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5556|回复: 8
 刘庆丰 发表于: 2020-5-4 00:18:29|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文化学者] 和老康一起工作的日子

 [复制链接]
⊙作者:刘庆丰

王康,中国民间思想家王康,中国民间思想家

  我是老康的助手。准确的说,是王康先生的IT助手。所以不少到老康这里来的外地客人都称我为“刘工”,即搞技术工程的。

画册《浩气长流》中的一页。画面分别是我、戴前锋和王康画册《浩气长流》中的一页。画面分别是我、戴前锋和王康


  认识老康,是在1989年4月下旬。我们《人间》杂志组织报告文学组稿会,来的作者当中就有久闻其名的老康,和他的哥们向宏 ── 那个时候王康是重庆八中的语文老师,但很不安分,经常不在重庆,出没于北京的思想文化界精英圈子里。刚刚热播的大型政论片《河殇》,据说就是老康的总撰稿。再早些,报告文学作家刘宾雁还没有出国的时候,老康就是主动去给宾雁当助手,帮他整理那大堆的民众来信。而王康在重庆的时候,我社同事戴前锋(大家叫他小戴)又是他的助手。所以平时听小戴“老康老康”地聊多了,大家也就都称呼他为老康。
  那次会议的其他内容已完全淡忘,只有两个人的发言至今记忆犹新。一个是向宏讲述的首都局势,另一个就是王康。他的言谈带有一贯的“宏大记事”、从全人类的角度来阐述的风格,“我们的报告文学,不能只局限于局部的某人某事。比如我们重庆,沙坪公园里就有一座文革武斗的墓葬群。为什么你们任何一个搞报告文学的,都没有想过可以在这里面挖掘呢?当时的重庆武斗,可以说是一场‘亚战争’,全局的、局部的,可以采写的内容太多太多了!”
  会后,我还真的开始关注这文革武斗墓地,打算着手写个报告文学《亚战争──重庆大武斗记实》。那个时候都流行把标题取名为中国大什么什么的。当时的考虑是从寻找当事人开始,估计要用几个月的时间来完成采写。当时完全没有想到这根本就不仅是一篇报告文学的工作量,更没想到此项工作竟会持续此后的好几十年。不过这个采写方案刚进行没几天就停了,因为有了更热闹的事。
  在广场上又一次见到了老康,并让他演讲了几句。记得他讲的其实相当温和,内容也只是对地方政府的几个要求,如讲清楚大家关心的“扬子江”等项目的内幕,以及释放前几天抓的那几个“闲杂分子”等等。我除去拍了几张照片外,并没有直接同他打交道。

by.jpg

  冷下来了以后,在那认识的几个学生经常没事来我家来闲聊。有天在翻到我拍的老康照片时,一个女生吓得差点把照片都丢了,“这个是便衣!他打入我们内部了的,很多活动还是他在策划。这个老师──”
  我打断了她,“什么老师!应该称  ‘这位特务……'  ”
  ……过后,他们又来找到我,说有没有办法能够联系上老康。我说,“他现在潜藏起来了,有可能是躲藏在我朋友家里的。但是为了他和你们的安全,我觉得最好还是不要同他联系。”
  现在回想,当时对学生们的确是充分信任。幸好他们还不是被收购的卧底。否则,就凭我这句话,老康很可能就被捕了。他当时的确是住在几个朋友家里的,偶尔出门都是易容化妆,戴假发、墨镜,看上去还真的成了另一个人。

90年代初,潜藏中的老康90年代初,潜藏中的老康

  1992小平南巡以后,老康就不再隐藏了。他公开出没于京渝两地,策划拍摄了若干纪录片,如和CCTV合作的大型政论片《大道》,和重庆电视台合作的纪录片《抗战陪都》、《重庆大轰炸》等等,以及多种社会活动。当时他已被八中除名,但有不少企业界朋友提供资助,所以成立了一个“陪都文化公司”作为工作室,人称“职业革命家”。

王康拍摄纪录片《大道》时,采访汪道涵王康拍摄纪录片《大道》时,采访汪道涵

  新世纪初,我的工作调整为影视摄制。过后不久,小戴找我去帮老康摄录一个国军将领后代的座谈会。会后的餐桌上,老康把我拉到他旁边坐,并举杯“为新来的朋友……”
  我说,“老康,你知道吗,我们其实应算老朋友了。我母亲以前也是八中语文组的,她现在回学校去,同组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名气很大呢,他同那些精英……‘  ”
  此后,我就成了王康团队的编外成员。不久,老康召集我和一些人商议成立摄制组,来拍摄重庆文革武斗的纪录片。初步决定片名暂定为《R》,即红色革命和红卫兵运动的“红”。片长12集,制片、导演和文案均是老康,我担任电视片的拍摄及后期制作。经费已经基本解决,并且在沙坪公园大门口租下了办公室。联络和摄制工作开始正常运行。随后我们去拍摄了第一个采访,是评书艺术家徐勍,扮演过邓小平的。他当年是解放碑地区815广播站的播音员。此人相当会侃,180分钟长度的DVCAM大录相带我足足拍了两盒。
  后来又停了一些时候。有天在单位食堂我碰见了小戴,问他“怎么好久没有继续拍了?”他神情严肃地把我拉到一边,说我们的拍摄被人告密。有关部门找到老康,要求他“慎重”,实际上就是必须停下来。
  于是,这一部本以为必然轰动的纪录片,无疾而终。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刘庆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刘庆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刘庆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刘庆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刘庆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刘庆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楼主|刘庆丰 发表于: 2020-5-4 00:29:16|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2005年底,小戴约我去陪都公司,说是老康他们在画的一组大型作品快完成了,后期有很多工作看我能不能去帮帮忙。
  到现场一看实在是震憾。整整一层楼,以前是个大仓库,现在被布置成了超大型的画场,墙上都是两米多高的以抗战为题材的巨幅国画,正中是连战题写的“浩气长流”四个大字。这确实是美术史上的空前之作。

连战题写的“浩气长流”四个大字连战题写的“浩气长流”四个大字
  此画的由来是,同为我们美术编辑室的画家欧治渝,托小戴把他引鉴给老康,说有个想画一组关于抗战的大型国画的想法。老康一听就认为不但值得搞,而且“要搞就搞大的”,弄成全人类都没有见过的大型国画组图。随之很快就搭起了工作班子,由重庆市最著名的女画家江碧波作艺术总监,江碧波、欧治渝、马一丹和张春新四位画家领御主画,他们各自再带些助手、学生也参与绘画,王土火、王强和牟群等作内容策划,再加上一大批志愿参与者,数十人投入的巨画绘制就这样热闹展开。
  此画创作之初,正赶上对岸的国民党主席连战首访大陆,开启了“破冰之旅”。老康立即抓住这个时机,让北京的哥们、社会活动家向宏与对岸勾通。连战闻之也非常爽快,命笔题下了“浩气长流”手书。它很快就被制成了巨幅,成了此画的点睛主题。

2005年夏,王康在重庆机场迎接向宏专程送来的连战手书《浩气长流》2005年夏,王康在重庆机场迎接向宏专程送来的连战手书《浩气长流》

  震憾之余,我立即答应了老康的要求。正好当时我刚在单位办了“离岗”手续,因此就转战这里工作了。
  老康这里看似热闹有数十个人同时工作,其实基本都是不要报酬的志愿者,有事前来,随叫随到。老康有句名言,“到我们这里的,凡是男的都不发工资。男人,就是应该有这个社会担当!”──实际上,领工资的女的,也只有后勤和厨工两位。连江碧波这么大个的女画家,也仍然是不给报酬的。
  我在这里干的,主要就是图片拍摄、平面设计及视频摄制、后期制作等等,工作量还特别的大。因为老康的想法奇多,而每种策划全部都要通过我在电脑上展现出来。老康自己其实是个标准的“文科生”,算得上是电脑盲。曾在很长时间内与人沟通都要通过纸质的书信往来,形式感特别强。后来他说,“好不容易搞懂了怎样发电子邮件,可是涉及到什么‘附件’,就完全不行了!”
  老康的形式感体现在各个方面。他手工书写时全用繁体就不说了,即使是在电脑上也一律选用繁体中文,称作“正体”,很有民国范。大量的色彩使用中,他尤其偏爱深蓝色,据说也是“国粉”的标志。很多时候几个人在办公室商量个事,只要有个具体主题,都会挂上横幅标明会议名称。这些横幅就不由我来电子制作了,全部是他手工书写。老康的书法还相当不错,绘画也可以,对画家们的创作往往会指导得相当具体。当然来老康这里无主题闲聊的人更多,基本上就是把这里当作一个社会沙龙。老康也乐得同大家扯淡,不过内容可并不闲淡,基本全是宏大述事,人类命运和社会结构发展等等,内容还都特别吸引人。我因为工作量大,经常是在隔壁办公室内操作,但也忍不住隔一会又跑出来听听大家的高论 ── 其实主要就是老康的单人演讲。
  到老康这里不但是精神充值,而且还管饭。除去有些客人大手一挥“出去吃”之外,基本都是来多少都在这里解决。这个优良传统后来不少人也发挥了,比如常来这里的黄珂后来定居北京,黄珂的家也就成了朋友们的活动据点。不管多少人,也不管认不认识都尽管去,只要到黄家肯定就是全部管饭。就连开电梯的小姑娘都看熟了,只要是奇形怪状的异类人士进电梯,不必开口就直接按黄珂的楼层。后来他这“当代孟尝君”的“黄门宴”名气越来越大,媒体大量报道,甚至还成了重庆的“名片”。

左起:野夫、杨渡、黄珂左起:野夫、杨渡、黄珂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刘庆丰 发表于: 2020-5-4 00:53:01|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底,老康的精神导师刘宾雁在美国逝世。刘宾雁是我国三中全会以后兴起的报告文学热潮中,以直面社会而著称的代表性作家。他的《人妖之间》《第二种忠诚》等一大批作品,引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关注和震动。特别是民间几乎把他当作了“包青天”,每天有大量的群众来信都寄给宾雁。当然也得罪了不少人,后来他被公开驱逐出组织,浪迹海外。
  在得知宾雁去世的当晚,老康疾笔而书,写下长诗《中国的大雁》。而后,作家郑义的夫人北明又给该诗朗诵、配乐,作成了音乐诗 ──  这北明也是个传奇,郑义和她于90年代初流亡美国以后,和刘宾雁成了密友。从宾雁口中他们知道了王康其人,其后更为老康那一篇篇思想深遂的作品所折服。在归国之旅中,北明来到重庆,对陪都公司的工作人员称“太羡慕你们了,能够这样在王康的身边工作!”其后,她更干脆宣布,和王康结为兄妹──不过结拜仪式时我还没有来,是后来在整理录相资料时见到的。
  这首音乐诗《中国的大雁》的音频老康在多种场合给人播放过,但是效果不佳。因为时长近20分钟,听众们似乎难以维持注意力。所以他来找我商量,能不能找一些照片和图片加进去,把这诗做成视频。

  我说要加就不要只加静止图片,你这诗不是把宾雁比喻成大雁吗?我知道法国有部相当精致的纪录片《候鸟迁徙》,里面就有非常多的大雁飞行的镜头……
  结果这视频音乐散文片《中国的大雁》做出来后,意外地成功。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每次播放都是刚一开播就全体观众鸦雀无声,直至全片结束后的若干分钟,所有观众仍长时间地沉默,沉浸在片子营造的情绪之中……

中国的大雁.jpg

  (当然对于商品视频来说这种抠片行为是严重侵权的。好在此片历来只在小范围内播放,跟“商业运作”无关)
 楼主|刘庆丰 发表于: 2020-5-4 01:05:20|显示全部楼层

  巨画《浩气长流》基本做出来后,就一直存在怎样推给观众的问题。在创作阶段的那仓库墙面上能挂出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后来作品就全部装裱,装箱存放在一个小学的礼堂里。每有要客来此,就要兴师动众趁周末聚集到学校去,抬出几箱来,分段辅在地上作局部展示。

杨渡莅渝在名校联小看画1.JPG
  要得窥全貌,当然就需要把全画拍摄下来,作电子化处理。具体怎样来拍,我和他们商量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按“局部展示”的方法铺在地上,我把一个竹梯横架空中,上面绑个架了单反的三脚架。我坐在旁边的电脑旁,通过数据线取景拍摄。单是这调节位置,就足足调了一天半,然后就进入了流水化拍摄,我在电脑上按一下快门他们就把画卷整个拖动一段。大约拍摄了一个多星期才把这800多米长的十多个长卷拍完。

拍画.jpg
  然后就进入了后期的平面及视频推广。各种大大小小的画册先后出了近十个品种,电视片也编出了若干个版本。当然更主要的,还是策划搞个大型画展。
  首先考虑的当然是在国内展出。全国各地联系了不少地点,有重庆、北京、天津和湖南衡山等。别人一听开始都是十分支持,但进入到具体的策展阶段后,都没有能成功地进行下去。
  老康的思维和策划历来都是多线程的。他受邀访美,一方面是策划《浩》画在美展出的事,同时还打算尽可能多地采访一些当事人,如陈香梅及很多“来华助战洋人”。
  听说老康要去美拍片,我还认为肯定要让我同去。不料老康只是让我给他详介了一下摄像机的操作,就自己带着机器出发了。回来后听说采访进行得还相当不错,尚在世的“飞虎队”老兵们听说要讲述这段经历都非常涌跃。哪知我把磁带倒进电脑才发现,他不知扳动到什么地方了,居然所有的视频都没有录上声音!后来老康自叹,“唉,这么远跑去,结果录回来十几个小时的‘无声影片’!”

老康采访拍摄尚在世的“飞虎队”老兵。结果录下的是无声影片,采访报废老康采访拍摄尚在世的“飞虎队”老兵。结果录下的是无声影片,采访报废
  经过多年的多方联系,老康最后终于落实了这巨画在海峡对岸展出,是通过台湾的“国家文化总会”秘书长杨渡先生落实的。

左五起:王康、野夫、杨渡、杨渡夫人、黄珂、策划王强、画家欧治渝左五起:王康、野夫、杨渡、杨渡夫人、黄珂、策划王强、画家欧治渝
王康協議書_.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刘庆丰 发表于: 2020-5-4 07:55:28|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7月6日,展前新闻发布会。左起:画家马一丹、欧治渝,艺术策划牟群,王康,杨渡,画家江碧波、张春新 ...2010年7月6日,展前新闻发布会。左起:画家马一丹、欧治渝,艺术策划牟群,王康,杨渡,画家江碧波、张春新 ...

  2010年7月7日,巨幅史诗国画《浩气长流》画展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

DSC_2420.JPG
台北国父纪念馆,及《浩》画室外展场台北国父纪念馆,及《浩》画室外展场

  我们一早赶到国父纪念馆,这里分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虽然时间尚早,但已满是人众在挤着观看。

_DSC2844_.JPG

  引人注目的是,有大量亲历过抗战的国军老兵赶到这里看画,还激动地给人讲述当年。

老兵.jpg

  我在人堆中穿来拱去,视频和照片同时拍摄。相机的电池拍完了,刚把相机放桌上蹲下翻摄影包找电池,有人来叫我说连战来了,让我快去摄像。我赶快背包就跑。大概过了半个小时要拍几张照片,才想起相机还放刚才那桌上没有拿!赶快穿过熙攘人群跑回那另个展区,那单反还静静地躺桌上呢。后来我常对人说,“台湾这里估计是没有小偷的,不像我们那里拍个车展,不少人背着的相机,连镜头都被别人拧跑了!”

前排:画家江碧波、连战夫人、连战、画家马一丹、王康前排:画家江碧波、连战夫人、连战、画家马一丹、王康
郝柏村同国军老兵郝柏村同国军老兵
左起:王康、洪秀柱、画家欧治渝、策划王强左起:王康、洪秀柱、画家欧治渝、策划王强
DSC_2074.JPG
P1040727.JPG

  上午10点,画展开幕式正式开始。

主宾席上。右起:王康、郝柏村、刘兆玄、连战主宾席上。右起:王康、郝柏村、刘兆玄、连战
_DSC3155.JPG
我在记者席正中,视频和照片同时拍摄我在记者席正中,视频和照片同时拍摄
《联合报》2010年7月8日《联合报》2010年7月8日
 楼主|刘庆丰 发表于: 2020-5-4 08:57:28|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首展式上,缺了一位最重量级的人物,马英九。
  自马英九2008年就任以来,老康就对“小马哥”寄予了浓厚的希望。他多次谈到《浩》画台展的历史意义,“希望就像当年的‘乒乓外交’一样,小球推动了大球;这次我们民间的画展赴台,能够成为两岸统一的最重要的里程碑。抗战,这是海峡两岸最最重要的历史共同点!”
  老康甚至还通过杨渡向马英九提议,希望能够成为马政府的两岸对策顾问,他可以每个月或者每季度前去亲自给小马哥作具体的两岸形势分析。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马英九的心思根本就没放在大陆上。他更看重的是选情,是蓝绿阵营对他的评价。自画展布展开始,马就几乎每晚都要跟他的幕僚杨渡通话,详询具体的每一步进展。据杨渡告诉我们,马英九最担心的是,这画展的主题“抗战”,感兴趣的肯定几乎都是蓝阵营,即国民党这一派。他如果公开出来,肯定会被认为是“挺蓝”,必然影响连任选情。所以直到画展结束,他也一直拒不露面。
  实际上,对绿营的态度老康也是早有考虑的,台展定下来以后,他专门收集了大量日距时期台湾民众的反抗资料,让欧治渝画了一幅以台湾本地的抗日斗争为主题的《青天碧海》以取得对岸民众的共识。画展开幕式的背景墙就是这幅《青天碧海》。

DSCF0252.JPG

  一整年之后的7月7日,台北国父纪念馆,跟我们的画展同样的时间、地点,马英九高调出席台北市政府在这里举办的“七七事变”特展,并同一群大陆游客热情互动。实际上据台媒报道,我们画展以后的连续好几年,几乎每一年77这里都会举办“七七事变”抗日纪念活动,因为国父纪念馆本来就是台湾光复时日本受降典礼的所在地。看来杨渡所说小马哥不出席画展的原因也许并不完全。相比担心出席抗战纪念活动被认为是挺蓝,很可能他更担心的是这画展的背后有大陆的官方影子。

《南方周末》2010.9.16《南方周末》2010.9.16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刘庆丰 发表于: 2020-5-4 09:34:25|显示全部楼层

  在离开台北的前夜,连战夫妇以他们个人的名义宴请了《浩气长流》画作的主创人员。

左起:江碧波、郝柏村、王康、连战、连夫人、刘兆玄、席庆生左起:江碧波、郝柏村、王康、连战、连夫人、刘兆玄、席庆生

  回来后我在整理录像资料时发现,连战在看似闲聊当中提到了时任重庆市一把手的薄XL,“很有能力呀,欢迎他到台湾来看看……”
  老康对此非常重视,认为这是台湾方面对重庆市领导发出的非正式邀请。他让我把这段视频立即刻制成碟,他通过渠道送了上去,非常希望此举能够直接促进两岸的官方互通。
  其实说起来,薄对待老康还真的不算薄。我们的这纯民间巨制能够顺利获得各种批文,登陆对岸,很多地方都能感觉到背后还是有一定的官方支持。
  在巨画临送台展前,老康找来《延安人物组图》的画家李犁,要求他在群像中再加上两个人物,习仲勋和薄一波。这当然是从现实出发的考虑。李犁做得还真不错,他画好两人的头像带来贴在画面上,浑然天成。在台北已经布展、即将开幕之时,老康又接到遥控指令,要求去掉日本天皇的形象。欧治渝在展位已立好的画面上用宣纸覆盖,把天皇改成了硝烟。
  从台北返回那天,老康和我们一起刚从江北国际机场出港,他就被机场的工作人员叫到贵宾室去了,后来是捧着鲜花出来的。原来是有“领导”指示,要给老康这种迎接的待遇。这领导很可能就是薄,这种纯民间的两岸互动应该是起到了官方不便发挥的作用。
  薄对待老康的方式有些类似马英九,不直接打交道,却通过心腹进行勾通。他派出的是夫人谷开来 ──补充一句,当时从来没有人会在她名字前加个“薄”字。“薄谷开来”是在定罪后的称呼。
  老康的一位东北密友也给老康引鉴了两位东北名人,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LJ和演员大腕赵本山。对赵,老康是直接拒绝见面。对王LJ这种重要关系,老康基本上只是保持接触,没轻易使用。唯一的例外是他的驾驶员用王的关系去处理过驾驶违章,大材小用之至。
  老康递上去的台方邀请,未得到任何回应。一年半之后,薄王倒台,此举当然泡汤。此后老康也给新来的领导人进言过,希望能抓住重庆的“抗战陪都”这个背景,作为新重庆班子的着力点。这当然不出意料地又遭到冷遇。
  而此时我们仍在忙于各种工作。印制完成的《浩气长流》画册成为真正“最有分量”的书籍,有好几十斤重。为了作品赴美展出,老康让马一丹和娄山分别各绘制了一组以太平洋战争和滇缅战区为题材的巨幅画制。画家娄山在绘制时已是癌症晚期,刚刚绘制完成就离世而去。
此时,整个《浩气长流》巨画由于不断增加内容,总长度已由800米演进为近1000米,即差不多一公里长。
  除了赴美的准备,老康还在策划去俄罗斯作一次大型文化采访拍摄。起初的打算是从西伯利亚入境俄罗斯,然后租车跨越辽阔的俄罗斯大地去往俄国西部,后来又缩略了方案,改为“两城两江之旅”,即莫斯科、圣彼得堡,伏尔加河、顿河。这当然深合我意,甚至有次当我在外地时老康就通知赶回来准备赴俄手续。当然,俄国之旅肯定是要放到美国展出之后。
  此时的老康造型越来越类似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由于我在他那里工作的时间特别长,很多时候老康都是自己下厨去为我作饭。老康甚至让冰箱里始终冻有若干冰琪淋,让我随时想吃就吃。偶尔来的画家马一丹更是怪人一个,他对单吃冰淇淋没有兴趣,却要用它来拌饭吃!

作者:涂国洪。涂国洪是我们编室第4位界入老康团队的。至此,本编室已有近半的人员参与了老康的工作作者:涂国洪。涂国洪是我们编室第4位界入老康团队的。至此,本编室已有近半的人员参与了老康的工作

  2013年春夏,《浩气长流》画册在京的发布会已基本准备就绪。他问我要不要出席7月在北京的发布会,由于我当时已有另外的安排,就没有去北京。不光是我,在重庆的大多数朋友都没有想到,他这一走,就是永别。老康临行前,大家连个告别仪式都没有过,都只以为他这是正常出差,过几天就会回来的。
  过后才知道北京的发布会刚一结束,老康就去了美国,策划安排展出的事宜。后来听说他去了美国就不打算回来了,再后来又据说是不让他回来了。反正不管怎样,他是留在美国了。
  不过老康在美可没闲着,他后来终于安排定了《浩》画在美展出的事宜。在整个策展布展的过程中,老康深感没了国内的这帮哥们与环境,他在那里确实有些孤掌难鸣。在国外基本上找不到我们这种志愿者来义务制作,所以每一项设计都是由他跨洋遥控,让我来设计各种展品。这次展出远隔重洋,大画的原作是没法运过去了。他让我把电子档传过去,准备制成近原大的复制件布展。不料美国的人工费和材料费都特别贵,后来他干脆要求我们把画幅在国内制好再运到美国去!
  后来有不少凡是去美国看望了老康的朋友回来都说,老康现在在那里觉得最需要的,就是有个我这样的电子助手,来把他的各种奇思妙想全部电子化。
 楼主|刘庆丰 发表于: 2020-5-4 09:52:33|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我还无意中促成了老康个人的灵魂升华。
  我夫人的发小陈颉,也是我的好友,有次找到我说近期要到美国出差,想去看望老康,不知会不会显得冒昧。我当即说,“我替老康答复你,非常欢迎!老康现在在国外比较寂寞,很希望有国内的朋友去陪他好好聊聊!”
  过后我才了解到,老康此时已确诊了癌症并作了第一次手术,但同他勾通后老康表示,身体已基本恢复,欢迎来作客没问题。陈颉到华盛顿后,是找老同学王志勇开车送他一道去见的老康。于是,这两位当年的热血青年、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与老康、北明在异国见面了。老康是亲自下厨房去做饭款待的他们。而王志勇,此时已是在北美知名的牧师,自此,他就成了老康身边相当重要的一位朋友。
  老康其实对基督教文化是了解相当深入的,从他的各种作品中都能见到有一种浓厚的基督教文化思维深渗其中。但是老康自己也说过,大陆的知识分子基本上都是“文化基督徒”,思维方式上完全能够接受基督教的文化理念,但是要让自己受洗入教嘛就不一定了。
  过后,老康多次提到邀请我去美国一趟,帮他完成一个作品。但是由于签证和我的档期问题都未能成行。我也推荐找我学过视频的一个在美留学生,也是老康的粉丝,让她去协助老康;但老康和她联系得知老康要做的不是视频,而是一个平面作品。所以后来我说,那我干脆在春节期间过来协助他,因那时我才正好有空。结果老康回复说已经有些来不及了,干脆他自己来画。
  老康以前就有较好的绘画功底,去国外以后由于老康的时间较多,更是大量投入美术绘画。他在微信里同我勾通的内容相当一部分就是他画的作品,不过多数是小幅的。这次他要我去估计是要做一个大幅的类似《浩》画那样的大型作品。后来他给我发来了这个照片,不知当时要我去参与制作的是不是就是这个作品,看来好像是俄罗斯题材的。

微信图片_20200503211316.jpg

  2020年开春以后,老康的病情好像恶化得很快。3月中旬,他给我发来了这段文字,应该就是他对病情的态度。

微信图片_20200503211304.jpg

  4月中旬,老康病情急剧恶化,已进入临终关怀阶段。这时,得知老康作出了最后的灵魂选择,受洗成为基督徒。施洗人就是王志勇牧师。

微信图片_20200503204939.jpg

  ……
  星云黯澹,
  万籁俱寂。
  箫声如虹,
  东君如仪。
  看哪,我们的慈母正用
  弥天飘拂的襁褓,
  垂泪裹护又一名
  飘零天涯的游子,
  一双遍体鳞伤的大雁,终于
  停落在中国的十字架上。
  你的心脏依然坚强,
  你的头颅依然高昂,
  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
  阻止你回家,阻止你飞翔,
  你已经永远停落在融化在
  中国的十字架上。

王康 2005.12.5
──王康《中国的大雁,中国的十字架》结尾部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刘庆丰 发表于: 2020-5-4 09:54:53|显示全部楼层

附:王康自书《王康人生概述》

王康人生概述
  1949年(孔子诞辰2500年,民国末年,共和元年)生於中国抗战首都重庆。
  天性落拓不羁,宿命式经历人生风雨。小学一年级造句即满页(300字),中学一次作文逾万言,文革开始自我启蒙。曾到广东韶关、深圳等地挂靠,偷渡香港未遂,即回四川巫山插队。
  曾任体育教员、篮球教练。而立之年考入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因组建独立文学社并参予民主选举,被公安部门内控。
  1989年在上海《世界经济导报》发表《关於中国未来十年改革基本构想》一文(又称“中国改革宪章”),被通缉并褫夺教职、收回住房。从此无职无业四海为家,唯天下事未忍忘。
  先後参予策划撰写5集电视政论片《大道》(1992年)、9集专题片《抗战陪都》(1995年)、4集专题片《统一大趋势》(1996年)、5集专题片《红岩在呼唤》(1997年)、5集纪录片《重庆大轰炸》(2002年)、10集专题片《死战》(2004年)、10集专题片《血肉河山》(2004年)、12集专题片《上帝的选民》(2005年)、18集专题片《苏维埃的兴亡》(2006年),同期在《南方周末》、《书屋》、《东方早报》、《博览群书》等报刊发表数十篇文字,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昌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以及“凤凰卫视”、“阳光卫视”作专题演讲,论题涉及俄罗斯历史宗教文化、苏联亡党亡国、美国西部拓殖、中美友敌关系演变、中日历史与精神嬗演、毛泽东人格及内心世界、共产国际与人类命运、全球化时代的中华现代复兴与终极统一、轴心时代与全球化、孔子与耶稣、东西遇合与冲突、21世纪的危机及其化除等。
  1997年6月18日,策划“重庆直辖庆典文艺晚会”,1997—99年策划“中国抗战陪都国际会议”、“重庆黄山抗战博物园”及“台湾高新技术重庆工业园区”,皆因故未遂。2004—2010年,策划并组织巨型史诗国画《浩气长流》,2010年夏赴台北“国父纪念馆”举行首展;2012年春在薄熙来—谷开来—王立军事件中发挥特殊作用并接受近30家西方媒体采访。2013年夏赴北京雍和艺术馆举行《浩气长流》新书发布会。旋赴美国,2015年夏秋在华盛顿、纽约、洛杉矶、旧金山举行《浩气长流》美国东西巡展。2016年底发现晚期癌变,2017年动切除手术,开始创作历史主题画《审判幽灵》。2019年出现全身性癌细胞骨转移,赴休斯顿私人诊所就医,因医药费远超亲友捐赠,故决定通过网络鬻字卖画筹资疗救。
  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老残古稀如我,来日无多。回首昔往,自忖未虚度此生,未曲学阿世;基本持守精神独立,思想自由,勉可告慰先人父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9 04:37,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