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1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21年从普通学生到重大计算机学院院长,他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复制链接]
源自:重庆大学
原文标题:从普通学生到重大计算机学院院长,他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蓬勃发展,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已经成各个国家十分重视的信息安全问题。信息技术和信息的开发利用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步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进程全面加快,信息安全在保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公众权益和军事斗争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显重要。
  我校计算机学院院长廖晓峰教授从1999年开始,便投身计算机及信息安全领域,潜心20余年来,带领其团队在计算智能、信息安全及高性能网络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在我国计算机领域,推广了多种神经网络模型,使之用于复杂系统的建模和复杂问题的求解,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分析方法,为复杂神经网络的理论研究从而为复杂神经网络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信息安全领域,发展了混沌密码设计和分析的一系列新方法,为混沌密码学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高性能网络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移动数据收集、资源分配和数据分发机制,为提高互联网络特别是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性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科研成绩的背后,并不是一个“天才少年”的“成名史”,而是一个不断践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普通学生成长史。
  1992年,廖晓峰从四川大学数学系毕业;在电子科技大学攻读博士期间,跟随导师虞厥邦教授开始研究人工神经网络,1999年博士毕业后来到重庆大学任教,研究方向开始转向信息安全领域。2012年,时任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的他,牵头申请下了西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同时担任“智能传动与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非线性电路与智能信息处理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2018年7月回到重庆大学,担任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
  一路走来,廖晓峰尝试过很多条“路”,但最终还是选择并忠于自己最热爱的科研道路。
本科毕业后廖晓峰并没有继续学业,而是工作几年后才决心重返学术道路。在那之后,他便沉下心来钻研学术,并逐渐在科研道路上一路前行。“静得下心,潜得下去,是做好学术的关键。”这是廖晓峰反复说过的话,“我不算什么天才,虽然大学期间的成绩不错,但也算不上出类拔萃”,真正使他在学术道路上走到今天的,是他的专注、投入与持之以恒。
  为何曾经学习数学专业的他,如今可以在信息安全领得心应手?
  对此,廖晓峰认为,数学是计算机领域的基础,也是漫长的科研工作中最重要且最有力的“工具”。本科与硕士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他后来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帮助。“数学是比较难且枯燥的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不断积累,不仅让我掌握了数学基础算法及其运用,对于信息安全领域的科研工作大有裨益;更重要的还是形成一种数学思维,这种有依据、有逻辑的严密思维,对于严谨的科研工作十分重要。”
“数学很容易学好的天才是有的,但大部分学生可能属于像我这一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下功夫学习。”廖晓峰说:“本科阶段的打下扎实的基础特别重要。我上大学的时候上课有时候也听不懂,听不懂是很正常的,但是一定要做笔记,一定要做大量习题。数学作为一门比较难的基础学科,学生仅凭借上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在课后去巩固,一节课的内容至少要花五倍的时间精力去复习。”
  也许正是因为数学学习艰涩,廖晓峰更深谙做学问的过程十分不易,所以多年来他不断努力,把不明白的想明白,把不懂的学懂,“学数学也好,做科研也好,遇到问题就取巧或者放弃,浮躁之气就会很重,沉不下心来,自然就钻不进去,肯定做不好。”
  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和坚持不懈,廖晓峰共发表刊物论文400余篇,其中在国际重要刊物、SCI他引近两万次,连续6年入选Elsevier中国计算机学科高被引学者榜单;获教育部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奖励6项、授权专利6项,出版专著四部;牵头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0项。2020年11月,廖晓峰成功当选IEEE Fellow(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最高等级会员),他还曾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才,全国优秀博士后,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重庆市 322 人才工程一层次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
廖晓峰的目光从不局限在小小的办公室内,服务国家网络强国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及学校校企战略合作和学院发展等……一个个国家重大战略的背后、一项项重大科研项目的面前,都有他默默耕耘的身影。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也在多年的探索中,从注重基础研究开始,逐渐打造出学院核心竞争力,在人工智能关键算法和信息安全基础研究领域,做出诸多成绩。同时,廖晓峰提到,“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实际运用还是有很大的脱离,这是我们学科和学院必须要去努力的方向,把更多基础研究和实际运用相结合。”目前,计算机学院已经逐步与多家行业知名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展开更多的实际应用研究。
除了科研工作外,作为博士生导师,廖晓峰始终以一个“学生视角”与学生相处。
  “我原本也是一个屁股坐不住的性格,但我的导师对我一生的影响很大,在我记忆中,他几乎一年365天,天天都在办公室里,从早忙到晚。有一年大年三十,他还在办公室写文章,那种沉下心来做学问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正是因为铭记着这份学生时代的感受和体会,廖晓峰始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当然,曾叱咤篮球场的廖晓峰,从来都不是一个古板的老师。“我读本科的时候,是校篮球队主力,运动给我的压力带来很大帮助。”他时常告诫学生,要多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前提是有个好身体,才能在长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保持精力。”
  离开实验室,廖晓峰则以朋友身份和学生相处。“我也经常请我的学生吃饭,让他们畅所欲言,交流一下他们各自的想法,有时候他们的想法也会促进我的科研工作。”他认为,导师和学生是互相成长和促进的,科研灵感不是开会或者坐在办公室里就会出现的,有时候在互相交流过程中、思想碰撞的过程中找到点子。“学生一代一代都不一样,希望自己和学生能保持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并也一直在努力践行中。”
日常生活中,廖晓峰还是一个“仪式感”满满的人。
  他每天来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泡茶,然后打开钢琴曲。“我从读博士期间就养成了一边推公式一边听音乐的习惯。好像音乐和数学之间有一种联系,会让我更加投入工作中。”廖晓峰喜欢钢琴曲,为此还读了许多世界著名钢琴家的书籍,了解他们的生平经历和故事,“也许正是这项爱好,让我在这么多年的科研工作中,能耐得住‘孤独’,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为此,他也特别支持自己的学生去培养至少一项爱好,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汲取快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廖晓峰一直践行的话,也是他坚信的人生格言。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科研工作者、一位院长,他肩负着众多希望与责任,也承载着许多梦想与担当,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行业飞速前进的“列车上”,紧跟时代,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立志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栋梁之才。
  文字:李孝倩 周文正
  图片:黄纾奕
⊙编辑:徐静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豆角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豆角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豆角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豆角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豆角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豆角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国际首例!医工交叉研究,大工有新突破! 上海检察机关对一伪造核酸检测报告男子批准逮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6 03:37,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