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王德奎|查看: 4756|回复: 47
[自然科学] 

从新冠疫情评量子物理学家瑟奇爱神学

 [复制链接]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3-29 22:25:33|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被孔少峰主席热爱科学,追求创新所感动,也赞同他说“相互作用的目的和过程就是求衡”。然而我们心里明白:哲学指导科学,但不能代替科学──后者需要实验和计算的验证。在大学我们虽然学的是冶金机械专业,并五年有四年处在“文革”中,但那四年趁不上课,我们则找书、借书自学完机电系两个专业规定的所有专业基础课程。如自学的《材料力学》不但本科用教材,还有更深的教材──孔少峰主席说的吊钟的摆杆长度超过30万千米,材料的拉伸应力强度能行吗──如果称为“孔少峰难题”,这个难题是不成立的──宏观的应力强度的实验和计算,吊钟摆杆的长度和粗细都不能做到30万千米。
所以“孔少峰难题”与1963年我们遇到过的“赵正旭难题”有本质的不同 ──该难题与庞加莱猜想有关。但我们不想打击孔少峰主席的积极性,而且他追求的是“平衡了又不平衡了,所以发展了,变化了”的“求衡论精神”──他讲解的实数“超光速”的吊钟摆杆超长30万千米的建模,如果升级为类似宇宙弦材料拉伸不断的应力强度的量子极小模型,也可以联系含有“不变量和极小模型”的双有理几何关系,而有“量子极小模型猜测”和再延伸到“量子层猜想”──虽然“量子极小模型猜测”和“量子层猜想”,数学界还没有解决,但如果联系“孔少峰难题”拉伸不断的有无限极小应力强度,而升级称为“孔少峰猜想”,那么与“求衡论”结合,将意味深长──即新的“孔少峰猜想”与“柯召-魏时珍猜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我们不能给孔少峰主席讲自己也才知道不久、不多的“量子极小模型猜测”和“量子层猜想”类似意思;也许即使讲明,他也听不明白。
想到这次合作也许能提高我们学习的强度和深度,就很爽快答应愿意以我们为主和他写《求衡论》这部书,而且要达到能公开出版的要求。但想到由我们完成的《求衡论》一书后发生争执,所以是不拿我们双方各自的意见作标准,而是以出版社的编辑和领导认可能出书为标准。孔少峰主席也同意,于是我们签订了不悔此约的议定书。
B“求衡论”与“庞加莱猜想应用”联姻
a、1963年我们遇到“赵正旭难题”的激励,42年来不懈地学习与自学,在公开出版了有关“三旋理论”的书之后,我们深知“赵正旭难题、柯召--魏时珍猜想”,与庞加莱猜想应用有关,也预感到“求衡论”不会与庞加莱猜想应用无关,但我们并不想在《求衡论》一书中公开暴露“赵正旭难题、柯召--魏时珍猜想”的概念──2005年5月1日我们从绵阳日报社退休后,就全力以赴投入到《求衡论》一书的写作准备中。这首先主要是去吃透“三旋理论”和“柯召-魏时珍猜”的“空心圆球不撕破和不跳跃粘贴,能把内表面翻转成外表面”证明,与“孔少峰猜想” 到“求衡论”等两方向联系的学术底藴的关系──因为2005年4月在原绵阳军区招待所与孔少峰主席交谈之前,我们本是各自独立的各管各的两码事。
b、柯召和魏时珍等川大数学家在1963年前,并没有对外公开说研究西方数学的庞加莱猜想,和苏联数学的灵魂猜想为“空心圆球不撕破和不跳跃粘贴,能把内表面翻转成外表面”的证明,我们知道这个情况是很偶然的。2007年出版《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一书,因为“不撕破和不跳跃粘贴,能把空心圆球内表面翻转成外表面”求解这道难题,也跟庞加莱猜想有关:我们43年后拿出的答案类似“羊过河”的寓言故事──河上有座独木桥,一只白羊和一只黑羊分别从桥两头同时走上桥,走到桥中间要过河,而又互不相让,如何办?
把这个图案化为一维的弦线,引进到空心圆球内表面翻转成外表面,在球的内外表面之间搭成一维的“桥”,变换为“羊过河”问题,这是一个解答1维和0维结合的三旋宽窄数学,是跟弦论、圈论、旋子论、扭子论、时空非互易论、平行宇宙论、宇宙轮回论等联系的弦膜圈说,可解答时空连续与间断的统一──这里像《羊过河》寓言中的独木桥的弦图,假设变形为“魔杖”的弦线,可类比萨斯坎德的《黑洞战争》一书中的“持球跑进”,和特霍夫特的全息信息守恒的疑难解答。即“魔杖”类似空心圆球内表面翻转成外表面,两只羊在桥中间碰头的“转点”,有类圈体宽窄三旋式的自旋能化解矛盾。
“羊过河”的寓言,说的是白羊和黒羊打起来,都掉到河里了。但如果改成“人过河”,走到桥中间的两个人,不用打架,也不用互让,只需一个人抱着另一个人,旋转半圈,或一个人拉着另一个人,相互半转身,脚交叉,就过去了──“羊”和“人”都属于动物,但在进化级别上,“羊”处于下端,“人”处于顶层,所以“求衡论”的智慧也不在一个级别。2020年3月15日“科学网”个人博客专栏发表王善勇教授的《人生不需要提速》的文章说:“就科研而言,学术训练更加重要。你受到的训练有多强,你的能力就有多强。能力有多强,你在学术上就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所谓,0到1的突破,其实是需要过程的积累的。没有能力做基础,只是一句口号而已。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从0到1的突破呢?我们能做的只有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耐心地做好每一件事,终身学习。学生如此,教授亦如此。人生不需要提速……初心无非是你的最初的理想,情怀。但理想,情怀这个东西更加是靠不住的。最硬核的东西仍然是你的实力”。
c、出版《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后,回想漫长的40年到现在使我们明白:“理论”最基本的东西,就是代数的“四则运算”和几何拓扑的“环面与球面不同伦”──“四则运算”涉及自然数、实数、虚数、复数、群伦的加、减、乘、除和开方等运算方法和规则,可联系对应自然界的物质,时间,空间、真空,能量守恒、宇称守恒、对称守恒与破缺,量子起伏,不确定性原理,霍金辐射,退相干,波粒二象性,宇宙大爆炸,暗物质、暗能量,卡西米尔效应,有生于无、阴阳五行、三生万物,平行宇宙、多世界、宇宙轮回等概念语言。
“环面与球面不同伦”可联系对应直线运动,圆周运动,韦尔张量效应,里奇张量效应,规范场、量子纤维丛,电磁场传播,引力传输,广义相对论,量子隐形传输,量子纠缠,不相容原理,自旋避错码、自旋冗余码,比特以及量子比特、众特、囚特、多特,物质族基本粒子质量谱计算公式,哈热瑞为夸克和轻子内质量的“奇迹般”相消机制疑难等概念语言的学习与钻研,为理解“求衡论”打开窗口。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3-29 22:25:55|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2中医药、西医药科学理念之辩
A、为啥要评瑟奇希望科学接受宗教和信仰
现代社会牵动全世界的主要是“夺权斗争”的革命或动乱──这是一种下层和顶层人群之间的战争。如1911年的武昌起义发生的辛亥革命、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至今还有影响。2020年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则是属于“夺命斗争”的“人传人”──这是一种新冠肺炎病毒,主要针对大量下层人群的“夺命”感染,而需要顶层人群的组织指挥救助。有人说: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魔鬼”,每一个人的内心也都有“良知”;而历史最终是垂青“良知”的,以大善坚定前行,特别是中国人已经历过抗击这种大的疫情,内心的未来愿景会更逐步澄明凝定为一种真正切合的长期稳定性的心智。
而《科学美国人》杂志上美国量子物理学家瑟奇的文章说的:“我希望科学能更多地接受宗教和信仰”──这与人类同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是科技;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技发展和创新有区别。世卫组织发布最新一期新冠肺炎每日疫情报告,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3月27日全球确诊新冠肺炎509164例,死亡23335例。目前全球已有180个国家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病例。而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成为“中国方案”的一大特点,中医药参与治疗的确诊病例超过九成,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效用让意大利等疫情严重国家需求大增。
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加快药物研发进程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加快推广应用已经研发和筛选的有效药物,根据一线救治需要再筛选一批有效治疗药物,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尽最大可能阻止轻症患者向重症转化提高治愈率──如采取恢复期血浆、干细胞、单克隆抗体等治疗方式,提升重症、危重症救治水平降低病亡率;这里加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的国际合作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多个国家出现,加强同世卫组织沟通交流,不是“更多地接受宗教和信仰”。
B、科技中西医药结合、并用、参与就到位吗
中医在2020年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突出表现,我们提出中国古代有“科学”,就叫住“中医”;与西医药的区别,就类似中医药是“暴露组学”,西医药是“基因组学”;中医既定的理念,理、法、方、药来指导今天处方用药,用中医的观点去看待疾病,认为中医就不能用现代的东西才是中医,是“反相反量反中医”──因为中国的语文历史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古代文人写文章用的是“文言文”(无纸、纸贵);和民间老百姓的交流,双方一起一般却用“白话文”。20世纪初后“五四运动”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现代中国人一般写文章以及和老百姓交流说话,大家都用“白话文”──由于古代中医著作的看待疾病、处方用药指导的理、法、方、药观点语言,是处在时代要求使用“文言文”大背景的重压下,所以与今天现代的东西说话用“白话文”就有很大差距──西医药的理、法、方、药观点语言说话的“白话文”,就类似“基因组学”。中医药今天的理、法、方、药观点语言说话仍“白话文”,就类似“暴露组学”。
a、2020年3月14日中央指导组专家在武汉东湖宾馆召开抗疫中医讲座,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介绍当代中医的传承与改良,现在很多人不理解什么叫中医时说:“我们现在的中医,就是坚守自己的基本哲学,坚守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引进现代的技术” ──其实这里不只是“同时引进现代的技术”。更应要像“五四运动”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中医药坚守的基本哲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古代“文言文”,要翻译为现代科技使用的“白话文”。
b、张伯礼院士还说:“现代文化本来就是丰富多彩,可以去学习别人的,但是别丢了自己的,这是关键。现在的中医医生已经不是几千年前的中医医生,他们现在都是本科毕业,要学习很多中医的知识,也要学习很多西医的知识,还要学习很多现代科学的知识。所以有的人说,你们现在的中医一代不如一代,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我们现在培养出来的很多的国医大师,都是解放以后培养出来的,抗疫治病比古人也并不逊色”──其实这种三分法:中医的知识、西医的知识、现代科学的知识,是“自取其辱”──类似说中医的知识自己,是“羊过河”的寓言中的白羊和黒羊的代表,同时走到独木桥中间,相互不让,只能打起来都掉到河里──中医药只是“羊”级别吗?不是。
若说西医的知识、现代科学的知识,类似走到独木桥中间的两个人,不用打架,也不用互让,只需一个人抱着另一个人,旋转半圈,或一个人拉着另一个人,相互半转身,脚交叉,就过去了──这类似《环球科学》2020年第二期的“最美科学阅读”,介绍巴特尔的《量子空间》一书说:“两个极为成功却互不相容的物理学理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如今,21世纪的科学家希望能用‘量子引力理论’将两者和谐统一。在通往这一理论的各种途径中,‘弦论’是一条车水马龙的道路,‘圈量子引力理论’是一条人迹罕至的曲折小径”──这里类似说西医的知识、现代科学的知识是“人”级别吗?是的。
更重要的是应知道:中医药坚守的基本哲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类似古代的“文言文”,翻译为现代科技使用的“白话文”,就是超弦这条车水马龙的道路,及圈量子引力弦论这条人迹罕至的曲折小径。如已出版《中国气功思维学》、《三旋理论初探》、《解读<时间简史>》和《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和将出版《中医药多体自然叩问》等书做了很多探索;而且还在互联网公开论坛发表很多和继续在补充。
c、张伯礼院士说得好:“中医文字记载的历史有3000多年,它核心的哲学理念基本是稳定的,是正确的”。为啥?其实这正是中医药说“白话文”暴露组学的理、法、方、药观点语言,类似超弦、圈量子引力理论等阐述。即“天人合一、整体观、辩证论治、理法、方药、治未病等等……”,是可以翻译为类似弦超、圈量子引力理论等“白话文”语言文字。《中医药多体自然叩问》一书将可以作证。
张伯礼院士说的“用中医的观点去看待疾病,现在(CT)这些东西拿来,是为我所用。谁为主?这是关键” ──其实这不是“关键”,既然中医和西医都成为了科学,一家人不说两家人的话──CT只不过是先制造出来,先推广使用。如果中医药能做到类似超弦、圈量子引力理论等“白话文”语言文字翻译,发明创造的先进医疗仪器也会很多。这类似张伯礼院士说的“中医不能自己给自己限制,好像用了核磁就不是中医了。方舱里边全是喝中药,锻炼太极,八段锦、按摩、贴敷、压耳豆……这些全是中医。中西结合舱里边有心电图机、有心电监护、有氧疗、仪器设备,所有的这些西医的东西我都有,心里更有底气” ──这是一家人不说两家人的话,才更有了底气。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3-29 22:26:21|显示全部楼层
3中医清理垃圾,西医清理虫子是分家话
A中医仅把垃圾清理出去就了事吗
a、2020年2月24日晚央视白岩松连线采访张伯礼院士谈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前面我们没有说完的话题,是张伯礼院士说:“中医清理的是垃圾,西医清理的是垃圾吸引的虫子” ──这话似乎有不全面的地方。在《白岩松连线张伯礼:中医突击,火线救人》的文章报道中,张伯礼院士对中西医的差异说:“中医治疗,往往不仅仅是针对病毒,而针对的是人体的抵抗力,提高人体的正气,让人体自己调动内源性保护物质,跟病毒做斗争。中医学认为,病毒虽然可怕,但它与人整体的力量相比同样是微不足道的,只有你的组织液适合病毒产生,它才会感染你发病。中医治病的理论很简单,不管什么病,不管你病毒怎么变,都是用同一种方法,那就是调节整体的平衡,恢复整体的管理,只要整体的管理恢复了,百病皆消。所谓新冠肺炎也好,其他的疫病也好,都是病毒和人体抵抗力之间的博弈。人体抵抗力赢了,病毒就不能侵害人体。反之,它就侵害人体了”。
b、张伯礼院士谈西医的不同时说:“西医见病毒就要杀,产生了瘟疫之后,先要分离出病毒,然后再去研究对应的药物,来杀死病毒,等药物真的研究出来了,一般瘟疫也就过去了。想想看,非典过去17年了,非典特效药有了吗?凭什么17年干不成的事,现在就能马上干成?而且病毒可能会变异,于是陷入到不断的研究中。事实证明:西医控制不了瘟疫,尤其控制不了新发的瘟疫,因为越来越多的瘟疫病毒有抗药性,而且变化多端,研究新药根本来不及。以没有对应的有效治疗药物,只是盲目地采用激素、抗生素和呼吸机,即使被治愈也留下肺纤维化、股骨头坏死等后遗症”。
c、张伯礼院士得出的结论是:“屋里有垃圾,垃圾招了好多虫子,有人(西医)不断去研究杀虫剂,虫子杀死了,新一代虫子又来了,对杀虫剂耐受了,于是又去研究新的杀虫剂,这样循环往复……中医则不杀虫子,它把垃圾清理出去,让屋里干净,屋里就没虫子,虫子垃圾送到外边去,病毒很难适应外边的环境,冻死了”──其实中医药把“垃圾清理出去”,送到外边去,也要“杀死”病毒“虫子”,而不是认为“病毒很难适应外边的环境会冻死”;这和西医药要求一样。
B、垃圾带病毒清出户外不清零在中国更是犯法
2020年1月2日中国农业大学的李宁院士被判刑12年。该案的案号为(2015)松刑初字第15号,审判长为杜岩。李宁院士是动物分子遗传育种学专家,发现和克隆了多个影响动物重要生产性状的基因,发展和应用了一批动物分子育种工程技术。他在动物功能基因组、克隆分子机理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原创性成果;获得过国家级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和省部级二等奖2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江 学者奖励计划成就一等奖等先进个人奖。
但即使如李宁在2008年7月至2012年2月,对相关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利用科研经费购买的实验所需的猪、牛,指使张磊“对课题研究过程中淘汰的实验受体猪、牛和牛奶”,对外出售。所得款项,交给报账员欧某甲、谢某甲账外单独保管,不要上交。欧某甲、谢某甲遂将该款存入个人银行卡中。经司法会计鉴定,截留猪、牛、牛奶销售款累计金额为人民币10179201.86元, 最终也被法院判刑。
4抗击新冠肺炎病毒开辟了科学的新纪元
A“夺权斗争”与“夺命斗争”认识科学
1917年十月革命的“夺权斗争”,开辟了人类的新纪元。2020年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夺命斗争”,又开辟了科学的新纪元──东西方两个极为成功却似乎互不相容的生物/生理医学理论──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如今希望能用“量子簸场”超弦理论,将两者各自指导今天看待疾病、处方用药的既定的理、法、方、药等,能和谐统一。
真空量子起伏无处不在──这是一种“量子簸场”,就像大河常流着的水面,并不平静──微观、病毒、量子簸场,到“人传人”的新冠肺炎病毒对大量人群的“夺命”感染,是类似“量子簸场”;中医药阐述“天人合一、整体观、辩证论治、理法、方药、治未病等等……”宏观联系,也涉及类似的“量子簸场”。20世纪80年代盐亭县医院和县科协的科技人员,在大量调研1981年盐亭地区发生的大洪灾后的疫情讨论中,首次提出科学--医学“簸场”概念。
这是受到农村簸箕簸米的启发──当时盐亭农村山区里会簸粮的农妇,一般都会用簸箕使其上下跳动和旋转,让簸箕里的米群成有规则运动的形态,而能扬去簸箕里的糠秕、尘土等杂物。但不会簸的人,米和糠秕是散乱的,团不起来。当然这类簸场振动不仅存在于宏观的物体现象,也存在于人体内体外的微观物质。如把人体周围出现的微轻粒子场,看成象簸箕里上下跳动和旋转着的米群,由此类比一种量子意义上的簸场。到21世纪初完成的《三旋理论初探》一书有关“生命复杂性的统一医学”一节中,已正式提出了“量子簸场”的阐述。
B量子簸场是车水马龙,是曲折小径
中医药和西医药的理、法、方、药等和谐统一,是一条车水马龙的道路,也是一条人迹罕至的曲折小径。从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夺命”感染,量子簸场可以先用众所周知的“电磁力和电磁波”类比,这里意义还是一种量子簸场,在理解作为生命的“配方”,包括体外的治疗、隔离、封城和人体内的免疫力的抵抗这两个方面──所谓簸场,是泛指存在振动频率的现象。而众所周知的生物钟节律,化学振荡就,也是一种量子簸场。但主要是电磁力这种量子簸场,在地球上促使了生命的发生,也维持了生命的存在和延续。
生物体摄取营养以维持生存,实际是摄入物最终转变成符合生命基础的簸场电磁力;正是这种量子簸场力支持了生物细胞的正常活动。而任何器官因任何原因不能释放出固有的生命簸场电磁波时,都会破坏这种平衡。疾病就是身体任何部位不能或不易接收或发射自身相关簸场电磁波时的一种状态。由此产生了一种中医药和西医药理、法、方、药等和谐统一的医学观,即疾病的症结,就如正常的簸场被破坏,药物疗法和手术治疗等,两类也都还是像在簸场中,加减一些指示剂或凝聚剂,以调控引导簸场的运动。而自然疗法也是给簸场一种直接暗示的量子信息力,以调控恢复簸场的正常频谱运动。因此量子簸场不但是一切自然疗法的统一机理,而且也能说明一切疾病的症结。
譬如电磁力作为量子簸场决定生命的兴衰,在疾病过程中,药物治疗实际上是具体的药物分子固有的电磁簸场活动所释放的电磁力,以大能量抑制了异型波或纠正了异型波而达到目的。目前量子化学正是用量子力学的方法研究和解决化学中的量子簸场问题,为化学家、医药家用微观理论来认识化学世界、生命世界提供思维方法、概念和手段,比如原子轨道、分子轨道、重迭、杂化、对称性、电子云分布、能级、全息理论、弦论、圈量子引力理论等名词和观念,已经深入到化学、生物/生理医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与此同时非线性组合、电子相关理论、组态相关理论和大量电子体系统计行为的研究,也有助于量子簸场宏观现象的解释。用量子簸场对生命现象这类奇特的大分子结构、电子转移、药理机制及遗传机制进行考查,已经引起一些全息生物学家的关心和兴趣。当然容易入手的办法,仍是以目前流行的某些不太精确的计算方法或程序为依据来开展工作;但其危险很大。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3-29 22:26:46|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生物分子的结构十分复杂,这样做常常会得到不太可信的诊断。从量子簸场的分析来看,例如炎症可能是机体细胞受干扰后发生了本体电磁簸场辐射的差异,它的能量小,整体本质不易受到根本干扰,因而当人们寻找到一种能纠正它的电磁簸场时,便能改正这种差异从而获得治愈。如抗菌素分子运动中释发出或转换的电磁力低能X射线等物质交换手段和信息交换手段,一方面与机体自身的固有电磁簸场发生谐波共振而强壮生命体;另一方面又对细菌的功能态产生不良影响,从而获得抑菌或灭菌的治疗效果。人体细胞活动所引起的电磁簸场活动,形成人体固有的量子簸场,即在人体周围存在一个固有的振荡频谱,机体除了摄入食物、空气和水以转化为支持细胞发射这种力信息的能量外,外围量子簸场的干扰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这两者的协同作用下,婴儿长为成人并走向衰老,这种存在和变异是严格的,任何异常均会导致生命过程的畸变。而能影响这种量子簸场变化和存在的不外乎两种手段,一种是用药物、饮食、呼吸、高压氧等具体物质携带的能量,一种是用声波或电磁波等信息交换携带的能量。如中国著名发明家周林研制的冻疮治疗机,正是一种独特的模拟人体量子簸场固有振荡频谱的发生器。它能与人体产生较好的匹配作用,不仅能激发人体内的基本质点谐振,在病变外产生“内生热效应”和生化反应,而且能消除微循环障碍,调节和平衡植物神经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组织的修复再生能力。而人体量子簸场的固有振荡频谱的测定,除利用基里安照相这种高压照相术,直接摄取人体特定部位的云纹图影片,再进行分析外;其次也可以从动物毛皮花纹图案与某种振荡频率对应联系的研究,转而利用人体的皮纹、指纹等纹线云图提供的线索,分析捕捉每个人的固有频率。
5)科学开辟新纪元与瑟奇美国量子物理学
A霍根专访瑟奇看美国量子物理学落伍面
《科学美国人》杂志刊登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科学写作中心主任约翰·霍根,对量子物理学家克里斯·瑟奇的专访,不是宣传美国量子物理学的先进一面,而是“吹哨”。因为在这次专访中,瑟奇猛烈抨击多元宇宙、弦理论和量子计算机等国际科技主流,呼吁物理学领域需要多元化──瑟奇对除白种人之外的有色人种,从事物理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外,还希望物理学能更多地接受宗教和信仰。
其实,约翰·霍根教授作为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科学写作中心主任,与量子物理学家克里斯·瑟奇有同样的“反潮流”情结,也许才去作专访。例如,约翰·霍根问:“我个人一直批评理论物理学家,这是否有失公允?”克里斯·瑟奇的回答中有这样的话:“理论粒子物理绝对是一门死学科,理论物理学的其他领域在应用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此同时,几十年来我们对物理学的理解没有任何根本性的新发展”──可见他不认为霍根批评理论物理学有失公允。
B简评瑟奇个人“暴露组学”点滴
a、霍根问:你为什么选择物理学专业?瑟奇答:物理学是我小时候经历无神论阶段最完美的宗教信仰。无神论很可能是我在那个年龄段阅读了所有流行的物理学书籍所激发的,比如《时间简史》。这些书总是那么教条,就像我小时候上的天主教主日学校一样。
简评:说霍金的《时间简史》像天主教一样,落伍自持有标杆。
b霍根问:你选择物理学有遗憾吗?瑟奇答:物理学定律之间完美的环环相扣的联系,向我表明了宇宙是多么完美和非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通过学习物理,我不再是一个无神论者,因为物理是如此完美和和谐,它必须来自于某些东西。
简评:学习物理定律的完美后,反不再是无神论者,谁之错?
c霍根问:你怎么看待弦理论和大统一理论?瑟奇答:这是浪费时间。除非它是可以测试的,但很可能永远无法被测试,因此这就不再是科学了。我认为那些研究弦理论的人忘记了他们实际上是在从事科学,或者他们应该被送回中学,重温什么是“科学的处理方式”。区别科学与其他探究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模式(如宗教、哲学)在于,新理论必须通过实验来检验。如果实验结果不能证实,我们将其丢弃。新理论必须通过实验来检验。如果实验结果不能证实,我们将其丢弃。
d、瑟奇说:“弦理论这不是科学。也许外来文明认为不对称和无序是美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强烈反对弦理论家的美学方法。我认为整个弦理论界都应该深吸一口气,想一想他们人生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在过去的几年里,我越来越远离基础物理,这可能意味着我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真正的物理学家的资格”
简评综合:《环球科学》2020年第二期“最美科学阅读”介绍《量子空间》一书说:“弦论’是一条车水马龙的道路”,真是“人与人不同花有两样红”。19世纪末玻尔兹曼的不是为单个原子结构建模的“原子论”,支持者寥寥无几;反对者们当年常说的一句话是:“你见过一个真实的原子吗?”,但玻尔兹曼即使自杀,最终取胜。
e、瑟奇说:在我看来,人择原理是荒谬的。我希望科学,尤其是物理学能更多地接受宗教和信仰。它们回答完全不同的问题。科学可以解释事物在宇宙中是如何运作的,也可以预测它们在未来将如何运作,但科学无法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宇宙是现在的样子,是如何形成的。这些是宗教和信仰的领域。而且,很早之前人们就感觉到,超越我们所能感知的宇宙之外的更伟大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联系。这超越了文化和社会,存在于所有宗教和灵性的形式中。
简评:瑟奇是“图穷匕首见”──真相本意显露:“希望科学更多地接受宗教和信仰;深刻的联系存在于所有宗教和灵性的形式中”。
f、瑟奇说:用人择原理来解释为什么物理定律是这样的,完全站不住脚。人择原理暗示着物理定律不同的其他宇宙的存在。但是这些其他宇宙的存在无法得到验证。你如何测试其他宇宙的存在?宇宙是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一切。因此,另一个宇宙将与我们的宇宙分离,不会以任何方式与之互动。如果我们能探测到其他宇宙,那就意味着我们能观测到它,但这就产生了矛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3-29 22:27:18|显示全部楼层
g、瑟奇说:多元宇宙的存在和人择原理,都是用科学术语包装起来的宗教观点。比起相信上帝创造了宇宙,它们没有更多的合法性。
简评综合:多元宇宙和人择原理有争论,也有被误解、误用,但并不是包装起来的宗教观点。惠勒是量子力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提出过“参与性人择原理”。不应该想也不想就直接否定参与性人择原理和其他颠覆版弱人择原理的合理性。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李·斯莫林还提出有“宇宙自然选择”学说,简单的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所处的宇宙中有黑洞存在:宇宙通过黑洞完成自我复制。
h、霍根问:史蒂文斯学院的萨比娜·霍森菲尔德在她《迷失数学》一书中称,对数学“美”的痴迷“把物理学引入歧途”,你怎么看?瑟奇答:我非常怀疑任何基于美的物理“定律”。也许外来文明认为不对称和无序是美的,他们会强烈反对弦理论家的美学方法。
j、霍根问:如果由税收或学生学费支持,物理学研究是否具有一定的实践潜力?瑟奇答:如今,不仅仅是美国,全球都面临着许多问题,我们不得不怀疑,弦理论家是如何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即使物理学界的大多数都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简评综合:在文前的“导读”中说他猛烈抨击弦理论一点不假。
k、霍根问:你心目中的乌托邦是什么样的?瑟奇答:我的乌托邦是一个比我们生活的社会更公平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成功机会,不论财富、性别或种族。从我们在这个国家实行的无情的赢家通吃的资本主义,跟不上经济变化的、薄弱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学教育的可怕成本。这些因素都忽略了我们社会和经济体系中的系统性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这给像我这样的白人男子,提供了比其他人更多的优势和特权。
简评:从霍根的话中──从我们在这个国家实行的无情的赢家通吃的资本主义,跟不上经济变化的、薄弱的社会保障体系,可能明白他也许算个“左派”,而知“反相反量”中美国也有“左派”。
五、从分区分级抗击新冠肺炎看科学的复杂性
1)新冠肺炎医药仪器使用的复杂性与区级性
A、张爱春医生质疑核酸检测可靠性后传
发生在武汉的新冠疫情,已成全球蔓延新冠疫情的“国际关注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疫情的关注度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全球多个国家对中国的治疗经验依赖性都有增加。但诊断一个疾病,从来都是需要医生综合分析,特别是对于广大基层医院,单纯依靠影像学或病原学证据发现新冠病毒肺炎,十分困难。
“科学网”、上海“观察者”网、《长江日报》等媒体,都曾在2020年2月19 日前后报道过武昌医院张爱春主任医生,反映的核酸检测“假阴性”问题,她是第一个公开质疑核酸检测不完全可靠性。但事情过去快一个月,科学在新冠肺炎治疗医药、仪器使用的复杂性与分区分级上,已感觉出来。以武汉为例,因为前期患者较多,单凭核酸检测容易漏诊,CT筛查就更具优势,可尽早发现患者、尽早隔离。而在湖北以外的地区,如青海、甘肃、宁夏等患者较少的地区,门诊常规进行胸部CT检查是否妥当,需要商榷和进一步研究。
因为别的医院有医生认为,核酸检测敏感性低,但没有辐射,特异性好,若能普及,可能更为妥当。张笑春主任医生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改变说法:“直言并非否定核酸检测结果,而是认为其作为检测最终手段,在当初受到产量、采样方式的限制,在武汉无法达到切断传染源的防控效果”。有专家进一步表示认为:张笑春主任医生“这个建议只适合灾区,不适合普通、散发病例筛查。普通的散病筛查要做到鉴别诊断,而CT不能做到鉴别诊断”。
BCT能否代替核酸检测诊断新型肺炎
a、目前,2019nCoV肺炎核酸检测试剂盒质量参差不齐,检测结果可能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的情况。此外,目前等待核酸检测人数大大超过检测能力,仓促上阵得出的检测结果可靠性不高。而相比核酸检查的种种受限,CT检查具有及时、准确、快捷、阳性率高、肺部病变范围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等优势。但CT能否代替核酸检测诊断新型肺炎?《中国科学报》采访南京鼓楼医院检验科主任沈瀚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顾兵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检验师里进教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韩东升教授、南京诺唯赞创始人唐波教授等,他们表示目前试剂盒质量的确参差不齐,但不能绝对将核酸检测“一棒子打死”;特别是CT不能区分哪种病毒感染。
顾兵教授说:CT可以作为新冠病毒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但是不能忽视核酸检测作用。因为CT是不能区分患者到底是哪种病毒感染,而核酸检测则批量地可以甄别出到底是哪种病毒感染的,病原学证据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并重,才更有利于诊断,更有利疫情的防控。里进教授也说:两种诊断方式,都有各自的价值,相辅相成,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
b、胸部CT的病毒性肺炎检出率高的理由,是目前湖北地区放射影像科的片子有90%~95%为胸部CT,胸部CT片子中50%~60%左右显示为病毒性肺炎特征。顾兵教授说:仅仅这个数据就得出“CT可以代替核酸检测”的结论是不成立的,这个数据并未见到严谨科学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支撑,可能只是影像科人员经验统计而已。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疫情已遍布全国,湖北省之外地区,所有病人的CT检测还是50%-60%为病毒性肺炎吗?这个结论还成立么?在临床中,也有很多其他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大白肺”的。
c、在一线检验标本过程中,试剂盒的质量到底怎么样?里进教授说:目前由于疫情紧张,很多厂家的试剂一研发出来就投入市场,没有做足够的性能验证实验,的确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一个行业标准去评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质量,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地比对不同试剂盒,才能找到自己相对满意的一款,尽量地避免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那么实验室对什么样的试剂盒才相对满意呢?里进教授说:检测时间短、阳性检出率较高、假阴性低的产品就相对满意,因为这样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对患者进行诊断,为后续的治疗和隔离提供有力依据。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3-29 22:27:44|显示全部楼层
d、那通过什么方式才能筛选出相对满意的试剂盒呢?唐波教授说:在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判断一个试剂盒质量是否可靠,首先要看生产企业的技术传承和能力,这个是比较直观的。其次,针对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盒来说,病毒检测包括病毒的采样、提取(或裂解)、逆转录、扩增等过程。从该过程来看,试剂盒对各个步骤是否有质量控制的方案?能不能起到质量控制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新冠病毒是RNA病毒,由于RNA的制备困难,很多公司的阳性参考品就用构建的质粒DNA或者PCR扩增产物来替代,但是DNA不参与提取和逆转录的过程控制,所以不能起到严格意义上的阳性对照。目前已见报道有公司申报注册的试剂中,阳性对照品为包含Orf1ab基因、N基因、内标基因扩增序列的假病毒,可以模拟样本中病毒核酸的原始状态,能够准确监控提取、逆转录、荧光定量检测全流程。里进教授说:最保险的办法就是用金标准(测序技术)作为比对实验,将同一批样本用不同试剂盒检测,检测结果与基因测序结果进行比较。可能1-2周的时间,就能筛选出相对满意的试剂盒。
e、沈瀚教授说:建议实验室刚开始进行检测时,采用双试剂同步检测、相互验证方案,这样更有把握,同时也便于积累检测经验。韩东升教授说:医疗机构还可以利用已经确诊的新冠病人的回顾性核酸标本及非新冠人群(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正常人等)的呼吸道标本,同时使用拟采用的多种试剂盒检测,也能评价出各试剂盒的优劣。顾兵教授说:建议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验证计划,将会有助于比较不同厂家的试剂,选择高质量的产品。对核酸检测结果的假阳性/假阴性是不是不能全归为试剂盒的质量?里进教授说:是──核酸检测的假阳性/假阴性除了与试剂盒质量有关,还与标本及时正确采集息息相关。如果标本采集错误、标本存放时间过长(病毒核酸降解)等都会造成假阴性。另外,有研究显示少数患者的感染部位仅限下呼吸道,而不在鼻咽部,所以咽拭子反复检测都是阴性,而CT显示症状不断加重的情况是存在的。对于这种特殊患者,建议取下呼吸道的肺泡灌洗液用来做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韩东升教授说:阳性率低并不一定出现在试剂盒质量问题上,标本质量问题(如采样时机、采样部位、采样量、储存及运输介质等)、人员操作(如核酸提取、加样量、体系配制等)也是影响检测质量的重要原因。要做好检测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每一步都是关键。
f、对如何保证同一实验室对不同标本的核酸检测在“同一标尺”上?顾兵教授说:就是室内质控。室内质控需要由检验人员完成,建议所有公司的产品必须配备检测相关的质控品,以利于实验室监控新冠病毒的检测质量。韩东升教授说:室内质控分为阳性质控和阴性质控。目前,定点检测医院可以利用阳性病人标本灭活后,或者利用提取的核酸标本制备批量的内部质控品,有的实验室已经有制备了。而阴性质控可以使用试剂空白和非新冠病毒感染病人的样本等。唐波教授说:质控品是试剂盒质量控制的关键,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各个环节在核酸检测中都能起到质控的作用,对于新冠病毒来说,质粒DNA或PCR扩增产物的质控效果,只能在PCR扩增阶段起作用,所以假病毒颗粒的作用非常重要。
g、那怎么去保证同一患者在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相同?里进教授说:我们临床每天都要检测几百个样本,需要完善的工作还有很多,例如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评工作,这个目前还没有开展,但这个非常重要。顾兵教授说:室间质评是临床检验中心的工作,呼吁临床检验中心积极推进本项工作。韩东升教授说:做室间质评需要第三方组织开展,目前还没有进行,但应该尽快组织起来。对如何才能更好地诊断新冠病毒肺炎?顾兵教授说:实验室进行核酸检验检测的结果,要主动与临床医生沟通,临床医生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核酸检测等结果进行判断。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要寻找原因,并不断改进。沈瀚教授说:需要加强与临床沟通,实验室结果要结合病史(是否到过武汉、是否接触过武汉发热患者等)、影响学表现,综合分析。里进教授说:现在我们发出的任何一个诊断报告都会备注,阴性结果请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
CCT影像和核酸检测 究竟哪个更靠谱?
以上教授说的是正话,也是“废话”──大家都说自己的工作没有“失察”──“实验室进行核酸检验检测的结果要主动与临床医生沟通,或反之” ──隔行如隔山,干实验室的与临床医生不在一起,不是写论文,不是领导指示,沟通谈何容易?但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正在出现积极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患者确诊速度的加快。在核酸检测不能满足需要的时候,常规的医学诊断技术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发现大量疑似患者,比如对患者肺部的CT扫描。诊断结果表明,很大一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肺部CT图像显示出明显的磨玻璃样阴影,严重的患者则发展为白肺。因此,肺部CT的应用对于尽早发现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但针对新冠肺炎患者鉴别诊断多次出现的假阴性问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高占成教授表示,任何病毒的检测手段不是100%准确,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也不例外,假阴性再所难免。检出率结果受患者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实验室的检测条件,取样的方式方法等影响。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核酸检测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检测结果阳性,诊断为新冠肺炎。诊断结果阴性,现行诊疗方案也要求需要在定点医院进行治疗和隔离。《科技日报》记者张佳星报道,核酸检测假阴性的出现,也让针对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作出微调。
疫情发生后,国家层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不断更新。在发布试行第五版的诊疗方案在病例诊断上,已将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进行了区别对待。湖北以外其他省份仍然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两类。但是湖北省增加“临床诊断”分类。“疑似病例”标准修改为:无论有没有流行病学史,只要符合“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及“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这2条临床表现,便可考虑为疑似病例。这相当于疑似病例标准放宽。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为临床诊断病例。
核酸检测假阴性导致的漏诊问题引起专家的重视,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徐顺清教授说:“新冠病毒侵害的部位主要是肺部,所以用核酸检测存在一定的假阴性,也就是有一部分病人没有检测出来,就是漏诊,这样可能造成一些传染源没有真正的被识别出来,有扩大的风险”。徐顺清教授认为,这个问题发现以后,试行第五版的诊疗方案把CT检测等临床症状作为依据,现在病情的判断不仅仅是核酸检测阳性的出现,还有临床的标准,连续三天没有发热,CT影像学有改善等三个方面,要结合起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3-29 22:28:10|显示全部楼层
D、改进CT影像有辐射的AI快筛查
2020年3月13日《中国科学报》报道,现在AI筛查肺部CT又快又准──这是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程明明教授团队,联合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冠肺炎CT影像AI筛查系统,已在包括湖北在内的全国40家医院应用部署,辅助医生开展新冠肺炎快速诊断、程度评估、病程动态监测等工作。该系统已持续运行50余天,累计检测筛查8.1万个病例,协助医生确诊新冠肺炎6000余例,系统敏感度(正确确诊率)达98.3%,特异度(正确排除率)为81.7%。
早在1月中旬,南开大学与北京推想科技的联合项目团队,第一时间将此前积累的基于肺炎、肺结核CT影像智能识别技术,部署应用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医院,辅助医生快速诊断新冠肺炎,并在运行过程中,持续收集新发数据,不断优化新冠肺炎智能识别与定位性能。
该系统主要具有两大功能:新冠肺炎的快速筛查及预警提示、数字化精准辅助诊断与病程监控。程明明教授说:该系统处理一个病人的几十张高清晰度CT数据,仅需数十秒;若简单增加服务器数量,还可以将速度提升至数秒以内。这就为大量病例数据的快速筛查提供了支撑。在发现疑似病例后,该系统会自动对可疑区域进行分割,并统计各个肺部解剖结构中肺炎区域占比的定量数据,为医生进一步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此外,除了对当前日期的肺炎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预测以外,该系统也可以自动检测病人几天前CT影像中的疑似肺炎区域。这种自动关联的能力,为动态、精确、量化的监控病程,提供了支撑。“这些智能服务,一方面可大幅降低临床医师及影像医师的工作负荷;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大量数据学习和减少疲劳诊断,提升医生判断的准确率,也为医生提供筛查和动态病程监测的功能”。
程明明教授还说,CT影像AI筛查技术的临床应用,还能有效缓解检测资源相对稀缺、医师经验不足的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压力,有效帮助医生进行患者病程转归前后对比,更加准确和快速地完成患者的日常诊断评估。系统投入应用后,后续团队还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检测性能,提升定位精度,更好地协助医生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
E使用人工肺延长新冠重症者抢救时间
“叶克膜”、“人工肺”( ECMO),是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ECMO就是一台体外的“心肺”,简单原理是把病人的血在体外加上氧,排出二氧化碳,经气体交换装置氧合后再用驱动泵将血灌回体内,从而使心脏及肺脏得到充分休息,对于肺功能的支持可以有效改善低氧血症,避免了长期高氧吸入所致的氧中毒以及机械通气所致的气道损伤;对于心功能可以增加和维持心排量,改善全身循环灌注,保证了循环稳定,从而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有报道说用ECMO成功救治重型新冠病毒肺炎,但这并意味ECMO是治癒病毒性肺炎的终极武器。为啥?因为所有这些最前沿、最高端的救命设备,治疗的目的都是为了跑赢病毒的复制,让人体免疫系统重新获得优势。即先把命保住,给自我修復赢得时间,创造条件。这个时候不仅需要有力的医疗,更到了拼人体免疫力的时候。
“第一财经”网记者报道,自2020年1月22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首例用 ECMO 救治重症肺炎患者成功以来,目前已有 6 家医院使用 ECMO 技术将病人从死亡边缘拉回。实际上ECMO真正被大众普遍熟知,却是因为其最终没能挽回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的生命。尽管如此,这也没有影响它作为目前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被视为是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终极武器”。九泰药械总经理助理林海鹰说:在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抢救中,体外膜肺氧合(ECMO)承担着最后的“救命稻草”的角色。在人没有生命体征后,连接上ECMO设备,有望延长抢救时间。在包括急性心肌梗塞等严重心源性休克、严重急性呼吸衰竭、重度感染性休克等抢治场景中,ECMO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F、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纸办法
《中国科学报》报道,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教授说:“我们既有核酸检测方法,也有抗体检测方法。我们研制成功了可用于快速检测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试纸,检测敏感度可达10个拷贝,其中在试纸上的反应时间只需三分钟,而且可肉眼观测到结果,不必使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和操作难度,缩短了检测时间。这个试纸理论上是谁都可以操作,但在临床上,对于检测传染性极强的新冠病毒来说,谁都能操作是不可行的。我们建议在医生或专业人员指导下操作。在需要筛查大量人群时,这个试剂优势非常明显,为由于仪器设备的限制、技术技能的限制影响检测的情况,提供了另外一种选项和技术支撑”。可见我国对于新冠病毒的检测,除了核酸检测,也有不少在做抗原检测试剂和抗体检测方法。
G、新冠肺炎病人用上插管治疗与零漏诊方法
a、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教授介绍的这个病例是,一位60多岁的重症女患者,从外地转院到杭州。来的路上情况已经很差,氧饱和度大幅下降,出现呼吸衰竭。盛吉芳教授说:“我在远程会诊时,就建议,这位患者需要插管,才能转运,不然这一路上,她肯定顶不牢,会有危险”。会诊是下午3点多进行的,晚上10点,患者抵达浙大一院之江院区。“我们这里通过气道管理,呼吸机支持,然后抗病毒控制炎症,减少肺里的渗出,营养支持,这样一系列支持转危为安一周后,就脱机、拔管,锻炼,从ICU转至普通病房,又待了几天后,完全达到出院标准。”盛吉芳教授解释说:“这个诊疗经验,它的产生是基于日常对新冠肺炎的治疗经验,同时借鉴了非典、H7N9的经验,是对既往经验的传承,同时提炼了新经验,再经过反复酝酿和讨论出来的,它是我们现在治疗新冠肺炎病人的一个初步经验,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加深,这个方法会不断更改”。它治愈新冠肺炎患者经验的标准是:体温正常3天以上,肺部病灶完全吸收,不吸氧的情况下,氧饱和度95%以上,核酸检测连续两次及以上阴性。
b、对假阴性的被“揪”出,与诊疗经验中核酸阳性是新冠肺炎确诊的金标准的矛盾,盛吉芳教授还说:“曾有一位女患者,5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但她有明确的武汉流行病学史,我们又觉得她不是普通的炎症,和常规肺炎不一样,和新冠肺炎很像,所以决定不能放过”。最终这位女患者被确诊,治愈后出院。盛吉芳教授做的解释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和检测采样有关,痰标本的阳性率最高,鼻拭子次之,咽拭子最低。我们会根据流行病学史、影像学等,反过来采样”。迄今为止,已有三四位这样的病人,被浙大一院“揪”出。浙大一院书记梁廷波教授说:“核酸检测加肺部影像学是我们目前零漏诊的一个杀手锏。对类似以上的病人,我们会隔离治疗,进一步明确,这样可以保护更多的人。一旦漏诊,危害会很大。所以,我们每位专家的神经每天都是紧绷的”。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3-29 22:28:37|显示全部楼层
H、打赢疫情防控之战外的技术应用
a、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将科技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一张电子“健康码”迅速流行起来──通过支付宝、微信等APP获取的小小“健康码”,解决了跨区域流动需多次填报个人信息的麻烦。“‘凭码出行’是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的有力措施”──捷顺科技负责人说,用好“健康码”,全方面掌握了员工健康情况,还可以当作员工复工出入证明使用。
b、2020年3月12日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透露:新冠病毒在患者体内引发的‍‍剧烈炎症反应,干细胞‍‍可以有效降低,减少肺损伤,改善肺功能,‍‍对肺部进行保护和修复。‍‍‍‍干细胞治疗安全‍‍有效,‍‍能够使‍‍重症、危重症患者呼吸困难迅速得到缓解,‍‍或者停止加重;‍‍在临床表现,呼吸功能,影像检查等方面均实现‍‍好转。我国在前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应急科研攻关项目支持的‍‍王福生院士团队等‍‍入驻武汉,‍‍对危重型患者的临床研究与救治,‍‍已经治疗了64位危重病患者。‍‍
2) 新冠肺炎复杂性与区级性的医药仪器研制测试
A试验创“黑加白”筛选老药新用模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说,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试验据不完全统计超过30项,有的药物表现出令人鼓舞的临床效果。针对疫苗研发,从企业到科研院所,再到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科研人员全面开启研发的“黑加白”攻关模式──这使“老药新用”的药物研发团队,捕捉到提高治愈率的亮光。差不多同时,国家科技应急攻关项目──科研攻关组汇聚全国科技力量,层层筛选,从几万个药物到几千,到几百、几十,再到几个……磷酸氯喹等部分具有潜在抗新冠病毒作用的药物被筛选出。其次,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也在武汉启动。临床数据显示清肺排毒汤,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救治前景。因此科技攻关的一批药物和救治技术,已在疾病救治当中扩大应用──磷酸氯喹、托珠单抗,中医药当中的有关方剂和注射液等一批推荐的药物以及康复者血浆、血液净化治疗等一些治疗方法,也纳入到诊疗方案;并在推动干细胞、单克隆抗体等先进技术,用于危重症患者治疗研究。
通过临床实践制定分型分层的治疗策略,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其中就包括阻断轻型、普通型向重症转化的治疗方案,也包括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方案。但这些医药和救治技术的效果,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效,最终的测试完成其实是很复杂漫长的。
B、新冠病毒还有被感染的男女差别
最近有报道,女性的无症状发病和长期潜伏期无疑将对新冠病毒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例如,被感染的女性会因无症状而与他人接触,哪怕是在主动或被动隔离结束后,她们仍可能“逃过”诊断,并造成之后的病毒传播。最近报道的一例潜伏期长、传播率高的特殊病例,也是女性。综上所述有医生认为,最终感染新冠肺炎的男女人数应是差不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潜伏期长的女性患者被诊断出来,并且所以女性患者比例逐渐增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有研究表明,被感染的男性病症要比女性严重得多,这些现象可能归因于女性天生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免疫力。根据此研究的结果,研究团队呼吁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尽快对女性采取差异化的疾控措施。例如,在筛查过程中,应该对接触史明确的女性直接进行核酸测试,无论是否有症状,受医学观察的女性隔离期也应超过14天。
C、疫苗能否消灭新冠病毒的复杂性
疫苗成功问世是否能像消灭天花一样消灭新冠病毒?从传染病传播的三个要素的角度来分析新冠病毒导致的疫情,回答是仅靠疫苗还不够,还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因为传染源:目前有论文证明,新冠病毒最初来源于蝙蝠体内,经过某种尚且未知的中间宿主传染给人类。随着在人群体中的传播,感染了病毒的患者成了新的传染源,也需要及时接受隔离治疗,避免传染给更多的人。从控制传染源这个角度来说,疫苗的作用是不大的,我们无法给野生动物注射疫苗,也没法限制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最好的方法是从我们自己做起,不买卖、食用野味、减少与野生动物的接触,减少被病毒感染的机会。再看传播途径:目前分析新冠病毒可能经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触摸污染物体表面后触摸嘴巴、鼻子或眼睛传播。从此方面来看,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个人防护至关重要,戴口罩、戴手套、勤通风、勤消毒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自己,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现实生活中很多传染病的控制,都是通过为易感人群接种相应疫苗来实现的,那么如果未来新冠病毒疫苗上市了,是否就可以彻底消灭该病毒了呢?有人认为,想法是可行的,但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一方面,相比于天花病毒这一类基因组稳定的DNA病毒而言,新冠病毒由于是RNA病毒,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这很有可能会让病毒本身的性质发生改变,也造成疫苗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即使成功消灭了人群间的新冠病毒,请不要忘记病毒依然附着于其天然宿主──蝙蝠身上。如果人类自己还不能吸取教训,不改变食用野味的恶习,或者不加保护地向野生动物栖居地开拓疆土,类似的潘多拉魔盒还会被打开。总之疫苗的研发,需要时间以及科学家们的努力,不同种类的疫苗也因其原理、效果、安全性、制备工艺等方面的不同而各有利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3-29 22:29:02|显示全部楼层
D为啥治新冠病毒药临床试验患者招募难
据报道,2020年2月5日瑞德西韦在武汉启动临床试验,不过很快就有临床试验患者招募难的消息传出。3周后吉利德公司宣布启动全球瑞德西韦临床试验。3月12日河南科技大学李宾教授在解读全球瑞德西韦临床试验方案细节时表示,全球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做了一些与中国不同的设计或可降低试验难度,避免患者招募难。
如入组方案不设盲;因受试者可能中途退出。中国瑞德西韦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而全球试验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方法,即试验不设盲。李宾教授说:如今瑞德西韦在民间已经有了“人民的希望”“特效药”之类的传言,因此临床研究中双盲虽然可以保证随机,但是也会降低患者参与临床试验的意愿。李宾表示,病毒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疾病,一般需要有安慰剂组来对照的,但是在严峻的新冠疫情之下,如果使用安慰剂,操作中会出现非常大的困难。用标准治疗药物替代安慰剂,会使试验结果更稳健,也能降低入组难度。
李宾教授还说:中国瑞德西韦临床试验针对轻症患者的评价指标是看“恢复时间”,而全球临床试验是看“从首次给药或试验开始的那天到第14天出院病人的比例”。“在计算过程中,比例是可以算出来的,但是恢复时间的计算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如果病人始终没有恢复,由轻症发展成重症,甚至最后死亡了,那恢复时间就成了无穷大,如此一来,统计数据就不好处理了”。李宾教授认为,统计出院病人的占比,要比统计恢复时间更为合理、直观地对药效做出评价,可以降低试验结果的统计难度。
E、新冠疫苗招募受试者难和安全是关键
a、上海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姜世勃教授说: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和标准来研发疫苗和药物,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
我国新冠疫苗研发进展,目前总体上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对于国外招募受试者的难现象,我国借助优势,已有(疫苗)研发进展比较快的单位,向国家药监局滚动递交临床试验申请材料,并且已经开展临床试验方案论证、招募志愿者等相关工作;待国家药监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审批后,开始临床试验──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科研团队已开始招募受试者,临床试验不会慢于国外。为了解决药物、疗法项目招募受试者难的问题,世卫组织及合作伙伴正在许多国家,组织名为“团结试验项目”的研究,对一些未经测试的疗法进行比较,从而获得可靠数据,以显示哪些疗法最为有效,目前阿根廷、巴林、加拿大、法国、伊朗、挪威、南非、西班牙、瑞士、泰国等国加入其中。
b、警惕潜在有害反应,在申报新冠肺炎疫苗的临床试验之前,研究人员应该使用不同的病毒毒株,在不同的新冠肺炎动物模型,检测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很多疫苗只是对与疫苗研究相同的病毒株有效,而突变株或其他冠状病毒就没效甚至有害。例如,有些在小鼠模型上没有发现的有害免疫反应而在雪貂和猴子模型上出现了。一个作为疫苗的病毒蛋白可能含有能引发高效免疫反应的片段,而另一些片段可能诱发有害的免疫反应。姜世勃教授说:“这些研究需要时间,在开展人体试验之前必须完成”。新冠肺炎致死率低,但传播率很高。这使得很难跟踪其传播源。所以,在流行地区的大多数人将需要接种疫苗。相比之下,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非常高,但传染性较低。所以只是对那些与病人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人,才有针对性地接种疫苗。
因此,各国政府迫切希望获得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姜世勃强调,几十年前,针对另一种冠状病毒──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开发的疫苗,增加了猫患这种病毒引起的疾病风险。在对其他病毒的动物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对此姜世勃教授认为,监管机构必须继续要求疫苗研发人员在动物研究中检查潜在的有害反应。他们还必须仔细评估健康的志愿者,是否有抵抗其他冠状病毒的抗体,这些抗体有可能导致在研疫苗引起有害免疫反应。资助者不要盲目投资,而应该积极地支持和鼓励那些比较靠谱的安全有效疫苗的研发。
c、姜世勃教授说:人体试验要“三思而行”。美国诺伍德的生物技术公司向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运送了一种基于mRNA的实验性疫苗,用于临床试验──基于mRNA的疫苗的研发平台研发的其他疫苗证明对人是安全的,但不能保证使用该平台研发的新冠肺炎疫苗一定是安全的。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认为,推迟疫苗研发的风险,远远高于健康志愿者患病的风险。但姜世勃教授担心的是,如果降低标准,会有更多的疫苗项目会匆忙开展。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列表中,列举了超过100种新冠肺炎疗法。对此他指出,其中大多数涉及一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另一种疾病的药物,而不是专门针对人类冠状病毒的,绝大部分应该还没有在新冠肺炎动物模型中进行测试,尽管中国监管机构通常会要求这样做──“虽然这些‘老药’为治疗其适应症做过临床试验,但在它们进入新冠肺炎治疗方案之前,需要评估该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潜在的协同毒性。同时还应考虑另一个因素──新发与再现的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可能造成未来暴发,而新冠肺炎病毒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异。如新加波专家发现已有新冠病毒在OFR8区域发生382碱基缺失突变,这让现在研发成功的疫苗和药物可能很快面临失效。因此,研究人员和监管机构都应该权衡现在研发的疫苗和药物,可否适用于新发与再现的冠状病毒感染”。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3-29 22:29:31|显示全部楼层
六、从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看科学的现在与未来
1)中西医类比暴露组学与基因组学的分工遗憾
A、      李文亮医生之死西医治疗、抢救无责任
2020年3月19日央视新闻播发国家监委调查组发布的《关于涉及李文亮医生有关情况调查的通报》,其中详细公布了李文亮医生的发病、治疗、抢救等情况:“组织抢救的医生说,李文亮医生是我们的同事,又很年轻,我们不希望他走,只要有一点希望我们就不愿放弃,当时没有想其他任何因素,就是想救活他,所以抢救了很长时间。据为李文亮医生会诊的院外专家讲,从李文亮医生病案看,医院治疗比较规范,能够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和措施。医院建议采取和实际采取的重要医疗措施,均征求了李文亮医生或其家属意见”。
B、李文亮医生没有中药介入所以死亡了的说法
2020年2月24日晚央视《新闻1+1》栏目,白岩松连线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在讲述到李文亮的同事获救事迹的视频中,张伯礼院士说:“三名患者是李文亮医生的同事,患者病情都比较重。之前他们医院的领导都觉得没多大希望,只是尽量抢救。北京刘清泉教授亲自去看诊三名患者,与我们共同研究配方。患者喝了中药汤剂以后,情况好转。到现在已经用药将近十天,病人的状况大为好转。其中两个已经能完全复原了,从死亡边缘拽回来了。而李文亮医生一直采用抗生素、激素、抗病毒类药物和高流量吸氧治疗,没有中药介入,所以死亡了。中医抗疫是在抗击历史上500多次的瘟疫(有确切记载的300多次瘟疫)中成长起来的,它是能救命的”。
C李文亮医生治疗中死了中医有责任吗?
中西医结合如何结合?2020年2月18日在召开的广东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谈到:“我个人很重视中药在实验室对新冠病毒的作用情况,正在关注中药是不是能杀病毒,能不能阻止病毒进入细胞,以及减少炎症风暴” ──一旦实验室有一些证据的话,他认为这些中药是可以放心使用的,特别是一些早中期的病人。
张伯礼院士的回答是:“钟院士可别再听不见了──中西医争论有的是糊涂,也有是因为利益”。对目前新冠肺炎的疫苗、特效药还没有出来,张伯礼院士说:“没有药物的疫病,首关注的是人命,让更少得人死亡,让更多的人获得拯救,就是要发扬中医和西医各自优势,优势互补,这是最终目的”。他也说过:“对新冠肺炎轻症的患者,中医药完全可以把它拿下来。对于重症,还是以西医为主,西医的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生命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这些支持才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而中医在这时候是配合的;虽然是配角,但是有的时候又不可或缺……像生脉饮、参脉注射液、独参汤,一两天后血氧饱和度波动了,再过两三天基本达标,这类例子许多。还有像细胞因子风暴来的时候,我们用血必净也能强力地阻拦、延缓病情的发展,重症以西医为主,但中医也是可以力挽狂澜的。凸短长,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有西医的强项。西医有西医的科学性,中医有中医的科学性。如果以科学作为帽子,挑剔对方的问题,难以分出个胜负”。
有评论说:“希望有更多中医在新冠肺炎中的积极作用能被报道出来,让国人对中医从不了解到了解,从偏见──中医只能‘治未病’,中医是‘慢郎中’到正见──中医不慢,它能救命,它能大大节约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那么这次围绕抗疫的中西医结合,按照诊疗方案(试六版),就是治患病的‘人’与治病人的‘病’结合”。
D、从盐亭县中医院到绵阳市中医眼科医院传奇
a、以上评论说得很“轻巧”──“中医不慢,它能救命”。但说李文亮医生治疗中死了中医有责任,张伯礼院士说得很清楚:“发扬中医和西医各自优势,对新冠轻症患者,中医药完全可以拿下。但是到了重症,还是以西医为主,西医的呼吸支持、循环支持必不可少的,有了这些支持才挽救病人的生命;虽说支持,但是不可或缺”。这里张伯礼院士说的是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现实情况──中医还有掌握“呼吸支持、循环支持必不可少的、不可或缺”等医疗方法。说穿了这不是“中医和西医各自优势”的责任,是改革开放后,大部分中医药院校和从业者,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不是以科学帽子挑刺。  因为如果中医力挽狂澜,是可以像西医抢救规范实际一样,能够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和使用插管、呼吸支持、循环支持、开刀等医疗措施。
b、但如果中医不行,中医从业者和中医药院校是有责任的──因为曾经的绵阳市中医眼科医院,就能像西医一样进行开刀等手术治疗。当时的中医眼科医院院长马诚伟主任医师,还是艰难攀登自学成才,达到中医进行开刀等手术医疗与西医平行效果一样的水平。
我们认识马诚伟院长,是1983年9月20日参加内蒙古集宁市召开的“首届全国生物全息律学术讨论会”后,回到工作单位盐亭县科协。由于这是盐亭县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参加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消息传到盐亭县医院,马诚伟医生就特地来拜访。我们才知道他传奇的人生──1962年他在盐亭中学高中毕业,由于家庭成分不好没有升入大学,只得回家务农。农闲找到现重庆九龙坡区第一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杨岸森教授的父亲杨思明──盐亭黄甸镇农村农民教中医内科;杨思明也是自学成才。后马诚伟又到成都自费拜师学手术,到1974年他当生产大队的赤脚医生时,附近农村也来找他看病的人很多,家庭病床达到10来张。1981年国家出台有政策,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者可正式纳入国家全民编制。老绵阳专区19个县各县初选考出的200多赤脚医生、集体所有制医生,再到专区集中统一考试。盐亭县只有两人及格被录取,第一名就是马诚伟。录取后他被收到盐亭县医院眼科门诊,当正式中医眼科医生。1990年又被有关省市医务领导看重,挑选调到绵阳市中医院创办中医眼科医院。不管是中医、西医,都要靠个人的实力。马诚伟医生擅长眼科疑难病诊治及手术,从事眼科专业50载,亲自主刀白内障、青光眼、泪囊炎等眼科手术五万余例。
中国人,大多偏向文科,喜欢诗、词、书法、演唱。如果我们对马诚伟医生的自学,没有切身感受的话,与他一起被1981年绵阳专区集中统一考试录取的盐亭两名中,那第二名叫文国刚的医生,是我们初中的同班同学,还是同乡。1961年初中毕业后我们都没能升高中。他就到天垣乡卫生院跟老中医陈壁光医生学中医,我们到天垣乡小代课。1962年我们考上高中,到1965年考上大学直到1968年“文革”中回家,他来找我们借高中第三册的有机化学书,之前我们很少见面交流。这次才知道他坚持自学。他和马诚伟医生一同被录取,我们知道后也不觉得偶然。文国刚是集体所有制医生,录取后调到玉龙区医院当医生,以后又当区医院的院长。不久又调到盐亭县中医院当院长,成为副主任医生。但文国刚与马诚伟不同,比较传统──只搞中医内科。退休后到70多岁,还被绵阳市游仙区中医院请去坐诊。
c、全球抗击蔓延的新冠疫情开辟了科学新纪元,中医药被提升到了“暴露组学”与西医药类似“基因组学”同等平级的高度。其实“暴露组学”中是包含有“基因组学”内容的;我们说中医的“宏大”,挑选内容没有说到中医的“外科”,被误认为似乎中医传统上,中国人就没有“完整初心”的理想──“对新冠轻症患者,中医药完全可以拿下。但是到了重症,还是以西医为主”;“三名患者是李文亮医生的同事,患者病情都比较重。之前他们医院的领导都觉得没多大希望,只是尽量抢救。北京刘清泉教授亲自去看诊三名患者,共同研究配方。患者喝了中药汤剂以后,情况好转。其中两个已经能完全复原了,从死亡边缘拽回来了。而李文亮医生一直采用抗生素、激素、抗病毒类药物和高流量吸氧治疗,没有中药介入,所以死亡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18 13:51,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