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4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少数民族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开创亚洲新未来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 管永前
表现唐朝汉、胡互动的画作《丝绸之路》(谢振瓯绘)图片来自新华网
  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出席大会,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共话亚洲合作共赢大计。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深情回望亚洲文明的发展历程,高度评价亚洲人民创造的辉煌文明成果,准确把握亚洲人民对一个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开放融通的亚洲的美好期待,明确提出了加强交流互鉴的4点主张,向世人宣示了中华文明的特质与气质,引起与会嘉宾广泛共鸣,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本期起,我们将刊发一组文章,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编者
  文明是人类进步发展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丰富和发展了各种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产业时代到信息社会,人类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灿烂的精神文明,汇聚成博大精深的文明乐章。
  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中的奇葩,历史悠久,灿烂辉煌。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出应促进亚洲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并在不同场合发出关于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中方倡议,呼吁通过对话促进交流互鉴、凝聚更大共识,为亚洲文明繁荣注入新动力,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亚洲共同体,共同开创亚洲新未来。这一倡议为推动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民相知相亲提供了新平台,具有开创性意义。

亚洲文明对人类发展贡献巨大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多彩,亚洲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亚洲,有全世界67%的人口、29.4%的陆地面积和1/3的经济总量,是众多文明的汇聚交融之地。放眼人类文明的壮阔版图,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到印度河-恒河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区,产生了著名的两河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等几大古文明,对欧洲古代的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公元前后至18世纪中叶,亚洲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一直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关键力量。据统计,到公元1750年,在当时的世界经济总量中,中国占32%,印度占24%,而欧洲的英国、法国、普鲁士、俄国、意大利五国总共才占17%。亚洲的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曾经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兴起,从思想文化和经济技术上提供了重要条件、产生了重要影响。
  根据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滕文生的研究,当欧洲还处在中世纪的黑暗状态时,阿拉伯地区的阿巴斯王朝在公元830年至930年间开展了著名的“百年翻译运动”,将阿拉伯地区保存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典籍和阿拉伯人对它们的发展成果,以及印度的数字系统和中国的古代发明传播到欧洲,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指路明灯。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的欧洲,还出现过持续的“中国文化热”,《马可·波罗游记》曾令无数西方人对中国心驰神往。
  英国学者约翰·霍布森在《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一书中这样写道:“英国自觉地获得和吸取了中国的技术──无论是实实在在的技术还是特定的技术知识。”“如果没有中国的早期发明,就不可能会有英国的改进。如果没有中国的这些贡献,英国很有可能还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游离于同样落后的欧洲大陆边缘。”
  “在亚洲,数学家发明了‘零’的概念与代数学,天文学家更能准确追寻天上繁星,诗人的文学作品至今撩拨心弦,哲学家创造了今天仍影响我们的思想与法律体系。”美国学者斯图尔特·戈登在《极简亚洲千年史》中,如是评价亚洲文明的创造力。
  美国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今天的西方文明……与其说系于克里特、希腊、罗马,不如说系于近东……近东才真正是西方文明的创造者。”
  但不幸的是,绵延数千年的古老亚洲文明,在近代受制于“坚船利炮”,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属。而后,亚洲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昂然踏上了充满希望的复兴征程。
  可以说,亚洲是人类早期文明最为发达的地区,它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巨大。从水稻的培植、城市的出现,到多元的宗教、文字与书写系统、规模庞大的国家管理体系、杰出的艺术作品等,亚洲人民创造的辉煌文明成果是全亚洲的光荣和骄傲。我们今日强调亚洲文明对人类发展的历史贡献,就是要致力于将亚洲价值、东方智慧更好地运用于“一带一路”建设,运用于改进亚洲和全球治理,为促进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作出更多的贡献。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习近平主席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
  早在公元前100多年,丝绸之路的开通就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国的丝绸,改变了西方人的穿着;而西方的物产和艺术,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日用习惯和艺术风格。中国的儒学影响了日本、朝鲜的文化发展,南亚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也丰富了中华文化。汉唐时期对域外文化的吸收消化,促进了汉唐灿烂文明的出现;而唐宋时期中华文化的远播,也影响了东南亚诸国的发展进程。15世纪初,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航海远洋,到了东南亚很多国家,一直抵达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清之际,尽管中央王朝采取了“海禁”政策,民间的海外交往却并未止步,民间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实现的中外交通日益发达。中国的一些商人和平民泛舟海上,往来贸易,甚至到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定居,成为今天海外华人的先民,为远播中华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同中国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的宗教文化、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带来了深远影响。上千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中国传统画法同西方油画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徐悲鸿等大师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赏。中国的造纸术、火 药、印刷术、指南针等发明创造带动了世界性变革,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
  历史与实践证明,亚洲文明的开放性、包容性,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深度交融,是亚洲各国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不竭动力。亚洲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不同文明间对话、交流、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明本身自我完善、延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文明交流互鉴汇聚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亚洲诸国家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背景,不同文明之间需要相互交流和借鉴。习近平主席指出:“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传承弘扬亚洲璀璨辉煌的文明成果,在根脉相通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文明对话,必将汇聚起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的强大力量。

以文明交流互鉴超越文明隔阂和文明冲突
  当今世界,由文明差异引起的冲突和对抗依然存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偏见乃至仇恨远未消除。文明隔阂和文明冲突本质上属于文明间的相互认知问题。隔阂和冲突由不同文明间的接触和交往而生,可能随着深度交流而扩大,但最终会随着全面交流交融而消除。由于工业革命从西方开始,西方“文明优越论”“文明等级论”思想根深蒂固。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中,亚洲文明长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弱势地位。
  习近平主席指出:“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以文明交流互鉴超越文明隔阂和文明冲突,最根本的就是要跳出各自文明的传统认知框架和成见,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深入了解不同文明的独到之处,了解不同文明中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不同文明的真谛。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得益于文明对话交流、互学互鉴。中国发展的历史告诉世界,文明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唯一选择,“文明冲突论”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事实证明,只要摒弃傲慢与偏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包容互鉴,世界多元文明就必定会和合共生、琴瑟和鸣,呈现出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美丽画卷。亚洲必须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

以文明交流互鉴克服全球性难题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全球性的难题和严峻挑战,例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经济增长缺乏新动力,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等。同时,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依然沉重。要克服上述难题和严峻挑战,需要世界不同国度的人们从多元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和力量,增强理解、消除误解,齐心协力,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加强对话,交流学习最佳实践,取长补短,在相互借鉴中实现共同发展,惠及全体人民。同时,要倡导和而不同,允许各国寻找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应对之策。

以文明交流互鉴助推和平发展
  “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镌刻的这句话,正是人类需要共同警醒的。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局部战争此起彼伏,贫困饥饿依然存在,难民危机、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众多威胁困扰着人们。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妄动,让人们更加担心对立对抗带来的风险。
  解决这些难题,仅靠一国或一种文明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和智慧中汲取营养,让和平与文明的雨露滋润人的思想,扬起和平发展的风帆。大国之间要摒弃冷战思维、零和思维,坚守底线思维,秉承交流互鉴的合作理念,增进战略互信。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还要依托多层次、全方位的渠道加强沟通与交流,扩大不同文明间普通公民直接交流和共事的机会。通过持续有效的人文交流,厚植不同文明、不同国家的人民追求世界和平的民意基础。
  古老的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人类文明走出危机、走向美好未来的希望之地。诚如习近平主席所言:“亚洲各国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有着相似的历史境遇、相同的梦想追求。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努力把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开创亚洲新未来,既需要经济、政治的力量,更需要文明的力量。从文明间的对话、交流和互鉴,到文明间的尊重、包容和互助,生发出大家庭式的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和价值观,这是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的根本力量。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员)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88VIP公布最新成绩单:每月贡献上亿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0 12:38,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