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9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8-11-29 09: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劳动文化的复兴和劳动教育的回归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教育报  : 王江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时代针对性,十分及时而必要。本版自今日起开辟“关注劳动与教育”栏目,剖析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探讨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实施劳动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随着公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并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资本、管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地位和比重在不断上升,而劳动生产要素的地位和比重在不断下降,生产成果和财富的分配也由单一的按劳分配转向按生产要素分配,即按劳分配与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并存。

复兴劳动文化
  经济领域的这种变革同时也反映到文化领域,资本文化、管理文化和科技文化异军突起,一度占据了文化舞台的中心位置。来自西方的古典自由主义、新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潮,不仅在理论领域而且在世俗文化和大众文化领域流行。与此同时,劳动文化却严重地弱化和边缘化了。劳动的价值、地位和作用被贬低了,劳动的收入被降低了,劳动者的权利、尊严和荣誉被漠视了,以至于在社会分工与职业评价和选择过程中,潜意识或有意识地出现了一种轻视或鄙视一线生产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的社会心理。
  幸运的是,这种严重失衡的情况及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不仅劳工界和文化界,而且政界和企业管理界,都有人大声疾呼劳动价值和劳动文化的复兴。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地区的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率先兴起了一种以“打工文学”和“打工艺术”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劳动文化形态──打工文化,它是对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这一“世界工厂”劳动主体的经济社会状况的忠实反映,是他们的愿望和诉求的真实表达。打工文化现象不仅引起了一批文艺评论和文艺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而且进一步引起了更多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他们纷纷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伦理学和美学等学科视角出发,展开对打工文化和当代中国工人现状、发展前途的研究,产生了包括劳动哲学、劳动社会学、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劳动管理学、劳动政治学、劳动法学、劳动心理学、劳动伦理学和劳动美学等一系列专门研究劳动和劳动者问题的新兴交叉学科,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末,出现了带有普遍意义的“劳动文化”或“劳工文化”的概念。
  笔者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文化学”的结项成果中,对劳动文化做了一个初步的定义:所谓劳动文化(Labor Culture),是对历史上出现的劳动与文化的对抗性冲突的扬弃,是文化的劳动化或向劳动的回归,是劳动的“文化”化或向文化的提升,是一种伸张劳动的价值和地位、劳动者的尊严和权利的文化,是一种弘扬劳动者的经济政治主体、精神文化主体和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是一种与官僚文化、贵族文化、奴隶主文化、地主文化和资本文化等相对的劳动者和平民大众的文化。一句话,是一种属于劳动者(劳有)、依靠劳动者(劳治)、为了劳动者(劳享)的文化(Culture of the labor,by the labor and for the labor)。当然,这种文化并不是要垄断全部文化,而是要在整个社会文化结构中占有正当、合理的位置。
  令人欣慰的是,劳动问题、劳资矛盾和分配不公问题,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就把劳动者的愿望和诉求、把劳动文化的学理引入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了。
  党和国家的重视,固然表现出一种最高层面的劳动文化意识,但是,如果全社会不出现一种广泛而深刻的劳动文化氛围或劳动文化环境,那么,不论是劳动文化的观念、思想和理论,还是党和国家劳动法律和政策,都难以变成现实。这就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做广泛而深刻的劳动文化传播和渗透。这种传播和渗透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和文化普及,二是把劳动文化贯穿于每个人从小到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之中。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如此一来,劳动教育(以下简称“劳育”)这个概念自然而然就浮出水面了。
  当前把劳育列入教育内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在我国历史上并非首次。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劳工神圣”文化大潮中,蔡元培首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但这一方针在民国时期并未得到实施。1957年毛泽东强调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发展的教育方针,1958年补充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于增加了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1966年,毛泽东强调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学工、学农、学军,高度重视劳育和政治教育。1995年通过并实施的《教育法》恢复了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提法。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增加美育,提倡德智体美四育并举。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将其正式写进大会报告。
  政府机关文件中首次提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是原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第一次将德智体美劳上升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讲话明确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分别论述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基本原则后,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了劳育的基本要求,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如何把劳育融入教育体系
  那么,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教育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把劳育融入整个教育体系?笔者认为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要搞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育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劳育之间的区别。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劳育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劳育,可以多多吸收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劳育经验,回归劳动作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以及人作为劳动者、自食其力者、自然改造者和社会合作者的本真面目和本来地位。
  要确立以劳动历史观和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的劳育内容体系。
  劳育的核心和关键是确立劳动历史观和劳动价值观。所谓劳动历史观,就是确认劳动(包括智力劳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基础和主要推动力。这并不是说,劳动是历史发展的唯一推动力,而是说劳动相对于权力、资本等而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处于一种优先地位,其他因素的缺乏只会关系到人类历史发展的速度,而一旦停止劳动,整个人类文明很快就会土崩瓦解。自然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劳动的价值高于权力、资本等的价值,后者都是从劳动中派生出来的。从劳动观念(劳动历史观和劳动价值观)这一原点出发,或者围绕着劳动观念这一轴心,产生和延展出由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思维等内容构成的劳育的完整体系。
  要准确掌握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德育侧重于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智育侧重于知识的拓展和智力的提高,体育侧重于运动习惯的养成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美育侧重于审美趣味和艺术修养的提高,劳育侧重于劳动观念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形成。五者不是分割开来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德育中含有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成分,智育中含有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成分,体育中含有德育、智育、美育和劳育的成分,美育中含有德育、智育、体育和劳育的成分,劳育中含有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成分。劳育以提高学生改造自然能力为基本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合作意识的培养、知识的增进和智力的提高、运动能力的提高和体力的增强以及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提高。有专家因此把劳育包容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过程,精辟地概括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要建立劳育完整的、科学的操作体系。
  一是要在各阶段国民教育体系中设置劳育科目和课程。目前,全国只有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设置了,不少地区还没有设置。
  二是要针对幼教、小学、中学和大学等不同阶段,制定科学的劳育大纲,编写切实可行的劳育教材,对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班务劳动、校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生产劳动、技术性劳动和工艺劳动等劳育内容进行科学的编排。
  三是要培养和配备具有劳动科学和劳育学科背景的专职教师。这就是说,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要设置相关院系,专业培养劳育专门人才,改变目前由班主任、辅导员和团委学工部门人员兼职负责劳育的状况。
  四是要设置劳育的专门教室或场所,配置相关的设备,并且在校外各行各业的企业或工作场所设立实践教学基地。
  五是教育行政机构要有专门的劳育管理和评估部门,主要跟踪和考评学校劳育的效果,即学生基本劳动常识的知晓度、劳动情感的认同度、劳动意志和信念的内化度以及劳动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等。

@ 联系方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及成效 四川彝区劳务输出与乡村治理路径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4 23:56,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