千如
  一个人起一个心念不仅通于三观,还通于十法界。十法界即包含圣者(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界和凡夫(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的六界。“十法界”中每一法界又有十界,叫做“百界”。一心就有百界。仔细观察“百界”呢,每一界又包括“十如”。什么叫“十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为“十如”。不管你心法、色法,精神现象、物质现象,都有这个“十如”,都从这个来分析。
  如是相,这个法表现于外就有他的相状。动物也是一样、植物也是一样、矿物也是一样的,各有它的相状。这是属于现象界。
  如是性,名种法它有本性。地以坚为性,水以湿为性,火以暖为性,风以动为性。
  如是体,万法有它的本体、有它的体质存在,身体相貌各方面是结合起来的。
  如是力,即万法可以发挥它各自的功能。“”就是功能。不管精神、不管物质它都发生功能。精神有精神的作用,物质有物质的作用。
  如是作。“”就是造作。它的行动、它的行为表现就是造作,前灭后生,生生不息。
  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即一切事物的产生有它的主因、有它的助缘,由因缘成熟得到某种果报。
  如是报。就是看落在哪一界,哪一趣;
  如是本末究竟。从“”到“”,这九种从始到终就是“本末”。“究竟”呢,就是离不开真如、离不开真心、离不开唯心所造。
  所以森罗万象,不管精神的、物质的,从各方面分析,都不出一心。这个心就是真心。在圣就是真如,真心;在凡就是无明障蔽、妄心。这个就是十如。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我们生一念就通于这个三千世界的境界。学佛的人,不可以不注意这个事情。禅宗参禅,要提起你的念头;净宗念佛,要消灭你的妄念;密宗修法,身口意三密结合,目的是要到大圆满境界,要证得空性。证空性就要离开虚妄,就要保持“正念”或者“净念”。“正念”就是不邪,走正道;“净念”就是不染污,保持清净,佛法修行,就是要有这个功夫。所以要保持正念。否则你念头不正,落什么道里头?贪心重、欲望重堕落饿鬼道;瞋心重,想搞斗争,就堕落修罗道;起了害人之心,一念杀欲,堕入地狱道;痴心重,不信因果,诋毁三宝,就堕入畜生。这个念头是可怕的,一个念头不慎,就会堕落呀。一念之差,滚入深渊,掉下悬崖,悔之晚矣。
  谛闲法师是天台宗的一代宗师,在近代很有名。谛闲法师有一段话解释这个“一念三千”的“一念”,说明这个心念的重要。他说:
  “若起一念,清净平等,不着有为,不滞无为,即佛因也。
  佛因,就是入于佛道的因,一念清净平等就种了这个因。这一个因说是念头清净平等,要去掉妄执,“不着有为,不滞无为”,不为二边的偏执所惑,要行中道,行八正道。
  “若起种种利人之心,拔诸众苦,菩萨因也。
  你的悲心保持,处处为别人着想,他人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他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我修行,我受苦,我愿意代众生受苦。有这个心愿就是种了菩萨的因。学习佛教,就是要学习佛陀无畏的精神,去为人民着想,为众生着想,尽心尽力,为众生服务。
  “拔诸众苦”,这个工作量很大,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有我们佛教的救度。因为我们是佛教的代表,佛教是慈悲的化身。我们佛教建立了许多的慈善基金会,帮助穷苦人度过难关,支持佛教希望工程,救灾济贫,放弃自己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众生做好事,就是本着这种救苦救难的精神。我们要大力发挥佛教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社会福利事业,体现出佛教的慈悲精神来,希望大家众志成城,为创建一个快乐、幸福、清净的世界而努力。
  “无大悲心,但求独善,缘觉因也。
  只是独善其身,求个人清净,在水间林下清净一辈子,“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只求自度。这种因就是缘觉因。他虽然了解缘起,但是他只晓得自度,叫缘觉。这要回小向大,学习菩萨道的积极度世的精神,才有成佛的希望。
  “知苦发心,断灭修道,以求自度,声闻因也。
  就是通过闻佛说法或根据经教,能够认识到世间纯苦无乐,苦是由烦恼与业流产生的。如何息灭烦恼和切断业流呢?就必须修道,修道就可以证涅槃。由知“”断“”,修“”证“”。这就是声闻因。自己解脱了,还要使他人有机会接触佛法,让人种下菩提善因,这样才是一个好的佛教徒。
  “以滞住心,作大善事,天因也。
  虽然是做善事,但是有执着,执着功德,执着我有功德,虽然作了善事,种的不过是天因,可以升天。人天之因,有漏果报。达摩祖师呵斥梁武帝的话:“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只是得天果享受一下快乐。天福享尽了,还要堕落下来。
  “行善懈怠,无勇猛心,人因也。
  就说做点好事,但是心不专一。一般人说他心好,他说做善事。但他不专一,并不是精进勇猛的,并不是一贯的,时冷时热。但是不管怎么说他做了善事,他就保持了人身。
  “虽发大善心,我慢甚高,修罗因也。
  虽然修了善,有福德,但贡高我慢,而且爱发脾气,瞋心重,将来纵然生天,亦只得修罗果报。修罗就是有天之福,无天之德。天天互相斗争,心中只有瞋恚,结果当然是大家吃亏。
  “起大恶念,做诸恶事,地狱因也。
  这个念头随常为自己打算,随常都想整人,“起大恶念”。而且在行动上造十恶业,不能持基本戒律,杀、盗、淫、妄、酒等什么都来,这都是地狱因。
  “常起贪心,悭吝不舍,饿鬼因也。
  心怀悭贪,自私,一文不舍,片善不修。只是为了自己,越多越好。这种人种的是饿鬼因。在世的时候,让他供养三宝、周济贫穷、广行布施,他办不到。他就种的是饿鬼因,死堕饿鬼道。
  “起瞋恚心,造杀生业,畜生因也。
  有瞋恚心就难免发展到打人、骂人,发展到相当高度就难免造更大的杀业,结局很惨,死堕畜生道。
  所以谛闲法师讲:“染净因果,不出现前一念、迷悟之心尔。”就是不管染污的因果、清净的因果,都是离不开现前一念,就在一念之间。一念迷、染污,就造恶业;一念悟、清净,消除无明,就种净因。这都离不开一心。
  大家要注意这个心,注意念头。修行学佛,修什么呢?你的受用是怎样的呢?你时常自己想一下,我修行究竟是为了什么?我到现在为止,我的习气消灭了多少呢?我的慈悲心怎么样?我的舍心怎么样?我的内心能保持清净吗?念了佛能够消灭妄念吗?能够以佛号消灭妄心吗?假如不这样,你就是念一下佛,起个什么作用?念经念得多又起个什么作用呀?!

  瞋心重的故事
  在北朝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国王,他平常崇奉恭敬三宝,但是在他心念的深处没有建立修养的信念。有一个热天他在午眠,侍臣(太监之类)给他打扇纳凉。打扇过程中侍者失手,扇敲了他一下,敲醒了,他就起了瞋心,把这个侍者大骂一顿,要开除他。侍者忍着没说话,后来他又沉沉入睡了。入睡以后,可怕的景象来了:他鼻子里面流出一条小蛇,流到地面上就化成大蛇,恐怖得很!后边高僧来了(他拜的高僧师父),就说:“赶快把他叫醒,让他正念恢复。”醒来以后,他看到蛇,很怕。高僧就指教他:“你平常的心念老是瞋恚习气不改,遇具体事情就发生瞋心。”瞋心重,就堕入畜生一道。猛兽、毒蛇、虎狼都是瞋心重、毒重。瞋心重,可怕呀!所以叫他忏悔,修慈悲心。后来这个国王修行,慢慢地改掉了瞋恚的毛病。

  吴道子画马变马
  我在1988年随四川省宗教代表团到西安卧龙寺参访。住持向我们介绍说,这个庙子当时吴道子在这里住过。吴道子,大家晓得,是有名画家,专门画观音像。吴道子就寄住在这个庙子里面。他当时是画马,一天到晚思想都在马身上,怎样把马画好,马的形态跳起来怎么样、睡起来是怎么样、走起来怎么样,整天都想这个问题。有天中午入眠,他女儿给他提饭来,就看到床上有一匹马,他女儿吓了一跳,差点把饭打倒。醒了以后呢,吴道子马形不见了。当时寺里的高僧指教他说:“你一天到晚想马,你看你,睡了以后身形就变为马了,由人道走入畜生道,可怕呀!”然后就叫他改画观音像,以后他就改画观音像。他最初还不晓得怎么画观音像,后来观音菩萨就于空中现白衣大士形。他后来专门画观音像,心念就转变了。
  人的这个心念哪,“万法唯心,一切唯心造”是可以证明的真理。天台宗一方面是根据《中论》建立“空、假、中”三观,三观断三惑、证三谛(真谛、俗谛、中谛)、证三德(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另一方面,根据《法华经》一心有百界十如,进一步阐发出“一念三千”的道理。一念三千,不出一心。在一念三千之中,鼓励我们要走佛乘。《法华经》由“”到“”,引人入佛道,走佛道才究竟。“开权显实”就是这个经的内容。

《法华经》的翻译与鸠摩罗什
  三种翻译版本
  《法华经》有三种翻译本。
  第一种版本是西晋惠帝永康年间,印度高僧竺法护在长安翻译的,名为《正法华经》。这个比较早一点。三国以后就是西晋,它统一了三国。那个时候佛教已经传到华夏来了,且经典开始大量地翻译和传扬。
  第二种版本就是后秦弘始年间,龟兹沙门鸠摩罗什大师,在长安消遥园翻译的经文,名为《妙法莲华经》。西晋灭亡后,许多少数民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20多个政权,史称“东晋十六国”。当时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其中的一个国家叫后秦,当朝的君主是羌族的姚氏,因此又叫“姚秦”。那时候姚兴是一位最有能力的君主,很留心政事,任人唯贤,对百姓很好,重视文治,大力提倡佛教和儒学,灭了好几个国家,站稳脚跟达到了大治。这期间就把鸠摩罗什接到了长安,翻出了许多佛教大乘经典,现在的《妙法莲华经》7卷28品就是其中之一。
  第三次翻译,是在隋朝仁寿年间,北天竺沙门奢那笈多,这个名字翻成汉文叫智德。他翻译的经名叫《妙法经》。
  这三个译本中,从那时开始到现在,流行的都是鸠摩罗什的。因为鸠摩罗什的翻译,文辞简洁华美,词意与佛的意思相合(翻译经典一般都按佛说为准)。

  鸠摩罗什来中国的故事
  现在就简单介绍一下鸠摩罗什大师。他叫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三藏就是说能够通达经、律、论三藏。能够通达这三藏就叫做三藏法师。法师,就是以经为师,奉行经典,弘扬经典,同时又以此为人之师,并依佛法宣扬教育众生,为人之师,称之为法师。“鸠摩罗什”是印度语,翻成汉文叫“童寿”。“”是孩童,“寿”就是长寿的寿。为什么叫“童寿”呢?因为鸠摩罗什很有善根性,童年时就很有学问,而且为人很厚重,象老年人一样的,所以叫童寿。他的祖籍是印度,父亲在印度当官,后来不当官了就出来留学。父亲到了龟兹国(就是中国现在新疆的于阗),受到国王的赏识,娶了国王的女儿,做了驸马爷,以后生下鸠摩罗什。由于鸠摩罗什天性具有慧根,他母亲相当信仰佛教,所以他七岁就出家,遍学大小乘经典。后来他母亲也出了家。
  这恰是前秦王符坚当朝的时候。在有一天晚上,他的太史看见北方的天空出现智星(象征智慧的星宿叫智星),第二天就告诉了符坚。符坚听说在西域龟兹国有一个智慧很高的僧人叫鸠摩罗什,就生起敬仰,但是你凭白无故地叫龟兹王把鸠摩罗什交出来不可能呵!所以当时他就派了一个叫吕光的大将率兵讨伐龟兹。不是为了其它的,就为了高僧鸠摩罗什大师。
  吕光征伐龟兹,龟兹武力很微弱,无力抵抗,所以不得不把鸠摩罗什交出来。吕光得到鸠摩罗什以后,本来准备回长安,后来因为在路上听到长安发生了政变,羌族姚苌杀了符坚,登了帝位。宫庭兵变,符坚被姚苌捉到后缢死(就是吊死)。
  中国历史上都是这样,搞政治离不开各种方式的斗争,帝王到了末代都是很惨的。这就是利害冲突,这就是世间法。庄子有个譬喻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猎人又次之”。这个寓言,譬喻世界的这个争斗,以强凌弱,强者居上。就好象蝉在树上叫,螳螂想吃蝉呢,黄雀又想啄螳螂,黄雀又没预想到他后面还有猎人要杀它,要射击它。世间上为了争权夺利,都是用尽心机,你说你强,我还要比你强,采取各种手段,弱肉强食。这个是庄子的寓言。所以对这些世俗的东西呀,我们学佛人要超情出俗,要看清楚。
  根据正史记载,符坚被姚苌杀死以后不久,姚苌又在梦中与符坚开战,他用刀,符坚用矛。符坚用矛戳到姚苌下身,当时姚苌就痛,一直痛醒。痛醒之后就得了病(下身病),太医也没法治。这就是冤孽病。你杀他,他还不是要杀你的呀!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这个杀业造不得呀!机缘成熟起来也很快,现前报,机缘成熟慢呢,就等到后头来,都要偿报。这一段公案在历史上都有的。因果嘛!姚苌登位以后,因为冤业病死了。
  姚兴登位后就想到,原来朝庭派兵去接鸠摩罗什,而鸠摩罗什怎么还没来,因为长安发生兵变嘛!后来知道吕光在半途听到兵变,就自据西凉(就是甘肃兰州)为王,鸠摩罗什就在吕光身边。于是姚兴又带兵征伐西凉这个国家,把鸠摩罗什接到长安。因为姚兴信佛,鸠摩罗什到长安以后,他就请鸠摩罗什入住那个宫殿“逍遥园”(至今部分遗迹还在),住在逍遥园译经、讲经。当时长安聚集了800沙门,帮助鸠摩罗什译经。所以我们现在读这个经典,不容易呀!不单是翻译的人多。唐代玄奘法师译经,帮助翻译的是千人以上。有译文的、有正音的、有润文的、有重复校对的……很多,才把这个经典翻译过来。
  鸠摩罗什在长安主要是弘扬“般若”,讲授“空宗”。般若的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还有《大智度论》,主要经典就是《大般若经》。其门下有上千人,卓有成绩的有僧肇、僧睿法师等十人,有“罗什门下十德”之称。他一共翻译了三百八十余卷佛经,为佛教的传播事业贡献很大。在秦弘始十五年,鸠摩罗什法师圆寂于长安。时晋熙宁五年,世寿七十。他临终时说:“吾所传无谬,则梵身之后,舌不焦烂。”在逍遥园依外国之法对他进行火化,历史书上记载“薪灭形碎,唯舌不灰”。火化后舌根不化的事实,说明他的翻译是没有谬误的。
  鸠摩罗什翻译经典,文义简洁,文辞很华丽,意思又不违背佛义。唐代有个道宣律师在终南山修行的时候,持戒很严,过午不食。他在终南山感得天人送供,每天中午按时送供,他就接受天人供养(现在那个西安终南山净业寺还有天人送供台,就是当时道宣律师在那里静坐的天人送供的地方)。有一次道宣律师经行,在经行过程中跌了跤,旁边有人把他扶起来,就是天人。扶起来以后道宣律师就跟天人谈话,就问过去七佛的情况,天人就说鸠摩罗什在过去七佛的时候就很有智慧,就译有佛的经典。所以鸠摩罗什是有大根性的,有这个缘起。后来道宣律师根据天人所说的写了《天人感通录》,在《大正藏》里面有。
  以上简单把这个翻译的情况介绍一下。三译之中主要流行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

《法华经》是经中之王
  《法华经》与《华严经》并列,一般说《华严经》也是经中之王。就是说在一切众经之中,《法华经》很重要,居于首位,就如我们人,头部、胸部居于中部一样的道理。这句话就来自于《法华经》,佛亲口宣说的。佛在《药王菩萨本事品》,讲得有这么几句话:“能受持读诵《法华经》,破一切暗,于众经中最为其尊,是诸经中王,诸经法中最为第一。”能受持诵此经,不单破除黑暗、无明,而能消除一切苦难灾厄。除了消除天灾人祸外,最重要的是能解除生死痛苦,能渡生死河,到达彼岸。所以,在《见宝塔品》中有这么几句话:“若持此经,是则勇猛(好象勇猛的大丈夫一样),是则精进,是名持戒行头陀者,则为疾得无上佛道”。你能持此经,你能持戒,就是建立道德基础,自利利他,则为疾得无上佛道。你能这样以持诵经典的力量,结合行持,就可以很快证得菩提之果,圆成佛道。
  为什么呢?因为本经是阐明诸法实相。一切生命、一切世界,它的本来面目、它的真实相是什么?可以阐明诸法实相,能够证得诸法实相,就可以直登无上乘,证得佛道。这就是本经的伟大之处。所以,大家能够受持、读诵《法华经》,乃至于今天能够听《法华经》,非常不容易,《法华经》中很多品都赞扬。为什么能够有以上这个机缘?为什么能在这个时代,佛灭度后的今天,有这个机缘?当时《法华经》中对这种人就发出了四点赞叹:

  四个听经因缘
  一是善根因缘。你们在座的都是宿有善根,没有这个善根,不会有这个善缘,这种人不单是为天神之所拥护,并且诸佛之所护念。就是说这种人十方诸佛都在保护你、加持你。你譬如那些在歌舞场中的,在钱、权斗争中的人,他哪有那个时间来听呵?他即使听也不信哪!你们想一下嘛。“天雨虽广不润无根之木,佛法广大难渡不信之人”就是这个意思。那个树根枯了,得不到雨水滋润;佛法很广大,微妙精深,但他没有善根,你再说他也不听,他还要诽谤你。这种现象在在处处都是有的。
  二是植众德本因缘。什么叫植众德本呢?就是说皈依三宝之后,他能够行善积德,修福修慧。比如念佛也是这样的,你光念佛怎么行呢?要植众植德本,要修“三福”净业,要守戒,要发菩提心,要护持三宝。这都是植众德本。除了念佛之外,还要学习佛法,供养三宝,护持佛教,为佛教的发展、传播尽一份心,要孝顺师长父母,要护持佛教组织,严守戒律,才能往生。
  三是常在正定因缘。这种人他有实际行动,能够持戒、修定。“”并不希罕。你能够信仰佛法,有正确的人生观,在行动上以戒约束自己,调服身心就在“”中。并不是说你一天坐24小时禅。当然能够坐24小时,坐很多时间那是个练习过程。平时坐香那都是练习过程。真正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卧中,在语默动静中。临境不乱,八风吹不动,这一种人就有这个修养、有这个精神、有这个功夫,他才能够开智慧。开智慧才能接受大法,了达甚深法义。
  四是具有悲心因缘。经文上说,要发起度一切众生之心。我们在座的检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悲心?悲心是佛法的根本。《大日如来灌顶经》讲:学佛要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大悲是根本。一般讲学佛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能够有慈悲,他就要救一切众生,修慈悲观,在行动上就会救苦救难、拯救苦厄。慈悲就是要时时刻刻做好事,一句好话暖人心,一个笑脸感至诚,一个钱能救一时之难……
  所以佛在经中讲,具足四法可以得到机会受持读诵《法华经》。我们在座的都具足,很了不起。希望已具足者,要增进、提高;未具足者,要发心具足。另外,能够读这个经,并把这种度世的精神贯彻落实到生活中,就是有大乘根基。

  什么叫“入如来室”?
  《法华经》中讲:“如来灭后,若有人受持读诵是经者,入如来室、着如来衣、登如来座。”这几句话很重要的。什么叫“入如来室”?就要具足慈悲心,具足了慈悲心、悲悯心、不舍众生、不恨众生、不干扰众生。你有这种悲悯心就已经是走进如来殿堂了。要入如来室就必须要有悲心。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悲有三种:众生悲、法缘悲、无缘悲。
  “众生悲”就是哀悯众生的苦恼,同时以慧眼观察,一切众生多生累劫以来都是我的父母、师长、六亲眷属。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的心态去悲悯众生,把每一个生命都当成我们的父母兄弟,并将佛法僧三宝的理念带给他们,使他们也能有机会学习佛法,得到解脱。这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即没有任何条件的悲心,完全是出于内在的自愿,不求回报,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

  九华山仁德法师打饿七
  九华山仁德法师在修行期间,曾经在终南山莲华洞中打饿七。饿七是一种苦行,即现在所说的断食疗法。他来到洞中之后,由于他的德性,他的感化,老虎、蟒蛇都避开了。他在那里打饿七,七天不吃不喝,专门修定。七天满了以后,他就有所悟。他说:“现在我知道了,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多生累劫以来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六亲眷属。我现在要发心救护,弘扬佛法,担起这个责任。哪怕水深火热,一切灾难我都不怕。”这是仁德法师在他传记里的一段话,很感人啊!他住持九华山几十年,“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他不顾生命危险,穿起和尚衣服就守在那里。……很苦的呀,但他挺过来了,因为他有弘法利生的愿望,他时刻不忘众生的疾苦。在那种情况,他还行医治病,施医施药,抢救那些贫苦的人民。没有大悲大愿的精神,他是不能坚持下来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他又发心马上恢复九华山的寺院。经他的努力,依靠海外支持,大家的参与,虽然吃尽了苦,却终于把全山恢复了,使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再放光彩。接着又发起九华山修九十九米高的地藏菩萨像,为什么?他要弘扬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力,传播佛法,弘扬佛法。这个愿力大呀!据计算,建地藏菩萨像要花四亿多,但他毫无顾虑,毫无畏惧,发心要修起来。我讲他那个誓愿很了不起。可惜了,他今年因病圆寂了。这是佛教界很大的损失。我们要继承他的大悲大愿,发心护持道场,发心支持佛教的传播事业,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努力而佛法广布。
  我讲他在开悟之后有这么个感怀,发大愿救度一切众生,肩负弘法利生的责任,发大愿,不怕难。所以,第一个“入如来室”就是要发慈悲心,救度一切众生,对众生平等。

  什么叫“着如来衣
  “着如来衣”,就是披着如来袈裟,荷担如来家业。这里的意思是修六度菩萨行中的忍辱波罗密,披忍辱之衣。做人要忍辱柔和。忍辱在大乘经中有解释,有耐怨恨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耐怨恨忍,即对于冤家仇敌,能够以德感化,做到怨亲平等。这一点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对于佛教徒来讲,必须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做为一个佛教徒没有敌人,他只有恩人、亲人、师长,我们要报答师长、父母的恩情,这是我们的责任。要以德感化,要心胸广大,怨亲平等。安受苦忍,对于由他人引生的痛苦,由自然灾害产生的痛苦,都要安受,自己修行不为所动,不受动摇。谛察法忍,我信仰大乘佛法,我信仰走菩提道路,我要成佛,我就坚持信仰,对真理坚持、领受、信受奉行,不能因为异端邪说或他人的攻击,就对真理动摇、疑惑。对一个真理我认识了、明白了,我就坚信不疑,能够忍受一切攻击、歪曲、批判。以坚定的信仰愿力,去面对一切困难,在一切困难面前,不会退堕,这就是一个佛教徒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什么叫“如来座
  什么是“如来座”?即能够了解诸法空性、契证空性。我们学佛要见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是空性,空性就是法性,就是真如,也叫做法界,消灭了烦恼也叫涅槃,证得了智慧也叫菩提。这些名称各有不同,都是一个总意思。这个“坐如来座”就到了证入真如的境界,明心见性,这就是能够坐如来宝座,登上如来宝座。
  这就是受持《法华经》、修学《法华经》、演说《法华经》要具足以上所说的四种因缘──善根因缘,植众德本因缘,常在正定因缘,具有悲心因缘。

相关标签姓|属|佛教|僧尼居士|慈云寺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