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2373|回复: 11
 码农最重要 发表于: 2020-2-1 22:14: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医护] 王贵强: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应警惕肺纤维化

 [复制链接]
  王贵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感染病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学科负责人,北京市内科(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央保健局保健会诊专家。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兼肝病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感染肝病部主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全科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20年2月19日,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名单。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码农最重要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码农最重要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码农最重要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码农最重要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码农最重要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码农最重要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心中苦冰 发表于: 2020-4-21 16:26: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应警惕肺纤维化

源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原文标题: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应警惕肺纤维化

  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管理服务情况。

da04-isqivxf7552795.jpg

  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它的病程比较短,所以它导致的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概率比较低,尤其是轻型病例大部分不会出现肺纤维化。
  但是对于重症和危重症的病例,有可能会出现肺纤维化。因为新冠肺炎对肺脏的损害比较重,有明显的炎症和损伤,炎症损伤以后会出现修复,修复的过程实际就是有纤维组织增生的一个环节。但是修复和纤维组织增生是个动态的过程,如果病情不重的话,很快可能就吸收了,但严重的话,可能会残留一些纤维化,从病亡病人的解剖也可以看到纤维化这些表现。
  因此,对新冠肺炎的重症和危重症病例,要重视纤维化发生和发展。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肖厚 发表于: 2020-4-7 16:54:39|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一院王贵强:部分新冠肺炎患者有肺纤维化 是否持续存在待观察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北大一院王贵强:部分新冠肺炎患者有肺纤维化 是否持续存在待观察

  4月7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和抗击疫情中护理工作发挥的作用有关情况。
  针对治愈患者的复诊复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我们强调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全流程管理。这个疾病我们还在逐步认识之中,包括患者治愈达到出院标准以后的转归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在第七版诊疗方案中,明确规范了患者出院后的管理,包括:定点医院要在出院前将患者病历资料提供给出院后的随访观察医疗机构;同时,更强调患者出院后要进行居家自我隔离观察,在这个过程中要戴好口罩,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单独居住,避免和家人密切接触,做这些的目的是降低出院后可能造成进一步传播的风险。同时,出院后还强调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因为这样的病人有时候抵抗力下降也可能导致其他的感染,或者发生病情变化。
  王贵强介绍说,国家卫健委还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康复、随访管理的文件,进一步细化管理的要求。其中强调除了居家隔离要每日测量体温等外,出院后第2-4周还要到定点医院进行随访。复查实验室指标,包括生化、血常规等,还包括复查病原学检测。除此之外,还要观察出院患者的肺功能、肺部CT影像学变化。因为从病理上看,有一部分新冠肺炎患者有肺的纤维化,因此,出院后患者肺功能是不是能够很快的好转,肺纤维化是不是持续存在,这都是我们需要观察和研究的。如果有相关的数据结果,后期需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出院患者的管理,包括康复管理仍然不能放松,要密切监测和随访,保证这些患者不会出现病情变化,有病情变化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针对“复阳”的问题,王贵强强调要对出院病人进行相应的管理,避免造成传播的风险。“综合来看,治愈出院后的患者还是在我们的观察和管理视野之内,也希望各地的医疗机构能够把这部分患者真正地管理起来,做好跟踪随访工作。”
 心中苦冰 发表于: 2020-3-24 17:45:05|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一院王贵强分享新冠肺炎救治经验:分层救治很重要!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北大一院王贵强分享新冠肺炎救治经验:分层救治很重要!

  [环球网报道]3月24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医疗诊治有关情况。
  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王贵强分享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经验:
  首先对不同类型的病人,采取分层、分类救治,是这次非常重要的经验。
  第一,轻型病例集中收治,进行隔离,不一定需要特殊的照护,只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转院。
  第二,重型和危重型病例一定要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因为它病死率高、病情进展迅速。因此分层诊治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其他国家也出现了大量病例,一定要强调分层救治,否则轻型病例会占用医院的床位等医疗资源,使重型、危重型等需要更积极救治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导致高的病死率,这是我们的一个教训,也是很好的一个经验。
  第三,从治疗措施中,我们强调综合治疗。所有的病例,不管是轻型、普通型、还是重症病例,氧疗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重症病例,呼吸支持非常重要。呼吸支持包括面罩给氧、鼻导管吸氧和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还包括上体外膜肺。当然这几个不同层次的呼吸支持是根据不同病情来选择的,一般病人吸氧就解决了问题,氧合就上去了,因为肺损伤不重。但严重的时候单纯吸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要吸痰、通畅气道,给他上呼吸机,所以氧疗和呼吸支持是新冠肺炎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支持手段。氧气是各个脏器都需要的,如果氧气不能及时供应,就会导致多脏器的受累,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所以我们说氧疗是在所有病人都要采取的办法。
  当然,在救治过程中,对重要脏器的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病人死亡是因为基础疾病,本身有心脏病、肝病或者其他疾病,恰恰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对于低氧不耐受,低氧血症更容易使这些脏器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在氧疗、呼吸支持的基础上,对重要脏器采取维护和支持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王贵强表示,通过这一系列的分层救治,充分的氧疗,脏器的维护等等,现在已经看到了非常好的临床救治效果。现在病死率明显下降,可以说分层救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索乐西 发表于: 2020-2-29 16:16:00|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新冠遗体病理解剖对于认识疾病至关重要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北大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新冠遗体病理解剖对于认识疾病至关重要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今日(29日)15时在北京国二招宾馆东楼三层中会议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治疗与患者康复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就新冠肺炎患者遗体病理解剖的价值及意义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王贵强表示,新冠病毒感染系新发传染病,目前对它病理特点、组织学损伤等一系列问题都并不清楚,病理解剖对回答这些问题至关重要的。
  王贵强介绍,专家已对11例去世患者完成遗体解剖。根据初步的结果,能够看到一些痰堵、血栓形成等,对临床开展具有指导性价值。病理解剖从大体标本到组织学再到分子病理学、病原学的分布等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病理专家和临床专家正在讨论已经见到的结果,相关数据会很快发布,供临床做参考。
  此外,王贵强说,“病理解剖是高风险工作,在这里也感谢从事病理解剖的专家所作出的贡献,感谢临床医生积极的动员工作。更要感谢故去患者的家属,对病理解剖工作的大力支持。”
 路绮欧与温莎林 发表于: 2020-2-17 17:54:00|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一院主任医师王贵强回答本报记者:方舱医院轻症患者出院后至少两周居家观察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文标题:北大一院主任医师王贵强回答本报记者:方舱医院轻症患者出院后至少两周居家观察

  轻症病例可能不需要特别干预,一般的支持治疗,可以用中药清热解毒等。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冠肺炎2月16日最新数据,治愈出院患者大于1万人,除湖北以外的全国情况,新确诊的病例数已经实现连续13天下降。通过对治愈出院病人的情况分析,应该说对治愈出院的病人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诊疗策略和诊疗方法。这些出院病人中大概90%左右是轻症,10%左右是重症和危重症。通过细分,从患者发病到确诊的时间段来看,全国平均是4.95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为更好地抗疫,武汉方舱医院以收治轻症状患者为主,截至目前已经有部分患者出院。
  而方舱医院患者出院标准是什么?康复者出院后在社区的防控防疫方面需要做哪些工作?
  在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北大一院主任医师王贵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复了上述问题。王贵强指出,方舱医院对轻症病例进行收治,一方面解决了传染源隔离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对这部分病人的治疗问题。
  “轻症病例可能不需要特别干预,一般的支持治疗,可以用中药清热解毒等,方舱医院里系统使用了中医中药治疗,能够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方舱医院所有病人都是确诊病例,所以出院标准和其他患者是一样的,根据第五版指南规定,需要两次核酸检测阴性才能出院。”
  王贵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轻症患者出院后也要进行居家管理,至少两周时间居家进行相对系统的观察,社区层面还要给予居家指导。同时建议两到四周后回医院进行复查,如果有病情变化及时到医院救治。尽管轻症病例总体病愈后很好,但是极个别的可能有病情变化,希望通过系统诊疗照护,能够使病人及时得到治疗并康复。
  与此同时,针对部分前方医务人员表示新冠肺炎实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的观点,王贵强指出,不能不要过度解读自限性疾病不需要治疗的观念,对于新冠肺炎要强调及时到医院诊断和治疗。
  王贵强解释说,自限性疾病是感染疾病和一些疾病共用的一种表述,这种表述是指不需要特殊干预,不需要特殊的病因治疗,最终病人可以自愈。但是自愈不等于不需要治疗。
  “新冠病毒从病毒学角度不需要强化抗病毒治疗,有一部分患者通过自身比较强的免疫可以把病毒有效地清除,不会变成慢性。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一部分轻症患者通过一般的支持对症治疗和中药清热解毒的治疗就可以痊愈。但是我们要强调自限性疾病不等于不需要治疗,尤其是新冠肺炎,传染病很强,所有确诊病例都需要在医疗机构或者像武汉地区方舱这样的机构进行观察照护,一方面隔离阻断传播的风险,另一方面观察病情避免病情的恶化,该病病情进展突然,确实有少部分的轻症病例有突然进展,进入重型、危重型,甚至危及生命。”王贵强进一步解释说。
  王贵强强调,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一定要积极到医院进行救治,不要由于它自限性疾病的特点而延误治疗时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码农最重要 发表于: 2020-2-11 19:34:00|显示全部楼层

气溶胶传播如何防、特效药有了吗?王贵强专家回应热点13问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权威访谈|对话王贵强:不同患者感染程度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记者:童岚 梅元龙 张扬 刘春晖 策划:幸培瑜 编辑:梅元龙 刘宇轩 出品人:孙志平

  15秒接触就染病说明新冠肺炎传染性特别强吗?什么是气溶胶传播,有什么特定条件?为什么有些患者病情危重,有些患者却能够居家自愈?为什么有轻症患者突然病情加重去世?为什么核酸检测“假阴性”现象频发?
  王贵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作为国家级医疗专家,受国家卫健委调派,赴安徽等地指导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并参与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的修订工作,代表专家组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
  15秒接触就染病说明新冠肺炎传染性特别强吗?为什么有轻症患者突然病情加重去世?为什么核酸检测“假阴性”现象频发?就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2月10日专访王贵强主任,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34e3-ipmxpvy6835704.jpg

  :最近出现15秒接触就导致感染新冠病毒的例子,说明新冠肺炎传染性特别强吗?
  :这个病毒总体来说传染性是比较强的,15秒接触造成传播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没有防护,局部病毒量又很高,不在于多长时间,一句话工夫飞沫就可能到了,你就被感染了。别说15秒,2秒也会造成传染,所以防护很重要。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有什么特定条件?
  :形象地说,气溶胶相当于阳光照射下,你看到房间里飘浮着的很小的一些尘埃,就是那种感觉。所以气溶胶传播在呼吸道传染病中,是很重要的一个传播方式。但是,气溶胶传播有特定条件,不是说有气溶胶的地方都传播。
  环境的大小很重要,单位体积里病毒的密度是决定性的。比如,病毒如果漂浮在大气中,在室外的环境,传染的概率是极低的,所以我们强调,在室外、大街上这些地方一般不会造成感染。如果在小环境里,譬如动物实验做培养的实验室空间,包括现在做核酸检测的空间,都可能形成气溶胶飘浮在空气中,保护不好就可能造成传播。
  在特定工作环境,空气不流通也会产生传播风险。譬如办公室不通风,有好几个人曾在里面办公,虽然这间办公室不再用了、没有人了,但可能仍然有气溶胶,进去后不防护就有可能被感染。
  电梯内这样的环境也是高风险的。在这种场合,建议大家做好防护。我们一直建议,身处不通风的小的区域里要戴口罩,这本身就是针对气溶胶传播的防护措施。目前,这个措施对气溶胶的防护是有效的。

  :为什么有些患者病情危重,有些患者却能够居家自愈?
  :同样一个病毒感染的患者,有的是轻型,有的是普通型,还有的是重型,这与个人的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目前,新冠肺炎病死率比较高的患者主要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这两类。原因是老年人抵抗力较差,免疫状态不那么好;有基础病的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期间可能会加重基础病。譬如,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病毒感染后,会出现继发的细菌感染,病情就容易恶化。

  :为什么有轻症患者突然病情加重去世?
  :免疫是把双刃剑,机体免疫活化试图清除外来病原微生物时,会导致机体自身的伤害。如果病毒量大,免疫又很强,会出现比较剧烈的局部斗争,造成局部的炎症,细胞损害,就是所谓的炎症因子风暴,这个时候病情可能恶化。所以,有时候免疫越强,反而病情越重、进展越快。
  我们在诊疗方案里提到,有条件可以做细胞因子检测。如果有明显的炎症因子风暴,有大量炎症因子释放,就不要让它有过强的反应,可以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来解决炎症因子风暴问题,或者通过血液净化、血浆置换减少炎症因子。感染后出现炎症反应是必然的,这是一个正常免疫过程,但是过强的免疫反应对机体伤害较大,我们希望有所控制,有所抑制。

  :武汉建设“方舱医院”的意义是什么?
  :“方舱医院”在现有应急状态下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主要用来集中收治轻型确诊病例。这些病人不需要在大医院、综合医院进行系统治疗,把床位省下来给有可能变重的人群使用,能够进一步降低病死率;同时,又能解决轻型确诊病例需要进行隔离和照顾的问题。有些轻型病例可能会转成普通型甚至重型,在“方舱医院”有利于把这些病人及时甄别出来、及时转院,所以它也相当于一个中转站。现阶段“方舱医院”的意义非常大,达到了隔离病人、及时甄别病人并进行分流的目的。

  :面对疑似病例,我们应该怎么做?
  :所有疑似病例应该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和治疗,诊疗方案是这么写的,希望大家一定要落实。如果没做到,造成传播,是要承担责任的。对从湖北来的人要格外关注,因为确实有传播风险。这不是歧视,从传染病控制角度来说,对这一人群要格外地关注。

  :为什么核酸检测“假阴性”现象频发?
  :第一个因素是检测技术的敏感性问题,就是检测技术本身。一是检测手段的特异性、敏感性是不是足够好;二是操作过程中是不是非常规范,采集标本也是很有学问的。所以,在第五版诊疗方案里,我们建议改成鼻咽拭子,原来只是说咽拭子。目前,从呼吸道传染病看,鼻咽拭子的检测阳性率更高一些,包括甲流、乙流,都是以鼻咽拭子检测为主。
  第二因素是疾病本身。新冠肺炎是呼吸道的传染病,病毒大部分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所以上呼吸道的病毒量相对可能比较多。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后,主要感染肺,大量病毒在肺里繁殖释放,导致肺部炎症。这时上呼吸道的病毒量有可能就少了,因为呼吸道黏膜本身有一定的免疫状态,天然免疫发挥作用,上呼吸道检测有可能就是阴性。这个时候下呼吸道标本的检测,阳性率一定是高的。但是,刚得病时,下呼吸道不一定能检测出来,要等出现肺炎、咳嗽有痰,它的阳性率一定是高的。这是疾病本身特点决定的。

  :目前基层在诊疗技术方面有哪些现实需要?
  :现在核酸诊断普遍应用,试剂盒供应充足。在基层,客观地说,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还是有瓶颈的。它需要一个PCR实验室,还需要一定的防护级别。因此,在基层,可能开展起来困难。有些病人在基层,不能进行有效的核酸筛查,可能影响病情诊断和处理。简单易行的快速诊断技术是当务之急,科技部已经立项推进这个工作。

  :目前抗病毒药的研发情况怎么样,出现特效药了吗?
  :目前这几种药还没有数据出来,个案报告还不能下结论,只能说看到比较好的苗头而已,包括瑞德西韦、克力芝等。第五版诊疗方案还是说目前没有确切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可以适用的就是干扰素喷雾、克力芝这些药物,还有很多药物在研究,像阿比多尔,这些都在做研究探索,目前还没有定论。

  :返程高峰会对疫情造成怎样的影响?
  :返程高峰有可能会出现一个疫情小的波动。有些病例不是很好甄别,他可能已经被感染了,成为隐性传染源,但这部分人群是少部分的。尽管返程高峰后可能有一个疫情的变化,或者是波动,或者是提高,如果防控不放松,不会出现疫情高峰。

  :大家返程复工后,在吃饭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外卖是不是百分之百安全,谁也不敢说,但总体来讲造成疾病传播的概率很低。尽管如此,也要特别注意,建议取外卖时不要在家里取,戴口罩出门到外面取,把外包装直接扔进垃圾桶,不要带回房间。进屋洗手后再取里面的餐食,再洗手后吃饭。
  吃饭时尽量保持距离,不要一群人在屋里边吃边聊天。最好自己吃自己的,不要说话,快速吃完OK。因为吃饭时必须脱口罩,一定要保证间隔一米以上的距离。

  :疫情拐点大概什么时候能到来?
  :疫情拐点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看武汉、湖北地区的病人流动性是不是控制得很好,这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是其他省份的病人是不是及时得到有效的诊断和隔离。如果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我想很快就会看到所谓的拐点。目前,整个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增幅不那么大了,但还不能说拐点来了。可以说这是个好现象,预示着各地的防控力度在加大。

  :如何理解全国各地医务人员驰援湖北的意义?
  :医生在疫情面前冲在第一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任何理由推脱,尤其是感染科医生。借此机会对全国感染科同仁道一声感谢,希望各位保护好自己。
 楼主|码农最重要 发表于: 2020-2-9 14:13:39|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一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气溶胶传播需具备基本条件 建议每天两次开窗通风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原文标题:北大一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气溶胶传播需具备基本条件 建议每天两次开窗通风
⊙记者:张怀水每经编辑:陈 旭

  2月8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举办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有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同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疫情问答,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表示,目前尚没有证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新冠肺炎目前还是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疾病,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例如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时。2月9日,冯录召再次表示,气溶胶传播不等于空气传播,一般空气中不会有新冠病毒,建议每天两次开窗通风。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大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通过飞沫途径实现传播的病毒,都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的风险,过去的‘非典’、出血热病毒等,都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风险:病毒传播途径有所扩大
  2月5日,国家卫健委在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提出,目前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2月8日,在上海市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
  公开资料显示,气溶胶(aerosol)又称气体分散体系,是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系,大小为0.001~100微米,形象地说可以想象为悬浮在空气中的胶体“云雾”。
  王贵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飞沫相对比较大一些,气溶胶则相对更小,它可能是病毒颗粒与空气中的尘埃、粉尘相结合,形成小的悬浮颗粒,漂浮在空气当中。
  “这就好比是在白天,一束光照进窗户,你有时候可以看见许多细小的颗粒悬浮在空中,这就是气溶胶。”
  王贵强认为,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但气溶胶传播,可能在一个10平方米的空间内,即使没有接触到患者,也有可能被感染。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病毒传播的风险是有所加大的。

原理:传播空间和浓度是限制条件
  对于新冠肺炎病毒可通过气溶胶实现传播,王贵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也无需过度恐慌。一方面,许多病毒都可以通过气溶胶的方式实现传播,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方式感染患者是要具备基本条件的。
  “第一个限制条件是密闭空间,比如电梯、医院里的病房、实验室等都是气溶胶传播的高危区域。第二,单位体积的病毒颗粒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和浓度,才会导致人体传染。所以,无需过度担忧。比如你在马路上、小区里通过气溶胶方式被感染的几率是非常低的。”王贵强说。
  有专家表示,正常人一个喷嚏下去,数以亿计的病毒被呼吸道强劲的压力喷射出来,大于100微米的飞沫很快就落在1~3米的距离内,而气溶胶却可以飘散在9~10米内的空气中,经历蒸发、干燥,慢慢蜕变为被上皮细胞包裹的冠状病毒微粒。
  这些弥漫着病毒的“雾气”如果达到足够高的浓度,可以通过眼角膜等黏膜进入人体内,这就是为什么麻醉医生插管时必须要有面屏保护,插管时人体呼吸道的正压会让气溶胶涌向麻醉医生的面部。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生胡晟认为,不用过分解读气溶胶传播,准确来说就是在空气中特定的距离传播。这个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仍是通过飞沫,气溶胶传播在医院里比较多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老百姓常见的传播方式。

防护:气溶胶传播“克星”是通风
  如何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病毒通过气溶胶的方式感染到自己?
  王贵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总体而言,防护措施和之前是一致的,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都十分重要。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通风可以将飘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病毒颗粒吹散,也能够降低它的密度。所以,在预防病毒气溶胶传播过程中,通风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段。”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兴旺曾表示,新冠肺炎患者主要的症状是咳嗽,呼吸道传染疾病更多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所以大家要戴上口罩,尽量减少近距离接触。
  王贵强也向记者表示,新冠肺炎主要的传播途径依然还是飞沫和接触传播。“但我们需要对气溶胶传播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对封闭、不流通的空间,才会形成气溶胶,所以,对于一些人口集聚又相对封闭的场所要格外注意。”

科学防护小贴士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可以追踪到与确诊的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的情况。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目前尚没有证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

  如何科学防护
  在日常通风环境下,空气中一般不会有新型冠状病毒。建议每天至少两次开窗通风,是降低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同时注意保暖。
  如果是在常规临床护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条件下,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飞沫传播防护措施,是足以满足保护普通公众,而不被感染的。
  资料源自:中国疾控中心

〓 相关链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码农最重要 发表于: 2020-2-2 08:00:19|显示全部楼层

抗疫工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王贵强作为国家级医疗专家,受国家卫健委调派,赴安徽等地指导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并参与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的修订工作,代表专家组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
  王贵强:新型冠状病毒总体来说传染性是比较强的,15秒接触造成传播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没有防护,局部病毒量又很高,不在于多长时间,一句话工夫飞沫就可能到了,你就被感染了。别说15秒,2秒也会造成传染,所以防护很重要。
  王贵强:免疫是把双刃剑,机体免疫活化试图清除外来病原微生物时,会导致机体自身的伤害。如果病毒量大,免疫又很强,会出现比较剧烈的局部斗争,造成局部的炎症,细胞损害,就是所谓的炎症因子风暴,这个时候病情可能恶化。所以,有时候免疫越强,反而病情越重、进展越快。
 楼主|码农最重要 发表于: 2020-2-2 06:23:56|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全科教育学院副院长
  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卫生健康委传染病标准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理事、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感染科医师分会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学论坛报》理事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学术杂志编委
  担任美国《临床感染病杂志》编委;《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副总编辑;《临床肝胆病杂志》共同主编;《中国医学前沿杂志》副主编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码农最重要 发表于: 2020-2-2 01:59:56|显示全部楼层

获得成就

擅长领域
  病毒性肝炎免疫发病机理和免疫治疗;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和治疗研究;
  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和治疗研究;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等。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北京市科技项目等。

学术成就
  主持制订国家标准《乙型肝炎诊断标准》,主笔《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5版、2010版和2015版治疗部分,主持更新第四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主持编写《中国登革热诊断和治疗指南》和《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和治疗共识》等,参加多部国家标准、指南和专家共识制订,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断标准》、《发热待查诊断专家共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等。

发表论文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

著作译作
  主编《感染病学》等专著。

科普宣传
  作为北京市首批认证的“健康科普专家”,积极参加健康科普工作,多次参加科普节目录制。

获奖及荣誉称号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
  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1996年)
  第八届中国医师奖(2012年)
  全国卫生标准先进个人(2012年)
  首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使”(2016)
  国之大医-卓越建树(2017年)
  “中国白求恩式医生”提名奖(2019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19 10:08,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