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609|回复: 1
 王德奎 发表于: 2020-8-8 10:10:25|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历史文献] 盆塞海与洪水朝天初探

 [复制链接]
盆塞海与洪水朝天初探
习强
摘要:“遗忘”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而对远古存在局部地质大灾变的事实的遗忘,这正是不解产生四川盆地远古盆塞湖或盆塞海的原因。反过来洪水朝天的远古传说,也正是四川盆地远古存在过盆塞湖或盆塞海的映射。
关键词:盆塞海、洪水朝天、遗忘
2008年4月15日苟华建先生从成都来到绵阳,请笔者与他讨论他的研修课程《无边界智慧与科技》中的一些难题。苟华建1958年出生于四川苍溪县,1979年考入兰州铁道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成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和成都中铁通信信号工程中心公司等作技术工作。“无边界智慧”属于谈“禅”论“道”一类的东西,苟华建何有此为?据苟华建讲,他20多岁来成都时,就认识了谈“禅”论“道”的李自申先生。著名学者南怀瑾及李自申都是袁焕仙的学生。他们是袁焕仙解放前曾在都江堰谈“禅”论“道”,培养成就出的一部分中华文化的学人。苟华建业余跟李自申听谈禅论道,觉得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高深的智慧,但它们是从哪里发源的,总有理不清的感受。
袁焕仙和李自申都是盐亭学人。他听说20世纪初留学日本归乡的盐亭学人何拔儒,通过长期考察和研究从盐亭辐射嘉陵江流域两岸的大围坪和古山寨地质地貌,得出从1.2万年至8千年前的大冰川末期起,四川曾发生和存在过多次盆塞湖和盆塞海现象,从而为5000年前中国的海洋文明和山寨城邦文明提供了地质地理条件,而被人称为中国上古海洋文明和城邦文明古环境研究的第四部书。
苟华建为李自申送终安葬,到过他家乡盐亭巨龙镇。上世纪苟华建从苍溪到成都也多次路经盐亭,但那里没有海洋风光,整个四川盆地也没有海洋风光,只有举世无双的干涸的盆塞海风貌。盐亭县里也只留下众多的嫘祖、夸父、盘古、女娲、伏羲、蚕丛等先王的传说,以及那众多的海啸地质地貌和山寨城邦遗迹结合的远古文明景观。
现在苟华建能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很多高深智慧的发源,和远古联合国四川盆地的多次盆塞湖及盆塞海现象的海洋文明及山寨城邦文明联系起来,但遇到了从我们中华各民族到世界诸民族中都有“洪水朝天”说法的困惑──如何解释史前有过的那一场毁灭性的大水,即“洪水朝天”的远古传说?常健民老师曾认为,世界诸民族中洪水朝天的远古传说,反映的是他提出的地球翻转观念──洪水朝天的传说中的那只船,能被冲上了欧亚大陆交界的阿尔卑斯的山顶,只有地球翻转才有这样大的力量、
当然常健民老师的地球翻转说,即使对“洪水朝天”的远古传说不成立,也反映了远古存在局部地质大灾变的事实,这正是不解产生四川盆地远古盆塞湖或盆塞海的原因。反过来洪水朝天的远古传说,也正是四川盆地远古存在过盆塞湖或盆塞海的映射。
四川盆地,地处祖国西部或西南,是中国黄河、长江两条大河上游的交汇处,也是东、西方人类文明的交汇处,还是远古云南元谋人、陕西兰田人、广西柳州人、重庆巫山人等的交汇处。如果一万至五千年前四川盆地因地球局部地质大灾变,曾经形成过盆塞湖(笔者称盆塞海),古梁州有过山寨城邦文明和海洋文明,那么说明五千年以后的东、西方人类的海洋文明,已在五千年以前的四川盆塞海演习过了几千年。这里“远古联合国”产生的文化、故事、传说以及真实发生的历史,在盆塞海干涸后,随着人类的迁徙和权力中心的转移,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分散到了从中华各民族到世界诸民族中。
盆塞海产生毁灭性的大水的“洪水朝天”景象,是顺理成章的。盆塞海文明干涸后,从中华各民族到世界诸民族按各自新的现实地缘和理解的需要,作彻底的文化、故事、传说改造,也是顺理成章的。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0-8-8 10:11:16|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以《精卫填海》的故事为例,就是这样。据《嫘祖研究》等书和发表的论文讲,在约公元前4170-3150年的盆塞海城邦之美时期,西陵氏共有5代:文昌、夸父、歧伯、金二伯、嫘祖等作过“远古联合国”的头人。夸父和精卫是夫妻,夸父为远古联合国的发展“追日”牺牲后,精卫在家乡继承丈夫的遗志也不幸牺牲。盐亭人世代相传,早年在溪边飞翔的一种类似“小黄豆雀”的小鸟为“精卫”,这是笔者童年亲自听母亲也说过的事情。但众所周知,目前在我国中原和东部流传的《精卫填海》,已彻底改造,完全不是这样。
“遗忘”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生存竞争的一种需要。不但古代人有“遗忘”习惯,现代人也有“遗忘”习惯;不但平民百姓有“遗忘”习惯,历史学家、科考队员也有“遗忘”习惯。这可联系举两个例子。
1、古代盐亭产井盐,有众多的古文献记载。但著名的川大教授童恩正写的《古代的巴蜀》一书,却把它“遗忘”了。而童恩正称他是川大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教授的学生,蒙文通是盐亭学人,学生不了解老师的历史、背景说不过去。蒙文通先生年少在家乡盐亭时,受到他伯父蒙公甫和其好友何拔儒等先贤的熏陶和教育,离开盐亭求学又得到过他们的支助。但他至死牢记伯父等先辈们要他探索盐亭古文明的重托,写出《汉潺亭考》一书,在川大教授中力排众议,认定汉代文献中的潺亭就是古四川盐亭。《古代的巴蜀》一书对古代四川产井盐的县都提到了,唯独不提盐亭县也是最早产井盐的县,说明不少学者对越是熟悉的事情,也越容易“遗忘”。
2、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科考队主要负责人董仁威先生,最近写出了一篇好文章:《养蚕缫丝织帛是中国七千年前的一大发明──华人"穿"衣创造的世界之最》,洋洋大观数千字,古今中外都论著到了,唯独把众所周知的嫘祖和黄帝教民栽桑、育蚕、治丝、兴衣或发明栽桑、育蚕、治丝、兴衣“遗忘”了。董仁威先生说,他们科考队在三星堆遗址考察时,常常为那座青铜大立人像赞叹不已。他还说其中有学者认为,古蜀国国王身上穿的衣服为帛织品,不仅华贵典雅,且有很时尚的"燕尾"──在三千多年前,古蜀人就穿上了欧洲在几百年前才流行的燕尾服!这恐怕是华人在穿衣问题上创造的一个世界之最吧。
我们是赞赏董仁威先生及科考队的大胆创想的。如果说董仁威先生对古文献容易“遗忘”,是因为古文献太多,或没作研究,而他对亲身经历的科考不会“遗忘”。但事情也不尽然。2001年董仁威先生作为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带领类似准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科考队的四川师范大学张昌余教授等三位学者,来绵阳市科普创作交流会作指导。张昌余教授讲:从黄帝上溯女娲及盘古,是中国古史的神话阶段,从黄帝以下才是人文阶段之说。
绵阳市此时已开始打造“绵阳远古文明嫘祖旅游”,会后他们这批学者由绵阳市图书馆馆长、绵阳市民俗研究会会长张尔君先生陪同,被请到了盐亭。又由盐亭县旅游局副局长胡彬先生陪同,作了热情接待;察看了盐亭金鸡镇的嫘祖陵修复第一期工程建设,以及金鸡、高灯、玉龙等镇收藏的古桑、蚕、丝有关的文物、化石,和冰川冰臼遗迹、大围坪地貌及古山寨群城邦遗址等。最后张昌余教授离开盐亭时终于讲:四川存在古盆塞海山寨城邦文明是真实的,从国外的《荷马史诗》到国内的《山海经》等远古神话,这都能把谜解开。
当时董仁威先生就在现场,时过八年就“遗忘”了,可见远古人对盆塞海与洪水朝天共存真实的“遗忘”,没有奇怪的。
参考文献
[1]董仁威,养蚕缫丝织帛是中国七千年前的一大发明,科学论坛网,2008年4月;
[2]王德奎、赵均中,嫘祖研究,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
[3]王德奎,“绵阳第一碑”与盘古王表石,文史杂志,2000(2);
[4]王德奎, 嫘祖文化研究与经济建设综述,凉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5]岳定海、王德奎等,嫘祖故里大揭谜,伊犁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17 07:11, Processed in 0.0624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