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493|回复: 2
 王德奎 发表于: 2019-8-18 17:46:35|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乡村·农业] 4)汉语的源头在约7200年前中国北方论不完备

 [复制链接]
3)汉语的源头在约7200年前中国北方论不完备
如果说徐松岩教授何新教授争论的观点是统一的──前者含“去真”、后者要“去伪”,都不提有人类起源及文明的第二个孵抱期论的青藏高原第三极原理,那么在语言学研究上汉语的源头在哪里的问题,目前国内外专家跟进这类不提有人类起源及文明的第二个孵抱期论的青藏高原第三极原理的人更多,更喜欢“去真”。
A、汉语源头7200年前的中国北方论完备吗?
2019年7月21日《参考消息》 网报道,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的约翰-马蒂斯·李斯特教授等认为,汉藏语系的源头可追溯到7200年前的中国北方──如果说汉语最早的规范统一追求在中国北方,还符合语言学起源研究的基本原理的话,那么德国人更不了解,即使汉语在国家政权的高压下,文字语言规范统一了几千年的中国,方言在汉语使用的同一个省内,在不同县的人说的“土话”中同一个字的读音,区别都还很大;外国人没有亲自深入内地长期大范围跟踪了解,如何研究?况且像上海“土话”,广东“土话”,听不懂的其他人不在其数。所以即使在中国的权威专家之间,也有分歧。
例如,有报道川大著名国学大师蒙文通教授为“隗”姓打赌,参与的也是川大著名学者徐中舒教授和冯汉骥教授。蒙文通教授说:“隗”姓wě微软雅黑">i,徐中舒教授和冯汉骥教授认为的读音又各不相同,三人各有所据,相持不下,还赌了一桌成都中华老字号餐饮老店荣乐园的酒席──起因是1953一位进四川大学历史系的学生隗瀛涛,全班37个人,读大学4年,几乎每次考试他都能考第一名,但同学中,有对他的“隗”姓“鬼”的,也有念“槐”的。所以“隗”字的读音,学校提到中国的权威专家之间来讨论,也解决不了。后来蒙文通教授建议“姓从主人,喊隗瀛涛本人来问以定输赢”。
隗瀛涛一天突然被叫到校长办公室,看到三位老教授端坐桌前。蒙文通教授亲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隗瀛涛不解其意,惶惑而恭敬地回答:“我叫隗(wěi)瀛涛”。蒙文通教授一听,望着徐中舒教授和冯汉骥教授抚掌大笑:“我赢也”。这里的事情,幸好汉语拼音的注音后来国务院已公开颁布有统一的标准,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全国统一的国家权威的汉语拼音注音,今天要传达蒙文通教授和徐中舒教授与冯汉骥教授之间的争论,也难办。
事实一是:同济大学朱大可教教2014年出版的上下册《华夏上古神系》一书,主张中华古文明来源于西方。他书中就用到古文字、语言的拼音注音分析,但他用的拼音注音方案不说来自哪里?是否有统一的权威的拼音注音标准?只管自话自说用其自己的标准去解读证明,使人不知所措。二是1980年移学美国朱学渊教授,196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1978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他写的《“女真/九姓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祖先》、《夜郎国在哪里?》等文章,认为汉人起源于北方人。如他说:关于中国人类、语言,按现代人类学和语言学的表象来辨证一个古人的血缘和语言,华夏民族的祖先是中国北方民族的同类”。朱学渊教授也是对他用的拼音注音方案不说来自哪里?是否有统一的权威的拼音注音标准?只管自话自说用其自己的标准去解读证明。三是2019年4月25日复旦大学的张梦翰教授及团队发表在国外《自然》杂志《语言谱系证据支持汉藏语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起源于中国北方》一文,认为原始汉藏语分化成现代语言的最早年代在距今约5900年前仰韶文化及马家窑文化时期,地点可能在中国北方这与西南起源假说相比,也不完备。
汉语、藏语、羌语、缅语等400多种东亚语言被认为拥有共同的祖先语言,合称为汉藏语系──这正是在第二个孵抱期的巴蜀远古盆塞海山寨立足起城邦文明和海洋文明及“远古联合国”的核心地带。该语系是世界第二大语系,母语使用人数仅次于印欧语系。张梦翰教授等对109种汉藏语系语言的近千个词汇词根-语义组合进行谱系建模重构汉藏语系诸语言间的亲缘关系分析,对文字拼音注音方案不说来自哪里?是否有统一的权威的拼音注音标准?也是只管自话自说用其自己的标准去解读证明,闭口不谈“说话的语言并不等于书本记录的文字”等因素。可见一直以来“造伪”和“去真”的各类语言学家之间,对汉藏语系内部各语支亲缘关系、分化时间以及起源地点争议,得不到过源语实验的统一验证解答所以都是“北方起源说”,张梦翰教授的5900年前,比李斯特教授的约7200年前要晚1000多年,李斯特教授期待与上海同行们交流说“双方研究的数据和方法都是透明的,这样我们能进行一场富有成果的讨论”。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9-8-18 17:47:15|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但这种透明,张梦翰教授等讲的是符合语言随农业扩散的观点,扩散的时间点与考古证据相符──此前的考古证据揭示出独特建筑形式和陶器类型向南扩散的特征。马普研究所的李斯特教授等讲的是,采用约180个基本词汇,这些词汇在所有进行比较的语言中都有相应的称谓。比如,眼睛,石头、我、你、早晨等等。然后将这些词汇输入电脑进行比较。除了制定词源谱系之外,还特别关注了农耕家庭的相关词汇。复原原始词汇后他们发现,汉藏语系原始语言中已经有了粟、羊和猪等词汇。考古发现,公元前5000年中国北方已经开始种植粟,但还没有水稻种植。即没有稻、大麦或牛等词汇,这同考古学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这里有两个悖论,一是他们的观点是先入为主──先就建立汉藏语系产生于中国北方,才作搜集对大约五十种古代和现代汉藏语言进行的分析比对、制定词源谱系,复原语言源头的基础词汇比较──如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大量同源词,即可认为这两种语言属于相关语言。反之,同源词越少,说明两种语言的源头相差较大,两种语言分开并独立发展的历史也越悠久。
但马普研究所的专家也承认:人们对汉藏语系语音和语法演变历程的研究不像印欧语系那样彻底,因此语言学家只局限于有充分记录和描述的语言。可见他们违背了“说话的语言并不等于书本知识文字”的基本常识。第二个悖论是,与考古发现的实际不符──公元前5000年中国北方没有水稻种植,不说“稻”话,不用“稻”字,不等于中国南方不种水稻,不说“稻”话──20176月长江下游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建开挖地基时,现代器械破开土层,翻挖出5000年前堆积的已经炭化了稻米。如果不是真的,国家不会让400万的前期投资打水漂,因为这才是硬证据。而且1988年湖南澧县彭头山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址,发掘出土了稻谷遗存,距今约9000多年,将中国的稻作历史推前了2000多年。这事实有利汉藏语系起源于西南说。
因为“稻”话的还有,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大量距今约7000年的炭化稻谷和原始耕作工具比当时认为最早的印度的稻作历史早3000年。1993年至2005年湖南玉蟾岩4次挖掘,发现距今约14000-18000年的古栽培稻和原始陶片。1995年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古水稻。1996年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发现世界最早的古稻田,距今约6500年。2004年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出土了大量距今约6500年的古代稻谷。2007年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发现大量炭化谷糠和完好的灌溉系统。2012年至2017年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发现大量炭化稻谷及古水利工程。2014年湖南澧县宋家岗遗址考古发掘出土距今约9000年的炭化稻米。
B远古蜀人与野外烧烤的源语统一实验
与汉藏语系北方起源说相对,持西南起源说的学者认为,汉藏原始语言的历史更为悠久,大约在一万年前就已开始分化为不同的语言,该语系来自当今中国的西南部四川。这就要求重视类似上古的语言文字的“源语”、“母语”的研究,统一“源语”、“母语”可重复实验证明的标准。这类似文字的拼音注音方案要说来自哪里?有统一的权威的拼音注音标准是啥?而不是只管自话自说用其自己的标准去逻辑证明。例如,何新教授出版的《诸神的起源》一书中,以女娲中的“娲”和嫘祖中的“嫘”,“女”旁换成“虫”旁,都是一类物种如“蜗牛”或叫“螺蛳”,以此论说女娲和嫘祖是同一个人。
“去伪”或“去真”的各类语言学家、历史学家等,不管如何文思敏捷,才华横溢,不到盐亭远古遗址乡下扎根住上几年,钻研那里的盆塞海山寨城邦文明遗存等这类进行的实地考察,那么这类学者,从书本到书本,分析加分析,随便怎样写都会有理。1999年5月1日《绵阳日报》发表《“蜀人”与烧烤》一文,科普现代语言学的前沿研究──这是把世界上所有语言追溯到遥远过去所说的一种源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9-8-18 17:47:50|显示全部楼层
马普研究所的李斯特教授等讲约180个基本词汇,比如他们说的“眼睛,石头、我、你、早晨等”,是“源语”吗?即使是,也难算可用作重复实验证明的标准。因为所谓的源语是指,或是在第一匹马被驯服,第一只狗不畏缩地被带到营火旁以前很久,就再也听不到了的最古老的那些原始母语。遗传史和语言史大致对应得出人类群体分裂,并形成孤立的群体时,两者都发生着相似的分化变异。在这一研究大潮中,学者们注意到中国的“蜀”字。传统认为“蜀”为地域称,图腾称,等等,这些解释都对,但都能被现代的母语说或源语所统一。源语的统一实验,类似野外用柴火或用烧得滚烫的鹅卵石,烧烤鱼虾、笋子虫、虫蛾、蚱蜢、粹蛇、蚯蚓等一类统称“虫”等小动物或生鲜肉,会闻到一种食物的香味,听到一种“苏苏”的烧烤响声。
这幅“蜀”文解字图联系验证上古的语言文字的“源语”、“母语”的实验推论,就类似原始的蜀人扎堆吃这种烧烤的时候,因非常好吃,而且香味扑鼻,随着烧烤发出的“苏苏”响声,有人最先学着喊叫出“苏苏” 声,接着大片人群也附和喊叫出“苏苏”声。这就是蜀人最早的源语或母语。后来这类现象成为了一种习惯,外来的原始人群见之,也就把四川这里的原始人叫“苏”人,或“熟”人。再后来变到源语或母语,变成了有语言和文字,“苏”人或“熟”人的叫法,被规范为了“蜀”人。即“蜀”人实为第一批吃熟食的“熟人”,成熟的人,文明程度很高的人;这是其他原始部落对他们的看法和习惯,当然也含有他们本身一些语言和习俗的特征。
例如,从“熟”人、“蜀”人到“苏”人,有学者想到两河流域出现苏美尔人可联系“蜀”人。按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的《全球通史》讲:“苏美尔人,似乎既不是印欧人的一支,也不是闪米特人的一支;这一支很奇怪,他们的语言与汉语相似;这说明他们的原籍可能是东方某地”。湖北学者胡远鹏先生就直说:苏美尔人就是蜀人,这从《山海经》以及《旧约》可以得到印证,这个“东方某地”,就是中国的四川。再据保存盘古王表地方的天垣传说:盘古王在盐亭县祠窑坝领导爆动建国后,并没有实行终生制,而是以“传播发明、天下大同、幸福共享”作为立国之纲,率先垂范。他卸位后带领部分人马行舟渡海到南边云南,进入缅甸,沿印度的恒河水,横穿印度出海,乘阿拉伯海的季风,到达阿拉伯半岛和幼发拉底河流域,是第一代苏美尔蜀人的来源,因此中国南方多盘古王的传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19 08:28, Processed in 0.2028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