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546|回复: 81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宇宙·航天官方发布!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轨拍摄作品震撼来袭

 [复制链接]
  神舟十二号,简称“神十二”,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二艘飞船,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1年4月,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船箭分批安全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6月报道,根据规划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3名航天员将成为“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并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6月15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正式发布。
  2021年6月16日,经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备份航天员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回帖是福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回帖是福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回帖是福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回帖是福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回帖是福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回帖是福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新冠病毒疫情将Folding@Home众包计算项目推向百亿亿次水平 美国环保署宣布放宽疫情期间的执行力度
81#
 平民 发表于: 2021-8-31 13:25:59|只看该作者

官方发布!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轨拍摄作品震撼来袭!

源自:新浪新闻综合
原文标题:官方发布!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轨拍摄作品震撼来袭!

源自:中国载人航天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发布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轨拍摄的高清大图。今天,就让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的“神摄手”们带你以航天员第一视角领略地球的震撼之美吧!
航天员汤洪波 摄
  2021年7月21日,几内亚湾,夹杂潮湿水汽的西南季风并未停下它奔赴北非大陆的脚步。在进行了自行车冲刺间歇锻炼、肌维度、环控维护、神经肌肉训练等活动后,航天员汤洪波回到自己的卧室,拍下了这张照片。
航天员汤洪波 摄
  2021年7月30日,航天员汤洪波拍摄到了北非大陆上万家灯火的盛景,宇宙中的繁星与地球上的灯光交相辉映,共同演奏出了一首和谐的生活乐章。
航天员汤洪波 摄
  2021年8月8日,北京时间早上6点32分,核心舱组合体划过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空,星星点点的夜空下,渲染了阳光斑斓的大气层温柔的拥抱着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远处索马里半岛的轮廓正指向阳光的方向。
航天员汤洪波 摄
  2021年8月13日,印度洋上的天气依然多变,在完成了舱内机械臂操控训练后,汤洪波与他的两个小牛玩偶一同等待前方祖国的大美河山。
航天员汤洪波 摄
  2021年8月18日,航天员汤洪波在核心舱组合体里的小卧室温暖舒适,温暖的睡袋、枕边的通风口保证航天员们能够有一个舒适的安眠环境,每当看见舱壁上孩子的照片,会不会让汤洪波在经过祖国大地时,向家的方向多留下一些目光?
航天员聂海胜 摄
  2021年8月24日晚上9点29分,当核心舱组合体划过北京上空时,聂海胜拍下了这张北京夜景。照片右侧那颗金光熠熠的“星星”就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航天员聂海胜 摄
  2021年8月24日晚上9点41分,太平洋上空,核心舱组合体的太阳能帆板如同引领中国航天迈向浩瀚宇宙的指针,指向更遥远灿烂的未来。
  2021年秋天的一份美图
  是否让你心动?
  航天员们的每一次飞天
  都标定下中华民族
  向更高远星空迸发的
  崭新高度
  供图/中国航天员中心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80#
 牛行天下 发表于: 2021-8-21 13:25:50|只看该作者

八个瞬间 带你体验沉浸式出舱!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八个瞬间 带你体验沉浸式出舱!

  2021年8月20日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执行了第二次出舱任务。
  从距地球400公里之外发回的这段视频里
  有这样8个瞬间
  带你沉浸式体验“科幻大片”
  分分钟圆梦太空!
  天和全景摄像机拍摄的地球自转
  航天员在出舱之前
  就进行了细致的准备工作。
  三名航天员需共用两套航天服
  由于执行出舱任务的航天员做了调整
  航天员还对舱外航天服的尺寸进行了调节
  更换了手套型号
  补充了舱外航天服携带的消耗品。
  套上保持体表温度的蓝色液冷服
  再跳进舱外航天服的背包口
  第二次出舱活动正式启动!

  本次出舱活动
  聂海胜、刘伯明分别身着红色、蓝色航天服。
  有趣的是
  航天员们使用的挂钩也和服装颜色保持一致
  通过挂钩的颜色
  你很容易就可以区分出
  哪位航天员是聂海胜
  哪位航天员是刘伯明。
  本次航天员出舱作业
  携带了9种12个工具。

  上午8时38分
  航天员聂海胜
  打开舱门解锁装置
  用“钥匙”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
  相比于从前的神舟七号
  这把助力手柄显得方便太多
  为了防止“钥匙”飘到外太空
  聂海胜将它小心翼翼地塞进舱门上预留的袋子里。
  缓缓拉开舱门
  外太空实景再次展现在国人面前。

  10时12分
  航天员聂海胜、航天员刘伯明
  先后完成出舱。
  此次出舱处于阴影区
  与上一次刘伯明身在阳照区“哇!这外面太漂亮了!老亮了!”的感叹不同
  此次聂海胜第一时间打开了服装照明灯。
  由于天和核心舱处于400公里轨道高度
  90分钟就会绕地球一圈
  在长达6小时的出舱过程中
  航天员们会经历数次明暗变化。

  在队友刘伯明、汤洪波的帮助下
  聂海胜对接脚限位器成功。
  上机械臂完成后
  聂海胜长松一口气
  和队友说:“好嘞!谢谢!”

  作为我国目前智能程度最高、难度最大、
  系统最复杂的空间智能制造系统
  机械臂的大范围转移
  要由地面控制团队注入指令序列
  但要完成精细控制
  还需要天、地,舱内、舱外齐心协力地配合。
  在出舱活动直播镜头里
  “曙光”指挥全程给在轨航天员发布口令
  在他身边
  有一排穿着蓝色试验服的岗位人员
  不断地相互交流
  他们均属于出舱活动支持小组。

  在舱内,航天员汤洪波密切注意着队友的动向
  “洞俩,你现在是在人系统机柜的外面了!”
  这意味着
  汤洪波正隔着天和核心舱舱壁与队友刘伯明对话!

  有了第一次出舱的成功经验
  再加上天地间的密切配合
  出舱任务的完成速度大大提升
  上机械臂时间缩短了十余分钟
  完成扩展泵组安装更是提前近40分钟。
  14时33分
  本次出舱活动已经圆满完成
  航天员在空间站的温度安全将得到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天和全景相机的拍摄视角也将更加广阔。
  距离航天员们返回地球家园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期待他们传回更多科幻大片!
神舟十二号两名航天员在太空中互拍,聂海胜的背景就是蓝色的地球
79#
 豆角 发表于: 2021-8-21 09:46:00|只看该作者

港媒: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将于9月3号与香港青少年“天地对话”

源自:界面新闻
原文标题:港媒: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将于9月3号与香港青少年“天地对话”

  据香港新闻网、香港电台网站报道,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9月3日将在太空站与香港青少年进行实时“天地对话”,并带领香港市民参观太空站的天和核心舱,回答征集到的香港市民问题。
  报道称,此次活动由香港中联办与香港特区政府主办,将从下星期一(8月23日)开始面向香港市民征集“天地对话”交流问题。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78#
 杀猪匠 发表于: 2021-6-24 11:45:44|只看该作者

BBC关注中国航天员空间站生活

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BBC关注中国航天员空间站生活

  参考消息网6月24日报道 6月23日,是我国航天员首次进驻天和核心舱的第7天。最新公布的视频画面记录了航天员们进驻空间站后的工作和生活细节。引发英媒关注。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6月23日报道,23日公布的最新视频片段显示,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正在吃饭。
  报道称,这段视频记录了航天员们入驻天和核心舱后的一天。他们将在那里驻留3个月。
  报道还称,这是中国近5年来的首次载人航天任务,也将是迄今为止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中国媒体播出的视频片段显示,航天员们早上8时开始工作,与地面控制中心进行沟通,到晚上9时左右结束工作,届时他们会更新工作进展。
  报道说,3名航天员每周有一天休息时间,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报道指出,这是中国在太空领域的信心和能力不断增强的又一证明。
  报道还指出,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中国从月球表面将岩石和土壤样品带回地球,并让火星车成功着陆──两者都是极其复杂、充满挑战的任务。
77#
 老君山 发表于: 2021-6-23 09:56:00|只看该作者

习近平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天地通话

源自:新华社
原文标题:习近平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天地通话

  习近平总书记开始同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天地通话。
76#
 原滋缘味 发表于: 2021-6-21 09:04:33|只看该作者

3个月的太空生活什么样?聂海胜:带的平板电脑可上网,会在失重环境下理发

源自:人民日报
原文标题:与“神十二”航天员面对面(深度观察)


  图①:执行“神十二”任务的航天员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汤洪波、聂海胜、刘伯明。
  徐 部摄
  图②:航天员在核心舱模拟器内训练。
  徐 部摄
  图③:聂海胜在进行水下训练。
  孔方舟摄
  图④:6月17日上午,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腾空而起。
  杨志远摄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进入近地轨道。3位航天员乘坐飞船停靠于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顺利进入核心舱,成为第一批进入空间站核心舱的航天员。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任务的首次载人飞行,也是阔别5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入太空。出征前,3位“神十二”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此次任务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工作量大,太空停留3个月,出舱活动时间长、任务重,一次出舱长达6个小时左右

  :“神十二”任务中,航天员要完成哪些工作?和以往载人飞行有什么不一样?
  聂海胜:空间站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第三步。神舟十二号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任务工作量非常大。比如,我们进入核心舱后,马上要建立适合人生活、居住的环境,后续还要到舱外做安装维护。和神舟七号任务出舱不同,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出舱活动时间长、任务重,一次出舱长达6个小时左右。还要第一次进行人和舱外机械臂配合,复杂性和艰巨性会超出想象。
  二是这次任务在轨时间长达3个月,对生活、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强健康维护、生活能力训练,去摸索如何更好地适应太空工作、生活。
  三是和空间实验室相比,空间站是更大的科学平台,我们要做的空间实验、技术试验更多、时间更紧。
  刘伯明:“神十二”任务和“神七”任务相比,出舱活动有很大不同。“神七”出舱主要是验证舱外航天服出得去,回得来,以及较为简单的舱外作业。“神十二”任务计划要执行两次出舱任务作业,每次作业长达数小时,需要航天员具备强健的体魄、强大稳定的心理素质。

  :可预料的困难有哪些?
  刘伯明:第一个难点是快速交会对接。我们现在已经有航天器快速交会对接的能力。神舟十二号飞船进行快速交会对接后,我们就马不停蹄地进入空间站核心舱,这时候考验航天员在太空的身体适应能力。在适应的同时,我们要拆盖板、将货包取放归位,建立生活工作环境、维护生命保障系统正常运转。
  随后,为了准备第一次出舱,我们要提前准备。连续两次出舱任务,间隔时间也很短。出舱过程中,将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机械臂只是大范围地摆动,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附近。在舱外作业点进行精细操作,一个人携带的工具有限,操作难度大,有可能需要另外一名航天员配合,两个人共同到作业点把任务完成。因此,既考验机械臂操作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是否会和舱壁发生碰撞等,也考验航天员在舱外的配合能力。
  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我们在地面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协同演练配合。实际执行过程中,是否能够那么顺利,无法预知。我们在地面苦练、巧练,在太空时也要严格按照手册执行,现场操作时还要充分发挥航天员的主观能动性。
  3个月的太空生活什么样?
  带的平板电脑可以上网,也会在失重环境下理发

  :人们都很向往太空生活,听说这一次任务可以随时拨打电话?
  聂海胜:我们具备天地之间随时拨打电话的能力,但不一定随时拨打。在相对空闲的时候,我们会和地面做一些交流,包括向家人问好。我们带的平板电脑可以上网,出舱时候也连着WiFi,当然,都是空间站舱段内部的局域网。

  :这次在太空停留3个月,怎么理发?
  聂海胜:我的“专业理发师”就是我身边的搭档。我们在地面练了很多次,互相帮忙理发。当然,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理发和地面不一样,头发会飘散。我们在理发推子上套了一个类似吸尘器一样的东西,可以把剪下的头发吸进去。

  :听说航天员可以随身带一些私人物品,是这样吗?
  汤洪波:我带了一些。我的孩子现在上初中,他非常幽默、乐观,是我的骄傲。我录了许多我爱人和儿子的日常生活视频,工作之余我会回顾这些家庭生活,放松一下。
  进行了哪些艰苦的训练?
  每次水下训练都要坚持6小时,水槽训练后,拿筷子都费劲

  :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超乎寻常的训练准备。
  聂海胜:对!为了完成这次任务,我们在地面强化了很多不同的训练,包括一对一训练、低压舱训练、水槽训练等,我们只有具备矢志不渝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意志、精湛高超的技能、强大稳定的心理,才能成功完成这次任务。
  刘伯明:各方面的训练强度都加大,低压舱训练风险最高,因为是真空环境。我们在低压舱内进行了多次针对特殊情况的训练,来考验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的反应能力和纠错能力,是不是每次都能做到百分百正确。
  最苦最累的是水槽中的训练。大家都知道,要走出密封舱到太空进行出舱活动,就必须穿舱外航天服,所以在水槽中模拟太空失重环境,穿着相当于舱外航天服的水下训练服进行训练。“神十二”任务的舱外作业时间长,我们在水下训练基本都是6个小时,在水下高强度训练,往往得靠信念和毅力支撑。

  :据说每次水槽训练后,拿筷子都费劲,有什么好的办法适应?
  聂海胜:针对水槽训练,我们首先是加强体能训练,其次是增强上肢力量,第三,随着水下训练次数越来越多,对心肺功能、上肢力量都是锻炼的过程,坚持下去就会适应。
  汤洪波:水槽训练是“神十二”任务必须训练的项目。我在水槽训练中,能克服体能挑战,但身处舱外航天服这样狭小空间里会感觉很憋屈,一进去就想出来,非常烦躁,有一段时间甚至是寝食难安。但执行空间站任务,必须穿舱外航天服工作。后来,我发现把舱外航天服的温度调低,感觉会好一点。再结合自己学到的心理调适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现在,我穿着舱外航天服感觉非常舒服,工作几个小时也没有不适。

  :出舱活动在空间站将变成常态,因此也是训练的重点。
  汤洪波:我们的训练重点之一,毫无疑问就是出舱。整个出舱程序非常复杂,专业知识、操作技能都很繁杂,信息量巨大。大家都关注出舱那一刻,其实航天员在出舱前要准备很多天,出舱当天也要准备好几个小时才能打开舱门执行出舱任务。
  刘伯明:针对出舱活动,地面训练强度很大,因为要考虑出舱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地面训练内容无法完全预测在天上执行任务时的状况。但我们现在手段很多,比如航天员在轨执行任务遇到特殊情况时,地面团队第一时间快速进行辅助解答,随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要提升的是身体适应能力、能量的储备。出舱当天,早上6点多就要开始准备,到舱外作业、返回,时间很长,对体能消耗很大。
  我很期待站在机械臂末端那一刻,面向整个茫茫宇宙,随着机械臂摆动,会有一种飞翔的感觉。

  :模拟太空生活的密闭生活训练,是为了达到什么效果?
  汤洪波:主要是为了检验航天员持续工作的专注力,有些训练项目是在极端条件下,考验航天员在空间环境的应急能力,考验和磨砺航天员的意志品质。比如,在狭小密闭空间,72小时不睡觉,还要持续工作,并保持准确性。我们在地面做过一个月的密闭训练,完全模拟进入空间站后的整体飞行程序,包括工作、生活、废弃物的处理等。
  航天员乘组如何团结协作?
  3位航天员有分工、有配合,对任务充满信心、充满期待

  :3位航天员怎么分工?
  聂海胜:有句话叫“分工不分家”。在“神十二”任务中,任何单项操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完成。任何需要两个人完成的任务,我们两两组合,3种模式都可以完成。3个人一起密切配合完成一项工作,那更是一个整体。这是载人航天任务的特点。我们在一起训练一年多,彼此之间会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比如我和刘伯明有过太空体验,知道地面和天上的操作有区别,操作要更加严谨,天上生活的习惯、作息规律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作为搭档,你们互相评价一下吧。
  聂海胜:我和刘伯明都是首批航天员,在一起工作20多年。大家都很熟悉刘伯明。他非常聪明、敬业,喜欢动脑筋,对于一些细微操作研究得非常透彻,对团队的训练、任务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我很愿意和他共同完成任务。
  汤洪波是第二批航天员,曾是神舟十一号任务的备份航天员,经过了严格、系统的训练,在5年前就具备执行飞天任务的能力。“神十二”任务是首次空间站载人飞行任务,要做大量的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他进入这个乘组,说明专家对他非常认可。汤洪波平时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非常谦虚好学,性格好,我对他充满信心,非常信任。
  刘伯明:聂海胜执行过两次飞天任务,经历过多天飞行,“神十”任务进行过交会对接,经验很丰富。他是这次任务指令长的最合适人选。
  我执行过“神七”出舱任务,对出舱任务很有信心,这些年也一直在准备空间站任务。我们既有分工,也会密切配合。
  汤洪波训练非常刻苦,工作踏实可靠,他这种认真的劲儿、肯吃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相对年轻,在电子信息、网络等操作方面能够和我们互补。我们对他非常信任。
  汤洪波:这次是我的首次飞行,很荣幸能够和聂海胜、刘伯明一起飞行,他们都有过飞行经历。聂海胜执行过“神六”“神十”的飞行任务。刘伯明执行过“神七”的出舱任务。在“神十二”任务的准备过程中,他们非常严谨、细致、认真,我要学习他们的冷静、坚定、果断、沉着。尤其是他们都是多次飞天、多次备份,还一直为“神十二”飞行训练、准备。这就是一心只为飞天,一生只为飞天,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我对这次任务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

  :第一次飞天的航天员,能够入选“神十二”乘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汤洪波:最重要的是工作的严谨态度。尽管我们十年如一日地训练,很多事情闭着眼都能做正确,但是你不能真闭着眼做,要确保万无一失,必须细致,还要勇敢。
  执行飞天任务有什么感受?
  经历了3个“8年”,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再到太空出舱,见证科技不断进步

  :聂指令长,您从成为航天员到执行3次飞天任务,差不多都相隔8年左右,这3个“8年”有什么不一样?
  聂海胜:我在1998年加入中国航天员大队,到2005年执行神舟六号任务,这属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第一步;8年后的2013年,我执行了神舟十号任务,这属于第二步的空间实验室阶段;8年后的现在,我执行神舟十二号任务,这已是第三步的空间站建设阶段。
  每一个8年都不一样。随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一步一步往前推进,我们的任务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对航天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名航天员,我的成长与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国家有经济实力、科技能力,发展载人航天事业,把我们送上太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能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作贡献,我感到非常幸福。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能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执行神舟十二号任务,倍感自豪。我们的状态就是时刻准备着,我们的使命就是圆满完成任务。在飞过祖国上空的时候,我会在心里祝福我们伟大的党“生日快乐”。

  :经历了3个“8年”,您对航天技术进步有哪些感受?
  聂海胜:感受非常深。“神五”是一人一天,“神六”是多人多天,“神七”是太空出舱,“神九”“神十”“神十一”,太空生活从12天、15天到30天的跨越。“神十一”为什么能在太空生活一个月,是因为背后强大的科技支撑能力。这么多年来,我们在太空的衣食住行、工作环境、通信条件、安全保障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比如,我们在太空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宽敞。神舟五号任务时航天员没有进入轨道舱活动,到“神十”的时候,就有“两室”,3个航天员中,两个人可以睡到“卧室”里,一个人打“地铺”睡在地板上;空间站更是变成了“三室两厅”,这是空间大小的变化。
  我和费俊龙执行“神六”任务时,轨道舱温度比较低,吃饭加热的比较少。之前食品周期是3天,现在我们做到了7天一个食品周期,可以吃到更丰富多样的口味。
  之前我们都是从地面携带水和氧气上去,到了空间站阶段,我们要在太空生活3~6个月,通过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实现重复利用,冷凝水、汗液重新收集净化成再生水,经过处理就变成纯净水。

  :执行过飞天任务的航天员再上太空,心情怎样?
  刘伯明:在我们模拟器训练大厅,这样一句话非常醒目: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这一直激励着我不断探索前行。
  每次任务都要重新归零,每次任务都要重新开始,我们要保持第一次的热情、激情,也要保持第一次精细操作的踏实作风。13年刻苦训练,13年耐心等待,13年热切期盼,再度飞天,可以说心驰神往、心潮澎湃。对于航天员个体而言,保持强健的体魄不难,因为我们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难的是十几年还保持那份热情、那份激情。
  星星只有闪烁在太空中才是最美的,否则它就是一块苍白的岩石。对我们航天员来说,要感谢党,感谢祖国,有了国家这个强大的后盾,赶上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才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选拔一个优秀的航天员不容易,党和人民培养我们这么多年,我们只有圆满完成任务,来报效祖国。我对再度飞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指令长聂海胜和小师弟汤洪波的默契配合下,我对完成任务有决心有信心。

  :航天员首飞往往要经历多年的等待,能讲讲感受吗?
  汤洪波:我在2010年5月5日进入航天员大队,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我也一直想,这么多年的训练,什么时候能够把我学到的本领用上,去太空执行任务?漫长的等待,其实比高强度训练更具挑战性。但有飞天梦的牵引,我十年如一日保持好状态。我相信,未来的十年,将是为空间站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十年。
  我很喜欢飞行的感觉。这一次我的“坐骑”是火箭,将飞向几百公里高的空间站。我期待能够很快克服失重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尽快建立起空间站核心舱的居住环境,期待我们圆满完成任务重新返回地球的那一刻。
  聂海胜:我们一直期待空间站时代的到来,为此奋斗了多年。空间站建好后,就是我们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的家,将迎来一批又一批航天员。将来,也有可能迎来国际航天员加入我们的大家庭,在这个太空平台做更多的科学研究,用这些成果造福全人类。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75#
 罗平河 发表于: 2021-6-17 17:35:17|只看该作者

神舟十二号、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视频和动图来啦

源自:上海发布
原文标题:神舟十二号、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视频和动图来啦

  据新华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按任务实施计划,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

太空中的相遇问题

航天员在舱内做准备

最后靠拢前

交接成功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74#
 原滋缘味 发表于: 2021-6-17 17:05:53|只看该作者

欧洲航天局对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表示祝贺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欧洲航天局对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表示祝贺


  当地时间6月17日,欧洲航天局在其官方社交媒体平台对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表示祝贺。(总台记者 马瑾瑾)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73#
 美好一下 发表于: 2021-6-17 17:05:52|只看该作者

外媒聚焦神舟十二号:中国太空探索进展不可思议,走在全球前沿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外媒聚焦神舟十二号:中国太空探索进展不可思议,走在全球前沿

  中新网6月17日消息,17日上午,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三名宇航员飞赴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全球多家主流媒体第一时间报道了相关消息。多家外媒认为,此举“将开启中国空间站时代”,中国在太空计划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太空专家还强调,中国取得的进展“不可思议”,已经走在了太空探索的前沿和中心位置。
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新社发 汪江波 摄
  又近一步!
  中国“迈入空间站时代”
  17日上午9时多,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和英国广播公司等世界主流媒体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中国17日发射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三名宇航员被送往天宫号空间站,这将是中国自主建设中的常驻空间站,迎来的首批“住客”。
  法新社也提到,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首批宇航员搭乘载人飞船升空,三名航天员将在太空生活三个月。这是中国近五年来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迄今为止持续时间最长的载人任务。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进一步称,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将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使中国距离运营新的空间站,又近了一步。
  路透社分析称,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携三名宇航员飞赴太空,将开启中国空间站时代。该媒体称,历时近30年,中国实现了从步入太空到建立空间站的跨越,并将于2022年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路透社还援引中方消息称,从1992年9月21日立项至今,中国先后发射了11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逐一攻克载人航天各项关键技术,终于迈入空间站时代。
神舟十二号飞船飞行模拟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供图
  新加坡《联合早报》则援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的话称,神舟十二号这次飞行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承上启下十分关键,将为后续空间站建设和应用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
  BBC还报道称,“天宫”号空间站,在中国被形容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和太空母港”。尽管这个空间站比国际空间站要小,但中国希望这个重66吨的新模块式空间站,可以运行十年或更久。
  美联社也援引中国宇航员聂海胜的话称,“我们要把空间站核心舱这个太空家园布置好,还要开展一系列的关键技术的验证实验,任务很艰巨,挑战也很多。”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清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郭超凯 摄
  “不可思议”?
  中国快步走在太空探索前沿
  此外,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也让外媒更加关注中国多年来在太空探索上的显著进展和宏伟愿景。
  美联社称,中国自2003年以来,已将11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并已向月球和火星发送了轨道飞行器和漫游车。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更是开启了五年来的首次载人航天任务,这是一项日益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
  法新社也指出,此次载人航天任务取得成功,是中国“成为太空大国的里程碑式的一步”。美国axios新闻网站认为,这标志着,中国在太空计划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NASA太空飞行新闻网也关注到中国新空间站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的成功发射。该媒体称,这是中国成为航天强国计划的又一步。到目前为止,每一次神舟载人任务,都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新里程碑。
“祝融号”火星车模拟图。中新社发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供图
  CNN报道认为,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的太空计划发展迅速。俄罗斯卫星网发文称,中国正在太空探索的道路上快速前进。中国成功将11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其中包括两名女性。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已经登陆火星,而一个真正的空间站的建设,也正在全力进行中。
  英国广播公司指出,虽然在太空探索方面起步较晚,但中国一直持续加大对航天的投入。
  在探月方面,2019年1月,中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成为第一个在月球背对地球一面降落探测器的国家。2021年5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并成功释放火星车祝融号,成为继美国后,全球第二个成功派出探测器登陆火星的国家。
  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的太空专家乔蒂霍纳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说,中国太空计划取得的进展,真是“不可思议”。在他看来,在过去12个月里,中国已经走在了太空探索的前沿和中心位置。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72#
 金丝猴 发表于: 2021-6-17 17:04:00|只看该作者

中国航天科工助力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源自:环球时报
原文标题:中国航天科工助力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环球时报记者樊巍
  6月17日上午9时 22分,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继保障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强化使命担当,保持敬畏之心和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确保在轨产品和后续参试产品工作稳定、可靠,再一次成功助力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为空间站建设和运营贡献力量。
  为确保顺利发射,航天科工研制的地面测控设备、发动机金属软管、晶体元器件等继续在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航天科工提供了一系列地面测控设备,用于长征运载火箭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遥测系统、外安系统的地面测试、发控过程中的自动化检测与控制,为运载火箭的维护和成功发射提供了重要保障。
  配套用于运载火箭发动机的金属软管消除发动机燃料管路热胀冷缩、振动、位移等影响,又一次经受住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完美助力火箭顺利飞天。近年来,航天科工从设计源头抓起,强化工艺与设计的协同,基于自动检测建立专用生产线,已形成稳定的金属软管批生产能力,为火箭发动机的稳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作为航天飞行任务中的关键产品,火箭升空之后,晶体元器件产生的频率信号,像火箭的“脉搏”一样,是地面指挥人员衡量飞行状态的重要参考指标。航天科工秉承质量“零缺陷”意识,严把质量关,将高可靠、小尺寸、优指标、低老化、长寿命作为此次数百只配套产品的严格技术指标,为此次发射任务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时间频率基准。
  在发射、升空在轨以及后续再入返回的全程中,航天科工研制的声表滤波器和扼流圈为航天器的通信系统应答机等关键部位提供通信保障服务,确保神舟十二号与地面通讯通畅清晰。这些体积不足指尖大,重量微乎其微的小产品,以极其稳定的可靠性,在航天器系统的传输系统、通信分系统等关键部位中广泛应用。
  本次任务中,航天科工研制的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和IF转换电路组合)依然履行在微重力环境下测量加速度、帮助飞船精准把握速度和位置的职能,为飞船变轨和交会对接提供必要的实时数据。值得指出的是,为避免温度变化对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精度产生影响,前期航天科工已攻克了主动温度控制、标定方法等难题,此次任务中,还创新增加了温度遥测模块,让温度控制多了一个“观察员”。同时,还对IF转换电路进行了创新改进,将原本输出的模拟信号处理成为数字信号,为提升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此外,连接器、继电器、齿轮传动产品、锌银蓄电池和地面充放电设备、高端紧固件等也在本次任务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5 09:35,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