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937|回复: 19
#
跳转到指定楼层

[财经宁高宁:有中国人什么奇迹都可发生 预祝国企奇迹发生

 [复制链接]
宁高宁将被调离中粮集团 到中化集团担任一把手
源自:综合

  12月25日消息,任志强今日转发了一篇题为《宁高宁憾别中粮》的文章,并配发转发语“宁总,我的老师!”,该文提到:宁高宁即将被调离工作了11年的中粮集团,下一站很可能是到中化集团担任一把手。
  今年57岁的宁高宁于1987年进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事会主席、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华润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华润北京置地有限公司主席。
  2004年12月28日,宁高宁代替周明臣出任中粮集团董事长。据湖南日报12月23日文章,湖南省近日与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粮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参加会谈并见证签约。
  与中粮集团一样,中化集团也是全球500强企业。中化集团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曾为中国最大的外贸企业。现在,中化集团主业分布在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五大领域,是中国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化肥、种子、农药)一体化经营企业;也是化工产品综合服务商,同时涉足了高端地产酒店和非银行金融领域。
  中化集团现任董事长刘德树,出生于1952年11月,已经63岁,2014年8月起任董事长。从中化集团网站查询,中化集团于9月9日举办了“圆梦中华、唱响中化”歌咏比赛,中化集团董事长刘德树、总裁蔡希有等集团领导班子成员观看了表演。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晴晴妈妈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晴晴妈妈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晴晴妈妈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晴晴妈妈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晴晴妈妈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晴晴妈妈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中国方案”向世界发展贡献“正能量” 三桶油降薪转型对抗低油价 油气改革方案出台进入倒计时
19#
 华美达 发表于: 2018-3-9 09:43:00|只看该作者

宁高宁:有中国人什么奇迹都可发生 预祝国企奇迹发生

源自:人民网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于3月8日(星期四)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主题为“政协委员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记者会。

中国新闻社记者
  想请问宁高宁委员,目前备受关注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如果进一步推进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您认为我们应该亟待解决哪些问题?此外,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建设进行全球化布局,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谢谢。

宁高宁
  深水区、攻坚期说了有一段时间了,已经不是一年了,国企改革进行了很多年时间,也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次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讲到国企利润2017年增长了23.5%,应该说国企发展还是比较健康的。我在这里替国企说句公道话,国企在经济里还是很大的主体,有巨大的产业主体,5000万就业人员,作为提供就业来讲是最大的一个群体。有37000亿的税收,差不多占中国税收的四分之一。还有2万亿盈利、150万亿的国有资产,整体上取得了保值增值的成绩。但为什么还要改革呢?因为国企在净资产的回报率,就是股东资金回报率上,相对于同行业的其他资本来讲,回报率不算高。这个当然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同时国企所处的行业,相对来讲是传统行业,创新能力和引领能力不够强,基本上处于这样一个现状。
  从这点来说,提出来要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世界一流企业是有标准和规律的。国企目前面对的问题,要怎么改?什么是深水区?就是比较难的区。过去容易改的改过了,好改的改完了,一般的效能也发挥得差不多了,再往下走就叫深水区。这里面有几项应该用更多的智慧、更多的政策安排和更大的勇气来推进的改革。
  第一,股权的改革。我们对国有企业改革,一般性的放权,一般性的激励,甚至一般性的公司治理结构调整,都做过了。目前来讲,需要更深入一步,就是股权改革,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别是在中央企业里面,已经比较多的开始实验。但是相对来说还是在下属公司里做实验,但也取得很好的成绩。从这个改革来讲,这个就比以前更深入了。这里面就有怎么处理好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对企业的管理问题,怎么处理好董事会管理团队的问题,怎么处理好新来的股东股权大小和管理方式的问题,怎么形成合力的问题,确实是在一个新的范围内探讨这些问题了。
  第二,战略方向的调整。光给股权也不行,还需要战略调整,还要有新的行业,还要有战略方面的适应市场。老国企、老产业怎么进行创新?怎么进行新的战略引领?怎么真正从追求数量转到追求质量,怎么进行产业升级,这里面就要真功夫了。包括整个内部管理系统,从内部管理效率决策系统到薪酬评价体系都要改革,改到真正能够满足和创造出世界一流的企业来。
  再有就是人。国企来讲,人的观念、人的水平、人的能力提升都是必须的,否则完不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我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为什么?我觉得中国人的创造力是非常强的。过去我自己很多感觉做不来的事情,中国人都做了,而且做得很好。我今天中午和一个客人吃饭,我们探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很奇妙的,最近李书福把奔驰的股权买了,买了10%左右,成为第一大股东。一个德国公司可以同意李书福这样一个企业来收购,这在五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买沃尔沃也是不可想象的,你知道欧洲人的心态,一个中国人,不要说是德语、英语了,普通话他都说得稀里糊涂的,结果中国人创造出来了。为什么?这个东西肯定有道理在里面。
  还有,最近中信买了麦当劳。我说买来干什么?现在麦当劳没有人吃了。结果现在怎么样?三个多月时间了,同店销售涨了10%以上。为什么?电子商务,老美不懂这个,中国人拿来就送货了,一送货就扩大销售面积了,有中国人,什么奇迹都可以发生的,我预祝国企奇迹发生。
18#
 你不在 发表于: 2018-3-8 22:28:01|只看该作者

宁高宁谈李书福入股奔驰:这在5年前不可想象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2018全国两会丨宁高宁谈李书福入股奔驰:这在5年前不可想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宁高宁。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新京报快讯(记者:侯润芳)今日(3月8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场记者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宁高宁在谈到李书福入股奔驰一事时表示,这在5年前不可想象。
  宁高宁在回答记者有关国企改革的话题时表示,国企的观念、水平、能力都必须提升,否则完不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他进而表示,“我自己是很有信心的,为什么?我觉得中国人的创造力是非常强的。过去我自己很多感觉做不来的事情,中国人都做了,而且做得很好。”宁高宁以李书福成为奔驰最大股东为例表示,这在五年前不可想象。
  “最近中信买了麦当劳。我说买来干什么,现在麦当劳没有人吃了。现在怎么样?3个多月时间了,同店销售涨了10%以上。为什么?电子商务!老美不懂这个,中国人拿来就送货了,一送货就扩大销售面积了,有中国人,什么奇迹都可以发生,我预祝中国奇迹发生。”宁高宁表示。
17#
 忘伤 发表于: 2016-1-11 08:56:00|只看该作者

宁高宁跨越的三重门:敢于直面风险 谙熟体制规则

源自:新京报
宁高宁调离中粮时感叹:如果能再年轻一回,还要来中粮。

  从“草根”到掌舵人 宁高宁跨越的“三重门”
  宁高宁在如何资本运作、做好“空降兵”、游走于体制三者中拥有独特的技巧


  2016年1月5日,宁高宁正式告别了任职11年的中粮集团,履新中化集团。
  在资本市场,很少有人像宁高宁那样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出身草根,下过乡,当过兵,留过洋,从底层员工做到了央企掌舵人;从华润到中粮,他运用资本术,将两大央企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产业链的每一个角落,资产规模呈几何时增长。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摩根”,但他却自称是“央企放牛娃”的红色经理人。
  在诸多身份背后,则是宁高宁跨越的人生三重门。

空降新央企任“掌门人”
从尴尬的“外家人”到资本运作自如的“自家人”

  1月5日,宁高宁调离中粮集团,“空降”至中化集团任董事长、党组书记。在11年前的2004年底,宁高宁同样以“空降”的方式到中粮集团担任董事长。
  “企业的空降兵,无论是哪个层面上的,都会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就像是一场正在激烈进行的足球赛中突然换上一名队员,这名新队员对他的队友和球队的打法并不了解,他要在比赛中融入到队伍中去,很容易造成慌乱;空降兵又好像一位陌生人闯进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家庭聚会,他不知道大家正在谈什么,也不清楚这个家里的很多故事,这时候他开口讲话,很容易唐突。”
  这段话出自宁高宁在中粮集团内部刊物《企业忠良》上的第一篇专栏《空降兵》,是其在调任中粮集团后不久发表。
  踏入新央企之门容易,融入新组织则难,宁高宁所言非虚。
  众所周知,在现有体制之下,央企领导人通过内部晋升是常态,而空降却非常态。空降常常出现在该企业刚刚出现重大人事变动(常常是最高领导被免职),也可能意味着上级部门对该企业现状的不满,需要换一位新面孔来改变这一切。然而在央企内部,抵触力量可能潜流暗涌,令新掌门猝不及防。
  但宁高宁自有信心。
  宁高宁进入中粮后不久就表示,空降兵进公司,势必引来许多的好奇和期望,这主要源自于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和变革的渴求。而空降兵的优势和劣势可能都来自对过往企业已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不了解。
  鉴于此,作为空降兵的宁高宁试图在保持稳定和继承的前提下,带给中粮一些新意,“可能是战略的,可能是组织的,可能是文化的,也可能是基础管理的。”
  11年后的现在,宁高宁告别中粮,再次空降另一家央企,他同样留下了一段文字:如果有高兴的事,是兄弟姐妹们的汗水和笑声催生了新中粮;如果有骄傲的事,今天的中粮已很不一样。他感叹,“如果能再年轻一回,还要来中粮。”
  作为空降兵的宁高宁从“外家人”变为“中粮人”,最终改变了中粮,数字可以说明这一切:官网信息显示,任职董事长期间,中粮集团在宁高宁的治下,资产从598亿元人民币达到如今的719亿美元,在全球主要粮食企业中位居前三。
  而中粮资产翻了数倍的背后,则是宁高宁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

叩开资本之门
用“老虎论”将华润和中粮打造为“大老虎”

  在宁高宁空降之前,中粮是一家政策性很强的粮油贸易公司,据统计,加入中粮后的宁高宁主导了超过50起以上的并购,先后涉足新疆屯河、中土畜、中谷、华润酒精、深宝恒、丰原生化、五谷道场等公司。
  事实上,宁高宁在华润的主要发展手段便是资本运作,其中最为知名的事件是整合华远和入主万科。直至宁高宁离开华润时,华润总资产已从600亿发展到万亿规模。
  宁高宁之所以能够叩开资本世界的大门,得益于他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
  在任志强眼中最了解宁高宁的黄铁鹰,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宁高宁的“资本运作”能力是如何来的:
  “高宁的学历可不是现在泛滥的MBA,他是1983年通过全国研究生考试公派选拔赴美留学的。他在美国所学的专业是财务和金融,他的专业训练使他深知资产负债表的两边是一回事,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单靠‘财技’就能成功!更关键的是,他20年前初入商道就在香港那个规范但极其残酷的市场里游泳,而且一游就是18年。”
  资本运作既是宁高宁的长项,也是他的“信仰”。
  他曾提出过一段颇为知名的“老虎论”:山里有一只恶狼遇到26只猫,面对众多的猫,狼不免心存畏惧,但迫于饥饿,狼还是壮着胆子向一只猫下了手,猫虽多,但无法合力相救,终难逃厄运,结果猫全部被狼吃掉。尝到甜头的狼每日食猫一只,颇感满足。又一日,狼偶遇一虎,误认为猫,欲食之,终被虎食。
  宁高宁得出结论:“大猫非猫,猫大成虎,一只虎的力量远超过26只猫。”于是,他治理华润和中粮的重要思路就是通过资本运作,将其打造成“大老虎”。

游走体制深处
敢于直面风险以及谙熟体制规则

  身处转轨时代的中国,资本运作从来不缺乏质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被质疑“扩张有余、整合不足”。
  有报道称,宁高宁曾表示,要创造价值就需要有人去承担风险,承担质疑。他深信中粮的全产业链一定能做成,只是需要时间。
  不过,宁高宁施展资本魔术所遭遇到的天花板可能并非来自业界,而可能是他和他掌舵企业所在的体制。
  现行体制下,国企、特别是央企,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央企领导人与党政系统干部一样,由组织部门考核和决定任免,商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商的案例屡见不鲜,央企与党政体系融为一体。
  宁高宁谙熟体制规则。作为国企的一把手,宁高宁自称是“职业经理人”,是国有企业的“放牛娃”。
  2005年,他曾把之前的“中粮中层管理干部大会”改为“中粮经理人年会”;但他又曾说过,“我不相信一下子把人换掉,公司就会好,特别是在大家没有对行动、理念、标准、业绩和评价方式达成统一认识前,大面积换人只会给团队带来比较大的震荡。”
  事实上,在前述专栏中,宁高宁就写到,(空降兵在新组织内能否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是在继承和突破、稳定和发展之间取得最利于企业的平衡。这个考验是给予包括空降兵在内的整体团队的。”
⊙记者:赵毅波 北京报道
16#
 楼主|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1-11 06:56:00|只看该作者

宁高宁转战中化首把火时间紧迫:半年内需形成改革方案

源自:新京报
  转战中化 宁高宁烧“首把火”时间紧迫  按计划,要在半年内形成国企改革整体方案;同时还要面对旗下半数上市公司净利下滑的难题
  宁高宁将开启在中化的新征程。这是宁高宁的第二次转型,上一次是从华润到中粮。当时华润和中粮的业务跨度非常大,但宁高宁通过50多起并购将中粮打造成了食品行业的巨无霸,证明他胜任了自己的工作。这次,宁高宁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中化集团是一个主营业务分布于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五大领域的巨无霸。
  在宁高宁履新的同时,巨无霸中化正在进行国企改革,并已成立深化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宁高宁赴任后直接面对国企改革的“第一把火”,他最终会带这艘“巨舰”驶向何方?

半年内提改革方案时间紧迫
  相比华润和中粮,中化集团的体量比前两者更大。
  官网显示,中化集团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历史上曾为中国最大的外贸企业。它也是最早入围《财富》全球500强的中国企业之一,迄今中化已25次入围,2015年以总营收806.35亿美元位列105位,相比之下,中粮集团总营收仅为405亿美元,位列272位。
  与中粮类似,中化集团的业务也遍及社会生产和人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其主业分布在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五大领域,在境内外拥有300多家经营机构,其境外资产占70%以上,是中国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化肥公司。
  宁高宁履新后,首先面对中化集团的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2015年9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正式出台。一个月之后,中化集团成立了以总裁蔡希有为组长的深化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并计划于2016年初至年中,根据了解到的政策内容,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牵头形成中化集团深化国企改革整体方案,相关二级单位、职能部门形成各自专项工作方案,并在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和履行相关内外部审批程序后推进实施。
  也就是说,虽然宁高宁刚刚调任中化,但按照集团原计划,要在半年内提出国企改革整体方案。作为一个“空降兵”,宁高宁要了解公司、参与改革、拍板定案,时间上已非常紧迫。

旗下上市公司一半净利下滑
  一位投资界人士对新京报记者分析称:“2016年是国企改革关键年,中化集团必须先对旗下业务梳理清楚,确定如何整合业务,宁高宁在这方面是非常富有经验的。但现在中化集团整体陷入盈利瓶颈,化工行业利润普遍下降,也是宁高宁面临的难题。”
  目前,中化集团旗下共拥有8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中化国际、扬农化工、江山股份、英特集团、中国金茂、中化化肥、远东宏信、金茂投资。其中中化国际、扬农化工、江山股份、英特集团四家为A股上市公司,其余四家为港股上市公司。
  新京报记者梳理上述8家上市公司财报发现,其中4家的净利润出现下滑。
  中化国际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国际标准液体化工品物流服务商,主要从事远、近洋国际航线及国内沿海航线的液体化工品货物运输、船舶管理以及仓储分拨业务等,也是中化集团旗下首家上市公司,2015前三季度,中化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82.41亿元,同比下降3.2%,实现净利润4.2亿元,同比下降49.27%。
  另外一家A股上市公司江山股份的业绩下滑幅度更大,201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江山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同比下降12.36%,净利润仅为1132万,同比下降94%。江山股份表示,利润下滑主要原因是报告期草甘膦产品毛利同比大幅下降。
  港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同样不容乐观。中国金茂半年报显示,2015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5.3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滑58.08%。金茂投资下滑幅度更大,半年报显示,2015上半年金茂投资净利润为2.24亿港元,而2014年该数据为10.16亿,一年之内下降了77.95%。
  2015年以来,化工行业整体面临着利润下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三季度化工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1万亿元,同比下降5.8%,环比下降3.0%;完成利润总额1409.9亿元,同比下降20.7%,环比下降30.1%。中化集团正面临着行业下行的压力。上述投资界人士表示,宁高宁的到来必然会加快中化集团的整合,但是过程可能比中粮更加艰难。
⊙记者:罗超 北京报道
15#
 九爷 发表于: 2016-1-9 07:56:00|只看该作者

中粮地产系业绩不佳 宁高宁留下的地产王国何去何从

源自:中国经营报
  业绩不佳 宁高宁留下的地产王国何去何从?
  周丽
  宁高宁调离中粮集团的消息终于坐实,58岁的他正式告别11年的“中粮时代”。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2016年1月5日,中粮集团和中化集团宣布领导层调整,原中储粮总公司董事长赵双连接替宁高宁出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则将接任到龄退休的刘德树出任中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在中粮内部人士看来,此次人事调动对中粮后续战略实施可能产生较大影响。如果接任者不认同宁高宁的既往战略,很可能会改变企业发展方向。
  另外,中粮近年搭建资本运作平台,引来海外投资者和职业经理人的加盟,这和宁高宁的号召力关系密切。但也有声音认为,新的掌门人或许能打开中粮发展的新局面。
  将视线聚焦到中粮集团的地产板块,宁高宁告别中粮集团后,其留下的中粮地产系业务将何去何从?宁高宁时代的既往战略又将如何继续?

A+H坎坷整合路
  中粮集团旗下目前有两家地产上市公司,即在A股上市的中粮地产(000031.SZ)和在港股上市的大悦城地产(00207.HK)。中粮地产主要发展住宅地产,大悦城地产主要发展商业、酒店以及旅游地产。
  中粮地产系A+H双平台的形成经历了艰难的梳理整合之路,而这背后写满了宁氏印记。
  由于主修过财务,宁高宁是资本运作高手,在国资圈,他尤以擅长并购与整合着称。而在执掌华润的日子里,宁高宁的资本运作才能也得到充分发挥,由其一手策划的收购万科一案也在资本市场引起轰动。
  2004年年底由华润空降中粮后,宁高宁面临的一大挑战便是完成中粮主业之一的地产业务的整合。
  2005年10月18日,宁高宁明确了中粮集团地产业务的定位──成为城市中高档住宅的主要提供者。
  同年11月,中粮以8亿元受让深宝恒27806.25万股国有股权,占总股本59.63%,成为第一大股东,并更名为中粮地产,作为中粮集团旗下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平台。
  2006年,宁高宁决定划分投资性物业和住宅发展业务。2007年,中粮集团专门成立了运作商业地产的平台中粮置业,并公开表示会将中粮集团旗下的商业地产打包,适时在香港上市。同年,中粮置业的试水之作──北京“西单大悦城”开门营业。
  之后,中粮全力发展以大悦城购物中心为核心的城市综合体,并将大悦城品牌进行全国复制。这是宁高宁“两链”战略──即“全产业链的食品企业”和“全服务链的城市综合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高宁于2008年在集团内部提出“计划5年发展20个大悦城,资产规模目标700亿元,占中粮集团总资产的30%”。
  2011年3月,宁高宁明确提出,中粮集团在中粮地产、中粮置业两大地产业务平台合并完成后,将会以A+H的方式整体上市。
  一年之后,上述计划出现变动。2012年3月,宁高宁公开表示,计划拆分旗下商业地产业务,在香港上市。
  2013年9月23日,香港上市企业侨福企业公告宣布,将收购中粮所持有商用物业组合目标公司的股权;2014年1月,侨福企业正式更名为“中粮置地”。至此,中粮置地作为中粮集团旗下商业地产平台,借壳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得以完成。
  借壳成功后,中粮集团迅速向中粮置地注入资产。2014年9月12日,中粮置地宣布,将以124.6亿港元向中粮集团收购北京、上海、天津、烟台及沈阳等5个城市的6个大悦城综合体项目。
  同年11月,中粮置地宣布更名为“大悦城地产”,新名字于2015年1月19日正式生效。完成更名后,宁高宁为大悦城的扩张制定了新蓝图。“为了做大规模以及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大悦城会积极推进轻资产发展模式,集团目标是做到100个以上。”
  目前,两家公司业务虽然各有侧重,而且一再对外强调其不存在同业竞争的关系,但在城市综合体等诸多项目开发上依旧有业务重合,而且两家公司也没能充分利用中粮集团的优势形成合作互补的关系,反而在资源上形成了竞争关系。
  中粮集团的承诺是,大悦城地产做商业及商业综合体,也包括酒店、旅游地产等,但重点是商业,而中粮地产就是发展住宅地产。
  不过,中粮集团在地产业务上的布局目前只是简单的平台划分,当前房地产市场住宅和商业已经难以简单地割裂开来,两家上市平台如何在项目层面进行协作,如何进行资金平衡,如何在团队和管理体系上整合匹配,都需要中粮集团在顶层设计上做一些具体的规划和安排。

地产板块业绩不佳
  虽然宁高宁为中粮地产板块的统筹发展颇费心思,但中粮集团旗下地产业务在销售业绩和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都尚未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2015年10月29日,中粮地产发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中粮地产营业收入为39.14亿元,同比增长210.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亿元,同比增长1,606.73%。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粮地产近年的利润增长基本全靠非经常性损益。2014年,中粮地产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9亿元,较上年增长11.96%,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净利润仅有9245.7万元,同比大幅下跌54.4%。2015年一季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7193万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491万元,同比下滑幅度高达237.14%。2015年半年报显示,中粮地产的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51亿元,其中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为4.45亿元。
  而中粮集团旗下的商业地产业务平台──大悦城地产2015年中报显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总营收22.24亿元,同比下降25.5%。其中物业开发收入2.83亿元,同比暴跌77.2%。大悦城地产方面表示,物业开发方面的收入下滑主要是可入账的销售型物业货源不足带来的物业销售收入下降所致。
  此外,受到投资物业公平值预期下降和新开工项目的影响,大悦城地产2014年度综合溢利将较2013年度下跌约45%至50%。
  对于大悦城的惨淡业绩,业内专家认为,一方面商业地产受电商冲击显著,二三线市场日趋饱和,另一方面,大悦城进一步扩张时自身也面临土地储备、融资能力、人才梯队、水土不服等方面的多重挑战,这些都成为大悦城扩张道路上的绊脚石。随着业务重心向购物中心迅速转移,其出租物业的盈利能力和扩张速度是否能够达到预期,仍然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RET睿意德执行董事索珊置评,大悦城要进入一个城市,一定要考虑其在当地的适应度。现在已经不是模式取胜的简单粘贴复制的时代,每一个新项目的成败都是一场新的战役。“商业项目有其既定的开发周期,一个成熟的产品从最初的定位到中期的建造到后期的开业,需要3到5年的周期,要达到‘5年20个’的目标,财力和人力也一定要跟得上。”
  克而瑞此前总结认为,形成中粮集团地产整体业务稳健风格的重要内在原因,就是对于整体业务的不断梳理和调整。早在2004年宁高宁入主中粮集团之后,就开始酝酿地产业务的整合。2006年中粮地产借壳深宝恒成功实现A股上市,中粮集团也下定决心划分住宅与商业地产的业务。2010年宁高宁提出了地产业务整合的“三步走“战略,包含“人员整合,股权整合,资产整合”。遗憾的是,此时恰逢中国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时期,中粮在发展的同时不得不兼顾整合,在一定程度上错失了市场高速发展的机会。
  匿名的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地产板块在中粮集团的发展中受重视程度不够大,尤其是在行业规模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提振。这和中粮集团把精力放在对其他非房业务的并购等有关系。

宁高宁未了局
  如今,“要做100个大悦城”的宏伟蓝图还远没落地,宁高宁就要告别中粮了。未能陪中粮走到最后的收获期,或许是宁高宁在中粮留下的最大遗憾。对于未竟的事业,宁高宁在告别信中也坦陈:“如果有遗憾的事,中粮的画圈还没有绘完。”
  伴随着宁高宁时代的结束,未来中粮地产系将何去何从?
  在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宁高宁的调离对于中粮地产业务来说,或意味着在项目并购的操作层面会放缓脚步,而在传统的土地获取和开发方面会继续发力。
  严跃进表示,对中粮集团的地产板块来说,把“大悦城”品牌打响,是推进商业项目升级的重要一步,这符合目前很多商业地产商的战略逻辑,即以具体品牌来驱动企业品牌升级。当然,中粮集团目前也在积极配合国企改革,后续若要做大规模,应该积极往城市运营上的路线上靠拢。
  然而,多名受访的业内专家表示,大悦城地产旗下项目虽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但面对购物中心整体的发展困境,以大悦城地产为代表的一批商业地产公司仍处于探索当中。事实上,经济下行导致消费力不足、实体商业竞争无序、O2O模式尚未成型等诸多问题都在困扰着购物中心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开业的购物中心已有4000多家,到2020年,开业的预计将达到10000家,超大供应量逐渐入市,当前的存量已经饱和,未来购物中心市场依旧存在诸多挑战。”长期研究商业地产的中名会执行主席洪奇辉分析。
  “以前购物中心经营一般面临选址难和招商难两大问题,现在又新添了运营难。”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置评。
  按照2008年所说的“5年20城”目标,中粮目前8座大悦城的布局与计划相比尚有一定距离。中粮集团副总裁、大悦城地产董事长周政表示:“过去说大悦城‘5年20座’的目标,我还是挺有信心的。大家觉得实现这个目标慢,我也觉得有一点慢。”
  从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烟台、杭州、成都等分布来看,大悦城已从一线城市走入二线市场。周政透露,优质二线城市商业项目趋向饱和,未来大悦城不排除会进入好的三线城市。
  有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市场并不景气,大悦城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运营模式或将遭遇水土不服。
  随着大悦城的进一步扩张,商业地产主业在营收中的权重不断增加,大悦城的土地储备、运营能力、融资能力和团队建设等将面临多重挑战。单纯资金方面,要在5年复制20座大悦城,所需资金达700亿元,总体规模高达1000亿元,融资能力成为大悦城扩张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周政透露,未来的大悦城系列项目的扩张会采取自行拿地建设和收购相结合的方式。“相信在全国会有一些值得收购的项目,尤其是在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三线城市,如果以收购方式运作则成本相对较低,扩张速度较快。”
  对于大悦城募资与债务问题,大悦城地产财务总监许汉平此前表示,大悦城地产已获证监会批准可以发70多亿元公司债,另一方面,将把现有项目价值最大化获得更多资金。大悦城内部对净负债率要求不超过65%。
  值得一提的是,中粮集团为国家首批试点央企改革的标的,未来相关上市公司加速改革提升效率与活力预期强烈,但业内专家提醒,具体改革能多大程度上释放效率提升中粮地产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目前难以有效判断,对此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性,对于“概念”的炒作,要有警惕之心。
  严跃进认为,中粮地产后续要积极做大规模,在土地市场上应该略显激进。同时应该在国企改革的背景下,积极引进其他社会资本,进而有能力做大新的地产业务。
  如今,伴随着宁高宁的调离,中粮地产业务的宁高宁时代将翻过一页,其留下的未了局也考验着继任者的智慧与能力。
  而告别中粮的宁高宁下一站是中化集团。与中粮集团一样,中化集团也是全球500强企业,主业分布在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五大领域。与华润集团、中粮集团相似的是,中化集团旗下同样拥有一个国内领先地产业务平台──中国金茂(00817.HK),或许宁高宁的“地产生涯”将在中化集团开启新的篇章。
  就上述涉及的具体问题,本报记者多次致电中粮集团新闻发言人殷建豪,对方未接听电话。随后记者致函中粮集团公关部,截至发稿时,未获具体回复。
14#
 九爷 发表于: 2016-1-6 15:56:00|只看该作者

宁高宁:告别市场走向垄断的大佬

源自:中国经营网
  【中经实时报】宁高宁:告别市场走向垄断的大佬
  索寒雪
  在油价大跌的时候,“央企收入下降了,很多人都去对面的中粮了。”──石油系统流行一个段子,中石油和中石化一些员工跳槽去了办公地点临近的收入较高的中粮集团。
  而现在,航母级企业中粮领军人宁高宁去了石油行业,但不是石油业的老大,而是排名第四的中化。
  中粮是国资委认可的最成功市场化的企业之一,而能源化工又是绝对的垄断行业,宁高宁面临着一个转折。
  宁高宁告别感言中提到,中粮的画圈还没有画完。

乙方的大佬
  按照宁高宁自己的看法,没有画完的这个圈就是,中粮还没有变成竞争力强的国际化大粮商。这也是2014年和2015年,宁高宁带领中粮不断海外收购的主要目标。
  在2013年之前,国资委下属的几家粮食企业中,会经常有人站出来指出,“中粮,你就是窝里斗,跟我们抢国内市场,你怎么不去外面。”
  中粮是一个以粮食贸易起家的央企,经过几次兼并,发展成为中国粮食企业中的航母。
  在中粮放眼国际化之前的岁月,抢粮、抢资源、价格战一系列“窝里斗”的行为,中粮都参与其中。
  “中粮作为行业老大,应该去外面买码头、港口,而不是和我们打价格战。”一位央企的高管当时向记者表示,“中国的粮食企业在国际上一点话语权都没有。”
  2013年初,记者在公开场合问宁高宁什么时候开始国际化步伐,宁高宁笑着说,“我现在就要去谈谈。”
  宁高宁上前把丰益国际董事长郭孔丰请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郭孔丰是知名的华人商界人物,丰益国际的子公司益海嘉里拥有中国粮油界的份额第一品牌──金龙鱼。因而郭孔丰是华人粮油界的元老级人物。从坐姿上看出了宁高宁与郭孔丰的“江湖地位”。
  而中粮的粮油业务起家也是从与益海嘉里合作的开始的。
  对于这次见面的谈话内容,知情人士透露,“大家确实谈了一些如何走到海外去的事情,因为丰益国际在海外的市场开拓比较早,有码头和仓储,所以中粮想学习一下丰益国际的经验,甚至撮合一下。”
  2014年中粮先后拿下荷兰农产品贸易集团尼德拉,香港来宝集团的来宝农业的控股权,按照宁高宁的规划,这些资产将被再次整合并最终实现在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平台上,中粮的整体上市。
  但是壮志未酬,宁高宁接到了一纸调令。

资本运作的严谨派
  “现在大家都不相信科学家,更愿意相信主持人。”两年前宁高宁得知主持人崔永元前往美国考察转基因,并制作纪录片的时候,这样评价。
  宁高宁是真正出国读书并具有高学历的央企领导人。1983年宁高宁通过全国研究生考试公派选拔赴美留学。
  他所学的专业是财务和金融,随后在华润工作18年,通过资本运作,把华润打造成为一家多元化的企业,宁高宁在华润期间,华润的地产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他与两个人进行了合作,一个是任志强另外一个是王石。
  任志强认为,宁高宁是他和王石的“老师”,启发二人如何资本运作,与外资谈判。
  2004年,宁高宁来到了中粮,当时的中粮集团还严重依赖粮食贸易加工的基础领域的央企。
  随后,不断有更小型的粮食企业并入其中,不断形成中粮目前的规模,并被称为中国粮油领域的“巨无霸”。
  宁高宁依旧沿用资本扩展的模式,大量收购相关资产和企业并重点开发中粮的地产。
  在这期间,也曾被指责,中粮应该回归保障粮食供应的央企使命中来。
  宁高宁没有放慢扩张的脚步。与国际粮商形成了近距离“肉搏”的态势。中粮旗下的福临门和益海嘉里的金龙鱼,开始了“贴身开厂”的时代。
  在中部某省,益海嘉里选址开设粮油加工厂,中粮马上跟进,一定要在路的对面再开设一家加工厂。“我们总是在分析,金龙鱼是怎么做的。”宁高宁向记者解释。
  宁高宁卸任中粮的最后一个期望,就是能够看到中粮成长为国际化的大粮商。
  无论在华润还是中粮,宁高宁面对的都是充分市场化竞争的领域,这给了他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摄像,而中化的宁高宁时代如何开启,还是一个问号。
  中化已经制作了迎接宁高宁的网络页面。
13#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6-1-6 11:28:00|只看该作者

宁高宁任中国中化董事长 刘德树到龄退出班子

源自:法制晚报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主要领导调整】据中化集团公众微信号,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变动决定:宁高宁同志任中国中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 务;免去刘德树同志的中国中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到龄退出领导班子。
12#
 楼主|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1-6 11:26:00|只看该作者

宁高宁的拧巴:一半企业家一半干部

源自:中国经营报
宁高宁。(原文配图)  宁高宁.jpg  保存到相册

  宁高宁的拧巴 一半企业家一半干部
  宁高宁的进阶是体制内的职业经理人生存的典型案例。
  有太多职业经理人折戟国企的失败案例,宁高宁是个例外。从商业才能上,他是个职业经理人,长期在国企非纯粹的市场竞争主体又要参与市场竞争的拧巴的二元体制内生存,又要像干部一样听从组织号召。他甚至比其他央企“一把手”更像个好同志,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中化集团董事长刘德树63岁了,于是,沿袭了机关干部一样的退休标准。中粮集团的董事长宁高宁将接替刘的位子。这和2005年,宁高宁接替退休的中粮董事长周明臣的位子时一样。当年,宁高宁治下的华润已成为央企在香港最风光的窗口企业。
  但是,用体制内的话说,“荣誉属于历史,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未来任重道远。”于是,宁高宁去了中粮,又将去中化。
  国企的一个重要职能是经济的调节器。央企“一把手”的任免与组织部门任免干部一样,国企老总基本来自于系统内的任命,目前100多家央企的“一把手”,有40多家由中组部任命,其余由国资委决定产生。
  国企的老板一半是企业家,一半是官员。更高的出路是仕途。比如那些商而优则仕的“一把手”,东风汽车的陈清泰和苗圩、中海油的卫留成等。
  当然,企业家是稀缺资源,央企“一把手”的任免,也要看资本运作能力和公司治理能力。
  这两点,恰恰是宁高宁的长项。
  在所有的央企“一把手”里,宁高宁更具有职业经理人的素养,而央企的生存法则,不仅需要商业才能,还需要政治智慧。宁高宁多年所做的不过是体制内的突围。
  首先企业策略势必要和当下的政策合拍。导向性正确才是风口,否则何谈发展。
  宁高宁的“老虎论”和当年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做大央企”的思路不谋而合。
  他的“老虎论”是这样的:山里有一只恶狼遇到26只猫,面对众多的猫,狼不免心存畏惧,但迫于饥饿,狼还是壮着胆子向一只猫下了手,猫虽多,但无法合力相救,终难逃厄运,结果猫全部被狼吃掉。尝到甜头的狼每日食猫一只,颇感满足。又一日,狼偶遇一虎,误认为猫,欲食之,终被虎食。他的结论是:“大猫非猫,猫大成虎,一只虎的力量远超过26只猫。”
  宁高宁做大央企的一大思路就是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将企业打造成一只“大老虎”。他在华润通过一系列的并购,使得华润切入了地产、电力、医药、啤酒、百货、纺织等N多领域。到2005年宁高宁离任时,华润资产规模达1500多亿港元。
  在中粮,宁高宁不过沿袭了这种思路。中粮全产业链的概念是多元化的背书,唯有如此,才能切入粮食流通、粮油加工、品牌食品、地产酒店、金融投资、土畜产等更多领域。2005年~2013年,中粮进行了50多起并购。
  虽然也有人质疑,中粮的全产业链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业务扩张,各个产业链之间协同效应较小,全产业链至今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价值。
  但这和前几年李荣融的思路是一致的,李荣融认为央企的第一责任是做大做强,他任国资委主任的那几年,央企开始“合并同类项”,孱弱的被强势的收编,央企数目从196家一再缩减。
  从另外一层意思讲,宁高宁也只有做大才能提高被并购的门槛或者吞并别人。
  宁高宁也深谙国企的治理法则。首先是稳定。
  这体现在他用人上,他说过:“我不相信一下子把人换掉,公司就会好,特别是在大家没有对行动、理念、标准、业绩和评价方式达成统一认识前,大面积换人只会给团队带来比较大的震荡。我认为公司不应该发生这样的震荡。”
  他是想在企业推进职业经理人理念的,2005年他到中粮把传统的“中粮中层管理干部大会”改为“中粮经理人年会”。这一名称的改动是意味深长的。
  宁高宁的做派则选择了用文化阵地引导企业文化的方式,用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人的思想、观念。这又带有国企色彩。
  他到中粮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多年边缘化的内刊《今日中粮报》改名为《企业忠良》,意在向全员灌输“职业经理人忠心与良心”的管理理念。
  他也写过一篇很激越很尖锐的文章《你行吗?》,全部都是反问,共131句。
  “你精力充沛不知劳累吗?你总觉得眼前的一切不够好你想改变它吗?你心里总有一团不灭之火要创建业务发展公司吗?你不断爱观察爱学习爱研究对周围事物有不断深刻认识吗?你有前瞻性吗?你能组建带领团队吗?……”
  看起来像“梨花体”?其实每一问都是对现代企业制度下人的素质的诉求。
  似乎也显示了宁高宁在一个国企体制内推行用人等市场化制度的纠结。
  用友的王文京说过一句话,体现了大多数企业的需求和愿望:要借助人力资本把企业运作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去。因为资产关系决定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形式;人的关系决定企业的运作方式。
  但对国企来说,首先就面临着文化的冲突。
  老昙曾了解到一家中德合资企业的案例。公司老总是德国人,副总是中国人。每天早晨,中方副总总是早来15分钟,扫地打水。而按时按点上班的德方老总对此很不满意,表示公司支付高薪不是让一位副总来扫地的。意即副总要做与职位相当的事。而中方副总认为这是做领导的方式,是给员工做表率。最后导致二者在企业经营业上也出现分歧。
  似乎还有太多失败的例子表明职业经理人难以混迹国企。如原北京方正电子公司的总裁李汉生的水土不服;双鹤药业引进的职业经理人总裁杨维平在和董事长卫华诚的斗争中最终出局;光明乳业早在铁娘子王佳芬时代就曾高薪引进杨海欣、周振翔、林豪等一大批职业经理人,结果职业经理人在推行改革时和老臣以及原有机制产生冲突最终走人。
  许多职业经理人面对的不是几个人的阻挠,而是和整个带有浓厚国企文化的体制在作对。
  这就可以想到,宁高宁想引导中高层干部从“国有企业干部”向国际型“职业经理人”转变,他本身又是干部+职业经理人;他想让更多有能力的人来经营企业,内部又缺少市场化竞争机制;他想推动组织的成长,事实上又受制于组织的封闭;想让创新和进步精神植根国企,内部又缺少创新精神的土壤。
  他今年57岁了,在中化是否意味着仍要进行这种拧巴的体制内突围?
11#
 楼主|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1-6 09:56:00|只看该作者

宁高宁将力推中化改革 赵双连低调接掌中粮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张旭北京报道
  2016年1月5日下午,中粮集团官方宣布,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原中储粮董事长赵双连出任董事长,宁高宁离职另有任用。
  当天晚间,中国中化集团发布官方消息,根据中组部任命,宁高宁任中国中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原中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树德到龄退出领导班子。
  宁高宁离开中粮引发外界一片惋惜之声。而认为最可惜的当是在其倾力亲为下,中粮集团或与中粮来宝农业、荷兰Nidera三者整合后的上市,宁本人却无缘为其敲钟开市。
  与宁高宁相比,继任者赵双连却显得颇为低调,但熟悉赵的人介绍,赵双连属于事务型领导者,做事踏实讲究实效。

宁高宁的新征程
  2014年10月底,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三年的时间,中粮集团与Nidera、中粮来宝农业三家将整合在一起,三方的管理团队首先实现业务整合,形成一体化的同一目标公司,并在整合完成后实现资本市场IPO整体上市。
  至此,在服务中粮集团11年后,宁高宁再次启程赴任下一个央企。就在其离任中粮集团前半个月,2015年12月22日,中粮出资7.5亿美元拿下来宝农业余下49%股权。
  之前,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介绍,中粮集团整体上市会在2019年。
  宁高宁自称是职业经理人,为国有企业“放牛”。其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也得到市场的认可。
  在中粮集团与Nidera、中粮来宝农业整合准备上市关键期,宁高宁却转身离开,这或许会影响中粮集团整合以及与资本市场的沟通。
  1月5日晚间,中化集团官方宣布,刘德树到龄退出领导班子,宁高宁任中国中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同时不再担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宁高宁,1958年生,新年58岁。在服务中粮集团11年后,再次转战新的央企和从事并不熟悉的业务。
  在宁高宁的的主导下,中粮集团通先后发起50多起并购和重组,外部并购先后涉足新疆屯河、华润酒精、深宝恒、丰原生化、五谷道场、蒙牛等公司;通过重组先后整合中土畜、中谷、华粮集团、华孚集团。2014年先后发起海外并购,分别控股来宝农业、荷兰Nidera51%。
  作为收官之作,去年12月22日,中粮联合淡马锡等投资人出资7.5亿美元并购来宝农业余下49%股权。
  中粮集团2014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集团总资产达719亿美元,总营业收入718亿美元。目前,中粮业务涉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资产国际化占比20%,营收国际化占比50%。
  目前中粮与尼德拉、来宝农业业务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三,超过四大粮商中的邦吉与路易达孚,而落后于ADM公司和嘉吉。
  宁高宁转战的中化集团,同样也是一个世界500强公司。中化集团资料显示,2014年,中化集团营业额806.35亿元,利润额 5.63亿美元。从规模上来看,稍大于中粮集团。
  中化集团主业分布在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五大领域,是中国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化肥、种子、农药)一体化经营企业。旗下控股“中化国际”(600500.SH)、“中化化肥”(00297.HK)、“中国金茂”(00817.HK)等多家上市公司,同时也是“远东宏信”(03360.HK)的第一大股东。
  推动中化集团的国企改革是宁高宁调任中化集团后面临的重要任务。
  2015年10月10日,中化集团成立深化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化集团正式启动改革大幕。
  中化集团称,下一步,中化集团深化国企改革工作将分两个阶段进行:在2015年底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安排,工作小组将与国资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社部等相关部委密切沟通,了解政策动态,进行《指导意见》和相关实施细则的研究工作;2016年初至年中,根据了解到的政策内容,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工作小组将牵头形成中化集团深化国企改革整体方案,相关二级单位、职能部门形成各自专项工作方案,并在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和履行相关内外部审批程序后推进实施。
  不过,一粮油行业资深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宁高宁已到临近退休年龄,按说一般不会调整职务。过去几年中粮成绩显著,但向题也很突出,大量跨行并购的诸多企业效益均不理想,产业整合调整均未到位,负债沉重,存在盲目追求扩大资产规模,提高企业在500强中排名位次的冲动,与地方追求GDP创政绩类似。全产业链的设想很好但没有很好落实。尚不知其继任者如何处理这些棘手问题。

继任者赵双连
  宁高宁离职另有任用,引发中粮集团、中化集团和中储粮三家央企领导人职位连锁反应。
  私下与中粮员工交流,宁高宁离开中粮集团,中粮员工多有不舍。
  而接任者赵双连对中储粮也心怀留恋。1月5日,在致中储粮干部员工的一封信中,赵双连称:在中储粮这44个月,看过了265个直属库,一路走来,我看到中储粮人为完成“两个确保”一丝不苟,为执行宏观调控不辞辛苦,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尽心竭力,……中储粮在一天天、一步步向好,职工收入也在年年增加,我深深为广大干部员工的担当与风险感动,是大家希望中储粮好的愿望,给了我信心、勇气和力量。
  赵双连,蒙古族,1957年4月生,2012年4月从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任上调任中储粮出任总经理。一年多后,2013年10月份,61岁的包克辛卸任中储粮董事长一职,赵双连出任中储粮党组书记、董事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中储粮相关管理层人员交流了解到,赵双连属于事务型领导人,做事踏实讲究实效。
  据了解,赵双连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期间,主管工业经济,组织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化工等产业规划和工业开发区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成效比较明显,被评价为熟悉经济工作,经验丰富,思路清晰,改革意识比较强。
  中储粮作为国家政策粮油企业,是国家政策执行主体,承担着国家庞大的政策粮油收储任务,但同时背负着众多非议。
  之前中储粮资深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储粮是“小马拉大车”,一家企业承担了国家收储和临储工作。这么大的责任中储粮根本完不成。
  赵双连出任董事长后,连续做了多项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向国家相关部门争取在国家粮食收储上,改变以往实施的统贷统还粮食收购贷款制度,实行“分贷分还”政策。同时根据中储粮、农发行、各省粮食管理部门三方共同监管现状分头落实责任,确保了定点、启动、费用拨付、统计、收储监管、验收等环节都责任落实到位。
  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求中储粮回归政策粮油主业,剥离清理各分公司的贸易经营业务。
  不过,对于此次中粮集团高层变动,外界多有不解。因为赵双连之前任职的中储粮为国家政策粮油收储企业,缺少市场化功能,由该公司的一把手出任市场化的中粮集团,外界担忧会存在欠缺。
10#
 九爷 发表于: 2016-1-6 07:56:00|只看该作者

宁高宁写诗告别中粮:画圈还没绘完

源自:新京报
  宁高宁写诗告别中粮:画圈还没绘完  将出任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写诗告别中粮称“如果有遗憾的事,中粮的画圈还没有绘完”
  中粮正式告别宁高宁时代。中粮集团和中化集团1月5日同时宣布领导层调整,原中储粮总公司董事长赵双连接替宁高宁出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则将出任中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宁高宁昨日写诗告别中粮,称“如果有遗憾的事,中粮的画圈还没有绘完”。
  宁高宁卸任中粮集团董事长的消息坊间早有传闻,1月5日“靴子落地”。中粮集团官网昨日发布消息称,赵双连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原董事长宁高宁则另有任用。同时,免去赵双连中储粮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
  据公开资料显示,接替宁高宁的赵双连出生于1957年,毕业于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12年加入中储粮总公司,此前曾担任过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党组成员。
  与此同时,中化集团官方亦发布消息,宁高宁将出任中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刘德树中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到龄退出领导班子。至此,宁高宁正式告别11年的中粮时代,任职中化集团,此时宁高宁58岁。
  一位中粮集团内部人士表示,昨日中粮集团很多员工在办公楼内欢送宁高宁,还有员工打起了横幅,写着“我们永远祝福您”,宁高宁则双手抱拳向员工致意。
  宁高宁执掌中粮后提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战略,不过直到他憾别中粮,这个目标并未完成。
  上述人士确认,宁高宁还写了一首诗《如果》告别中粮,在这首诗里,他写道“如果有期望的事,真想看到中粮是全产业链的,遍布全球的”。
  宁高宁赴任的中化集团为全球500强之一,2015年名列105位,中化集团主业分布在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五大领域,是中国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目前中化集团正在进行国企改革,并已成立深化国企改革领导小组。
  采写/新京报记者李蕾

★ 人物介绍
宁高宁:央企“放牛娃”
历任华润集团、中粮集团高管,擅并购与资本运作

  2016年1月5日,宁高宁正式告别了任职11年的中粮集团,履新中化集团。彼时,中粮集团在宁高宁的治下,资产从600亿元人民币达到如今的719亿美元,宁高宁因为在并购和资本领域长袖善舞,被称为“中国摩根”,而他则自称是“央企放牛娃”。

通过并购重塑两大央企
  1958年,宁高宁出生于山东。草根出身的他,有着那个年代所有的经历:下过乡,当过兵,留过洋,从基层员工做到了央企最高管理层。
  宁高宁1987年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MBA学位,回国后,便加入了华润集团。从1996年开始华润高管之旅。在宁的带领下,华润集团从一家外贸企业转型成多元化的控股投资集团。
  宁高宁在华润的主要手法便是收购整合,其任职期间,华润在地产、啤酒等领域跑马圈地。其中,包括整合华远和入主万科,也因此与任志强和王石结缘。直至宁高宁离开华润时,华润总资产已从600亿发展到万亿。
  2004年宁高宁空降至中粮集团,中粮此后的快速扩张亦得益于宁对并购和资本的运用。据媒体统计,中粮在11年间完成50起并购,拥有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等多个品牌,旗下有蒙牛乳业、中粮地产等8家上市公司。
  对于“中国摩根”,市场亦有不少质疑的声音。有分析人士认为,宁高宁擅长并购,在整合方面却有所欠缺,企业规模大幅扩张,利润却不见增长。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无论是在华润还是在中粮,宁高宁的主要业绩都和并购重组有关,但细数华润与中粮的具体并购重组项目,宁高宁的整合手段更长于产业端、大宗端,而在消费端、品牌端不是非常成功。

受众多企业家推崇
  除了极强的企业管理能力,宁高宁也非常有人格魅力。有与宁高宁接触过的记者表示,他说话直接,有问必答,印象最深刻的特点是十分幽默。宁高宁与众多企业家的关系更是非常深厚。
  一位蒙牛的管理层表示,宁高宁有职业追求,有大格局的企业家常有,兼有人格魅力,让人发自内心尊敬的不多,宁高宁就是这样的人。宁高宁有时还有点儿萌,有点大智若愚,看大方向,信任就会放手大度,能让人跟随他无所畏惧。
  知名地产人士任志强在华润进军房地产时与宁高宁有了交集,同时因为并购与其有交集的还有王石,且关系要好。
  此外,宁高宁与多位风投基金合伙人的关系也很密切,曾有行业研究人士表示,宁高宁进入一个新产业后,会在一定阶段引入外资或投资人,对产业进行证券化。
  宁高宁与IDG合伙人熊晓鸽和赛富亚洲创始合伙人阎焱就关系匪浅。熊晓鸽和阎焱投资了中粮我买网B轮,在合作发布会上,阎焱曾说与熊晓鸽、宁高宁三人是20年的老朋友,合作非常愉快。在一起合作多年甚至连不高兴的事情都没有,无论赚钱赔钱都很快乐。宁高宁则笑称阎焱和熊晓鸽两个投资人是老板,他则是为两人打工的。
  去年10月,中粮我买网进行C轮融资,投资方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表示,“有人问我为什么投国企,第一笔投我买网怎么赚钱,风险在哪里,但我只做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就是跟宁高宁合作,我很敬佩他,宁高宁是个优秀的人物。”
  宁高宁则幽默回复,“陈总虽然投资不是很大,但是把我的名声、声誉、历史都拿出来了,我的责任很大,声誉丢不起啊。”
  如果能再年轻一回,还要来中粮。
  ……
  如果有高兴的事,是兄弟姐妹们的汗水和笑声催生了新中粮。
  如果有骄傲的事,今天的中粮已很不一样。
  如果有遗憾的事,中粮的画圈还没有绘完。
  如果有内疚的事,我修养不够性情急躁自以为是伤害同事,恳请原谅!
  如果有不足的事,我才学不够,没能和大家一起走到更成功的远方。
  如果有期望的事,真想看到中粮是全产业链的,遍布全球的
  竞争力强的,国际化大粮商。
  ……
  ──节选自宁高宁《如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5 13:51,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