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重庆发布
原文标题:【看区县】科学城这家企业,工业产值突破千亿
“破千亿,我们用时11个月便完成了去年制定的年终目标!”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广达公司相关负责人激动地说。1-11月,广达(重庆)制造基地工业总产值达1044.14亿元,同比增长30.55%。
 广达(重庆)制造基地 西永微电园供图
复工复产
在危机中育先机
2020年的春天非同寻常,新冠肺炎疫情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作为全球500强企业、行业领先的电子产品设计制造商,广达公司(在重庆制造业企业100强排名第二、外贸进出口企业排名第一)在春节前便拿下多个大单,计划开足马力提高产能。
疫情发生后,企业面临巨大难题:一边是防疫责任压力大,一边是客户订单催得紧,企业迟迟无法复工。
西永微电园公司副总经理陈昱阳说,为此,西永微电园实施一系列硬核措施:组成帮扶工作组驻企服务、成立专班解决招工、推动“一企一策”高效落地……
“仅用10多天就帮助广达实现用工人数从4800人增至3.3万人,超去年同期用工峰值1万人,解决了复工以来最大的问题。”广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广达(重庆)制造基地 西永微电园供图
高效复工复产,增加了品牌商加大订单的信心,也增加了广达在渝增资扩产的信心。
在原有30条SMT贴片生产线的基础上,今年又引进多条SMT贴片生产线,全面实现了主板贴片工艺流程的全智能化;日产20万台笔记本电脑创历史新高,形成月产600万台笔电的生产能力。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广达公司工业产值同比下滑44.77%,而一个月后就实现了由负转正。1-4月,产值同比增长20.3%,成功反超去年。1-8月产值已突破700亿,目前已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研发+制造”布局
助力打造“智造重镇”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迎来新机遇。
“全球每5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是从广达(重庆)产出,毫无疑问,广达(重庆)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广达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正是广达公司多年的生产经验和智能化改造的成果。
在广达公司的车间内,可以看到“关灯生产”的景象,自动化产线全24小时生产,产线工程师通过每台设备的信号灯颜色即可判定生产状况。
 自动化产线 西永微电园供图
过程看似并不复杂:广达公司采用了智能设备联网、信息系统支撑、融合数据分析等,形成智能的车间物联网平台,实时监控产线生产,已经实现了生产良率、直通率99%。
在智能终端全产品体系,根据客户需求,广达也在不断加强研发设计能力,成立品牌研发设计中心。
“疫情背景下,全球经济社会活动‘数字化’‘线上化’趋势凸显,智能终端产品需求激增。”广达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优质的营商环境、产业集群化布局带来的全供应链复产,整机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降低人工成本、优化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也是广达能够把握市场有利因素,迅速复工复产、扩产放量的深层次原因。
当前,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广达更加注重补链强链,建强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并与全球价值链深度融合。
 广达(重庆)制造基地 西永微电园供图
发力深度一体化
构建畅通“双循环”
今年1-11月,西永微电园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两千亿元,增长17.9%。其中智能终端制造企业实现产值1816.8亿元,同比增长19.9%。
相比工业产值,早在今年10月,西永微电园外贸进出口值就已突破两千亿元,综保区经济体量也攀升全国第三。
作为龙头企业,广达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一台笔记本电脑,需要各种零件上万个,仅主板上的零件就有2000-3000个,必须是全链条的复工复产,我们才能实现持续生产。”广达(重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该公司上游有数百家直接供应商,其中超过90%在重庆。
数据显示,广达(重庆)公司上下游配套企业数量就超过千家,其中包括了电子料件、物流运输、人力资源、金融结算等各个领域,一个广达(重庆)公司将带动十万人以上的就业人口。
回顾在重庆的发展轨迹,广达公司始终保持着稳定增速,完成了从百亿到千亿的飞跃。
广达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下一步更要做好工厂的智能化,让他们生根在重庆,做大做强。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西永园区图:西永微电园网站
广达电脑将深耕智能制造,全力以赴推出广达“工业4.0”全智能化工厂建设。
▲通过合理化、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四化”升级,促进产能、质量全面跃升,将广达重庆制造城打造成一个面向未来的智慧工厂。
▲持续抢抓订单,实现发展大跃升。适应全球市场需求,努力争取现有品牌客户更多订单,全力助推重庆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制造基地。
▲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广达将在生产经营中不断推动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持续加大产品产线研发投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