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58|回复: 0
 骊山 发表于: 2023-4-22 15:01:49|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2023年]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遗址保护状况明显改善

 [复制链接]
源自:媒体滚动
  科技日报讯(记者:张盖伦)4月18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发布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2018~2022)》。该报告指出,5年来,公布挂牌的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
  具体来说,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法规制度不断完善,文保规划稳步推进。55处公园中,33处公园已由地方政府颁布了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近5年,三星堆、御窑厂等7处公园新颁布了遗址保护条例,郑韩故城、渤海上京、御窑厂等10处公园已启动或完成了文物保护规划修编工作,保证了文物工作的持续、科学、有效开展。
  公园建设持续开展,配套设施不断完善。55处公园规划总面积6.7万公顷,土地管理面积2.5万公顷。46处公园建有博物馆,42处公园配置了考古工作站,54处公园设置了游客服务中心和综合办公用房。
  文保工程依法开展,遗址保护状况明显改善。55处公园开展文物保护工程290项,处理遗址病害302例,开展遗址本体及环境监测201次。遗址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遗址安全得到了保障。
  考古科研目标明确,学术带动作用显著。55处公园共开展考古和科研项目465项,学术活动633项。出版科研成果1045项,其中论文715项,科普读物116项,考古发掘报告49项。
  报告还指出,55处公园累计资金收入200.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遗产保护专项经费9.95亿元,地方财政投入文保资金18.58亿元,带动地方建设项目投资114.92亿元,实现门票收入39.23亿元,5年累计游客达1.46亿人次。
  国家文物局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一园一策”,进一步完善和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特色的建设发展策略和路径,让公园“潮”起来,“活”起来,切实提升遗址公园发展质量和水平。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骊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骊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骊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骊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骊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骊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3-18 14:34,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