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411|回复: 2
 王德奎 发表于: 2020-7-7 10:08:3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历史文献] 人体类似量子计算机研究四川人郭沫若

 [复制链接]
人体类似量子计算机研究四川人郭沫若
           ──雪山千古冷,独照峨眉峰(摘编
                     刘奎
编者按:2020年6月26日上海“观察者”网”发表《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不》一文,说是“转自‘阅读培文’微信公众号(ID:pkupenwin);这是《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一书的后记:说起郭沫若,我们可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地方在于郭沫若是著名作家,也是一个公众人物,而且关于他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大家多少都知道一点,说不定还能随口批判几句;至于说陌生,则是郭沫若的人生经历到底如何,他那么多作品到底写了什么,问津者不多”。
因在此之前的2020年6月23日,北京“科学网”发表《川大校长李言荣寄语毕业生: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把握自己的未来拔尖计划》一文,报道6月22日四川大学举行的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川大校长李言荣院士作题为《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把握自己的未来》的讲话,寄语川大2020届毕业生们:世界越是复杂多变,就越需要尽快打开视野和开拓眼界;事情越是千头万绪,就越需要保持专注和追求卓越;情况越是盘根错节,就越需要三言两语能把事物的本质规律给总结出来”。李言荣院士这一精彩的提示,能把群体和个体的计算机“比特”、“量子比特”、“量子众特”、“量子囚特”、“量子多特”和“高维量子比特”等计算现象和“天才、鬼才、偏才、怪才”等现象联系起来,而似乎能把“天才、偏才” 等现象与刘奎教授的《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一书,从人体类似量子计算机来研究四川人──郭沫若联系起来。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湖广填四川”──明末清初几百年间巴蜀四川盆地,因农民革命、内乱、战争、天灾人祸等各种因素,曾发生人口减少70%以上的大灾难。以后重建恢复巴蜀生机,又经历了数百年时间,直到现在──巴蜀四川人的群体及其个体到底受其影响多大?还没有人从“人体类似量子计算机研究四川人”过,包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个人一生不容易,巴蜀四川人更不容易。人是一个混合体,人的认知也随学识、经历、经验、教训、生活圈、事件、性格而变化;人生跌宕起伏不定的复杂性, 都体现在“人体类似量子计算机”里面。特别是在今天已进入的信息高科技时代,应该说理解人的智能已经进化成类似一种量子计算机并不难。
但有人会问:量子计算机比电子计算机运行的速度还快,人的计算速度连电子计算机都赶不上,怎么说人已经类似量子计算机呢?是的,人的计算速度不如电子计算机,但正是在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量子众特”、“量子囚特”、“量子多特”和“高维量子比特”等计算原理的研究启发下,更说明在人生命活动领域量子计算机速度的快与慢是统一的──这种统一甚至在量子纠缠信息隐形传输方面就成为基础,这也是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基础。
例如,两个粒子之间存在量子纠缠,那么不论相距多远它们是相互联系的。量子信息隐形传输正是借助于两个粒子之间的纠缠作用,将待传输粒子的未知量子态传送到另一个地方。其基本思想是:将原物的信息分成显序经典信息和隐序量子信息两部分,分别经由显序经典通道和隐序量子通道传送给接收者──经典信息是发送者对原物进行某种测量而获得的,量子信息是发送者在测量中未提取的其余信息,通过量子纠缠来传送。接收者在获得这两种信息之后,就可制造出原物量子态的完全复制品。这个过程中传送的仅仅是原物的量子态,而不是原物本身。发送者甚至可以对这个量子态一无所知,而接收者是将别的粒子(可以是与原物不相同的粒子)处于原物的量子态上;而原物的量子态在此过程中已遭破坏。但这如何来说明的量子纠缠和量子信息隐形传输这种统一的复杂变简单的呢?
道理的统一,即两者整体联系的不可分,是普通物质原子量子涉及的经典通道、经典光速,与量子纠缠信息隐形传输涉及的量子通道、量子类似虚数超光速,是以普通物质原子量子涉及的经典通道、经典光速,传送给接收者时,才为准开始整体统一行动的。这个道理延伸联系量子计算机,不管是电子计算机还是量子计算机,在处理数据上的快与慢,仍然与处理数据的少和多是统一的──处理数据量大就要多花时间,变慢;处理数据量少就少花时间,变快。以此说电子计算机的“比特”和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如果它们的基本态虽然是一样多,但量子计算机同数量的基本态能叠加态起来,同时处理数据量极大的计算就快──这也是需要量子计算机的道理。但人如果类似量子计算机,为啥又要人-机分离呢?
量子叠加的道理是:人-机分离,人与机器、机器学习的不同,是人体类似的量子计算机的进化,而与自然、社会环境的联系密不可分,即使对一个现象,也要同时处理来自社会、自然有关的和无关的处理数据量之大、之多、之复杂,是人-机分离的机器学习的电子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不可同言而语的。由此也类似量子信息隐形传输,是将原物的信息分成显序经典信息和隐序量子信息两部分,量子纠缠信息隐形传输涉及的量子通道、量子类似虚数超光速,是以普通物质原子量子涉及的经典通道、经典光速,传送给接收者时,才为准开始整体统一行动一样,是分为“体内解(无意识)”和“体外解(有意识)” 两部分,“体内解”类似量子通道、量子类似虚数超光速的隐序量子信息传输;而“体外解”类似经典通道、经典光速,传送给有意识的大脑思维时,才为准开始整体统一行动指挥的。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7-7 10:09:36|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正文部分
《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内容简介
《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刘奎 著,北大培文出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郭沫若集诗人、学者、剧作家、革命者及传统士大夫等诸多角色于一身,且充分发挥各种身份的优势。本书以抗战时期的郭沫若为主要研究对象,涵盖其文化活动、戏剧创作、旧体诗词及学术研究等文化政治活动,指出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延续“五四”时期的浪漫风格,进而创造出“情感教育剧”、诗化戏剧等新的美学形式,是一个“诗人革命家”。将作家论与文学社会学结合起来,从“主体—表达—时代”的综合维度,考察此时郭沫若各种身份和表达与时代问题之间如何彼此展开、相互作用。以专题形式分析其浪漫余绪、诗词唱和、文人交往、学术研究及对文艺制度建设的参与等,揭示该时期郭沫若出入新旧、文史、政学的革命士大夫身份。北京大学中文系吴晓东教授为本书作序。
作者刘奎简介
刘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曾赴哈佛大学、台湾大学、爱知大学等地访学研究。近年曾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已出版专著《冷战初期台湾与香港诗坛的交流与互动》(九州出版社2018年版)。曾获“丛刊”2016年度优秀论文奖、第八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第十届全国台湾研究会台湾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20世纪40年代文学研究、冷战时期港台文学研究和两岸诗歌(含旧体诗)研究。
现在青年接触郭沫若的作品,主要来源还是课本所收录的他早期的诗作,如《天上的街市》《静夜》,传播较广的则有诗集《女神》和话剧《屈原》等,给人的印象多是抒情的、浪漫的,之后如有机会进一步了解文学史,郭沫若的浪漫形象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并被诠释为“五四”个性解放潮流的表征。郭沫若的人生经历也带有浪漫色彩,他学医时贸然闯入文坛,居然赢得大名,后来还一度弃文从戎,有一枚“戎马书生”印,很是珍惜。
郭沫若在从军之后,曾“自作主张”扣押贪墨的官员,便被人批评为情感家。具体到郭沫若的诗歌、话剧等作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现代主义”文学逐渐占据文学价值高位以来,郭沫若的作品相对来说似乎也变得简单了。且不说《百花齐放》这类关注者本来就不多的作品,即便是《女神》《屈原》这些曾引起文坛轰动并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无法回避的重头戏,也似乎缺乏可读性,即缺乏类似现代主义作品的形式复杂性。郭沫若的作品,形式无拘束,多直陈其情,说到底还是浪漫主义的底子,看起来气势汹汹,细看却如清澈江水,让人一望见底,缺乏余韵。
至于郭沫若其人,似乎就更简单。他早年弃医从文,后投笔从戎,大革命失败后转入学术,抗战军兴,再度投笔……看起来曲折,但无论从哪种身份而言似乎又都不够复杂。即便在文学领域,也因与鲁迅经历的相似,以及二人之间的恩怨,便常有以鲁律郭的现象。1949年之后,郭沫若的诸多政治表态,尤其是“文革”时期的自我否定,在新时期也成为他的一大污点。因而,现在谈论郭沫若其人,最简单又最保险的方式就是质疑与批评。
文学史叙述的标签化、其作品在现代文学视域下的均质化,以及大众谈论郭沫若时不自觉流露出的道德姿态,构成郭沫若在当代的基本处境之一。当然,这种待遇不独郭沫若为然,像20世纪90年代中期王一川推出的“重排大师座次”事件,不仅郭沫若的座次大大后移,茅盾甚至被排除在外,当时让不少人大跌眼镜。实际上这个现象不难理解,不同的文学史叙述是由不同的史观所决定,政治以及何种政治、美学及何种审美标准,其结果可能相差很大,而王一川本来就明确声明了他的标准是纯文学的,那么郭沫若、茅盾等经典革命作家的文学史位置被移后,也不必过于惊奇。
说到底,郭沫若、茅盾等革命作家在90年代的冷遇,甚至是负面评价,很大程度上正是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政治正确,也就是说,在那个去革命化的时代,对革命作家的检讨和批评,是为正在进行的改革提供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准备。不过问题在于,对于革命作家而言,他们的作品恰恰难以单纯地置于纯文学或现代主义形式美学创新的框架内讨论,因为他们的作品大多具有明确的时代性:或顺乎特定的时代思潮,或回应具体的时代问题;反过来看,则是左翼文学的形式创新不仅是美学的,也是政治的。
郭沫若的作品,即便是创造社时期的作品,那时尚无明确的政党政治议题,但也渗透着中西冲突的文化政治,《女神》中的凤凰涅槃可谓第三世界国家进入现代世界秩序的神话转述,蕴含着现代中国在“新世界”的处境和命运走向;《屈原》也不单是作者浪漫情绪在20世纪40年代的复活,而是作为身处“国统区”的文化人对时局的愤懑之声,背后指向建国方略的选择和未来道路的抉择;他的杂文、演说等,更是直接针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因而,他的文学作品也具有史料价值,是了解现代中国命运与知识分子命运的重要资料。如果将他的作品从具体的历史议题中抽取出来,那么也就割断了作品形式与历史现实之间的张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郭沫若的作品需要置于形式与历史、文学与革命、审美与政治等多维关系之中来理解,这是郭沫若作品的复杂性所在。
郭沫若虽晚于鲁迅,但也是过渡时代的文化人,成长于新旧递嬗之际,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两种文化的撕扯,传统中国与现代西方思潮在他身上共存,要理解郭沫若及其同时代人,从文化上而言需要更为宽阔的视野和知识储备。确实,即以郭沫若言,他有蒙学的功底,又有经学的家法,可算著名经学家廖平的再传弟子,抗战时期他的历史研究便不无廖平、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影子;同时,他在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就读期间,所阅读的中国典籍有王阳明,西学书籍除了文学尤其是浪漫主义文学之外,还读了大量的德国哲学、社会学著作,因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以德为师,德国文化在日本颇受重视,郭沫若在大学期间选习德语为外语,教材便有德语原著,由此郭沫若得以接触尼采、斯宾诺莎、康德、歌德等人的作品和思想,后来他还断断续续翻译了一些。
典籍阅读只是最明显的部分,背后还关联着不同传统的延续、影响与新变,即以传统文化而言,在新文化运动的批孔声浪中,郭沫若是为孔子辩护的少数新文化人之一,而郭沫若所接受的儒家思想更是值得仔细辨析,究竟是如他自己声称的儒家原典,是在新文化语境和随后社会革命视域中重新发明的儒学,还是宋明以来的新儒学,都值得仔细辨析。除这类思想源流的问题外,郭沫若自己的人格模式也受传统士大夫文化的影响,士大夫的治平思想,在现代转化为现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改造世界的积极用世和危急时刻的承担,与革命精神相互贯通,生成为革命士大夫的人格,不过他的文人习气也重,不无名士气,这有值得警惕的一面,但也让郭沫若在进入军政界具体部门后,依旧不同于习见的政客,保持其理想主义的一面。这是郭沫若自身的复杂性。
在中国现代名作家中,郭沫若可能是介入现实最直接也最深入的一位。他从来就没有以纯粹的作家自居,早年学医却冒然闯入文坛,在上海滩卖文又不得不面对养家糊口这类极为现实的问题,后来因耳病无法听诊才放弃从医,归国后出入于“学艺”群体,这是一个以日本留学生为主的知识群,多是物理、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他们办讲座、办刊物、办学校,旨在以文化启蒙和社会革命改变中国。后来北伐将兴,郭沫若南下广州,先是锐意改革教育,后来更是弃文从军,在政治部从科员升为副主任,领中将衔,成为大革命武汉时期的风云人物,南昌起义时在缺席的情况下还是被列为主席团成员。如果不了解北伐时期郭沫若的经历,也就很难理解抗战时期郭沫若为何与张发奎、李宗仁等前方将领那么熟悉,为何是他担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抗战时期他如何组织系列文化活动,以及延安为何会如此重视郭沫若等议题。
也就是说,郭沫若本人便是中国现代变革的内在参与者,他的很多观点不能当作历史常态中的普通见解,而是基于他的社会位置对时代问题做出的即时思考和回应,蕴含着他对历史走向的判断。由此可以说,郭沫若的复杂是他与现实、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国革命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复杂,与其他被革命大潮裹挟而前的文化人不同,郭沫若是主动走在革命的前端,如此,他个人的成败便系于时代,同时也要承担时代风潮转换带来的后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7-7 10:10:28|显示全部楼层
郭沫若对中国革命的深度参与,并非是如我们现在以后设眼光所见,似乎每个历史关头都自然地站在通往解放的路上,如果从历史现场而言,他所身处的环境可谓错综复杂,即以北伐时期郭沫若的革命路线选择而言,北伐时期蒋介石一度十分倚重郭沫若,但当他看到蒋有背叛革命的苗头,便写下《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檄文;他与邓演达关系莫逆,邓演达当时是政治部主任,后来曾试图组第三党,但被排挤出局;南昌起义期间,郭沫若本来在张发奎处,张也允诺庇护郭沫若,但郭沫若还是执意前往南昌,旋即随革命队伍向南部转移。关键时刻他做出了决断,背后实际上牵扯着很多的历史线头,不同的选择代表着不同的立场,也导向全然不同的结局。
郭沫若在关键时刻的决断,让他承受了革命挫折的代价,同时也隐约通向解救之路。大革命受挫后,郭沫若被周恩来安排前往苏联,但因一场大病错过行期后,转而前往日本,蛰居千叶县,直到抗战军兴,郭沫若才秘密归国,投身抗战烽火中。不过抗战尚未成功,新的问题又旋踵而至,皖南事变的发生,让国统区的左翼文化人再度集结,郭沫若也转身投向新的文化斗争,他们的斗争发展为战后影响甚巨的民主化运动。在如何建国这个问题面前,郭沫若等人也做出了新的历史抉择。个人命运就是如此直接而具体地与革命走向、国家命运扭结在一起,这是郭沫若及那一代人所承受的生命之重,与现在书斋中的讨论有所不同。
如此说当然不是否定郭沫若的审美创造性,实际上创造社可能是早期新文学阵营最注重文学自足性的一群,无论是郁达夫还是郭沫若,早期笔下都不乏遗世独立的人物形象,郭沫若早期的诗作,其形式创新的意义,从一开始也被闻一多等同时代人所揭示,近来也有姜涛、王璞等从现代主体结构与浪漫派诗人“呼语”传统等角度予以重新解读。近年来兴起的情感史研究,或可为郭沫若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视野,像情感与革命等话题,除了学界熟知的郭沫若、蒋光慈、瞿秋白、茅盾等人外,郑振铎、费觉天等人也早有讨论,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此外,郭沫若的话剧《棠棣之花》《屈原》也都具有形式实验的意味,前者的诗化氛围,后者大量的舞台独白,即便是置于当下也可归于先锋剧之列。但于郭沫若而言,他这些形式实验的首要目的并不是要创造新的美学形式,可能恰好相反,他的形式创新是被迫的,是某种需要表达的情感或意图,让他不得不突破既有的形式秩序,以挑战既有文学形式的方式完成他的表达。也就是说,他的审美创新,是与他穿梭历史的经验紧密相连的。
不仅他的文学作品如此,他的学术研究也是。郭沫若的学术研究很多是在借鉴新方法的基础上完成的,但却并非纯粹的研究范式转换这么简单,而是与他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对解决中国问题道路的选择内在一致,无论是早期的社会学研究,还是20世纪40年代的先秦思想和历史人物研究均是如此。概而言之,理解郭沫若,道德评判虽然不必避免,但历史的尺度更为重要,这不仅在于史实,也在史观。郭沫若的作品蕴含着他的历史意识,郭沫若所受德国传统的影响,很大一部分便是黑格尔、马克思一脉的历史观,这是理解郭沫若诸多行为和思想的基础。
郭沫若的很多作品生成于具体的社会语境,回应的是时代的具体问题,更有甚者,他的部分文学作品的生产过程便是政治的,像《武则天》一剧,实际上便与周恩来的授意有很大关系,前期的资料收集有工作人员协助,最终由郭沫若创作完成,这是1949年之后郭沫若创作的另一种历史复杂性。郭沫若对儒家“圣之时”很欣赏,他自己也是随时代而不断自我更新,因而常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作品也不断地修改,不过这种修改呈现出的历史面目不仅仅是自我否定而已,往往也有“否定之否定”的历史层累。
郭沫若于1978年过世,恰逢改革开放元年,其生平几乎与“短20世纪”的历史相伴随,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兴起、受挫、发展与消歇,几乎从始至终地参与了这个过程。郭沫若的简单在于他与革命的关系,其复杂性亦然。能够让我们在谈及郭沫若的时候,思考其历史的复杂性,正是本书的立意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9 22:56, Processed in 0.2028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