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苹果,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350|回复: 0
 渠江 发表于: 2022-4-29 21:03:12|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22年] 2022年,手机“超大杯”消失了!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科技综合
  本文来自爱范儿
  ‘等一个超大杯。’
  在今年国产手机发布会后,在社交网络上,总能看到这清一色的回答。
5b7b-a4b63456f402971ed994b531a9931ac7.jpg
  可能这并非是对目前旗舰产品的不满,而是有种厂商们‘藏东西’了的感觉,为高端市场留了个后手。
  纵观来说,除了苹果三星的按部就班,有‘超大杯’外,国产厂商们的上半年旗舰有种‘浅尝辄止’,出到 Pro 就停下了脚步。
8052-0ec9039b48204875ae705fd9b5a2c8ea.jpg
  按照以前的‘中杯、大杯、超大杯’三机策略来说,这些新机不过只是‘中杯’和‘大杯’,‘超大杯’更多的存在于流言之中。
  ‘下半年会有超大杯,该有的都会有。’超大杯可以算是厂商最能凸显实力的集大成者,期待不无道理。
  但,事实并非如此,超大杯的等等党可能也无法赢到最后。

‘超大杯’存在的意义?
  分杯的状况在手机市场大概存在了四年,但其实早在汽车市场、餐饮市场出现,并且屡试不爽。
  作为商业市场的一个常见的现象,它的目的无非就是卖货。
acc3-483a1c0c5e47009bcc2af381936051f3.gif
  星巴克分杯著名梗图。图片来自:《幸福 59 厘米之小马》
  这就好像去星巴克买咖啡,买走的多是大杯。当你喊出‘中杯’时,店员会再三确认你是否真正理解星巴克式中杯,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中杯。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种现象也可以用‘锚定效应’来概括。
e01a-e851f7e713295081579b38b31559a101.jpg
  超大杯:不干了。图片来自:《觉醒年代》
  当然了,无论三杯是何种策略,鲁迅曾提出的拆屋效应就概括的更为精准些。让你花钱买超大杯,可能很难成交,但随之再提供两个选项,就更容易接受。
  对应到手机厂商这里,最先采取三杯策略的其实还是 iPhone。自 iPhone XS 这代开始,便一下子提供了三个选项,相对于万元以上的 XS Max,几经对比售价 6000多块的 XR 却成了真香机。
4a62-fd9af97a3823a44d037933a53ad6dac4.jpg
  这种策略一直延续到 iPhone 13 这代,只不过这次为了继续细分,提供了一个‘小杯’iPhone 13 mini。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原本‘中杯’iPhone 13 的销量,同时,也有消息表明 iPhone 14 这代将会取消小杯 mini,而推出一台 6.7 英寸屏幕的 iPhone 14 Max。
d9d5-f96315243bf694b647d9e04975d97a65.jpg
  传闻中,iPhone 14 Max 将会取代 iPhone 14 mini。图片来自:AppleInsider
  届时,曾经主打的‘中杯’数字系列很有可能被这个大屏所取代,从而变成新的‘中杯’,伴随而来的则是起售价的提高。
  而在国产厂商这里,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它们所让你买单的实则是‘大杯’,这就与星巴克很像了。
9cae-9c4c9cee6bab5e745fbc57e76e5ae91f.jpg
  vivo X70 Pro+。
  原本发布会上绝对主角的‘超大杯’更多的是秀肌肉和上探售价,当然了几乎没有短板的超大杯也更利于品牌的传播。
  归根到底,超大杯策略,就是细分市场、秀肌肉以及卖货。

‘超大杯’真的不见了
  这个不见了其实可以分三种情况。
  一个则是传统意义上的消失。仔细对比一下去年产品线,一些厂商明显收力,新机之中少那么一款能与去年 Pro+ 或者 Ultra 相提并论的产品,比如说小米 12 系列。
b806-68a53ab17367175774a2e700b03a48b6.jpg
  小米明显还有一台 12 Ultra 来补充。
  按照每半年就更新迭代的国产厂商们来说,明显节奏放缓了。甚至很多中杯、大杯的配置也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缩水,最为明显的就是以往出现在大杯产品上的‘潜望镜头’。
  在超大杯出现之时,繁荣的手机市场就开始陆续萎缩,近年来由于疫情的冲击,萎缩幅度更大。存量市场里,卖手机其实更难了。
9ada-25aa4f9dfe827630a5bc2f946dcf6e6b.jpg
  一加 10 Pro。
  倘若还是以‘三杯’策略,实则对库存周转有着更高的要求,无形之中成本压力提升,延缓或者取消超大杯也算是一个缓解之法。
  甚至降配之后释放出的利润,也依然能够维持与前作相接近的售价,这在缺芯的大环境之下,也算是一个取舍。
  另一个则是喜闻乐见的全线‘升杯’。
c220-64230ad146c6c2ee3134cc12b5af7d3d.jpg
  最明显就是 vivo 刚发布的 X80 系列。X80 系列发布之前,vivo 产品经理韩伯啸就在微博上点明,X80 Pro 原本的就叫做 Pro+,且他们也取消了原来的低配,也就是‘中杯’。
bc33-7cddf376a581a59e3b4c1e164d927534.jpg
  vivo X80 Pro。
  从最终的产品端来看,vivo X80、vivo X80 Pro 的产品力也足以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大杯’和‘超大杯’。
  甚至,vivo X80 的升级诚意更高,锚定效应更为明显,在看到 3699元的起售价之后,甚至有些心动推荐给父母或者朋友。
47fe-6bebf34e6f5e0300eca14f4d160afa47.jpg
  升杯之后,性价比凸显的其实是 vivo X80。
  不过,升杯之后,起售价不变,依然与去年的 X70 Pro+ 相同,同是 5999元起售(12GB+256GB)。超大杯不过是‘改了个名字’而已。
  第三,‘超大杯’以折叠屏的形式重现。
  超大杯的作用并非承担着走量,而是品牌上探价格空间、秀肌肉,之于消费者,那就是‘新鲜感’。
8402-0f5828f9060ee00242d440dd1b5ca599.jpg
  vivo X70 Pro+ 内置了 vivo V1 自研影像芯片。
  比如此前的华为 P 系列超大杯,小米 11 Ultra、vivo X70 Pro+,无一不是把影像拉满,全焦段、大底、独立 ISP、独特的算法等等。
  只是随着手机市场大环境的萎缩,以及中国手机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来到 28 个月,数据来自市场研究机构 Strategy Analytics。
  换句话说就是,现在的智能手机同质化严重,新鲜感正在消失,换机欲望不高。
9413-1124d6851a39547d94514e2eab1efb07.jpg
  荣耀 Magic V。
  荣耀 CEO 赵明曾在采访中表示,‘手机厂商一定要给消费者找到一个换机的合适理由。’
  而这个理由,便是形态可变的‘折叠屏’。
  同样是在去年底今年初,国产大厂们都推出了自己的折叠屏产品,虽然配置规格不同,但价格却都是所有产品里最贵,且用上了旗舰级序列。
53af-88567b92674f2e0ae3ed6d93fdf83c65.jpg
  三星取消 Galaxy Note 系列,下半年旗舰开始着重主推折叠屏产品。图片来自:digitaltrends
  同时,厂商们的传统旗舰策略也被重新梳理,三星的 Z Fold、Z Flip 取代了 Note,OPPO Find 系列引入了 Find N,vivo 的 X 系列分化出了 X Fold。
  除了定价比超大杯更高,折叠屏的独特性和辨识度也要比传统的直板机更胜一些。它也渐成为厂商为高端市场‘弯道超车’的重要一环。
6cc1-0d18e1ccc3c02cb1c6d3917ea0539f9a.jpg
  而原本负责上探空间、秀肌肉的超大杯,要么消失不见,要么变成大杯,进而避免与折叠屏的定位重合。

折叠屏的不同形态是新的分杯策略
  厂商超大杯的出现,实则是厂商们在存量市场中换取更高销量的一则成熟的商业策略。
  而如今超大杯的消失,同样也是一种商业策略,但与餐饮和汽车行业不同的是,智能手机的创新正在触及天花板,市场萎缩,用户们的换机意愿回落,厂商们需要不断地打造更稀缺的特性来换取更多的知名度,从而转化为销量获取市场份额。
cacb-46b88bf05ba5a3cf0001c00b69108ee5.jpg
  三星第三代折叠屏已经支持 IPX8 级防尘防水。图片来自:Androidcentral
  依旧有着足够新鲜感的折叠屏,也犹如此前的直板机一样。厂商们纷纷入局,盘活了产业链的同时,也开始催熟产品,降低售价,推向市场。
  目前,三星已经将下半年的高端市场分给折叠屏,且同样采取了双机策略,一则是横向的 Z Fold,一则是竖向的 Z Flip。
0f5f-3cf54d08af5f2e8ff8873435307fdea8.jpg
  华为 P50 Pocket。
  国内最先引入‘三杯’策略的华为,同样也开始在折叠屏上开始分化,Mate X 系列的全尺寸折叠屏,P50 Pocket 的小尺寸折叠屏,以及今晚就发布的外折形态 Mate Xs 2。
  表面上来说,不同形态的折叠屏其实是不同的产品序列,但实质上,分杯的策略其实是形态。
aeeb-d317e42ba3992594d52aea155d5de6c0.jpg
  相对于直板机,不同的‘形态’才是折叠屏产品的最大的差异化,也更利于做所谓的‘分杯’策略。
  所以,传统意义上‘超大杯’正在消失,但基于‘锚定效应’所做出的商业策略永远都会存在,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渠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渠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渠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渠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渠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渠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3,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3-10-4 17:01,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