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人物 PreviousY  严君平 2001-7-15人物Null
Previous上一篇
严君平 Yan Junping (生卒年月不详) ⊙雷康/编


  [西汉]道家学者,思想家。名遵(据说原名庄君平,[东汉]班固著《汉书》,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写为严君平),蜀郡成都市人。汉成帝(前32~前7年在位)时隐居成都市井中,以卜筮为业(以占卜耆龟给人看相),“因势导之以善”,宣扬忠孝信义和老子道德经,以惠众人。日得百钱足自养,即闭门读《老子》。精老庄之学,终身不仕,著书十万余言,为当时著名文学家扬雄所敬重(每天他看相,只收够一百个铜钱能维持生活,就收起摊子,回家闭门读书。由于他不慕仕宦,节操清奇,当时声名远播,很受敬重)。年90余,以其业终,史称“蜀人爱敬”。著有《老子注》和《道德真经指归》(《隋书·经籍志》作《老子指归》)13卷,使李耳(老子)的道家学说,更加系统条理化,得以发扬光大。前书已佚,后者今仅存7卷。
  [汉代]成都大文学家·扬雄称赞严君平说:“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无以加之。”后人为纪念严遵(严君平)而把其所住的街道命名为“君平街”,两千多年来,这条街名未改,说明人们对思想先驱者是怀念的。

老街/雷康 摄
老街(现已拆除)
地点:君平街·青羊区·成都
时间2001-10-6 15:57

  [西汉]严君平着《老子指归》,把道家思想引向更抽象玄虚的境地。他善于用直觉思维的方法去看待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企图直接探知天地万物生存和发展变化的根本,摸索天地所由,物类所依的根据。与老子不同,严君平用“道德”来概括宇宙的全体。他说:“道德至灵而神明宾,神明至无而太和臣,清浊太和,至柔无形,包裹天地,含囊阴阳,经纪万物,无不维纲,或在宇外,或处天内,人物借之而生,莫有见闻,毳不足以号,弱不足以为名,圣人以意存之物也。”(34)这个“道德”不具有儒家的伦理学意义,它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据,是从总体上对天地万物生存与发展规律的把握。但当人们面对无限、绝对的宇宙全体时,在或上或下的无穷变幻中,在天内宇外的流动中,言语、概念是无能为力的。要把握这一宇宙整体,靠的是身心的体验,靠的是人的素朴本性与宇宙本性的契合。严君平指出:“无为之关,不言之机,在于精妙,处于神微。神微之始,精妙之宗,生无根蒂,出入无门,常于为否之间,时和之元。故可闻而不可显也,可见而不可阐也,可得而不可传也,可用而不可言也。”(35)所谓“”、“”是人的本性与天道相契合之点,这种契合是精妙的、神微的,只有在万物契合、天人一体的状态下,才能体现大道“生无根蒂,出入无门”的内在力量。
  在严君平看来,对宇宙整体的把握不能使用概念加以分析辨别,因为语言是阻碍宇宙体验的因素。对道的体认,要作心灵去玩味、去理解,是心灵与宇宙万物相融的一种精神境界。严君平多次描述了这种精神境界,他说盛德之人“无形无容,简情易性,化为童蒙,无为无事,若痴若聋,身体居一,神明千之,变化不可见,喜欲不可闻,若闭若塞,独与道存。”任何人都是有身体有相貌,为什幺盛德之人却“无形无名”呢?这是从精神状态、心理状态来说的。“身体居一,神明千之”,是说圣人凝神之际,身体不动,灵魂却可随宇宙遨游,同天地震荡,让神明寄托在宇宙万物之中,以有限的生命融入永恒的宇宙之中,在有限中体验无限,在瞬间体验永恒,使自己的身心获得解脱,获得自由,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这样的盛德之人才能够“生之以道,养之以德,导之以精神,和之以法式,居以天地,照以日月,变以阴阳,食以水谷,制以无形,系以无极”,“方于不方,直于不直,无圻无  ,无法无式,不方不直,万物自得,不直不方,天地自行。在为之阴,居否之阳,和为中主,分理自明,与天为一,与地为常。”(36)这样就达到我即宇宙,宇宙即我的境界。超越了物我界限,所得到的是宇宙全体,是无所不包的“道德”。这个“道德”就是宇宙万物、自然社会的本性,也就是主体的本性。
  严君平努力去求寻物我同一的中介,寻找天人合一的桥梁。他说:“故人能入道,道亦入人,我道相入,沦而为一。守静致虚,我为道室,与道俱然,浑沌周密。反初归始,道为我袭。”(37)人能体验道,道也能够禀施于人,道与人混为一体。体道之人虚怀若谷,天人合一的关键是主体意识。与道融为一体的人是能够产生“与物俱然,混沌周密”的精神境界。他说:“一者,道之子,神明之母,太和之宗,天地之祖。于神为无,于道为有,于神为大,于道为小。”(38)在直觉体验中,所认识的宇宙不是与隔离的客观的绝对的宇宙,而是宇宙在人的主体中所呈现的模样。在这段话中,“”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性,“神明”指的是直觉的主体,人的身心,人的素朴本性,“”指的是主体客体相契合产生的天人一体、物我同一的情境。作为万物的本性是客观存在,而人的身心体验是心理的,因此说“于神为无,于道为有”。人们在直觉的瞬间,已经觉察不到自己处于何时何地,觉察不到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界限,思想上达到了绝对自由的境界。这时人的身心与宇宙融为一体,凝结成恒古常存的存在。严君平的宇宙观就是对这种体验的描述。在这种体验中,即不执着于有,也不执着于无,既不迷恋于万物,也没有自觉到主体,即严君平所说的“虚而实,无而有”。即以整个身心去体验万物的生存变化,因而“通达万天,流行亿野”。人把整个神思寄托在天地万物之中,随之起伏,随之生死,随之遨游,从而可以体验宇宙的一切事物和变化。因此说:“陶冶神明,不与之同,造化天地,不与之处。”(39)
  严君平还详细地阐述了天人合一的基础。他说:“由此观之,天地人物,皆同元始,共一宗祖,六合之内,宇宙之表,连属一体,气化分离,纵横上下,剖而为二,判而为五。或为白黑,或为水火,或为酸碱,或为征羽,人物同类,或为牝牡。”“人主动于迩,则人物应于远。人物动于此,则天地应于彼。彼我相应,出入无门,往来无户,天地之间,虚廓之中,辽远广大,物类相应,不失毫厘者,同体故也。”(40)人们在评价严君平这段话时,往往一言以蔽之曰──天人感应。但却忽略了内含的心理学上的根据。
  现代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了异质同构的学说,这种理论认为在外部事物、艺术式样、人的知觉组织活动与人的内在情感之间存在着统一,它们都是力的作用模式,一旦这几个领域力的模式一致时,就产生审美体验。格式塔所说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统一的结构、统一的力,严君平早就注意到了。严君平认为天人之所以可以互相感应,就是因为“六合之内,宇宙之表,连属一体”的缘故。内在心理结构之所以能与外部事物结构相契合,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积淀。人的心理结构具有容纳“道德”的客观基础。“道德”不仅可以畅通于人的心灵、魂魄之中,而且是宇宙万物、自然社会的共同根据,是客观世界统一的基础,天人、物我在“道德”的基础上得到了统一。严君平的“道德”相似于格式塔心理学所探寻的存在于心理与物理世界中的统一力的模式。
  与老子相同,严君平也认为婴儿最能够体验天地之道。他说:“夫赤子之为物也,知而未发,通而未达,能而未动,巧而居拙,生而若死,新而若弊,为于不为,与道周密”,无心无意,无为无事,视死生为一体,视苦乐为一同,“故能被道含德,与天地同。”(41)刚出生的婴儿虽然已与母体脱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独立。在儿童最早的活动中表现了主体与客体的同一,他所感知的既不是具有意识的自我,也不是独立于自我的客体,而是主客体未分的混沌状态。
  皮亚杰对此作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婴儿的任何活动都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婴儿完全把自己融入外部世界,因此在婴儿的意识中没有物我的界限。原始思维也有这样的特征,主体客体是混沌一体的,天与人、物理的东西与心理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与无生命的东西、有意志的东西与无意志的东西不可分割地组成一体。原始人总是把自己的情感视为天地万物的情感,也把天地万物的姿势和状况视为人的姿势和状况。
  《圣经》中描述,亚当、夏娃最初在伊甸乐园中处于物我不分的状态,没有选择,没有分别,即人与自然没有任何距离。当亚当、夏娃偷吃了智能果之后,他们就心明眼亮,知善恶,辨真伪,羞耻之心顿然而生。《圣经》把这一时刻作为人类历史的开始。《圣经》的伊甸园、原始人、赤子实际上都是描述人与万物混然一体的状态。这时的意识活动只有直觉的体验,没有分析、判断、推理的功能。严君平的赤子正是处在这个主客未分的阶段,他没有主体的自觉,不去分别巧拙、新旧、荣辱、苦乐、生死,所有的智能、神灵、能力都处在潜伏阶段,从而与宇宙整体混然为一。《新约全书·马可福音》中记载耶稣对门徒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人们必须重新变成孩童,才能与无所不在的上帝同在。基督教的这种宗教理念与直觉体悟,与老子严君平关于婴儿赤子的理解是很相似的。
  严君平认为,道不仅生化了天地万物,而且是天地万物发展变化、各显其性、各逞其能、各归其宿、各顺其化的根据。究其道理,在于道的无形。寻其原因,在于道的无为。他说:“道德不生万物,而万物自生焉。天地不含群类,而群类自托焉。自然之物不求为王,而物自王焉。故天地亿万,而道王之。众阳赫赫,而天王之。阴气    ,而地王之。倮者穴处,而圣人王之。羽者翔虚,而神凤王之。毛者   实,而麒麟王之。鳞者水居,而神龙王之。介者泽处,而灵龟王之。百川并流,而江海王之。凡此九王,不为物主,而物自归焉。无有法式,而物自治焉。不为仁义,而物自附焉。不任知力,而物自畏焉。何故哉!道体和合,无以物为,而物自为之化。”(42)从道德到江海都无为于物,万物所以尊其为王,在于物之自归、自治、自附、自畏,概而言之,“物自为之化”。
  严君平还指出,正是由于大道的无为自化,才造成了天地与万物和谐存在的现实。因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变化运动的,高卑相倾,刚柔相成,祸福相生,阴阳相萌,任何意志都无法完满地把整个世界协调起来,如果有意造就万物,只会造成为高得卑、为刚得柔的相反结果,万物各自的性能、万物存在的环境和条件就会遭到破坏,整个世界就会混乱乖戾。
  他说:“天之性得一之清,而天之所为非清也。无心无意,无为无事,以顺其性。玄玄默默,无容无式,以保其命。是以阴阳自起,变化自正。故能刚健运动以致其高,清明大通,皓白和正,纯粹真茂,不与物糅。确然《大易》,干干光耀,万物资始,云蒸雨施,品物流形,元首性命,玄玄苍苍,无不尽覆。地之性得一之宁,而地之所为非宁也。无知无识,无为无事,以顺其性。无度无数,无爱无利,以保其命。是以山川自起,刚柔自正。故能信顺柔弱,直方和正,广大无疆,深厚清静,万物资生,无不成载。”(43)正是因为天地的无为,才保持了现在天覆地载、万物繁盛的和谐状态,而就正是大道和合本性的最佳显现。
  显然,严君平的《老子指归》不是从训诂角度去挖掘《老子》的原义,而是发挥《老子》的微言大义。在他看来,注释不是复制的过程,不是恢复《老子》的本意,而是解决自己的面临的社会与人生问题,力图在自己与《老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因此可以说严君平的《道德指归》是他的世界观、政治观点、人生态度的真实表露。研究他的思想,对于探讨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不无裨益。因为宗教信徒除了要接受宗教的教理、教度之外,还要在心理上、情感上去感爱至上神真的启发和诱导。

君平街中学/雷康 摄
君平街中学
地点:君平街·青羊区·成都
时间2001-10-6 15:58

  道教为什幺要把自己与《老子》、道家联系在一起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先秦的老庄学派、秦汉的黄老道家都特别重视直觉的心理体验,而这一种体验是很容易演变为宗教体验的。《老子想尔注》是[东汉]末道家向道教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典籍,作者借注释《老子》去发挥信道、长生等道教的教理、教义。书中宣扬“仙士味道,不知俗事,纯纯若痴也。”“仙士闭心,不思虑邪恶利得,若昏昏冥也。”(44)这是一种断绝一切尘缘俗事、如醉如痴、一心味道的宗教体验。宗教体验是一种特征的直觉体验,这种体验具有心物一体的特征。只是这里的物不是客观外物,而是至上神、太上老君。当宗教徒排除了一切外界干扰时,就能如幻似真地体验到与至上神的同在。严君平对“道德”直觉体验的论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对于老庄学派、黄老道家向道教的转化,在理论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道教创立之初,即继承了道家天人一体的观念。如《太平经》中“三合相通”论,即是对这种天人观的一种宗教性的诠释。依经中言,天地之事物皆有三,三是由大道演化而成的。显然,这是师承于老子的学说。如元气有三,太阴、太阳、中和。形体有三,天、地、人。天上亦有三,日、月、星。地面亦有三,山、川、平土。人亦有三,父、母、子。社会结构亦有三,君、臣、民。此三者互相依存,不可或缺。故常当腹心,不失铢分,使之共一忧喜,彼此相爱相通,并力同心,乃可导致天下和谐,人间太平,使宇宙间充满创造力,带来万物丰饶、社会太平与天人的和谐。正如经中所言:“天、地、人三相得,乃成道德,故适百国有德也。故天主生,地主养,人主成。一事失正,俱三邪。是故天为恶亦凶,地为恶亦凶,三共为恶,天地人灭尽更数也。三共为德善,洞虚合同,故至于三合而成,德适百国。”这就是道教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三合,即是指同一物类的合和,亦是言天、地、人三才的融合。故道教又有“三才成德”论,这是从更加广阔的视野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三天内解经》中指出:人的身体来自天地,故上禀天,下象地。天地和人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天地无人则不立,人无天地则不生。天地无人,譬如腹中无神,形则不立;有神无形,神则无主。故立之者天,行之者道,人性命神同混而为一。故天、地、人三才成德,为万物之宗。”(45)即在客观上把天地、万物和人类看成是一个互相依存的体系,这个体系以人类为本位,因为人类的道德水准与价值的取舍往往左右了自然与社会的命运。
  作为一种宗教,道教将这种有机的自然神学化,使三才演变为道教神系中的“三皇”,成为信徒们膜拜的对象。《三皇经》说:三皇为三洞的尊神,天宝君处于玉清之天,号天皇;灵宝君在上清之域,号地皇;神宝君在太极之境,号人皇。“天皇主气,地皇主神,人皇主生,三合成德,万物化焉。”换言之,作为三皇本体的天、地、人的通力合德,就可使宇宙达到和谐统一,于是万物化生成而无穷尽。在此,道教充分肯定了人类在参与大自然拓创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贡献。

相关标签严姓|经学家|思想家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