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040|回复: 3
 戏游 发表于: 2019-5-11 06:08: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灾害·事故] 我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顺利

 [复制链接]
源自:经济日报
原文标题:我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顺利

  本报北京5月10日消息,记者:郭静原报道:我国于2018年5月12日宣布在川滇地区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中国地震局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总体情况和一年来的进展。
  在中国地震局全力推进下,一年来实验场建设进展顺利。近期,《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科学设计》已通过权威论证并予以发布,确立了实验场的科学目标、科学思路和研究重点。目前,在研项目近60个,在实验场新增观测站360个,已经积累一批观测数据。俄罗斯、埃及、亚美尼亚、阿尔及利亚等13个国家参加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科学实验场列入2019年“一带一路”地震减灾合作协调人会议计划,成为“一带一路”地震减灾重点内容。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单位的17个专家团队已经开始科研工作。
  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是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针对大陆强震,利用现代化的立体观测台网,实现多学科的高精度、高密度观测。
  郑国光说,下一步,将继续加快实验场建设。未来3年将建成多口数百米至1000米的地震井下观测台阵,探索开展数千米深井观测试验和穿透地震活动断层的科学钻探,获取更丰富的地下结构和介质观测数据。实验场将建设分布式的数据中心、仪器运维中心,建立数据共享合作机制,开放基础观测设施,为科研团队提供观测仪器、野外观测服务和数据信息共享。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将发布国际一流高分辨率壳幔精细结构、地震活动断层分布和重力、地磁、地壳运动等地球物理场变化图像,产出一批地震孕育发生和地震风险评估的相关科学模型及应用示范,形成新型业务能力,推动实现防震减灾工作从技术型向服务型转变。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戏游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戏游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戏游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戏游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戏游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戏游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hoho2008 发表于: 2019-5-12 12:06: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我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顺利 新增观测站360个

源自:环球网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记者:魏玉坤、叶昊鸣)“一年来,我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进展顺利,已在实验场新增观测站360个,并积累了一批观测数据。”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10日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一周年发布会上表示。
  什么是地震科学实验场?郑国光介绍,地震科学实验场是地震科技的野外实验室,其任务是针对地震孕育、发生和致灾各环节的科学问题,特别是那些需要通过野外实验进行验证的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为什么要建设地震科学实验场?郑国光说,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对地震安全有了更高需求。地震科学是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既需要室内的研究,更需要野外的观测和验证。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全民地震科学认知水平,我国于2018年5月12日宣布在川滇地区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实验场属于基础研究,兼顾应用,将为地震业务体系提供基于科学研究的新业务能力。例如,在监测预报方面,通过数值地震预测模型,推进从经验预测到理论预测的转变等。”郑国光说。
  我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特色是什么?郑国光称,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强调大陆强震,重点关注从地震孕育发生到工程结构响应的全链条防震减灾科技问题,致力于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实现地震灾害防治目标。
  一年来实验场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郑国光表示,截至目前,在实验场新增观测站360个,美国、俄罗斯等13个国家参加地震科学实验场,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的17个专家团队已开始科研工作,在研项目近60个。近期,《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科学设计》已通过权威论证并予以发布,明确了实验场的科学目标、科学思路和研究重点。
  郑国光说,未来将加快实验场建设,争取在3年内建成多口数百米至1000米地震井下观测台阵,获取更丰富的地下结构和介质观测数据。建立数据共享合作机制,为科研团队提供观测仪器、野外观测服务和数据信息共享。在实验场区开展科学研究,发布地震活动断层分布和重力、地磁、地壳运动等地球物理场变化图像,产出一批地震孕育发生和地震风险评估的相关科学模型及应用示范,推动实现防震减灾工作从技术型向服务型转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cz1234 发表于: 2019-5-12 12:06:00|显示全部楼层

“捕捉”地震的野外实验室什么样

源自:环球网
  占地78万平方公里、横跨川滇甘贵等省份,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如此巨大的尺度和规模,让人们很难想象,这将是一个科学家“捕捉”并深入研究地震的天然科学“实验室”。为何要在如此大的区域建设地震科学实验场?实验场里将开展哪些具体实验?对当地普通人的生活会有影响吗?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实验场为“网”捞地震之“鱼”
  成云致雨、水泛成灾……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对于暴雨、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人类已经有了相对清晰的规律认识,并能够随之给出预测和应对手段。但对地震这个地下深处看不见、摸不着的“对手”,全球科学家仍对其发生机制不甚清楚,并将地震预测预报视为世界难题。科学家设想,若能在地震多发地区通过大规模布设仪器实时“捕捉”到每一次地震的发生轨迹和地球内外变化,并借地震发生之时来验证相关防震减灾技术,无疑将大大提高人类对于地震发生规律的认识水平。
  “然而,地震发生的位置很难琢磨,且一次地震发生所能波及的范围,小则几公里,大则几百公里,因此,为了完整、准确地监测到地震发生时的各类影响变化,这个‘实验室’的尺度就一定要足够大。这正是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范围如此划定的原因。”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所长吴忠良说。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党委书记杜瑞林则把实验场比作了一张“大网”:“实验场的这个区域主要涵盖川滇,这里每年地震多发。它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强烈变形的区域和关键部位,是研究大陆地震的理想场所,也是灾害风险防治的示范区。我们在这个区域集中监测和开展地震野外实验,正是用实验场这个‘大网’来捞地震这条难以捉摸的‘鱼’,网眼做得密些,也就更容易捉到。”
  大规模实时观测数据是关键
  地震科学是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主要观测对象包括地震波、地磁、地声、GPS形变等,因此,科学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区域范围内,将集中开展一系列科学观测活动。“地震的野外大规模实时观测已成为可能。”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说。
  在监测设备上,除了选址建设固定的地震监测台站和观测站,科学家们将在实验场区域内选择野外合适的区域架设流动、密集的地震仪器台阵,以观测积累各类地球信号。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丁志峰介绍,该所团队在实验场中将利用台阵所获得的地磁等信号,深入分析地球内部的物理变化,剖析地震应力等基础科学研究问题。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孙柏涛则告诉记者,在实验场中,该所将开展一系列建筑抗震的工程力学研究:“例如,我们将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在一些桥梁大坝、高层建筑上架设微型传感器,在各类地震发生时实时监测到建筑在震时和震后的相关力学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验证和研发防震减灾技术。”
  深地探测也是实验场科学监测的重要内容。记者了解到,借鉴美国、日本地震实验场的成熟经验,未来3年,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将在区域内选址,建成多口数百米至1000米的地震井下观测台阵,探索开展数千米深井观测试验和穿透地震活动断层的科学钻探,以获取更丰富的地下结构和介质观测数据。
  远离人类活动区建设开放的科研平台
  建立台站、台阵和观测深井,开展一系列地震科学监测,是否会对实验场区域内的老百姓和自然环境造成影响?
  对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党委书记张晓东表示,地震观测仪器捕捉的地球信号一般都非常微弱,本身就需要环境无干扰,远离人类生活区,所以各类科学仪器主要都选择架设在野外,因此,对城乡居民基本没有干扰。同时,地震观测的相关仪器普遍都是流动式的,如传感器,一般体积小、功率低,且都是被动式接收信号的仪器,本身不会主动输出信号和声音,因此,对周围的环境和动植物不会产生辐射和干扰,公众不必多虑。
  “除了进行科学观测,实验场区域内还将建设分布式的数据中心、仪器运维中心,建立数据共享合作机制,开放基础观测设施,为科研团队提供观测仪器、野外观测服务和数据信息共享。”郑国光说。
  他表示,作为一个开放的科研平台,中国地震实验场将坚持开门建设、开放运行,开展最广泛的国内外合作,凝聚国内外地震科研力量,实现从科学统筹不够的“游击战”向围绕提升地震灾害防治能力、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持续攻关的“阵地战”转变,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地震科学实验场。
 瓜子米米 发表于: 2019-5-13 08:45:51|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了,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干了这些大事

源自:环球网
  走近大科学工程
⊙记者:李 艳

  5月10日,中国地震局公布了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最新进展引发外界广泛关注。2018年5月12日5·12大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上,我国宣布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迄今已有一年的时间。“一年来,我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进展顺利,已在实验场新增观测站360个,并积累了一批观测数据。”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说。
  实验场位置独特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覆盖川甘交界到云南南部区域。郑国光表示,这是科学家们多方研究的结果──这个区域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强烈变形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类型丰富,有长期积累的观测资料,是开展地震科学实验的理想场所。
  郑国光介绍,这是世界首个研究“从地震破裂过程到工程结构响应”全链条的地震科学实验场,也是国际上迄今唯一针对大陆型强震进行系统研究的地震科学实验场。
  郑国光认为,“这个实验场属于基础研究,兼顾应用,将为地震业务体系提供基于科学研究的新业务能力。例如,在监测预报方面,通过数值地震预测模型,推进从经验预测到理论预测的转变等。”
  将重点开展千米深井观测
  地震科学实验场是地震科技的野外实验室,其任务是针对地震孕育、发生和致灾各环节的科学问题,特别是那些需要通过野外实验进行验证的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宣布建设开始,科学家们便对它寄予厚望。业内人士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这个实验场的建设让科学家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立体观测台网,实现多学科的高精度、高密度观测;通过开展野外观测和实验,或许可以破解从地震孕育、发生到地面振动以及建筑物破坏的全链条防震减灾科技问题,将大大推进地震科技进步和地震灾害的防治。
  郑国光表示,未来将加快实验场建设,争取在3年内建成多口数百米至1000米地震井下观测台阵,获取更丰富的地下结构和介质观测数据。
  17个团队已开始工作
  法国科学院院士Paul Tapponnier是参与实验场设计、建设、研究的众多国际科学家之一。他表示中国的地震机理有自己的独特性,实验场的建设让科学家们对地震预报有了新的希望。目前,美国、俄罗斯等13个国家参加地震科学实验场相关工作,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的17个专家团队已开始科研工作,在研项目近60个。
  郑国光表示,下一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还将提高共建共享水平,建立数据共享合作机制,为科研团队提供观测仪器、野外观测服务和数据信息共享,努力把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成新思想的孵化器、新技术的加速器、新成果的助推器。(科技日报北京5月12日电)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19 01:57, Processed in 2.932805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