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染姐|查看: 13644|回复: 61
[文化·节日] 

回应观众热情 成博初一临时开馆半天近4000人参观

 [复制链接]
 奥燕 发表于: 2017-11-22 11:38:00|显示全部楼层

140件织锦国宝今日亮相成博

XaHT-fynwnws1306619.jpg

源自:成都晚报

  今日,《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将在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成都向公众展出。该展汇集了来自成都博物馆、蜀锦织绣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的馆藏精品140余件(套),能够系统展现我国历代蜀锦、宋锦、云锦、壮锦的织锦特点,弘扬中国传统织锦文化。

可看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
  织锦是古代最贵重的织物,历来就有“寸锦寸金”之说,因为锦的生产工艺要求高、织造难度大,极耗工时。成都作为蜀锦的诞生地,是“锦行天下”展的四锦产地的最后一站。“三大名锦”蜀锦、宋锦、云锦以及特色民族织锦壮锦将在成都博物馆汇集,从锦的源流发展、技艺演变、功能应用等方面展示历代织锦特点。
  在此次展览上,观众可看到著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该织锦,它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是汉代成都织造的蜀锦护臂,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国家一级文物。
  苏州丝绸博物馆书记、副馆长,漳缎织造技艺传承人王晨曾亲往新疆尼雅古城考古发掘现场研究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她明确地表示,毫无疑问,“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产自蜀地,就是蜀锦。

唐代蜀锦每年只露面十余天
  据成都博物馆总策展人黄晓枫介绍,成都博物馆藏品“缠枝宝花团窠花卉纹锦半臂”唐代蜀锦将在此次展览上首次对公众亮相,这件半臂衫出土于丝绸之路沿线,是目前存世的最完整的唐代蜀锦半臂衫之一,这件半臂衫是以一幅完整的蜀锦裁剪制作而成。
  唐太宗时,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窦师伦组织设计了许多锦、绫新花样,以团花结合雉、斗羊、翔凤、游麟等动物纹样织成,因为窦师伦被封为“陵阳公”,故这些纹样被称为“陵阳公样”。此次展出的这件“缠枝宝花团窠花卉纹锦半臂”的图案就是典型的“陵阳公样”。
  在成都博物馆曾展出过一件唐代“宝相花纹半臂”,是以蜀锦拼接而成的。记者看到,同为半臂衫,此次展出的这一件更为完整,型号也更大,似乎穿着的人身材更为高大。
  据黄晓枫介绍,这件珍贵的“缠枝宝花团窠花卉纹锦半臂”只能在开展后展出两三天,随后就要回库保护一段时间,再重新露面展出,因为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该展品全年展出时间不能超过十五天。
  蜀锦织绣博物馆珍藏的“黄地联珠对鹰纹锦”、“红地联珠小花羊首纹锦”、“对鸭纹锦”等唐代古锦将在此次展览上亮相,还有一件北朝至隋时期的黄地对波联珠龙凤锦也将与公众见面。

展会将持续到明年三月
  苏州丝绸博物馆书记、副馆长,漳缎织造技艺传承人王晨表示,蜀锦、宋锦、云锦为中国三大锦,其中蜀锦为三大名锦之首,历史最为久远,而且对苏州宋锦、南京云锦的织法都有重要影响,其中宋锦主要是受到了唐朝蜀锦织法的影响,而云锦则主要是受到了明清蜀锦织法的影响。
  在此次展览上,观众还可一睹明代宋锦的代表作“橙地盘绦四季花卉纹宋锦”,该织锦的图案继承和发展了唐宋以来的盘绦纹,用蓝、绿、红、黄等多色彩纬及金线织成,其花绦的末端互相勾连,结成盘绦的几何骨架,内填四季花卉,寓意长寿富贵。
  “清·紫色云龙杂宝纹妆花绸单蟒袍”则是云锦中的代表作品,这件织绣为圆领,前后及左右四开裾,马蹄袖,紫色绸质,领边、衣襟用金料镶边。袍服用片金线以妆花工艺织九条五爪金龙,间隙织有五彩祥云、杂宝等纹样,下摆织海水江崖纹,质料轻薄,多为夏季穿着。
  壮锦代表图案蟒龙纹也将在此次展览上与观众见面,该图案因中大八边形里圆点纹组成的纹样形似蟒蛇皮而得名。在壮族,民间有把蟒蛇当小龙的习惯,并在图案上表现得极为抽象。该织锦作品还展现了蟒龙在空中释放云雷之气的场景,这是壮族人民对空间宇宙观的一种表达。
  此次展览为免费向公众开放,将展出至2018年3月4日,观众可至成都博物馆负一楼临展厅观展。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 ◎摄影:孙琳
 大卫 发表于: 2017-10-26 09:38: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揭秘成博如何保护莫奈的画作

dtIH-fymzzpw2611909.jpg


  莫奈画作《睡莲》
Dt_z-fynfvfi0926760.jpg


  学生参观金沙“太阳神鸟”(资料图片)
0qIA-fymzzpw2612269.jpg


  来自法国的展品修复师露易丝·克兰女士修复画作
▲ 天府早报记者段祯实习生赵文敏 ◎摄影:赵霞
  近段时间,《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展厅内每一个厅都摆放了除湿机,多台机器随时监测并控制展厅的温湿度。除此之外,早在展品刚到馆时,还有一位特殊的文物“保镖”──来自法国的展品修复师露易丝·克兰女士随展而来。正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所展现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更多时候都在游客看不见的地方挥洒汗水,那么,成都本地的博物馆对于不同的展藏品又有哪些保护措施呢?近日,天府早报记者分别采访了成都博物馆及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将文物保护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成都博物馆
护送
运输车自带温控系统
修复师全程跟随

  此次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展出了来自法国圣埃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51幅馆藏画作。莫奈、毕加索、马蒂斯、苏拉热等大师画作纷纷华丽亮相。莫奈的圆形《睡莲》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这幅直径80厘米的圆形《睡莲》也是法国圣艾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从法国到北京,再从北京到成都,展览中的这51幅画作,不仅有中法两国护送师保驾护航,更有法方专业的展品修复师全程跟随。据成博方面透露,在点交期间,专业人员拿着手电一寸一寸细细检查每一幅画作,如发现有损坏,修复师立马进行修复。
  而成都博物馆对于这批展品的保护措施,从早前的运输就开始了。油画运输对于温湿度的要求也极其严格,因此本次从北京将画作运往成都,使用的卡车为带有温控系统的封闭式卡车,车内全程开启温湿度控制设备,实时监控车内的温湿度,以达到油画作品的温湿度需求。
  当展品抵达成博时,并未立即开箱点交,而是放置了一天后才开箱检验。原来圣埃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对画作所处的环境十分重视,画作到达后,必须要搁放24小时适应当地的温湿度。

展出
重要展品进定制展柜
裸展画也有隐形保护

  成博相关人员介绍,保存油画环境的温度应在15-25℃,上下不超过2-5℃,温度过高会导致油画翘曲变形,油绘层老化脆裂,画面变深发黑易沾灰;而低温会导致油画油绘层老化脆裂,在搬运时易受损伤。同时,油画通常最适合的环境湿度应在50%~60%,在太湿的环境下,油画容易吸湿膨胀,造成油绘层与基础脱离或部分空鼓,油质变黄、变质,油画生霉腐朽等。因此,温湿度恒定是油画完好保存的关键。
  与以往展览不同的是,行走在展厅中,每进入一个单元小厅,便可以看见一台“立式空调”。但这些大家伙并非空调,而是除湿机,是为本次展览特地购置的除湿设备,上面有清晰的湿度与温度数,以便工作人员随时监测厅内温湿状况是否符合文保条件。为了达到文保要求,使展厅内的温湿度变化相对稳定,最大程度减少对画作的影响,成都博物馆除了增添除湿设备,更将重要展品“存”进恒温恒湿的定制展柜。
  画作与普通文物相比,对光照更为敏感,而展览开幕之际,受到众多观众喜爱,大量观众拍照时出现忘记关闪光灯的情况,为避免珍贵画作受到太多闪光灯的“洗礼”,本次展览明令禁止观众拍照。
  除了重点展品,其他数幅画作都是裸展,工作人员用印有展品介绍的展台将参观者与画作隔开了1.5米,拉起一条隐形的“保护线”,馆方人员还提醒观众,欣赏画作时切勿伸手触摸,与“大师们”产生距离才能看到美。

金沙遗址博物馆
开放式空间:
遗迹开放,保护手段跟实验室一样

  对于第一次走进金沙遗址的观众来说,遗迹馆无疑为他们带去了视觉上的震撼。金沙遗址博物馆研究部罗主任表示,博物馆在保管、保护文物的同时也承担着公众教育的功能,开放的展出空间可以让参观者更直观地了解文物发掘信息。
  这样的开放式展示空间,提升了观众的参展体验,同时也加大了馆方的现场管理难度,罗主任透露:“遗迹馆内每天安排安保人员全天候巡视,展陈人员定时巡查,同时配备两名专业的技术工人对遗址本体开展保护工作。”
  博物馆还在遗迹馆内多点布控,全方位监测温湿度、二氧化碳、紫外线等方面的数据,“虽然它是开放给观众的,但是在文物保护上的手段和措施还是跟实验室里一样。”另外,为了使出土的象牙、鹿角、獠牙和乌木得以妥善保存,遗迹现场裸露的文物都经过了科学的文保手段处理。也是基于“保护”的初衷,一部分象牙做了回填处理。

陈列文物:
“保险箱”多次更换,环境实时监控

  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馆文物大多都在展示柜内展出。柜体相当于文物的“保险箱”,柜体使用的材料都经过严格筛选,柜内的光照、紫外线及有害气体释放量都得到严格控制,温湿度也必须满足每类器物的特殊需求。
  “开馆十年间,金沙遗址博物馆对陈列柜体进行了多次更换,为文物提供密封性,安全性,稳定性更好的展示空间,去年博物馆为四展厅的珍贵文物更换了全新的柜体,不久前还完成了二展厅两个柜组的改造。”罗主任表示,展厅及柜内的环境实时监测工作也得到推进,百余台监测终端将文物的保存环境状况传送至网络监测平台,“为文保人员‘问诊’提供一手数据,一旦发现问题,馆方立即采取调控措施干预,保证展厅内的文物都处于‘洁净、稳定’的环境中。”

幕后
金沙的玉器
照度要求严苛

  高贵灿烂的金器、神秘诡异的青铜器、色泽艳丽的玉器和生动写实的石器,展现出金沙先民关于族群的历史记忆,但这些珍贵藏品要保持“最佳状态”,却有着在常人看来近乎于“苛刻”的要求。
  例如铜器的保护就是金沙馆面临的一个难题,成都地区全年的相对湿度很高,如果碰上雨季,相对湿度能达到90%以上,“这时就要通过调湿设备或材料,将湿度降至45%左右。”金沙遗址博物馆研究部罗主任说,国家关于博物馆的展陈照明有规范标准,但金沙的器物有很多“个性”,例如玉器。“金沙出土的玉器表面色泽丰富,照度过高对玉器表面色泽有损害,因此金沙的玉器照度会比相应的标准更低,控制在小于等于200LX的范围内,色温在3300K以内。”
  采访中,罗主任还提到了一个小插曲,金沙遗址博物馆常年与海外博物馆合作,在文物外展和运输过程中如何进行保护?金沙馆的藏品曾漂洋过海到美国办展,当地环境干燥,而展厅缺少调控设施,在中方的要求下,博物馆利用在展厅内存放水等传统办法,实现了湿度增加,“出现类似情况,博物馆不会置之不管,更不能让文物在异乡‘水土不服’。”
源自:天府早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花花大姐 发表于: 2017-10-9 11:38:00|显示全部楼层

国庆期间15万人成都博物馆观展 莫奈热度不减

源自:中国新闻网


  成都博物馆门口排成长龙的队伍。 钟欣 摄

  成都博物馆门口排成长龙的队伍。 钟欣 摄  中新网成都10月9日电(岳依桐)8日,记者从成都博物馆获悉,截至当日,国庆假期成都博物馆在每日限流2万人的情况下,共接待观众约15万人次。
  据了解,于9月27日盛大开幕的《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暨<陈像·蜕变>摄影展》,是成都博物馆首个高规格、高品质的艺术大展。自开展后人气就十分火爆,至今依然没有“退烧”的迹象。
  据悉,此次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展出了来自法国圣埃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51幅馆藏画作。展出作品涉及法国大革命后的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立体主义、野兽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等十余种艺术流派。莫奈、毕加索、马蒂斯、苏拉热等大师的画作纷纷华丽亮相。
  其中人气最高画作的非莫奈的圆形《睡莲》莫属。作为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这幅直径80厘米的圆形《睡莲》也是法国圣艾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据了解,莫奈一生画了约250幅《睡莲》,其中却仅有4幅为圆形构图。
  国庆假期首日,观众们便在成都博物馆门口排起了长队。而随后的几天内,无论晴雨,博物馆门口转了好几个弯儿排着的“长龙”仍然没有缩短的势头,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同时,成都博物馆还配套举办了27场花样翻新的社教活动,共有近2000人深度体验了博物馆的内涵和趣味。
  从上海来成都旅游的吴女士一家在展厅里停留了大半天,她向记者表示,“没想到成都除了璀璨的历史之外,还有这么好的西方艺术展览,打破了我们在这里只停留2小时的原计划。” ●
 红英 发表于: 2017-10-3 08:35:00|显示全部楼层

排队三小时只为看展 国庆首日成都博物馆人气爆棚

源自:中国新闻网
排队三小时只为看展 国庆首日成都博物馆人气爆棚
V6HU-fymmiwm3516506.jpg
  图为成都博物馆门口排队的观众们。 钟欣 摄
  中新网成都10月2日电(岳依桐)国庆假期首日,前来成都博物馆参观新鲜开展的《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暨陈像·蜕变摄影展》的市民们一大早便排起了长队。
  记者注意到,在距离博物馆正门10米处立着一块指示牌,上面写着“距离入馆还需排队等候约30分钟,请耐心等候。”,尽管如此,等待入馆参观的观众人数仍居高不下。
  截至1日下午16时30分,成都博物馆门口的等候队伍仍长达百余米,长长的人群在天府广场上蜿蜒徘徊。
DzDh-fymmiwm3516520.jpg
  图为成都博物馆内排成长队的观众们。 钟欣 摄
  当日,成都博物馆的策展团队为市民们献上了第一份国庆礼物。上午11时,60位报名成功的观众应约前来,在两位策展人员地带领下,穿过180年历史,解读库尔贝、莫奈、毕加索等大师原作,重走法国艺术“现代之路”。
  记者观察到,策展人讲解期间,不少观众边听边记录,不时与讲解人交流互动。而当讲解结束时,部分观众仍不舍离开,围着策展人强烈要求加场。
  “有没有人去过巴黎?”、“有没有人知道德拉克洛瓦?”随着策展人热场提问,观众逐渐被带入到属于艺术的世界。法国大革命后艺术风格从浪漫到现实的转变、俄尔普斯里拉琴的故事、毕加索与圣埃蒂安博物馆的渊源……遥远的、陌生的西方艺术随着策展人的讲解被拉近到观众眼前。
  已经是二度看展的余先生表示,这是场非常难得的讲解体验,“策展人不仅系统地介绍了西方艺术流派,还说了很多有意思的背后故事。”
  据悉,成都博物馆将陆续推出类似活动,加深观众对此次展览的理解,连接观众与艺术之间的桥梁。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蜀猴 发表于: 2017-10-2 09:22:00|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博物馆再现观展盛况 超两万人次入馆看睡莲

源自:四川日报
mRl1-fymkwyt6862823.jpg
  (记者:吴晓铃)继年初的“丝路之魂”文物特展后,成都博物馆“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暨《陈像·蜕变》摄影展”再现排队观展盛况。国庆、中秋大假首日,涌入博物馆看展观众超过两万人次。
m0lf-fymmiwm3489104.jpg
  记者从成都博物馆了解到,10月1日上午9点以前,博物馆门前就开始有观众排队等候,截至下午4点30分,博物馆门口的等候队伍仍达百余米。记者注意到,在距博物馆正门10米处立着一块指示牌,上面写着“距离入馆还需排队等候约30分钟,请耐心等候”,尽管如此,等候的人数仍居高不下。“就想趁假期,来看看莫奈著名的价值两亿元人民币的《睡莲》。”不少观众笑称。据了解,为方便观众更好地了解西方绘画艺术,策展人在大假首日为60位报名观众进行了展览的专题讲解,解读库尔贝、莫奈、毕加索等大师原作。
  
 dejiao 发表于: 2017-8-4 10:22:01|显示全部楼层

福感寺新出土菩萨头石像 首次亮相成都博物馆

源自:成都晚报
  上月初,本报曾报道过《唐代诗人刘禹锡记录的福感寺在实业街被发掘》,昨日,成都晚报记者获悉,福感寺新出土的两尊菩萨头石像已经亮相成都博物馆“喧然名都会”展厅。

考古新发现亮相博物馆
  成都博物馆二三楼“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展厅,在整修一个半月后,近日重新向公众开放。有观众惊喜地发现,去年到今年最新考古发掘的两尊福感寺菩萨头石像已在展厅中亮相。从去年至今,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发掘,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实业街原实业宾馆附近发现福感寺遗址,出土了1000多块刻有《金刚经》《妙法莲华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等佛教经典的经版,多达五六百块佛、菩萨、罗汉、天王、伎乐等石刻造像残件及蟠龙碑首、模印密檐塔砖、有铭文的琉璃瓦等建筑构件。此次成都博物馆展出的福感寺遗址出土菩萨头石像,面像饱满圆润,头梳高髻,戴化佛冠,面部庄严祥和,是研究成都唐代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赵廷隐墓伎乐俑配上了乐器
  2010年,后蜀宋王赵廷隐墓在龙泉驿十陵街道被发现,墓中出土2020多尊正在演奏乐器的女乐俑,能组成一支完整的彩绘陶俑乐队,现陈列于成都博物馆。其中一些女乐俑手里拿着排箫、笛子、琵琶等乐器,另一些乐俑却只有演奏的手势。古代成都展厅重新开放后,观众惊喜地发现,在这组伎乐俑的陈列柜里,又多了7件乐器文物。
  成都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去年开馆之时,这些乐器文物还处于修复保护的阶段,不能跟自己的“主人”一起上展。直到现在,经过文保人员严谨细致的修复和测试,终于达到了展出条件。
⊙记者:汪兰 ◎摄影:王欢

  原标题
  福感寺新出土菩萨头石像 首次亮相成博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老乡亲 发表于: 2017-8-1 09:22:01|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博物馆开放时间延长3.5小时 市民晚上有去处

源自:华西都市报
  “老是觉得时间不够,所以不停地催孩子。”家住金牛区的张先生,暑期常带孩子到成都博物馆看展览,但每天下午5点,成都博物馆就要闭馆,张先生不得不时常催促儿子“快快快”,“我们一般都是下午去,逛展本来就比较费时间,不抓紧点,担心下午5点前看不完。”
  作为成都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天府广场西侧的成都博物馆平常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点至17点,16点30分后就会停止进馆,每周一还会闭馆。
  从8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不定时工作制后,像张先生一样的家长就可以带着孩子安心看展了──新政实施后,成都博物馆的夏季闭馆时间将从17点延长至20点30分。
  发布会上,成都市文广新局局长师江介绍,成都市属博物馆将统一执行夏季时段(5月1日至10月31日)和冬季时段(11月1日至4月30日)制度。成都博物馆夏季时间开放时间为9点至20点30分,冬季时段开放时段为9点至20点。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夏季时段开放时间为8点至20点,冬季时段开放时间为8点至18点30分。而市属文、图两馆,成都市文化馆和成都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均为9点至20点30分。
  同时,成都各区(市)县文广新局将参照市局做法,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不定时工作制实施方案。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殷航谢燃岸
  
 花花大姐 发表于: 2017-7-20 17:38:54|显示全部楼层

成博“石湾窑陶瓷展”开幕 最纯正的岭南文化来了

hzAH-fyiiahy3668171.jpg
日月神

  成都7月18日消息(记者:江瑶 摄影报道)</b>7月18日下午,今年夏天的新展──佛山石湾窑陶瓷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幕,即日起至10月31日,展品将在三层四号临展厅展出。炎炎夏日,跟随这阵岭南清风,成都博物馆将给观众带来一段历史与艺术的故事。
  在本次有来自佛山石湾窑的109件(套)陶瓷精品文物与公众见面,其中包含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56件,珍贵文物数量过半,均是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馆藏石湾陶瓷精品。
  佛山市博物馆副馆长王海娜告诉四川新闻记者,石湾窑陶瓷器以釉色丰富、斑斓多彩著称,此次展出文物分为人物、动物、器皿、瓦脊和微塑五大部分,其中人物塑像47件,动物塑像14件,艺术器皿44件,瓦脊微塑4件,都是石湾窑中最为人所称道的类型。
  王海娜对屋脊文化研究颇深,在今天的采访中,她也向四川新闻网网友介绍了本次展览中亮点之一的展品──日月神。”她说,《五运历年记》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神是盘古双眼所化,左眼日神,右眼月神,从而形成民间“男左女右”的习俗。这尊日神、月神分别作粤剧舞台上老生与旦角的身段扮相,原陈设于佛山祖庙屋脊之上,用于祈祷建筑和民众平安。
  此外,两个绾鬓束发的童子,一个持禾穗,一个捧彩盒,谐音“和”、“合”。“和合二仙”一向是主管家人团聚、生活和睦的喜神与爱神。
  当然,精品不止于此,记者看到,现场藏品中不仅有神像,更有生活气息浓厚的塑像。在白釉李白倚缸醉眠坐像中,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把李白醉酒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后来的艺术家借此题材,将李白醉酒后休憩憨态表现得灵妙传神,正应和诗中“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的情景。
  清代的蓝釉长颈瓶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据了解,此瓶施釉为传统“广钧”手法,先施蓝釉再撒上点点白釉,两种釉色在高温条件下相互交融,釉色优美,是典型的石湾窑仿宋钧釉的佳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老乡亲 发表于: 2017-7-19 08:22:00|显示全部楼层

闽南表情包亮相成都博物馆 极富岭南人审美情趣

源自:华西都市报
vAzC-fyiakwm1114572.jpg
  闽南“表情包”亮相成都博物馆 极富岭南人审美情趣
Kt6f-fyiavtw0274026.jpg
  闽南“表情包”亮相成都博物馆 极富岭南人审美情趣
xIfl-fyiavtw0274038.jpg
  闽南“表情包”亮相成都博物馆 极富岭南人审美情趣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讯(见习记者:陈荷)一尊尊来自闽南的“表情包”公仔被成都博物馆的布展人员安放在展厅里,它们或活泼可爱,或嫉恶如仇,或脉脉含情,极富岭南人的审美情趣。7月18日下午,由成都博物馆与佛山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夏日新展──“石湾是个美陶湾”即将拉开序幕,即日起至10月31日,展品将在三层四号临展厅展出。
  7月13日晚,本次展览的所有文物运抵成都,工作人员经过三天的精心布展,一场极富艺术感、充满乐趣的文物展即将出现在观众眼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于17日受邀提前探营,见证布展过程。

展品丰富 109件石湾陶优秀作品与观众见面
  “本次展览将展出来自佛山石湾窑的共109件,包括明、清、民国及现代石湾陶的优秀作品。”本次展览负责人李雪向记者介绍说,石湾窑是历史上著名的民窑之一,取各地名窑之长,推陈出新,从唐宋时期兴起,直到明清达到鼎盛,制陶技术日益精进,形式不断丰富,形成了它独树一帜的岭南style,并成功受到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喜爱,深深为之着迷。久而久之,人们把石湾窑出品的陶器就叫做“石湾公仔”。
  在布展现场,工作人员将文物从库房搬运至展厅,按照平面设计图将文物分到展柜前,开包装之后,将文物依次上展台。

类型多样 既有公仔也有瓦脊器皿
  据悉,此次展出的文物包含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56件,分人物、动物、器皿、瓦脊和微塑五大部分,其中珍贵文物数量过半,均是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馆藏石湾陶瓷精品。
  “石湾窑人物塑像精于刻画,妙于传神,题材有神仙道佛、历史、戏曲、故事人物和市井百姓。”李雪娓娓道来,丰富的题材为石湾窑雕塑家提供了广阔的艺术创作空间和表现手法。记者有幸在布展现场提前看到这些陶塑作品,只见神佛慈祥,孩童活泼,钟馗嫉恶如仇,侍女脉脉含情,市井小民则拍蚊、挖耳、骑牛,自在逍遥。
  石湾公仔不仅具备观赏性,还能作器皿碗盆等日用品。更值得一提的是,石湾公仔还可以作为“瓦脊”装饰在房屋屋顶。“瓦脊是石湾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装饰、人物故事、花鸟鱼虫如国画长卷般在屋脊、墙头展开。”

天府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碰撞
  李雪笑言,“这次展览能够展现石湾窑的艺术特色和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成都和佛山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这次天府文化和岭南文化同为历史非常悠久的文化,两地的交流一直非常频繁,我们这次把极富岭南文化特色的石湾窑陶塑作品带到成都来,希望成都的观众能够感受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带来一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见习记者陈荷摄影报道
  
 dejiao 发表于: 2017-6-17 08:22:00|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博物馆二三楼今起闭展一个半月

源自:成都晚报
  记者昨日获悉,成都博物馆拟从6月16日(星期五)开始,对二、三层楼进行闭展提升,整个工程预计会持续一个半月的时间,在此期间这几个展厅暂时不对外开放。
  除了文物养护以外,抗震防震措施也会是这次提升的重点内容。成博相关人士告诉成都晚报记者,一年以来,通过持续监测,发现部分易碎、高重心和重型文物需要采取更加科学的手段进行支撑、加固,重要文物展柜还需增加防震减震专业设备。因此这次借文物休整之际,也将把这部分文物的防震装置全部安装好,全面提升文物的安全系数。
⊙记者:汪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18 11:41, Processed in 4.570808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