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人物 PreviousY  圆悟禅师 2001-7-15人物Null
Previous上一篇
圆悟禅师 Yuanwu Chanshi (1063~1135) ⊙雷康/编


  宋代高僧。俗姓骆,字无着,属,彭州(今四川省彭州市)崇宁人。家世宗儒,幼年敏慧。每得佛书如获至宝,遂学法。幼年出家后,潜心研习佛学,在禅学方面造诣深厚。
  一生先后住持于成都昭觉寺、夹山灵泉院、金陵蒋山、天宁万寿寺、镇江金山寺等国内著名道场。经南北[两宋],遗迹遍及黄河长江,为禅宗巨匠,弟子满天下。
  宋高宗在扬州时,诏圆悟入对,敕赐他“圆悟佛果克勤国师”的尊称。晚年第二次在昭觉寺住持说法,四方参学之徒,奔集门下,声名大噪。绍兴五年圆寂,葬于昭觉寺,谥真觉禅师,其墓至今犹存,是国内外禅宗“祖庭”之一。
  圆悟禅师是中国佛教临济宗杨岐派最具影响的人物。其《碧岩录》、《圆悟心要》等著作,集杨岐宗大成。特别是《碧岩录》,被推为历代禅学的第一奇书。宋徽宗政和(1111~1113年)初,他应罢相张商英之请,在澧州(今湖南澧县东)夹山灵泉院宣讲禅宗百条公案(称颂古百侧),发挥禅学,颇有建树。其后他的门人将其言论记载成书,以灵泉院方丈室匾额上“碧岩”二字为其书名。《碧岩录》是中国禅宗临济宗的重要典籍,对后来禅学发展影响很大。他的弟子大慧宗臬和虎丘绍隆各开径山、虎丘两派,影响亦是深远。
  [宋元]时期,杨岐派禅学传入日本。[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日本僧人俊仍到杭州径山,从杨岐派六世祖元聪受法,回国后,在泉涌寺弘传戒律和禅学,成为日本禅宗最具影响的一派。其后,杨岐派禅僧东渡日本传法的人很多,历代著名的有兰溪道隆、无学祖元、一山一宁、隐元隆琦等,在日本各派禅宗中势力量大。圆悟禅师的《碧岩录》,更为日本禅宗所推重,奉之为圣典,是法门必读的七部之道部,收入《大正藏经》中。


重建圆悟禅师墓碑记 赵朴初/文


  唐叶以后,佛教禅宗独盛,而西蜀特多名僧,圆悟禅师其一也。师法名克勤字,四川成都崇宁人,俗姓骆,世儒,自幼颖悟,披剃后游访成都诸业林,遍学经论,意不慊慊,遂徒步出蜀,历彦王泉皓等诸大德,最后造五祖法宣所参学,遂嗣其法。后还蜀省母,成都翰林郭知章请开法于六祖寺,师改名为昭觉寺。宋政和间,师游陕南访无尽居士张高英于业南,剧谈华严旨要,无尽居士以师礼留之住。漕州美山灵泉院,末几零之,相西林寺大保枢密邓子常奏赐紫衣佛果禅师之号。正和末,住金陵蒋山秉学者众生无处以客洲交改无,宰相李纳奏住镇江金山寺。高宗至,杨如问佛法,奏封称旨赐圆悟禅师之号。旋乞归老江西云居士山,翌年复归蟓,仍居成都昭觉寺。绍兴五年示寂,春秋七十二,谥直觉禅师。寂后弟子建墓寺中,称国师墓。有《碧严录》、《佛果圆悟禅师语录》行于世。元以来,禅宗临济特盛,下杨岐一派尤为发展壮大。师集杨岐之大成,日本佛教临济二十四流中有二十流出于杨岐碧。严录传入东瀛,日本禅僧奉为必读圣典,为所称宗门七部书之道,法乳流传,影响深广。自中土以及扶桑,历代昭觉祖墓,久为中外信众朝礼之所。公元1966年至1976年十年动乱时期,寺墓均破坏濒于毁灭,1985年清定上师来主法席,发心修建。政府及中国佛教协会大力支持,诸方缁素六闻风踊竟,为捐献共成盛举,数以还辛苦经营,迄今庙驱。祖墓重光,以众云集,皆大欢喜,宗教政策,辉光照耀,功德殊胜,宜垂永久。缀芜词以该来者。

成辰佛诞日朴初公元1988年岁次
凡边江捐大理石
石工 邓德才雕刻

至诚顶礼圆悟佛果克勤禅师 顶礼

相关标签姓|属|佛教|僧尼居士|宋代|禅宗|昭觉寺|四川人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