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子澄|查看: 7505|回复: 24
[项目·工程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预估投资近3万亿的国家工程 到底啥时候开工?

 [复制链接]
15#
 河曲马 发表于: 2006-8-25 08:29:11|只看该作者

凤凰周刊:四川学者上书国务院呼吁南水北调西线暂缓开工

  近日,国家发改委一课题组提交报告称,建设西北煤炭综合能源基地,急需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开工,并扩大西线工程调水规模。该建议在西线工程调水地区──四川省则引发诸多反对声音。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鲁家果认为,西线工程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经济合理性都存在较大问题,西线工程应缓行。
⊙作者:谌彦辉

  9月下旬,国家发改委《西线调水──中国能源的战略选择》的报告,由新华社以内参形式呈送。报告称,中国能源战略调整,建设西北煤炭综合能源基地将大幅度增加水资源需求。因此,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须加快开工,并扩大其调水规模。
  该建议得到西北一些省份及专家学者的支持。据内部人士透露,青海省政府即将召开有关促进西线工程的会议。
  这一消息在西线工程调水地区──四川省则引起强烈反弹。据悉,四川方面对西线工程的反对声音与日俱增。2004年底,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鲁家果向温家宝总理呈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决策要慎重》一文,建议暂缓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开工,并得到总理批示。
  鲁家果说,目前,从已审定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来看,工程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经济合理性都存在较大问题,对工程面临的巨大风险尚无确切的科学评估。他认为,西线工程需从长计议,不应仓促上马。

调水济黄,四川“三江”水量告急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解决西北6省区的缺水问题。
  近20年来,黄河流域来水量减少15%,干流和支流河道频频断流,黄河上中游及邻近内陆河地区水资源供需形势严峻。据预测,黄河上中游地区,2010年缺水40亿m3,2030年缺水110亿m3。偏枯年份,缺水更多。
  国家发改委“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课题组报告也显示,水资源的极度短缺势必制约西北能源综合基地建设。根据已有的规划,未来10年内,西北五省区将增加2万亿千瓦的煤电装机,以每百万千瓦装机年耗水量3000万方计算,仅发电需水量将增加60亿方。
  基于这一现实,2002年12月,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总体规划》中,西线计划从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调水170亿立方米。调水工程分三期实施:第一期从雅砻江、大渡河5条支流调水40亿m3,第二期从雅砻江干流调水50亿m3,第三期从金沙江调水80亿m3,分别占所在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的5%~14%。
  西线工程总设计师谈英武认为,就调水河流而言,调水所占比例不大。三条河流仍有足够的河川径流量满足下游对水的需求。根据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各引水枢纽的实测水文资料,8个引水枢纽河川平均年径流量共计255亿m3,除去枢纽以上用水,水库损耗及下泄水量外,可供调水量206.87亿m3,调水留有余地。
  鲁家果说,“乍看似无问题,但由于没有考虑年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可利用率,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的可调水量被高估了。”
  从长期水文资料分析,一般以5月、10月为平水期,6至9月为丰水期,11月到来年4月为枯水期。由于引水河流年内枯水期长,常年稳定的径流量只有年径流总量的37.7%,加之径流年际变化与集水面积计算上的差异等不确定因素,鲁家果推算,年可调水量将低于100亿m3,比规划少70亿m3。
  他还指出,调水引水枢纽处,除通天河侧坊靠近直门达水文站外,以前均未设水文站。确定可调水量的水文资料多是下游河段的水文资料,不足取信。近年增设的水文站尚无系列数据。加之,四川省境内江河较长时期出现来水偏枯的现象, 2002年大渡河的总径流量350亿m3,比以往减少近30%。雅砻江近10年径流量也日趋减少,汛不见峰。四川方面担心,工程到时造成岷江水系缺水时无水可调,川西地区的水资源优势不复存在,成都也将成为缺水城市。
  四川一些水利专家建议,西线自源头引水,在时段上应以5~10月为宜,最好仅在丰水期引水,但《规划》没有涉及调水量的年度分配问题。

威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西线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巴颜喀拉山两侧,行政上分属于青海省的玉树、果洛与四川省的甘孜、阿坝四个藏族自治州,以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
  一旦调水,“对当地生态环境是最敏感的。”鲁家果说,引水枢纽以下金沙江玉树至渡口900公里河段,雅砻江甘孜至渡口600公里河段,大渡河斜尔朵至石棉300公里河段,在11月至5月7个月中,径流量将分别减少36%~23%,而枯水季节近坝河段可能断流。
  这一河段本是长江上游原始森林最茂盛的地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过度采伐,已损失大半。鲁认为,如果不保护反而调水,将大幅减少径流量,降低水位,破坏两岸森林植被。一旦河谷中森林植被遭破坏,谷地温度会迅速上升,造成蒸发量大增,最终导致河谷的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据一期工程不完全统计,水库将淹没森林12690亩,灌丛32220亩,草甸134070亩,仅开挖隧洞土石将达上亿立方。
  但西线工程科考人员测定认为,调水对河道水量──地下水──植被关系的影响微弱。谈英武说,两岸植被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依赖大气降水,对植被生长起决定作用的局地气候、土壤、地下水量均无显着变化。为减少工程建设对调水区高原草甸和森林植被的破坏,谈建议,工程设计宜重点研究全隧洞方案。

地质灾害是最大工程风险
  据介绍,西线工程将采用隧洞穿过巴颜喀拉山,至黄河玛曲段。令人担心的是,输水线路508公里,其中隧洞409公里无法避开地震带。水库面积合计379平方公里,也多处于断裂中心地带。
  黄委会勘察设计院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西线工程不同程度地穿越多条活动性断裂带,其位置和方向不可能回避深大活动性断裂的影响。对于深大活动性断裂带,宽度达到数百米以上,断层变形的规律性及其变形量,特别是工程有效期内的变形量,以及由此引起的隧洞变形与稳定性问题,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报告指出,在西线工程区的活动断裂层中,以桑日麻断裂、鲜水河断裂和甘德南断裂对工程的影响最大,也是主要的发震断裂带。
  关于区域地质条件,《规划》中也提到,但如何应对,尚无下文。
  据四川地质调查人员介绍,西线工程所经过的横断山脉的褶皱构造异常发育,地层褶皱强烈,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繁。1901~1976年期间,甘孜、炉霍一带发生破坏性地震18次,其中6~6.9级地震7次,5~5.9级地震9次。1973年2月6日,炉霍发生7.9级强烈地震。
  目前,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都沿循着断裂走向,沿河宽谷与盆地几乎都是断裂带上的陷落部分。通天河上的侧坊引水枢纽地处玉树、邓柯、德格断裂带,雅砻江引水枢纽阿达、阿安、仁达地处鲜水河地震带。这一带系浅源地震区,深度在20千米以内,频率高,强度大。有专家预测,80年内有可能发生7.2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
  鲁家果说,这些活动性断裂地带一旦发生强烈地震,可能使深埋地下的输水隧道错位、断裂、坍塌,甚至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而大面积的蓄水工程也可能诱发地震,造成垮坝。这对长江上游沿江各地,相当于一次特大型洪水侵袭。
  对此,有专家对记者解释说,调水工程主要选择在强震带内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地震强度和活动性较弱。而且,区域构造活动以基本稳定类型为主,东部较西部稳定,广泛分布的砂、板岩抗压强度,属于中等坚硬岩类。冻土主要对明渠、坡槽、厂房等地面建筑物有影响,而对深埋长隧洞影响甚微。

调水冲沙救黄河不现实
  今年3月,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接受《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采访时说:“西线可以供给西北地区工农业生产用水,但更重要的是对黄河中下游的冲沙,保持生态水量。”
  2002~2004年间,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连续进行3次大规模的调水调沙试验,把2.58亿吨泥沙冲入海里。试验表明,调水冲沙是黄河泥沙治理最有效的一项措施。但是,没有一定的水量,很难达到河道冲刷效果。
  现在,黄河一年产生的泥沙有13亿吨,其中4亿吨要冲到海里去。如果按每30方水冲1吨沙子计算,需要120亿方水。黄委会一位官员说,如果没有西线调水补充,黄河冲沙就难以实施。
  但有专家认为,黄河淤积的泥沙并不是每年上百亿立方的水能够冲走,将输沙量与流量直接挂钩是错误的。而且,以近年小浪底四次冲沙数据来推断调水冲沙的效果,难免以偏概全。况且,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流量增加,夹带的泥沙自然增加。一旦冲沙在汛期与洪水叠加,届时,黄河下游的河床不是冲刷,反而可能加重淤积,调水“冲沙治黄”的设想可能落空。
  还有专家提出,向西北六省区供水作为西线调水的目标也值得商榷。目前,阻碍西北地区发展的根本问题是生态问题,并非工业和城市供水问题。
  该专家说,国务院在上个世纪下达的分水方案中,三门峡以上六省区剩余有30亿方左右的水没有开发利用,加上宁蒙灌区可节约下来的水,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能够满足工业和城市的用水需求,而且东线、中线调水也将缓解黄河供水压力。
  西线调水一期工程,拟以7亿m3水用于生态建设,以10亿m3为黄河补水。2050年工程全部完工后,拟以63亿m3水用作生态环境建设。但170亿立方水的分配方案中,不见冲沙用水计划。
  青海省黄河流域目前则因风沙侵蚀、过度放牧,退化草地达413万公顷,其中已沙化113万公顷,沙区还在以每年4万公顷的速度扩张。
  “黄河生态环境问题,不能等到20年以后再动手。到那时,所输之水恐怕还不足以弥补因环境恶化而损失的径流量。”鲁家果说,以西线调水解决黄河水资源的匮乏是不现实的。
  1949年以来,大陆用于黄河水环境治理的投资23亿元,尚不及黄河水利建设投资的4%。鲁建议,以西线调水工程投资的一半,用于黄河中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

花多少钱,产生多大效益?
  据《规划》初步估算,西线一期工程投资469亿元,二期641亿元,三期1930亿元,合计3040亿元(2000年一季度价)。
  “实际投资将远远超出预算。”据鲁家果计算,不包括移民、淹没补偿及生态建设等费用,静态投资应为5800亿元(2000年一季度价)。假设可调水100亿m3,则1m3调水工程成本达60元。折算成动态投资,三期工程逐年施工,资金也将分期投入。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数据,1991~2003年投资价格指数从100上升到186.4,12年中每年平均上升5.326%。由于投资价格上涨,其动态资金将达到36184亿元。如果以调水170亿立方计算,每立方调水工程平均投资为218.8元。每立方的水价格将达到10元以上。
  “谁用得起如此昂贵的水?”鲁家果说,工程一旦投付使用,还将发生维修及营运费用。如果以投资总额的1%计算,每年将达361亿元(2050年价)。
  另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2030年蓄水工程投资为6元/m3,节水工程4元/ m3;2030~2050年蓄水工程为8元/m3,节水工程为6/m3。西线工程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工程难度大、输水线路长,造价特别高,1m3水工程投资为定额指标的8.57倍,调水100亿m3,将多耗费资金5300亿元。
  《规划》估算,2050年完工后,西线工程每年将产生综合经济效益1239亿元,扣除长江发电损失246亿元,净效益为993亿元。以西北能源综合基地为例,如保障水量供给,仅以规划中新增2万亿千瓦发电装机和1亿吨煤制油计算,可增加7000亿元以上的销售收入,并减少约1.6亿吨原油和1000亿美元的石油进口。
  鲁家果认为,实际效益可能远低于这一水平。如按计划调水170亿方,他计算的结果是,总计产生效益达873.91亿元,扣除长江发电损失246亿元,维修营运费361亿元,净效益为266.9亿元(2050年价)。
  他的估算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但记者获悉,原本于2005年结束的项目建议书审定,意外地被推迟。

源自:凤凰周刊 2005年第31期 总第200期
http://www.phoenixtv_com/phoenixtv/83881742083031040/20051206/704077.shtml
13#
 王其容 发表于: 2004-11-5 13:17:21|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仁者乐山在2004-11-4 23:16:05的发言: ] 你干吗要反对?
源头水被调走一半多,76亿立方米就调走40亿立方米,那样的话,大渡河流域就会更干燥,人们就需要花更多钱来买保湿霜之类的护肤品.俺可穷人一个,没钱买的.自私自私,勿笑俺眼光短浅
12#
 一米阳光 发表于: 2004-11-4 23:54:14|只看该作者
这些决策者们就知道关门造车。就知道在白纸上写理论数据。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
 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4-11-4 23:16:05|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王其容在2004-11-4 22:39:00的发言: 反对将俺们大渡河的水调到黄河去
你干吗要反对?
10#
 王其容 发表于: 2004-11-4 22:39:00|只看该作者
反对将俺们大渡河的水调到黄河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4-11-4 19:32:21|只看该作者
这个工程2010年动工,是谁决定的呢?技术上过得去,未必其它方面都过得去。如此浩大的工程,涉及面如此之宽,经过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充分论证和表决没有呢?
8#
 壤塘土汉人 发表于: 2004-11-4 19:03:57|只看该作者

[强烈推荐]鲁家果: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要慎重

⊙作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鲁家果

  跨流域水资源的调配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途径之一。目前东线、中线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启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及第一期工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由黄河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作出,并经水利部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查通过。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在2010年正式施工,至2050年完工。计划从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建引水枢纽7个,输水线路508km(其中,隧洞490km),年输水170亿m3至黄河玛曲段。工程静态投资3040亿元(2000年价)。西线工程建设规模、难度都是当今世界之最。它关系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调整和治理,涉及生态、经济、社会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反复论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作出科学决策。笔者认为,目前在工程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可持续发展及工程面临的风险等方面,还需要慎重研究,不可仓促定案。现就几个问题提出商榷。

一:西线工程可调水量有多少?
  《方案》框算:通天河侧坊引水枢纽年均径流量为124亿m3拟调水80亿m3;雅砻江阿达引水枢纽年均径流量为71亿m3,拟调水50亿m3;雅砻江、大渡河5个引水枢纽年均径流量为76亿m3,拟调水40亿m3。以上三条河流引水枢纽径流量合计271亿m3,计划调水170亿m3。乍看似无问题。但由于没有考虑年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可利用率,调水量被高估了。河川径流量是调水量的基本依据。但河川径流量中2/3为洪水径流,通常不易为人类所利用,而只有其余的1/3~1/4的河川径流量即稳定径流量或基流量可供人类利用。由于水库调蓄,约使天然基流量增加15%,使基流量的比例提高到35%~40%。基流量利用的上限不宜超过60%①。由于青藏高原东部的特殊气候与地理环境,三条河流引水地年内丰水季节与枯水季节径流量的变化很大。据中国科学院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综合考察队调查:在长达7个月的枯水季节(11月至次年5月)各引水枢纽河川的总径流量只有59.67亿m3,其中通天河直门达为23.9亿m3(占年流量19.2%),雅砻江甘孜站为16.27亿m3(占年径流量22.9%),大渡河足木足站为19.5亿m3(占年径流量的25.6%)②。这一持续的低水流量是稳定径流即基流量。以此框算全年基流量为102.29亿m3,如加上水库调蓄量27.2亿m3,则基流量为129.5亿m3。如按基流利用的上限60%计算,可调水77.69亿m3。考虑到调水地区下游人口密度较低,把调水量占基流量比例提高到80%,则调水量为103.6亿m3。与规划调水量170亿m3仍相去甚远。其次,可调水量中没有估算枯水年和丰水年年际径流量的变化。年际径流变差系数通天河直门达为0.25,雅砻江甘孜为0.14,大渡河足木足为0.15,加权平均为0.19。19%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加剧了调水量的不稳定性。再次,各引水枢纽集水面积实际上小于参证水文站集水面积,因此河川引水枢纽径流量实际上小于参证水文站径流量。《规划》称:通天河各引水枢纽与参证站直门达集水面积比在90%以上,雅砻江阿达引水枢纽集水面积与甘孜站集水面积比在85%以上,大渡河引水枢纽与参证站集水面积比为85%以下。照此推算,在271亿m3总径流量中,约有34亿m3左右可能被高估。由于引水河流年内枯水期长,常年稳定的基流量只有年径流总量的37.7%,加之径流年际变化及集水面积计算上的差异等不确定因素,年可调水量将低于100亿m3,比规划少70亿m3。

二:调水对长江源头及上游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制约西线工程最重要的因素
  如调水100亿m3,西线工程将引走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基流量的80%,对长江源头及上游生态环境将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生衍的命脉,从源头上保护两大河流的水资源是关系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目前长江源头及上游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湖泊、沼泽、草原面积缩小,冰川退缩,森林、植被破坏,沙漠化、荒漠化面积扩大,水流量呈日益减少趋势。据1999年4月的考察结果,长江正源沱沱河沙漠化土地为19508km2,水土流失面积达10.4万km3。青海省副省长刘光说:“长江源头地区的沙土流失面积已经占到67%,长江源头平均输沙量1303万吨,源区90%的沼泽干涸,许多河流断流,雪线上升,冰川退缩。从1970年到1990年20年间,冰川后退500米,草原退化380万公顷,沱沱河水量下降,在过去10年中流量下降了20%③。长江上游的水源不仅来自通天河上游,还来自雅砻江、大渡河上游及若干支流。雅砻江上游冰川已退缩了200m至400m,已呈荒漠景象。同时,其中下游干旱河谷地上限也抬升了200m至400m。大渡河年均径流量自50年代至90年代末下降了14%④。长江上游森林破坏使水源涵养能力减少了75%。”50年前长江上游川西滇东北原始森林,其水源涵养能力达4000亿立方米,劫后余生的森林仍能涵养1000亿立方米的水源。“⑤50年代前,川西高原森林复盖率26%,由于过度砍伐,1973~1974年普查已降至13.1%⑥。上世纪末20多年间砍伐有增无减。长江源头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水源日益枯竭,水量日益减少,水源涵养力日益削弱,枯水与洪水季节差日益扩大。所以,保护长江水源,保护长江水资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西线调水工程位于长江源上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的上游,地处高原寒带、亚寒带及寒温带,海拔3400~4500m,工程区面积30万km2左右,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平衡条件极其脆弱,一旦破坏,永久不能恢复。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可能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工程实施后将改变原地貌,破坏原生植被,缩小涵养水源的高原草甸、沼泽、森林面积,扩大沙漠化荒漠化的趋势,加剧水土流失。使长江上游的水环境更加恶化,从源头上影响长江的造水功能。调水使水库坝下河段径流量减少,河川水位下降,这将增加大气和土壤干燥度,干旱河谷的范围将不断扩大,干旱河谷地将向两岸坡地抬升,威胁濒临险境的森林植被,使生态更加恶化,调水计划一旦实施。引水枢纽以下金沙江玉树至渡口900km河段,雅砻江甘孜至渡口600km河段,大渡河斜尔朵至石棉300km河段,在11月至5月7个月中径流量将分别减少36%~23%⑦,而在近坝河段枯水季节甚至可能断流。这一河段本是长江上游原始森林最茂盛的地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过度采伐,已损失大半,目前采取紧急措施予以保护。如受调水影响,径流量将大幅减少,地下水位降低,将对两岸森林植被保护带来严重影响。在地处温带亚热带的山区,一旦河谷中森林植被破坏,谷地温度会迅速上升,造成蒸发量大增,最终导致河谷的沙漠化,加重水土流失。在长江上游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亦将付之东流。因此,西线调水对长江上游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绝不能低估。

三:西线工程面临地质灾害的巨大风险
  西线工程所经过的横断山脉褶皱构造异常发育,地层褶皱强烈,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繁。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都循着断裂走向,沿河宽谷与盆地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断裂带上的陷落部分⑧。通天河上的侧坊引水枢纽,地处玉树、邓柯、德格断裂带,雅砻江引水枢纽阿达、阿安、仁达地处鲜水河地震带。这一带系浅源地震,深度在20公里以内,频率高,强度大。1901年~1976年期间,甘孜、炉霍一带发生破坏性地震18次,其中6~6.9级地震7次(烈度IX度),5~5.9级地震9次(烈度VII度以上)。1973年2月6日炉霍发生7.9级强烈地震(烈度在X度以上)。⑨工程输水线路508km,隧洞490km,无法避开地震带。水库面积合计379km2,多处于断裂中心地带。黄委会勘察设计院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西线工程不同程度地穿越多条活动性断裂,其位置和方向不可能回避活动性深大断裂的影响。对于深大活动性断裂,断裂带宽度带达到数百米以上,断层变形的规律性及其变形量,特别是工程有效期内的变形量,以及由此引起的隧洞变形与稳定性问题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西线工程区的活动断层中,以桑日麻断裂、鲜水河断裂和甘德南断裂对工程的影响最大,也是主要的发震断裂,应加强研究…“⑩报告提出要加强监测预报研究,但研究结果如何?有何对应措施,则无下文。可见,工程面临的这一巨大的地质灾害风险,至今尚无法规避与防范。这些活动性断裂地带一旦发生强烈地震,可能使深埋地下的输水隧道错位、断裂、崩塌,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乃至中断调水工程的运行。大面积的蓄水工程也可能诱发地震,造成垮坝。万一水库垮坝,对于长江上游沿江城市、乡村以及各级电站相当于一次特大洪水的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经济合理性探讨
  当地水资源充分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调水工程经济合理性的前提。只有在当地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的基础上,再实施调水才能确保调水工程经济上的合理性。西线工程计划在2050年前完工,静态投资3040亿元(2000年价格),工期40年,估计动态投资应在6000亿元左右(包括利息、物价上升因素以及输水网络建设,施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费用)。假设可调水100亿m3,则每m3调水工程成本达60元。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2030年蓄水工程投资为6元/m3,节水工程4元/m3;2030~2050年蓄水工程为8元/m3,节水工程为6元/m3。⑾平均蓄水工程投资为7元/m3,节水工程为5元/m3。西线工程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工程难度大,输水线路长,造价特别高,每m3水工程投资为定额指标的8.57倍。调水100亿m3多耗费资金5300亿元。黄河缺水,但黄河水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合理的使用,还存在较大的节水潜力。农业灌溉是黄河的用水大户,据2000年统计,黄河流域面积1298万hm2,灌溉面积433万hm2,综合毛灌定额为7200m3/hm2,耗水311.76亿m3,占黄河平均径流量的580亿m3的53.7%。水资源本来就非常紧张的北方旱区,但农田灌溉中的损失浪费却相当严重。北方灌区,渠系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如新疆、宁夏、甘肃、青海的灌区都在0.4~0.45之间,甘肃河西走廊灌区一般亩净灌水量比实际需要多出1.5倍。引黄灌区下游输水损失达30~50%,灌水利用率只有40%左右。不少引黄灌区年毛灌溉定额超过7500m3/hm2。⑿据专家估计,若建设和发展节水型农业,全面推广各种节水技术,可使水分利用率提高15%~20%。在地表水灌区,平均渠系利用系数只有0.5,若全面推广渠系防渗技术,使渠系利用系数达到0.65,即可节水15%,以上两项措施合计可节水30~35%⒀照此框算,黄灌区如实施以上节水措施,可节水93亿m3~109亿m3,相当于西线调水工程的可调水量。如按现行农业节水投资4元/m3计算,节水投资为372亿元~436亿元,仅为西线工程投资的6.6%。而且节水工程建设至多10年即可见效,而西线工程将待30~50年才能逐步见效。为什么要舍近而求远,舍省而求费?由此可见,西线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投资有效性大可商榷。

五:调水对长江上游水电带来较大的损失
  由于调水后径流量减少及洪枯比的扩大,导致常年发电量减少。以雅砻江为例:雅砻江年径流总量为511.90亿m3,装机容量2856万kw,年发电量1516亿kw·h,引水枢纽以下600公里河段年减少径流65亿m3;在枯水季节(11月至次年5月)减少径流量达37.9亿m3,只剩90亿m3,相当于常年同期平均水量127.97亿吨的70.3%,相应减少发电量250亿kw·h,损失率为16.6%。据《规划》预测:西线工程调水170亿m3,计算到长江葛洲坝,长江干流和支流受调水影响水电梯级共69座,规划装机容量1.3亿kw,年发电量7704亿kw·h,调水后将降至6587kw·h,年发电量减少1117亿kw·h,损失率为14.5%,相当于三峡电站设计年发电量的133%。如以目前上网电价每度0.25元计算,每年损失电费270亿元。

六:试图依靠西线调水解决黄河水资源匮乏是不现实的
  黄河水资源匮乏的形势严峻,加强黄河上中游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水源,保护水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是当务之急。由于风沙侵蚀,过度放牧,青海省黄河流域退化草地413万公顷,其中已沙化113万公顷,而且沙区还在以每年4万公顷的速度扩张。据黄河源头第一水文站玛多水文站记载,黄河源头水流量已从原来的30~40m3/秒减少到目前的10m3/秒。1988~1998年10年间黄河青海段的水量比正常年份减少23.2%,共减少水量250亿m3⒁黄河要恢复造水功能和自然蓄水功能,要加大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只有种树种草,还耕还林,还牧还草,加强生态建设,才能增强黄河的造水和保水功能,增加黄河的径流量。西线调水一期工程于2020年完工后,规划以7亿m3水用于生态环境建设,以10亿m3为黄河补水;2050年工程全部完工后,规划以63亿m3水用作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能否实现,尚为未知数。何况黄河生态环境建设迫在眉睫,不能等到20年50年以后再动手,那时为时已晚,所输之水恐远不足以弥补因环境恶化而损失的径流量。因此试图以调水来解决黄河水资源的匮乏是不现实的。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忽视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建国以来,国家用于黄河水环境治理投资共23亿元,不及黄河建设投资的4%,西北防护林建设,一年的国家投入仅6000万元。⒂资金不足,大大制约了黄河的生态环境建设。如果能以西线调水工程投资的一半,用于黄河中上游的生态环境建设,在三、五十年中必可见显着成效,这才是造福黄河的千秋大业。

七: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应力求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化
  西线调水是一个跨流域的巨大工程,牵涉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广大人民的利益。从勘察设计、制订规划到宏观决策,除中央的统筹协调外,应有黄河、长江水利委员会以及有关的省、市、自治区参加。目前,这一工程的勘察、设计、规划全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筹划,长江水利委员会及长江中上游有关省市均未参与。2001年5月水利部主持的《规划》审查委员会与会签名的70人中,只有长委会及四川水利厅各1人。对于这样一个重大建设项目的决策,没有工程所在省和输水方的参与,显然是不合理的。建议在全国南水北调工程委员会内成立西线工程建设委员会,负责工程的协调及重大决策。委员会的成员除中央有关部门外,应包括黄河长江两委以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山西、河南、四川、云南、西藏、重庆、湖北等省市自治区的有关部门。专家委员会应该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不应成为”一言堂“,而应有不同意见的讨论和争辩。真理总是愈辩愈明的,只有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讨论,科学的决策才能产生。西线调水工程,实际上是一项调长江源头之水以补充黄河水源的引水工程。从已经专家审定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来看,工程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经济合理性都存在较大问题,工程面临的巨大风险还缺乏确切的科学评估。因此,规划尚需从长计议,决策更应慎之又慎。仓促定案,一旦造成决策失误,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解决北方水资源危机,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着手,不可偏废。从经济合理性及水资源利用合理性看,节流应优先于开源。开源也不能仅靠蓄水引水水利工程,因为水利工程只能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往往利弊并存。从长远看,只有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才能恢复河川的生机,改善河川自身的造水、保水机能,这才是治本之策。黄河的生态环境建设,涉及水利、环保、国土整治、农林牧、城乡建设等各有关部门,需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这都是题外的话了。

§ 参考文献
  ①⑾⑿⒀参见刘昌明等:《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第65页、76页、51页、56页,科学出版社,1998。
  ②⑦中国科学院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综合考察队:《川西滇北地区水文地理》,第107页、122页、129页、142页,科学出版社,1985。
  ③④⒁⒂转引自马军:《中国水危机》第142页、143页、30页、81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⑤曲格平等:《98洪水聚焦森林》第11页,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⑥《四川水旱灾》第202页,科学出版社,1996。
  ⑧《中国自然地理(地貌)》,第56~57页,科学出版社,1980。
  ⑨《四川地图集》四川地震图,中国地图出版社,1986。
  ⑩王学潮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及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刊《工程地质学报》2002.10。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子澄 发表于: 2004-9-16 15:11:15|只看该作者

社会效益

一:投资估算
  按2000年第一季度价格水平,第一期工程静态投资为469亿元,第二期工程为641亿元,第一、二期工程合计为1110亿元,调水90亿立方米,单方水投资12元;第三期工程为1930亿元,三期工程共3040亿元。

二:环境和社会影响分析
  初步分析了调水对调水河流地区、调水工程区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社会环境方面,初步分析了调水对人群健康、三江源保护区、水库淹没等的影响。调水对调水河流梯级发电有一定的影响,但调水入黄河后增加了发电效益,从2030年水平看,损失和效益大体相当。调水对工农业用水、漂木、航运基本没有影响。
  自然生态影响方面,初步分析了对局地气候、地下水位、下游水质、干旱河谷和生物等的影响。研究表明,尚未发现制约西线调水工程实施的重大因素。
  第一期工程,从雅砻江支流调水15亿立方米,大渡河支流调水25亿立方米,调水量有限,对下游影响甚微。

三:效益预测分析
  从水量丰沛的长江上游,向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调水,具有显着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50年调水170亿立方米,在龙羊峡—兰州河段、兰州—河口镇河段、河口镇—龙门河段、龙门—三门峡河段,向两岸地区供水120亿立方米,向黄河干流补水30亿立方米,向流域外的黑河、石羊河等地补水20亿立方米。年净经济效益993亿元,调单方水经济效益6元。
  2020年水平第一期工程调水40亿立方米,向兰州—河口镇河段的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北部地区供水20亿立方米其中生态环境用水7亿立方米,工业用水8亿立方米,生活用水5亿立方米,并向龙门—三门峡河段的关中地区和汾渭河地区供水10亿立方米,向黄河干流补水10亿立方米由于水土保持用水和支流用水,减少了入黄水量,此10亿立方米水为补充黄河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经济效益248亿元,扣除调水对调水河流的发电经济损失8亿元,净经济效益240亿元,调单方水经济效益6元。
6# 青城山
 楼主|子澄 发表于: 2004-9-16 15:10:44|只看该作者

规划总布局

一:工程规划总布局
  前述三条河五个较好的引水方案有两种组合,形成了三条河调水的两种布局方案,一是达—贾联合自流线路,调水40亿立方米;仁—章自流线路,调水45亿立方米;同—雅—章自流线路,调水75亿立方米,共调水160亿立方米。二是达—贾联合自流线路,调水40亿立方米;阿—贾自流线路,调水50亿立方米;侧—雅—贾自流线路,调水80亿立方米,共调水170亿立方米。
  布局方案二具有下移、集中的特点。
  下移。布局方案一的通天河引水高程4100米左右,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严重缺氧,每年野外工作时间仅4~6个月,勘察、规划、施工、运行和管理困难很大。布局方案二相对于布局方案一,引水枢纽和输水线路整体下移,海拔高程处于3500米左右,该区有森林、农田,适宜于人类活动,对施工、运行和管理都有利。下移后的通天河侧仿水库比方案一同加水库的径流量大,下泄水量也大,而且侧仿水库处于三江源保护区的边缘,对生态的影响相对较小。
  集中。布局方案二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互相联系,能由近及远、逐步实施,达—贾线先期实施后,后期实施的雅砻江、通天河输水线路相当一部分要从达—贾线近旁通过,引水工程高度集中,后期工程可充分利用第一期工程线路的地质资料和处理措施,节省后期工程大量的勘测、交通及施工等基础工程费用。
  根据规划阶段的工作深度,拟推荐布局方案二。根据推荐的布局方案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总体布局如下:
  大渡河、雅砻江支流达曲—贾曲联合自流线路,调水40亿立方米。自雅砻江支流达曲开始调水,建阿安引水枢纽引水7亿立方米,通过输水隧洞穿过分水岭到泥曲;建仁达引水枢纽引水8亿立方米,再通过输水隧洞穿过雅砻江与大渡河的分水岭到杜柯河;建上杜柯引水枢纽引水11.5亿立方米,再通过输水隧洞穿过分水岭到麻尔曲;建亚尔堂引水枢纽引水11.5亿立方米,再通过输水隧洞穿过分水岭到阿柯河;建克柯引水枢纽引水2亿立方米,再通过输水隧洞穿过大渡河与黄河的分水岭到黄河支流贾曲;在贾曲隧洞出口后,沿贾曲左岸开挖明渠,输水到黄河。
  雅砻江阿达—贾曲自流线路,在雅砻江干流建阿达引水枢纽,调水50亿立方米。开凿隧洞通过雅砻江干流和支流达曲的分水岭,输水穿过达曲,此后输水线路和达—贾联合自流线路基本平行,走向一致,输水到黄河贾曲出流。
  通天河侧仿—雅砻江—贾曲自流线路,在通天河干流建侧仿引水枢纽,调水80亿立方米。自侧仿水库引水,过歇武沟沿通天河及其以下的金沙江左岸开凿隧洞,到邓柯附近穿越金沙江与雅砻江分水岭到雅砻江浪多,顺河道而下进入雅砻江阿达水库,然后从阿达水库引水到黄河贾曲,自阿达引水枢纽以后的输水线路和阿—贾自流线路基本平行,输水到黄河贾曲出流。
  三条河调水170亿立方米,基本上能够缓解黄河上中游地区2050年左右的缺水,但从发展战略考虑,要实现西北地区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尚需扩大水源。因此,规划时还研究了从西南的澜沧江、怒江向黄河调水作为西线后续的远景水源工程。初步研究结果认为,从澜沧江、怒江可以自流调水到黄河,后续水源可调水量160亿~200亿立方米,后续线路均能与目前规划的三条河引水线路相衔接。后续水源调水拟从怒江东巴水库引水,串连澜沧江吉曲、扎曲、子曲,在玉树以上入通天河侧仿水库,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相衔接。

二:工程分期规划
  1. 第一期工程的选定
  从以上三条河调水工程总体布局初步比较来看,由于各输水线路的入黄出口均在黄河贾曲,出口段输水线路集中在从雅砻江和大渡河支流引水的达—贾联合自流线路附近,工程实施必然要由近及远,先支流后干流的步骤逐步实施,即先从靠近黄河的达—贾联合自流方案开始,逐步扩展到雅砻江干流和通天河引水,实现三条河调水170亿立方米。
  本着由低海拔到高海拔、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规划思路,第一期工程选择达—贾联合自流方案。达—贾联合自流方案调水40亿立方米,需要建5座引水枢纽,引水线路长度260千米。

  2. 第二期工程选择
  布局方案二中,雅砻江距黄河较近,调水条件优于通天河,因此选择雅砻江阿—贾自流方案为第二期工程。
  第一、第二期工程的实施,可满足2030年左右黄河上中游6省、自治区增供水资源量的需求。

  3. 第三期工程选择
  布局方案二中,选择通天河侧—雅—贾自流方案为第三期工程。第三期工程调水80亿立方米,输水线路长,投资高达1929亿元单方水投资24元,占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总投资的6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要全部实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按现规划的工期排序,第三期工程的实施时间预计在30年以后,那时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已经实施,西线工程的第一、第二期工程也已实施,南水北调“四横三纵”的总体格局已经形成,黄河水资源需要重新配置。再者,那时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需水也有变化,第三期工程的规模势必相应调整,工程方案尚可与抽水方案或其他方案进一步比较优选。由于目前规划的第一、第二、第三期工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第一期工程先行实施,第二、三期工程输水线路在通过雅砻江和大渡河支流分水岭时,与第一期工程平行的线路部分都需另外开凿隧洞,与第一期工程互不干扰,故第一期工程的选定不影响第二期工程的调整变化,更不影响第三期工程进一步优选。

三:实施规划意见
  抓紧前期工作的进程,2010年以前完成第一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招标文件编制,力争2010年第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开展并完成第二期工程规划,适时转入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工作。第三期工程的实施距今尚有30多年,那时水资源配置网络已基本形成,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有很大变化,工程方案尚需进一步优选,但不影响第一、二期工程的实施。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3 17:54,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