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脐橙,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2391|回复: 2
 徐建宁 发表于: 2006-2-28 23:10:32|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植物·微生物] 中国启动国家级森林公园淘汰退出机制

 [复制链接]
  国家森林公园(National Forest Park),这一提法主要用于中国大陆地区,是各类别森林公园中的最高级。中国的森林公园分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市、县级森林公园等三级,其中国家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特别优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由国家林业局作出准予设立的行政许可决定。截至2015年底,共有森林公园826处,面积10845491.71公顷。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a.jpg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徐建宁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徐建宁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徐建宁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徐建宁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徐建宁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徐建宁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红星 发表于: 2018-1-23 08:48:02|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中国启动国家级森林公园淘汰退出机制

源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陈溯)记者22日从中国国家林业局获悉,中国将强化国家级森林公园规范化管理,对不能发挥主体功能甚至造成资源破坏损害严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坚决实施淘汰退出机制。
  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旅游、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中国的森林公园分为国家、省、市县三级,1982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国家林业局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指出,国家级森林公园属国家禁止开发区域,是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主体功能是保护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传播森林生态文化、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要求科学编制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对不符合规划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办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
  通知指出,要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文化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要把建设强度有效控制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以内,坚持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从严控制机动车道、住宿、游乐设施以及人造景观建设,杜绝贪大求洋、奢华铺张的建设之风。
  除《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规定的禁止性行为以外,国家级森林公园内原则上禁止建设高尔夫球场、垃圾处理场、房地产、私人会所、工业园区、开发区、工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抽水蓄能电站、非森林公园自用的水力发电项目,禁止开展开矿、开垦、挖沙、采石、取土以及商业性探矿勘查活动,禁止从事其他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或自然景观的活动等。
  根据通知要求,未来3个月将对国家级森林公园开展全面排查,将无机构、无人员、无规划、无建设的“四无”森林公园以及存在重大违法违规建设的森林公园名单报送国家林业局,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将按程序撤销该国家级森林公园。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已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881处,规划面积1278.62万公顷。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王俊 发表于: 2006-3-8 14:12:04|显示全部楼层
名称由来
  “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National Park”,据说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Geoge Catlin)首先提出。1832年,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
  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了美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即黄石国家公园。自黄石国家公园设立以来,全世界已有一百多个国家设立了多达1200处风情各异、规模不等的国家公园。综观世界上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国家公园,一般都具有二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国家公园自然状况的天然性和原始性,即国家公园通常都以天然形成的环境为基础,以天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人为的建筑、设施只是为了方便而添置的必要辅助。二是国家公园景观资源的珍稀性和独特性,即国家公园天然或原始的景观资源往往为一国所罕见,并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而特别的影响。

命名通则
  国家级森林公园命名通则(少数例外):全称为省级行政区划名加森林公园所在地地名加“国家森林公园”,唯位于辽宁大连之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多不加缀省名;简称为森林公园所在地地名加“国家级森林公园”,唯位于上海之国家级森林公园部分须冠直辖市名。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简称基本上是去掉省级行政区划名后直接用所在地地名加“国家森林公园”。

发展历程
  中国境内最早的国家森林公园是1982年建立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主体上未纳入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机构为国家林业局。
  国家林业局于2006年2月28日发出通知,决定自即日起启用“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专用标志”,同时印发了《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专用标志使用暂行办法》。截至2014年底,大陆地区共有79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和1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

设立意义
  设立国家公园,其主要的意义和作用大致可概括为三大方向:
  一是景观资源的保存与保护。
  二是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
  三是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国家公园”已经成为一项具有世界性和全人类性的自然文化保护运动,并形成了一系列逐步推进的保护思想和保护模式。
  一是保护对象从视觉景观保护走向生物多样性保护。
  二是保护方法从消极保护走向积极保护。
  三是保护力量从一方参与走向多方参与。
  四是保护空间从点状保护走向系统保护。

  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类型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森林公园。由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1982年,我国第一处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批准建立。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067处,总经营面积156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660处,经营面积1125万公顷,省级森林公园955处。
  自然保护区。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法规体系的日益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才步入依法发展的“快车道”。2003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宣布,我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97处,各类自然保护区1757处,总面积近1.3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2%,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风景名胜区。截至2004年,中国已经建立风景名胜区677个,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7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52个、市县级风景名胜区48个,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以上生态示范区。至2000年,全国已有首批33个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地、县和单位被国家环保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国家地质公园。至2004年,中国地质公园建设工作已推进了3年多,国家地质公园的数量已达到了85座。
  另外,还有国家级的湿地保护区、国家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等。

等级评定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国家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我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原则与方法,作为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已建和待建各级森林公园。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描述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文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3096──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19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具体定义
  本标准有下列定义。
  3.1 风景资源 landscape resources
  以景物环境为载体的,自然形成或人类创造的,有普遍社会价值的财富。
  3.2 森林风景资源 forest landscape resources森林资源及其环境要素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物质和因素。
  3.3 风景资源质量 landscape resources quality风景资源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生态和旅游等方面的价值。
  3.4 森林公园forest park
  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
  3.5 权数weighted number
  统计计算中,用来徇各变量在总体中作用大小的数值。

质量评价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4.1 评价原则
  4.1.1 以对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详细调查为基础,按风景资源的特性和相关程度进行分类、分级。
  4.1.2 通过宣评价,进行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的综合性评定。
  4.1.3 应能反映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善和环境牲,重点分析以森林为主体的风景资源的相对地们和开发森林旅游的可行性。
  4.2 分值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按指定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获得,满分值为30分。
  4.3 评价方法
  通过对风景资源的评价因子评分值加权计算获得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分值,结合风景资源组合状况评分值和特色附加分评分值获得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
  4.4 风景资源基本质量评价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分为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人文资源和天象资源五类。每类资源各包括五项评价因子,按评价因子间的相互地位和重要性确定评分值,评分值之和为该资源类的权数。
  4.4.1 风景资源类型
  4.4.1.1 地文资源
  包括典型地质构造、标准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自然灾变遗迹、名山、火山熔岩景观、蚀余景观、奇特与象形山石、沙(砾石)地、沙(砾石)滩、岛屿、洞穴及其他地文景观。
  4.4.1.2 水文资源
  包括风景河段、漂流河段、湖泊、瀑布、泉、冰川及其他水文景观。
  4.4.1.3 生物资源
  包括各种自然或人工栽植的森林、草原、草甸、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等植物景观;野生或人工培育的动物及其他生物资源及景观。
  4.4.1.4 人文资源
  包括历史古迹、古今建筑、社会风情、地方产品及其他人文景观。
  4.4.1.5 天象资源
  包括雪景、雨景、云海、朝晖、夕阳、佛光、蜃景、极光、雾凇及其他天象景观。
  4.4.2 风景资源评价因子
  4.4.2.1 典型度
  指风景资源在景观、环境等方面的典型程度。
  4.4.2.2 自然度
  指风景资源主体及所处生态环境的保全程度。
  4.4.2.3 多样度
  指风景资源的类别、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多样化程度。
  4.4.2.4 科学度
  指风景资源在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价值。
  4.4.2.5 利用度
  指风景资源开展旅游活动的难易程度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4.4.2.6 吸引度
  指风景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程度。
  4.4.2.7 地带度
  指生物资源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的典型特征程度。
  4.4.2.8 珍稀度
  指风景资源含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文物各级别的类别、数量等方面的独特程度。
  4.4.2.9 组合度
  指各风景资源类型之间的联系、补充、烘托等相互关系程度。
  4.4.3 对五类风景资源的评分值进行一次加权计算,计算出风景资源的基本质量评价分值4.4.4 风景资源组合状况评价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组合状况用组合度评价。
  4.4.5 特色附加分
  风景资源单项要素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或特殊意义,按附加分规定分值进行评分。
  4.5 风景资源质量评价计算
  4.5.1 风景资源基本质量评价分值按式(1)计算:
  月=F 风景资源组合状况按满分1.5分对组合度(Z)评分。特色附加分(r)按满分2分评分。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按式(2)计算:
  M=B+Z+T式中:M──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B──风景资源基本质量评分值;
  Z—一—风景资源组合状况评分值;
  T──特色附加分。
  4.5.5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计算方法参照附录B。
  4.5.6 评价因子的评分值越接近于权数,表示风景资源的基本质量越接近于理想状态值。

  5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5.1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按指定环境要素进行评价获得,满分值为10分。
  5.2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包括:
  大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土壤质量、负离子含量、空气细菌含量。
  5.3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H)计算由各项指标评分值累加获得。

  6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6.1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按指定开发利用条件指标进行评价获得,满分值10分6.2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指标包括:
  公园面积、旅游适游期、区位条件、外部交通、内部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6.3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l)由各项指标评分值累加获得。

  7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7.1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按式(3)计算:
  N=M+H+L ……(3)式中:N──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M──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
  H──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
  L──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
  7.2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满分为50分7.3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确定标准

等级划分
  按风景资源质量评定分值划分为三级:
  一级为40──50分,符合一级的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多为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高,难以人工再造,应加强保护,制定保全、保存和发展的具体措施。
  二级为30──39分,符合二级的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应当在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三级为20──29分,符合三级的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在开展风景旅游活动的同时进行风景资源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造、改善和提高。
  三级以下的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应首先进行资源的质量和环境的改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3,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3-12-3 05:04,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