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帅卒|查看: 9319|回复: 19
[财经

打假贾跃亭

 [复制链接]
11#
 九爷 发表于: 2017-1-28 10:56:01|只看该作者

记者手记:带上脚铐的贾跃亭离梦想有多远?

源自:中国企业家

  在过去的2016年,《中国企业家》发布了一千多篇原创深度报道,我们选出了十篇年度最佳报道重新回顾,在岁末年初总结一下2016年曾发生过哪些商界大事件?哪些事件还将在2017年继续影响着我们?今天推出第二篇人物深度报道《挣扎贾跃亭》。
⊙记者:李亚婷

  记者手记
  在采访的一个多小时中,贾跃亭几次拿起手机,打开、关上,或者迅速回复几个字,看上去有些心神不宁,回答问题时也偏笼统,乐视的话术本身就虚大于实,这给采访增加了一些难度。
  也能理解,此时距离贾跃亭发出那封内部信仅一个月,他和乐视仍身处舆论和资金漩涡,问题远没有解决,还不断爆出新问题,几乎霸占了岁末年初的全部新闻头条。
  这次采访前,我还曾经两次采访贾跃亭。2015年4月16日,乐视第一款手机发布后的第三天,在贾不到二十平米的办公室中,我们曾与其聊了三个小时,当时他从国外回来不久,卸掉一个大包袱,加上超级手机的发布,贾意气风发,虽然态度诚恳、谦卑,但语气中有掩盖不住的野心和狂妄。在企业家这个群体中,“狂妄”和偏执一样,不算贬义词,更像是成功的必备因素。
  彼时乐视的业务中只有乐视网、乐视电视和乐视手机落地,但面对他口中描述的七大生态、生态化反等概念时,最大的感触是听都听不懂,更不要说去质疑。
  2015年12月底,贾跃亭参加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乐视在那一年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中最引人注意的公司之一,乐视体育、影业、手机等业务不断放出融资等利好消息,从表面看,乐视似乎没什么好担心的,发展得太顺利了,但会有一种感觉,这种平静不会太久。
  的确如此,2016年下半年,乐视资金链开始出现危机,在后续与公司高层、合作伙伴和投资人的交流中,不难发现,贾跃亭本人性格和乐视组织管理等才是乐视这场危机更深层次的原因。但好在,这场危机的发生,帮助贾为乐视踩了一脚刹车。
  一位最近与贾跃亭有过沟通的投资人告诉我,贾跃亭找很多人借钱,但效果并不理想,要么是持观望态度,要么就是希望松动一下贾对乐视的控制权,对于后者,在融创中国对乐视的一起投资中,已经看到了实质性的改变。
  对于乐视,外界主要质疑的不再是它的商业模式,乐视造车也不再那么天方夜谭。质疑的焦点始终离不开“钱”,现在还多了一个,就是贾跃亭对乐视的实际控制权。事实上,如果乐视离开了贾跃亭,乐视就不再是乐视,带上脚铐的贾跃亭,能否带领乐视倔强前行?又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

  以下为发表于《中国企业家》杂志2017年1月的封面故事──《挣扎贾跃亭》
  文 | 本刊记者 李亚婷 马吉英 李潇雄
  编辑:马钺

  贾跃亭只能从后门挤进会议大厅。
  2016年12月11日下午,中国大饭店,乐视创始人、乐视控股董事长兼CEO贾跃亭即将在这里开始一场演讲,演讲前二十分钟,涌入的观众将这个能容纳100多人的大厅围堵得水泄不通。贾无法从正门进来,只能从演讲台后方的小门进入。一直到开始后的二十分钟,砸门声依然不断,“开门,我要见贾跃亭!”门外人头攒动,比大厅内的人还要多。

贾跃亭闭门演讲时,门外挤满了人,不时有人咚咚砸门,要求进场。摄影:史小兵

  贾跃亭站在演讲台,满脸微笑,甚至有点儿腼腆,当天他有些感冒,上场前吃了药,讲话声音也不大,听上去透着疲惫,但这不妨碍贾跃亭输出乐视价值观,“乐视从诞生起就是一个新物种”、“乐视要变革百年汽车产业梦想”,“(乐视汽车)将会是互联网生态模式在全球市场上留下的第一个印记”。
  此时,距离贾跃亭发出那封题为《乐视的海水与火焰:是被巨浪吞没还是把海洋煮沸?》的内部信已经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乐视几乎每天都占据媒体头条,融资、业务、裁员、欠款、股价等等,乐视的每一个维度都被外界放在放大镜下。对于乐视,支持者众多,唱衰者更多,放眼中国互联网行业,几乎没有一个公司像乐视这样,外界评价两极分化如此严重。
  晚七点,贾跃亭和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李东生,万科总裁郁亮等十余人从饭店一楼的餐厅走出,一位年轻创业者挤进去将一份创业计划书塞到了贾跃亭手中,嘴里快速介绍着创业项目,贾翻了翻,评价“挺有意思的啊”。
  几乎所有与其打过交道的人都会惊讶贾跃亭的随和,他脸上似乎会一直挂着微笑。他不太会拒绝人,从餐厅到当晚活动的会议大厅,两分钟的路程他走了将近十分钟,多次被路过的行人拦下来拍照、合影。
  此时的乐视远没有这么平静。它更像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巨大的野心和现实资源的不匹配,野蛮生长的组织架构和高效稳健的PK,危险与机遇并存。过去几年,乐视用百米冲刺的速度攻城略池、拔营安寨,殊不知,这是一场马拉松。而当这一切集中于一点爆发时,就造成了乐视眼下的危局。
  “乐视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的事情不是不可完成的。”贾跃亭面带微笑地告诉《中国企业家》,乐视的资金链危机“已经解决了六七成,接下来的三四个月会恢复正常”。
  “乐视就是贾跃亭个人性格的集中体现。”这句话在《中国企业家》采访中屡次听到。他的偏执与野心、宽容与不拘小节、狂妄与乐观,让乐视蹚出了一条不同于国内其他互联网公司的路,但也给乐视今天的危机埋下了隐患。
  面对外界的质疑,贾跃亭尽管满面笑容,但他的表达非常强硬:“乐视的理念、基因、精神,不会改变。”

找钱:贾跃亭的生死时速
  关于乐视资金的最新消息是,2016年12月28日,乐视网发布公告称,乐视网联合贾跃亭、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与战略投资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涉及交易规模预计超过100亿元。虽然金额巨大,但对于背后“金主”,乐视并未向外界透露。此前,贾跃亭在长江商学院的十余位同学曾“雪中送炭”,投资乐视6亿美金。
  乐视究竟欠了多少钱?众说纷纭。如拖欠手机供应商款项高达150亿,乐视体育有超过60%的版权费未按时支付,乐视网股价跌破平仓线、资金链紧张导致紧急裁员等等。贾跃亭在2016年12月11日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否认了市场上的大部分传言。
  一位私募人士分析称:“目前从各方消息来看,乐视的资金危机基本已经过去一半。乐视在市场上的融资渠道很丰富,有很多人还是愿意为老贾的梦想买单,只是价格问题。至少眼下还不至于崩掉。”
  上市公司乐视网的第二大股东是深圳市鑫根下一代颠覆性技术并购基金壹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这是深圳市政府和乐视共同成立的一只基金,鑫根资本创始合伙人曾强曾说过,“乐视目前的问题如果只是资金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随时拿出50亿~100亿来支持他。”
  上述私募人士透露,舆论发酵也促使投资者不得不重新审视乐视的项目,“投资人的关注点不是几十亿的缺口,甚至不是钱多少的问题,而是资金危机为什么会发生的本质,是组织结构、公司治理、未来的战术执行层面的问题。”
  眼下,乐视的多个业务线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贾跃亭在专访中承认,“我个人投的钱其实是可以调整的,有些投到LeEcoGlobal,而有些投到汽车,哪边紧张的时候就把这块的钱抽出来。”而这正是外界所关心的乐视生态体系内的财务混乱问题,各个子公司之间很难设置风险隔离机制,一家子公司的财务困难会传导给其他关联公司,容易造成连锁的资金链断裂。

摄影:邓攀

  “另一个关键还在于股价。”私募人士认为,由于乐视网在整个乐视体系的融资中扮演着最为关键的角色,持续下跌的股价也令人担忧。若股价击穿贾跃亭股票质押的预警线,那意味着他需要找到更多钱来追加保证金或质押物。
  有市场观点认为,连续下跌的股价才是当下乐视资金危机的命门所在,而非供应链欠款。若乐视网继续下跌,首先可能触发的是股权质押风险,而一旦发生,无疑又将造成股价大跌,形成连环踩踏,更重要的是会严重削弱整个乐视的融资能力。
  2012年、2013年,贾跃亭、乐视网其他股东曾通过多家信托公司进行信托融资,且均以乐视网股份提供质押。上述私募人士称:“乐视网是乐视体系的融资利器,除了LeEcoGlobal的欠款、汽车的大量投入外,乐视网本身也有大量即将到期的债务。不少债务中,贾跃亭及其关联企业提供了担保。乐视的股价与乐视的资金链,俨然已经形成绑定关系。”
  据2016年半年报披露,2015年8月以来,贾跃亭及其关联企业,共计为乐视网提供了超过20次担保。截至2016年6月底,担保金额共计21.3亿元,除了已经执行完毕的八笔共计7.1亿元,其余的大部分已于近日到期或即将到期。
  业界观点认为,乐视想安然度过危机,需要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着手解决资金危机。短期来看,一方面需要找到钱应对眼前的债务欠款,另一方面还需要稳定股价,保证乐视的融资能力。
  从中长期来看,除了调整业态扩张的节奏外,显然还需要优化乐视生态内部财务现状,以及拓宽融资方式。不久前,乐视旗下第七大生态乐视金融上线,这个由中国银行前副行长王永利担任CEO的子生态在乐视内部被寄予厚望。
  虽然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说,“自融”是一个令监管敏感的说辞,但这家平台的自我定位仍描述为:“立足于乐视生态,但又不局限于乐视本身,还要对乐视进行反哺。”
  近日,有金融观察人士称,乐视金融平台上的“乐享其成三号”理财产品,其债权实质为乐视致新的债务关联方毅昌股份的全资子公司,江苏设计谷科技有限公司。毅昌股份2016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来自乐视致新的企业欠款为1.97亿元。
  另外,接近乐视金融人士透露,目前乐视金融正在山西筹备一家民营银行,王永利已经去过山西与政府接洽。但截至发稿,这两则消息均未得到乐视方面确认。该消息人士表示,若乐视金融顺利拿下民营银行的牌照,将极大地优化乐视的资金问题。
  “更确切地说,要承载贾跃亭蒙眼狂奔的梦想,只有搭建自己的金融业务,并且拿到足够有分量的金融牌照才能有可能支持。否则,资金危机还会不定时地反复上演。”该消息人士如是评论。

风暴眼中的乐视人
  乐视危机被正式引爆,是源于贾跃亭发出的那封内部信。
  “这封信准备的时间并不长,一两周的时间。”乐视联合创始人、乐视网副董事长刘弘告诉记者,针对是否发出这封内部信,内部做过多次讨论,但还是低估之后带来的影响。
  “当时手机业务逾期的账款并不算太多,但是内部信一发显得事情就很严重”,乐视手机一位中高层否认外界所说的上百亿欠款,但他拒绝透露具体数字。“一些没有逾期的供应商也会跑来催问付款,放到之前不可能来问,现在平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仅如此,电视和手机的出货量也受到影响,2016年电视出货量本来预计可以达到600万,但之后贾跃亭将数字下调到500万~600万台之间。手机也是如此,乐视手机一位高层认为,如果没有这场风波,“现在应该邀请媒体参加2000万销量的庆典了”。
  更震惊的是普通员工,“刚知道的时候,公司的微信群都要炸了,”乐视体育员工陈朋(化名)告诉记者,“感觉之前一切都很正常啊,工资照发,业务照做,”他至今没搞明白老板发出内部信的原因。

乐视员工准备发布会。乐视开发布会的能力,在互联网公司首屈一指。图源自:IC

  很多乐视员工视自己为贾跃亭的追随者。虽然乐视被包装成一个充满激情的颠覆者,但细分到具体工作,同样琐碎而繁重。在2016年12月份宣布组织架构调整之后,新媒体及线上事业群、线下商业事业群和体育消费业务事业群成为乐视体育的三大主要业务。

湖北宜昌商家举牌游街促销乐视产品 图源自:IC

  陈朋是在线下商业事业群,这个部门全年运营大量线下体育赛事,比如马拉松、足球等,他们通常要与政府、主办方打交道,一场赛事通常要提前半年就立项,期间变数无穷,还有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即便如此,陈朋依然充满激情,在内部信刚发出的时候,他每天都能收到家人和朋友的问询,“你们公司是不是要倒闭了?”“要不要换个工作啊?”
  这让陈朋和同事很烦躁,一遍遍解释,“公司好着呢,别听外面瞎说。”从下半年开始,不停的有外面公司开始高薪挖他和同事,“也有走的,但觉着他们现在还没有在乐视好。”
  张志伟是最早感受到资金紧张的高层之一,在刚刚完成的组织架构调整中,他出任乐视生态销售与服务平台(中国)总裁,将负责乐视所有终端的线上和线下销售,此前,它主要是负责乐视商城和线下Lepar的业务。调整之后,乐视将会发力线下自营,乐视手机也将会通过Lepar等渠道销售,而不再主要依赖运营商。
  去年6月份,公司所有部门的业绩都蒸蒸日上,张志伟隐隐感到不安。9月份这种情绪更加明显,让他感到“寒冷”,“所有平台销量快速上升,但是定价机制还没有转过来,资本的补充渠道也不明朗。”他回忆。
  2016年9月23日晚上,乐视电商平台周年活动“9.19”结束后的第四天,他给贾跃亭发了一条很长的微信,反馈他看到的问题。“贾总应该之前也看到问题了,但他要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做调整。”像是一个跷跷板,一头是高速发展的业务,一头是资本,贾跃亭小心翼翼的维持两者平衡,如果对业务发展有异常强烈的需求,而资本又没有及时补充进来,失衡就在所难免。
  贾跃亭为人宽容,曾有媒体报道其对犯错的员工多宽容以待。
  曾有高层建议贾要“杀伐决断”,但贾跃亭认为还要给机会,有可能是没用对地方,也有可能是还没到对的时间。“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公司任何一个阶段做过贡献的人,他都会感恩。”
  2015年12月11日,乐视网发布公告称,乐视网控股子公司乐视致新将以每股6.5元价格认购TCL多媒体3.48亿股新股,共计18.75亿元人民币,之后占股20.1%。“溢价比例在50%左右,”一位了解这场收购案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贾为人大方,不会算特别细的账。这场收购案几乎只用了一顿饭就敲定了,只是执行时间比较长。”
  这种宽松的氛围也影响到子公司在人事上的处理态度。在接受腾讯采访时,贾跃亭提到,“乐视每年末位淘汰定的指标都是8%~10%左右,但根本没有做到,2016年要进行全面的价值评估、绩效评估,要坚决地来做这件事。”
  乐视面临局势如此严峻,贾跃亭不能不着手调整。
  2016年11月15日,乐视发出内部邮件表示,高峻接替莫翠天担任乐视控股亚太区总裁,后者作为“亚太区顾问支持高峻的过渡性工作”。乐视的官方解释是,“尽快让业务进入可持续发展通道,在重点业务经营与发展上取得突破,快速且大幅改善经营业绩表现。”
  对于莫翠天的调任,外界猜与其在任期间,香港业务起色不明显并且“花钱太多”有关。在接受采访时,乐视一位中高层没有直接否认外界的猜测,只是表示“老板宽容是出于信任,但是下面的职业经理人要严于律己,而不是对自己更宽容”。
  2016年下半年,乐视体育进入人员快速扩张阶段,几个月的时间员工从400人扩张到800人。“发展非常快,我们甚至开始内部引荐,有合适的就会推荐到公司。”陈朋告诉记者。公司员工扩张迅速,最初出于业务拓展需要,但逐渐开始出现人员繁冗的情况。
  “此前每个季度都会做绩效评价,等级C就要被淘汰,但之前没有严格执行过,”陈朋说,“最近离开乐视体育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主动离职,另外就是绩效评价是C的。”他认为这没什么问题,“不认同公司价值观或者能力不行的,离开对公司是件好事儿。”
  乐视过于“草根”的创业氛围也让一些外来的“大佬”无法适应。与一些相对成熟的大公司相比,乐视不仅要边开车边修路,更重要的是“找方向”,“所以只会开车或者只会修路的人在乐视就很痛苦,”在高层看来,“乐视的很多业务都是从头开辟,找方向就会变得格外重要。”

一个人的公司
  野蛮生长的另一面是精细化深耕的缺失。
  这与贾跃亭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管理风格相关。在业务上,贾奉行的是一竿子管到底。在《中国企业家》前后几次对其专访中,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融资进展,贾跃亭都能准确回答,很少会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
  2016年以前,张志伟负责的业务中还有将近一半的决策需要贾跃亭亲自定夺,在乐视手机业务中,产品定义等都是由他拍板。“事必躬亲要在有精力的前提下,但他现在明显时间和精力都不够,比如,电视的事情就应该放手让乐视致新的人去干,他定好规则和结果,下面的人具体执行,目前是下面的业务牵扯他太多精力。”一位接近TCL的业内人士分析。
  在乐视办公区域,员工大多数看到老板的时候,他都是以跑代走。
  贾跃亭不否认自己独断,“我在做决策的时候独断,执行的时候非常民主。”“其实也合理,乐视其实还是在创业阶段,是在打江山,不是坐江山,后者是管理、运营一个企业,而前者需要创始人能够突破、创新。但关键在于他周边的人和团队能否跟他形成互补。”乐视一位高层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乐视内部,无论是股东大会还是总裁会,真正能跟贾跃亭说“不”,并且被他接受的人并不多,“没有人说‘不’,或者是说了也没用,但是公司发展是需要防火墙的。”上述人士透露。
  曾强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过这个问题,“在决策上应该有一个平衡和分享机制,从个人的垄断到与集体的共同决策,目前乐视内部缺少这种机制。”
  即便是在公司内部看来,贾跃亭个人极其爱冒险,身上并没有规范化商业训练的痕迹,但问题在于不可能公司上下都要“蒙眼狂奔”。这种情况下,规范的体制和机制就必不可少,“机制并不是用来规范和约束谁,这些可以随着公司战略和节奏随时调整。”
  在内部信发出之前,乐视的多个子公司已经透露出转型的计划。
  2016年8月,乐视体育的办公地点从朝阳公园附近一座拥挤的写字楼搬到电通产业园的两栋写字楼里,在搬迁仪式上,乐视体育CEO雷振剑表示,“乐视体育将从野蛮生长式的战略扩张进入更重视管理效率的精细化运营阶段,要重新学习如何把运营做到极致,迎来自己的‘二次创业’。”
  几乎在同一时间,乐视移动总裁冯幸与贾跃亭就乐视手机的战略调整也有过一次长谈。在此之前,冯幸主要分管手机的销售、市场等业务,而手机研发、供应链等部门不在他的管辖内。
  2016年9月份,乐视发布了定价1799元起的乐Pro3,“这款手机已经不赔钱了,价格是8月份就定下来,所以手机业务在发内部信之前已经开始调整,第一就是不再赔钱,追求正向现金流。”冯幸在接受采访时说。而在此前,乐视每销售一台手机,都要亏损上百元。
  在贾跃亭发出的内部信中,他提到乐视的第一阶段是获取大量用户,第二阶段追求正向现金流,乐视将会提前进入第二阶段,比之前预期要提前“半年到九个月的时间。”
  “他的逻辑是抓住产业机会,新业务的资金靠资本市场解决,之前业务的空档靠新业务来覆盖,”乐视一位高层告诉记者,“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贾总不想砍掉任何一个业务,哪个机会他都不想放过,他认为布局非常完美。所以大家眼看着出问题,还是会抱团、咬牙往前走,有可能会挺过去,(如果)迫不得已的时候会做出选择。”
  “公司是否会开类似战略收缩这样的会议?”
  “经常开,但都是血淋淋的,没有人想离开那张桌子,通常会不了了之。”一位匿名的乐视高层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贾总有非常独到的眼光和坚定的意志,他选择了大多数人不认可的事情,但确实是对的事情。”
  这句话的后半句是整个融资环境对乐视提出的挑战,在上市公司乐视网的股东中,几乎没有战略投资,大多是财务投资,“中国的资本市场缺少耐心,并且大多数看的并不长远。”上述高层表示。
  很难用简单或者复杂来形容乐视的融资手段,但有一点,乐视很少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融钱,至今贾个人手中仍有上市公司34.46%的股权(截止到2016年9月30日)。“乐视的资本运营一直不是整个生态内很强的部门,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融资能力和工具,还是一些比较初级的手段。”贾跃亭在接受采访时说。
  “乐视不是组织决定战略,而是战略决定组织。所以当看到电视和汽车等行业的变革机遇时,我们会义无反顾地投资布局。”贾跃亭曾经在接受腾讯采访时表示。换句话说,乐视并不会根据手里的资源决定要做的事情,而是看到了该做的事情,对手里的资源就会过于乐观。
  不少迹象表明贾跃亭对这场资金危机确实预估不足,过于乐观。去年7月底,贾曾在美国接受采访,认为目前最大的焦虑是“速度不够快,包括整个组织建设的速度,资源获取的速度与战略的需求还是有差异。”贾认可自己在战略上很乐观,“所有的壮心者和颠覆者都是乐观主义,在战术上非常乐观,在执行上深知难度,才付出自己的一切做这件事情。”
  还有一句话或许更能反映出其破釜沉舟的决心,“即使乐视做车可能把我们拖死了,甚至把上市公司拖死了,我们万劫不复,但只要乐视做了这件事,在中国就能极大地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

“满眼都是战场”
  “开会”是乐视的企业文化之一。每周日下午的生态协同会,甚至能从下午两点持续到半夜十二点。每周一的总裁会,最多会有上百人一起开,碰到重要议程的时候能从早开到晚。贾跃亭一般话不多,“他是听会最认真的。”张志伟说。放到其他部门,同样是开不完的会,冯幸的采访就是从他当天12个小时的会议中挤出的午饭时间进行的。

贾跃亭和丁磊(左)在旧金山出席乐视美国分部生态圈营地发布会 图源自:IC

  张志伟不认为这些会议是无意义的,“开会不仅仅是为了决策,而是教育。”在他看来,乐视高层来自各个公司,原来做硬件的只会从硬件逻辑出发,做软件的只懂软件,开会的目的是“让不同行业的人进入这个体系里面,用生态化的语言和思维思考问题,逐步变成一个所谓的生态人”。
  几乎所有的乐视高层都认同贾跃亭的执着,“表面很温和,但是内心非常坚定,他认定的就不会放过,甚至是有些固执。即便是眼前能够说服他,但之后他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想法。”
  并不是每一次贾跃亭的决定都能够得到乐视高层的认同,在2014年对其的专访中,贾曾描述自己想做乐视汽车的决定遭到“99%核心高层的反对”,但这完全没能阻碍乐视汽车的进展。
  贾跃亭的内心坚定在最近的舆论风波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曾强曾经表示,“贾跃亭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上市公司体系,乐视汽车属于可以说但不可以做的业务。”
  对于曾强的表态,贾跃亭淡淡的回应,“乐视汽车的战略不需要调整,节奏和现有能力匹配即可。”在汽车这个业务上,贾认为需要做出改变的只是乐视的能力,而不是乐视的战略和价值观。

摄影:史小兵

  在张志伟看来,贾跃亭不会强制外界接受自己的观点,“他会旁敲侧击地说服你进入他的语言和逻辑体系,让你认为他的想法是正确的,我们也会被影响。”
  另一点让张志伟印象深刻的是贾跃亭的学习能力,“如果你讲的东西对他的知识体系有补充,他会迅速吸收,如果你讲的他不认可,他会虚心听,但是之后他会选择性忘记。”
  对于公司的架构,贾跃亭有一套设想。乐视分为三大体系: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和乐视汽车。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乐视视频、乐视电视和乐视云等业务,非上市公司体系包括体育、手机、影业、金融等业务,乐视汽车则作为独立体系。
  在他的规划中,上市公司作为乐视之本,要保证足够的利润,并且“未来会将越来越多的优质资产放到上市体系中”。此前,乐视影业曾计划作价98亿元在2016年注入乐视网,同时承诺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2亿元、7.3亿元、10.4亿元。但纵观2016年,乐视影业参与上映的电影中,仅有《赏金猎人》获取2.1亿元票房,《爵迹》作为乐视影业押宝的重要作品,上映十天只有3.8亿票房,十亿票房梦碎。
  在接受采访时,贾跃亭没有否认乐视影业2016年成绩不佳是其推迟注入乐视网的主要原因。乐视的连环套逻辑或许最大的风险即在于此,不允许任何一环断档,无论是业务还是资金断档,都会影响到整个生态中其他环节的推进。
  但这套逻辑很难随时按照预定的轨道运转。在子公司业务正常发展的阶段,非上市公司体系确实能够反哺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比如,在去年A股市场鼎盛时期,乐视不断释放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利好消息,乐视股价一路攀升。
  但是随着资本市场转冷,虽然乐视2016年上市公司的表现比2015年要好,但是非上市公司,比如乐视手机拖欠供应商货款,或者乐视汽车遇到问题,这些难免会影响乐视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贾跃亭的回应是:“乐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以及乐视汽车是不同的体系,无论是资金还是业务都是割裂的,但这种影响不可避免。”
  TCL集团董事会秘书廖骞认为从业务层面角度来讲,乐视不存在问题,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在资本层面。2014年,他判断随着用户从传统电视向智能电视迁移,商业前景也会更加明朗。“这将会是个千亿规模的市场,当时看很让人兴奋,但是今天来看,用户迁移过来了,商业价值并没有,换句话说,广告主没有过来。目前来看,智能电视的商业想象空间明确,但需要等待明确的行业标杆事件。”
  虽然是竞争对手,但廖骞不否认乐视在这件事情中发挥的作用,“这不是乐视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如果没有乐视,这个行业的转型会更慢。”
  在业内人士看来,乐视大多数业务之前都有标杆,商业逻辑能够行得通,问题在于已经做成的业务,比如智能电视、手机等业务商业想象空间有限,竞争过于激烈,而正在进行的业务,乐视体育、乐视汽车却需要大量的资金。
  廖骞认为,乐视之前的逻辑是“证伪逻辑”,“乐视讲出一个商业模式就可以拿到融资,或者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而在资本市场不好的背景下,乐视的发展或许变成了“证实逻辑”,“这意味着投资人和资本市场开始要看到明确的结果,才会继续投资,这是比较麻烦的。”
  能看到的是,这场资本危机给贾跃亭带来不少改变,在去年美国的采访中,他还曾经表示,“在七大生态中,乐视汽车肯定是排第一的。”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上市公司排在第一,乐视汽车排在第二。
  这次风波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乐视最近发起的融资,“乐视的问题被放大,即便大家最初知道资金紧张,但也会比现在信心要大。”这也得到刘弘的证实,最近一个月,前来主动向乐视提供资金的机构和个人并不在少数,“有趁火打劫的,也有真心帮助乐视的。”
  在几位乐视高层的采访过程中,他们都或直接或间接地表示“股权是乐视谈融资时的底线”,也就是说,“控股权还是要在贾跃亭手里”。对于这一点,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贾跃亭也明确回复,“乐视永远不会失去对团队的控制权,否则就不是乐视了。”
  贾跃亭不止一次说过,他把乐视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但眼下乐视缺的不是宏图壮志,也并非决死之心,而是能让梦想与现实从尖锐对立到和解共存的经营节奏。怎样从草莽绿林中的创业者成长为进退自如的企业家,这才是贾跃亭面临的最大挑战。
  李亚婷liyating@iceo.com.cn
  马吉英majiying@iceo.com.cn
  李潇雄lixiaoxiong@iceo.com.c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
10#
 忘伤 发表于: 2017-1-18 09:26:01|只看该作者

贾跃亭:100亿自己不会留一分钱 全投到生态和梦想

源自:新京报
  贾跃亭:100亿我自己不会留一分钱
  (记者:徐伟)融创中国投资乐视,资金最终流向引发关注。近日,乐视网发布投资者交流活动记录表,贾跃亭在回答投资者疑问时称,“确信100亿我自己不会留一分钱,只要我能调动的所有资金,我会全部投入到生态和梦想当中。”
  在此次交流活动中,贾跃亭将乐视系分为上市板块、非上市板块和汽车板块。对于此次融资中个人获得的约100亿元资金,贾跃亭说,会毫无保留投入到乐视非上市公司体系。
  乐视汽车方面,贾跃亭称汽车是独立的资金体系,相信在未来几个月之内,汽车生态的资金也会有较大的突破,已经有前瞻的投资人在沟通此事。
  有一位来自广西的乐视网投资者也参加了这次活动。该投资者称,自己去年把大部分身家都买了乐视网,现在亏25%。
  “我希望乐视有非常大的发展,能成为世界级最伟大的公司,也希望贾总能成功,但是作为个人投资者有一定压力,毕竟我投了400多万在乐视,对我是大资金。”上述投资者说,孙宏斌投资乐视是看十年,但他作为个人投资者,看得短一点,“贾总您觉得乐视网能不能上100块,这需要多长时间。”
  对于乐视网股价在去年的表现,贾跃亭表达了歉意,并表示,“股价每一次的下跌或者每一次公司遇到的困难,都是我们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进化的过程。”
  贾跃亭说,通过自身努力,上市公司业务肯定会进入爆发期,“希望各位齐心协力让它快速达到100元”。
9#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11-19 09:56:00|只看该作者

贾跃亭到底还差多少钱?遭遇摊大饼危机

源自:华夏时报
⊙记者:卢晓 北京报道

  从山西垣曲到美国旧金山,贾跃亭这个从小镇走出的青年早已成为一个互联网的明星人物。
  但一边是用生态布局的宏大故事,一边却是资金链屡屡遭受质疑。而贾跃亭在11月6日的公开信中对乐视资金链危机的承认,也让他和他一手创立的明星公司陷入了一连串的负面危机当中。
  这不是贾跃亭和他的乐视遭遇的第一次危机,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当贩卖情怀和“洗脑”式的生态化反理念已经打动不了投资者时,贾跃亭和乐视会如他在公开信中所说的被巨浪吞没还是将海水煮沸?

中国好同学
  在自曝供应链危机10天后,贾跃亭从他熟人圈里为乐视汽车拿到了第一笔6亿美元投资。
  11月15日下午,海澜集团、恒兴集团、宜华集团、敏华控股、鱼跃集团、绿叶集团等十几家国内企业或老板正式与乐视控股签署了第一期3亿美元的投资协议。这些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即他们都是贾跃亭在长江商学院的同学。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11月14日,海澜集团董事长周建平带队与乐视进行投资谈判,经过两天双方达成正式的投资协议。
  周建平在签约仪式上说:“我们六班全班共同委托我与乐视进行项目洽谈。经过两天的洽谈,我们代表全班一起圈定6亿美元的投资,其中11月底到12月之间先投3亿美元。”他同时表示,12月中旬之前第一期投资将全部到位。
  而敏华控股、绿叶集团等上市公司却戏剧性地先后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并没有参与对乐视投资后,乐视官方在11月15日晚间也发表声明表示,敏华控股董事长黄敏利、绿叶集团董事长刘殿波等CEO同学投资乐视是基于对贾跃亭及生态创新模式的充分信任与前景看好,系个人投资,非上市公司参投。
  11月6日,贾跃亭在公开信中坦承,发现公司身后是一片冰冷深海。他在信中说,近几个月以来,供应链压力骤增,再加上一贯伴随LeEco发展的资金问题,导致供应链紧张,对手机业务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而在这封公开信前后,一连串乐视的负面消息也接踵而来。
  在乐视股价被曝在股市已经跌出1/3之后,乐视拖欠供应商上百亿的货款、乐视投资的FF(法拉第未来)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工厂已经停工、48亿元定增无法在2016年完成等真真假假的消息接踵而至,将乐视和贾跃亭推至风口浪尖。
  而最新的质疑来自美国内华达州财政部长长丹·施瓦泽。他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质疑乐视就是一场庞氏骗局。

互联网征程
  要看清贾跃亭如何从山西小镇走到美国旧金山,故事就要回溯到1996年。
  当年23岁的贾跃亭,离开了山西省垣曲县地方税务局网络技术管理员的岗位下海创业,从事电脑组装、销售和印刷等业务。这次下海经历也让贾跃亭淘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9年贾跃亭将生意做到了太原,那一年,他在太原创立了太原市西伯尔电子工程有限公司。2002年,贾跃亭又成立了主营移动通信设备开发和生产业务的山西西贝尔,乐视网的招股书中曾披露,贾跃亭持有山西西贝尔90%股权。
  在成立山西西贝尔的第二年,贾跃亭北上入京,成立了北京西伯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次年脱胎于这个公司移动业务部的乐视网成立。乐视网是贾跃亭与互联网发生连接的开始,也是他第一个具有“成功意义”的公司。
  贾跃亭和他的乐视网赶上了视频网站的爆发期。2005年,美国的Youtube网站成立,随后国内的土豆、PPS、优酷等视频网站纷纷上线;而“颠覆者”的光环让乐视的资产在市场对视频网站的一片看好中一路走高。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乐视网的总资产仅有6433.75万元,而到上市之初的2009年,这个数字是原来的近4倍。
  2010年8月12日,乐视网在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视频网站。2014年初,乐视的市值一度冲到了410亿元人民币,成为创业板市值最高的公司,贾跃亭也一举跃升为创业板首富。
  但在这个最“疯狂”的年份里,贾跃亭个人和乐视网也遭遇到了空前危机。
  2014年6月,贾跃亭以“考察”的名义出国,但迟迟不归。对此,乐视的官方说法是,从当年6月份开始,贾跃亭亲自带队赴海外进行督战乐视的全球化战略;但外界将他这次漫长的海外之行和引发山西官场动荡的政治风波联系在一起。同年,他被诊断患有胸腺癌,在香港进行了切除手术。
  摊大饼危机
  在海外滞留5个月后,贾跃亭在2014年11月安然回国。或许是2014年的人生太过波澜起伏,贾跃亭在回国后,带着乐视开始了更为激进的扩张。
  截止到现在,贾跃亭已经一手将乐视从一家在行业内并不靠前的视频网站,打造成拥有内容生态、手机生态、体育生态、互联网及云生态、大屏生态、汽车生态及互联网金融生态七大业务的庞大公司。而贾跃亭反复提及的“生态化反”已经从让人一脸迷茫变成了人人都要提及的时髦词汇。
  在贾跃亭向别人讲述他复杂的生态故事时,乐视旗下各业务也在市场上获得了让其他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巨额融资。
  Wind数据显示,乐视的融资记录显示其所有业务共计融资近500亿元。其中,上市公司乐视网自2010年上市以来通过IPO、定增和发债直接融资92.89亿元。贾跃亭家族还频繁通过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进行融资,以输血乐视旗下各子业务。
  而在非上市公司部分,《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根据乐视此前公布的数据进行粗略整理,乐视影业、乐视汽车、乐视体育、乐视手机等业务拿到的融资金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在被市场华丽追捧的同时,外界对乐视资金链的质疑从未停止。乐视也被质疑是活在PPT上的公司。
  贾跃亭在11月9日的投资者会议上表态,乐视网是乐视生态的起点,今后会把更多精力放在上市公司。他同时表示,当非上市公司的业务盈利进入高速增长期的时候,会考虑装入上市公司。
  但在听了太多情怀和故事后,逐渐冷静的投资者们要看的是实实在在的利润。贾跃亭对资金链危机的坦承,以及对乐视融资能力不强的定语,无疑正击中了投资者心中那根敏感的怀疑神经,乐视到底要融多少钱才能让贾跃亭画出的美好“大饼”变成现实?
8#
 九爷 发表于: 2016-11-15 07:56:00|只看该作者

贾跃亭反思蒙眼狂奔 乐视不烧钱了将会怎么办?

源自:中国经济周刊
  “刹车检修”,乐视会迎来怎样的结局?
  文章导读:对于乐视发展节奏过快的问题,贾跃亭认为管理层应该承担责任。
⊙记者:孙冰 | 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4期)

乐视创始人兼董事长、CEO 贾跃亭 CFP  从一家二线视频网站到一家一线互联网巨头,乐视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其估值体量维度也从数十亿飙升至千亿级别。除了创造了这个商业上的奇迹,乐视还带来了一场奇观,无论是业界大佬、投资人士、专家教授、媒体领袖,甚至普通散户和消费者,都分成了泾渭分明两个派别:
  一面的唱衰者认为,贾跃亭只不过是一个很会讲故事但完全不切实际的大忽悠,乐视的大饼迟早有一天会崩盘;而另一面的看多者则认为,乐视是中国互联网圈为数不多的真正创新者,终将成为可以媲美BAT的互联网巨头。
  双方似乎都有断言乐视生死的论据和逻辑,言之凿凿。在双方的角力中,乐视上市公司的股价也成为最直观的体现:股价仿佛过山车一般,起伏跌宕了数轮,都已不是新闻,这让旁观者都心疼那些乐视的大小股东们。

乐视总有两面:你赌哪一面?
贾跃亭反思“蒙眼狂奔”

  11月6日下午,乐视创始人兼董事长、CEO贾跃亭在公司成立12周年之际发出全员信,首次公开反思一直“蒙眼狂奔”的乐视扩张节奏过快,他表示过去那种一味疯狂烧钱发展的策略将停止。
  实际上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乐视已经数轮登上了媒体头条。一方面是乐视生态宣布高调进军美国,包括乐视电视、手机、超级自行车、VR、EUI、乐视云、超级汽车等多个乐视生态产品将进军美国市场,这也被外界评价为乐视的全球化战略再次提速,此前乐视已经进入了亚太、印度和俄罗斯市场;乐视超级汽车也进展迅速,工厂开工在即。
  另一方面,市场上开始出现各种关于乐视资金链紧张的传闻,甚至传言乐视的供应链已经出现巨额欠款,用户全款预订的乐Pro3手机迟迟不发货,连员工工资都被暂缓发放……与此同时,乐视的股价也一路暴跌。11月7日开盘,乐视网跳空低开超5%,最终收报37.85.元,跌4.68%。加上此前的跌幅,乐视四个交易日市值蒸发超过128亿元,股价创下13个月来的新低。
  贾跃亭在这封全员信中对外界的种种质疑进行了回应,称这些传闻并不属实;但是他也坦承,乐视的资金链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乐视对资金的需求已远远超出乐视的融资能力。”他说。
  同时,贾跃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他将会给一路“蒙眼狂奔”的乐视踩下刹车。“乐视缺钱其实是行业公开秘密,但两个月前,我发现乐视扩张太快,导致资金风险放大、组织问题不断暴露。”他说。但对于这次刹车,贾跃亭表示:“这是一次计划中的调整,但因为乐视扩张太快,不得不提前6个月来进行。”
  对于乐视发展节奏过快的问题,贾跃亭认为管理层应该承担责任。乐视的资本结构分成三部分:上市公司乐视网,乐视的非上市公司体系乐视全球(LeEco Global)和乐视汽车。贾跃亭表示,乐视在近两年发展过程中犯了三个错误。一是节奏过快。乐视的子业务生态布局过快,烧钱过快,策略应该更保守一些。二是全球化步伐过快。乐视同时全线进入美国、印度和俄罗斯市场,组织能力没跟上,导致非上市公司旗下业务“后劲明显乏力”。三是人员扩张失衡。大半年时间内,乐视全球从6000多人扩张到13000人,管理难度加大,业务之间比较割裂,人浮于事的情况比较严重。

老问题与新情况
  乐视的资金问题并不是第一次被质疑,每一次乐视喊出一番美好愿景,围观者都会开始担心:钱从哪里来?乐视很多业务都是烧钱大户,尤其是汽车项目,动辄就是百亿规模的投资。近几年,乐视大手笔的收购和投资也已经有数起:易到、酷派、VIZIO、TCL、花儿影视……不完全统计,乐视过去6年对外投资金额已经近750亿元人民币。
  乐视是一家全员持股的公司,比如乐视全球的股权激励总量为原始总股本的50%,加上要保证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包括贾跃亭在内的高管选择频繁进行股权质押来解决公司发展所需资金,这样可以不稀释股份。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就曾多次撰文质疑乐视的资本手段,并预言乐视模式难以为继,提示投资人风险巨大。不过,乐视云、乐视体育、乐视汽车、乐视金融等项目的融资过程中,还是吸引了国家电网旗下英大资本、深圳市政府投资平台深创投、云锋基金、联想控股、民生信托等多家顶级投资人,融资金额也屡创纪录。与此同时,柳传志、卢志强、沈国军等大佬也先后为乐视站台。
  上市公司乐视网(300104.SZ)既是创业板的“股王”,也是创业板的第一“妖股”。2010年,乐视网上市时市值仅仅40亿元,而高峰时期的2015年6月,市值飙升至1500亿元,而目前则不足800亿元。
  上市公司的融资是乐视扩张重要输血源。但贾跃亭表示,关于上市公司,自己过往关注度不够,并表达了对乐视网长期价值投资股东的感念和歉意。接下来,股民或可在资产注入预期、业绩表现以及大股东支持等方面期待乐视网表现。为了承担责任,贾跃亭表示,从即日起,他自愿永远只领取1元年薪。

不烧钱了,乐视怎么办?
  除了宣布乐视将“刹车检修”,贾跃亭还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乐视的战略会发生变化。“乐视将进入生态战略第二阶段:以经营为导向、聚焦现有生态和区域市场、高质量和可持续增长将成为乐视接下来发展关键词。”贾跃亭说,调整节奏、专注经营,打造公司正向现金流,并继续组织变革,这些将是下一阶段乐视的发展重点。
  贾跃亭将乐视接下来发展方向总结为“三大变与不变”,即乐视的核心价值观不变,颠覆精神不会变,生态战略更不会改变;但战略实现节奏将会调整、经营策略会进一步优化、组织变革即将开启。
  一家公司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很多问题会被掩盖;但一旦速度慢下来,问题也会接连浮出水面。“乐视没有中间状态,拒绝平庸,要么伟大,要么死亡。我们不愿意做一个平庸的公司。”贾跃亭说。这一次,乐视会迎来怎样的结局呢?
7#
 忘伤 发表于: 2016-11-14 10:56:00|只看该作者

贾跃亭现象:蒙眼狂奔只能是一种精神

源自:国际金融报

东方IC 图
原文标题:贾跃亭现象

  极致,是一种诱惑。
  贾跃亭,创业者,致力于搭建乐视生态,不伟大,宁死亡,难苟且。为了构建这份极致,贾跃亭的创业路径极致,先铺摊子,跨行,跨业,一个接一个,步伐之快之大,令人眩目。
  极致,是一种负担。
  为了实现这份极致,六年,首发、定增、发债共9次,融资92.86亿元,依然不够花,以至于,贾跃亭成了一个极致CEO,“全世界最穷”,“自愿永远只领取公司1元年薪”。自曝家丑,短短数言,方式依然极致,“最穷,没有之一”。
  极致,是一种现象。
  为了推动这份极致,贾跃亭“黑色T恤蓝色牛仔裤”,在像极了苹果产品发布会的“舞台”上,“伟大”、“超越”成为高频词,虽然偶尔“晃范儿”,但是,只要公开亮相,必成焦点,引发舆论两极情绪。几番回合,乐视生态和贾跃亭皆成为一种现象。
  这份现象背后,是中国创业氛围的火热,是中国智能制造的瓶颈,是制度环境的偶尔纠结。正因为此,眼下,远未到对这一现象盖棺定论之时,还应该让贾跃亭现象再飞一会儿。

贾布斯
  贾跃亭第一次公开亮相,是四年前。
  2012年9月14日,乐视网宣布停牌,原因是“筹划重大事项”。
  有关“重大事项”猜想,随后几天,铺天盖地,主要有三个版本:收购其他视频网站、进军电商、推出电视终端。
  2012年9月17日,贾跃亭微博上继续逗闷子,“9·19,乐视网将宣布重大事项,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而言,将会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
  2012年9月19日,发布会场面颇大,《国际金融报》记者第一次见到贾跃亭,黑T恤、蓝牛仔裤,不仅行头像,言谈举止间,也有几分乔布斯。
  站在与苹果新品发布会神似的舞台上,贾跃亭宣布,乐视进军智能电视行业,推出乐视TV超级电视,重塑互联网时代的电视行业。
  从这场发布会开始,“贾布斯”称号不胫而走。
  以后每次产品发布会,贾跃亭的行头都是“黑T恤、蓝牛仔裤”,而且,苹果总是在其发布会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在某次乐视手机的发布会上,乐视特地改编了苹果1984广告,“苹果公司被描述成一个专制者,而乐视是一个无畏的少年,最终咬了被祭奠起来的苹果”。
  甚至,在“哭”上面,贾跃亭也无意识地向“乔帮主”靠拢。据《乔布斯传》,乔布斯一生共哭泣了157次。今年早些时候,乐视汽车的发布会上,贾跃亭的“哽咽”,感动了乐视人。
  在演讲或访谈中,贾跃亭以颠覆者自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99%的人不看好的事情,才可能成就颠覆”,介绍产品多以超越苹果为目标,屡次表达对苹果创新的失望。

乐视生态
  有人说,乔布斯的中国门徒中,贾跃亭是最好的一个,因为他确实将很多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智能电视、手机,抑或是即将落地的汽车,乐视都将大多数认为的“忽悠”落了地。
  贾跃亭第一次登台宣传产品时,乐视还只是一家视频网站。随后,迅速切入若干不同领域,包括电视、影视文化、体育、商城、汽车、移动智能、金融,贾跃亭称之为“乐视生态”。
  仅去年以来,合作扩张就令人眼花缭乱。
  2015年3月23日,乐视与北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意欲打造全新一代互联网智能汽车及汽车生态系统,并创立轻资产品牌。2015年6月28日,乐视网旗下公司以约21.9亿元入股酷派占股18%,成为酷派第二大股东。2015年9月9日,乐视宣布战略投资北京电庄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充电桩业务的拓展。2015年末,乐视网旗下控股子公司乐视致新以6.5港元每股的价格认购TCL多媒体新股3.49亿股,总计22.7亿港元。交易完成之后,乐视将持有20%的股份,成为TCL媒体的第二大股东。2016年1月5日,乐视宣布与法拉第未来达成战略合作。2016年1月21日,乐视宣布正式进军印度,将在印度成立规模千人的产品研发中心。
  如此密集的并购合作,正是贾跃亭的战略,“乐视第一阶段主要是烧钱扩张”。
  2016年年初,乐视发布全球化战略,并以美国、印度等为首选地,开始更大范围的扩张。
  按照贾跃亭的说法,“生态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如何让乐视7大子生态强强化反,是全流程,每一个环节来实现的。”

“贾”布斯?
  从公开资料看,贾跃亭并无排斥“贾布斯”的言辞。那么,他真的是中国版乔布斯吗?
  从两个公司发展模式上看,乐视虽然构建了生态,但尚未能与苹果全面抗衡。比如,从财报上看,苹果不仅是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之一,也是现金充足的一家公司,这区别于乐视网,也区别于乐视控股。
  与乔布斯坚持专注而简单不同,贾跃亭更激进更偏爱多元化。如果说,两个人都有一种极致的追求,乔布斯是追求“精”,贾跃亭选择把面铺“大”。
  发展路径不同,除了个人特质有别外,还与各自所处的创业环境有关,特别是中美的科技发展环境不一样。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早就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典型的例子是,苹果也需要营销,但从不会过度,乐视有很多发布会,但更多是“一种展示”。相比之下,本轮中国互联网创业热潮高潮之下还缺乏一种专注精神与技术沉淀。
  “乐视其实体现了这个阶段中国互联网业的真实一面,我们经常说全球互联网业里,我们多少家企业进去前列云云。其实,我们核心的竞争就那些,抛开中国市场要素,很多都是虚的。”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这既有企业因素,更有中国互联网的大环境因素。
  探讨这个问题,有一段过往不得不提。
  2014年,贾跃亭滞留美国,有一种说法是身体有恙,还有一种说法是另有“要务”缠身。对此,品玩(PingWest)在报道中甚至用“政治动物”给贾跃亭贴标签。
  无独有偶,中央电视台11月10日报道,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原局长李量被指控为9家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或上市提供帮助,其中,就包括了乐视网。乐视第一时间回应,“公司始终依法经营,乐视网及其实际控制人在内的现各主要股东、董监高人员均与上述事项无关,不受任何影响”。

资金链
  极致的创业个性,极致的发展路径,令乐视生态一直被“资金链紧张传闻”笼罩。面对此类传言,乐视一贯策略是,强势反击。
  数据显示,乐视网2010年上市,除2011年以来,年年通过各种直接融资方式(包括债券、定向增发)等进行融资。据不完全统计,如果再加上间接融资(包括短期借款、银行贷款等)(按筹资现金流入计算),乐视上市公司IPO以来募集资金规模超过200亿元。这个规模,比很多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值还要大。
  11月初,有消息称,乐视汽车生产因资金问题面临停产,贾跃亭遭遇了乐视网上市以来最大的资金链危机。11月2日至11月10日,6个交易日,乐视网股价累计跌幅达14.3%,蒸发市值超过125亿元。这一次,贾跃亭罕见承认。
  11月6日,先是“不小心”流出了5000字反思信,之后,接受媒体专访,坦言资金压力很大,表示未来要调整战略,告别烧钱扩张,聚焦现有生态。
  “蒙眼狂奔只能是一种精神,具体经营要是缺乏数字化,这样疯狂扩张,财务面肯定会出大问题。”上述分析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在中国互联网领域,这样如此依赖杠杆、持续拆东补西、反复透支上市公司肥力的公司真的很少见。”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感叹称,目前的贾跃亭还不至于面临乔布斯当年被赶出公司的境遇,但是如果他自身没有今天这种反思精神,乐视真的危险。

BetaCar
  11月9日,贾跃亭携高管团队在乐视大厦内召开了投资者交流会,面对面回答投资者的疑问。
  当日早上9点30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一隅的乐视大厦一层,站满了排队等待进入投资者交流会会场的投资机构人士、个人股东与媒体人员。这恐怕是乐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场投资者交流会了。除了交流会会场满座,两个临时提供电视直播的会议室也是满满当当,甚至还有部分无法进入会场的人在与安保人员交涉。
  交流会上,对于资金链问题、全球化战略以及上市公司业务板块调整、未来战略核心等问题,贾跃亭一一回应,并强调乐视不会委身于任何一个第三方,再次喊出“乐视要么伟大,要么死亡”。
  上市公司方面,贾跃亭认为,自己过往关注度不够,并表达了“对乐视网长期价值投资股东的感念和歉意”。接下来,股民或可在资产注入预期、业绩表现以及大股东支持等方面期待乐视网表现。
  从贾跃亭的表态看,快速烧钱扩张业务的乐视确实缺钱,为了扭转现在的局面,乐视将进入生态战略第二阶段:停止烧钱扩张,聚焦现有生态,走向高质量、可持续增长之路,彻底挣脱资金枷锁。
  那么,进入反思调整阶段的贾跃亭前路如何?
  “现在贾跃亭终于把脚点在了刹车上。”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说,但反省仅仅是一个开始,实施战略大调整才能将乐视带到安全地带,瘦身与产业聚焦乃乐视当务之急。不彻底治愈“浮肿病”,所谓的反省没有实际价值。
  上述业内人士说,乐视的内容是健康的,电视业向前付费也是真正的商业模式,手机能带动规模,如果乐视汽车做成功了,对于品牌以及全球影响力来说,无疑是最有效的,只是资金压力确实很大,“如果后续有新投资者进入,顺利度过此次资金危机,乐视未来还大有可为。”
  是驴子是马,明年美国CES展或是贾跃亭见分晓的时刻。届时,贾跃亭寄予厚望的乐视汽车首款量产车BetaCar将露面。据贾跃亭说,凡是看过此车的人都会心动,高通董事长保罗·雅各布上个月专门去看了一眼,看完之后便放弃原来准备购买特斯拉Model X的决定,因为要等着买BetaCar。
6# 青城山
 忘伤 发表于: 2016-11-13 14:56:00|只看该作者

吴晓波:贾跃亭给自己出的难题

源自:中国企业家公众号

  外界所议论的乐视,与真实的乐视,以及贾跃亭心中的乐视,很可能不是同一个乐视。贾跃亭的现今困局,不在于激进,而是他给自己出了个很大的难题。
  文|吴晓波
源自:吴晓波频道(ID:wuxiaobopd)


  本月10日,贾跃亭创办乐视十二年。
  就在这当口,拖欠供应商百亿款项的流言四飞,乐视股价应声大跌,贾同学写了一封很长的内部信,接着,是小米与乐视在微博“撕逼”,媒体人长文质疑乐视很可能成为下一个德隆。
  总之,斯人登危楼,风雨乱衣襟。


  企业从来以成败论英雄,乐视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德隆,这个问题只有在一种状况下可以被证实,那就是,乐视真的成为了德隆的那一天。
  其实,从经营模式上看,乐视与德隆并不近似。德隆从资本出发,以投行的姿态整合实业,最终因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成熟,陷入了短融长投的陷阱,用唐万新自己的话说,“用毒药化解毒药”。不过,即便在如此极端的案例中,也有人认为,德隆并非死于激进,而是死于节奏。

  中国一向以来是属于激进者的世界,过往二、三十年中,以激进而崛起,在烈火中赤手夺冠者不在少数,如平安、京东、阿里、恒大、奇虎360、吉利、青啤、绿城、TCL、比亚迪,在某一时段,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一点也不会比今日的乐视好看多少。
  即便在当今之世,如乐视般的高歌猛进者仍不在少数,如互联网界的滴滴、爱奇艺、大众点评,实业及流通界的小米、顺丰,金融界的九鼎、姚振华系,地产界的融创以及几乎所有福建系大佬。
  激进,在战略上既是一种搏命式的冒险,同时也是攫取最大利益的高效路径。在某种意义上,极限速度将掩盖很多的错误和缺陷,在高速发展中,把企业送入新的成长阶段。换而言之,绝大多数的大型企业,都经历过令人窒息、濒临绝境的极限测试。
  在这样的过程中,考验决策者及其团队的,一是对节奏的把握,二是对边界的控制,三是有没有好运气。


  节奏是成长的秘密。
  任何高速运转的机器、人体或组织,如果能够协调好所有的配件,在运动中保持一定的节律性,那么,其热量的消耗便可以有效率地转化为动力,而将运动对自身的损伤降到最低点。
  这就如同篮球运动员运球,能量消耗的对应值,不是运球速度的快慢,而是节奏的控制或失控。

  越是大型的组织,对节奏的要求就越高。德隆当年的败局,并不在于并购的疯狂,而是它的资本供给模式过于单一和原始,与实体转型的速度无法匹配,造成节奏上的失控,最终因国家宏观调控的突然降临,产融紊乱,而导致整体的崩盘。
  边界的控制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金流的边界,二是公共信用的边界,三是核心业务的边界。
  乐视目前所遭遇的,正是对节奏和边界的考验。
  在过去的短短三年里,它由一家单纯的、以内容聚合为主的乐视网,猛然舒展开来,相继进入电视、手机、汽车、金融等重大领域,八面开战,四处树敌。
  在资本供给方面,贾跃亭比当年的唐万新要幸运得多,无论是“讲故事”也罢,“三个瓶盖八个杯”也罢,乐视的融资成本并不太高,问题仍然在于,资本投入与实体拓展的节奏能够协调。
  在业务发展上,我想,外界所议论的乐视,与真实的乐视,以及贾跃亭心中的乐视,很可能不是同一个乐视。

  在当今的中国市场,要支撑一家千亿市值的公司,最核心的一点是,你能否在一个万亿级行业中,夺得第一名的位置。
  以此为标准,乐视过去几年最大的成功,是它在电视机领域所斩获的战绩。
  电视机业务,离乐视起家的内容分发能力最近,贾跃亭抓住了智能电视的风口,创造性地发明了新的营销模式,在这个著名的“红海”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目前,乐视超级电视的市场份额领先于所有的对手。
  在当今中国,彩电的年销量约1.6亿台,以行业产值计,是手机的1.3倍。毫不夸张地说,乐视在电视机同行中造成的核弹震撼,一点不逊色于三年前小米在手机行业中的效应。
  可惜的是,贾跃亭在乐视的王冠上,手忙脚乱地镶上了太多的大小、真假宝石,数以百计、让人眼花缭乱的发布会反倒掩盖了真实的乐视。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戏剧性的景象,是因为,贾跃亭的野心不止于电视。
  他的现今困局,不在于激进,不在于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德隆,而是他给自己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这个难题,就是乐视所标榜的战略──打造软硬合璧的生态链。

  贾跃亭的理想是:“依托全新的互联网生态模式,打破边界、生态化反、蒙眼狂奔,创立互联网生态经济这一全新的经济形态。”
  在他的解读中,生态经济具有三大特征:价值重构、共享和全球化,最终由此形成由垂直闭环的生态链和横向开放的生态圈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
  这些花俏名词的背后,是一次无比凶险的战略冒险,成则天堂,败则地狱。
  在经典的互联网领域,生态链模式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战略,微软、Google、苹果,以及中国的腾讯、阿里,都是生态体系的建设者。然而,在全球范围内,迄今尚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在硬件的意义上实现生态化。
  其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一家硬件公司能够垄断技术的迭代,从而控制消费者的购买转移,而硬件互联的技术远未成熟。即便在不远的将来,万物互联成为事实,其中的公司生存及竞合模式,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生态互联不能实现,那么,乐视所有的产业布局,从电视机、手机、汽车、金融──据说最近它还进军地产和智能家居,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孤岛式战场。每个战场上的对手,无论在资本、技术、人才和品牌积累等方面,都大过年轻的乐视好多个级别。

  古往今来,大小英雄,皆成于野心,败于野心。
  十二岁的乐视,也许还将在悬崖边“蒙眼狂奔”。在中短期的观察中,若它在智能电视市场上能够继续保持优势,那么,公司的核心价值及成长能力仍然存在,剩下的,便只有一个悬念──
  贾跃亭能不能解答他给自己出的那个难题,以及,他有没有那样的好运气。
5# 华蓥山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11-10 10:56:00|只看该作者

贾跃亭谈传闻:有推手在黑乐视 用结果反击质疑

源自:京华时报

乐视网投资者交流会现场。网络图片
  贾跃亭:用结果来反击质疑
  近日深陷资金链疑云的乐视网昨天举行投资者交流会,邀请投资者与管理层面对面交流,解读乐视进一步的战略举措以及投资者关心的其他问题。乐视CEO贾跃亭称,这次乐视遇到的质疑是有对手在背后推动,他表示,“用结果一步一步来回应所谓的质疑,才是最好的反击”。
  京华时报记者施志军
  谈传闻

有推手在“黑”乐视
  此前,有传闻称乐视欠款总额在150亿元以上,四五家供应商欠款在10亿元以上。此传闻还导致了乐视与小米之间的隔空对战,这也让乐视的资金链问题更受关注。
  对此,贾跃亭表示,这是“黑”乐视的行为,乐视并不是很在意,乐视一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整个事件是有推手在做,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好,用结果一步一步证明这些所谓的质疑,甚至是所谓的诽谤和诬陷,才是最好的回击。”
  贾跃亭表示,LeEco对上市公司的反哺其实非常重要,这个作用已经开始显现,未来会越来越大,他的精力一定会更多放在非上市公司。目前,乐视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云、超级电视子生态已经逐步进入到爆发阶段。
  贾跃亭认为,网络视频变革的拐点所带来的机遇是巨大的。这个方向一年前就开始全力实施,只不过把这个模式在美国先做尝试。

谈战略
不变方向变节奏策略
  贾跃亭此前发布公开信回应了资金链的传闻,反思公司发展节奏过快,存在供应链压力,公司内部组织与资金也面临挑战。未来一段时间将不再烧钱布局新的子生态,转向深耕已有业务,做深做透现有市场。
  针对公开信,昨天有现场投资者提问,公司是否要做战略调整。对此,贾跃亭表示,上市公司将变成四大业务,在现有三大业务视频、电视、云的基础上,未来增加openeco。贾跃亭称,这不是进行战略调整,方向是不变的,战略方向、核心价值观、商业模式和使命不会变,变的是落地的节奏和策略、方法。
  对于乐视为何进军美国,贾跃亭解释,生态最核心的几个字是“破界创新、生态化反”,生态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冲破创新壁垒是去美国的重要原因。“从在美国的试验来看,效果远超预期。随着客观环境变化,乐视的生态战略提前进入第二阶段,其中就包括内容开放业务。”
  贾跃亭称,乐视全球化走得太快,现在也正在反思。但是乐视无怨无悔,不会因为走得快引发的资金压力而懊恼。全球化对乐视下一步战略推进有极大的作用。

谈融资
最薄弱的是资本部
  贾跃亭对现场投资者称:“过去我过度聚焦我的三个兴趣点,而忽视了资本,忽视了融资。这导致乐视拥有最强大的跨界组织、跨界人才,但我们最薄弱的是资本部。”
  “别人都说创业板的老板吃香的喝辣的,但是我实际是全世界最穷的CEO,最穷,没有之一,我把我所有的钱都投入到乐视生态体系当中,我一家8口人,现在住的房子就是一个不到200平米的房子,我希望把所有的资金,精力投入到乐视生态的事业中。”贾跃亭说,只要乐视全部的团队齐心协力解决这个问题,这也不会是最大的问题。目前乐视已经具备了一切可能盈利的能力,但是融资能力还是非常的欠缺。
  在谈到乐视网的业绩时,贾跃亭称公司全年收入应该能突破500亿元。明年业界可以把生态经营现金流看做非常重要的关注点。接下来还可以看到乐视在生态销售与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变革,乐视相信这能引领零售业的二次革命。
  贾跃亭说:“乐视每隔2-3年就会发生一次质变,我觉得这一次的蜕变和以前相比,将会是又一次全新维度的蜕变。”

■ 外界观点
企业发展中被质疑很正常
  对于乐视近来的遭遇,知名互联网学者李易认为,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遇质疑声很正常。一直以来,乐视经常高调开发布会造势,其实都是为了能够很好地进行融资。乐视进军美国也希望能够得到政策的扶持,但是中美环境不同,以目前情况分析,整个欧美资本界或硅谷,对乐视的这种模式还没有完全看懂。所以在融资方面,乐视尚未取得理想状态的成绩。
  李易看来,贾跃亭公开信的目标读者,主要是讲给管理层和员工,“我作为老大一年只领一块钱,你们看着办。这能够减少高管追求加薪分红”。一个企业最终能够改变什么,其实还是要看他做出来的产品。从头到尾,贾跃亭示人的形象带有赌徒色彩。个人梦想如果没有实力上的支撑,那它只能是一个梦想。
  “不管怎么样,外界都没法揣摩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李易表示,这次乐视的事件,根源应该在于乐视美国的汽车问题,乐视为什么没办法正常展示样品?为什么一些汽车公司的高管离职?当然,这些并不是乐视上市公司的部分,乐视没有义务去披露。但是在国内,这些都会影响A股市场上的乐视投资者。李易认为,对于选择站队或者过早作出判断的人,其实都是“入戏太深”。“皇帝不急太监急,有闹剧的味道。”
4# 金佛山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7-27 17:56:00|只看该作者

贾跃亭:绝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 希望乐视被一直骂下去

源自:一财网
  贾跃亭:十年内乐视不会把盈利当成重要目标
  生态已经成为乐视和贾跃亭的宗教。
  美西时间7月26日下午,贾跃亭面对媒体的两个半小时中,“生态”和“化反”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化反”是化学反应的简称。“(生态系统的做法)无论是否正确,但都发自我的内心。”贾跃亭对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表示,“即使我做不成,也会有人做成。”
  在当天上午,LeEco(乐视全球)刚刚以2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智能电视巨头Vizio,这是目前全球电视产业史上最大的收购计划。豪掷千金的背后,贾跃亭并非只觊觎Vizio的美国市场份额,更大的雄心是要把生态系统复制到美国,“乐视开启‘双主场’战略,美国将成为第二主场、第二总部,甚至是与中国平行的总部。”贾跃亭说。
  2016年是乐视全球化的元年。在贾跃亭看来,乐视作为一个模式的创新者或者说颠覆者,看似伤害了一些竞争对手的利益,但其实是给产业、用户带来了更大的利益。“无论大家怎么看乐视,我们经常讲一句话‘只有用未来定义未来’或者是只有99%的人不看好的事情才有资格谈那1%的成功,否则这就不是乐视的基因,而是一个跟随者。”

成功收购Vizio
  “脸皮厚点很有必要。”贾跃亭这样总结收购Vizio的成功。
  “三年前,我们就开始追求Vizio,但不断被拒绝。”有的人被拒绝一次就放弃了,有的人被拒绝三次就放弃了,贾跃亭坚持了三年。收购Vizio的最大困难在于公司创始人王蔚(William Wang)根本就没想卖,“他把Vizio当成自己的孩子”。
  Vizio是王蔚人生谷底的反弹之作,首次创业赚到第一个百万美元后,王亏损了4000万美元,跌入谷底。2002年,选择再战江湖的王蔚不得不面临抵押房子筹款的窘境。这次的创业王蔚选择高清电视作为方向,“那时的等离子电视竟然能卖到1万美元以上”,Vizio主打的则是性价比,几经磨难之后,Vizio终于成为北美知名度颇高的智能电视和条形音箱品牌。2015年,Vizio拥有北美18%的液晶电视市场份额,2014年为16.5%,2016年第一季度份额为21.3%。2009年第二季度,Vizio在北美市场占有率一度冲到第一,与三星并肩。
  目前,Vizio营收已超过30亿美元,“过去十年中,我们每一年都在获利,并且刚刚打破了新的季度记录。”王蔚对记者表示。
  不过,成功的背后也有隐忧,寻找进一步的市场空间被认为是Vizio面临的难题之一。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此前Vizio已启动上市计划,股票代码甚至都有了,但未来成长空间没有故事可说。正在这种情况下,6个月前,乐视的机会终于来了。
  传闻中,准备出手竞购的还有苹果、谷歌和阿里,但最终Vizio花落乐视。“对Vizio来说,这是个正确的决定。”7月26日发布会上,王蔚感谢了所有的合作伙伴、客户和高管团队、家人之后,说出了这样的话,眼神中满是不舍。

不刻意追求盈利
  贾跃亭对记者说,乐视的模式是打动王蔚和Vizio的原因之一,所谓模式,即生态。收购完成后,“LeEco将为Vizio提供内容、科技、互联网及云服务;未来整个乐视生态都将与Vizio进行深度“化反”,帮助其转型升级至互联网生态型公司”,在新闻稿中,乐视如此表示。
  彼时,“LeEco大屏生态全平台将拥有超过2800万台智能电视入口,累计播放时长超过110亿小时,高达7.3亿的月活用户数,”乐视全球资本高级副总裁郑孝明(Winston Cheng)在发布会上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字已经超过Twitter和Snapchat月活用户数的总和。”对于收购资金来源,郑孝明在记者问答环节公开对媒体表示来源有银行贷款和与股权有关的融资。
  收购Vizio对乐视进军美国市场意义重大。“9月乐视进军美国市场将迈出第一步,”贾跃亭对记者表示,他还透露进军美国市场将采用生态开放的方式,“非常创新”。但并未透露进一步细节。
  通过此次对Vizio的收购乐视还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将不再横向扩张”。目前,乐视已经进入7个生态领域,停止横向扩张之后贾跃亭说要重点做两件事:纵向深入、生态化反;全球化。7个生态中,贾跃亭说自己对汽车生态抱有最大的期望。
  对于资金的紧张,贾跃亭并未讳言,“外面说的很多了,乐视一直是个资本比较紧张的企业。”对于股价,贾跃亭表示,对乐视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未来三五年乃至十年内,不会把盈利当成最重要的目标,盈利是顺其自然的过程,而不是刻意追求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购Vizio的主体是LeEco,这是乐视海外资产平台,未来有海外上市计划,贾跃亭说,“合适时机将启动首轮融资。”
  总之,无论外界有多少质疑,都丝毫影响不了贾跃亭的自信。“我们希望乐视能够一直被骂下去,才能证明乐视的创造力还存在,我们的颠覆基因还在。如果都是一片表扬,那也就意味着这个企业离衰退不远了。”
3# 峨眉山
 忘伤 发表于: 2016-5-26 19:56:05|只看该作者

揭秘贾跃亭的资本循环套路:乐视与世茂那些事儿

源自:经济观察报
  9.72亿元,这是乐视控股收购世茂子公司“财富时代公司”和“新世纪公司”交易对价,目前乐视控股29.72亿元并未到上海世茂新体验置业有限公司账户。
  一位知情人士分析:“若并购低PE 项目,像世茂广场?工三,以老贾(贾跃亭)能力,他把世茂广场?工三项目1年净利润由-4739万元做成净利润1.5亿元难度不大,最关键的是他把这个项目资本化,若公司估值不变,世茂广场?工三项目总市值增加350亿元。”
  2015年乐视网净利润5.73亿元,市盈率约237.66倍,总市值1090.78亿元。“这种操作方法都是采取收购世茂2个子公司,是以少数股东损益年度亏损3.56亿元为代价,然后子公司装入上市公司,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维持高股价,实质乐视净利润只有2.17亿元。”前述知情人士称,世茂广场?工三有望开启这种模式。
  有趣的是,世茂股份公告明确称,通过这次交易,世茂股份将与乐视控股在多元化领域展开合作。
  在一位接近乐视控股人士看来,这是世茂股份用世茂广场?工三项目换取乐视高估值入场门票,“不差7亿现金流的世茂股份,通过这次合作,等乐视把世茂广场?工三项目变成乐视超级商场后,世茂股份可花7亿元投资乐视超级商场,贾跃亭再把乐视超级商场注入高市盈率的乐视网中,世茂股份回报率将如同郭敬明出资500万元投资乐视影业,最后对价5855.5万元。张艺谋、黄晓明、孙俪、孙红雷、冯绍峰等均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高溢价,而世茂股份对价增值率有望高达1000%。”

乐视超级商场
  经济观察报记者调查发现:世茂广场?工三商业实际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实际租赁面积仅有2.6万平方米,1和2层是以服装为主的购物业态,3层和4层是以餐饮和儿童娱乐为主的体验业态,日客流量约2.5万人,其东南718米处的三里屯太古里日均客流超过5万人。MUJI、UR等租户透露暂时没有收到商业业态调整信息,“因乐视控股持有北京百鼎新世纪商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所以乐视1层中的租户MUJI、UR等依然会存在于乐视超级商场中。”新世纪公司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商铺面积不能超过60%的原则应该不会有调整。
  对于媒体报道乐视30亿买下北京世茂广场的新闻,乐视控股公关部负责人回复经济观察报:“我们也是从媒体的报道中得知此事,公司高层及乐视控股投资部就此事没有给与相关口径及解释,控股公关部暂时不予置评。”但就此事,一名公关部员工表示,“虽然没有得到公司高层的指示,买楼到底干嘛?但不明觉厉,乐视做事情看似无厘头,或一开始让人感觉与本行业无关,但通常都是无颠覆不出手。30亿购买北京世茂广场,相信只是一场颠覆的开始。”
  那么乐视在世茂广场?工三颠覆是什么呢?
  经济观察报记者通过多渠道获悉:所谓的颠覆,就是把世茂广场?工三打造成乐视超级商场,由时尚、体育、科技和互联网共同组成,乐视体育、乐视影业、乐视超级汽车、乐视超级手机、乐视家居以及乐视生态供应链系统等进入世茂广场?工三商业项目,而已在乐视总部展示的智能家居系统是否要搬入世茂广场?工三项目,暂时没有定论。
  经济观察报记者通过查询北京工商资料获悉:从注册资本来看,北京财富时代置业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大股东依然是上海世茂新体验置业有限公司,即这笔交易目前资金还没到账。
  一位熟悉世茂广场?工三项目人士透露,“世茂广场?工三和三里屯太古里主要不同来源于客流量,世茂广场?工三客流量主要来自于写字楼,而三里屯太古里客流量主要来自于朝阳区和东城区,以及海淀区和西城区的年轻优质顾客,乐视超级商场若把项目定位于写字楼,那么乐视智能家居、超级汽车、超级手机等生态系统产品的客户并不是来自于周边写字楼的客户,若乐视超级商场定位于北京地区的年轻优质顾客,那么定位又和三里屯太古里重合,地标性建筑三里屯太古里,做的非常成功,年零售销售额增长只有约6%,说明这些地区商业形态已非常成功,世茂广场?工三在这个地区异军突起难度非常大。”

世茂看中不是7亿
  世茂股份向乐视控股转让世茂持有的“财富时代公司”和“新世纪公司”100%股权的交易对价价格分别是交29.20亿元、0.52亿元,总交易金额是29.72亿元。
  换言之,乐视控股获得世茂广场?工三商业项目和负责运营世茂广场?工三商业项目的商管公司,财富时代和新世纪2015年收入分别是-4739万元和2934万元,2016年前3月收入是0元和1694.92万元,世茂股份在这项交易中获取利润7亿元,对世茂股份而言,这并不是一个无比划算的买卖。
  中标集团董事长陈晓东向经济观察报直言,自己有1次和贾跃亭聚会,感觉有些小自卑,“我企业账上趴着好几亿现金流,总资产不比乐视少,客户资源非常多,发展比较稳健,但他市值都超过1000亿元,我们市值都不到100亿元,我感觉我们公司市值太小了,后来慢慢地想做企业还是踏实地做,讲故事是讲故事,做企业是做企业。”
  在外界眼中看着羡慕的高市值是如何炼成的,世茂广场?工三又将扮演什么角色。
  “宣布发展新业务(X项目)──土豪们砸钱投资新业务(X项目)──乐视宣布新业务(X项目)融资额度──X项目注入到上市公司──发定增──散户情绪高涨──股价暴涨──投资X项目土豪们赚钱──减持/质押圈钱──又宣布发展新业务(Y项目),这是老贾的资本循环套路,乐视硬件的超级电视是免费赠送,这样做法会使致新2016年的业绩继续亏损,亏损金额将远超去年。2015年,乐视致新净利润却约为-7.3亿元,2014年净利润为-3.86亿元。有人说乐视是A股中唯一一家依靠讲故事市值过1000亿的企业,确实如此,但老贾执行力非常强,当年乐视网还是100人小公司时,他就是干想干做的,硬是把一个小公司乐视网挤进了视频行业前面,他想法非常超前,执行力强,当年吹过的牛都实现了,说白了,老贾这么做的原因还是财务底子薄,比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要是有钱,观众才不会抱怨《太子妃》剧组穷,银行、基金等资本方只有等你企业做的很好后,才会投资你,你什么都不是的时候,银行、基金等资本方不会投资你,老贾在外面忽悠归忽悠,但骨子里还是想做事情的人,所以才想出这种办法来发展企业,X项目和Y项目都发展不错,他手里的实体经济并不是都是空壳子,我个人认为237倍市盈率里面是有非常大的水分的,按照老贾的能力,世茂广场?工三商业项目肯定会赚钱,利润也会不错,他必然把这个项目资本化,当然我相信老贾会是把商业地产项目真正Reits化的第一人。”接近乐视网一位人士研判道。
  世茂广场?工三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就是通过把世茂广场?工三现金流输入到乐视影业中,按照乐视公告,乐视影业需在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2亿元、7.3亿元、10.4亿元,2015年乐视影业却亏损2亿元,世茂广场?工三是一个不错的标的。
  “现在唯一祈祷的是老贾找到真正赚钱的暴利行业,等他有了彻底现金奶牛,把高市盈率水份挤掉,这样这个企业才会安全,世茂股份是看中了乐视影业的资源,其公告已明确是多元化合作,世茂股份用一个地产项目换来和乐视合作,可以肯定的是,世茂股份未来将在享受资本市场重组的回报率。”前述接近乐视控股的人透露。
2# 四姑娘山
 忘伤 发表于: 2016-5-11 07:56:01|只看该作者

贾跃亭的人马:和他同台的已无创始团队成员

源自:《财经天下》周刊
  本刊记者|石海威
  编辑|王姗姗
  摄影|王卓 王樊
  生日那天,一众高管在场的庆生酒会上,贾跃亭点了姜育恒的《跟往事干杯》,临走时又唱了一遍《北京,北京》──这是汪峰所有歌中他最喜欢的一首,也是每次KTV的压轴曲目。
  《北京,北京》多少代表了白手起家的贾跃亭的某种心境。我们可以从贾跃亭过去对媒体的公开言论中得知,2002年,贾跃亭到山西创建西伯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时,只带了一名司机,2004年离开太原到北京成立乐视网时,也只带了一名司机。2014年那场“风波”之后,贾跃亭离开北京远赴美国考察数月,据说陪在身边的仅有一位高管。
  熟识贾跃亭的人会说,他生性腼腆。六七年前,乐视团队还是百人规模时,即便是公司年会这种内部场合,他讲话都会紧张。虽不善言辞,但贾跃亭从那时起就在有意构建乐视的产业生态及圈定人马。

2015年,这本是乐视创业历程中“最好的时光”,但贾跃亭又提早对“衰老”有所警惕。  以视频起家的乐视,互联网基因相对薄弱,当时的团队不只限于本土,甚至有一大部分人来自山西。对于贾跃亭这种“资源型”民企老板而言,很难请到足够高端的互联网团队,也很难用梦想说服别人。
  在完成这篇稿件的当下,乐视网(300104.SZ)仍在因重大资产重组以每股58.8元的价格停牌,市盈率190倍,总市值1091.34亿元人民币。“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战略架构使其业务覆盖至视频、内容、智能终端等诸多领域。
  这本是乐视创业历程中“最好的时光”,但贾跃亭又提早对“衰老”有所警惕。2015年的年中总结会上,他颇为严肃地对在场高管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已经老了,要思考怎么才能让自己年轻起来,或者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如果你没办法年轻起来,那就让更多的年轻人来做,去搭个平台吸引有能力的人来。”
  看上去他做到了。2015年10月27日“无生态、不化反”万人发布会结束,贾跃亭携20位高管与媒体见面。白色沙发依次排满长长的舞台,蔚为壮观。
  台上的贾跃亭想必会有今是而昨非之感。这种场合在互联网公司中并不常见:他的左右手边依次是冯幸、丁磊、梁军和张昭──他们无一人是乐视创始团队成员,均在2011年后加入公司,并分别掌舵乐视版图扩张中最为倚仗的各个生态事业群。

“蓝血十杰”
  如同美国《商业周刊》资深作家约翰·伯恩在《蓝血十杰》一书中描述的那样,包括查尔斯·桑顿、罗伯特·麦克纳玛拉在内的10位杰出人才,先是将数据化管理的模式用于二战期间盟军对敌作战,之后又将其引入现代企业运营。很多大公司的创始人,都梦想着自已的企业能像当年福特汽车公司那样,拥有如“蓝血十杰”一般的明星管理团队。贾跃亭心中,想必也有一个“蓝血十杰”的英雄图谱。
  万人发布会上,坐在贾跃亭左手边的是冯幸,乐视控股高级副总裁、乐视移动智能公司总裁。2015年1月28日,他加入乐视,直接向乐视董事长兼CEO贾跃亭汇报。那一天,也是乐视宣布进军手机硬件市场的日子。
  接受《财经天下》周刊记者采访的那个下午,冯幸比约定时间晚到了三个小时,他被贾跃亭临时拖住进行午餐会。因为上一个会议也延迟了,他们两点钟才碰面,就在乐视大厦地下一层的内部餐厅吃了碗面──这是贾跃亭最常与高管们午餐的场所。他是山西人,喜面食。
  加入乐视之时,对于手机行业的发展,冯幸正陷于诸多困扰之中。
  2014年,在联想已工作20年、任联想MIDH中国业务部总经理的冯幸将联想手机的年销售额一路做到5000万元后,增长开始迎来瓶颈。冯幸认为,以联想为代表的老牌手机制造企业再往下发展已经非常困难,同行业的产品高度同质化,想在规模上继续增长显得动力不足,急需在产品和模式上实现创新突破。然而,产品硬件层面上的创新空间已捉襟见肘,大量的核心技术并没有在手机厂商手里,而是分散在产业的每一个环节,比如芯片技术掌握在高通、MTK手中,这些硬件研发的关键技术,目前并没有被大多数手机的整机厂商所拥有。
  在产品上想不出新招,就得在模式上想,在模式上想不出高招,就得去打价格战。“反复地想,往下该怎么做。我确实没有想出好方法来。”冯幸坦言,自己以前并不认识贾跃亭,不仅不认识,可以说一点交集都没有。他曾觉得乐视网是一家做内容的网站,与他在联想所负责的手机业务相去甚远。
  直到一次和同行无意间交流,冯幸才听说乐视不仅在电视产品上已经摸索出一套经验,而且马上要做手机。“我当时特别想了解互联网公司怎么做手机,我一直不信(互联网公司能做成手机),手机是一个相当重资产的产业,是极其专业的。手机和电视还不同,传统的分类,电视还属于家电,而手机是高科技的通信产品,手机高科技的浓缩程度远比电视要高。随便一个互联网公司就能做手机吗?”冯幸说。
  人们最容易被打动的时候,往往是自己处于痛苦思考的时候。2014年春天,冯幸第一次去和贾跃亭面谈,在他的办公室里,冯幸看到了几台乐视电视。贾跃亭打开一台电视,给冯幸讲解了乐视当时的会员付费数据,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甚至包括开机画面的广告费是多少钱。当时乐视电视的开机广告是奔驰汽车,这一瞬间令冯幸印象深刻。贾跃亭告诉冯幸,这些围绕会员体系所获得的各种收入,便是乐视产品生态收入,而乐视整个生态资源对单一业务条线的支撑,当时也已初见成效。

  “老贾说,你看这些都是我的生态收入,这个收入反过来支撑我补贴硬件,所以我就能做出更极致的产品。”冯幸回忆,当时对手机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业务模式一直苦思冥想的自己,被贾提出的生态理念打动了。
  “我觉得完全可以在乐视平台上打造出一款生态手机,开拓红海里的蓝海,我是眼前一亮,觉得手机还可以这么做,好,那我们来尝试一下。”按冯幸的说法,他当年在联想属于正编级,下面的人员构成算是“千军万马”,手下管的VP就有三个。而在他加入乐视后才正式成立乐视的移动部门,冯幸一开始只管“几个人”。乐视办公室条件普遍艰苦,高管们大多数都没有一间像样的办公室,唯独冯幸的办公室比较体面,这是因为“行政的负责人说过,给冯总改善改善,就怕我落差太大”。
  现任乐视视频总裁的高飞至今还记得,2009年5月31日入职乐视那天,刚好赶上自己的生日,公司贴心地准备了蛋糕。当年的乐视网只有100多人,公司还小,能照顾到每一个员工,每月都会给当月过生日的员工一起准备生日蛋糕。
  在高飞的印象中,早在2009年,贾跃亭就清晰地向团队传递过一个信号:高清内容在线播放未来一定会取代所有本地化储存介质,这意味着互联网视频会变成一个基础的服务。高飞甚至认为,2004年乐视成立之初,贾跃亭就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2010年8月乐视上市后,一度不惜大举借贷,大量采购版权,确保了乐视后来在互联网视频产业中的话语权。贾跃亭的人马布局也由此展开。

  高飞加入乐视时,公司还没有人力资源总监,他承担了部分HR的角色。经由高飞引荐,贾跃亭引入了前酷6技术VP吴亚洲。吴是乐视第一位技术副总裁,现为乐视云负责人,彼时负责乐视网的网站整体运维管理。此后,高飞又引荐了自己老同事、当时的新浪娱乐频道总主编雷振剑。
  贾跃亭善于重用新人,并敢于让后者在乐视独立子生态公司中任要职。2016年3月,乐视云完成了10亿元人民币融资。雷振剑则在后期业务线拓展中,出任乐视体育的CEO。今年4月,乐视体育刚刚完成了B轮近8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B轮投后估值约为215亿元人民币。
  2011年2月,雷振剑和贾跃亭初次见面,在东三环外的东方梅地亚中心聊了两个小时。雷振剑回忆,当时正是互联网视频高速发展时期,第一阵营中的优酷、土豆、爱奇艺、搜狐视频等网站,以巨资抢购各类电影、电视剧内容,搏杀正酣,而乐视网的排名在整个互联网视频网站的20名开外。贾跃亭找到雷振剑,向他描述乐视生态的雏形,雷振剑看到了乐视业务蓝图中的两个关键词──“视频娱乐”和“互联网”。
  2011年,雷振剑刚满30岁,是新浪网最年轻的频道主编,他形容当时的自己既自信又浮躁。选择加入一家新公司,他更看重公司领袖和团队的执行力。和贾跃亭长聊后,雷振剑对这位年长自已8岁的创始人敬佩有加。业务上的跨界越多,对管理者的格局及跨界思维能力的考验就越大,他觉得,贾跃亭“最能平衡”。
  “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偏离乐视体育当初的设计方案。”刘建宏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说,“我总觉得这跟元末明初一样,造反者到处都是,到处都是揭竿而起的人,你也说不清楚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但是,这一年确实声势浩大。”
  2014年8月,央视体育频道知名主持人刘建宏离职加入乐视体育。同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又被称为“46号文件”),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好像大家一下子就意识到体育的风口来了”,但刘建宏认为,当别人先吃透46号文件再准备行动的时候,乐视体育其实早已经冲上跑道很长一段时间了。
  未加入乐视前,刘建宏就是乐视盒子和乐视超级电视的用户。“我把超级电视弄回家以后一用,就看到传统电视的危机了。它确实把传统电视逼到死胡同里面了,让我一下子意识到这个东西一定是有未来的。所以当雷子(雷振剑)找到我的时候,我对乐视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
  2014年8月2日,央视《足球之夜》播出了有关中国国家队主教练佩兰的一期节目,刘建宏最后一次出镜。这是刘建宏在央视的告别之作,节目录制结束后,刘建宏和佩兰在央视餐厅吃饭,贾跃亭打电话过来,聊了20分钟,刘建宏决定加入乐视。
  “加上之前与雷子的充分沟通,我知道他们想干什么和准备怎么干。我只是想再听一听老贾对这个事情的宏观描述,他说完了以后,我觉得没什么问题了,下决心就来了。”刘建宏告别央视,被视为国内传统媒体人互联网转型最彻底的案例。

  足球经济与商业世界密不可分,每个俱乐部的背后又总有一个企业大佬。做足球记者的这些年,刘建宏觉得自己也算是“阅人无数”,比如1996年他认识了王健林,当时王健林还是大连的小房地产商。这些识人的经历让刘建宏觉得,自己对贾跃亭的判断应该不会有错。
  入职一年半以后,对于当初的判断,刘建宏这样总结:“他(贾)说要做的事情,真的是我正在做的。”
  在与《财经天下》周刊记者碰面的当天,刘建宏和央视前同事刚吃了饭,席间朋友和他讲,“你现在已经跟一年前完全不一样了”。
  “其实想要感觉自己的变化,不是很容易。你关注的东西和很多思维肯定是潜移默化发生了很多改变,但是你要我自己说,改变可能是我的身份正在从一个互联网的用户向一个互联网的生产者转化吧。我老老实实地说,我觉得我现在也还没有完成转化。”刘建宏对记者说。
  2015年战略会后,刘建宏和贾跃亭在公司团建活动中曾一起徒步爬山。这一路走了6个小时,二人走在队伍最前面,围绕乐视体育聊了两个多小时。这是除去在总裁会外,2015年内刘建宏和贾跃亭单独聊天最长的一次。
  “他现在太忙了,你要说单独跟他沟通,真的挺难的。”贾跃亭在那次与刘建宏的长谈中,除去很多战略层面的东西,贾跃亭精力充沛、事无巨细的风格让刘建宏记忆深刻。“具体到,‘香港的演播室你们定了吗’,能问到很细致的问题。宏观上也能够告诉你接下来要做什么,蓝图也能给你画出来。”
  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团队扩张思路不同,乐视在生态布局过程中,引入了相当多的传统产业人士。对此,贾跃亭给予《财经天下》周刊记者的解释是,生态型模式是用互联网作为一个基石去变革传统产业,而传统产业当中也有很多精华的部分是互联网公司不具备的,所以传统人才对乐视生态非常重要。
  贾跃亭对记者表示,乐视需要大量传统产业的“大牛”进入其生态体系当中,带来很多乐视自身不具备的经验、资源等等,但同时这些“大牛”必须做出改变,把原来所谓的成功惯性或者成功陷阱彻底抛弃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说。

网格化协同
  2011年加入乐视的吴亚洲,现任乐视云计算公司CEO、乐视战略项目副总裁。除此之外,吴的另外一个特别头衔是集团PMO部门(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战略项目部)负责人。乐视内部的所有重大策划项目,都通过该部门来统筹,完成跨部门协同。

  两年前,吴亚洲第一次对贾跃亭提议,可在乐视内部成立PMO部门,用于加强在各个快速发展的业务线之间的横向协同,马上获得了贾跃亭的认可。“事实上在我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和思考这个问题之前,他(贾跃亭)就已经站在全局上思考很久了。”吴亚洲的提议切中要害,贾并不希望乐视生态下的各个业务线处于独自奔跑的状态。
  PMO部门的成立,是贾跃亭引以为傲的乐视内部的重大组织创新。过去一年,由PMO部门主导的重大营销活动就包括 2015年4月14日乐视超级手机发布会,以及9月19日乐迷节等。9月19日活动当天,乐视完成了18亿元的销售任务。
  PMO部门内部分有PO和PM制。PM是负责根据大的业务目标做各种筹备、推动、规划,比如按时间线将工作分解,去推动整个项目,负责执行和推进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PO则负责做业务方向的判断。
  按贾跃亭的思路,打造生态型的战略需要生态型的组织,而生态型组织需要建立生态型的资本结构。但是这些相对独立的生态单元,彼此之间如何实现协同?
  当《财经天下》周刊记者向贾跃亭询问PMO部门到底承担多大职能时,他这样解释:“在各个组织之间,如何让看似不同产业、不同能力的人在一起密切协同,打破部门墙,打破山头主义,这是传统产业很难做到的一点。很多企业需要一个‘大牛’,就放弃另外一个‘大牛’,但是乐视生态当中,解决了这种对立问题。”在乐视,不仅有业务条线所形成的管理型的组织,更有按项目制所形成的项目型组织,而PMO正是这后一种部门。
  贾跃亭将项目型组织的特征形容为“完全的网格化”:它打破了按业务线划分的事业部概念,事情的推进原理变得极为简单──“只是这个项目来牵引着所有的和这个项目相关的人进入同一个组织当中”,这种体制和流程上的创新,有益于让乐视生态全局下的各个业务线以及职能部门成为一个真正有机的整体。
  乐视的管理文化,追求的正是这种网格化的协同,为此甚至不惜牺牲掉汇报条线的简洁明晰,只为赢得扁平化管理所带来的高效执行力。而网格化的协同,由PMO部门从集团层面去协同各个业务线和产品线,也要求不同业务线需要对于其它业务线有一定理解,以便在具体的项目协同中不拖团队后腿。
  受访的高管们都觉得,贾跃亭是搭舞台的人,他们来负责唱戏。乐视的业务发展不断延伸至新的领域,久而久之,跨界领域的专家们一同参与的协调会,能让与会者视野更开阔。
  每周日下午两点,是乐视跨部门协调会开始的时间,整个大会议室里坐满各个业务条线的负责人,在巨大的椭圆形空心会议桌的尽头,贾跃亭居中而坐。先是电视的议题,再到手机的议题,会议一般开到晚上8点钟,如果有重大项目,则可能持续到深夜。
  这之前的周六,是贾跃亭每周的闲暇时间,他有时会约高管们打篮球,早年间乐视曾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的企业篮球队。在一次腰伤之后,他开始尝试游泳。
  会议中,贾跃亭一定是听得最认真的那个人。高管们偶尔会出去透气或去趟洗手间,而他会一直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地听完所有人的汇报。
  “TV现在我跟梁军两个人经营的状态还不错,老贾开始会盯得很紧,几乎每天开会抓住你聊。过一段时间,他不找你了,就是他觉得这块能放心不少了。”乐视控股LePar销售副总裁张志伟说,贾跃亭的管理智慧同样体现在放权授权特别大,“我11月份将近出货50万台,15个亿的生意,我投入资源一两个亿,我签字就行了。当他觉得谁比较靠谱,事基本上按照他的路径去走,他就不管了。”
  “有时候我觉得他的频道切换太快了,在不同业务之间很快地切换。比如现在在谈电视,到了手机马上进入手机状态,谈汽车就进入汽车状态,这个频道的切换,一般人难一点。另外,维度切换,一会儿谈战略,一会儿谈营销,有时候他对细节的掌握远远超过我们,这让我们觉得很汗颜。”张志伟对记者这样描述协同会上的贾跃亭。
  三年前,张志伟辞去京东商城黑电业务部总经理一职,加盟乐视,出任乐视网旗下子公司乐视致新销售副总裁。他很快注意到,会计出身的贾跃亭对数字尤其敏感,高管们对此已有准备,他们必须习惯把数据记到备忘录中,防止一段时间内贾老板在总裁会上随时对各种历史运营数据进行抽查。
  “会议中,他可能会问你上周的某某数据是多少,这周大概是什么样的状态。”张志伟说,虽然他也是一个每天都会关注运营数据的人,但是有许多次仍然会发现,贾跃亭掌握的数据比自己还准确。
  这两年,乐视几乎保持了每年举行200场营销发布会的节奏,贾跃亭会对每一场重大营销发布会的PPT严格把关,带着高管团队逐字逐句推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乐视中层员工对《财经天下》周刊记者回忆说:“有时候为了PPT上的一行字该怎么表达才最完美,高管团队会持续讨论数个小时,这在乐视太正常了,乐视的高管也个个都是PPT高手,这么说吧,乐视简直就是一个为PPT而生的公司。”

贾跃亭的松和紧
  不只数字、细节。在对很多事情的判断和逻辑上的关键点、特别是支撑战略方向的关键点上,贾跃亭见不得手下人在交流的时候表达似是而非。他很讲究一定要原汁原味地把问题最本源的东西说正确、说精确、说清楚。
  贾跃亭的战略不易被外界理解。他后来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不常抛头露面,和媒体深度沟通少,这多少是外界对乐视模式有过分解读的原因。
  人们围绕着乐视这位神秘创始人的种种拼图式想像,曾在2014年到2015年贾跃亭那段长达数月的美国考察之旅期间,达到顶峰。
  直到2015年夏天,在结束了那段颇引人非议的美国考察之旅后,贾跃亭开始频繁为乐视各大产品发布会亲自站台,直接对乐视的用户谈产品,夹杂着各种新创词汇,以及并不容易被人理解的乐视生态。
  多数时刻,贾跃亭对外界显现出憨厚而谦虚的一面,时刻笑容满面,而当他开始思考的时候,则立刻让人觉得判若两人。在深圳IT领袖峰会的闭门会议上,他的座次紧挨联想董事局主席杨元庆,《财经天下》周刊记者问他是否和杨元庆有交流,贾跃亭又恢复审慎,回答道,他们谈了一些关于“未来”的话题。
  作为一家企业的创始人,贾跃亭有决断甚至独裁的时刻。接近他的人说,他生气时会怒声呵斥,拍桌子,并不像高管们描述的那样“很温和,几乎不发火”。但他对于团队智慧以及人才的尊重令管理团队十分推崇,比如他总是尽可能多的记住员工名字,到公司后会和每个人热情打招呼。
  当2013年乐视决定推出第一代超级电视时,内部曾出现过反对声音。同样的反对声音又出现在2015年乐视宣布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前。但贾跃亭坚持一个观点:“99%的人反对的事情,反而意味着巨大的机会。”所有人都看好的,这个机会有可能不存在了,一定要从未来定义现在。
  贾跃亭的建议和表态,对高管们十分重要,作为整个乐视生态中的最高领袖,他的经验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对高管层也影响深远。

  整个2015年,乐视体育的迅速扩张让雷振剑感到压力。雷振剑形容这种感觉好像是在一辆开动的火车上换轮子,同时他也感觉到,无论是团队管理、资源配置还是未来业务的方向上,2015年底,乐视体育遇到的问题和两三年前乐视状态非常相似──核心问题在于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而公司的基础还相对薄弱。
  这很考验人。为此,他曾给贾跃亭发过一条求助微信:“体育现在遇到的问题,和两三年前的大乐视很类似,但那时,我还是乐视业务条线的一个负责人,现在我是一个CEO,位置不一样了。你当初遇到类似的问题是怎么考虑的?我特别想找个时间和你聊聊。”
  一周后,在贾跃亭的办公室内,两人有了一次长谈。“坦白讲我们并没有复盘,因为复盘没意义,更重要的是要往前看。”雷振剑事后回忆,当时自己很重要的一点其实是在寻求一种心理上的暗示,需要贾给予自己信心。
  尽管乐视体育是乐视体系中相对自主权很大的公司,但在大的战略层面贾跃亭会参与讨论和决策。过去这一年,乐视体育以数亿美元的价格,购买英超香港三年独播版权以及其他几个很重要的内容版权,贾跃亭在其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策作用。
  按照贾跃亭的想法,以巨资购买英超在香港一地的版权,目的不在盈利,而在于帮助整个乐视品牌打入香港市场,然后再以香港为样板,尽快完成从中国市场向全球市场的扩张。
  雷振剑总结说,从贾跃亭身上他学到的重要管理方法之一,就是做任何事的第一步要先找人,找到最合适的人,然后搭建起最合理的组织。而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者,在这个过程中,将负责协助整个团队,影响团队成员尽快进入到工作状态中。
  不只雷振剑,很多高管在遭遇挫折时,都习惯去向贾跃亭寻求心理慰藉。但是当贾跃亭也遇到决策孤独、需要力排众议时,他会向自己的企业家朋友寻求意见吗?
  当《财经天下》周刊记者向贾跃亭问及此事时,他回应说:“你应该知道的,企业家都是孤独的,没有人能帮你做决策。我是个没什么社交的人,希望把更多精力放在思考公司的战略上。”
  贾跃亭的妻子甘薇也曾对《财经天下》周刊提及,网络自制剧《太子妃升职记》热播时,贾跃亭每晚回家都会看上一会儿,并认真做“用户体验”,他对该剧的评价是:“画面很美,剧情的搞笑空间有待提升”。
  两年多以前,公司年会后的晚宴上,酒过三巡,提及家人,贾跃亭表现出鲜有的感性。每次小长假,他习惯携家人和高管出游。2015年十一长假,他去了三亚,中秋小长假则在京郊度过。
  “我们的部分管理层都在,也有几个朋友。他在生活中就没有独自的时候,已经习惯了和这帮人在一起。名义上是放松,但还是要和他们聊聊产品,聊聊公司。他对家人肯定是有愧疚的,因为他所有的兴趣爱好,全都在公司。”高飞说。
  贾跃亭不只本人对公司战略有着“狂热”爱好,他也会要求高管们画出自己业务条线的战略管理图,希望每一条生态的出发点是对公司相关业务有所帮助,在此前提下,协同才容易掌控。
  “战略层面我是在按照这样去设计的,但这确实对管理层的综合素质以及背后的布局和逻辑能力是一种较大的挑战。但是乐视讲究生态型人才,这是核心能力之一。”吴亚洲认为,这是贾跃亭在有意培养大家的战略思维,比如站在未来看未来的前瞻性,以及重视组织规划、组织搭建的力量。
  吴亚洲可以很清晰地回看到自己进入乐视后,作为一个管理者所经历的成长路径:从最早具备技术思维,到具备初步的管理思维,整个2015年他自认为又完成了另外两个重大课题的历练──如何突破战略思维和组织思维。
  在乐视内部,贾跃亭有一句话广为流传:“董事会管理不出一家伟大的企业。”理由是很多伟大企业的正确决策,其实掌握在少数派手里,而公司董事会层面则更多是利益博弈──代表不同的利益相关方最终做出的决策结果,往往要有妥协成本,特别是在公司快速发展的时期,董事会机制反而是一种制约。在给自己的角色分工上,贾跃亭只盯住三件事:战略、传播、产品。
  讲到分配机制,他讲求的是“触手可及的梦想”以及足够的利益激励,主要就是股票的分配。以乐视体育这样“体制内”创业公司为例,一般集团会给10%~20%,而在乐视子生态中,则给到30%以上。这是非常可观的数字。对于创业团队而言,股份和利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到目前为止,上市公司公开资料显示,乐视公司的高管均没有减持过公司股票。
  归根结底,如何使野心彼此共处?贾跃亭给了我们如下答案:
  一是乐视所创造的生态型资本架构。传统企业在工业化初期很厉害,但越往后,创造极致的可能性越低,大家各自为战,资源被分散。生态型企业恰恰能把资源统一到一起,大家目标、利益高度一致。
  二是资本问题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吃“大锅饭”。每一个员工或者每一个管理层都持有多层次多维度股份──既有自己所在的业务线或者子生态的股权,同时又有生态系统股权,有足够的自身强相关的激励。
  “组织创新、资本结构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是解决协同发展非常好的手段。”他说。
  2009年5月
  前酷6网副总编辑高飞入职,负责乐视网内容搭建。
  2011年2月
  前新浪网娱乐频道主编雷振剑入职,现任乐视体育CEO。2016年4月,乐视体育宣布完成B轮融资80亿元人民币。
  2011年3月
  前光线总裁张昭加入乐视,同年与贾跃亭共同创立乐视影业。2014年10月乐视影业B轮融资3.4亿元,估值达到48亿元。
  2012年1月
  前联想产品研发副总裁梁军加入乐视。2012年乐视网将乐视TV业务进行分拆,组建子公司乐视致新,由其独立运营TV业务,梁军任乐视致新总裁。
  2015年1月
  前联想集团副总裁冯幸入职,任乐视移动总裁。2015年12月,乐视宣布乐视移动已完成首轮融资5.3亿美元。
  2015年9月
  前上汽副总裁丁磊加盟乐视,作为乐视超级汽车的联合创始人。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今年4月,乐视首款无人驾驶概念车在发布会上亮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4 12:17,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