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461|回复: 7
 老乡亲 发表于: 2016-5-28 09:22:0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 儿歌童谣里的老成都风情 这些游戏你知道多少

 [复制链接]
源自:华西都市报
-xg4-fxsqxxu4570909.jpg
儿歌童谣里的老成都风情
iaN3-fxsqxyc1600037.jpg
儿歌童谣里的老成都风情
6YJ5-fxsrkwk3184201.jpg
儿歌童谣里的老成都风情
ZQx--fxsrkwk3184203.jpg
儿歌童谣里的老成都风情

  在老成都的不少游戏里,孩子们都会配上唱词歌谣,一边唱一边玩。在有些游戏,比如跳皮筋里,童谣和玩法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跳“马兰花”,就不是跳“萝卜”,也不是跳其他的什么。
  在游戏以外,还有很多儿歌、童谣流传,在孩子们成群结对从学校回家的路上,在院坝头纳凉的家人群里,一支又一支童谣就这样代代相传。其实除了四川,其他地方也是这样的,只是可能流传的歌谣内容上大同小异。
  耍龙游江有歌谣
  说起老成都的儿歌,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快过年的时候,大人会对小孩讲“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事实上,除了过年,像正月十五、花会游船,都有相应的儿歌。
  成都民俗画画家季风就在《百谣图》里面收录了一些关于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比如:“龙来龙往,四季发财,今年耍过,明年又来。”还有“正月正,耍龙灯,龙灯转,龙尾跟。三桥焰火架,火炮响通城。十五过大年,家家吃汤圆。开门做生意,大吉又大利。”
  旧时,成都还有不少民间集会,也是当时成都人生活中的热闹大事件。比如在青羊宫附近有花会,春天在锦江上游江,坐着船沿锦江到百花潭一带。这些民俗活动,也留在了传唱的童谣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老乡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老乡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6-5-28 09:22:01|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有一首“月亮弯弯像条船”,唱的是:月亮弯弯像条船,合江亭边搭花船。花船宽,花船长,坐起花船喜洋洋!花船开,花船快,坐起花船好自在。顺南河,百花潭,去赶花会真好玩。走累碰到铁拐李,背起送回到家里!
  小孩手指也是歌
  有的歌谣是作为长辈的奶奶、姥姥、妈妈在带小孩的过程中,轻声唱给孩子听的。比如捏着孩子的两根食指,一边碰,一边唱“斗虫虫,咬手手,外婆家,吃酒酒。飞到外婆菜园头。吃了外婆一窝菜,气得外婆骂妖怪!吃了外婆一根葱,气得外婆打倒栽葱。──虫虫呢?飞了!”
  或者捏捏孩子的小手,一边握,一边唱儿歌:捏馍馍,捏得圆,馍馍香,馍馍甜,吃了馍馍好过年。等孩子大些,还会一扳孩子的小手指,一边编“大指拇哥,二指拇弟,中三娘,四伙计,小身小(lang)巴,不争气。”小朋友之间,还会互相玩猜中指的游戏,这也有童谣“猜中指,辣辣皮,见家打你二十一。胡豆花,豌豆花,灶神老爷偷锅巴。偷不到,挖挖挖!”
  盛夏纳凉 童谣不断
  盛夏的夜晚,凉风习习,旧时,一家老小都会在院坝里乘凉。大人们躺在躺椅上,孩子们就在一旁玩耍。月亮上来了,孩子们唱:月亮光光,芝麻烧香。也有小孩唱“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后面的内容,各地还有区别。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6-5-28 09:22:01|显示全部楼层
  童谣多,也能见到两个小孩双手拉着,一边拉一边唱《扯锯还锯》:“扯锯还锯,家婆门口有本戏。请外孙,来看戏,没得吃,牛肉包子夹狗屁。”非常俏皮。天要小雨了,娃娃些会在院子里拍手叫:“老天爷,快下雨,保佑娃娃吃百米。一点一个泡,长年好睡觉。”起风了,娃娃们也有的唱:“风婆婆,莫起风,明天与你杀个大鸡公。”
  房前屋后,江边坝子玩耍的孩子看到蚂蚁排队取食、搬家,也有儿歌唱:黄酥黄酥蚂蚁,请你家公婆吃点朒(ga)朒,先来的吃瘦肉,后来的啃骨头。刘孝昌说,还免不了有小孩专门打死一只昆虫,引得蚂蚁来觅食,看蚂蚁忙碌,自己唱童谣唱得乐不可支。
  由于童谣的节奏感很强,押韵上口,所以小孩子们常常是一边拍手一边唱,甚至还会用脚打起节拍。比如孩子们会唱“点脚班班”:点脚班班,脚踏南山。南山大斗。一担二斗。猪蹄马蹄,四马攒蹄。每人缩脚,大枝花儿割只脚。
  踢个毽子有花样
  女孩子们的传统游戏就是踢毽子、丢沙包。踢的鸡毛毽子和丢的沙包都是小姑娘们自己做的。鸡毛毽子的底座是小钱,其实就是旧时外圆内方的铜钱。女娃娃们找二三个铜钱重起来,外面包上布或者皮,铜钱中间插一根鹅毛管,精心挑选的鸡毛就插在鹅毛管中。为了让鹅毛管缝得更稳固,底部要劈开,夹在几枚铜钱之间。踢毽子的习俗很久,宋代已经有了。女孩子们一起踢的时候,还要唱唱儿歌,比赛踢的个数和花样。颇有乐趣。
  沙包需要的布比毽子要多,爱美的小姑娘想把沙包做得漂亮,布也要选好看的。刘孝昌说,在以前,经济条件没那么好,小女娃娃不可能去商店随意扯一块花布专门做沙包,所以一个沙包的布都是她们攒了好久攒下来的,像家里长辈做鞋子,邻居家里的婆婆婶婶做衣服剩下来的布头。沙包里一般装的是粗沙。如果有小女娃娃想沙包好用,拿米做填充物的话,发现后一定会被家里长辈骂败家。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6-5-28 09:22:01|显示全部楼层
  踢毽子的儿歌很多,像“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儿,绕花线儿,里踢外踢,八仙过海,九十九个,一百。”或者“一抬,二抓,三拍手,四叉腰,五点灯笼,六接花。”等等。
  逮猫猫儿的儿歌花样
  成都人口中的逮猫猫儿,就是捉迷藏,可谓历史悠久。后蜀时期,花蕊夫人还写诗回忆:“内人深夜学迷藏,遍绕花丛水岸傍。乘心忽来山洞里,大家寻觅一时忙。”民国到现在,玩这个游戏的主要还是小娃娃些。
  捉迷藏也简单,住在一个大院子或者一条街上的年龄相仿的孩子聚在一起,商量好了,划定一个捉迷藏的范围,也就是营盘,就开始分配角色,“耗子”要藏起来,当“猫”的要把耗子找出来。分角色的时候,有些小孩是猜拳,手心手背,有些是唱儿歌。刘孝昌介绍,这个儿歌唱的是“逮猫儿的重九九,不来的少腊肉。一九,二九,三九……”孩子们一个一个往下接,哪个唱到“九九”,哪个当猫。
  旧时,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时间多在黄昏,借着暮色躲起来,不让“猫儿”发现自己,而且夜色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一种刺激。有的“猫”比较机灵,等大家藏好后,一边到院坝角落、门后这些容易藏人的地方找,一边还会唱儿歌,唱完了,问一句“藏好没有?”如果有年龄小的娃娃放松了警惕,回答一声“藏好了”,那就自曝其位,很容易就被找到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6-5-28 09:22:01|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通览》中的“老”童谣
  成都童谣有的渊源颇深,成都人傅崇矩编写的《成都通览》编写于清朝末年,里面收录了一些“成都之小儿女歌谣”,这些歌谣,相传千百年,家家户户的小孩都会。虽不知其来由,但也颇为有趣。这里摘录了一些,希望能博君一笑。
  一碗荞凉粉
  一呀碗荞凉粉,熟油辣子多放点。大一小一,脚抛手提。大二小二,鸡毛做毽。大三小三,鹅毛赶潘。大四小四,吃鱼吐刺。大五小五,金瓜月斧。大六小六,荷包水流。大七小七,恰恰八匹。大八小八,揖敬月华。大九小九,天长地久。大十小十,过年有吃。红白萝卜三下锅,汤满水水与馍馍。客来了,盖着锅;客走了,揭开锅;几娘母吃得笑呵呵。大人吃得打哈哈,娃娃吃得喊妈妈。吃一半,留一半,灶门前还有一沙罐。
  雁鹅
  雁鹅雁鹅扯长,一扯扯在东校场。不杀鸡,不杀羊,杀个老鼠过端阳。
  巴巴掌
  巴巴掌,油旋饼,又卖胭脂又卖粉,卖在泸州蚀了本。你跳河,我跳井,买个猪头大家啃。啃不动,丢到河头蹦蹦蹦。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6-5-28 09:22:01|显示全部楼层
  你姓啥
  你姓啥?我姓唐。啥子唐?芝麻糖。啥子芝?河芝。啥子河?大河。啥子大?天大。啥子天?广东天。啥子广?湖广。啥子湖?茶壶。啥子茶?清茶。啥子清?杨柳青。啥子杨?咩咩羊。啥子咩?荞咩。啥子荞?驷马桥。啥子驷?宝光寺。啥子宝?元宝。啥子元?桃园。啥子桃?仙桃。啥子仙?神仙。啥子神?噼噼啪啪送瘟神。
  金银花十二朵
  金银花,十二朵,幺姨妈,来接我。猪打柴,狗烧火,猫儿煮饭笑死我。铁门槛
  铁门槛,油转弯。挑担担,吃饭饭。酒窝窝,猪油罐。高山顶,茅草窝,落下来打到你的猪耳朵。一叶
  一叶花开一叶黄,昔年有个福中堂,钦赐一把尚方剑,要斩不忠不孝郎。石榴
  石榴花开叶儿黄,磨房来了李三娘。三娘挑了一担水,看你想尝不想尝。耗子翻墙
  耗子翻墙过,翻墙过,翻不过,搭起梯子慢慢翻,来嘛。大脚板大脚板,踩田坎,踩个窝窝做饭碗。太阳出来
  太阳出来红彤彤,幺姑出来打蚊虫。蚊虫落在燕子口,幺姑晒得汗长流。一个豆子
  一个豆子圆又圆,推成豆腐卖成钱。过路君子买一个,拿回去,多放清油少放盐。一根树儿
  一根树儿九枝丫,又结葡萄又结瓜,又结云南金豇豆,又结四川牡丹花。说背子
  说背子,就背子。正月十五汤圆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标字,四月农忙栽秧子,五月端阳包粽子。六月间,扇扇子。七月间,烧袱子。九月重阳好日子。十月间,烘笼子。冬月间,穿袄子。腊月间,贴对子。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6-5-28 09:22:01|显示全部楼层
星宿星宿排对排
  星宿星宿排对排,算命先生请进来。不算你喜,不算你财,算你幺妹要回来。哥哥听到妹妹要回来,提起秤,割肉来。妈妈听到幺女要回来,端把椅子接进来。嫂嫂听到姑姑要回来,火筒火钳定出来。
  游戏里的童谣
  在旧时,儿歌和童谣并非截然分开,很多游戏有自己的顺口溜,这些童谣的流传也很广。季风在《百戏图》中,也有提及。
  识拳儿
  识拳儿就是猜拳,也就是石头剪刀布,玩的时候,有一段顺口溜:一只螃蟹八呀八只脚,两个眼睛这么大一砣!砣砣砣,砣砸剪,剪剪帕,识──拳儿!洗澡歌谣
  长辈给娃娃洗澡的时候,常常念一些歌谣:前拍拍,后拍拍,娃娃洗澡不怕热。先拍背,不伤肺,后拍胸,不伤风。小娃娃自己耍的时候也唱:娃娃洗澡澡儿,开门倒水水儿……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6-5-28 09:22:01|显示全部楼层
拍巴掌
  两个小孩左手右手互拍手掌的时候,常常也会唱童谣,比如:一一,一什么一,一是小孩坐飞机。二二,二什么二?二是小孩梳小辫儿。三三,三什么三?三是小孩打秋千。四四,四什么四?四是小孩写大字。五五,五什么五?五是小娃打老虎。六六,六什么六?六是小孩啃猪肉。七七,七什么七?七是小孩喂小鸡。八八,八什么八?八是小孩吹喇叭。九九,九什么九?九是小孩喝冷酒……
  编花篮
  以前,女娃娃们耍过一种游戏,叫“编花篮”,三四个小姑娘围成一个圈,各伸出右腿互相钩在一起,然后面朝外,一边拍手一边跳,边跳还边唱: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翻山。
  木头人
  木头人是流传很广的一个游戏,孩子们一边唱“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能说话不能笑,不能张嘴不能动。”然后就立住,宛如木雕一般。谁先稳不住动了或是笑了,就输了。
  西蜀景
  一进东门天涯石,二出南门五块石。三桥九洞石狮子,青羊宫里会神仙。唐家寺有八阵图,德阳孝泉出安安。摇亭碑动金铃响,汉州河水照连山。好山好山真好山,枪打凤凰炮连天!
  竹马
  “胖娃儿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儿骑白马……”
  本版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 王茜 图片由季风提供 雷远东翻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9 17:37,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