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首页 Previous人物 PreviousZ  章夫 2005-1-19人物Null
Previous上一篇
章夫 Zhang Fu (?~) ⊙伍松乔/文


作家,《青年作家》总编辑。
  替章夫写些话,我很乐意,作为读者与同行,留心他的作品轨迹与人生步履已经好多年了。其文可品,其人可读,这个蜀中传媒生猛活泼的新闻干将、文学后生,实在该有人去好生掂量一番。
  关于章夫的评说不能不着眼于“这一个”,又不能局限于“这一个”。章夫的处女书是1997年问世的,名曰《单骑走天涯》。章夫是从大巴山麓开始起步“”的。百年大巴山,为中国革命描绘了可歌可泣的独特画卷,贡献了数以万计的铁血英雄、数十位将军,还有元帅;八十年代伊始,则又雨后春笋般丛生出一大批秀才、书生,当今蜀都媒体、文苑,几乎每处舞台,都有他们出没的身影。章夫从文学青年到新闻记者、由县而市再到省城的“三级跳”,不算“单骑”,不少“蓉漂族”都有相同的经历。能够在四川跨越、传媒勃兴的天时、地利之中,倾注自己的“人为”,定准位,找准感觉,一以贯之,兢兢业业,这才是这匹巴山之犊得意驰骋的成功之道。入门五载,来蓉三年,章夫便以其百万字力作垫底,在读者中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在同行中脱颖而出,而立之年,即荣获四川省“新闻十佳”称号。
  传媒公器的厉害已经得到社会公认,但媒体写作的重要,远未得到充分重视。从社会而言,纵然“”文学已见式微,但好些厚厚薄薄毫无影响的小说、诗歌、散文,其心理“价位”似乎仍然高于同等数量的媒体作品,文学大奖的影响远胜于只被圈内人知晓的新闻奖;而传媒病中,要么关于媒体写作的金科玉律仍被历久难变的陈腐八股笼罩,要么任文字游戏般的左道旁门弥漫江湖。澄清误区需要有一番理论的梳理与实践的路程,好在也有人在作别样的努力。章夫便是一例。章夫的作品,以我所见,无论常规宣传,还是深度报道,无论规定动作,还是自选项目,明显地有着自己的执著追求。这种追求,表现在题材选择、观念创新、表现角度、素材取舍、背景设置、氛围营造以及文笔风格、细节安排诸多方面,由此形成了其作品微观(单篇)上极好的特色味道与整体上的大千气象。

章夫/山泉镇/龙泉驿区/雷康 摄
《青年作家》总编辑章夫
地点:桃源村·山泉镇·龙泉驿区·成都
时间2008-03-26 11:08:12

媒体写作需要有多方位的探索,也必然因阅读市场对传媒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而变革。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嬗变中,业已大行其道的纪实文学潮值得媒体中人深思。1970~1980年代之交,报告文学兴起,因其兼及新闻与文学实虚相生曾广受争议。尘埃未定,包括纪实散文、新闻小说、报告小说、非虚构小说、口述实录等等样式的纪实文学接踵而至,佳作连连,在畅销作品中也占了半壁河山。相对于文学领域在虚构传统上“离经叛道”的突围与包容,媒体写作则显得过于固步自封。有研究表明,中国纪实文学的兴起,直接的原因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新新闻报道”(又称“新新闻主义”)的登陆。由记者汤姆·沃尔夫倡导、杜鲁门·卡波特、诺曼·梅勒等人实践的这一文学与新闻的双重“另类”,影响巨大,其致胜法宝是运用新闻采访手段和文学技巧来报道或描述真人真事。令人奇怪的是,在“新闻化文学”枝繁叶茂之际,“文学性新闻”在中国传媒界中却并未落地生根,即便有穆青这样的高人大声疾呼过“散文化新闻”,也很快成了过眼烟云。其实,年龄远逊于文学的中国新闻传媒,有着在世界上独具一格的华文报纸副刊传统,百年间也出现过一批文学功力极佳、为读者喜闻乐见的资深“主笔”与大腕记者,怎么会如此波澜不兴呢?
  章夫有幸,他的“小气候”很不错(宽容,支持,亦或鞭策?)这才有可能让他那些未必“规范”的小制作、大制作持续不断地在自家版面和人家版面上出现,直至有了《单骑走天涯》之后,又有了这部《探访地球另一半·西欧:一个记者的旅行札记》(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先前的“天涯”说早了些,那部报告文学、特写、专访之类作品的结集,主要题材还是在巴蜀,5年后的这一部西游记才纯然是天涯纵横。眼下的出国游记和出国游一样,早就不稀罕了,那些个漫无边际、小题大作、大惊小怪的流水账,已经让人敬而远之。但我要说,此次访欧,章夫不虚此行。白纸黑字,随章夫“探访”,读者也定然不虚此读。章夫的众多积累:人文关怀、新闻敏感、采访技能、文化知识、国际视野、文学底子,一古脑儿大派用场。他以脚写作,以眼写作,用脑用心,使这些个系列作品,带给人知识的、新闻的、文学的、当代的、历史的……多重审美享受。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品中浸透了只属于作者自己的“章夫特色”。像《咖啡夜巴黎》,又是咖啡又是夜还是巴黎,这样的题材,落到一些人手里,不折腾出一番或小资或“波波”或什么什么的“情调”才怪,章夫却不。在这篇更接近纯散文的作品中,那些目光放虚、恍恍惚惚的意识流,因为“搅拌”进了巴尔扎克的狮子头、亚裔女子对“遍地狗屎”的咀咒而显得坚实,而对法国咖啡馆40年间从26万家锐减到仅存6500家的“煞风景”样的披露及其原委评说,则更分明地露出作者本色乃记者。另一篇《弗雷斯:一位可爱的法国老头》,应该说是地道的人物新闻特写,它专门介绍成都的友好城市──蒙彼利埃市的市长,这位在自由选举制度下居然“垄断”了市长宝座28年的72岁老头,其“一把手”兼学者兼中国通兼老顽童的大雅大俗形象,如此生动地被“现场录播”,津津有味之余,又让人对我们的为官之道、之术大有所思。上述两件作品的文体风格大不一样,它显示了作者驾驭不同题材的能力,前者的斑驳色彩,后者的幽默感,与对象的特征如此契合相融,表明这种能力在章夫那里,甚至已经深入到风格的层面,弥足珍贵,来之不易。这样可圈可点的篇章,在书中并不少见。

章夫漫像
章夫漫像·邵小明出品

读到本书清样,是在新春之际。这期间,有机会见识了几家媒体的年度报告。从报告看,谁都在“与时俱进”。罗列重点也相同:收入、利润以及上级的肯定、市场的欢迎,等等。让人不解的是,谁都没有盘点一下自家拥有多少名记者名编辑。成都媒体竞争的剧烈,名声在外,自然不能说不重视人才,但实际着力的人才似乎更集中在管理层面和广告发行方面。事关GDP,当然重要,但编采人员,实在不能不说是媒体的基础资源,编采精英,仿佛球队的中坚、剧团的台柱,更堪称核心竞争力,岂能掉以轻心!在华人世界包括中国大陆展翅腾飞的那只香港“凤凰”(卫视),其“秘密武器”,很大程度是在那十来个人的主播、主讲、主持人身上,这家电视台为栽培、包装、推出这些编采明星,有一套完整的系统工程,可谓呕“”(财力)沥血,其成效与回报也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角度着眼,四川媒体持续竞争的新回合,免不了、绕不开这一番、这一类人才的争夺与较量。
  在凸显“内容为王”的发展趋势里,媒体中的作家型记者将大显身手,需求拉动供给,这支队伍也必然日见其大。为者常成,往者常至,年轻的同道好自为之,定有收获。笔者去年结集的新闻、文学“杂交”专栏作品《记者行吟》一书中,四川日报创刊四十周年有感的《高高的标点》和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撞击心灵的“”》两篇,都写到了一个“”(逗号)。逗号的意义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大、小言之,世纪之交的这一代、两代,一生命运与使命,皆系于斯。很高兴地发现,章夫在他首部作品集《后记》篇末也言及于此。不同龄而同心,不亦乐乎!
  写到这里,电视屏幕中先后出现了凤凰卫视的闾丘露薇和央视的水均益,两位敬业优秀的巾帼、须眉,成为在世界第一场“直播战争”中首先闯伊拉克战火的华人媒体记者。看到他们的风尘仆仆之状,突然想到,假若四川记者去海湾,我想,章夫定会自告奋勇。(章夫脚印与媒体写作)

章夫和谢庄与大熊猫合影/中华大熊猫园/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雷康 摄
章夫和谢庄与大熊猫合影
地点:中华大熊猫园·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时间2003-10-18 16:22:03
纪实
  1. 2008-03-26日(上):第二届中国乡村诗歌节
  2. 2004-07-10日:巴蜀网首次聚会
  3. 2003-10-18日:卧龙金秋开笔会
相关标签作家
下一篇Next
发表评论
 
关闭本页
最佳浏览:IE 7.0,1024x768 | 维护日期:2008-04-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