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73|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少数民族赓续优良传统 守护好神圣国土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苏翠薇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当地群众素有爱国守边的光荣传统。不久前,该县班洪乡、班老乡9个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佤族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情况,表达了世世代代跟着共产党走、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的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8月19日给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进一步激发了边疆人民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和信心。
  阿佤人民历来有保家卫国的优良传统
  阿佤山地处中缅边境,阿佤人民历来有保家卫国的优良传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
  位于沧源西南部的班洪乡与缅甸接壤,明清时称“葫芦王地”。1885年,缅甸沦为英殖民地后,英殖民者开始觊觎我阿佤山的矿产资源,以中英会勘滇缅界为借口,以武力威逼,明则探矿调查,暗则企图占领我班洪炉房等处银矿。1933年起,英殖民者的侵略行径更加肆无忌惮,引起了我边界各族人民极大愤慨,17个佤族部落首领(含西盟)联名发表《告祖国同胞书》,慷慨激昂地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决心:“我阿祖阿公之世世相传,守土有责,覆亡之祸日迫,绝种之恨将成,上难以见冥灵之阿祖阿公,下更何颜于后世耶?”“吾佧佤山,虽地瘠民贫,亦有数千里之地,数十万户之民,居天然之险,恃果敢之勇,宁血流成河,断不作英帝国之奴隶,即剩一枪一弩一银一妇一孺,头颅可碎,此心不渝;而心而后,本自觉自卫精神,置之死地以求生,恃强野横,毫不畏惧。”
  1934年2月8日,在班洪王胡玉山的领导下,阿佤山各部落剽牛盟誓,以弓弩、长矛、大刀、标枪、火 药、土炮等为武器,兵分三路英勇抗击英殖民者。由于英军的武器装备精良,我方损失惨重,加之国民政府不当干预,我方被迫转为游击战,持续与英殖民者进行顽强斗争。这一历史事件,史称“班洪抗英”。
  班洪、班老人民爱国抗英斗争很快得到西南边疆各地的响应和支持。双江、景谷、澜沧、耿马等地民众汇集组成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与佤族抗英民众配合作战,快速收复失地。
  在阿佤山西盟片区,英殖民者提出“以孔明山为界”,向“部示线”以东扩张200余平方千米的无耻要求,并开炮恫吓我方。在原西盟区长张石庵及其他爱国人士组织下,西盟各族群众扛着火枪、土炮,手持铁矛、长刀等,以向中方代表“拜年”为名,向英方示威抗议。
  抗击英殖民者的呼声高涨,在全国各地一些城市和海外华侨、留学生群体中,人们以结社、游行、发表文告等形式进行声援。1934年4月3日《云南民国日报》刊发的《告全国同胞书》,揭露了英殖民者企图通过蚕食班洪(包括西盟)一带,连接缅甸密支那,经南定河驿道通往昆明等地的侵略阴谋。国人共同谴责英殖民者的侵略行径,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抗英保国,这极大地鼓舞了阿佤人民的斗志。
  战争持续半年多,经过浴血奋战,阿佤人民夺回了炉房、南大等地,用鲜血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
  1942年日本侵略军入侵阿佤山后,沧源成立佤山抗日游击队、滇黔绥靖公署云南省政府班洪自卫支队等抗日组织,英勇斗争。1949年,岩帅地方民族武装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与沧源保卫战、沧源剿匪战等,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作出了贡献。
  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沧源县加快脱贫攻坚步伐,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看病住院、子女上学等都有了保障。到2019年底,该县67个贫困村、4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阿佤人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赓续保家卫国优良传统,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坚持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前,佤族等“直过民族”饱受压迫和歧视,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社会发育迟缓,生产力水平低下。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亲切关怀下,阿佤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阿佤人民在党的带领下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阿佤人民的新生活。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阿佤人民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守护好神圣国土。
  厚植家国情怀。家国一体、家国同心,既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深层逻辑,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支撑。阿佤人民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历来秉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牢固树立个人、民族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大局意识。新征程上,阿佤人民要进一步厚植家国情怀,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将个人前途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将深厚的家国情怀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增强文化认同,增进民族团结。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盟誓是佤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剽牛、喝鸡血酒、明誓且以生命履约这种仪式,来凝聚共识、团结力量。班洪抗英过程中,人们以盟誓的方式,激发爱国热忱,实现团结合作,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在阿佤山,以班洪抗英精神为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阿佤人民与祖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传统绵延不断。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新征程上,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推动广西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这可能是重逢最好的模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0 00:53, Processed in 1.778404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