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926|回复: 0
 王德奎 发表于: 2018-11-10 20:25:52|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自然科学] 人工设计墨比乌斯带式光敏蛋白结构行吗

 [复制链接]
人工设计墨比乌斯带式光敏蛋白结构行吗
江云静
我国已有科学家在生物大分子上,发现和实现类似墨比乌斯圈式的基因蛋白质分子结构,但也只少量。但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已经开展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向一名患者脑部移植由iPS细胞培养的神经祖细胞──这种疗法在全球尚属首次使用──iPS细胞是通过对成熟体细胞“重新编程”培育出的干细胞,拥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分化潜力。那么通过对成熟体细胞生物大分子基因“重新编程”,能否更多地发现和实现类似墨比乌斯圈式的基因蛋白质分子结构吗?
人工设计光敏蛋白实现二氧化碳光催化还原是可信的。例如,《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2018115日发布: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王江云课题组,设计出一种可以基因编码的光敏蛋白质,成功模拟了天然光合作用系统吸收光能,催化CO2的还原的功能,有望成为一种高功效还原剂,应用于太阳能转化、光生物学、环境修复和工业生物学等多个方面。
从发现和实现类似墨比乌斯圈式的基因蛋白质分子结构,过渡到
如何利用过量排放的CO2使其重新循环成为稳定的、可存储的、高能量的化学物质,或者相反转换,也许会成为当代生物学家们非常感兴趣的科学问题。王江云教授课题组,是受植物光合作用有效利用CO2的启发,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希望解决能源问题以及过量的CO2造成污染的问题。在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道路上,他们曾遇上三3大障碍1.自然光合作用系统由复杂的膜蛋白亚基和多种辅酶组成,给研究和实际应用带来了不便;2. 光合系统中产生的还原分子NAD(P)H由于还原力较低,不能直接用于还原CO23.相比化学小分子催化剂,天然光合作用系统的CO2还原效率相对低下。
为跨过这道坎,王江云教授课题组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开发出基因编码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使其兼具天然光系统和化学小分子催化剂的优势。因为他们曾发现,荧光蛋白受光激发后,其发色团可以生成具有高还原活性的物种。在获得了光敏蛋白后,再在其表面特定位点,引入了一种小分子──三联吡啶镍配合物。这种杂合蛋白质便具有在光照条件下还原CO2生成CO的活性,于是,一种高效的还原剂──光敏蛋白催化剂就此产生。
王江云教授认为,这种全新的光敏蛋白催化剂无重金属,引入各种生物体很便利,若合理的设计或定向进化就可以显著扩展。在理论上,这种人工设计的光合蛋白质,既然可以为研究挑战性的化学转化提供新思路,或许为人工设计墨比乌斯圈式的基因蛋白质分子结构生命体进化,也能提供研究基础。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18 12:46,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