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情肠寡肚|查看: 17210|回复: 71
[作家

岁月悠长 山河无恙

 [复制链接]
62#
 qwer222 发表于: 2018-10-31 19:08:00|只看该作者

金庸武侠世界:至少1427个人物97个门派401种武功

源自:界面
原文标题:金庸塑造至少1427个人物401种武功 成影视游戏超级大IP

⊙作者:李胤烽 初彦墨 林佳琪

  2018年10月30日,据香港媒体报道,当代知名武侠小说家金庸(本名查良镛)逝世,享年94岁。
  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以用一句对联概况:“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据界面数据(公众号ID:tuli_shuju)不完全统计,算上《越女剑》,金庸在18年内完成了约855万字的创作。在他的武侠世界里,为读者创造了至少1427个人物、97个门派和401种武功。

武侠“第一IP”《射雕英雄传》改编次数最多
  金庸的武侠小说对整个华人世界的影响极大,即使你没看过小说原作,也一定看过由武侠小说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据界面数据(公众号ID:tuli_shuju)不完全统计,金庸的作品至少被改编成41部电影和80部电视连续剧。其中改编次数最多的是《射雕英雄传》,被改编成过6部电影和10部电视剧。

超7成受访者读过金庸 高校阅读排行榜第二
  金庸的武侠小说风靡大陆,《关于“文学阅读与当代生活”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在十个省的2000余名受访者中,有73.8%的人至少看过1部金庸小说,其中100余名读者读完了金庸的全部长篇武侠小说。
  人们喜爱阅读金庸小说的首要原因是金庸“精妙的构思和奇特的想象”,其次是因为“崇拜武功高强的英雄”。
  在高校内,金庸的小说也始终处于阅读排行榜前列。《大学图书馆学报》数据显示,在2015年20所“985”高校的图书借阅排行榜上,《天龙八部》排名第五。
  同时,金庸在20所985高校作者借阅排行榜上排名第二,登榜作品数达到5种。

除了看 金庸的武侠世界还能听和玩
  金庸作品还被改编成广播剧、漫画、游戏等形式。据界面数据(公众号ID:tuli_shuju)不完全统计,根据金庸作品改编的广播剧、漫画、游戏至少分别有11种、12种和20种。游戏中还包括中国唯一连续运营20余年的网络游戏《北大侠客行》。

大闹一场 悄然离去
  金庸作品及相关影视改编作品中不仅出现了许多英雄、佳人、侠客、浪子,也涌现出许多名言,或感人或励志或洞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再见江湖!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
61#
 真爱你 发表于: 2018-10-31 18:08:00|只看该作者

数读金庸:小说衍生出102部影视剧 神雕被翻拍最多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数读金庸:大侠离世,但留给我们一个江湖

  数读金庸的商业版图。
  再见江湖!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
60#
 闪亮山 发表于: 2018-10-31 18:08:00|只看该作者

新华时评:别金庸 游侠传有家国情

源自:新华社
原文标题:(新华时评)别金庸:游侠传有家国情

  新华社杭州10月31日电题:别金庸:游侠传有家国情
  新华社记者冯源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一副并不工整的对联,浓缩了一十四部武侠经典,营造了千秋家国英雄梦。94岁高龄的金庸先生在香港辞世,“金大侠”与我们就此别过。
  法国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金庸小说,首先是一章中国当代文学史。从首部作品问世算起,60余年间,它们光大了中国通俗文学的传统,成为全球华语文学的一张名片。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华人群体,就必然有金庸的读者。华人相聚,不问家乡,不分职业,哪怕素昧平生,纵使政见不同,只要提起金庸的作品,就会心生惺惺相惜之念。
  金庸小说,也是一章传统文化的回归史。在他的笔下,既有家乡海宁的夜半潮声,也有负笈地衢州的烂柯对局,从白山黑水到苍山洱海,从天山塞北到巴蜀台海,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尽收卷中,读之者无不为中华文化之精、山川之美而心驰神往。
  金庸小说,还是一章民族心性的启蒙史。少年心,英雄梦。随着金庸走笔如龙,历史事迹、稗官掌故信手拈来,虚构角色与真实人物穿插在文本之中,传递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气概,在年少的心胸中播下浩然正气的种子。
  金庸小说,更是一章中国文化开放史。40年前,大门初启,伴随同题材改编的影视剧作品,金庸小说开始进入祖国内地。不少读者也因此首次知道了香江流淌着与长江、黄河一样的炎黄血脉,对“东方之珠”更生亲近之感。而一些外国读者从武侠文化入手,对中华文化兴趣也日益浓厚。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又沐浴了全球文化交流的风尚,从某种意义上讲,金庸和他的作品既推动了大中华文化圈的交融互鉴,又是这段交融互鉴历史的见证者,也同样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叶书简。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金庸和他的作品真正感染我们的,是鼓荡其中的浩然正气、家国情怀。它来自中国的文化血脉,给国人以文化的温暖。文学的天空星斗明灭,人间的豪情驰骋纵横。 ●
  再见江湖!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
59#
 一对山 发表于: 2018-10-31 17:08:00|只看该作者

外媒悼金庸:他在华语界影响是哈利·波特+星球大战


原文标题:外媒悼金庸:他在华语世界的文化影响是“哈利·波特”+“星球大战”!

金庸大侠拂袖归去,留下沧海一声笑。
  多少人梦回少年,一代人的武侠梦成为永远的纪念
  昨夜今晨,人们纷纷悼念,为大师的离世惋惜。
  金庸在1955年~1972年间共创作了15本小说,和古龙、梁羽生并称为武侠三剑客,另外两位大师也已经离开了我们。
  With 15 classic Wuxia works created between1955 and 1972,Cha has been regarded as one of the three greatest Wuxia writersalong with Gu Long and Liang Yusheng,both of whom had passed away。
  金庸的作品影响了好几代中国人,包括邓小平也是金庸的粉丝。
  Cha‘s works have influenced generations ofChinese people,and former Chinese leader Deng Xiaoping was also a fan。
  然而金庸的侠义精神不仅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今年早些时候,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的英文版本正式发行,收获了一众外国粉丝。让金庸的笔下的武功、诗词、还有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的武侠精神,传播到了世界。
  Cha‘s works were not just a hit amongChinese readers。Earlier this year,one of his most popular works,Legends ofthe Condor Heroes,was published in English for the first time。
  Translated by Anna Holmwood,the Englishversion brought the spirit of Chinese Wuxia to the world。
  很快,金庸去世的新闻也占据了各大外媒的头条,歪果仁也纷纷缅怀起这位开启他们中国武侠梦的大师。
  让我们从外部视角来看外国人是如何看金庸的……

《纽约客》杂志
  The work of Louis Cha,also known as JinYong,who died on Tuesday,has a cultural currency in the Chinese-speakingworld roughly equal to that of“Harry Potter”and“Star Wars”combined
  《纽约客》杂志称,金庸在华语世界的文化影响大约是“哈利·波特”和“星球大战”的总和。

英国《太阳报》
  His bestknown series of books was the 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Most of his storieswere set in the warlike society of the jianghu where martial artists roamedChina trading blows and upholding honour。
  金庸的故事呈现了一个刀光剑影的江湖,在这里大侠们怀揣一身正气和神奇华丽的绝技,游走于中华大地上。
  In aglittering career he sold more than 300 million books worldwide making him oneof China‘s best read authors。
  在金庸辉煌灿烂的一生中,一共卖出超过3亿本书,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新加坡《海峡时报》
  该报也刊登了讣闻↓
  Obituary:Jin Yong fused martial artsfantasy,history and romance into must-read novels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融合艺术幻想、历史、和浪漫的必读读物
  In Singapore,for example,a couch potatowho has never read a word of Cha‘s may know his most beloved characters-GuoJing,the slow,steady hero who grows up on the Mongolian steppes;therebellious Yang Guo,who falls in love with his mentor Xiaolongnu;Zhang Wuji,the gentle,indecisive genius who takes charge of the Ming Cult-from thevarious TV adaptations。
  在新加坡,即使人们没有读过金庸的原著,也可能是他的忠实粉丝。因为他们在电视上见过在驰骋蒙古草原,略带憨厚气质的郭靖;爱上师傅、桀骜不驯的叛逆青年杨过;优柔寡断的天才少年,明教教主张无忌。
  金庸去世,中外演艺界、文人圈和政界人士纷纷表示惋惜

《南华早报》
  《南华早报》的标题称金庸是当代最有武侠精神的史诗巨匠
  Tributes have been pouring in for Hong Kongmartial arts novelist Louis Cha Leung-yung,the world’s most popular Chinesewriter,who died on Tuesday after a long illness。He was 94。
  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国作家金庸在周二去世,享年94岁。各界人士为这位文学巨匠送上哀悼。
  His son-in-law,Dr Ng Wai-cheong,said theliterary giant was surrounded by family members when he died in the afternoon,while the Chinese-language Ming Pao newspaper,founded by Cha,confirmed hebreathed his last at the Hong Kong Sanatorium and Hospital。
  金庸的女婿吴维昌说,这位文学巨匠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在周二下午过世的。根据《明报》报道金庸是在香港跑马地的养和医院走完了最后一程。
  Chief Executive 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on a visit to Japan,issued a statement expressing“deep sorrow”over Cha’sdeath and calling him“a learned man and an acclaimed writer”。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沉痛悼念金庸,称他学识渊博,受人拥戴,对他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
  Also among the first to react to the newswas billionaire Jack Ma,a lifelong lover of martial arts and chairman ofe-commerce giant Alibaba,which owns 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亿万富翁,自称金庸迷弟的马云也第一时间表示哀悼。
  “It’s a huge loss for Chinese people around the world,and it’sespecially sad for us at Alibaba as we have embraced his writings as part ofour corporate culture,”Ma said,referring to the old company practice ofemployees giving themselves nicknames drawn from characters in Cha’s novels。
  金庸的去世对全世界的中国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对阿里巴巴。因为金庸的武侠早已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在阿里巴巴每个员工都有个出自金庸武侠小说的“花名”。
  “The wuxia spirit promoted by Cha has become a core value ofAlibaba,”Ma added。“I have long admired Cha and he has been a source of deepinspiration for me。He will always be in my heart。”
  金庸推行的武侠精神已经成为了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
  “金庸一直是我的偶像和灵感的源泉。他会一直活在我心中。”

新加坡《海峡时报》
  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称金庸为中国武侠师祖。
  A former journalist and newspaper editor,Cha was considered the grandfather of Chinese martial arts,or wuxia,fiction.He was known for writing the 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 series of books。
  查良镛是一位记者,也是报纸总编,他被认为是中国武侠小说的奠基人,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射雕英雄传》
  Hong Kong superstar Andy Lau,who shot tofame with his role as Yang Guo in the 1983 TV adaptation of Return Of TheCondor Heroes,was contacted by iQiyi for his thoughts on Cha‘s passing。
  Lau said:“Jin Yong is a genius in theworld of wuxia fiction。It was fate that led me to play Yang Guo,a characterhe penned。”
  曾经出演83版杨过的香港艺人刘德华称金庸是武侠小说世界的奇人,能够演出他笔下的杨过是一种缘分。
  He added:“I‘ve actually always askedabout his health and his death is definitely a huge loss to the wuxia world。Ihope he rests in peace and I send my condolences to his family。”
  华仔经常问候和关心金庸先生的身体情况,称金庸的去世是武侠世界的一大损失,希望他一路走好,其家人亦能节哀。
  Other stars including Alec Su,Wang Leehomand Jordan Chan also posted their condolences。
  其他演艺界人士包括苏有朋,王力宏,陈小春也纷纷表达痛惜。
  Bollywood actor Aamir Khan,star of popularIndian film Three Idiots,also posted on Weibo about Cha‘s passing,professinghimself a fan of Cha。
  He said:“I am very saddened to hearthe sad news of Mr Louis Cha passing away。His book 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gave me a lot of joy。I read it just a few months back。I wish I could have methim。He has given so much joy to so many generations。I am his big fan。I wouldlike to offer my heartfelt condolences to his family。May he rest inpeace。”
  另外,宝莱坞影星阿米尔汗也表达了自己的惋惜。他发微博说自己金庸的粉丝,金庸给了他很多快乐。
  “听到金庸去世的消息我非常悲伤。几个月前我还在读他的《鹿鼎记》,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快乐。我曾经希望能亲自见到他本人,愿他的家人节哀,愿金庸安息。”
  昨夜今晨,除了我们在朋友圈里悼念金庸,歪果粉丝也纷纷在twitter上悼念这位中国的大侠。
  A great man……My hero
  他是个伟大的人,我的英雄
  这个在新加坡的华裔小姐姐秀出了自己的收藏
  Sad to read about Jin Yong‘s passing。Hisbooks did more than 12 years of Mandarin classes in helping me appreciate theChinese side of my heritage,and led to me reading more about history and martialarts to get a handle on the historicity of his novels
  网友Michelle Fullwood:听到金庸去世我很难过,读他的武侠小说相当于给我上了12年的中文课,帮助我重拾中国传统文化,让我对中国的历史、武侠更感兴趣。↑
  Jin Yong is currently the best-sellingChinese author alive。He is 93。His works are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in the same way Tolkien and G.R.R。Martin are to ours。
  网友Spookithil:金庸是中国当代最畅销的作家,他对于中国文化,就像托尔金和乔治·R·R·马丁对我们的影响一样。
  Jin Yong is no more,the last great pillarof Wuxia pian has died:(RIP
  网友Orion Wuethrich:金庸之后再无大侠,最后的武侠片支柱倒下了:(安息
  I‘m grateful for having been introduced tohim via Anna Holmwood’s recent translation of A HERO BORN for @maclehosepress。
  网友Jeff Tompkins:我很感激Anna Holmwood的译本,让我有机会走进金庸的世界。
  RIP Master Jin Yong,Thank you for all thebest novels you have created for this world。You will always be the best!#RIPJINYONG
  网友Paween Pratan:金庸大侠安息,感谢你为这个世界创作的优秀小说,你永远是最棒的!
  网友イルカ:金庸去世了,这会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吗?后悔搬家的时候把金庸的小说扔掉了,现在我分分钟想买一套金庸全集。
  金庸自己对江湖的理解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来听听大师的英文采访吧……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大侠走好,从此天堂也有了江湖!
  再见江湖!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
58#
 天雨ai2 发表于: 2018-10-31 17:08:00|只看该作者

报人金庸:一句“我能替人家打工吗”侠气逼人

源自:新浪新闻综合
原文标题:前助理追忆报人金庸:一句“我能替人家打工吗”,侠气逼人

源自:中国新闻周刊

  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
  金庸曾在香港报业江湖里独领风骚
图/图虫创意

报业大侠金庸
⊙记者:徐方清

  今年60岁的符俊杰自称不是金庸先生的小说迷,却是“报业大侠查先生”的铁杆粉丝。1988年至1993年,他在《明报》给金庸当了五年的助理。
  1959年,34岁的金庸(本名查良镛)在香港创立《明报》。此后数十年里,金庸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在香港报业江湖里独领风骚。金庸担任社长期间的《明报》,也被认为是香港人心目中最可信赖的传媒机构之一。
  金庸本人也常以“报人”自诩。即便在离开《明报》后,金庸在演讲中也称自己为“新闻工作者”,一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
  一
  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中文大学的毕业生符俊杰,从《明报》的实习生转为正式记者。1982年9月,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就香港前途问题与邓小平进行会谈。符俊杰作为特派记者来京报道,在拿到中英双方的会谈通报后,他和多数同行一样,发回去一篇主题为“中英会谈取得积极成果”的很官样文章的报道。
  但符俊杰很快向报社提出重新发稿的要求,他在进一步研读中英方面的会谈通报后,发现双方的通报其实是“各自表述”。他据此判断,中英关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可能需要分几个阶段才能完成。作为社长的金庸认可了符俊杰的判断,《明报》次日发出了一篇当时难得一见的认为中英谈判双方存在分歧的报道。
  “通过这次经历,我感受到了査先生对于时事的精准判断力和对年轻人的信任。”符俊杰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回忆称。那一年,符俊杰24岁。
上世纪90年代初,符俊杰和金庸的合影。
  二
  符俊杰同金庸有了比较多的直接接触和交往,始于1988年。中途离开《明报》的他回归报社,出任社长助理和社长办公室主任。
  当时的金庸,还有一个身份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制小组组长。因为和香港著名实业家、后来创立的“求是科技基金会”的查济民一起提出“政制协调方案”(又称“双查方案”),陷入巨大的舆论漩涡。
  有一天,金庸一瘸一拐地来到报社办公室。符俊杰后来听金庸夫人林乐怡说起,“査先生是被气着了”。
  一段时间里,《明报》连续发表文章,批判“双查方案”。但作为社长的金庸没有对编辑部工作进行干预,“即便看着文章自己生气”。
  “这样的报人气度和风骨,称得上是标杆。”符俊杰说。
  香港回归前,金庸又在《明报》和《明报月刊》上大力宣传香港回归祖国以及“恢复主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保持繁荣”的16字方针。
  因为在社评中的鲜明立场,金庸不断受到“左右摇摆”的质疑,但在符俊杰看来,变化的是形势,不变的是金庸作为知识分子的人文和家国情怀。
  符俊杰在做《明报》社办主任期间,他和办公室同事还有一项工作内容:帮金庸回复读者来信。通常每天都有几十封来信,多数是从内地寄过去,有些连地址都没有,就写着“金庸收”几个字,但“可以说是无人不知金庸”,不影响邮递局将信件送到。
  “尽量做到每封必回,而且金庸每封回信他都要自己看过,然后签上名。”符俊杰回忆道。
  三
  大约做了两年社办主任后,30岁出头的符俊杰兼任报社副执行总编,负责《明报》副刊的工作。
  从没有做过副刊的符俊杰,对于这次职务调整很是意外。但很快,他明白了金庸的想法。
  金庸在找符俊杰谈话时,指出了《明报》的转型方向:新闻副刊化,副刊新闻化。这之后,《明报》有了专职的副刊记者,这算得上是在香港报业中开了先河。
  对于报纸文章的要求,金庸还给符俊杰写了五个字:短、趣、近、物、图。符俊杰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短,是文章要尽量简短,一般要在800字以内;趣,是要有趣、不呆板;近,是要有贴近性;物,是指要言之有物,不无病呻吟;图,是文字要有图像、画面感。
  符俊杰曾经问金庸是否写小说前要有长时间的准备,比如整理素材、搭好框架等,金庸回答称,他最主要的准备是要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设定清楚,后面的故事情节就跟着人物的性格自然往下走。
  金庸在识人用人上也是这样的思路。“査先生确是高人。看准了人,就基本上不干预具体工作,没见他骂过人。”
  四
  1991年 3月,“明報企業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当年集团实现盈利接近一亿元。
  但两年后,几乎是在《明报》集团的巅峰时刻,年近七旬的金庸辞去集团董事局主席职务,将公司出售给香港传媒业大亨于品海。自此,符俊杰也结束了作为金庸助理的工作,与金庸联系渐少。
  当时有意收购《明报》的买家还有新闻集团总裁、世界报业大亨默多克,出了更高的价。不过,金庸予以婉拒。
  晚些时日,金庸和符俊杰谈起此事时,他说拒绝是因为默多克提出了一个条件:收购《明报》后,金庸在报社再做三年。
  符俊杰问为何不答应,一向慎言少语的金庸给出了一句侠气十足的回答:我能替人家打工吗?
  世事参透、来去自如的金庸,这一次转身离开,也带走了《明报》乃至香港报业的一个时代。此后的香港报业,渐逐滑向一个非左即右的撕裂局面。
  再见江湖!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
57#
 btkj 发表于: 2018-10-31 17:08:00|只看该作者

台湾各界缅怀金庸:他的离世是华文文学界的损失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台湾各界缅怀著名作家金庸先生

  新华社台北10月31日电(记者:刘欢 吴济海)著名作家金庸30日在香港逝世,台湾各界纷纷对“金大侠”表达缅怀和不舍之情。
  “金庸大侠 告别江湖”“金庸走了”……31日出版的台湾《联合报》《中国时报》等报章均在头版头条报道金庸逝世消息。《中国时报》文章说,金庸是被全球华人视为武侠小说泰斗、几代人记忆中皆有其地位的大师。“永别了!我们一生笑傲江湖的金大侠!”
  前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作家刘兆玄对金庸离世表达遗憾。他说,金庸改变了武侠小说的风貌,小说人物塑造刻画又广又深又鲜活,是最高水准的作家。
  金庸武侠小说作品在台湾多由远流出版社推出,与金庸有30多年交情的远流出版社董事长王荣文接受台媒访问时说,金庸谦和又有坚定原则,记忆力惊人,文字力强大。他说,人的生命是有年限的,但金庸作品将成为留给华人世界的传世经典。
  武侠小说研究学者、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林保淳表示,金庸对作品要求很高,讲究人物形象设计,十几部武侠小说里没有一个男主角性格是重复的。金庸把武侠小说带进了文学的殿堂,他的离世是华文文学界的损失。
  中国国民党籍民意代表柯志恩说,她和很多金庸迷一样,是读金庸小说长大的。读完之后意犹未尽,隔一段时日还会再从书柜翻出来,对一些重要情节重温回味。不论是行侠仗义的英雄,还是儿女情长的故事,金庸小说掳获许许多多读者的心,凡是看过者无不赞叹金庸的文学底蕴与才气。
  30日晚间金庸逝世消息传出后,台湾各大新闻台均进行了插播报道,并梳理金庸生平事迹和经典作品。在台湾社群网站,网友围绕金庸逝世消息、金庸小说人物和翻拍电视剧等主题展开了持续讨论。
  不少台湾网友在金庸逝世的新闻报道后留言,表达缅怀之情。网友“曾士熊”说:“金庸好走,谢谢你的小说陪伴我的年少轻狂岁月。”网友“kuso123”说:“随着金庸的离世,金迷只有从文字里,再回味大师武侠世界的快意恩仇与缱绻爱恋了。”
56#
 qyq163 发表于: 2018-10-31 17:06:01|只看该作者

金庸推动中国影视剧崛起 打造出最强IP

源自:一财网
⊙作者:何天骄

  2018年10月30日,对很多武侠迷来说,是极为悲伤的一天,这一天,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去世,享年94岁。
  作为中国武侠作品的代表人物,金庸打造出了影视界最强的武侠IP,他的武侠小说被翻拍成各类影视剧数百次,甚至进入到游戏、衍生品等多个领域。而且,也正是在金庸武侠作品IP的推动下下,中国影视剧产业凭借改编金庸武侠剧快速崛起,目前国内主流的影视剧公司都曾将金庸的作品翻拍成影视剧。慈文传媒副总裁赵斌向第一财经感叹:“电视剧产业的崛起是从金庸的武侠小说改编开始的,正是从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开始,国剧有了一席之地。”

  金庸一生共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其中14部是长篇武侠小说,书名首个字连起来就是一首诗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据不完全统计,从1958年至今,根据金庸小说拍摄的电影、电视剧共计100多部,小说的阅读人群数以万计,涵盖各年龄段、职业及文化层次。
  1955年,查良镛先生以“金庸”为笔名,开始武侠小说创作,首部作品是《书剑恩仇录》。三年后的1958年,香港峨眉影片公司,将他已经写成的《射雕英雄传》、《碧血剑》改编为系列电影,从此,“金庸”既意味着小说,也意味着电影,既是文字和想象,也是影像和形象。
  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江湖爱恨情仇,还融入了大量历史、地理、诗词等知识,不仅吸引了一大批粉丝,还深受众多影视投资人的青睐。在金庸的15部武侠作品当中,其中以《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这6部作品被翻拍成电视剧的频率最高。
  直至今天,金庸的武侠作品依旧成为各大影视公司争相翻拍的IP。而后来的很多武侠作品也大都参考借鉴了金庸作品,可以说,金庸用一己之力撑起了中国影视产业的武侠江湖。赵斌表示,以金庸为起点,中国国剧产业快速崛起,通过十年的时间,培育了一批新的影视品牌公司,包括慈文传媒(002343.SZ,代表作《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华谊兄弟(300027.SZ,代表作《鹿鼎记》)、华策影视(300133.SZ,代表作《天龙八部》)等民营公司在这十年里爆发式发展。
  虽然金庸的作品用现在的话说是绝对的头部IP,但金庸对名利看得很淡,他更在乎影视公司能否将其作品妥善改编。相比现在动辄上千万的版权费,早年间,金庸曾以1元的版权费将自己的某部作品授予央视改拍成电视剧。
  如今,对于不少金庸迷而言,常常会感叹金庸的作品翻拍成影视剧似乎变少了。赵斌解释道:“当前金庸剧并不是翻拍少了,最新改编的《射雕英雄传》已经播出,徐克导演也在筹备拍摄新的《神雕英雄传》电影版,只是因为国剧更加繁荣,观众们可以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不那么显眼而已。”
  金庸作品当中众多的武林高手以及招式各异的独门绝技,在被改编成影视剧之后再一次笼络了大批金庸迷。对很多金庸迷而言,单纯通过文字以及影像很难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武侠世界的魅力,于是乎聪明的商家开始将金庸武侠小说当中的人物以及绝世武功植入到游戏当中,开发各种千奇百怪的手游及其他衍生品。目前手游市场上流行的根据金庸作品设计的游戏风格多样,比较经典的有金庸群侠传系列、笑傲江湖凌云外传、金庸无双等。这类游戏的开发很好地迎合了青年受众的猎奇心理,因此大受欢迎。
  在赵斌看来:“像金庸这样的武侠经典作品,还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焕发新的活力,这需要我们的创作改编团队为老经典注入更多新的活力。”
55#
 问薇千柔 发表于: 2018-10-31 16:08:01|只看该作者

金庸的故事比小说更传奇 仗义执言两次被学校开除

源自:新浪新闻综合
原文标题:侠气外露!金庸的故事比小说更传奇,仗义执言两次被学校开除

源自:北京日报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老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是虚幻,也是现实世界的折射。
  英雄儿女,行侠仗义,文字翻涌起伏间,此地幻化成江湖,合上书页,此地亦非江湖。人生在世,去若朝露,但幸好我们还有书。
  用老先生的话说:“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
  看过金庸小说的人都会好奇,金庸到底跟他笔下的哪个人物比较像。是机灵圆滑的韦小宝?老实憨厚的郭靖?还是优柔寡断的张无忌?
  虽然因创作出许多豪气万丈的大侠形象而被称为“查大侠”,但是金庸却觉得这个称谓实在过誉:“如果在我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让我做,我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他身上没有以势压人的霸道,总给人留有余地。”
电视剧版段誉和王语嫣
  倪匡曾经评价“段誉有绝顶武功,朱蛤神功好象没有怎么用过,六脉神剑要紧时用不出,斗酒时却大派用场,凌波微步要来作逃命之用,倒十分实在。”在性格上,段誉博学多才、善良固执,被爹娘取小名为“痴儿”。由此看来,段誉的这些特征倒是与金庸有些相似。
生为“痴儿”</b>

  金庸本名查良镛,出生在浙江海宁,祖上是名门望族,不但善于经商,而且出了很多学识渊博的后人。虽然在查良镛出生时家道已经有些衰落,但依然有良田三千亩。男孩子都淘气,但他不同。家里藏书多,他便整天泡在藏书堆里,读得废寝忘食。父亲怕他读出毛病,便想方设法让他出去玩。有一次,父亲拖他出去放风筝,放着放着,一回头,查良镛不见了。
  父亲急得不行:“怕被别人拐走了。”找了半天没找着,回家一看:“这小子正泡在书房看书呢。”
  在读书这方面,查良镛也可算是个“痴儿”。但他虽爱书成痴却并不呆板,相反,他还颇有做生意的天赋。其实要论他真正的处女作,并不是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而是一本叫做《给初中投考者》的试题精编,由查良镛和其他两位同学根据所考的内容自己出题编写。这本试题精编类书籍畅销几省,赚到的第一桶金就足够把他供到大学。那时他只有十五岁。
侠气外露</b>

  虽然成绩优异,但查良镛却不是那种“乖乖仔”。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天生自由散漫、不守规矩”。
  1940年,查良镛考入浙江联合高中。当时学校常办壁报,文笔极佳又爱好写作的查良镛成为了壁报的常客。有一天,壁报前面挤满了人,大家都在争相看着一篇名为《阿丽丝漫游记》的文章:
  “阿丽丝小姐来到校园
  忽见一条色彩斑斓的眼镜蛇东游西窜
  伸毒舌,喷毒汁,还口出狂言
  威吓学生:我叫你永不得超生……”
  学生们看了,禁不住哈哈大笑。因为谁都知道眼镜蛇指的就是他们的训导主任,训导主任的名言就是──我叫你永不得超生。
  这篇大作的作者就是查良镛。因为看不惯训导主任的种种行径,“瞧不得他有事没事就辱骂学生”,便仗义执言,用笔来讨伐他。
  训导主任看到文章,气得全身发抖,立马跑到校长那里哭诉:“请立即开除他。”几天后,查良镛被勒令退学了。他便转到衢州中学,念完了高中。
  一个人一生中被开除过一次,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个“传奇人物”,但难就难在还被开除过两次。查良镛在四川重庆读大学时代,念的是外交系,希望成为一名外交官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由于看不惯学校里不良的校风,他再次因大胆直言,于是遭遇了平生第二次开除。外交官理想因此幻灭。
从查良镛到金庸</b>
  命运有时说来也奇怪,查良镛虽然一生都未实现他的外交官理想,但他后来也说:“虽然没有成为一名外交官,但我并不后悔。我自由散漫的性格确实不适合做这个职业。外交官的规矩太多,说不定做到一周我就被开除了。”
  于是命运把他带进了人生的另一个方向。1946年秋天,《大公报》刊登启事: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三名国际电讯编辑。应聘者蜂拥而来,竟多达3000人。查良镛凭借自己的才华被千里挑一,进入上海《大公报》,正式步入了报人生涯。
  1948年,《大公报》香港版复刊,查良镛被派到香港工作,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那时在香港工作并不是一个好差事。跟现在的国际化大都市来比,那时的香港比上海要差得多。但香港在发展,查良镛作为报人、作为金庸的人生也在一步步走上正轨。
  1950年,《大公报》旗下《新晚报》创刊,查良镛被调到《新晚报》,做了副刊编辑。当时《新晚报》总编辑罗孚注意到,比武擂台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于是灵机一动,决定邀请编辑陈文统在报刊上连载武侠小说。小说连载后引起轰动,自此打开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门。这部小说叫做《龙虎斗京华》,陈文统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梁羽生”。
  1955年2月初,梁羽生的《草莽龙蛇传》快连载完了,但他还没有想好下一部写什么。罗孚便只好找到另一个武侠迷查良镛:“梁羽生顾不上了,只有你上了。”
  于是查良镛的武侠处女作《书剑恩仇录》问世,反响甚至超过了梁羽生。他将名字最后一字一分为二,署名“金庸”。
仗义执言的大侠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香港的政治风气比较复杂。走到哪里,都是一片说谎声。金庸忍不住了:“我必须发声。”于是,他找到昔日同学沈宝新,两人一起出资,创办了《明报》。
  办《明报》要十万块,金庸自己就出了八万。他将自己写小说和稿子赚的钱全部投了进去。他每天一篇的社论,在众多报纸中独树一帜。当时金庸一边写小说,一边写社评,小说要写八九百字,社评要写一千多字。还要随时关注国际时讯,精力消耗很大。
  每天一睁眼,就有两千字的稿子等着他。晚饭都不吃,要写好社评才能坐下来安心吃饭。社评写完的时候,一般也就到了报纸要发的时候。时常看到金庸在边上写,报纸排字工就站在旁边等着他。
  金庸一直持续地为正义发声,也将家国天下的主题融入进小说中,于是便有了《神雕侠侣》《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身为持续发出声音的公众人物,金庸必然会被某些势力视为眼中钉。有人放出话来:要消灭五个香港人,排名第二的就是金庸。
  金庸说:“我虽然成为暗杀目标,生命受到威胁,内心不免害怕,但我决不屈服于无理的压力之下,以至被我书中的英雄瞧不起。”
金庸和倪匡
  最危险的一段时间,金庸听到风声,还跑去欧洲躲藏了一个月。连载的《天龙八部》只好找倪匡代笔。一个月后,金庸回到香港。倪匡笑着对他说:“抱歉抱歉,我讨厌阿紫,所以把她的眼睛写瞎了。”
  但不屈服的金庸又撰写了政治寓言小说《笑傲江湖》,以及社会问题小说《鹿鼎记》。“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可谓是金庸的真实写照。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舆论风气归于平静。1972年,金庸宣布封笔:“如果没有什么意外,《鹿鼎记》是我最后的一部武侠小说了。”
八十岁的学生金庸</b>
  金庸写了十四部武侠小说,部部经典。但金庸的名气虽响彻中外,而且博古通今,历史、政治等知识信手拈来,他依然觉得自己学问不够。因此即使是在获得剑桥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后,金庸坚持选择作为普通学生申请就读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那时的他已经是81岁高龄。
  在剑桥读书时,金庸同普通学生一样。背着双肩包,里面放满了课本。有一段时间金庸还会骑着车上课,但因为太太担心会发生危险而就此作罢。
  在剑桥上学,金庸又变成了那个别人不太关注的查先生。不再有知名作家光环、不再是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他做的一切都“不为学位,只为学问”。有学生想找金庸拍照,签名。金庸说:“我现在是学生,不是作家。等我不是学生的时候,我再和你坐下来一起吃饭、喝茶。”
  在金庸眼里,在任何时候学习都不算晚。永远保持谦卑的态度去探索人生中的未知,自尊而不自负,骄傲而不自满,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必须修炼的一部武功秘籍。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老先生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人生在世,去若朝露。一个人的一生,为何不可以是一部武侠小说,前半生纵情恣意、洒脱妄为,后半生心怀敬畏,有不断向学之心。就如查大侠的人生,可敬,可叹。
  再见江湖!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
54#
 btkj 发表于: 2018-10-31 16:08:01|只看该作者

风雨人生 “大侠”金庸成长路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风雨人生“大侠”金庸成长路

  正是这一本本的小说,奠定了金庸一代武侠小说泰斗的地位,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回顾一下“大侠”金庸的风雨人生。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移居香港,1955年,在《大公报》成为专栏作家,并首次以“金庸”为笔名,创作出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连载后,大受欢迎。其实,小说《书剑恩仇录》中很多情节的创作,和金庸在浙江海宁的童年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
  金庸(2003年采访):《书剑恩仇录》讲到乾隆皇帝,讲到陈家洛,都是以海宁为背景,以海宁和杭州为背景,讲到海宁,一定要讲钱江潮,讲到皇帝和陈家洛在海塘边看潮,所以我在写《书剑恩仇录》(中的潮水),就是我小时候的印象,再加以文字上的精炼和美化。
在《书剑恩仇录》大获成功后,金庸又接着在1956年和1957年分别创作出《碧血剑》和《射雕英雄传》,此后,《雪山飞狐》《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作品一部部横空出世,整个六十年代,金庸的创作达到顶峰,10年间共创作出了9部武侠小说。1972年,金庸完成《鹿鼎记》后,宣布封笔,至此共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读者遍及全球。虽然大获成功,但是谈起武侠小说的创作,金庸曾经表示,自己在小说创作上花的时间太多,耽误了他做学问,甚至有点后悔。
  金庸(2003年采访):写小说、办报纸,不过是有一笔钱,可以够我现在生活了,但是我自己希望可以有很好的学问,这个时间处理得不好。后悔,应该多一点时间做学问,写小说娱乐人家,做学问自己得益的。
  尽管金庸在17年间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后就封笔,再未进行新的创作,但是他的这些小说却风靡全球,已经无法统计到底出版了多少次,而根据这些小说拍成的电影、电视剧更是版本众多,影响深远,江湖和侠义甚至成为华人社会中共通的话题。有人用一副对联概括了金庸的作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该幅对联就是用金庸的14部中长篇武侠小说书名的第一字组成的。
金庸(2003年采访):我希望百年之后,还能看金庸小说,不要电脑什么,把这些小说赶掉了,我想世界上只要还有小说,大概中国人还会看金庸小说,我希望再有50年、60年,有人来看,我觉得很满意了。
53#
 btkj 发表于: 2018-10-31 16:08:01|只看该作者

香港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香港武侠小说泰斗金庸逝世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幅对联概括了金庸先生的14部武侠小说作品。10月30日傍晚,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当天晚上,有读者自发前往养和医院住院部楼前,默默表达对金庸的缅怀之情。
  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据香港媒体消息称,金庸10月30号下午6点左右,在亲友陪伴下,在位于香港跑马地的养和医院逝世。
  金庸先生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一生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其武侠小说被也改编成电影、电视作品,多次搬上银幕,影响了几代人。
读者自发前往医院缅怀金庸
⊙记者:茆丹:这里是香港的养和医院,在金庸先生逝世的消息传出后,有很多读者自发来到这里,缅怀一代武侠巨匠。

  (香港)金庸迷 李睿:我觉得郭靖在书中一句话总结得非常好,叫作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郭靖把这句话讲给了杨过,也就是他最得意的后辈,讲给了守卫襄阳的所有人,同时也通过这本书,这本作品讲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就是真正的侠义在于为国为民,在于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事业所付出。
  (香港)金庸小说读者 张女士:不止我这一代人吧,上一代人也有,或者上上代的就是有一种江湖侠气。
林郑月娥哀悼著名作家金庸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0月30日晚上也对查良镛教授辞世表示深切哀悼,并代表特区政府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林郑月娥说,查教授学识渊博,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其作品承袭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糅合历史与文化,脍炙人口,深受世界各地华人喜爱,其著作更多次被改编为电视剧、电影等,对传承中华文化有莫大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5 09:43,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