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81|回复: 10

[科学家追忆查全性院士:建言恢复高考的为什么是他?

 [复制链接]
  查全性(1925.4.11~2019.8.1),出生于江苏南京,电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9年查全性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1957年至1959年在前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1977年面谏邓小平同志,首倡恢复高考并被采纳,被誉为“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1979年至1984年担任武汉大学化学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9年8月1日因病离世,享年95岁。
  查全性主要从事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研究领域涉及电极/溶液界面的吸附、电化学催化、半导体电化学、高比能化学电源、燃料电池、生物电化学等。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独听风语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独听风语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独听风语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独听风语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独听风语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独听风语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英媒:中国努力降药价 印度药企乘势来华 公布《政府投资条例》
11#
 川兔子 发表于: 2019-8-5 10:37:4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追忆查全性院士:建言恢复高考的为什么是他?

源自:新华每日电讯
原文标题:追忆武大查全性院士:站出来建言恢复高考的,为什么是他?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俞俭、李伟

  纪念 感恩 他为恢复高考提出历史性建议 新华社新闻 2019年08月01日发布
  先生一生鞠躬尽瘁,全性率真,复国之大考,振学之大计,功当代而利千秋。
  他是我国著名的电化学家,毕生从事电化学相关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是我国现代电化学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更是一名杰出的教育家,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就是建言恢复高考第一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查全性。
  8月1日,享年95岁的老先生走了,引发全社会的怀念。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1977年8月4日至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武汉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查全性的发言痛陈了当时招生制度的种种弊端,并建议从当年就开始通过考试招录大学生。
  历史从此改写,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开启。
  查全性院士辞世的消息传开来后,引发一代人的追忆怀念。
  人们感恩他的仗义执言,人们致敬他对民族复兴作出的重要贡献。

“一声惊雷”
  邓小平主持的座谈会上,他痛陈招生制度弊病,扔出“大学招生必须通过考试并建议当年恢复高考”的重磅炸弹
  2017年正值恢复高考4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独家视频专访了92岁高龄的查全性院士,如今从这份宝贵的影像资料中,我们看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爱憎分明和不争名利的风范。
  “这个会议,可能最重要的是当年通过考(试),恢复高考。”2017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查全性回忆了1977年那个夏天,那场邓小平主持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情景。
  当时查全性是武汉大学化学系一名副教授,是参会的40多位代表之一。8月6日,会议开到第三天,查全性说出了自己一直想说的话。
  “前两天的会议开得很沉闷。过去几年,不需要考试,没有考试怎么办,(工农兵学员)还在辩论湖南和湖北哪个在南边,哪个在北边,都要开辩论会,你说这是小学还是中学。你要补,没有五年十年,也很难。学生的质量完全没有办法保证。”查全性在会上还列举了两个身边的事例,表达对“读书无用论”的担心。
  查全性的发言引起与会学者专家们的强烈共鸣。
  查全性越说越激动,痛陈当时招生制度的种种弊端,并建议从当年就开始通过考试招录大学生。

查全性1950年武汉大学毕业照。(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新华视点)
  邓小平边听边点头,随后就问时任教育部长的刘西尧,要是今年现在就改,行不行,来不来得及,刘西尧说,现在还来得及。
  邓小平就拍板,那就这么办了。
  第二天,新华社驻会记者找到查全性采访,记者开玩笑说:“查老师,知不知道你昨天扔了个重磅炸弹?”
  历史从此改写。1977年10月21日,高考恢复的消息正式公布,像一声惊雷,唤醒了千万个中国青年沉睡的梦。恢复高考的冬夏两季,全国有1160万人参加考试,那是迄今为止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考试。
  “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开启,千千万万年轻人的命运从此发生转折。
  查全性夫人张畹蕙告诉记者,1977年,在武汉重型机床厂当工人的大儿子、在湖北钟祥县下乡劳动的女儿也参加了这年冬季的高考,一个考上武大物理系,一个考上武大化学系,两个孩子现在都很有出息。
  查全性院士的去世,引发网友的刷屏悼念。“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我是后来才知道,是查老向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议恢复高考的。十分感谢!一个倡导提议,一个接受推行该政策,二老功在千秋,名垂万古。查老一路走好!”。网友“PRC-1 二锅头”感慨。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曾经作为恢复高考后首届本科生代表之一应邀参加恢复高考二十周年座谈会,听查全性讲起当时的故事。
  欧阳康回忆起座谈会时的情景,当时大家都特别感谢小平同志,也对查先生的智慧与勇气给予高度评价和由衷谢忱。

查全性在实验室指导学生。(资料照片)
  为什么是查全性站了出来?
  “他为人低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凡事尽力求证。对自己不是很有把握的事绝不评论,不会轻易就一件事或一个人下结论。但基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在必要时一定会挺身而出,直言不讳”
  那场改变了一代人命运的座谈会,为什么是查全性站了出来?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庄林曾经问过查全性院士当年扔“炸弹”细节,是否如有些人声称的事先有人授意?
  查全性平淡而坚定地否认,说他其实只是说出了很多人心里想说的话,只是讲了几句真话而已。
  查全性两年前接受采访时曾说过:“那时很多老师心里很急,因为你看到很多学生没法教。为什么要提前?这个非常明确,实际上大家都明白,光是喊口号不行。”
  查全性院士爱憎分明、不争名利的大师风范,让庄林至今记忆尤深。
  而透过多年的近身观察,庄林更能体会为什么在历史转折的关头,是查全性老师挺身而出,成为那个敢讲真话的人。
  庄林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的5年里,经常跟随查院士左右,出差开会,共室而眠。
  “那时他已年过70,跟他出门我多少起到‘拐杖’的作用,自然也就能贴身体会先生的气息、情感和思想。”庄林回忆说,在先生的潜移默化下,自己用短短的5年从一名讲师跃升为教授。至今,庄林珍藏着查全性院士亲笔写的推荐其破格晋升教授的信。
  查全性认真地斟酌修改每一句话,让庄林整理后重新打印出来,而庄林保留了那份草稿。
  “那抖动的笔画,是先生对年轻人最大的嘉许和期待。”庄林感慨。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陆君涛回忆自己与查全性院士亦师亦友的60年时光感慨不已:
  “查老师是我认识的最善于学习的老师。他的课堂教学不受教科书的束缚,往往把不同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联系起来讲,因而特别活,大家都很喜欢听他讲课。”


  时隔60年,陆君涛仍清晰记得查老师在一次关于“又红又专”的报告中强调的学习方法:看书学习不能只是一本书一本书地读,而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读(即围绕一个问题读多种书以求透彻理解)。这对习惯于“上一门课读一本书”的学生来说,可谓耳目一新。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陈胜利对于查全性院士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慎言与必言”。
  “他为人低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凡事尽力求证。对自己不是很有把握的事绝不评论,不会轻易就一件事或一个人下结论。”陈胜利说,印象中查全性老师在会议或其他公众场合总是很仔细地听,一般很少说。但是,基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在必要时一定会挺身而出,直言不讳。
  在学术报告或交流中,如果查全性发现有错误或不严谨的言论或说法,会直接指出,无论对方是谁。对于他觉得正确的事,需要做的事,他一定会仗义执言,身体力行地推动。而对于不正当的事,一定会力阻,哪怕涉及自己的同事或学生。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艾新平回忆起查全性老师,他认为查先生不仅在学术上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而且对学生的道德品行极为重视。
  2004年艾新平首次参加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的监理检查工作,查先生专门嘱咐“我对你的专业能力一点都不怀疑,但作为年轻人要做到实事求是,敢于说真话”。
  庄林回忆跟随查全性院士的日子,没有觥筹交错之欢,在简朴和平淡中,令人领略纯粹的科学家作风。
  但查全性院士的生活并非没有音符,他会跟团队年轻人分享他喜欢的交响乐,坦言自己喜欢听邓丽君唱唐诗。
  庄林结婚时,查全性送庄林的礼物是两碟CD,一碟西方名曲一碟中国古乐。
  听音乐和养花大概是他仅有的业余爱好。
  不少武大师生偶尔会遇到查全性老师在校园里满头大汗地疾走,那是他在治疗感冒。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科学的成就来自千万科学工作者的默默耕耘,然而由此建成的科学大厦却如此辉煌。每念及此,心旷神怡。身为科学一兵,其乐融融”
  仗义执言,作为建言恢复高考第一人,查全性在高等教育界一举成名。
  停止了11年的高考恢复后,查全性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又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实验室。
  他曾为一本画册题字:“科学的成就来自千万科学工作者的默默耕耘,然而由此建成的科学大厦却如此辉煌。每念及此,心旷神怡。身为科学一兵,其乐融融。”
  其实,作为我国著名的电化学家、我国现代电化学重要奠基人之一,默默耕耘、甘当人梯,倾尽毕生从事电化学相关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是查全性更看重的自身定位。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杨汉西回忆起查全性院士,他认为,凡是听过査老师讲课的学生,少有不为其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演讲而感受到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实际上,査全性老师对课堂教学高度重视,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地上好每一节课。
  在查全性85岁高龄时,为了给本科生准备一堂“浅析能源结构”公开课,花费大量精力重新分析了相关领域,包括煤的高效利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的技术发展态势和面临的科学问题,梳理出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和清晰的技术发展路线。
  在制作课件时,老先生请杨汉西作为听众对其每一段文字、每一幅图片都提出建议,然后仔细斟酌、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原来,查全性悄悄告诉杨汉西,随着自己年龄增长,能够上讲台的机会越来越少,更要珍惜每一次上大课的机会。
  后来查全性每当上课的前几天,他总是将最新修改充实的课件发给杨汉西,并将其学术思想和讲述方式传授给杨汉西,要他陪自己一起给本科生上课。
  “万一我在课堂上身体支持不下去,你就立即上去继续讲,不能因为个人的一点小毛病就中断课程。”查全性神情严肃、认真地对杨汉西说。
  回忆起这一幕,杨汉西不由眼眶湿润。
  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还一门心思、如此认真对待本科生授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杨汉西和上过查老师课的学生们,对这句话记忆终生。


  杨汉西记得,查全性老师最后一次在大教室的讲台上,面对200多名本科生,他从上午8点一直讲到12点。然后又鼓励同学们提问,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直到大家不得不宣布下课。
  “可以说,査老师完全是在拼命为本科生上好每一堂课。”杨汉西感慨。
  查全性对学生倾注了慈父般的关怀之情,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查全性院士主导下的武大电化学团队为国家培养了数以千计的电化学优秀人才,如今弟子中不少已经是我国电化学领域的行业精英和科研中坚,可谓桃李满天下。
  艾新平对于查全性老师在学术方面超凡的预判性极为敬佩。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锂离子电池才问世不久,查全性就明确指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并将电池安全性技术的研究列为艾新平博士论文工作的一部分。


  事实上,随着后来锂离子电池在动力、储能领域的应用,因锂离子电池燃烧、爆炸引发的安全性问题才引起了电化学储能领域的高度关注,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差不多有十年之久。
  回顾查全性院士的一生,是为我国化学研究和电化学事业呕心沥血的一生,是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无私奉献的一生。
  1947年查全性从上海大同大学转学进入武汉大学化学系,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57至1959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电化学研究所进修,在国际著名电化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A.H.Frumkin(弗鲁姆金)指导下从事电化学研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直到2018年12月才光荣离休。


  查全性的父亲查谦教授是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首任校长。
  父亲查谦的严谨务实“实验室作风”,潜移默化影响了查全性的一生。查全性作为我国著名的电化学家,数十年来,他的研究成果都毫无保留地留给了后来的学者。
  为纪念并感恩查全性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贡献,2017年恢复高考40周年之际,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熊晓鸽出资1977万元,在武汉大学设立“查全性教授1977奖教金”,表达敬意和感恩。
  如今,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西楼一楼设立的临时悼念堂里,摆着查全性先生的雕像,音容宛在,供络绎不绝吊唁的人们瞻仰。
  查全性先生的雕像是湖南籍雕塑家黄麓和黄卫花了半年时间创作打造,2017年送往武大校园敬赠查全性先生的。
  “君恩重泰山,寸草报春晖”。
  其实,他们与武大、查全性并无交集,皆因兄弟两人是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受益者,此举表达了一代人对查全性先生的感激之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
 戏游 发表于: 2019-8-2 20:38:00|只看该作者

他是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名片上只写着“化学系,教授”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他是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名片上只写着“化学系,教授”
⊙记者:肖薇薇王洪春实习生曾培铭冯惠濡 编辑:陈晓舒郭琛 校对:李铭卢茜

  查全性在会上建议:“一定要当机立断,只争朝夕,今年能办的就不要拖到明年去办。”
  如今已是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的林安,仍然记得42年前的场景:1977年冬天,湖北的天气还不算太冷。考生们一人一座,中间隔开。年纪大的考生已超过30岁,林安也是高中毕业3年后才得以参加这次考试。
  这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那年冬天,570万考生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课堂奔向考场。
  顺利入读武汉大学化学系的林安当时并不知道,每天穿着工装、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上下班的本系副教授查全性就是“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
  1977年的8月6日,在邓小平主导召开的全国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查全性力主高校招生必须通过考试。听取参会人员意见后,邓小平拍板恢复高考。
  查全性是我国著名的电化学家,中科院院士,毕生从事电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所著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先后七次印刷,是该学科被最广泛采用的研究生教材之一。
  2019年8月1日5点08分,武汉大学查全性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省人民医院辞世,享年95岁。
  他的学生在悼词中写道:“先生的一生,是智慧的一生,是永远想学、永远无法学尽的一生。”

查全性年轻时照片。武汉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图

化学系教授
  查全性的名片上,头衔只有一个,“武汉大学化学系,教授”。
  1947年,就读于上海大同大学的查全性,由于参加“反内战”学生运动被除名,他重新参加了考试,转入武汉大学化学系,三年后毕业留校任教。
  父亲查谦曾在武汉大学物理系任教,查全性在采访中提到,“我的父亲很少管我,我也不大喜欢他管,我最后选择了化学而没有选择物理,部分原因就是不想受他约束。”
  1957年,查全性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电化学研究所留学,师从电化学之父弗鲁姆金院士,学习电极过程动力学,回国后在武汉大学建立电化学研究所。
  在20世纪60年代的夏天,武汉最热的时候,查全性带头在实验室维护电化学仪器,他天天去,一待就是一整天,年轻的老师们也参与进来,“我们那时候除了会做实验,都是仪器修理工”,他的学生、武汉大学化学系教授周运鸿说。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查全性和学生讨论实验。受访者供图

  而当时的背景是,1966年,高考制度正式被取消,全国高等院校停止招生,大学教育几近瘫痪。直到1970年,国内部分高校以“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的方式,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及下乡知青中招生。
  “查老师那时常对我们年轻人说,不要参与外面的运动,有时间就在实验室研究”,周运鸿感慨道,“那几年实验室的人反而过多,该毕业的没毕业,没有办法分配工作,只能留在实验室”。

“一次促成高考恢复的座谈会”
  1977年8月4日,刚刚恢复工作不到一个月的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这个为期五日的座谈会邀请了来自科学院系统和高等院校的33位专家学者。
  时年52岁的武汉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查全性是其中之一,此前他对会议内容一无所知。
  在座谈会上,邓小平多次强调:这次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意见。题目就是科研怎么搞得更快些更好些,教育怎么合乎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征求同志们的意见。
  查全性在接受《长江日报》采访中说,一开始,会议的气氛十分微妙。“大家都知道,有些情况肯定会发生变化,大家也期望能够有好的变化。但是这个到底到什么时候变,需要多长时间真正拨乱反正,大家都还捉摸不定的。”
  查全性在笔记本上写了一个大纲,他的发言是:招生是保证大学质量的第一关。当前新生质量没有保证,原因之一是中小学教学质量不高,二是招生制度有问题,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现行招生制度的弊端首先是埋没人才,一些热爱科学、热爱文化、有前途的青年选不上来,一些不想读书、文化程度又不高的人反而占据了招生名额。

1977年,科学和教育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第三排左八为查全性。武汉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图

  彼时,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招生工作会议刚刚结束,已经形成了1977年高校招生方案,依然沿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十六字方针。
  但查全性在会上建议:“一定要当机立断,只争朝夕,今年能办的就不要拖到明年去办。”这一番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发言,建议对现行招生制度采取一个大的改革。
  邓小平问坐在身边的教育部长刘西尧:今年就恢复高考还来得及吗?刘西尧说,推迟半年招生,还来得及。邓小平听了,当场决断:“既然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把原来写的招生报告收回来,根据大家的意见重写。这涉及到几百万人的问題。今年开始就改,不要等了!”

“知识分子的天职是推翻成见”
  1977年的冬天,中断11年的高考恢复,共计570万学生报名,他们中有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查全性没有主动和同事、学生谈起过他在会上的发言,只在之后的一次聊天中,周运鸿记得,他轻声说了一句,“终于恢复高考了”。
  武汉大学档案馆馆员、校史馆主要策展人之一吴骁还记得,查全性一直保存着1977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汇编的第9期《科教工作座谈会简报》,其中记载了查全性向邓小平的谏言。吴骁曾借用这份简报扫描,查全性嘱咐他:“小心保管,别弄丢了,用完之后快点还给我。”
  那一年高考录取了新生27.3万人,查全性在工厂当工人的大儿子和下乡的女儿在这一批参加高考,分别考上了武汉大学的物理系和化学系。
  他曾在采访中反复强调,“我偶然参加了推动历史进程的活动,其实我也是受益者”。
  到2008年,83岁的查全性依然在指导研究生做实验,他不久前出版了在化学电源研究领域的重要论著《化学电源选论》。在大连参加的一场学术报告会中,连PPT都是他自己制作的。
  在林安的印象中,查全性总是穿着工装,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上班,跟普通的老师没什么差异。
  在学生眼里,查全性少有情绪波动的时候,“他很平和,让人亲近,从不大声批评谁”,他的学生、武汉大学化学系教授陈胜利回忆,“但他遇到学术上不严谨的地方会直接指出来,不管是谁,从不含糊。”
  实验之外,他喜欢在家里听音乐和养花,家里的两个书架摆满了收集的唱片,平房院子花草养得生机勃勃,周运鸿去他家里,他颇有兴致地介绍,“这首歌很好听”,他喜欢听交响乐、邓丽君的歌,爱看老电影。还拉着周运鸿看院子里的郁金香,“好不容易养活了,今年又开花啦!”

聚餐时,周运鸿给查全性夹菜。受访者供图

  2017年10月6日,林安作为武汉大学77级校友代表看望查全性,见面地点在湖北省人民医院。
  那次会面,查全性精神似乎不错,留存的照片里,身着红色格子衬衫、黑色无袖毛衣的查全性显得有些清瘦,脸上、脖子上布满皱纹,眉毛稀疏,但眼里盛满笑意,嘴角咧开。
  这一年的冬天,1977年参加高考的熊晓鸽,也特意登门拜谢查全性,握着92岁的老先生的手,鞠了一个躬。他为查老准备了一副题字:“知识分子的天职是推翻成见”。
  (本文部分内容引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改变一代知识青年命运》、《长江日报》、武汉大学新闻网)
9#
 antibody 发表于: 2019-8-2 11:08:00|只看该作者

"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晚年:喜欢交响乐和邓丽君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查全性晚年:喜欢交响乐和邓丽君

  查全性生前,从未主动和学生艾新平谈过座谈会一事,对别人也基本上不主动谈。
  42年过去,如今已是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的林安,仍然记得高考时的场景:1977年冬天,湖北的天气还不算太冷。考生们一人一座,中间隔开。年纪大的考生已超过30岁,林安也是高中毕业3年后才得以参加这次考试。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次全国冬季高考,也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那年冬天,1160万考生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课堂奔向考场。
  顺利入读武汉大学化学系的林安当时并不知道,每天穿着工装、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上下班的本系副教授查全性就是“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
  时钟往回拨几个月,1977年8月,在邓小平主导召开的全国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查全性力主高校招生必须通过考试。听取参会人员意见后,邓小平当场拍板恢复高考。
  8月1日凌晨5时8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查全性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5岁,遗体告别仪式定于8月5日上午8时30分在武昌殡仪馆天元厅举行。

保留“恢复高考”简报,却鲜少向学生提及
  1977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汇编的第9期《科教工作座谈会简报》,记载了查全性向邓小平的谏言。
  此前一天,受会议气氛影响,查全性面对邓小平慷慨陈词:“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而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他建议,入学招生名额不要下放到基层,改成由省、市、自治区掌握,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统一考试,并要严防泄露试题。
  这次座谈会召开前夕,当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会已经开过,当时依然沿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十六字方针。邓小平询问时任教育部长刘西尧,说今年改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吧?查全性赶紧说,还来得及:“今年的招生宁可晚两个月。”
  向刘西尧确认时间允许后,邓小平拍板,决定当年恢复高考。
  这段经历被媒体反复报道,查先生自己也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及此事。
  武汉大学档案馆馆员、校史馆主要策展人之一吴骁还记得,查全性一直保存着这份简报,并且比较完好。2013年,武汉大学校史馆布展,吴骁曾到他家拜访,借这份简报扫描。当时查全性还嘱咐他:“小心保管,别弄丢了,用完之后快点还给我。”
  查全性晚年时,其学生、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艾新平经常照看他。在他的记忆里,查全性从未主动和他谈过座谈会一事,对别人也基本上不主动谈。在他看来,查全性生性简朴,“不是说想要名利这些东西”。
  这与林安的印象一致。他的同级校友曾想将座谈会的场景做成浮雕,征求查全性的意见时,回复说“不要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他个人身上”。1980年,查全性被评为中科院院士,“我也没感觉到他有什么变化。”
  林安上学时,查全性总是穿着工装,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上班,跟普通的老师没什么差异。

查全性生前照片。武汉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图

晚年:一问学术很快反应过来
  除却“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的光环,查全性大多数时候的身份仍是一位老师。
  据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8月1日发布的讣告,查全性1925年4月11日出生于江苏南京,1939年至1942年在上海大同大学附中高中部学习,1947年从上海大同大学转学进入武汉大学化学系,1950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56年任讲师;1957至1959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电化学研究所进修。
  1962年,查全性被评为副教授,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1979年至1984年,查全性曾担任武汉大学化学系主任,2018年12月离休。
  林安记得,入学后第一节大课就是查全性上的,当时他提了很多学术上的要求:“印象最深的,就是说学术基础要宽泛一点。我们学化学的,数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都要学好。”
  查全性桃李满天下。他的弟子中,不少已经是我国电化学领域的科研中坚。2005年查全性80大寿时,他带过的本科生、研究生齐聚一堂为其庆生。
  “当时他的思维还非常敏捷,很多老师和他探讨学术问题,他还能给大家出主意怎么做。”林安回忆。
  2017年10月6日,林安和中央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胡树祥作为武汉大学77级校友代表看望查全性,见面地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查全性晚年身体不算很好:“经常一年要去医院住一段时间调理一下。”
  那次会面,查全性精神似乎不错,“看着挺好,就是说话声音小一点。”
  留存的照片里,身着红色格子衬衫、黑色无袖毛衣的查全性显得有些清瘦,脸上、脖子上布满皱纹,眉毛稀疏,但眼里盛满笑意,嘴角咧开。
  艾新平介绍,查全性近几年精神状态其实不太好。老先生喜欢听交响乐、邓丽君,爱看老电影。三年前,艾新平专门送给他一张邓丽君的专辑,希望能使他精神更好些,收到礼物后“高兴也谈不上,听了没有我也不知道”。
  但查全性对学术仍旧敏感。去年春节时,查全性的另一名学生曾试探他的精神状态,一问学术问题很快就反应过来,“你说别的他不感兴趣,但你一问学术问题,他很快就给你回答出来,而且回答得很准确。”
  艾新平最后一次见查全性,是2019年4月他过生日时。由于查全性近一年都在住院,基本上不能吃东西,只能靠流食。当时他躺在病床上,已经不能说话:“我们摸他的手,他会回捏一下,表示知道了,然后会有点笑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楼主|独听风语 发表于: 2019-8-1 13:38:00|只看该作者

著名电化学家查全性逝世 中国5天内痛失2位院士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著名电化学家查全性逝世,共和国5天内痛失2位院士

  五天内,共和国痛失两位重量级院士。

查全性 IC 资料图
  据湖北媒体长江日报融媒体披露,记者从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获悉,今(8月1日)晨5点08分,武汉大学查全性院士因病离世,享年95岁。
  公开简历显示,査全性,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电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査全性1925年生于江苏南京,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57年赴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1957年至1959年在前苏联电化学创始人A。H。弗罗姆院士指导下从事电极过程研究。
  査全性主要科研方向包括电极、溶液界面上的吸附、电化学催化、半导体电化学和光电化学、生物电化学等。査全性编著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是我国电化学界影响最广泛的学术著作和研究生教材之一。査全性于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曾于2009年刊文《查全性:面谏邓小平恢复高考制度第一人》介绍,30年前,第一个当面向邓小平建议恢复高考制度的,是一位敢于说真话的知识分子──这就是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查全性。
  此前的7月28日,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专家李济生于北京因病逝世,享年76岁。
  至此,2019年逝世的两院院士已达17位。作为国家分别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均为终身荣誉,并称“两院院士”。
  其中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别是:1月16日逝世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于敏,1月19日逝世的著名物理化学家梁敬魁,1月29日逝世的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金国章,2月22日逝世的凝聚态物理学家王业宁,3月7日逝世的全国名中医沈自尹,6月3日逝世的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汤定元,6月17日逝世的著名医学家孔祥复,7月28日逝世的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专家李济生,8月1日逝世的著名电化学家查全性。
  另外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1月1日逝世的金属材料专家涂铭旌,1月8日逝世的心血管外科学专家高长青,2月3日逝世的压力加工专家阮雪榆,2月22日逝世的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孙伟,5月11日逝世的建筑结构专家容柏生,5月28日逝世的材料科学专家李恒德,6月14日逝世的控制系统工程专家宁滨,6月29日逝世的毫米波技术领域杰出专家孙忠良。
7#
 宇彬 发表于: 2019-8-1 13:22:59|只看该作者

倡议恢复高考第一人查全性院士逝世

源自:武汉大学官微
  据武汉大学官方微博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查全性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1日凌晨5:08分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4岁。查院士在1977年的全国教育会议上首倡恢复高考并被采纳,让千百万寒门学子通过知识改变了命运!先生安息无限怀念!

6ad7-iaqfzyv7342798.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雁过无痕 发表于: 2019-8-1 12:06:23|只看该作者

巨星陨落:他是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 曾面谏邓小平

源自:荆楚网公众号
原文标题:痛惜!又一巨星陨落!他是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曾面谏小平同志

  8月1日清晨5点08分,武汉大学查全性院士因病离世,享年95岁。

查全性1925年生于江苏南京,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其编著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是我国电化学界影响最广泛的学术著作和研究生教材之一

座谈会上坦诚直言
改革招生“语惊四座”

  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就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等职。7月19日,邓小平指示教育部准备召开一次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他对教育部负责人说,到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找一些敢说真话有见解的,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是行政人员,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才华的教学人员来京参加座谈会。同时,他还特别强调这些参会人员必须与“四人帮”没有任何牵连。

查全性指着照片说:“这是我们当年和小平同志的合影。”

  1977年8月,人民大会堂江西厅。邓小平召开科教座谈会,查全性应邀出席。当时他还只是一名副教授。
  与会的都是非常有名的科学家,一个副教授怎么会有资格参加呢?查全性说:“教育部长刘西尧和部办公厅负责人刘道玉跟我是校友,知道我敢讲真话,有意这么安排的,刘道玉还专门到机场接了我。”
  当时打倒“四人帮”已经有大半年了,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局面正酝酿着大的变革,但是到底怎么变大家心里还没有底。所以在座谈会上,专家们谨小慎微,尽说些小问题,而且还都是纯粹的专业话题。
  但是小平同志的言行改变了与会者的想法,他出人意料地每会必到,安静地听,仔细地想,既不引导大家往哪方面谈,也不对别人的发言表态。
  8月8日,会议进行到第三天。一向敢说话的查全性开始“放炮”。他说,大学的学生来源参差不齐,没法上课,就像工厂进的原材料没通过检验不能生产合格的产品一样,必须废除群众推荐、领导批准那一套,马上恢复高考招生,凭真才实学上大学。
  查全性一言既出,举座惊讶。因为就在这次座谈会召开前夕,当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会已经开过,招生办法依然沿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十六字方针。有关招生的文件也在座谈会开始的当天送到邓小平手中。也就是说,1977年按照十六字方针老办法招生几乎已成定局。
  没想到,邓小平听完后,向查全性点点头,然后环视四座问:“大家对这件事还有什么意见?”吴文俊、王大珩等著名科学家都点头表示赞同查全性的意见。查全性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人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补充着他的发言,心情也越来越激动。

小平当场拍板恢复高考
很多学者激动得热泪盈眶

  随后,邓小平问了一下当时的教育部长刘西尧,今年的高考招生改革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吧?查全性赶紧插话说,还来得及,今年的招生宁可晚两个月,要不然又会误招20多万不合格的学生,浪费可就大了。
  邓小平又问刘西尧,还来不来得及?刘西尧说,还来得及。邓小平略一沉吟,一锤定音:“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今年就恢复高考!”其实,在召开这次座谈会前,恢复高考就是邓小平酝酿多年的一个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他最初的想法是1977年用一年的时间做准备,1978年正式恢复高考。这次座谈会老教授的肺腑之言感染了邓小平,推动了高考政策的提前推出。
  消息传得很快。第二天,新华社驻会记者找到查全性采访,记者开玩笑说:“查老师,知不知道你昨天扔了个重磅炸弹?”
  扔这个“炸弹”之前,查全性也不是完全没有顾虑。因为,废弃高考,实行生产队、大队、公社三级推荐上大学,原先都是毛主席决定的,而当时“两个凡是”的旗帜还在高高飘扬,说这种话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但他最后还是决定将真实意见说出来。
  “如果说了,兴许会起一定作用,冒一些风险还是值得的;如果不说,错过这种机会太可惜了。小平同志当场拍板说,今年就恢复高考。这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到小平同志倒也不是预先带了一个框框要在这个会议上恢复高考,他的确是听了大家的意见以后,然后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当场所做出的一个决定,而且是一个影响非常重大的历史性决定,就是当年恢复高考。”查全性说:“实事求是地说,我谈出来的意见一点也不新奇,可以说绝大多数的老师,心里话都是一致的。我在那个会议头两天讨论之后,就有个感觉,在这个会议上谈出来的有可能解决问题,尽管不是绝对的把握,但还是隐隐约约觉得有一线希望。”
  小平同志当场拍板“恢复高考”的这个决定得到了全场热烈鼓掌,很多学者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出两天,全北京城就知道了这个消息。8月13日,根据邓小平的指示,教育部又召开了第二次招生会议。一年内召开两次高校招生会议,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当我们翻阅到1977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汇编的第9期《科教工作座谈会简报》的那卷档案,共4页,纸张已发黄,约1200字,上面记载查全性当时向小平同志的大胆谏言,成了改变中国上千万高考学子和知青命运的历史性谏言。

《毛选》五卷用纸印考卷
高考春风吹满神州

  1977年,关闭了11年的泱泱大国的高考考场终于再次敞开了大门,一个可以通过公平考试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又回到了亿万民众的中间。
  这年冬天,举行了至今惟一一次的全国冬季高考,570万学子踊跃报名应试,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两季考生达到了1160万人。这些考生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课堂奔向考场。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中国的教育事业终于迎来期待已久的春天。查全性的呼声有了春风化雨般的神奇回应!
  查全性曾深有感概地说:“我那次即席发言,没想到会改变几代中国青年的命运,真要感谢小平同志当年勇于振兴教育,诚恳纳谏恢复高考的改革魄力啊!”

IDG资本熊晓鸽登门拜访查全性
当场落泪

  IDG资本熊晓鸽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他所在的1977级大学生也是唯一一届在冬季入学的大学生。
  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熊晓鸽治下的IDG资本还曾在武汉大学设立了“査全性教授1977奖教金”。
  2018年熊晓鸽,再次见到93岁的查全性,心情激动到无以复加,甚至还留下了眼泪。熊晓鸽说曾经在10多年前在上海见到过查全性一次,不过当时查全性在台上,而熊晓鸽在台下,当时熊晓鸽还在台下给查全性鞠了一躬,如今见面,熊晓鸽又郑重的向老人鞠了一躬,他说我们一代人都感谢你。
  说到动情之处,熊晓鸽泪流满面。

熊晓鸽跟老爷子合影,激动流泪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会如此激动的时候,熊晓鸽回答说:你们没有当过工人吧!
  原来熊晓鸽在考上大学之前,曾经在湘潭钢铁厂轧钢分厂当过4年的电工,他深知求学的不易,所以才十分感激査全性老人,也庆幸高考的恢复。

八十高龄还指导博士生
  1980年,查全性被评为中科院院士。“当时不像现在这样隆重,我事先一点都不知道,连申请表都没填过,是数学系的李国平教授从北京开会回来告诉我的,他说祝贺你当了院士,整个感觉跟参加一个学会差不多。”
  查全性研究的领域是电化学,通俗地说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来发电,或者用电来实现化学反应,具体地说就是研究电池。八十高龄的时候,他仍然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经常帮别的导师指点指点博士生。业余时间就上网,浏览时政、科技动态,过得充实愉快。
  谈到研究水平,查老曾说:“我们的论文经常发在世界一流的专业期刊上,理论水平是世界一流。至于实际应用嘛,各有各的目标,有的做民用,有的做军品,各有千秋吧。”
  查老,一路走好!
5# 华蓥山
 楼主|独听风语 发表于: 2019-8-1 11:37:16|只看该作者

“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查全性院士今晨辞世

源自:长江日报
原文标题: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查全性院士今晨辞世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1日消息(记者:杨佳峰)记者从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获悉,今晨5点08分,武汉大学查全性院士因病离世,享年95岁。查全性在1977年面谏邓小平同志,首倡恢复高考并被采纳,被誉为“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其著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是我国电化学界影响最广泛的经典学术著作和研究生教材之一。

资料图:中科院院士、武大教授查全性
  (作者:杨佳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楼主|独听风语 发表于: 2019-5-6 14:38:00|只看该作者

人物影响

恢复高考
  查教授的另一个伟大的人民永远不会忘怀的贡献就是在他的积极强烈的建言之下,邓小平同志的全力支持之下恢复了停止了十几年的高考。是中国的教育走向了新局面。
  1977年8月6日邓小平同志召开会议讨论恢复高考事项,鼓励大家踊跃发言,但当时文革刚结束大多数都不敢多言。查全性教授很直爽的说出了大家都不敢说得到东西,他原本在笔记本上写了一个大纲。面对邓小平慷慨陈词:“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它的作用,就像工厂原材料的检验一样,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前新生的质量没有保证,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不高,而主要矛盾还是招生制度。大学不是没有合格的人才可以招收,而是现行制度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如果我们改进招生制度,每年从600多万高中毕业生和大量的知识青年、青年工人、农民中招收20多万合格的大学生是完全可能的。现行招生制度的弊端首先是埋没人才,一些热爱科学、热爱文化、有前途的青年选不上来,一些不想读书、文化程度又不高的人反而占据了招生名额。”
  “查教授,你说,你继续说下去。”坐在沙发上的邓小平被查全性的一席发言感动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探出半个身子,示意查全性往下说,“你们大家都注意听听他的意见,这个建议很重要哩!”与会人员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件大家早已想说想做却又不敢打破束缚的大事情就要发生了。
  查全性越说越激动,痛陈当时的招生制度有四大弊端:一是埋没了人才;二是卡了工农兵子弟;三是助长了不正之风;四是严重影响了中小学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今年的招生工作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有人在请客、送礼,走后门。甚至小学生都知道,如今上大学不需要学文化,只要有个好爸爸。”这时人们发现邓小平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查全性建议:“入学招生名额不要下放到基层,改成由省、市、自治区掌握。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统一考试,并要严防泄露试题。考试要从实际出发,重点考语文和数学,其次是物理,化学和外文则可以暂时要求低一点。从语文和数学的成绩,可以看出学生文化程度和抽象思维能力。另外,要真正做到广大青年有机会报考和自愿选择专业。应届高中毕业生、社会青年,没有上过高中但实际达到高中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报考。”
  邓小平听完后,向查全性点点头,然后环视四座问:“大家对这件事还有什么意见?”吴文俊、王大珩等著名科学家都点头表示赞同查全性的意见。查全性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人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补充着他的发言,心情也越来越激动。邓小平又问刘西尧,还来不来得及?刘西尧说,还来得及。邓小平略一沉吟,一锤定音:“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今年就恢复高考!”其实,在召开这次座谈会前,恢复高考就是邓小平酝酿多年的一个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他最初的想法是1977年用一年的时间做准备,1978年正式恢复高考。这次座谈会老教授的肺腑之言感染了邓小平,推动了高考政策的提前推出。
3# 峨眉山
 楼主|独听风语 发表于: 2019-5-6 12:38:00|只看该作者

主要成就

一:科研成就
  查全性早年对阴、阳离子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物质在电极表面上的吸附与联合吸附过程,以及它们对电极反应过程的影响作过比较系统的工作,所总结出的规律对选择电镀添加剂和电池缓蚀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燃料电池和空气电池的研究中,对气体电极(氢、氧)、催化剂和多孔气体扩散电极的极化过程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对空气电极表面上固体析出“冒盐”和液体析出“冒汗”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制出了长寿命气体电极并组装成功200W氨空气燃料电池系统,曾在微波中继站使用。80年代以来主要从事光电化学催化、高比能锂电池及生物酶电极研究,并创建了适用于研究粉末材料电化学性质的粉末微电极方法。

  1. 学术论著
  查全性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编著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是中国电化学界影响最广泛的学术著作和研究生教材之一。
出版日期作者出版社
1976.12《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查全性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查全性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07《化学电源选论》查全性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01《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 第3版》查全性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03《POD 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 第3版》查全性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
1987年表面活性剂吸附规律、电化学催化等工作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二:荣誉表彰
  1980年,查全性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19 22:12,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