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飄忽無罪|查看: 53822|回复: 105
[项目·工程

朱是西代表:建议加大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生态补偿

 [复制链接]
76#
 一眼 发表于: 2017-9-19 11:28:00|只看该作者

南水北调:让北方近一亿人喝上长江水

源自:科技日报
原文标题:南水北调:让北方近一亿人喝上长江水

  它,让黄河与长江“握手”,让湖北丹江口与北京密云水库“拥抱”,让受水区近1亿人喝上长江水;它,要越过数百条河道、千余条道路、数十次横穿铁路,其规模及技术难度国内外均无先例可借鉴。
  它就是南水北调工程。“工程通水后,东线工程已经完成4个调水年度的通水任务,中线工程连续两年多不间断地供水,经受住了各种工况的考验,充分证明了工程质量是可靠的,运行是安全的。”9月15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党组书记、主任鄂竟平表示,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远超预期,工程建成通水后,沿线已有近1亿人喝上了长江水。
  截至9月中旬,仅中线工程已累计向华北地区输水96亿立方米,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5310万人。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调水工程技术体系
  9月中旬,记者来到郑州以西参观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穿黄工程。
  邙山脚下,长江水通过暗涵从黄河河床底下布置的两条隧洞,以每秒118.7立方米的流量,与黄河主流呈十字交叉,安全向北流去。
  这个全长19.3公里的工程,可谓集水利技术创新于一身,开创了我国的数个第一:第一次采用大直径隧洞穿越黄河底部,第一次在我国水利史上采用泥水平衡加压式盾构进行隧洞施工,第一次应用双层衬砌的结构。穿黄工程创造了76.6米深的井壁地连墙施工和单头一次性掘进3450米精确贯通等多项国内纪录。
  穿黄工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穿黄管理处处长韦国虎给记者讲述施工的惊险故事,仍心有余悸:盾构机进洞最艰难最危险,始发时发生少量漏水,为保住盾构机,项目负责人冲在一线,在泥浆里指挥将漏水点补上,最终顺利始发掘进;盾构机在掘进1200米时,刀具磨损停机,国内外专家进行技术论证,中方人员坚持自己的检修方案,即带压进舱更换刀具和修复刀盘。
  “我们为了打通穿黄工程的800米退水洞,花了整整5年。”水电十一局三分局党委书记高海成回忆说,由于施工地段都是非饱和性土壤,就像在牙膏里打洞,在建筑史上少见。技术人员采用了简易盾构法和高压注浆法,“工程质量很好,没出一点儿事”。
  据了解,建成2908公里的东中线一期工程,完成土石方近16亿立方米,如果按1平方米断面筑堤,大约可绕地球40圈。
  鄂竟平介绍,技术研究人员破解了膨胀土、高填方、穿黄隧洞、大型渡槽、丹江口大坝加高等一系列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调水工程技术体系。

新添一条华北地区“母亲河”
  “郑州市用上了丹江口的水后,水垢减少,口感变甜,水质安全更有保障,达到二类水标准。”郑州柿园水厂厂长马建华告诉记者。
  目前,河南省37个市县、河北省80个市县用上南水北调水。南水北调来水现在成了北京、天津市的主力水源,成为纵贯京津等华北地区新的“母亲河”。以北京为例,目前,南水北调水已占北京城区日供水量的73%,南水供水范围已基本覆盖北京中心城区、丰台河西地区和大兴、门头沟等新城,以及昌平、通州部分地区,全市人均水资源量由原来的100立方米提升至150立方米,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至1.2。
  目前,天津中心城区、环城四区以及滨海新区等14个行政区市民用上了南水北调水,形成了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的新供水格局。

遏制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
  9月14日,记者来到北京密云水库,恰逢今年向密云水库输水工作结束。“由于抽引南水北调水入密云水库,使水库蓄水量自2000年以来首次突破19亿立方米,提高了首都水安全的战略储备。”密云水库管理处主任胡明罡说。
  随着南水进京,多年来超采严重的密云、怀柔、顺义水源地,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遏制。2017年4月,平原区地下水埋深比2016年同期回升0.36米。
  东线工程投入使用后,充沛水量也使山东平原区地下水位较去年同期上升0.18米。(科技日报北京9月18日电)
75#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7-2-12 17:08:00|只看该作者

韩媒称南水北调使北京水质变好 市民喝丹江水

源自:重庆时报
资料图
原文标题:韩媒:南水北调使北京水质变好 千万市民喝丹江水

  参考消息网2月12日报道 韩媒称,此前,中国北京的自来水因水质差而臭名远扬,但最近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感觉自来水水质变好了,这都是因为把南方长江水系的水引到北方使用的“南水北调”在造福于民。
  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2月7日报道,中国媒体称,去年12月底,通过开通两周年的南水北调工程,此间流入北京的丹江口水库来水突破20亿立方米大关。2200万北京市民中,有1100万以上的人喝到了来自长江水系的水。
  报道称,北京过去抽取地下水使用,长期缺水,包括京津冀在内的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为243立方米,比中东的以色列(290立方米)还少。虽然靠近黄河,但后者水量只有长江的二十分之一,流域年均降水量也只有500毫米出头。如今,首都圈和山东省加起来,有8700万人享受着南水北调的恩泽。此外,在中国西南地区的西藏高山地带打通隧道将长江上流的水引到青海、甘肃等地的西线工程计划2050年完工。
源自:参考消息
74#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7-2-2 15:08:00|只看该作者

南水北调进京水量超20亿方 自来水厂取水近7成

源自:法制晚报
原文标题:南水北调入京 超20亿方

  法制晚报讯(记者:耿学清)《法制晚报》记者今天上午从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获悉,截至2月1日10时许,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进京水量突破20亿立方米。春节期间,北京市南水北调系统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强化对工程沿线、各分水口以及排气阀井的安全巡查,保障首都供水安全。

数据 南水北调进京水量 突破20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底正式通水,丹江口水库的水历经1276公里的跋涉奔涌进入北京,旨在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截至今天10时许,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进京水量突破20亿立方米,日均入京水量105万立方米,其中自来水厂日均取水93万立方米。水厂累计取水13.69亿立方米,占入京水量68%,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100万。
  为了确保来之不易的南水水质安全,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在关键部位设置了水污染突发事故防治“三道防线”,确保问题水“不入京、不入城、不入厂”。
  春节期间,为保障首都供水安全、工程安全平稳运行,北京市南水北调系统工作人员坚守岗位,调度、巡查和工程值守工作人员不停休,24小时在岗,强化对工程沿线、各分水口以及排气阀井的安全巡查。

☆ 相关资讯
  存水补水6.31亿方“卢沟晓月”重现</b>
  按照“喝、存、补”的工作要求,密云、怀柔、十三陵、大宁等水库累计存水约2.84亿立方米;向地下水源地试验回补及城市河湖补水共3.47亿立方米。
  江水进京后,通过向中心城区河湖补充清水,与现有的再生水联合调度,增强了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扩大了水系循环范围,城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重点城市河湖水质接近地表水Ⅲ类标准。密云水库蓄水量已超过16亿立方米,创2000年以来的蓄水新高。
  南水北调向昆明湖、晓月湖、园博湖、“六海”、北护城河等城市河湖补水。“卢沟晓月”得以重现,“北海泛舟”、“银锭观山”等景观效果更亮丽。
  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还预留了接口,可实现与本市水利基础设施、五大水系的连通,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效益,扩大外调水供水范围、回补地下水,为城市河湖及沿线河流生态恢复提供条件。
⊙记者:耿学清
73#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7-1-9 14:28:00|只看该作者

三省争抢南水北调水源地冠名权 现九龙治水乱象

源自:经济参考报
原文标题:三省争抢冠名权 污染治理“各扫门前雪”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两年,但水源地陕、鄂、豫三省关于水源地冠名权的宣传暗战一直没有停歇,互不相让,这也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水源地冠名权争夺的背后,“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仍存隐忧。亟须建立健全全流域污染防治、联合执法,全方位亟待形成综合治理格局,同时对于当前“九龙治水”格局亟待加强顶层设计。

三地为水源地冠名权互打宣传暗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夕,关于水源地冠名之争就已“白热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到底在哪?“源起安康”、“源起南阳”还是“源自丹江口”?在水源地问题上,陕鄂豫三地打起了宣传暗战,互不相让,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陕西省有媒体报道称:“汉江之水引向北京,南阳只是引水工程流经地。汉江下游湖北段流向长江,十堰只是南水北调的蓄水地。”
  记者采访发现,“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欢迎您”在十堰丹江口市主要街区,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十堰也积极借力蓄送水机遇,宣传“南水北调之源”文化旅游,同时十堰“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地”的标语广告也一直对外推介。
  与此同时,南阳市南水北调官网则直接打出了“南水北调源起南阳”的标语,同时在北京火车站等地宣传展播。记者了解到,南阳城市宣传片已经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地轮番播报。“南水北调,源起南阳”等字样的确出现,令人印象深刻。
  湖北、陕西等地一些干部向记者抱怨,南阳大打“南水北调,源起南阳”的广告,这条广告的信息传播效率高、普及度广,令湖北、陕西人们“很受伤”,“很容易误导观众而忽视鄂陕人们的奉献”。
  驻鄂全国政协委员一行曾在丹江口库区调研,许多专家对当前的源头冠名宣传之争现象认为,当前三省大打水源地宣传暗战,其实为争夺国家利益补偿以及水源地最终管理权。

“九龙治水”乱象凸显亟须加强顶层设计
  据记者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被“分割”管理,各自为政,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中线调水工程的种种“乱战”。汉江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群龙治水”的背后是利益之争,谁控制了水源地,谁就控制了中线最大卖水权。
  曾参与过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的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院长、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原局长许新宜表示,由于受当时的认识所限,对包括管理体制在内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并未能给出良好的设计方案,至今仍存在着遗憾。
  专家认为,南水北调工程的运营管理由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等问题亟待厘清。尽管在国务院今年颁布的《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给出了原则规定,但实施起来依然存在一些障碍。由于涉及有关部门、相关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一系列极其复杂的因素,这些问题仍没有较明晰的答案。如果缺乏明晰的南水北调工程管理体制,将造成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经营难善,公益难办。
  相关业内人士建议,现在的管理体制缺乏顶层设计,需谨防出现“国家利益部门化”“国家利益地方区域化”的现象,对丹江口水库应该按照水资源问题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等原则加紧进行制度设计。

库区综合协调与发展存隐忧
  最近,记者深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查发现,经过一期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程,这里的水源保护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能否保障“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目标,防止出现恶化趋势,消除调水安全隐忧,亟待形成综合治理格局。
  有关资料显示,鄂豫陕三省库区共有1032万农村人口,每年排放污水约3亿吨,COD达到6.18万吨,氨氮1.5万吨;至去年上半年,丹江口库区的十堰市、河南的淅川和西峡县污水收集率仍有待提高。
  十堰市农业局党委副书记李新告诉记者,为应对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威胁和生态文明建设,陕西、河南和湖北3省15市的农业部门负责人,曾相聚在襄阳市签署倡议书,提出共同打造汉江流域生态农业经济带。
  基层干部建议,建立水源区各地农业部门沟通对话长效机制及农业局长定期交流机制;共同策划一批有助于促进流域农业经济合作交流的活动;推进控制面源污染与减排新技术的应用;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共同打击各种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行为等合作内容。
  据十堰市环保局副局长鲍伟介绍,尽管十堰近年来对境内入库河流实施截污导流、清淤疏浚、清除畜禽养殖等多措施治理,但由于不少入库河流过去就是排污沟,污水淤泥成堆,治理难度较大。
  十堰市住建委副主任张丙申称,目前部分河流仍现污染的主因是有的清淤、管网铺设和排污口整治还正在推进,沿河城镇一些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排入河中,造成污染。
  水源地水质保护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如何走出一条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是一个重大战略性课题。
  基层干部和专家建议,南水北调要清水永续,就要标本兼顾,从综合协调治理推进。当前库区涉及三省多个县市区,污染治理基本上“各扫门前雪”局面,对于整个库区的污染治理、面源水土保持治理亟须形成协调治理,对于环保问题执法也需要建立联合执法机构和机制。探索建立水污染防治的区域长效机制以及区域联合生态保护模式。
  驻鄂全国政协委员李长安、丁烈云等一些专家考察调研了丹江口库区之后认为,在民生贫困、生态敏感区,亟须破解区域发展保护难题,而在缺乏统筹、行政分割、机制不顺、责权不清的现行体制下,水源区地方党委、政府很难独立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国家应提升水源区战略定位,建立健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以优惠政策为引领、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平台、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生态补偿为扶助,大力推进水源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72#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6-8-28 17:08:00|只看该作者

南水北调入京水量近16亿立方米 1100余万人受益

源自:京华时报
原文标题:南水北调入京水量近16亿立方米

  (记者:贾婷)昨天上午,记者从市南水北调办公室获悉,截至26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入京水量已近16亿立方米,约占中线工程调水总量的三分之一。全市1100余万人因此受益,全市地下水平均埋深较去年7月同期回升62厘米。
  据市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自来水厂累计“喝”南水10.61亿立方米。目前每日调水量约340万立方米,其中水厂取水约220万立方米,占城区日供水量近七成。供水范围基本覆盖中心城区、丰台河西地区及大兴、门头沟等新城,中心城区城市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至1.2。
  南水的持续输水使居民饮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特别在以南水北调为单一水源的水厂供水范围内效果尤为突出。通水之前,自来水硬度每升达到380毫克,而现在已降为每升120至130毫克。
  而按照“喝、存、补”并举原则,南水进京后,逐步置换密云水库水,减少密云水库出库水量,密云水库2015年出库水量仅1.2亿立方米,同比减少5.2亿立方米。南水累计向十三陵、怀柔、密云等水库蓄水约2亿立方米,其中入密云水库超1.35亿立方米,水库蓄水量已突破14亿立方米,创15年来最高值。
  南水也对回补地下水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南水进京,本市地下水开采量逐步减少,利用南水北调来水向城市河湖及水源地补水。目前,南水已向密云、怀柔、顺义水源地补水0.84亿立方米,补水区域地下水位明显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局地最大升幅达8.08米。全市地下水平均埋深较去年7月同期回升62厘米。
  南水还为城市河湖补充了清水,水面面积增加、水质提升,城市重现碧波盈盈、绿水如带的河湖美景。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宁调蓄水库、团城湖调节池、亦庄调节池实现蓄水,增加水面面积约550公顷。
  据了解,2020年前,北京将实现密云水库、地下水源与外调水源“三水联调”,形成以两大动脉、六大水厂、两个枢纽、一条环路和三大应急水源地构成的供水格局。南水北调来水主要用于城市生活,为中心城和新城20座自来水厂提供水源,供水范围将达到6000平方公里,基本覆盖本市平原地区,涉及除延庆以外的15个区,惠及人口2000万。
  此外,北京还将利用南水北调输水线路连通北京五大水系、沟通现有水利基础设施,逐步返还城市生活和工业挤占的农业和生态用水。
71#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5-9-8 06:28:00|只看该作者

南水北调中线入京水量破5亿方 缺口仍达1亿方

源自:京华时报

  示意图
  昨天,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南水北调江水累计入京量突破5亿立方米,达到水利部批复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2015年水量调度计划》年用水总量(8.18亿立方米)的60%以上,基本实现了北京市南水北调水用于自来水饮用、调蓄储备、地下水回补的“喝、存、补”用水目标。北京市水务局表示,北京用水仍有缺口,缺水量接近1亿立方米。

超过七成南来之水被“喝掉”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市用上了千里迢迢而来的“南水”。去年底,成立北京市水资源调度中心,逐步建立北京市水资源统一调度平台,开展全市水资源配置与调度工作,努力实现本市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及外调水的联合调度、总量控制和统一调配,确保全市供水安全稳定。
  据北京市水资源统一调度平台显示,截至昨日发稿,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惠南庄入境水量达5.09亿立方米,全市自来水厂“喝”水3.65亿立方米,占总来水量的72%;大宁、怀柔水库“存”水0.5亿立方米,占总来水量的10%;回补地下水0.94亿立方米,占总来水量的18%。目前平均每天入境水量345万立方米,均得到了有效的分配与利用,实现了南水北调水的安全有序调度。

“南水”本月中可补密云水库
  市水务局介绍,北京坚持“喝、存、补”的优先顺序,将南水进京后主要作为北京中心城区自来水厂水源,缓解水源供给不足的压力,以达到涵养本地水源的目的,同时为水库蓄存、地下水回补及城市河湖环境水环境提供水源。
  为保障北京市可以“喝饱南水”,市自来水集团各水厂主动挖潜使用“南水”的能力,将计划最大用水量167万立方米/日增加至200万立方米/日。目前在北京市的水厂中,郭公庄与城子水厂已全部使用“南水”,田村山与第三水厂使用“南水”比例达一半以上,第九水厂使用“南水”与本地水兑水比例已达到4:1,最大限度实现“喝”的用水目标。
  在满足本市自来水厂“喝”的条件下,通过大宁调蓄水库和密云调蓄工程将富余“南水”进行储备,全力确保密云水库蓄水8亿立方米以上,严格控制出库水量。2015年年初至今,密云水库出库量1.04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出库量4.06亿立方米少3.02亿立方米。今年7月,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启动运行,向上游水源地及怀柔水库输水,目前部分“南水”已进入怀柔水库,预计9月中旬“南水”可进入密云水库,努力实现“存”的用水目标。

■ 释疑
南水进来后北京为啥还缺水

  5亿立方米“南水”汩汩而来,北京是否不再缺水呢?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北京的天然禀赋不足,历史欠账太多,“南水”的到来并未从根本上改善北京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北京的水资源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全市水资源状况与2014年水平相比,仍然缺水0.97亿立方米。
  市水务局表示,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亏空太大,总水量并未根本性增加。“南水”进京前,北京市自2008年起每年从河北四
  库引水3亿立方米,同时每年超采地下水5亿立方米。自“南水”正式进京后,按照目前运行工况估算,截至今年10月底,“南水”可进京最大量7.03亿立方米,来水量占计划量8.18亿立方米的86%,全市水资源状况与2014年水平相比,仍然缺水0.97亿立方米。缺水量近1亿立方米。
  二是今年北京降水量偏少,形成的有效水资源量明显下降。2015年1月1日至今,全市累计降水量466毫米,少于多年平均同
  期降水515毫米;全市大、中型水库共蓄水13.91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1.18亿立方米。可见,降水量偏少、水库蓄量减少,必然导致水资源形势更加紧张。
  三是人口数量增加,人均水资源量减少。2015年实际降水量和水库蓄水量均减少,虽然工农业用水量持续减少,但是人口总量却以每年60万左右的速度上升,导致全市总需水量整体仍略有上升;人均水资源量明显下降,水资源紧张局面依然严峻。
  京华时报记者文静通讯员张放
70#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5-7-16 16:07:00|只看该作者

南水在北京城市总供水量占比达6成

源自: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16日电(记者:关桂峰)进入7月,北京市迎来一轮用水高峰,近十天北京城区日供水量持续在300万立方米以上高位运行状态。为了保障供水,北京市自来水厂增加了南水使用量,目前南水日均使用量达200万立方米,南水在北京市总供水量的占比达六成,成为北京市安全度过夏季用水高峰的强力外援。
  自去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目前已有近千万北京市民喝上了南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表示,自来水管网水质检测结果全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3日,北京城区日供水量达332.7万立方米。为了保障供水,14日起,北京市自来水厂增加了南水使用量,南水向水厂的日供水量从177万立方米提高到至200万立方米,在城市总供水量中的占比达60%,缓解了高温供水的压力。
  根据水利部批复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2015年度水量调度计划》,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北京市使用南水北调水量为8.18亿立方米,按照“喝、存、补”的调度优先顺序,自来水厂使用4.37亿立方米。
  13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唯一的泵站──惠南庄泵站机组试运行成功,标志着北京市南水北调干线工程的功能性设备已全部投入运转,供水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进一步提升首都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并为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提升首都水资源战略储备创了必要条件。
  北京市今年还制定了城镇供水高峰预警及应急响应的工作方案。供水高峰时期,将协调环卫、园林部门在作业过程中停止使用自来水,检查洗车等耗水大户的违规用水行为。
69#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5-7-15 17:27:00|只看该作者

南水北调中线泵站首次加压输水迎战首都用水高峰

源自: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14日电(记者:魏梦佳)为应对南水进京后北京夏季用水高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唯一一座大型加压泵站──惠南庄泵站13日启动机组试运行并取得成功,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后,首次进入加压输水模式。
  据了解,进入7月以来,北京迎来用水高峰,本周城区日供水量持续在300万立方米以上的高位运行状态。9日北京日供水量更是突破历史记录,达到313.2万立方米,逼近城区日供水能力。为此,在前期调试基础上,惠南庄泵站13日启动机组试运行,泵站与北京段工程联合调度顺畅。
  北京市南水北调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入京流量已从此前自流输水状态下约24立方米/秒提升至加压输水后的38立方米/秒,北京南水北调工程调水能力从207万立方米提升至328万立方米,向全市自来水厂的日供水量也将从177万立方米增加至200万立方米。南水北调来水在城市总供水量的占比将超过60%,有效缓解首都夏季用水高峰压力。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利用丹江口水库陶岔出水口和各省市之间的落差,实现全线自流输水。由于干线工程入京后全部采用地下管涵,为满足北京段供水需求,我国在南水入京处北京房山区惠南庄建设了中线唯一的一座大流量、高扬程的加压泵站。
  惠南庄泵站具备小流量重力自流输水和大流量水泵加压输水两种供水方式。结合城市需求,当供水流量小于20立方米/秒时,南来江水自流通过泵站,节约能源;反之则启动水泵机组进行加压输水,提高供水能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去年底通水后,现已有近千万北京市民喝上了汉江水。据统计,截至13日,北京南水北调入京江水累计超过3亿立方米,近80%来水供给自来水三厂、自来水九厂、郭公庄水厂等7座水厂,占市区供水一半以上。
68#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5-5-4 15:47:01|只看该作者

北京900多万人喝上南水北调来水

源自: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记者:魏梦佳)记者从北京市南水北调办获悉,经过4个多月的平稳调度运行,截至4日,北京已累计接收南水北调来水1.8亿立方米,京城900多万市民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喝上了千里之外的汉江水。
  北京市南水北调办数据显示,自去年底“南水”进京以来,已累计向北京主要自来水厂输水1.37亿立方米,占来水的76%。“南水”基本覆盖中心城区及大兴、门头沟等新城,有效缓解京城用水压力。
  记者走访部分居民区发现,“南水”进京后,北京居民用水水质得到改善,特别是南城地区效果突出,自来水硬度显著下降、水碱减少。由于减少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有所减缓,部分地区出现了短期回升。
  此外,受“南水”补充,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宁调蓄水库、团城湖调节池等地共增加水面近300公顷;通过向河湖补充清水,一些河湖水质也得到提升。
  为保证供水安全,北京在自来水管网设置161处水质监测点,已累计检测管网达1万余次,水质检测结果全部符合国家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目前,北京市首批参与接水的配套工程均已投入使用并发挥重要作用。东干渠工程、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参与接水,其他各项配套工程正有序推进。
  北京市南水北调办主任孙国升表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北京水资源供需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水资源紧缺形势还将长期存在,为此将继续做好后续工程建设、调度运行等工作,为首都供用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67#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5-4-12 08:47:01|只看该作者

南水北调中线源头的舍与弃:陕南三市牺牲巨大

源自:央视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
  央视网特稿(记者:王甲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围绕“南水北调的中线水源地在哪里”这一问题,河南南阳、湖北十堰、陕西安康三地进行了一次激烈争辩。
  陕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始端,不仅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汉、丹江的发源地,也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70%的“蓄水者”。陕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
  日前,记者随“南水北调中线源头行”一行来到陕西秦岭南部的汉中、安康、商洛三市采访发现,与网络上沸沸扬扬的源头之争相比,2003年以来,陕南三市为了“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承诺,在“发展经济”与“保护水源”的抉择中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却鲜为人知。

汉中:仅矿产开发一项一年影响利税20亿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和汉江的发源地。汉江在汉中境内干流长270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成以上,出境水量占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的60%。
  对汉中来说,保证“一江清水供京津”,做好水质保护工作,容不得半点闪失。
  据汉中市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为保护“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的生态环境,汉中市严控矿产资源开发,仅此一项,每年影响的利税就近20亿元。招商引资项目环境准入门槛较高、环评要求比其他地区更为严格,致使许多项目无法落地汉中,对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要控制化肥、农药面源污染,导致粮食、油料生产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农民收入。据测算,与陕西非水源区地市的经济发展增速比较,汉中低了2个百分点左右。
  宁强县污水处理厂于2012年5月通过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该厂每年可以削减化学需氧量1095吨、氨氮100吨,从根本上改善了源头水质。投资这样一个污水处理厂需要2776万,而2014年宁强县的财政收入只有2.71亿,其中不包括每年266万的运行费用。可见,资金问题已是财力薄弱的汉中面对的一大难题。

安康:9成以上国土面积为限制开发区域
  汉江自西向东在安康市内流经7县区,境内流长340公里,自2003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安康市就把汉江水质保护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和使命。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仅有2.35万平方公里的安康,被列为限制开发区域就达2.15万平方公里。
  4月9日上午,安康市市长徐启方在“南水北调中线源头行”媒体见面会上说,为了保护汉江,可以说是全市303万人民共同参与,不仅因为南水北调,更是因为汉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保护汉江,安康顶着巨大的压力。“随着南水北调通水,这种压力不是减轻而是加重。”徐启方说。为了保证汉江水质达标,近些年安康已经累计关停“两高”企业300余家、直接减少产值近300亿,而2014年安康完成的生产总值也只有689亿元。
  作为临江而建的城市,安康如果管不好居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汉江水质的保护就无从谈起。为此,安康近年来投资18.6亿元建成21个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厂。

商洛:生态保护让每年税收减少8亿元
  同陕南汉江水源涵养地的其他地市一样,商洛也面临发展经济与保护水源的两难困境。丹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之一,其中陕西段264公里全部在商洛市境内,流域面积达7478平方公里,占丹江流域总面积的44.5%,年均径流量约16.3亿立方米。
  为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商洛市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做了大量工作,付出重大牺牲:生态保护直接导致该市每年减少各类税收收入约8亿元,并且年均减收幅度仍在持续加大,仅淘汰产能一项就影响到1万多人的就业和生计。据陕西省环保厅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陕南三市累计关闭污染企业240余家,停建和整顿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30余个,黄姜皂素加工企业由109家减到目前的20余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6 02:13,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