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人物 PreviousY  喻培伦 2001-12-26人物Null
Previous上一篇
喻培伦 Yu Peilun (1886-1-28~1911) ⊙源自:蜀虎


  字云纪,黄花岗72烈士之一,清代光绪十二年(1886年)一月二十八日生于内江县(现四川省内江市的东兴区)。少时,先后在内江市、资中县读私塾。其聪慧好学,喜好技术,“常窃启钟表及机械器具,察其究竟。”并对金石镌刻及书画颇有兴趣,且尝镌石,自署“世界恶少年”,表现出其对黑暗势力的憎恨。
  1905年初,喻培伦与幼年订婚的祝淑槐结婚。10月,即偕弟年仅16岁的喻培棣赴日留学。希望探索日本人学习西方的经验,以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他到日本后,即如饥似渴地投入到求学之中,先后进入警监学校和经纬学校。1907年1月,又改入大阪高等工业预备学校。毕业后,留大阪自修化学及摄影。
  他“深念非科学不能救国”,认为实业“可以兴工致富”,振兴中华。为走科学和实业救国之路,他对日本的工业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对大阪、东京、神户等地的工场株式会社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在家书中提出了自己兴办实业的计划,如兴办洋磁工厂、机器缫丝厂、火柴厂、机制糖厂以及改进制糖设备和工艺等。他对用科学和实业救国充满信心,但是,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喻培伦终为国家前途命运所忧。
  1908年3月,喻培伦接弟喻培棣电告,将去云南参加同盟会领导的河口起义。他立即携款赴东京,鼎力支持喻培棣的行动,且为之壮行。7月,他考入了千叶专门医学校药科。千叶医校是当时日本著名的学校,也是当时中国政府所指定的官费五校之一,要考入这所学校非常难,喻培伦能考进这所学校,足可见其在日学习之用功,成绩之优异。这时,喻培棣因河口起义失败,在干崖不幸染上恶性疟疾,到新加坡医治,急需费用。吴玉章得到消息后,与同盟会的同志在几天内就凑足了300元钱寄去新加坡。喻培伦看到这种情形,深受感动,觉得革命既是大仁大义的崇高事业,而革命同志又复亲如手足,因此便要求加入同盟会。”并由吴玉章介绍,正式加入同盟会。
  喻培伦加入同盟会后,“便舍豪华而尚质朴,与前判若两人。”一心一意投身于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之中,尤其是“他赋性聪敏,无论什么技艺,一学就会。他对小型机件(如钟、表之类),素来装拆自如,更兼他学过一些化学,所以后来在研究炸药制造方面,有重要的创造发明。”也正是这样,为了取得革命的成功,他全力投入到了研究制造炸药和炸弹之中。当时,炼制炸药,主要是银制法,这种方法,既危险,又昂贵。他与吴玉章之兄吴永在岗山试炸的时候,因药裂被炸伤,左手残废三指。鉴于银药法的种种弊端,他决心研制安全炸药法。
  1908年底,他与黄复生汪精卫黎仲实陈璧君方君瑛等人赴香港,对新制成的安全炸药,进行试爆,运用电流、化学、钟表等原理发火引爆,成效甚加。
  1909年2月,喻培伦由香港返回日本东京,结识了千叶医校的日籍同学藤泽氏,交往密切,得藤泽氏所藏英、德、日等国炸药秘本,朝夕研究,废寝忘食。7月,清两江总督端方调为北洋大臣,同盟会估计端方会从汉口经过,取道京汉路北上,派遣喻培伦黄复生但懋辛等人,秘密回国到汉口,拟阻击车站,刺杀端方。但端方非常狡猾,表面上取道汉口,到了镇江就诡称上焦山一游,而转回上海,乘轮船北上,使同盟会事未成。
  喻培伦返日本后,仍回千叶医校,每到周末,赴东京与黄复生汪精卫等人会商革命事宜。
  1909年底,喻培伦汪精卫陈璧君等先后到京,在宣武门外设守真照相馆,作为革命党人集合机关。时清庆王奕权势甚盛,大家都认为该炸奕匡力,但其戒备森严,不易动作,后议定炸摄政王载沣。1910年2月21日,他们选择载沣每日上朝必经之路的什杀海甘水桥,将炸药埋于桥下,但被朝廷发觉,将炸弹取出,清廷追查到守真照相馆,将黄复生汪精卫逮捕下狱。喻培伦因返日取炸药和电线得脱险,但受到通缉。喻培伦被迫逃往香港,化名王光明、尤国楠,一方面以医为业,另一方面继续研制革命之需的炸弹,并著《安全炸药制造法》,万余言,图二十余幅,由弟喻培棣在日本秘印送革命党人,被称为“喻氏法”。
  1911年1月,喻培伦黄兴函约义举于广州。为做好起义的准备,喻培伦加紧研制炸药,研制炸弹300多枚,运到广州。起义前,同盟会在省港的黄兴、赵伯先诸同志,考虑到喻培伦擅长科学技术,又忠勇任事,应留备党国非常之用,劝其不必身临险地,喻培伦奋然道:“储才以备用,今日非有用时耶?且党人孰非有用之才,倘须人人留为后用,谁与谋今日之事?自顾孱残之躯,实不逮诸同志远甚。为革命须流血者,尚可为前驱耳!”使大家深知其志不可夺,甚为感动。
  广州起义,原订于4月27日(农历辛亥年3月29日)举行,因同盟会员温才生4月8日在广州刺杀了清将军孚琦,官府戒严,同盟会通知延期,要求所有同志尽快撤出广州。喻培伦认为延期不妥,并与林时爽找到黄兴,坚定地说:“就是大家都走了,剩下我一个人,也要丢完了炸弹再说,生死成败,在所不计!黄兴素重喻培伦,闻其严词,益增敬意,决定如期举行起义。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即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枪炮声起。起义之革命党人,奋勇冲向战场,与敌展开激战。喻培伦前胸挂一大筐炸弹,一马当先,率四川和广东籍的同盟会员直奔总督衙门,用炸弹将围墙炸裂,攻占总督大堂,继攻督练公署,途经莲塘街口,与清增援兵遭遇,展开恶战。恶战进行了三个多小时,喻培伦负伤多处,虽坚持战斗,终因弹尽力竭被捕。
  喻培伦被捕后,朝廷对其施刑审讯,其毫无惧色,大义凛然道:“学术是杀不了的,革命党人尤其是杀不了!”朝廷将其处以极刑,时年仅26岁。殉难后数月,与同难同志共葬于广州黄花岗,即著名的黄花岗72烈士
  1912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追赠喻培伦为大将军,抚恤亲属。章太炎为之立传,杨庶堪撰写《喻大将军墓表》,喻培棣撰《追赠大将军喻公培伦年谱》,其家乡内江市为之修建了喻培伦大将军祠。
  1961年吴玉章作诗纪念喻培伦殉国50周年,诗曰:

当时年少正翩翩,慷慨悲歌直人燕。
几尺电丝难再续,一筐炸弹奋当先。
成仁烈迹惊环宇,起义欢声壮故园。
五十年来天下变,神州春色遍人间。

  1981年,内江市人民政府在市区人民公园内,建立了“喻培伦大将军纪念碑”,1985年内江市在碑后增建“喻培伦大将军纪念堂”。

相关标签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