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390|回复: 0
 八神 发表于: 2018-12-4 17:58: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探讨研究]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创新发展天府文化

 [复制链接]
源自:先锋  : 苏宁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创新创造、时尚优雅、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命题。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天府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彰显出特殊的意义。& X3 u) R2 q% [4 w& H7 W http://www.phoer.net
  近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让城市闪耀人文光辉》中,提出要深度发掘地域文化特质,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让天府文化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如何认知、理解和诠释天府文化,使之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而贯通古今,面向未来,非常重要。- v% ?2 a& n6 ~3 H http://www.phoer.net
  天府文化与丝绸之路有着紧密联系
http://www.phoer.net 6 @% Z( W) e. i  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天府之国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现今“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天府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生态系统中一个独特的分支,因其特殊的地理空间,在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
http://www.phoer.net ; n# d3 D% m, e4 ?8 R/ a8 e; g  文化表征。历史上的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不仅在经济、交通方面有紧密联系,文化方面也可看作有紧密关系的一个整体。龙晦先生在《敦煌与五代两蜀文化》中说,东晋张骏上书于朝,便是假道蜀中以达建康,甚至为了上表的畅通,不惜称藩于李雄;北凉沮渠蒙逊僭位于河西,也常与益州刺史朱龄石相互报聘来往,因此蒲江龙拖山峰崖有西凉“嘉兴元年”(公元417年)的纪年,便是很自然的了。在佛教方面,蜀中之贤护、法绪均来自河西,刘宋中叶法献由巴蜀至于闻取经,北魏西行求法之智猛,长住凉州,后入蜀传授禅学,元嘉末寂于成都,故汤用彤先生云:“宋时蜀中禅法之盛,本与北凉有关。”敦煌与四川两地相距遥远,但是它们之间的交通很早已经开始。现存年代最早的词便是在这两个地方创作的,四川大足的民间石刻作品与千佛洞民间壁画之间有很强的相似性。翻阅唐诗,大量有关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的描绘,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从唐诗的精彩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到,隋唐五代,这条交通、文化与商贸交流的丝绸之路、东西方交流的纽带,由中亚向中国西南部延伸。天府之国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担当了丝绸之路的特殊作用,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异质文化交流场域。从古到今,天府文化彰显独特魅力
http://www.phoer.net ( t/ l2 h" y# @! l2 g' c( \" v3 x3 n$ c  巴蜀自古人文荟萃,并未因“蜀道难”而形成文化桎梏,反而在多个重要历史时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镇,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许多文豪大家、文化巨作出自天府。两汉文化、三国文化、唐宋诗词、明清文学、川剧艺术、抗战文化等,无不堪称翘楚。正如近世历史学家刘咸昕所言:“宋一代之史学实在蜀,此当就六朝以来南北文化论之,盖自永嘉南渡,文风南盛而北衰。唐以科举取士,又重门阀,不重乡贯,士多以官为家,始聚于北。五代之乱,北纬兵躏,惟吴、蜀二方多收文士,北宋资之以开一代之文,欧、曾、王、苏其著也。宋复南迁,得有吴、蜀,掌故文献,蜀人保存之力为多。”苏轼开创豪放派词,传遍大江南北;黄庭坚、陆游、范成大流寓或宦游天府多年,后又出川,留下脍炙人口的佳作。绘画艺术,五代时期西蜀和南唐成为全国两个绘画中心。隋唐五代时期,中原许多画家流寓四川,玄宗年间,画圣吴道子曾两次入蜀,开创山水画派;雕刻艺术,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石窟艺术达到高峰,与宋以后北方石窟艺术渐趋衰落形成鲜明对比;宗教文化,从魏晋南北朝到清代,四川寺庙、道观等建筑以及石窟艺术、塑像、音乐等表现宗教文化题材的文化艺术快速发展,宗教文化与民间艺术的融合,体现出四川艺术独特的发展趋势。在说唱艺术等中国民间艺术发展史上,天府之国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宋代成都等地“游尝”之风畅行,瓦肆、勾栏兴起,形成南北民间艺术交汇,百花争艳的局面。民间艺人创作了宋杂剧、元诸宫调等新的艺术形式。南北词派、南北音乐、南北歌曲演变有序,风格独特,兴盛一时。多种类型汇聚、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形成天府文化鲜明的包容性特征。从历史来看,天府之国的文学和艺术领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建树。
http://www.phoer.net 3 _/ j# ]" d& q  现代文化阶段,特殊的大时代背景,同样使天府之国成为开放的文化交流场域。四川的抗战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出现了许多文学大家和文学流派,产生了重要影响,聚焦于中国现代文化多义项的重建与复兴。现代的郭沫若、巴金、沙汀、艾芜、李劼人,当代周克勤、马识途、王火、阿来等作家为代表的成都文学,是中国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的四川成都文化,如改革开放近40年形成的改革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抗震救灾精神等,极具创新性。成都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近40年来有着太多的故事!抗震救灾凸显了坚韧不拔的天府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刷新时代的精神坐标,感动中国;成都的诗歌、小说等精品文学创作享誉世界。这些都是成都这座城市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的底气,是天府文化创新发展的出发点。
http://www.phoer.net 1 V1 v7 G6 G" H5 M3 s& Q2 Z3 d  传承创新,用新发展理念凝聚城市精神- K8 O" G% d( X http://www.phoer.net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传统文化怎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确非常关键。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天府文化提供了重大机遇。成都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的开放精神,将天府文化的特质表述为“思想开明、生活乐观、悠长厚重、独具魅力”,这既是对成都历史文脉精髓的萃取,也是成都文化发展的坐标和愿景。20世纪以来,天府文化经历了从古典中嬗变,拥抱现代的过程。建设世界文化名城,需要我们从悠久的文化积淀、丰富多彩的历史样态与生活实践中提取智慧,创新发展,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http://www.phoer.net , l/ p+ J8 ?+ _/ A) f  从市场配置来看,要使成都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并使其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我们不仅注重文化载体建设,更要挖掘天府文化的内涵;需要我们梳理体现天府文化特色和创造力的内容,加强整理研究、教育传承、文化认同和创新发展;需要我们增强文化凝聚力,续写天府文化开放包容的创造活力,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涵养与支持。在新的语境下联系现实,建构新的文化语汇,把特色文化加以创造性转换,呈现成都“生活乐观、悠长厚重”文化特质中所独具的魅力。在此基础上,留住根脉,以新的时代视角审视其传承与创意展示,用新发展理念凝聚城市精神,引领文化建设彰显天府文化的时代风采,让天府文化成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文化基石。相信假以时日,突出优势和创造源泉,成都将能够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大格局中,一座具有国际风尚、中国风范、成都风采的世界文化名城。3 i, X' P3 X0 Z http://www.phoer.net
⊙作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八神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八神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19 10:28,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