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53|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8-12-3 09: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东西协作 回汉互助:闽宁镇原隆村互嵌式社区的减贫致富实践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 束锡红 陈祎
  22年前,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还是一片片茫茫戈壁,是风卷黄沙跑的“干沙滩”。如今,原隆村已经变成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金沙滩”。原隆村的发展成为宁夏解决贫困问题的成功探索,也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重要实践,形成了推进人类减贫发展的中国经验。原隆村村民主要是从固原市原州区和隆德县搬迁来的回汉群众,他们离开故土到这里创造新生活。回汉群众团结奋斗,携手互助,将黄沙漫漫的戈壁滩建设成美丽富饶的新家园。独具特色的扶贫模式与发展路径,让如今的原隆村呈现出一幅和谐、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

一:东西合作框架下,实现回汉互嵌的梦想之村
  闽宁镇原隆村是国家实施东西协作扶贫的典型示范村。22年来,跨越了3000多公里的福建、宁夏两省区通过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对口支援与合作,在壮阔的贺兰山下携手共进,创造了东西合作帮扶的“闽宁模式”,这一切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开展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重大决策。
  1996年,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为组长的“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拉开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历史大幕。1997年,习近平率团来到宁夏开展对口扶贫调研,并参加了福建宁夏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提议将西海固部分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到待开发的银川河套平原从事开发性生产。福建省在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对宁夏进行了切实帮扶。在闽宁两省区的共同努力下,闽宁镇各族群众艰苦奋斗,在引黄灌溉、防沙治沙、发展产业等方面实干苦干,共同建造美好幸福的新家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2016年,习总书记再次来到闽宁镇,看到眼前的繁荣景象,他深情地说:“看到你们开始过上好日子,脸上洋溢着幸福,我感到很欣慰。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祝愿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宁夏脱贫奔小康的目标早日实现。”
  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工作会议强调“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为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指明了发展方向。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意味着社会结构、经济、社会关系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嵌入与融合,通过空间互嵌、文化交融、社会发展和心理认同等,实现多种维度的相互嵌入。
  原隆村的居民主要包括来自固原市隆德县的汉族村民和来自固原市原州区的回族村民。在多年共同建设家乡的过程中,原隆村各族村民相互帮助携手共进,不但形成了结构互联、利益相接、情感互通的互嵌式社区,也实现了原隆村的致富梦想。原隆村现有1198户10518人,其中残疾人410人,超过全镇残疾人口的50%,贫困户有770户3676人。2017年,原隆村人均收入为8200元,今年基本已能确定增长约1000元,即年人均收入可达近万元。搬迁来的村民每人能分到6分地,每年拥有固定收入近千元,其中土地流转收入每亩600元、光伏电板收入300元。近些年原隆村通过东西协作、回汉互助等方式一直致力于脱贫攻坚,实现了近千人的脱贫致富。

二:回汉互助,共筑脱贫致富之路
  (一)多元主体合作互动:互嵌式社区脱贫攻坚的有力保障
  推进多元主体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已成为原隆村发展的关键举措。位于原隆村的宁夏永宁县光伏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通过光伏发电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以光伏设施大棚为载体,建成了集清洁能源利用、现代农业展示、荒漠化治理、扶贫创业、三产联动发展“五位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综合体。2014年,为落实银川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项目化”的要求,积极响应国家、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移民政策,产业园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实施助力创新工程,引进了青岛昌盛日消息,太阳能科技公司,并在闽宁镇原隆村投资4.5亿元,建设30兆瓦光伏农业大棚及光伏电板项目,建成光伏大棚588个,总占地面积1245亩。该项目带动了原隆村的设施农业,形成三产融合、联动发展的产业综合体,有效解决了原隆村移民的就业、养老等基本问题,推动原隆村实现产业兴旺、农民致富。通过“政府+企业+村民”的合作模式,实现全村建档立卡户“一户一栋大棚”。
  (二)回汉群众的参与和互助:互嵌式社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自2016年以来,根据中央和市区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原隆村按照“精准识别、因人施策、合力攻坚、稳定脱贫”的要求,制定了“135”工作思路,将脱贫攻坚作为原隆村发展建设的重点目标。通过建立三个“一对一”的帮扶机制激发出回汉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一是县领导实现“一对一”的包村帮扶,对原隆村770个贫困户重点做好基层组织建设、脱贫攻坚、移风易俗等工作,坚持不完成任务不罢休的精神。二是科级干部“一对一”包户帮扶,原隆村由县各部门科级领导直接集中帮扶,帮助解决村里的各种突出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脱贫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实现企业“一对一”包人帮扶,发挥企业在带动就业、促进群众增收、推动村落经济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实施产业扶持脱贫、教育保障脱贫、金融服务脱贫、劳务输出脱贫以及社会兜底脱贫这五项措施,多路径实现了村民的致富梦想。通过推进“4+1+1”精准脱贫模式、推进葡萄种植产业化、发展红树莓产业、采取“企业担保+被扶贫困户”开展产业扶持等措施,不断激发出原隆村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三)回汉群众的友善互信:互嵌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
  原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善行义举 文明家庭”活动,其社会效应日益凸显。在原隆村这样的回汉互嵌式社区,群众之间的友善互信对于社区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是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多民族互嵌式社区需要建立一个全体居民共有的精神家园,使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居民之间能够进行交流和沟通,增进互信。原隆村回族村民马大爷告诉笔者,他与他的汉族邻居关系极好,自2012迁至原隆村后,每年的大小节日大家都一同度过,他会将自家制作的油香与汉族邻居共享。他说,大家虽然来自不同地方,既然能成为邻居就是缘分,要好好珍惜。在卫生院,笔者碰到了一位年龄较大的回族大爷,他脸上有刮伤,胳膊上还打着石膏,在他旁边坐着一位年轻人,他们看起来像是一对父子。笔者仔细一问才得知,汉族村民小林在夜晚因驾车不慎,将回族村民苏大爷撞倒。苏大爷看出小林家庭贫困可能无法支付太多医疗费而原谅了他。小林十分愧疚,也十分感激苏大爷,便像照顾父亲一般精心地照顾他。原隆村不断增强居民的凝聚力,促进各族群众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也增进了各族居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跨越式发展的实践路径
  原隆村的发展成绩显著,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活力不足、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基层工作繁杂冗多等,这也反映了宁夏易地扶贫移民村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宁夏乡村脱贫致富,实现跨越式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整治脱贫致富过程中过于形式化的问题。要从精简工作程序和简化扶贫表格出发,转变工作态度、创新工作方式,将村委会和脱贫干部从繁杂的形式化工作任务中解放出来,力气要用在关键处。要将村民脱贫致富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利用“互联网+”模式实现资料、数据的全面共享,最终实现全自治区数据同步,力争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实现全村人民奔小康。
  第二,基层党组织是联结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不断强化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功能。要引导基层党组织聚焦主责、主业,把工作重心放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要调整村委会工作机构,强化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组织建设和力量。尤其在一个多民族互嵌社区,党组织要发挥基层组织的力量,宣传党的民族团结、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各种政策,做好民族团结和脱贫攻坚工作。
  第三,利用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脱贫手段。村“两委”干部、扶贫工作队以及各级政府应积极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帮扶、“双帮”机制助力贫困人口脱贫、建档立卡“回头看”等有效措施,并在医疗救助、生态保护与服务、产业扶贫、易地搬迁、金融扶贫、教育救助、生活补助、扶贫互助资金等方面进行政策创新,帮助移民较快地脱贫致富。
  第四,以产业带动脱贫,让致富带头人引领普通民众改变观念,政府要统筹做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脱贫工作,调动各方力量,让整个乡村社区逐渐走出发展困境。同时,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三产联动。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业旅游开发。对原隆村而言,应依托宁夏永宁县光伏农业科技产业园,大力推进以农业种植、光伏发电、农业旅游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联动的发展模式。通过整合产业资源、丰富产业结构、增加生产产值,最终实现整村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
  同时,原隆村脱贫致富的过程和做法也带给我们重要启示,需要引起关注:一是要实现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脱贫致富和可持续发展,脱贫工作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是关键。若脱贫工作过于形式化,将极大地影响多民族互嵌社区的建设。二是互嵌因素存在多维性,这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积极建构多元的治理格局,激发各参与主体的发展活力。三是扶贫工作和农村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立足本土。脱贫致富的手段和方式必须结合民族社区的区域特色,并总结和借鉴相关成功经验,创造性地在多民族互嵌社区的脱贫致富实践中加以拓展和应用。

@ 联系方式
  北方民族大学;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宁夏西海固特困地区稳定脱贫政策创新与路径选择研究”(项目编号:18BMZ146)及宁夏新型高校智库建设项目、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特色团队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一项关于黎锦的跨时空、跨专业研究成果 没有 iPhone X 也能玩捏脸?这个在朋友圈刷屏的捏脸 App 让我沉迷一整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0 10:26,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