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蜀猴|查看: 26016|回复: 61
[纪实·新闻]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将开展实地督查 校园欺凌是重点

 [复制链接]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6-9-25 15:07:07|显示全部楼层

云南屏边校园欺凌案行拘7名学生 校长等被问

源自: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关于屏边县“9·21”校园欺凌事件调查处理进展情况的通报

74cac0c8gw1f85t0p45boj209q0fa0t8.jpg
NHH--fxwevmf2193358.png
  各新闻媒体、广大网友:
  屏边县“9·21”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云南省教育厅、红河州委州政府领导多次批示指示,督促调查处理工作。红河州教育、公安等部门主动介入督促指导,屏边县委政府成立的工作组及时开展工作。县委政府、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及时到家里看望了受害学生,安排人员带受害学生到州级医院作了全面检查,经检查学生身体状况正常。工作组对涉事学生开展了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安抚,县委政府启动了问责追究程序。
  经屏边警方调查,查明:2016年9月21日11时50分左右,屏边县第一中学民族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姬某某以黄某甲用眼睛瞟黄某乙一眼为由,纠集黄某乙熊某等7人将黄某甲叫到学校公厕二楼女厕所内,以打耳光、辱骂等方式进行欺凌,并录像上传QQ空间。根据调查取证情况,屏边警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决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姬某某行政拘留二十日(合并执行,不送所执行行政拘留)。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黄某乙行政拘留十三日(不送所执行行政拘留)。对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汪某某(因其系初次违反治安管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黎某某、李某、熊某、周某行政拘留十一日(不送所执行行政拘留),责令其监护人分别严加管教。
  根据初步调查情况,县教育局已对县第一中学民族中学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对该校校长、分管副校长、政教主任进行问责,责成该校对参与打人者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按学校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要求县第一中学民族中学做好参与打人学生家长的工作,说服其分别陪同参与打人的学生前往受害学生家中道歉;责成县第一中学民族中学按《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分别对参与打人和拍摄视频的学生进行严厉批评教育;责成县第一中学民族中学约谈参与打人者的监护人,要求其切实加强对监护对象的监护教育。针对该校存在的问题列出整改清单,责令学校限期整改,下一步还将倒查责任,依规依纪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员。县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全县范围内各学校自查自纠警示教育活动,全面加强校园矛盾纠纷排查,切实加强德育教育,堵塞管理漏洞,引导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防范校园欺凌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打人学生及家长已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打人学生家长表示将带孩子登门道歉,今后将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我们对事件的发生深表痛心,将全面加强校园欺凌专项整治工作,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鉴于受害人情绪仍不稳定,参与打人的学生也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我们也真诚地呼吁,希望广大媒体和网友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谅解和包容,不要再给孩子们更多的舆论压力,导致二次伤害的发生。
  屏边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6年9月24日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6-8-26 16:48: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江苏拟立法应对校园欺凌 专家建议中学配校警

源自:现代快报
  近年来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事件不时曝出,这一问题备受关注,然而迟迟得不到解决。昨天,《江苏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立法研讨会在宁举行。现代快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江苏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是江苏省2016年度正式立法项目,目前初稿已拟好。其中专门提到了应对“校园欺凌”等热点问题。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鹿伟

拟规定:对可能构成刑事案件的立即报公安机关
  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事件不时曝出,有些案例手段非常残忍,严重的致人死亡。据介绍,面对校园欺凌事件,有的涉事学校采取内部处理方式,也助长了欺凌者的气焰。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条例初稿专门列出一条强化“校园欺凌”应对。第35条规定了“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要求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欺凌行为采取“零容忍”原则,预防“欺凌”行为,对可能构成校园治安或刑事案件的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对有欺凌行为的未成年人采取专门教育措施。

专家建议中学等配备专职校园警察
  “在应对校园欺凌事件方面,不妨尝试一下配备校园警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吴宗宪认为,对于老师管不了或不敢管的不良学生,可以让校园警察来管。
  他说,因年龄原因,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不会太严重,因此小学里只需配备兼职警察,可以找片警兼职,经常去学校转转。中学或中专等学校,建议配备专职校园警察,并设置谈话室。“现在有的学生学校管不了了,可能会被开除学籍,或自动退学,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影响较大。如果有校园警察,他们可以跟这些学生谈话,及时干预制止校园欺凌行为。”
  其他
  网络安全
  拟规定:配上网辅导员采用技术防止未成年人接触有害信息
  禁设禁入
  拟规定:娱乐场所除节假日外不得接纳未成年人
  犯罪记录封存
  拟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应封存的犯罪记录不当泄露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壳子 发表于: 2016-6-10 07:24:00|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中小学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 学校公布救助电话

源自:四川日报
  全省中小学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
  (张庭铭 记者:江芸涵)日前,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在全省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据悉,今后学校都要建立和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要制定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建立防治校园欺凌长效机制。各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行为规范养成、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每年新生入学时均应开展一次全校性的专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管理,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根据安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和各学校要对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督查和总结,形成报告并逐级上报。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根据各地治理情况,于今年10月下旬,通过抽查方式,组织督查组对各地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实地督查。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6-5-18 13:28:00|显示全部楼层

校园欺凌受害者:只有变成施暴者才能保护自己

源自:法制网-法制日报
原文标题:这个国家对校园欺凌说不
⊙ 记者:高原

  在被同学用凳子砸、被关进厕所、被辱骂之后,凌潇潇找到老师诉说了自己的遭遇,但老师的反应让她更加心寒,老师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
  “我今年21岁了,当我梦见初中时候的事情,有时还是会发着抖醒过来。”凌潇潇(化名)回忆起十年前的场景,依旧心有余悸。
  小学毕业后,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凌潇潇从城区学校转到了城郊的机关子弟学校,转学生、成绩好,又因为是课代表,会登记不交作业的同学,这样的几个标签加在了凌潇潇身上,不到两个月,她就成了班里同学的欺凌对象。
  扯头发、扇耳光、被关进厕所里,男生负责打,女生负责骂,在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无果后,凌潇潇写了一份遗书。
  “无非一死,无非一命。”凌潇潇在遗书里这样写道,这份遗书到现在她还留着。
  “因为初中(被欺凌的经历),我整个人生都被毁了,我没有办法恋爱,看见异性就恶心反胃,与人视线交汇时,我会下意识地想,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凌潇潇说。
  后来出国读书的凌潇潇知道了在国外对待校园欺凌是零容忍,而在我国,真正在国家层面开始关注才刚刚开始。
  5月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校园欺凌进行治理。

成人社会的死角
  面对校园里的欺凌事件,大人们往往没有提到足够的认识程度。
  凌潇潇并不是没有向老师寻求过帮助。
  在被同学用凳子砸、被关进厕所、被辱骂之后,凌潇潇找到老师诉说了自己的遭遇,但老师的反应让她更加心寒,老师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院长童小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成人对校园欺凌这件事很少能看的到位。在面对校园欺凌时,成人的观点往往集中在两个方面,对于受欺凌者,打回去;对于施暴者,以后不许这么做了。仅此而已。”
  “对于受欺凌者来说,很少能够打回去的,而且靠打回去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对于施暴者,一句‘以后不许欺负人了’,也难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童小军说。
  凌潇潇最后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欺凌。
  在她长高了十公分,又长胖了十斤之后,她选择了反击。在又一次被群殴之后,她举起石头,打破了其中一个人的头,当时她想:“要死也要一起死。”
  这之后,没有人再敢打她。但让她痛苦的是,只有变成一个和加害者一样的施暴者,才能保护自己。
  而这之后,阴影在她的生活中如影随形。
  “这件事给我带来的伤害挥之不去,一直影响着我的生活,我总是怀疑自己,否认自己,不信任别人,自卑自弃。”凌潇潇说。
  作为长期研究青少年犯罪的专家,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校园欺凌从根本上就是对他人权利和尊严的伤害,而这往往体现在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方面。”
  生理上的比较容易治愈,而后两者,心理和精神方面的侵犯,往往很难治愈。
  心理学将校园欺凌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直接欺凌包括肢体欺凌和言语欺凌,间接欺凌则指通过散播谣言、利用人际关系、煽动他人恶意对待等方式,将受欺凌者排除在某个团体之外。
  皮艺军认为,对个人权利的尊重这种观念的培养在学校的前期教育中更加重要,而我国目前的教育恰恰缺失这一点。
  “我国的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学校没有拿出时间对校园欺凌这件事进行专门的讨论,而这恰恰十分重要。”皮艺军说。
  他认为,等到了欺凌事件发生,不管法律有多完备,对孩子的伤害都已经难以挽回了。
  “只有在孩子们中间形成了一定的氛围,才能在扼制校园欺凌上做到向前延伸,不会造成难以平复的后果。”皮艺军说。
  事实上,校园欺凌这样事件,早已一再发生,愈演愈烈。
  远的暂且不说,最近的4月22日晚,有网友在qq、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内容为数名女生掌掴一名女生。在不到100秒的视频中,女生被掌掴32次,其间一直没有反抗。
  事隔3日,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政府官网通报称,掌掴女生事件系由琐事引发,目前已对涉事的多名学生进行处理,其中,3人被处以治安拘留,另4人管教。
  4月28日,有网友爆料称,重庆彭水县桑柘中学一名初二学生在厕所内被同学围殴,最后被持刀捅死。
  后据彭水县公安局通报,当日13时许,桑柘中学学生沈某(男,14岁)与同校学生赵某(男,15岁)在校内因同学间纠纷发生争执。争执中,沈某持刀刺中赵某胸部,赵某经送桑柘卫生院抢救无效死亡。

首次上升到国家行为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地从北京、上海,到欠发达的广西、云南,从东北到海南,遍布全国各地。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会上表示:“如果你们问,教育部现在最大的压力是什么,我告诉你们,就是安全问题。”
  今年4月,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曾根据2015年被媒体报道的校园暴力案件,对中国校园欺凌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
  按照报告给出的研究结果,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在中国发生的地域范围十分广泛,覆盖了绝大多数省份,且城市农村均在其内,频次十分密集,绝对数量巨大。
  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10个省市的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也显示,有3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校时会“偶尔被欺负”,另有6.1%的受访者表示,在校“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这样的事情一直都存在,之前对于这类问题的看法都是支离破碎的,现在经媒体曝光的越来越多,大家才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童小军说。
  然而,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全国性调查。
  “国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3亿多未成年人,究竟遭遇校园欺凌的群体有多大,需要有一个普遍的调查。”皮艺军说。
  虽然尚未有全国性的普查,但校园欺凌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
  2015年11月26日,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秋季开学工作暨“护校安园”行动落实情况专项督导报告》,首次提到了“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这一次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提出校园欺凌的专项治理,被认为是一个新的开始。
  童小军说:“更确切地说,这是在治理校园欺凌问题上第一次有了国家行为。”她介绍,在这之前,不管是民间还是国家层面,都没有上升到相关的行为层面。
  对于此次专项治理,《通知》给出了时间表,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4月至7月,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第二阶段为9月至12月,主要是开展专项督查。
  除了全国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也在此次治理的范围内。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
  童小军认为,第一阶段的治理有利于持续的制度建设,从岗位到人员配备上都要到位。而第二阶段要注意的是如何才能落地,真正让治理向前走下去。
  童小军说:“校园欺凌的行为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所以除了要配置专门的岗位,还需要负责人有专业知识,从行为、现象中观察到变化,从而深入、实际地解决问题。”
  “事实上,校园欺凌、留守儿童、流浪儿童等问题,都是整个儿童保护系统的一部分。中国目前还没有从制度层面形成一个儿童保护体系。”童小军说。
  这是一个亟需引起各方关注、也亟待全社会协同努力的领域。

观念、惩治应双管齐下
  “不管从前期的观念培养,还是后期的惩治措施,我国对待校园欺凌事件的水平都有待提高。”皮艺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参照西方国家,制定严苛法律,加大惩戒力度,目前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应对校园欺凌的普遍共识。
  美国50个州全部有了反校园霸凌立法,对校园霸凌采取零容忍态度,霸凌所有参与者包括围观者都要承担最严重的罪行,即便未满18岁的青少年也可按成人犯罪定案。
  相比而言,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反校园欺凌法,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理明显过轻,在媒体报道的近百起校园欺凌事件中,受到刑事处罚的寥寥无几。
  目前我国涉及该领域的法律法规主要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按照轻轻重重的原则,我国法律在处置校园欺凌案件时,其实是不轻也不重。”皮艺军说。
  皮艺军新开了一门课,叫越轨学。“其实校园欺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违规行为,施暴者以大欺小、妄自尊大,践踏他人的尊严。”皮艺军说。
  他认为,如果从基础做起,让主体参与进来,让孩子们从观念上认识到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再加上严格执法,情况会有所改善。
  皮艺军介绍,中美对校园欺凌案件的处置差距很大。
  美国学校在孩子5岁刚入学起就会开展反校园欺凌(school bully)教育,除直接暴力行为外,老师还教育学生认知一些属于间接欺凌的“冷暴力”行为,包括语言攻击(辱骂、嘲笑、威胁)、群体孤等。
  除了教育学生外,美国学校还加强预防和监管,规定校长在收到欺凌报告后必须马上启动调查,调查期间必须给受欺凌的学生配备心理专家疏导,两周内给出调查报告,家长若对调查结果不满可继续向州教育署申诉,也可直接提请民事诉讼等。
  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学校安全法案》(Safe Schools Act of 1994)和《学校禁枪法案》(Gun-Free Schools Act of 1994),前者规定联邦政府每年需拨专款用于地方学区以帮助学区实现安全管理,而后者配合规定了联邦拨款的申请条件,要求学校对持有武器和违反法律的学生实施停学一年的惩罚,同时学校执行状况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领取联邦政府的援助资金等。
  相比美国法律对校园欺凌的严刑酷法,目前中国法律对施暴孩子的行为要包容得多,尤其是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处理过轻。
  按目前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不满14周岁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或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应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所以一旦校园欺凌发生,只能由学校和家长解决,但学校又缺乏有效的惩戒方式。
  凌潇潇正在着手查资料,以了解国外经验和国内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她准备开一个微博账号,专门用以反校园欺凌,让受害者求助、让同样遭遇的人倾诉经历,找到志愿者。
  “希望从一个微博账号做起,有朝一日成为真正的反校园欺凌公益组织,让和我一样在灰色地带的孩子回到正轨。”凌潇潇说。
源自:法治周末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佳美 发表于: 2016-5-10 13:12:03|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中小学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源自:新京报
  (记者:沙璐)记者9日从教育部获悉,各地中小学校将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此次专项治理覆盖全国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据了解,这是近年来,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校园欺凌进行治理。
  各校治理后将开展专项督查
  专项治理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包括前期加强各方面教育,建立制度措施和应急机制,完善体系建设和如何处理。根据《通知》要求,第一阶段各地各校将按照“学 校自查、县级普查、市级复查、省级抽查”的程序,对专项治理第一阶段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督查和总结,并逐级上报。
  对于此次专项治理,《通知》给出了时间表。专项治理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4月至7月,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第二阶段为9月至12月,主要是开展专项督查。除了全国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也在此次治理的范围内。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 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
  教育部部长两会期间多次表态
  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就校园暴力问题多次表态。
  3月8日,袁贵仁在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会上表示:“如果你们问,教育部现在最大的压力是什么,我告诉你们,就是安全问题。”
  3月10日下午,袁贵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校园暴力”提问时表示,“我们要通过修法、释法,让恶意造成重大伤害的欺凌者,受到纪律、法规、法律的惩治。”
  3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新京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最高检今年将重点关注“校园暴力”,加强对相关行为的惩处和预防。

▲ 释疑
  1 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拍视频上传也可构成欺凌
  根据《通知》要求,校园欺凌指的是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一旦发生欺凌事件,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表示,“校园欺凌”不是法律上用语,也不是一个具体的法律罪名。一般指肢体和心理及精神上的侵害,主体主要是在校生,学生之间的行为。
  新京报记者留意到,《通知》指出,语言、网络等手段也可构成欺凌行为。
  “比如同学将拍摄的欺凌视频发布到网上,或同学间的辱骂等都属于这个范围。”皮艺军说。
  近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肢体冲突新闻也见诸报道。那么,此次整治的校园欺凌包括师生之间的相关行为吗?
  皮艺军认为,上述行为应该限定在在校生,学生之间,不应把理解范围蔓延扩大,“比如师生间或者外校人士进入学校造成的伤害,都不应该在这一范围内。同时,对于网络及语言方面的伤害,也特指的是在校生群体之间,比如一个外省人士对在校生进行语言攻击或者侮辱也不在这一范围中。”
  2 如何整治校园欺凌?
  建立校园欺凌应急处置预案
  梳理媒体报道,多国针对“校园欺凌”均建立了从预防、干预等相对齐全的措施。比如,美国学校对“欺凌”十分重视,每年开学时,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欺凌事 件,发给指导材料。对学生也会有预防性的教育,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规章。在挪威,国家鼓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如制定课堂规则,对学生 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
  新京报记者发现,此次《通知》则呈现出全链条整治的举措。
  一是加强各方面教育。各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二是建章立制。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三是完善体系。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四是及时处置。一旦发生欺凌事件,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3 如何保障整治效果?
  视情况组织督查组实地督查
  新京报记者发现,此次专项整治有精确的时间表:7月之前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9月到12月用近4个月的时间开展专项督查。
  根据这份《通知》,各地各校将按照“学校自查、县级普查、市级复查、省级抽查”的程序,对专项治理第一阶段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督查和总结,形成报告并逐级上报。
  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根据各地治理情况,组织督查组对各地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实地督查。
  《通知》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治理,精心组织部署,加强对专项治理的监督指导;责任督学要对责任区内学校的专项治理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与校方沟通,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当地教育督导部门报告。
  什么是责任督学?2013年9月17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该《办法》规定,教育督导部门根据区域内中小学校布局和在校生规模等情况,按1人负责5所左右学校的标准配备责任督学。
  皮艺军表示,对于此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最主要是学校要专门拨出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宣讲并组织讨论,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发言,让学生自己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判断。其他方面,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到位即可。

▲ 追问
  为何校园欺凌屡禁不止?
  最近两年,国内一些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和2015年两年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就有43起。
  面对校园暴力时有发生,今年两会时,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应从法律上对校园暴力加以约束,建议尽快出台反校园暴力法。对此,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 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认为,从现有法律上讲,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足够可以处理这项事件,严重的还有刑法。目前更重要的是,形成社会道德压力的氛围,社会、学 校等主体在整治方面都有很大的空间,应成为治理霸凌行为的重要力量。
  皮艺军表示,治理校园欺凌,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这也是最难的”。专项治理很可能是一个短期行为,不能为了治理霸凌而治理,重要的是形成环境预防,当对霸凌“零容忍”的环境、条件、理念形成的时候,霸凌事件自然消失,这应该是长期的人文精神普及的行动。
  据皮艺军介绍,美国洛杉矶案件的审判结果(注:中国留学生绑架并施虐同胞案,涉案三人被判6到13年监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从中也可以看出,中西方 对于人与人之间侵犯的判断具有很大的价值差异。国外可以达到零容忍,我们过于放纵轻微、微小的或者比较普遍的霸凌行为,一般要等到发生比较大的事件时才进 行关注,但这都属于事后的关注。
  因此,皮艺军建议,应该转变观念,对霸凌的行为从它还很微小、不严重的时候就要及时关注和制止,加强学 生有关人的权利的教育,营造对霸凌零容忍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比如对于学校中出现的比较小的霸凌行为,老师应该严格处理,让霸凌者作出非常正式的道歉,这样 让其他学生也得到教育。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6-5-10 11:48:01|显示全部楼层

国务院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学校须公布救助电话

源自:北京晨报
原文标题:“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开始

  记者9日从教育部获悉,各地各中小学校将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指出,此次专项治理覆盖全国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4月~7月各校开展治理,9月~12月开展专项督查。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对各地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实地督查。

▲ 专项治理部分内容

▲ 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

▲ 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 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 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6-5-10 01:07:00|显示全部楼层

女孩曾长期遭受校园欺凌:我越抵抗男生就越来劲

源自:新京报
  “有时候,校园比社会更残酷,因为那是一群有破坏力却无容忍度的少年。”
s8Gp-fxryhhi8562425.jpg
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截图。
⊙作者:刘旭

  编辑:苏晓明 校对:| 郭利琴
  直至今日,李响对门仍有一种恐惧。
  “我害怕敲门,永远不知道门背后会发生什么。”李响(化名)对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说,如果去敲一扇陌生的门,他可能会提前半小时到达,在门口进行反复练习。
  李响今年30岁,身高一米七,面庞白净。在两个小时的交谈中,他一直保持微笑,很难看出他曾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
  不过,到了陌生的环境,李响潜意识里的恐惧就会显现,他会不自觉地观察周围的事物,生怕有可怕的东西伤害他。
  就像生活中对门的恐惧,李响的内心深处也有一扇难以跨越的门,门内隐藏着他长期遭受校园欺凌留下的阴影。多年来,他很少对人提起被欺凌的过往,连父母都没有告诉。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被曝光。发生地从大城市北京、上海,到欠发达的广西、云南,从东北到海南,遍布中国各地。
  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10个省市的5864名中小学生调查显示,有3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校时会“偶尔被欺负”,另有6.1%的受访者表示,在校“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时,家长、老师、学校、社会总是轻描淡写,没有试图了解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关系,以及欺凌行为背后的故事,更没有意识到被欺凌者受到的心灵伤害或将伴随他们一生。
  日前,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对学生之间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

一扇不敢打开的教室门
  在太原西山矿区长大的李响,从小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觉得自己和身边的男孩子太一样。
  矿区,漫天飞舞的煤灰给这一整片区域的人都染上了标志性的颜色。与身边那些“脏兮兮”的孩子不同,李响格外注重自己的外表,上小学时,每天出门前都会从里到外打扮一番。在一群“黑小子”中间,他显得有些“扎眼”。
  1990年代,《古惑仔》系列电影风行,电影中的帮会情节也让孩子们纷纷效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李响的同学也不例外。
  “我小时候性格比较闷,不愿意跟别人多说话,男孩子们在学校一起玩,我却更喜欢和女生待在一起。”李响说,男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时,自己却会和几个女孩围在一起跳绳,或是跳皮筋。
  不说话,爱干净,喜欢和女孩子玩,成了他遭受校园欺凌的全部理由。
  北京女孩小梅(化名)如今是一名大学生,在小学初中时,她也长期遭受校园欺凌。她对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回忆,她觉得那些年自己受欺负,有一部分原因是自身性格强势、孤僻。
  男生打她,她会很激烈地反抗,她越抵抗,男生就越来劲。
  与小梅的强烈反抗形成鲜明对比,李响却从不反抗。
EeH3-fxryhhi8562427.jpg
近一年来,部分校园欺凌事件。制图:实习生:宋佳
  1995年9月1日,是李响5年级开学的日子,也成了他20多年来始终无法忘记的一天。
  早晨他把写好的假期作业装到新买的书包里,穿上格子衬衣,心花怒放地跑到学校迎接新学期。当他推开教室门的一刹那,一盆透心凉的水从天而降,他和落汤鸡一般站在原地,黑板上大大地写着:“李响是个娘娘腔。”
  李响隐约听到全班同学洪水般的嘲笑声向他袭来,脑袋嗡嗡地响,他哭着跑到学校操场,耳朵里还回响着刺耳的笑声,打开已经湿透的书包,里面的作业已经被水粘在了一起。
  从那开始,欺凌者变本加厉,要李响帮忙写作业,买早餐,给李响起了“娘娘腔”这个外号,代替他的名字。
  在小学的最后两年,李响对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说,那时每天走到教室门口,他内心就充满恐惧,甚至不敢开门,生怕门后面有什么东西等着他。

父亲手中的皮带
  被教室门后的一桶水淋湿后,李响告诉了老师,然而老师并没有给带头同学相应的惩罚,更多责备他弄湿了作业以及不团结同学。
  从此,他失去了对老师的信任。
  小梅也曾多次向老师求助。有一次放学,她发现自己的自行车被拆了,“车座、车把、轮子,全卸下来了,辐条给踩了,整个就是一堆肢解之后的零件。”
  小梅对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说,她告诉老师,老师便去班上质问一下,“谁干的?”没人承认,事情就过去了。
  还有一次,她被男同学打了。她告诉了父亲。晚上,父亲找到了小梅班主任的家里。班主任一边吃饭一边说:“打架不怨一个人。”
zmaY-fxryhhh1824415.png
校园欺凌事件。资料图
  李响和小梅老师对校园欺凌事件的不重视,助长了欺凌者的气焰。
  “校园欺凌因为当事人年龄过小,欺凌行为并未造成严重伤害,所以通常并没有引起关注。老师、家长只看到同学们的不友好,根本看不到不友好的背后是因为某个无理的缘由引发的集体性的攻击与伤害。”一位曾饱受同学欺凌的知乎网友,在“应该如何看待校园欺凌事件”这个问题下面如是回答。
  小学时,她成绩优秀跳级,结果被原来班同学说成“叛徒”,她甚至被拖到原来班级门口被逼下跪道歉。
  她说:“有时候,校园比社会更残酷,因为那是一群有破坏力却无容忍度的少年。”
  面对被纵容的欺凌,李响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自我隔离”。“我会让自己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他们对我不做太过分的事我就忍着,而我平时也不会和他们去说一句话。”
  每一次同学让他帮忙写作业或是买早餐,李响都会默默去做不发一言,甚至初一下学期,男生们让他穿上女生的裙子和高跟鞋,他也会照办。
  由于是矿区孩子,从小学到初中,李响的同学没什么变化。初二下学期的一个中午,几个同学把李响按住,扒了他的裤子。”紧接着,几人中传来惊呼:“啊,那是什么,他长毛了’!”
  这几个人随后的要求是,李响必须把这些毛拔掉。距离上课时间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的同学已经回到了教室里,他们开始围观着这一“闹剧”。
  胁迫之下,李响伸手拔了几根,环视四周一双双盯着他的眼睛,李响挣脱开两个男生的手,穿上裤子离开了学校。
  当晚,逃课半天的李响被父亲打了,父亲手中的皮带“啪啪”作响。不过李响咬牙只重复着一个请求:转学!
  父亲最终同意,第二天来到学校,给李响办了转学手续。
  不过从那以后,李响对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说,他有了心理阴影,那就是再也不敢上学校的卫生间。
  离开这所中学后,李响和所有初中同学都断了联系。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在知乎那个问题下面,很多人讲述了自己遭遇校园欺凌的感受。他们中,有的多次尝试自杀以求解脱,“身上的刀疤上百道”;有的带了菜刀,“放在课桌最深处”无数次想象砍死欺凌者;还有人抑郁成疾,远赴海外。
  李响和小梅算是相对“幸运”的。他们都进入了大学。
  不过,他们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封闭状态,不与人交往,每当想起欺凌者们那恶毒的眼神依然很难受。
  他们对于如何和朋友相处十分无措,对他人的言行变得格外敏感,害怕自己再次被厌恶,重回当年的境地。
  李响的改变来自一次被学长强行拉到话剧社去顶班的演出。李响对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说:“当大幕拉开,聚光灯打在我的脸上,台下一片漆黑,我小心翼翼地说出了第一个包袱,掌声雷动,我感觉我失去多年的自信一下子回来了,从此我开始尝试着改变,逐渐找回那个一直躲藏着的真实的自己。”
  小梅说,直到大学她才算有了人生第一个闺蜜。她很害怕失去,甚至会很害怕一个朋友去加另一个朋友的微信。
  “我害怕这两个人一旦相识了,那他们会不会不理我了,我特别怕这个,真的。”性格强势被打都不会掉眼泪的小梅,提及自己珍视的朋友会禁不住落泪。
J1WG-fxryhhh1824417.jpg
校园欺凌事件。资料图
  事实上,校园欺凌不是中国的独有现象,而是一个在世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2015年6月5日,日本政府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在为期6年的追踪调查中,近九成学生曾遭遇校园欺凌,形式包括集体孤立、无视、说人坏话等。
  调查显示,从2007年小学四年级到2013年度初中三年级的6年间,只有13%的学生表示从未遭受校园欺凌,从未欺负过他人的学生也只占12.7%。
  “校园欺凌就是空气,无处不在。”日本校园欺凌题材电影《胜者即是正义》中的这句台词是对校园欺凌现象的真实写照。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认为,校园欺凌事件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在当前传统的校园欺凌案件中,被欺凌者“性格孤僻、懦弱”的特点较为突出。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同学讨厌”的学生,如“老师的好助手”,也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童小军说,当前中国的校园欺凌案件,面临的最大法律问题就是没有可操作的关于校园欺凌的定义,同时也没有将校园欺凌定位为犯罪,缺乏保护意识。
  多年过去,李响说自己对于过往已经释然了。他说“原谅是最好的遗忘”。“如果当年的同学再和自己说起这些往事,自己也不会再去纠结于是非对错,尽可能忘掉这一切不快,保留更多美好的回忆。”
  他热衷公益,在一家同志NGO兼职了8年。工作中,他会接触到遭受校园欺凌的求助者,李响会用自己成长、改变的经历去激励对方。虽然内心那扇门尚未完全跨越,但他相信“时间是最好的解药”。
  小梅成为了一名师范生,一年后,她将回归学校。她说,自己不想读研,渴望尽早进入学校成为一名老师,这很大程度上由于自己那些年的遭遇。她觉得自己成为师范生也是一种机缘巧合,因此要尽自己一切力量,来避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重演。
  “我经历过,所以我明白那种感受。我一定要去做一个好老师,好好教课,好好带孩子。这样,说不定我自己心里也会慢慢释怀。”小梅对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说。
  而知乎上那位因为跳级而被当成“叛徒”的网友,她逐渐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义为“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他觉得一个人生存反而更自由,也许只有“自私”一点,才能保全自己。
  END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6-5-9 17:48:00|显示全部楼层

国务院:各地各中小学校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教育部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中新网5月9日消息,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通知》指出,要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此次专项治理覆盖全国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4月~7月,主要是各校开展治理;第二阶段为9月~12月,主要是开展专项督查。
  《通知》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治理,精心组织部署,加强对专项治理的监督指导;责任督学要对责任区内学校的专项治理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与校方沟通,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当地教育督导部门报告;各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通知》强调,各地各校要按照“学校自查、县级普查、市级复查、省级抽查”的程序,对专项治理第一阶段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督查和总结,形成报告并逐级上报。
  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根据各地治理情况,组织督查组对各地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实地督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蜀猴 发表于: 2015-9-3 09:22:00|显示全部楼层
容易受害
  第一类:性格内向,通常是被孤立的一方。
  这类人常被较为强势的学生欺负,打压。因为这类人通常没有可以为他们撑腰的集体,而且性格怯弱,一般情况下会因害怕而隐忍,接受被霸凌。
  第二类:特立独行的人,喜欢表现自己,性格张扬。
  这类人通常不会在乎其他人的感受,一味的表现自己,从而引起校园中为巩固自己势力,或因这类人的性格而感到讨厌的群体的欺负。
  第三类:逆霸凌。
  这类人遭受霸凌主要是因为他们曾经是霸凌的施行方,对方为了寻仇,讨回公道而实行的报复 。
  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对受害者施以重复的物理攻击,攻击其身体或物件。例如: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及对射橡皮筋等。
  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生活与人权与前途和受教权、教科书、衣服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恐吓、威迫受害者做出受害者不想要做的行为,威胁受害者听从命令。 在各方面让受害者遭遇麻烦。 诬告或陷害受害者违反校规、欠交功课等,使受害者招致处分。 当班上有同学做错事,老师尚未找到真凶时,欺凌者便假定是受害者所为,并传播此假定给其他同学。 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不同之处。 在受害者发表言论时不尊重受害者,只顾做自己的事,与附和者谈话,甚至故意打断、反对、找碴。 在评分时故意给予受害者较低的分数或等级。 进行自由分组活动时,不愿意或拒绝与受害者一组;若与受害者一组,其他组员通常会表示不满。 受害者获奖或成绩较佳时便被欺凌者喝倒彩,甚至认为受害者是靠作弊取得的。 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甚至演变成一人对抗派系(其凌者与其他协助者),进而造成大规模冲突。 对受害者上网上线,即看到受害者做了小问题后众欺凌者就作出批斗。 欺凌者当看见其他同学违反校规时便置诸不理,但看见受害者违反校规时却即时向老师举报,即欺凌者以双重标准看待。(香港俗称大细超)。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画侮辱、猥琐、负面的图案,或书写脏话、性暗示文字。 施以网上欺凌(Cyberbullying),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以各种整人方法恶整受害者,如拿白胶涂在椅子上。 纠众殴打受害者。 受害者影响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身体影响
  不同程度的轻重伤。 永久性的后遗症、伤残、明显伤痕。 死亡。

  心理影响
  恐惧、消沉抑郁 、忧虑、 胃痛、 厌食。

  深层影响
  创伤后遗症、 人格分裂、 人格扭曲、 价值观错乱、 失去对人性的信任。

  行为影响
  吸毒、醺酒、 自残、 自杀、 厌学、逃学、 成为欺凌者、 反社会行动、 学生运动、 引发校园枪击案。
  学习影响缺席、旷课 退学、逃学, 失去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 失去与同学间的和谐关系

二度伤害
  当师长或同学在获悉霸凌事件后,却不予处理,极可能造成受害者的二度伤害。 校方、导师、教师、教官、学务体系等处理者,因为考量个人升迁、名誉、自身安全等,而不予保护受害者。

  拒认霸凌
  以各式理由(如受害者自我防卫行为)将霸凌行为解释为打架事件。 以无旁观者为由,拒绝承认事件发生。 采信霸凌者之说词,不相信受害者的实情。 不处分霸凌者,甚至转而处分受害者。

  隐瞒事实
  受理后不替事件建档,隐瞒有此事件。 修改事件记录,使之严重性降低。 降低对霸凌者应有的处分。 处分没有犯错的受害者。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5-9-3 09:22:00|显示全部楼层
特点
  一般来说,霸凌尚有下列特点:
  1.男孩与女孩同样地都会有霸凌行为。
  2.从学生的自我报告研究中发现,男孩比较会进行霸凌行为。
  3.一般而言,男孩大多只会被男孩霸凌。女孩会被男孩及女孩霸凌。
  4.言语霸凌是最常见的霸凌方式。
  5.男孩比较会使用暴力霸凌,女孩则是以散播谣言、社交霸凌为主。
  6.被霸凌的时间长了,会有心理障碍。

  成因
  校园霸凌源自社会学习。从家庭开始,父母对孩童的照顾若带有敌意、不负责任、冷漠,例如遗弃或施以家庭暴力,让孩童的社会互动处于负向状态,则孩童将来成为加害人的可能性会大幅提升。其次,孩童进入小学后,在学校里受教师影响至深,因为此时孩童正处于模仿阶段。教师若选择错误的管教方式,霸凌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若同学间发生霸凌行为,而教师不加以阻止,也可能造成其他同学的错误价值观。
  孩童的人格养成与家庭生活有密切关联,家人,尤其父母,通常是孩童的第一个重要他人。这些重要他人对孩童的身心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少或从未给予孩童关怀的父母,其子女极可能成为霸凌加害人。因为霸凌是一种学习行为,霸凌者通常都有攻击前科,而攻击则从模仿而来,这种模仿得自父母对待孩童的态度,采取权威、斥责、惩罚和冷漠做为管教手段的父母,其子女会产生自卑心理。这些在家中得不到关怀,甚至遭到虐待的孩童容易将痛苦加诸于他人,借此宣泄情绪或获得关怀,这些相对地,采取开明、关怀、宽容和温暖管教手段的父母,其子女有较多正向心理,也较不易产生行为偏差。
  在孩童入学后,学校对孩童的身心发展扮演和家庭一样重的角色,而教师又是其中与学生最密切的重要他人。教师因专业判断采取不同的管教方式,会导致“教育家”和“霸凌者”的差别。态度正向、行为积极的教师,和态度负面、行为消极的教师会教育出不同思维的学生,这些思维上的差异决定学生成为“好学生”或“霸凌加害人”。关怀和监督并重的教育策略可以有效降低霸凌事件的发生率,排斥、放任甚至体罚与霸凌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

  零体罚
  2001年因台湾桃园县八德国中等学校霸凌事件频传,外界把部分矛头指向人本教育文教基金会提倡零体罚。网友质疑零体罚似乎是驼鸟教育。2011年台湾新竹市发生新竹象腿帮霸凌事件,亦引起不少声音的探讨。
  校园霸凌中的各角色 欺凌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牵涉的学生可分为几种:
  欺凌者(英文:Bully)发动欺凌行为,通常还带领其他同学参与其中。 受害者/被欺凌者(英文:Victim/Bullied)受到欺凌。 协助者(英文:Assistant)跟随欺凌者,直接参与欺凌行动。 附和者(英文:Reinforcer)支持欺凌者的行为,例如:在旁嬉笑或呐喊助威。 保护者(英文:Defender)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尝试制止欺凌行为。(但这样的人通常为数不多)。 局外人(英文:Outsider)置身事外。(也有些是害怕帮助受害者会让自己受到欺负而假装局外人的身份。但通常如果受害者转学或是住院等无法到校上课时,欺凌者便可能从局外人里挑选下一个目标)。

类型
  主动型
  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并且自认为老大。 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理心。 想要得到部分朋辈的认同。 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自私,不为他人设想。

  被动型
  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则借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 看见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则嘲笑受害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8 22:39,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