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壳子|查看: 23525|回复: 41
[景区] 

浙江5家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来了

 [复制链接]
 一对山 发表于: 2018-11-9 15:08:01|显示全部楼层

总投资超160亿!宁波奉化大力推进名山名镇建设和全域旅游开发

源自:中国经济网
原文标题:总投资超160亿!宁波奉化大力推进名山名镇建设和全域旅游开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9日消息(记者:郁进东)11月8日,宁波溪口雪窦山名山建设说明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宁波奉化区溪口镇举行。溪口历史文化名镇开发建设、360网络安全产业园等12大项目现场签约,投资总额超160亿元,投资范围涵盖古镇开发、网络安全、旅游开发、生物科技等方面。

6HJD-hmivixn3329486.jpg
  据介绍,近年来奉化溪口按照“东城西游、一心两翼”总体布局,聚焦“中国佛教五大名山、海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特色产业集聚区”三大功能定位,大力推进名山名镇建设和全域旅游开发。
  近年来,奉化溪口先后获得了全国首批美丽宜居小镇、全国十佳文化生态景区、中国最美休闲小城、中国最佳投资休闲目的地、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最具吸引力小城市等荣誉。一个“旅游人气旺盛、健康休闲宜居、经济活力充沛、特色文化浓厚”的“中国健康美丽名城”正快速崛起
  “目前,首个启动项目浙江佛学院已经投入使用,新一轮佛教名山建设标志性项目弥勒圣坛雏形已现。”说明会上,宁波市奉化区区长张文斌介绍,名山建设始于2014年,随着永平寺、资福寺等核心寺院的建成,“名山建设”面貌逐渐变得清晰。他介绍,从今年初开始,名山建设体制进行重大调整,宁波溪口雪窦山名山建设管委会设立,下设办公室、投资促进局、名山发展局、开发建设局、景区管理局、财政局等“一办五局”,统领溪口区域全面工作,管理力量和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未来名山建设将继续围绕“山城湖寺四联动”构想,统筹雪窦山及周边优秀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布局产业规划。
 闪亮山 发表于: 2018-10-24 10:08: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潭丰洋全域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源自:海口市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潭丰洋全域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本报10月23日消息,为助力海口角逐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擦亮海口国际生态招牌,22日下午,龙华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潭丰洋湿地公园项目推进建设相关事宜,龙华区政府与市林业局、海南华侨城实业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潭丰洋全域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据介绍,今年5月以来,龙华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潭丰洋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工作部署,先后多次与海南华侨城实业有限公司沟通洽谈,研究贯彻落实《海口潭丰洋湿地保护利用与土地整治生态化协同共生规划设计方案》的具体措施,为促进潭丰洋湿地项目建设打下基础。
  此次潭丰洋湿地项目框架协议的签订,在潭丰洋湿地保护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龙华区湿地保护与开发工作在上级各部门的支持和指引下,迈上了新的征程。同时也为海口市申报国际湿地城市、打造我省湿地旅游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为进一步做好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确保潭丰洋湿地新签约项目落地见效,龙华区委书记凌云指出,将按照《潭丰洋全域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内容要求,加大对潭丰洋湿地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将充分利用羊山地区现有的农耕历史和传统文化优势,融合湿地景观特色,打造体现山水林田湖草为一体的亮点工程、示范工程,为全区人民营造一个山青水绿、生态宜居的湿地环境。同时,加大湿地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珍爱湿地,保护家园的良好氛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问薇千柔 发表于: 2018-10-23 08:28:40|显示全部楼层

【郴州市】永兴县全域旅游打造新增长极

源自: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郴州市】永兴县全域旅游打造新增长极

  400多亩花海缤纷绽放,9D全息投影体验馆完成测试,晚会露天舞台以丹霞山为屏、“浮”在便江水上……10月19日,记者来到2018年郴州国际休闲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举办地──永兴县长鹿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见各项工程在抓紧做好最后扫尾工作。
  近年来,永兴县以“全域旅游、三产融合”为发展方向,把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来培育。先后出台《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编制完成了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一批重点景区建设规划,形成了以县级规划为框架、景区规划为支撑的全域性旅游业发展规划体系,重点建设一核、两翼、两廊、四区。一核,即中国银都城市休闲核;两翼,即丹霞山水休闲度假翼、西河生态乡村休闲翼;两廊,即银都文化旅游发展廊、生态休闲旅游发展廊;四区,即南部休闲度假旅游区(以长鹿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代表)、西部乡村休闲旅游区(以板梁古村、黄克诚故居为代表)、东部生态山水旅游区(以青山垅-龙潭水利风景区为代表)、北部银都工业旅游区(以柏林“银艺小镇”和银都文化坊为代表)。
  项目带动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永兴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长鹿集团等投资数百亿元开发旅游产业,在呈现一个个美景的同时,也推进了美丽乡村等建设。如“西河风光带”像一条玉带,串起沿途一座座美丽村庄、一个个生态农庄,形成一条美丽的“珍珠链”,成为乡村旅游大通道和特色产业聚集区。同时,县里不断修缮、扩建景点景区,完善了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
  目前,永兴县已建成国家级旅游景区4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1处、国家级五星农庄1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佳文化旅游城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佳县”。今年前三季度,全县接待各地游客49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5%。
  (文/李秉钧 曾翔 刘承华)
 qwer222 发表于: 2018-10-22 04:28:00|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湛江全域旅游获投500亿元

源自:人民日报
原文标题:广东湛江全域旅游获投500亿元

  本报广州10月21日电(记者:罗艾桦)广东省湛江市人民政府日前与华侨城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未来5年以不低于500亿元的投资规模,助力该市全域旅游发展和产业升级。
  本次合作是落实中央和广东省关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重要行动。具体项目包括湖光岩景区委托管理及整体提升、调顺岛片区综合开发、雷州历史街区提升改造、雷州九龙山湿地公园委托管理,徐闻青安湾、白沙湾滨海度假区打造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午夜思 发表于: 2018-10-11 08:28:01|显示全部楼层

东莞市全域旅游建设展现新蓝构建一心四区全域格局

源自:东莞时间网
原文标题:东莞市全域旅游建设展现新蓝图:构建一心四区全域格局

南社古村落记者 程永强 摄南社古村落记者 程永强 摄

东莞篮球中心记者 郑家雄 摄东莞篮球中心记者 郑家雄 摄

日新月异的东莞市中心区记者 郑琳东 摄日新月异的东莞市中心区记者 郑琳东 摄

孩子们在麻涌镇现代农业园游玩记者 郑琳东 摄孩子们在麻涌镇现代农业园游玩记者 郑琳东 摄

  东莞时间网讯(记者:王红林)10月9日,我市召开全市全域旅游工作会议,部署发展全域旅游,推进旅游产业化、品牌化、高端化,充分发挥旅游对经济带动的作用。
  根据东莞旅游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和东莞市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东莞现阶段要实现从旅游输出地,到旅游输出地与旅游目的地并重的转变,打造特色多元旅游目的地。

优化“一心四区”构建全域格局
  按照东莞旅游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和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依托东莞“东山、西水、南海、北江、中城”的自然资源和“一中心四组团”的新型城镇化版图,优化“一心四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在推进产业发展、深度城市化的过程中抓好全域旅游工作。
  “一心四区”是指:“一心”,大东莞城市中心区,包括东城、莞城、南城、万江、寮步、厚街、松山湖;“四区”,滨海历史文化休憩区、岭南古村落文化体验区、森林生态度假区、水乡风情休闲区。
  其中,要加快“大东莞城市中心区”建设,结合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打造为中央商务休闲区、生态型城市会客厅和智慧旅游集散中心,进一步彰显“一半山水一半城、城市就在山水间”的特色,全面提升城市中心区旅游综合环境和服务能级水平。同时,要“四区”并进,充分展现东莞旅游“山、林、海、水”与厚重历史、传统村落的特色,坚持点上抓景区、线上抓景点、面上抓景色,推动片区旅游特色发展。
  东莞正面临城市品质提升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要想打造特色多元的旅游目的地,就必须要把高标准、高起点谋划建设一批文旅项目,塑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环境与开敞空间,作为提升城市魅力、增强人才吸引力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手段。坚持“谋定后动”提升旅游竞争力。当前我市正对岭南古村落、鸦 片战争虎门遗址文化旅游景区进行项目策划,接下来还将邀请优秀团队对全市域进行项目策划,谋划新时代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把良好的生态本底、文化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挖掘与传承历史文化脉络,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填补我市旅游发展洼地。

打造好东莞“城市名片”
  针对虎门“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文化旅游品牌,要把虎门的旅游资源当做“城市名片”来打造,提升城市形象。充分发挥滨海湾新区人文、自然资源优势,对标国际一流的生态城区建设标准,优化旅游连接沟通桥梁,推进滨海湾新区水上旅游巴士项目策划和建设,抓好与周边城市轨道对接,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平台接轨国际。充分利用林则徐销烟池和虎门炮台旧址等旅游资源,邀请优质策划团队开展鸦 片战争虎门遗址文化旅游景区旅游项目概念策划和落地计划工作,策划并计划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开发滨海旅游产品,发展划艇比赛、滨海马拉松、滨海自行车等滨海运动,拓展海上观光旅游线路,打造粤港澳居民共享运动休闲基地。
  东莞另一张旅游品牌是岭南古村落文化旅游品牌。要立足“乡村振兴”带动旅游发展,整合开发茶山南社、牛过蓢古村落和石排塘尾古村落文化旅游资源及松山湖生态资源,活化旧村。推进东城周屋、东江印象、荷花产业园等一批农旅融合项目建设,大力开发田园观光、果蔬采摘、民俗体验、乡村康疗等乡村产品。着力推动农房变客房,引导民宿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建成一批“金宿”“银宿”。在注重自然环境、乡土特色、历史风貌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加快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辐射带动农家乐、文化创意、农事体验、康疗等新业态发展。

推动“焕发新机”旅游行业转型
  在酒店业方面,要适应大众旅游时代需求,引导旅游饭店向集团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优化酒店业的结构和空间布局,着力引进高端休闲度假酒店,以主题酒店、精品酒店、高端民宿作为补充,提升经济连锁型酒店、社会旅馆和酒店公寓服务,为游客提供多元的住宿选择。加强乡村民宿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服务水平。
  在旅行社方面,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针对游客个性化、自助化、深度化的旅游需求,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批发商、有专业化市场开拓能力的旅游经营商和布局合理的旅游零售代理商。

☆ 相关资讯
看“旅游+N”如何长袖善舞

  发展旅游要走融合发展的路子,不能“单打独斗”,要以“旅游+”为引领,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催生旅游产品新业态。结合旅游市场个性化、特色化、体验化的发展趋势,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积极盘活各类旅游资源,构建特色多元的旅游产品新格局。
  “旅游+文化”:利用我市历史文化资源,盘活虎门销烟和鸦 片战争遗址、古村落、古建筑,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力度,科学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等文化场所,推动剧场、演艺、游乐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把文化资源转变为旅游产业优势,打造虎门“中国近代史”文化旅游品牌和岭南古村落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把鸦 片战争博物馆景区打造成国家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加快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等基本陈列改造提升,把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景区、革命老区、风景名胜区等建设相结合,整合开发红色旅游线路。
  “旅游+工业”:发挥我市制造业优势,推动唯美陶瓷、稻香等工业企业开发优化参观、展示、体验等功能,支持在莞设总部的世界500强企业和大企业建设展示中心,使工厂变景区,向服务端延伸,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宣传效益;推动有关园区开放参观,为社会公众了解科技进展、走近科学提供重要渠道。
  “旅游+体育”:以中国“篮球城市”为引领,依托我市良好的生态湿地和城市公园条件,积极发展篮球运动、徒步、越野、水上运动、山地户外运动等体育旅游产品。通过2019男篮世界杯、亚洲马拉松锦标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体育赛事,大力发掘“泛体育人群”消费潜力。
  “旅游+商贸”:加快旅游商品的开发、研制、生产,依托“非遗项目”和服装鞋业等轻工业优势,宣传推广东莞餐饮“老字号”,推出“东莞手信”,延展旅游产业链条。完善城市商区旅游服务功能,支持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等建设。
  “旅游+农业、林业、水利”:保护活化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传统农事节庆和民俗表演项目,创新策划开展农事体验、手工艺体验、非物质文化传承研习、科普实践教育等体验性旅游产品;引导民宿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 相关资讯
东莞四大旅游示范项目

  记者在我市全域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东莞目前在建旅游项目有12项,意向旅游项目有38项,其中四大旅游示范项目格外引人注目。
  “东莞记忆”文旅项目:东莞“三江六岸”地区,起于石碣镇,沿东莞水道,途经大王洲、可园、鳒鱼洲、金鳌洲等,一路延伸到水乡道滘。打造“三江六岸”水系文脉的东莞城市客厅,展现东莞记忆。以东莞水道为线,通过建筑修缮、风俗风貌修复、功能活化,串联周边历史景区;充分挖掘东莞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集步行、骑行、船行等多种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文旅路线。
  水乡道滘特色小镇项目:引入大型主题游乐项目,使之成为湾区文化体验新地标。
  谢岗银瓶湖湿地公园项目:主动谋划引进小众高端酒店、特色精品民宿等项目,做好做足山水文章,促进高端休闲度假消费。定位为湾区级生态保育、自然教育以及生态旅游目的地,涵盖湿地保育、湿地体验、湿地生态、文化旅游以及服务配套等多样功能复合型湿地公园。
  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结合我市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整合开发岭南古村落旅游项目,打造“岭南古村落”文旅品牌,茶山南社、茶山牛过蓢、石排塘尾古村落及松山湖生态联合开发;支持东城周屋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建设,以及东江印象等乡村休闲产业。
 杨坝河 发表于: 2018-10-10 08:48:00|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全域旅游 到2020年东莞将打造“一心四区”旅游大格局

源自:东莞时间网
原文标题:发展全域旅游 到2020年东莞将打造“一心四区”旅游大格局</p>

fFQ9-hkvrhpt4397696.jpg
东莞将打造虎门“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图为虎门威远炮台 资料图 记者:陈帆 摄
  东莞时间网讯(全媒体记者 李金健 王红林)昨日上午,我市召开全域旅游工作会议,部署发展全域旅游,推进旅游产业化、品牌化、高端化,实现从旅游输出地到旅游输出地与旅游目的地并重的转变,打造特色多元旅游目的地。
  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棠出席会议。
  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超500亿元
  会议印发《东莞市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我市力争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达5个以上,旅游总收入达500亿元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3000万人次,推动全市全域旅游工作打开新局面。
  肖亚非强调,要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东莞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篇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具有发展全域旅游的扎实基础和突出优势。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厚实,旅游设施较为齐全,交通设施四通八达,客源市场优势明显。另一方面,当前全市旅游产业整体上占比较低、层次不高,我们发展全域旅游亟待破题,全市旅游产业的整体总量不大、占比不高,各级各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迅速行动,奋起直追,把全域旅游加速发展起来,更有力地助推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
  精心打造一批“看山望水锁乡愁”的“东莞记忆”项目
  肖亚非强调,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开发、高质量建设,力争三年打开全域旅游新局面。
  要精心打造一批“看山望水锁乡愁”的“东莞记忆”项目,项目要突显东莞特色、展现东莞味道,让东莞人民记住乡愁,让外地游客品味东莞;要抓好虎门鸦 片战争文化旅游招牌建设,串联林则徐销烟池、威远岛鸦 片战争博物馆和沙角炮台等景点,打造好近代史开篇地代表旅游胜地;要整合古村落旅游资源,做好岭南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活化利用;要精心打造一批拉动高端消费的生活休闲主题项目,要提高我市酒店质量,推动与大型旅游项目联动发展,通过吸引周边地区企业到东莞来办年会、办庆典、游玩娱乐度假等途径,进一步拉动区域社会消费水平。要精心打造一批“标杆性”乡村游项目,东莞有滨水、田园、果园、绿道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富有岭南特色,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优势明显,适合打造“慢旅游”“深体验”“高享受”的东莞乡村游。
  针对当前我市旅游工作的主要目标,杨晓棠从“坚持全区域规划”“坚持全产业发展”“坚持全要素配备”“坚持全社会推进”4大方面工作进行部署,从构建全域格局、加强项目策划、培育旅游产业、提升城市形象、立足“乡村振兴”、融合“旅游+N”等14项内容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重点关注
  “一心四区”逐个看
  按照《东莞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2015--2020年)》,优化“一心四区”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坚持产城旅融合理念,依托东莞“东山、西水、南海、北江、中城”的自然资源和“一中心四组团”的新型城镇化版图,打造“一心四区”的旅游空间布局。
  大东莞城市中心区(“一心”)
  以东城、莞城、南城、万江、寮步、厚街、松山湖高新区为城市休闲中心范围,将东莞城市中心区打造为中央商务休闲区、生态型城市会客厅和智慧旅游集散中心,形成综合旅游产品。
  滨海历史文化游憩区
  整合虎门、长安两镇及滨海湾新区旅游资源,以打造“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文化旅游品牌为引领,塑造“滨海旅游城市”旅游形象,培育邮轮旅游、滨海度假、商务休闲等高端旅游产品,打造成为环珠江口湾区一流滨海旅游目的地。
  岭南古村落文化体验区
  基于东莞岭南古村落分布格局,实施“一园两镇”园区带动战略,依托松山湖优质生态资源,打造茶山南社、牛过蓢、石排塘尾岭南明清古村落群,打造“岭南一流古村落旅游目的地”。以东江流域为纽带,将属于东莞东北组团中的企石、桥头、茶山和石排四镇整体整合,逐步开发东江沿线古村落的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培育古村落观光、民俗体验、文化度假等特色产品。
  森林生态度假区
  基于森林生态分布格局,整合东莞东北和东南组团,将横沥、东坑、大岭山、大朗、黄江、常平、谢岗、樟木头、塘厦、清溪和凤岗11个镇捆绑打造森林生态度假区。统筹开发银瓶山、宝山-观音山、大岭山、大屏嶂等生态旅游地,打造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
  水乡风情休闲区
  统筹发展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包括石龙、石碣、高埗、中堂、望牛墩、万江、道滘、洪梅、麻涌、沙田等镇街。重点整合水乡地区旅游特色资源,发挥生态资源和文化优势,以重大项目引进为核心,发展三船旅游、民俗体验、生态休闲、农业观光等特色产品,打造“岭南第一水乡”的形象品牌。(记者:董珊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真爱你 发表于: 2018-10-10 08:08:00|显示全部楼层

东莞全域旅游工作会议召开:将东莞打造成为特色多元旅游目的地

源自:东莞时间网
原文标题:东莞全域旅游工作会议召开:将东莞打造成为特色多元旅游目的地</p>

li29-hkvrhpt4340889.jpg
昨日,东莞市全域旅游工作会议召开。图为肖亚非出席会议并讲话(记者:郑志波 摄)
  东莞时间网讯(记者:李金健 王红林)昨日上午,我市召开全域旅游工作会议,部署发展全域旅游,推进旅游产业化、品牌化、高端化,实现从旅游输出地到旅游输出地与旅游目的地并重的转变,打造特色多元旅游目的地。
  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棠出席会议。
  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超500亿元
  会议印发《东莞市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我市力争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区达5个以上,旅游总收入达500亿元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3000万人次,推动全市全域旅游工作打开新局面。
  肖亚非强调,要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东莞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具有发展全域旅游的扎实基础和突出优势。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厚实,旅游设施较为齐全,交通设施四通八达,客源市场优势明显。另一方面,当前全市旅游产业整体上占比较低、层次不高,我们发展全域旅游亟待破题,全市旅游产业的整体总量不大、占比不高,各级各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迅速行动,奋起直追,把全域旅游加速发展起来,更有力地助推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
  精心打造一批“看山望水锁乡愁”的“东莞记忆”项目
  肖亚非强调,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开发、高质量建设,力争三年打开全域旅游新局面。
  要精心打造一批“看山望水锁乡愁”的“东莞记忆”项目,项目要突显东莞特色、展现东莞味道,让东莞人民记住乡愁,让外地游客品味东莞;要抓好虎门鸦 片战争文化旅游招牌建设,串联林则徐销烟池、威远岛鸦 片战争博物馆和沙角炮台等景点,打造好近代史开篇地代表旅游胜地;要整合古村落旅游资源,做好岭南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活化利用;要精心打造一批拉动高端消费的生活休闲主题项目,要提高我市酒店质量,推动与大型旅游项目联动发展,通过吸引周边地区企业到东莞来办年会、办庆典、游玩娱乐度假等途径,进一步拉动区域社会消费水平。要精心打造一批“标杆性”乡村游项目,东莞有滨水、田园、果园、绿道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富有岭南特色,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优势明显,适合打造“慢旅游”“深体验”“高享受”的东莞乡村游。
  针对当前我市旅游工作的主要目标,杨晓棠从“坚持全区域规划”“坚持全产业发展”“坚持全要素配备”“坚持全社会推进”4大方面工作进行部署,从构建全域格局、加强项目策划、培育旅游产业、提升城市形象、立足“乡村振兴”、融合“旅游+N”等14项内容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CngS-hkvrhpt4340920.jpg
相关新闻
  《东莞市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打造“一心四区”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东莞市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按照《东莞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2015-2020年)》,优化“一心四区”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坚持产城旅融合理念,依托东莞“东山、西水、南海、北江、中城”的自然资源和“一中心四组团”的新型城镇化版图,打造“一心四区”的旅游空间布局。
  一心即大东莞城市中心区。以东城、莞城、南城、万江、寮步、厚街、松山湖高新区为城市休闲中心范围,将东莞城市中心区打造为中央商务休闲区、生态型城市会客厅和智慧旅游集散中心,形成商务会展、城市休闲、娱乐餐饮、生态度假、文化体验、旅游信息咨询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产品。
  滨海历史文化游憩区。整合虎门、长安两镇及滨海湾新区旅游资源,以打造“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文化旅游品牌为引领,塑造“滨海旅游城市”旅游形象,培育邮轮旅游、滨海度假、商务休闲等高端旅游产品,打造成为环珠江口湾区一流滨海旅游目的地。
  岭南古村落文化体验区。基于东莞岭南古村落分布格局,实施“一园两镇”园区带动战略,依托松山湖优质生态资源,打造茶山南社、牛过蓢、石排塘尾岭南明清古村落群,打造“岭南一流古村落旅游目的地”。以东江流域为纽带,将属于东莞东北组团中的企石、桥头、茶山和石排四镇整体整合,逐步开发东江沿线古村落的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培育古村落观光、民俗体验、文化度假等特色产品。
  森林生态度假区。基于森林生态分布格局,整合东莞东北和东南组团,将横沥、东坑、大岭山、大朗、黄江、常平、谢岗、樟木头、塘厦、清溪和凤岗11个镇捆绑打造森林生态度假区。统筹开发银瓶山、宝山-观音山、大岭山、大屏嶂等生态旅游地,培育森林度假、生态休闲、主题娱乐等特色产品,打造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
  水乡风情休闲区。统筹发展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包括石龙、石碣、高埗、中堂、望牛墩、万江、道滘、洪梅、麻涌、沙田等镇街。重点整合水乡地区旅游特色资源,发挥生态资源和文化优势,以重大项目引进为核心,发展三船旅游、民俗体验、生态休闲、农业观光等特色产品,打造“岭南第一水乡”的形象品牌。

☆ 相关资讯
  “驴妈妈”集团董事长洪清华:
  东莞旅游需要IP引领
  会上,“驴妈妈”旅游网的创始人、“驴妈妈”集团董事长洪清华作“东莞迎来旅游转型最好时代”主题演讲。
  “全域旅游发展,业态是生命力,IP是竞争力,运营是生产力。”洪清华解释,IP是IntellectualProperty(知识产权)的缩写,但从旅游的角度认识,IP就是独特识别物,代表的是稀缺性、唯一性。
  洪清华说,全域旅游的成败,不在于全域美景,而在于是否用IP打造出旅游产业项目。同样的,东莞的旅游,也要精细化,抓品牌建设、IP引领。
  “对于东莞旅游,我认为可以从东莞酒店、东莞制造、东莞文化、东莞生态四个方面来抓。”洪清华说,比如东莞的制造,世界闻名,可以考虑如何将其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东莞的岭南古村落很有特色,松山湖现在也很火,大家都知道它有个华为小镇,完全可以将岭南古村落和松山湖结合起来,将乡村振兴建设、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度假旅游目的地等几个概念融合起来,打造一两个网红酒店、网红美食店,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IP。
 真爱你 发表于: 2018-10-8 10:25:26|显示全部楼层

全域旅游提升海口黄金周“含金量”

源自:海口市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全域旅游提升海口黄金周“含金量”
  2018年国庆假期,海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前谋划、严密组织,圆满地实现了假日旅游市场“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的目标。从四川内江自驾到海口旅游的王娜娴说,港口没有碰上堵车,各类活动丰富,一切秩序井然,有机会还会再来细细体验海口。
全域旅游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加速

随着全域旅游创建深入推进,“点、线、面”全面发力,海口特色街区、万绿园、凤翔湿地公园、五源河湿地公园等旅游吸引物的成功打造,民俗文化游、滨海特色游、生态乡村游、城市美食游等成为市民游客节日出行的首选。10月1日,央视财经频道《致敬改革开放40年》的直播中,滨海大道灯光秀震撼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10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展播了海口湿地的迷人风光,颜值和品质兼具的海口湿地成为市民游客假日游玩的绝佳去处。
国庆长假,海口推出众多充满趣味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旅游+”节庆活动。“火山口公园杯”2018海南省舞龙舞狮公开赛将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火山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结合,让游客感受到海口旅游、文化的独特魅力;10月1日晚,海口五源河体育馆举办的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海口巨星演唱会,吸引了全国众多歌迷在海口共享佳节;省博物馆举办的“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成就展”、“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情景再现等展出,让游客欣赏古文物之美,领悟中华文化精髓的同时,感受着海南30年来的辉煌巨变。
10月5日,海口骑楼老街的“海南八音”民俗表演受到央视《朝闻天下》的关注报道。

主题产品丰富海上旅游成新亮点

国庆期间,海口推出了“轻奢慢游、惬意度假”“小资文艺、自由行”“看山观海、邂逅海口”“滨海夜游、梦幻假期”“欢乐亲子、赏秋露营”“美丽乡村、赶海摸螺”“骑行徒步赏秋、红色之旅”等七大旅游线路产品。各大景区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如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举办国庆欢乐大游园活动、假日海滩开展国庆亲水运动嘉年华等活动,为游客市民献上诚意满满的国庆厚礼。
此外,由海口水上飞机、“日游海口”和“夜游海口”组成“海上看海口”的海上旅游产品构建成“海陆空”多角度、立体式的观光体验,备受市民游客的欢迎。海口国家帆船帆板基地公共码头对外试开放体验,市民游客免费体验游艇出海观光、摩托艇体验、皮划艇体验、冲浪板体验等观光体验及休闲运动,丰富了海上旅游新体验,成为海口市海上旅游一大亮点。
维京邮轮“猎户座号”到访海口,是59国免签政政策实施以来第一艘邮轮,也是继维京邮轮“太阳号”今年3月首访海口后,“维京”系列邮轮的再度来访。但本次长假也暴露出海口周边游、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不足,文旅融合、游学、民俗类等产品有待进一步研发等问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壳子 发表于: 2016-1-7 08:24:00|显示全部楼层

开发模式

  全域旅游的形成都是要遵循点──线──面──网络的开发原则。勇先创景依据此原则,纵观全域旅游开发实践情况,可以总结出五种典型全域旅游开发模式。开发过程中也可以是两种或几种开发模式的结合。

  1. 龙头景区带动型
  这种开发模式以龙头景区为核心,以其为点向外扩张,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打通各龙头景区大动脉,形成多个龙头景区齐发展,带动周边的城市、乡镇、小型景区景点、村庄等,形成一个全域有机循环网络,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促进“景城一体化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 城市全域辐射型
  以城市旅游目的地为主体,依托动、植物园,大型娱乐场所,特色的购物街区,名胜古迹等知名旅游场所及优越的旅游产品,利用其便利的交通、完善的配套服务等优势资源,以都市旅游为撬板,辐射和带动郊区、乡镇、村庄、小型景区、景点等全面发展。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互补、优势互动的城乡旅游大市场。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等“多规合一”,以旅游引领新型城镇化。

  3. 全域景区发展型
  把整个区域看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可开展旅游城镇、旅游村落、风景庭院、风景园区、风景厂矿、风景道等建设,按照点、线、面、网的原则,进行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深入开展全域旅游建设,实现“井井(景景)有条”的大旅游景象。

  4. 特色资源驱动型
  这种开发模式依据区域内特色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驱动型、人文资源驱动型、人文自然复合驱动型。三种资源驱动型同样也遵循点、线、面、网的原则。自然资源驱动型主要借助区域内普遍存在的高品质的自然资源,如山地景观、湖泊湿地等,较注重自然与生态、休闲性、参与性活动等的结合;人文资源驱动型主要借助区域内普遍存在的高品质的人文资源,如名胜古迹、历史传说等,以文化进行串联;复合型则是自然与人文资源普遍存在的区域,以自然为基底,文化为魂,推动全区域发展,如生态古村落、文化景区景点等。三种类型均与大众健康、文化、科技、体育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开发出健康养生、避暑休闲、度假疗养、山地体育、汽车露营等旅游新业态,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形成特色旅游目的地。

  5. 产业深度融合型
  从产业角度出发,利用“旅游+”和“+旅游”方法,使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及与文化、商贸、科教、体育、宗教、养生、教育、科研等行业的深度融合,规划开发一批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跨界旅游产品,推动全域旅游要素深度整合,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6-1-7 08:24:00|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及转变

发展架构
  全域旅游发展要着眼于市场要素的配置,有的放矢,破“全”、立“逻辑”、找“抓手”、达“目标”,绿维文旅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本质将其发展架构总结为“三网、两+、五层次”。

  1. 架构
  旅游交通、旅游公共服务、智慧旅游三个网的发展,构成了景区全域化发展的一层结构;全域旅游是融合区域水利、农业、工业、文化等资源优势,在创意设计与优势资源整合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与“旅游+”概念提升休闲游憩交互体验,形成自主旅游生态圈,进而撬动旅游发展结构的变革,用“旅游+”包装项目,用互联网刺激和提升项目;全域旅游是集景区、乡村、综合体、小镇、城市这五个层面都涉及到的旅游发展结构,景区景点要结合乡村、结合综合体、结合小镇、结合城市,形成全域旅游的发展架构。

  2. 本质
  准确把握全域旅游内涵特征与发展架构,是有效落实全域旅游战略目标的基本前提。深入剖析全域旅游的概念内涵,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于全局性、空间性、带动性、整合性和共享性五个方面。全域旅游是一种区域旅游发展理念,更是一种旅游发展价值追求。要以质量价值目标、治理价值目标和共享价值目标作为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价值追求,以增强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认识
  全域旅游是对当前景区景点旅游方式的重要变革,赋予了旅游新的内涵,标志着旅游业发展进入了崭新阶段。但各地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尚需深化几个认识,把握好关键点。
  第一,全域旅游不是到处搞旅游开发、到处建设景区景点。全域旅游强调的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突出合理布局和保护性开发。要认识到,全域旅游到处都是风景而非到处是景区景点,到处都有接待服务而非到处都是宾馆饭店,真正做到该保护的地方保护得更好,可开发的地方开发得更好。
  第二,全域旅游不是同一模式发展,没有条件的不可盲目大干。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一系列标准,这是示范区共同达到的基本要求,但并不是说全域旅游要按照一个模子建设。全域旅游的发展有多种模式和路径,各地应在把握中央和省委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色积极探索。
  第三,全域旅游不是全面同步建设。全域旅游注重区域协调、统筹建设,要求协调好旅游与社会经济其他部门、旅游区与生态区文化区等的关系,使得区域内的建设有空间层次和时间序列,形成差异化发展,避免恶性竞争。
  第四,全域旅游不是包罗万象的战略。全域旅游建设要围绕旅游业切实进行改革创新,更好发挥旅游业的综合优势和带动作用,不能不加选择地搞“旅游+”,必须结合实际、认真规划、细致部署,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九大转变
  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具体要实现九大转变:
  一是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行多规合一,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实现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的有效结合。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例如,要从景点景区和城市的旅游厕所革命拓展为景点景区内外、城乡一体推进的全面厕所革命。
  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实行分类改革,公益性景区要实行低价或免费开放,市场性投资开发的景点景区门票价格也要限高,遏制景点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快势头,打击乱涨价和价格欺诈行为,从旅游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阶段走出来。
  三是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依法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实现导游执业的法制化和市场化。
  四是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引导旅游需求,实现旅游供求的积极平衡。
  五是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
  六是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充分调动各方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以旅游为导向整合资源,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建立旅游发展共建共享机制。
  七是从景点景区围墙内的“民团式”治安管理、社会管理向全域旅游依法治理转变。旅游、公安、工商、物价、交通等部门各司其职。
  八是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
  九是从仅是景点景区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最终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这是区域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旅游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大趋势,代表着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理解误区
  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建景点景区、到处建宾馆酒店,恰恰相反,全域旅游更加关注景点景区、宾馆酒店等建设的系统性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景点景区、宾馆酒店建设和管理仍然是必要的,而且要提高质量、层次,但这不是工作的全部。在全域旅游格局中,到处都是风景而非到处都是景点景区,到处都有接待服务而非到处都是宾馆饭店。千万不能把增加景点景区和宾馆饭店数量、扩大规模等同于发展全域旅游。要防止出现景点景区、宾馆饭店“遍地开花”,四处泛滥。
  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进行旅游开发。全域旅游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开发性保护模式。全域旅游强调的是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通过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功能、旅游要素和产业布局,更好地疏解和减轻核心景点景区的承载压力,更好地保护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9 19:00,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