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399|回复: 15
 1熊猫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名人曼德拉诞辰百年从这些未公开画作看他的人生与哀乐

 [复制链接]
宽恕的自由──曼德拉九十大寿有感
曼德拉在老家Qunu接受生日祝福。(《纽约时报》摄)

曼德拉的孙子们与他一起庆祝90岁生日。(《纽约时报》摄)

  昨天是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的九十岁生日。
  曼德拉于1918-7-18日生于南非特兰斯凯豪萨部落的酋长家庭。当年曾经坐过白人种族主义者二十七年监狱的黑人领袖,如今已经是白发高寿的老爷爷。最近全世界都在庆祝这个老人的九十大寿。在伦敦有好莱坞影星和摇滚歌星参加的音乐会,在南非等地更有多项盛大的祝寿活动。老年的曼德拉还是那么风度翩翩、充满个性魅力。世界各地的人对他的赞誉在这个时候更是不绝于耳。跟曼德拉一起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南非前白人总统德克勒克称赞曼德拉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是一位兼具“信心、谦卑和带着真正高贵气质的恩典”的领袖,“在他出任总统以后,他用他的个人魅力倡导民族和解,把(南非从)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模造成一个正在兴起的多文化国家”。国际足联主席布拉德说国际足联把2010年世界杯主办权授予南非,也是受曼德拉影响,他称曼德拉是“恩典和尊严的榜样,一个有毅力克服最大困难的人”。也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南非主教图图将曼德拉称为“上帝给南非的礼物”和“南非给世界的礼物”。他说曼德拉就像耶稣基督和那些把爱带给世人的基督的跟随者一样,在服事苦弱贫穷者中体现出伟大的精神力量。

【老照片回顾】2005-7-19日,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与妻子格拉萨·马谢尔在约翰内斯堡庆祝曼德拉87岁寿辰。尽管曼德拉早已不再担任南非总统,他仍广受民众爱戴。当天,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出席庆典,为曼德拉祝寿

  曼德拉被世人视为跟特蕾莎嬷嬷、马丁路德金和甘地比肩的伟人。跟任何其他伟人一样,曼德拉也不是“圣人”,他也有他的缺陷和弱点(如早期的暴力抗争和失败的婚姻)。但曼德拉最令人景仰的地方,是他饶恕过去曾经迫害过他的人所体现出来的宽容和恩典。二十七年漫长的牢狱给他的身心带来严重的伤害,但他立志绝不向过去的仇敌和曾经逼迫他的人报复。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然身陷牢狱”。从监狱出来的曼德拉,充满尊严、克制和使人和解的精神。他呼吁黑人克制复仇的欲望,“把长矛扔进大海”。1994年在他的总统就职仪式上,曼德拉邀请曾经看守他的三位前狱方人员出席典礼,把他们介绍给世界各国的政要,并向这三个人致敬,令全世界为之震撼和动容。
  这让我联想起另一个二十世纪的风云人物──波兰的瓦文萨。瓦氏曾有一段时间精神跌落低谷,内心极端烦躁绝望。他一直把同为波兰裔的“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视为自己的“精神领袖”。他约了教宗在一片树林中秘密会面,向教宗吐露他的烦愁。他说自己心里面最难受、最没有平安的,并不是政治生涯的低潮,而是自己内心对逼迫自己的人的仇恨和苦毒挥之不去,无法释怀。约翰保罗用上帝的爱和宽恕劝勉他,激励他靠着从上帝那里来的力量战胜自我、战胜心中黑暗的“心魔”,祈祷他能够从内心“爱仇敌”、宽恕以不公正对待自己的人。
  这个世界的法则是“以牙还牙”。但用仇恨去报复仇恨,只有永远在仇恨的深渊中万劫不复。而要用爱去战胜仇恨,对血肉之躯的人,又谈何容易!宽恕敌人需要宽广和自由的心灵。如果没有信仰,“以德报怨”只能是“说得做不得”。

【老照片回顾】1994-4-26日,所有“M”中最著名的人士曼德拉走到事业的巅峰,在南非执掌大权

  曼德拉是有信仰的人。他从小在教会学校读书,从小时候起就是基督徒(卫理公会教派)。曼德拉不是一个“随时把信仰戴在袖口上”的人,所以他不太爱公开谈论自己的宗教信仰。但是他曾明确表示自己从来都是、今后也将一直是一名基督徒。他坦承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实践都以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为根基。曼德拉的宽恕精神跟他的基督教信仰紧紧相关。曼德拉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是发誓不惜牺牲生命也要跟白人种族主义者抗争到底、满有激进倾向和苦毒仇恨的“愤青”。被囚罗本岛的二十多年,曼德拉的精神世界经历了深刻的改变。经过苦难的磨练,他的心没有变得更加冷酷僵硬,反而变得更加柔软温和。他对敌人的仇恨减少了,对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却有更深的反思。二十七年的牢狱,曼德拉失去了肉身的自由,却获得了心灵真正的解放。在曼德拉的政治生涯中,他一次又一次地选择宽恕和仁爱,而拒绝苦毒与仇恨。他说“在那漫长而孤独的(被囚)岁月中,我对自己的人民获得自由的渴望变成了一种对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获得自由的渴望……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样需要获得解放。夺走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栅囚禁着”。
  曼德拉的“自由观”,因基督信仰的宽恕精神而迈进一个更超越的境界。在这个批判斗争、冤冤相报的世界上,曼德拉向我们见证:自由,不仅仅是不惧肉身的囚禁;自由,更是有能力越出仇恨的心狱。
  九十高龄的曼德拉,还没有“退休”,他还在积极参与跟贫穷、艾滋病、种族歧视和环境破坏的斗争。(曼德拉的一个儿子死于艾滋病。曼德拉是第一个坦诚承认自己的亲人死于这个令很多人羞于启齿、讳莫如深的病的非洲政治领袖。)但愿上帝继续保守祝福这个带给我们这么多感动和启迪的老人,但愿曼德拉用自己的一生向我们见证的宽恕与自由的精神继续感动、激励我们。
2008-07-19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Sichuanese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Sichuanese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一个马桶就难住了运10飞机,中国大飞机注定是梦想 韩寒与日本女优撞脸 自称经济差干兼职
15#
 花花大姐 发表于: 2018-7-25 09:37: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曼德拉诞辰百年从这些未公开画作看他的人生与哀乐

源自:澎湃新闻
  很少有人知道,曼德拉也是一位画家。近日,为了致敬这位深受爱戴的领袖,由曼德拉女儿及孙女创办的曼德拉酒庄与WeTransfer合作举办线上展览,展示曼德拉生前创作的一系列画。
  2018年7月18日是南非前总统,反对种族隔离的革命家、政治家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100周年诞辰。曼德拉是南非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他的政治生涯备受关注,而很少有人知道,曼德拉也是一位画家。近日,为了致敬这位深受爱戴的领袖,由曼德拉女儿及孙女创办的曼德拉酒庄(House of Mandela)与共享文档公司WeTransfer合作举办线上展览,展示曼德拉生前创作的一系列画作。
  “这些未曾公开过的作品使我们有机会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认识曼德拉这位20世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了解他对世界的看法,”WeTransfer的总编Rob Alderson说道。
  “与其说这些画道出了我的人生,不如说它们是关于我的祖国。”曼德拉曾就自己的艺术作品这样说道。卸任总统以后,曼德拉开始艺术创作,他的艺术包含了他无法用文字表达的内容,丰富了他的传奇一生。“我希望透过这些画,分享我在创作时所感受到的欣喜,”他曾向观众表示。
曼德拉正在作画
  曼德拉的大女儿马卡兹维?曼德拉(Makaziwe Mandela-Amuah)最近在一篇关于她父亲的散文中写道:“我觉得对他而言,艺术是他表达自我的一种很好的途径,或者说,通过艺术,他与自己的往事、自己的一生达成了和解。”
  曼德拉2001年时开始涉足艺术,当时,一位导演向他展示了如何用炭笔画画,后来,他又上过一些正规的艺术课程。曼德拉用炭笔和粉蜡笔作画,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他对库努(Qunu)和罗本岛(Robben Island)的回忆。库努是曼德拉的家乡,而罗本岛则是他曾经被囚禁的地方。
  生命,曼德拉用太阳来表现生命,他曾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我们曾经活过,而在于我们为他人的生命所带来的改变”
  曼德拉酒庄表示,这位领袖的早期作品受到约翰?列侬(John Lennon)的启发,“约翰?列侬的绘画中简洁的线条和内容给曼德拉带来了信心,使他继续挖掘自己的绘画能力。”
科克布姆树,南非的标志性树木之一,来自曼德拉儿时记忆中的风景
  曼德拉一生中共创作了约40幅画。如今,曼德拉酒庄首次向公众展示他挽歌般的“家乡”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创作于2002年至2003年间。“‘家乡’系列的灵感来自他对库努的热爱,这个宁和的村庄是他的精神家园,”曼德拉酒庄表示。“在他晚年的时候,他希望在那里看着奶牛吃草,度过时光,这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并非很多人了解他对农场和庄稼的喜欢。事实上,在库努的生活重现了他的美好回忆,那是他出生的地方,也是如今他的长眠之地。”
曼德拉“故乡”系列
曼德拉“故乡”系列
  “这些未曾公开过的作品使我们有机会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认识曼德拉这位20世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了解他对世界的看法,”WeTransfer的总编Rob Alderson说道。
  因为反对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曼德拉曾经在监狱里度过了近30年,出狱后,他继续推动政策改革,促使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终结。1994年,曼德拉当选总统,成为南非首位非洲裔总统。
曼德拉在创作他的“斗争”系列
  曼德拉曾在一系列简单的绘画中记录了他的人生旅程,这一系列名为“斗争”,在这些画里,他将自己人生的每个阶段浓缩成一系列意味丰富的手势。紧握的拳头包含他对自己革命活动的回忆,戴着镣铐的双拳代表他的监狱经历;解开的枷锁暗示他后来出狱;两只手紧握寓意种族之间的团结;他和一个孩子的手相握,展望更好的未来。
曼德拉“斗争”系列的作品
  “之所以画手,是因为它们是有力的工具,手可以造成伤害,也可以带来治愈,可以施加惩罚,也可以鼓舞人心。”对于自己的作品,曼德拉陈述道,“如今,我们解开了不公正的‘枷锁’,我们跨越了等级和国界,手牵手并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4#
 haosijia 发表于: 2018-7-19 13:34:07|只看该作者

曼德拉百年诞辰 西媒盘点曼德拉人生十大里程碑

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曼德拉百年诞辰 西媒盘点曼德拉人生十大里程碑

  参考消息网7月19日报道 西媒称,南非于7月18日隆重纪念纳尔逊·曼德拉诞辰100周年。曼德拉是南非多种族民主社会选举出来的第一位总统。
  埃菲社7月17日刊登了题为《曼德拉一生的十大里程碑》的文章,文章盘点了曼德拉一生中的十大里程碑:
  1。出生于南非小镇
  1918年7月18日,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出生于南非东南部小镇姆韦佐。他是家族中第一个上过学的成员。小学老师给他取了个名字叫纳尔逊。
  年轻时代的曼德拉曾在黑尔堡大学学习,但因抗议伙食质量而被勒令退学。后来,他在金山大学学习法律时,遭到种族歧视。
  2。加入非国大和第一次婚姻
  1944年,曼德拉加入非洲国民大会。这个组织后来成为反种族隔离斗争的先锋。
  1948年南非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后,曼德拉力图将非国大转变为解放运动。他对政治的热爱导致了他的第一次离婚。1957年,他与伊芙琳·梅斯结束了始于1944年的婚姻。
  3。支持率大增、第二次婚姻和终身监禁
  年轻的曼德拉成了受欢迎的人物,当局指控他叛国。1958年,他与温妮·马迪基泽拉结婚,后者陪伴他参与反种族主义政权的斗争。曼德拉后来因阴谋推翻政府而被捕并被起诉。
  他于1964年6月被判终身监禁,在罗本岛监狱服刑。
  4。世界最著名政治犯出狱
  曼德拉被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政治犯,无数国际声音呼吁释放他。“种族隔离”政权逐渐受到国际压力的削弱。
  1990年2月11日,经历27年半的囚禁后,曼德拉终于获释。那天他在开普敦发表了演讲:“我向你们所有人致意,以和平、民主和自由的名义。”
  5。成为非国大主席,与温妮离婚
  1991年,曼德拉当选非国大主席。温妮后来卷入多起经济和腐败案件,于1996年与曼德拉离婚。
  6。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93年,曼德拉和时任南非总统德克勒克被共同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们为废除种族隔离制度所作出的贡献。
  7。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1994年4月,南非举行了第一次多种族民主选举,非国大赢得了62.65%的选票。
  1994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8。亮相英式橄榄球世界杯
  曼德拉一生中最令人难忘的时刻之一是1995年在南非举行的英式橄榄球世界杯。这项运动在南非曾是白人的“特权”之一。
  决赛那天,曼德拉身穿曾象征种族隔离的墨绿色橄榄球国家队球衣到场。得到曼德拉“护佑”的南非队最终神奇夺冠。曼德拉亲自给国家队颁发奖杯。
  9。第三次婚姻和卸任总统
  曼德拉没有选择连任,于1999年卸任总统。1998年,曼德拉与莫桑比克前总统萨莫拉·马谢尔的遗孀格拉萨·马谢尔结婚。
  10。南非英雄退出公众视野
  2004,曼德拉宣布将减少在公开场合露面。此前,他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7月18日定为“曼德拉国际日”。
  2010年7月11日,曼德拉出席南非世界杯闭幕式。这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13#
 anny 发表于: 2018-7-19 11:04:00|只看该作者

南非纪念曼德拉诞辰100周年 奥巴马发表演讲


原文标题:曼德拉诞辰100周年 南非举办多项纪念活动

  [⊙ 赵怡蓁]瑞士媒体“瑞士资讯”7月18日援引法新社报道称,南非于当地时间7月18日举行一系列活动,以纪念反种族隔离人物曼德拉诞辰100周年,其中包括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主持的“市民大会”论坛,以及曼德拉遗孀格拉萨马歇尔带领的健走活动。
  据报道,2018年适逢曼德拉百岁冥诞,纳尔逊曼德拉基金会呼吁民众,以曼德拉的名义“采取行动和激发改革”。
  17日,奥巴马在约翰内斯堡一座体育馆,对1.5万人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他回忆称,曼德拉1990年从狱中获释时,全球心灵都受到希望浪潮的洗礼。这位前美国总统指出,通过曼德拉的牺牲和坚定的领导,以及他的品德典范,这或许是最重要的,曼德拉体现了被剥夺者的共同抱负。“他让我们这些自由和民主的信仰者知道,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奋斗”。
  奥巴马虽只在2005年与曼德拉短暂会晤,但他在曼德拉葬礼上致悼词时,盛赞他是“20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解放者”。据报道,曼德拉2013年辞世。生前,他曾入狱27年,获释后致力于传播和平与和解的信息,迄今仍是全球偶像人物。
  同时,曼德拉的门生、2018年接任南非总统的西里尔拉马福萨表示,他纪念“曼德拉百岁”的方式,就是将半数薪水捐给慈善组织,并呼吁其他人仿效。他指出,“曼德拉带领我们摆脱冲突和压迫的混乱,进入希望、自由、民主与平等之地。”拉马福萨将在曼德拉出生地─南非东开普省的姆韦佐度过“曼德拉日”,并出席诊所开幕、植树仪式、发放毛毯给长者等纪念活动。
  此外,报道称,格拉萨马歇尔将在一场短程的健走活动中担任领头者,以宣扬曼德拉留给后人的典范。曼德拉诞辰100周年的活动还包括将他以往狱中书信集结出版的一本新书的发布会,以及发行纪念钞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
 haosijia 发表于: 2018-7-10 19:04:00|只看该作者

《狱中来信》:揭秘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不为人知故事

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狱中来信》:揭秘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不为人知的故事

《狱中来信》一书封面
  参考消息网7月10日
  西班牙《先锋报》网站7月8日发表题为《亲爱的曼德拉》的文章,作者是哈维尔·阿尔德科亚,以下为文章摘要:
  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44岁时被南非种族隔离政府逮捕入狱,71岁才获得自由。他在4家监狱服过刑──服刑时间最长的是在罗本岛,他在狱中用科萨语、英语和南非语书写了很多信件。曼德拉在一些信件中对监牢狱吏的残暴行为提出抗议,而他在另一些信件则提出很多建议,表达自己的柔情、愤怒或痛苦。信件成为他与妻子温妮和5名子女唯一的情感寄托。南非种族隔离政府规定,曼德拉的孩子只有年满16岁才能探监。曼德拉在多封信件中表达了他对家庭的爱,以及因无法像父亲一样履行职责而深感绝望。
  近十年来,约翰内斯堡纳尔逊·曼德拉基金会档案馆的主要房间被堆积成山的纸箱和各式各样的物品所占据。基金会记忆中心负责人维恩·哈里斯正忙着归档并核实这位南非前总统留下的文件、礼物和回忆的真实性。尽管任务艰巨,但哈里斯倍感欣慰,因为这只是一次磨练。
  十年后,这项巨大的整理工程以书籍的形式面世,这一年正值曼德拉诞辰100周年。《狱中来信》一书收录了曼德拉写给亲人、朋友、战友、监狱和法律部门的255封信件。曼德拉的孙女扎玛斯瓦齐·德拉米尼·曼德拉为本书撰写前言,在她看来,这本书是开启曼德拉性格中不为人知部分的大门。“这本书收录的信件不仅拉近了读者与作为政治积极分子和囚犯曼德拉的距离,也拉进了读者与作为律师、父亲、丈夫、叔叔和朋友的曼德拉的距离。”
  曼德拉要求捍卫所有囚犯的权利并要求监狱有尊严地对待他们。曼德拉认为监狱中出现的每场小斗争都因他而起,因此他向监狱主管和司法部门寄送了很多信件以求公平对待,比如向他发放新的眼镜。他还写信抗议监狱伙食并要求监狱允许囚犯学习。
  监狱对囚犯的限制巨大──最初,政治犯只能获得一次探监机会,每半年只能收到一封500字的信件──并非所有信件都能到达曼德拉的手中,警察甚至没收了两本他用来抄写信件的小册子。本书编辑、基金会调查员塞赫姆·文特尔揭露了监狱通过部分或全部删减对曼德拉信件非法和粗暴的管制:“我们在档案中找到一封曼德拉写给小女儿的信,这封信篇幅较长并且充满温情,让人深感悲痛。这封信被小心翼翼地折叠,并放在一个白色信封中。”
  “南非国父”曼德拉在监狱中书写的信件饱含他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他写道:“一支好笔,也能提醒我们生命中快乐的时刻,能将高尚的思想带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血液和我们的灵魂中。它可以将悲剧转变为希望和胜利。”(编译/廖思维)
11#
 haosijia 发表于: 2018-7-6 04:34:00|只看该作者

曼德拉曾住牢房被拍卖 体验一晚30万美元被指炒作


原文标题:30万美元住“曼德拉牢房”?炒作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曼德拉诞辰100周年之际,南非一家公益组织为筹措善款,试图竞价出租他曾经住过的牢房。但这一做法却被公众质疑“故作噱头”,遭到强烈谴责。5日,拍卖活动已被暂时叫停。
  曼德拉是南非著名反种族隔离斗士,曾蒙冤入狱27年,关押他的罗本岛监狱如今已改建成博物馆,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法新社5日报道称,前不久,南非公益组织“露宿户外”在网上发起竞拍,试图将关押曼德拉的“7号牢房”作为“客房”出租。竞拍成功者可在这间不到4.5平方米、既无洗手池也无卫生间的陋室度过一晚,体验一代伟人卧薪尝胆的岁月。“露宿户外”将住宿费起拍价定为25万美元,数日内被竞拍者多次抬价,目前标价已高达30万美元。
  该组织还计划安排另外66名竞拍者入住其他牢房,加上“7号房”的客人一共67人──象征曼德拉67年的不屈抗争。竞拍所得资金则将用于协助南非的在押人员接受高等教育。该项目原计划于本月18日启动──当天正是曼德拉诞辰百年纪念日。
  南非《星期日独立报》称,这场有“炒作”之嫌的活动遭到罗本岛博物馆强烈谴责。博物馆发言人拉玛博奥表示,馆方起初并未注意到竞拍一事,是工作人员最先在网上发现。博物馆对此深感震惊与愤怒。她说,“竞拍牢房”这类活动“绝无可能发生”,因为博物馆是国家乃至全球的重要文化遗产,不是生财逐利的工具。博物馆的头等要务是完好无损地保护这些重要历史遗产。此事也在南非社交媒体上引发激烈讨论,不少网友表示该慈善组织“欠缺品位”。当地时间4日晚,该团体已将“拍卖牢房”的宣传页从官网移除。(刘皓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
 anny 发表于: 2018-7-5 16:04:00|只看该作者

曼德拉生前所住牢房将被拍卖 体验价一晚25万美元

⊙作者:王战涛

  2018年7月18日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纳尔逊?曼德拉诞辰一百周年。据法国《费加罗报》7月5日报道,一家慈善基金会日前决定拍卖18日当晚在曼德拉生前所住牢房的“体验权”,起拍价达到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6万元)。
  该慈善基金会2016年发起了一项名为CEO Sleepout活动的慈善活动,向企业家们出售在特殊场景下的过夜体验,并将所得用于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借曼德拉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该基金会决定拍卖当晚在这位伟人住过的牢房过夜体验的机会,起拍价为25万美元。目前网上的报价已经上涨到了30万美元,最终拍卖结果将于16日晚间公布。
  该基金会的发言人利安?麦高恩表示,此次活动所得将用于资助一项名为“监狱大学”的慈善项目,旨在提高南非服刑人员的受教育程度。
  据悉,该牢房位于南非好望角的罗本岛,长2.4米宽2.1米,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每年有超过30万游客前来参观。
9#
 现代家里蹲 发表于: 2013-12-30 12:40:01|只看该作者
政治和解
  1960年取缔非国大、共产党等反抗组织之后,南非政局开始稳定,外资又踊跃进入,从1965年到1970年,流入的外资总额达到24亿兰特。南非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也使南非工人阶级进一步壮大,越来越多的黑人进入城市。
  1980年,在南非城镇人口中白人大约为400万人,而黑人已有1060万人,另有200万有色人和70万印度人。黑人职员队伍也在壮大。1977年,约54万白人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管理部门任职,但政府也雇佣了82万黑人下级职员和勤杂人员。
  南非被认为不适合乡村游击战,因此历史上的武装反抗都被荷兰殖民者或英国殖民者打败。但随着城市人口种族比例的消长,在城市所发动的群众运动和武装斗争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一方面南非白人统治者越来越感觉到:已占城市人口优势的黑人的愤怒可能会彻底撕碎他们,另一方面南非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提振内需。1970年代末,南非汽车年生产力为40万辆,而白人每年只能消费20万辆,黑人根本无力购买新车。
  在这种情况下,明智的白人统治者开启谈判大门。新的现实被白人统治者接受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以致整个谈判经历两位总统博塔和德克勒克。无论哪任总统,谈判对象都首选曼德拉。当时反抗者组织的负责人要么逃往国外,要么转入地下,要么关在监狱里。无论是秘密接触慢慢谈判,还是反对一切形式的种族主义,或者在各反抗组织中都有相当威望,曼德拉都是合适人选。
  一生注重领导力修炼的曼德拉,更善于根据形势变化灵活决策。1985年,他在监狱里单独居住,认为通过谈判把斗争向前推进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随着政府与反抗者组织在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都加强的情况下,如果不立即开始对话,双方都将很快陷入镇压、暴力和战争的恶性循环中。
  政府与曼德拉的谈判主要围绕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非国大必须放弃暴力和武装斗争。曼德拉的答复是放弃暴力的主动权在政府手中,而不取决于非国大。
  第二个问题是非国大必须与南非共产党切割。曼德拉认为当时的南非国民党接受了50年代以来最顽固最保守的冷战思维,把苏联当做邪恶帝国,把共产主义当做恶魔作品,担心共产党所主张的国有化剥夺他们的财产。曼德拉的答复是非国大和南非共产党近期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建立一个没有种族歧视的南非;《自由宪章》不是社会主义构想,而是非洲式资本主义蓝图。
  更重要的是,80年代末苏联戈尔巴乔夫已被撒切尔夫人认为是他们能与之共事的人。随着苏联改革的深入,这一问题自行解决。失去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南非共产党一时难有作为。
  第三个问题是多数原则。南非国民党认为有了多数原则,少数民族的权利可能受到践踏。他们要搞清楚非国大如何保护少数民族白人的权利。曼德拉的回答是《自由宪章》前言明确指出:“南非属于一切居住在南非的全体人民,没有黑人和白人之分。”
  更重要的是,曼德拉坚持认为自己不是南非政府要谈判的另一方,与政府谈判的另一方只能是非国大,而自己只是他们谈判的促进者。这一原则被曼德拉贯彻始终。
  1990年2月11日,曼德拉被无条件释放。1994年4月27日多种族大选,曼德拉当选新南非首任总统。自此各种族开始真正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分享政治权权力。
  然而众多黑人受害者提出要求清算白人种族主义政权犯下的暴行。曼德拉提出的方针是:以民族和解和团结为准绳,以宽容精神处理历史遗留问题。1996年4月15日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收集、调查和公布1960至1994年之间政治暴力事件和行为,听取暴力参与者、策划者的陈述,对主动陈述暴行者予以赦免,对暴行受害者予以补偿和帮助。委员会最后也以“非正当的方式”描述了非国大和其他黑人组织在正义事业中的某些事实和行为。
  至此,南非的政治和解之路算是基本完成,而种族间的社会和解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曼德拉暗中出境前往埃塞俄比亚,参加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泛非自由会议。

曼德拉形象、黑人政治精神与新时代
  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从曼德拉的政治贡献中可以知道,“用发动群众的武装斗争把白人统治者赶到谈判桌上”,是曼德拉的基本形象。然而,在苏东剧变之后的世界性“告别革命”浪潮中,“自由”与“和解”,便成为曼德拉形象的基本元素。有时“非暴力”也会以以讹传讹的形式掺入到曼德拉的形象中来。如果在曼德拉的“暴力与和解”的辩证法中,把非暴力看做曼德拉形象的元素之一,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曼德拉一直是把和解作为暴力的目的来看待的。
  在新的时代,全球经济已经发展到主要经济体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的程度。这要求这些经济体之间协商和谈判多于对抗。G20成员国覆盖全部大地区,它们之间的协商和谈判则足以揭示全球政治基本结构。在这种基本结构中,以非暴力精神为基础的南非政治和解,就显得更像是“和平与发展”主题的政治先知。
  非暴力精神,确实是集中出自《新约》,但主要是作为社会精神和信徒德性而存在。这一原则在白人世界几乎从来没有发展成为一种政治精神,至少在政治精神层面很少这样凸显过。也许可以说,作为政治精神的非暴力原则,首先是为黑人基督教世界所特有。
  无可置疑的是,这种特有是经过双重建构的。一方面是白人牧师向作为一个种族被白人统治、奴役的黑人传教,首要的问题可能就是面对黑人的抵制和反抗。这样一来,基督教里作为社会精神和个人德性的非暴力精神,非常容易成为白人牧师向黑人传教的首要内容之一。这在曼德拉的自传中也可清晰地感受到。
  另一方面,黑人长期被白人奴役和统治,而其所受的现代教育从一开始就是白人牧师所能给予的。正如曼德拉所说:南非黑人“部落人民所取得的进步是由教会学校促成的,获得成就的人也都是教会学校培养出来的,比如,我的学校、学校里的老师、政府部门文员和翻译人员、农业模范和警察。”通过上帝观念和基督教世界获得族群解放,便成为这个通过反抗似乎没有希望的种族或民族的最后希望。
  作为政治精神的非暴力与作为社会精神、信徒德性、宗教美德的非暴力在实践中,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冲突的。作为统治者政治精神的非暴力,尚处在曼德拉作为首任总统的新南非的残酷考验中,其命运尚是未知之数。作为反抗者政治精神的非暴力,则要求坚忍不拔、坚持不懈,最后还是在武装斗争的帮助下,实现非暴力政治精神的政治目的。而作为宗教美德、社会精神的非暴力,则要求顺从,放弃反抗。
  两者的冲突在曼德拉的婚姻中就表现得非常充分。曼德拉始终如一地献身于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和自由斗争,这让其妻子艾韦琳很烦恼。曼德拉试图说服她理解自由斗争的必要,她则试图说服曼德拉相信宗教信仰的价值,应该致力于家庭事情。曼德拉告诉她自己正处为国家服务的时候,艾韦琳则说,为上帝服务高于为国家服务。矛盾不可调和,以离异告终。
  在曼德拉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南非人民生活在两种体制中,一种是酋长体制。酋长职位既是部落生活的轴心,更是获得影响力、权力和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另一种便是教会。在曼德拉所成长的地区,牧师马蒂奥洛的知名度跟酋长是一样的。因为马蒂奥洛牧师掌握教会的无上权力,在涉及宗教事务时,他还成了酋长的上级和领导。
  曼德拉及当时几乎所有的南非黑人贵族,都是这两种体制的继承者和统一者。曼德拉说:“那时,影响着我、占据着我的思想和行动的只有酋长职位和教堂。”这两种体制在南非就统一在作为政治精神的非暴力原则中。非暴力原则,一直是南非国大党的基本宗旨。该党于1912年由一些知名黑人和都市知识阶层为中心创建的。第一任主席为杜比牧师。当时称南非土著人国民大会,1925年改为现名。
  中国人容易把非暴力原则与非暴力不合作原则混淆。其实在当时的非国大,这是两种相冲突的原则。非国大原来主要是采取请愿和诉讼的非暴力方式,维护非洲人权利。在南非的印度人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这一具有对抗性的反抗形式。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包括曼德拉在内的非国大青年领袖,想将非暴力不合作原则引进非国大,都曾引起激烈争论,一些老派领袖为此深感恐慌。原来的非暴力是不对抗的,而现在的非暴力具有对抗性;原来的非暴力主要服务于黑人上层,不发动群众,而现在的非暴力要服务于所有黑人,要发动群众。
  在曼德拉的叙述中,他不认为非暴力是道德信条,但还是认为最终解决问题是和平方式;暴力用于反抗只是被强加的,暴力最终不能解决问题。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确保和平的信念能够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思想和做事的方法中……使用和平的手段可以让最坚定、最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人转变过来。所以,我们应该使用和平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非暴力与谈判、和解越来越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但是,从曼德拉的故事中,我们不能忽视两点:一点是南非和解是通过人民觉醒和武装斗争争取来的;一点是“和解”表述下所遮掩的问题,才是新南非的真正困难。

新南非黑人的政治成熟之路
  美国宪法学家克鲁斯·阿克曼指出,革命成功的特征之一是短期内形成一个政治联盟,这个联盟一般足以动员各种力量支持宪政;如果领导集团抓住这个机遇,便可以为未来相当时期的发展设定规则。问题在于领导集团对未来相当时期的发展有基本准确的预判。
  多种族第一次大选以来的近二十年里,南非似乎在各个方面恶化,种族冲突、贫富悬殊、阶级对抗、贪污腐败、治安恶化、健康恶化、失业率高、一党独大等问题在很多方面几近世界之最。了解南非真相的世人有时会义愤填膺,以至于否定曼德拉和新南非的意义。
  其实曼德拉的政治和解成功,有点类似中国的辛亥革命,即统治集团族群人数占绝对弱势,在多数人族群的人民觉醒时不得不让步。问题在于多数人族群的人民觉醒带来的首要力量,是南非白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培育了越来越多的城市黑人,也即黑人工人阶级和职员阶级。以阶级革命为实质力量,以种族革命为总体力量,加上荷兰裔白人统治者的明智,南非只是完成种族的政治革命。
  平心而论,一个长期被压抑的人突然解脱,便会疯狂释放,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刚从被奴役和被迫害中解放出来的黑人,会难以遏制地报复白人;黑人贵族会千方百计夺取白人的财产和资本;黑人统治者会急于求成,希望一夜之间改善黑人的生活、提高黑人的教育。总之,他们会利用新获得的多数人政治原则,疯狂地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报复和补偿。
  更重要的是,一个长期被歧视被奴役被隔离的族群,初次走入政治中心,领导一个现代国家,无论从族群的社会结构发育、民众智力教育和行为习惯、领导人培育、政治组织发育等,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此不能用曾经白人统治南非所取得的成就,来否定这20年新南非在新条件下所作出的努力。
  黑人占南非人口高达76%,他们一旦走上政治中心,他们内部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就决定着新南非的基本结构。这些结构的演变,并非任何政策和宪法所能直接决定的。除非当初南非黑人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同时获得政治解放,即部分黑人贵族与白人共同统治南非,也即不分黑人白人有色人,只根据教育程度和财产数量,逐步赋予政治权利。然而历史不能假设,当时的白人统治者并没有主动创造这样的政治进程。
  应该说曼德拉已经充分利用自己的威望和智慧,最大限度地实现种族间的政治和解,但政治和解不等于社会和解,也不等于政治民主。这种政治和解只能是一人一票式选票权利上的平等。曼德拉为了最大限度地限制黑人的报复,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以终止历史上具体的仇怨。种族间在历史中形成的抽象的仇怨,不是这样的政策行为所能消除掉的。我们只能说如果曼德拉没有设法消除那些具体仇怨,报复则可能更加猛烈,更加疯狂。我们也可以说曼德拉没有更好地预判到种族间非具体仇怨的严重性,以至于在宪政设计上只是更多地坚持形式平等的政治原则。
  特别是是基于苏东剧变出现世界性告别革命,已无社会主义阵营支持南非革命道义及经济发展,获得世界资本主义支持便成唯一选择。曼德拉在狱中还坚持国有化政策,然而“美国商人对我们也施加很大的压力,迫使我们重新考虑国有化问题。从鼓励外国人来南非投资这方面看,我们不得不慎重重新考虑国有化问题。”特别是在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他“遇到了全球级别的工业领袖”,“那一刻,我生平第一次意识到了,如果我们希望获得投资,就必须重新探讨国有化政策。”正因为如此,非国大的社会主义政策部分大多数没有兑现,比如对矿山、银行和制造业实行国有化,比如土地改革,等等。
  这无疑是加速黑人贵族转化为土地贵族和资产阶级进程。可以说这20年,就是完成这一转化进程的20年。因此,南非传统的阶级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未改善的资产阶级只是由白人变成黑人,而工人阶级依然是黑人。
  因此,南非的核心问题,是南非黑人作为一个社会的结构发育和作为一个民族的政治成熟。前者需要社会结构革命,后者需要在前者基础上形成新的政治结构,并在新政治结构中产生新的政治领导群体。南非现在的政治领导集体,几乎都是曼德拉当年的亲密战友,都是白人种族主义政权下成长起来的。
  新的政治领导群体,必须是在新南非政治经济环境中成长。在竞选政党体制中,新的政治领导集体应分属于不同且具有相当竞争力的黑人政党中,即不能独大的一党还只是个黑人政党,也即南非黑人必须出现势均力敌从而具有竞选价值的不同政党。新的政治领导集体走上政治道路遇到的问题,应是新南非所存在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并在这种问题意识中磨练自己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技能。在我看来,这种政治技能就是根据南非国情,创造属于南非的广义社会主义、广义市场经济和广义资本主义的混合形态。换言之,在同一个不可选择的相关联的历史结构中,作为政策的社会主义、作为政策的市场经济和作为政策的资本主义,在同一结构的不同环节中进行不同的混合。这也是非暴力政治精神在未来的真实考验。
  这一过程可以努力促进,但不能急于求成。历史便是如此。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现代家里蹲 发表于: 2013-12-30 12:40:01|只看该作者
曼德拉的政治贡献
  曼德拉在监狱被关27年,最后被当局选定为主要的谈判对象,政治和解后又被当选为新南非首任总统,并不是完全依靠道德形象、斗士形象而获得的。这与他在反种族隔离政治中一贯做出的贡献是密切相关的。他自小是被作为领导人培养,因此有很强的领导者意识。他也一直注重领导力修炼,在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强调时时关注人民群众的动向,为人民群众提供其所急需的领导力服务,把反种族歧视的人民行动推向一个高峰又一个高峰。

群众运动
  把南非反种族歧视运动引向群众,是他与南非非洲主义者、南非共产党人等共同做到的。1943年,南非“非洲主义”理论鼓吹者莱彼得、南非共产党员恩考茂和曼德拉等人认为非国大从整体上已成了退休的、战斗精神不强的、有特权的非洲精英垄断的组织,决定另辟蹊径,组建非国大青年团,以赢得更多群众的支持。1944年正式成立,莱彼得当选青年团主席。
  曼德拉认为1947年有两件重大事件决定了他政治发展和斗争方向。一是整个矿脉地区有7万名非洲矿工参加罢工。马克斯是非国大资深会员和共产党员,当时任非洲矿工工会主席。罢工被镇压,工会被破坏。这次罢工使曼德拉与马克斯建立亲密关系。一是印度人社团发动印度人群众,开展为时两年的被动抵抗运动,反抗禁止印度人自由移动的《亚洲人土地占有权利法》。这些都在人民中灌输一种反抗和激进主义精神,使人民不怕坐牢。原来主要采取请愿和诉讼方式反对种族隔离的非国大,从曼德拉这一拨年轻人开始引入更加激进的反抗精神。
1950年前后,时任非洲国民大会(ANC)领袖的曼德拉,穿着短裤、t恤,戴着拳击手套,正做出拳击的姿势。
  1949年,在青年团的努力下,非国大做出里程碑式努力,把自身变成群众组织。青年团起草行动纲领,纲领核心是发动群众。1950年,曼德拉被选进非国大执行委员会,并直接参与领导非国大第一次尝试的全国范围的政治性大罢工。这次罢工后,曼德拉集中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的著作。他后来在狱中给狱友讲授政治经济学,讲授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是从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他说道:要通过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通过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关系去认识形势;如果斗争要取得胜利,必须超越黑人和白人的概念;非洲民族主义者与非洲共产主义者应当更多地加强团结,而不是加深分裂。
  他阅读马克思主义,但自认为没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不过可以说这种阅读促成了曼德拉在南非反对一切种族主义的思想的形成。更重要的是使曼德拉成为群众运动的积极鼓吹者和组织者,使他与青年团的同志们一起推动非洲反种族主义和黑人解放运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开展群众斗争,让南非广大的工人、农民都投入到同一运动中,形成足够强大的推翻白人压迫的力量。曼德拉自传里写到:“那年月,我被认为是煽动闹事的演讲家。我喜欢发动群众。”

武装斗争
  如果说在非国大推动群众运动以争取黑人解放,曼德拉只是推动者之一,那么在非国大推动武装斗争的解放方式上,他则是主要的发起人和唯一的领导者。
  发动群众运动没多久,曼德拉就有了开展武装斗争的想法。这种想法最初从哪里来,他没有交代。他说自己开始怀疑合法的和宪法规定之外的抗议将很快被制止,这就会使非暴力被动反抗变得无效和无意义。他认为,非暴力不能作为道德原则,而只能是一种斗争策略。但当时他只能在心里这么想。
  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但人民也因此重生。在南非黑人觉醒的过程中,有两件事非常关键。一件是一战期间大量南非黑人被英国征调到欧洲参战。和英国军人一起追着德国军人打,看着白人的狼狈相,是参战回国后的南非黑人久久不去的记忆。一件是中国的革命,特别是抗美援朝的胜利,后者是被认为是有色人种第一次打败世界白人强国集团。全世界的白人强国联合起来,都被有色人种打败,这对于长期处于被奴役被歧视的有色族群的反抗激励是非同凡响的。
  1953年非国大总书记瓦尔特·西苏陆被邀请参加“世界和平与友谊”青年学生节。他接受曼德拉建议,顺访中国,并向中国领导人讨论提供武器、开展武装斗争的可能性。中国领导人询问了南非的解放运动是否成熟到可以采取武装斗争的程度,并指出武装斗争是极端严肃的行动。曼德拉他们没有拿到武器,但觉得反种族歧视斗争得到了鼓励。
  随着群众运动的深入,1960年当局以《镇压共产主义条例》取缔非国大。关于使用暴力的辩论也就更加频繁和激烈。曼德拉在一次演讲中“庄严声明”:
  “如果政府作出的反应是用赤裸裸的武力镇压我们的非暴力斗争,我们将不得不重新考虑我们的策略。在我的心中,我们正在翻过非暴力政策这一历史篇章。”
  在1961年6月的一次会议上,曼德拉正式提出武装斗争,指出让人民别无选择地以和平方式面对政府的武装镇压是错误的,无道义的;人民已决定拿起武器,不管我们发动他们与否,暴力斗争都会开始。即使非国大不出来组织和领导武装斗争,也挡不住人民的武装斗志,同时还会使非国大失去对人民的领导权,特别是对斗争方向的领导权。
  最后会议通过折中方案,授权曼德拉组建军事组织,与非国大保持相互独立,而非国大依然保留非暴力斗争策略。曼德拉在《自传》中激动地写到:“这是具有决定性的一步。50年来,非国大把非暴力作为一个基本原则,不容置疑,也不容辩论。从此之后,非洲人国民大会将是一个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组织。我们走上了一条新的、更危险的道路,一条有组织的军事斗争道路,其结果我们不知道,我们也无法知道。”
  曼德拉组建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亲任总司令,为它确立伤害最小而又足以威慑政府的破坏活动方针。他认为,只有在破坏无效而条件足够情况下,才能向恐怖活动和游击战发展。
  曼德拉对武装斗争的坚持一直持续到实现政治和解。曼德拉被关监狱27年,民族之矛军一直没停止过活动。1983年,民族之矛军创造汽车炸弹的攻击方式,攻击当局的一个空军情报部门。19人被炸死,另有200多人受伤。曼德拉听闻这么多无辜民众在袭击中伤亡,极度震惊的同时为这次袭击辩护,指出武装斗争是种族隔离政策强加给他们的。这也就是曼德拉长期被列在西方国家恐怖主义者名单的原因。
  1990年2月,曼德拉被无条件释放。别人问是否坚持武装斗争,他坚决地说:必须坚持,因为当初开展武装斗争的目标还没实现;继续支持武装斗争和提倡和谈之间不存在矛盾,正是武装斗争的现实和威胁,才迫使政府走到谈判桌前。

团结的促进者
  曼德拉的团结意识、团结能力和团结努力是其最典型的领导力特点之一。他属于那种目标明确的领导人,可以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曼德拉常常说,非国大就是一个巨大帐篷,能把所有反种族歧视的人和组织包容进来。在中国政治话语中,这是统一战线思想;曼德拉一直努力使非国大成为反对种族歧视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
  他努力团结不同党派。1950年罢工前,曼德拉一直排斥印度人和共产党人参与非国大,因为他觉得他们素质高,担心他们占据领导权。但在这一次罢工中,他发现群众运动存在很大的危险,必须团结他们一起斗争。他就克服自身对南非印度人和共产党人素质高的恐惧,毫不犹豫地决定与他们在反种族歧视和反种族隔离上携手战斗。
  他努力实现代际团结。1976年6月15000名学生在索韦托集会。警察没有示警就开枪,学生们用棍棒和石块还击,几百名学生伤亡。这件事件引发“黑人觉悟运动”。他们数以千计地去国外接受军事训练,回到南非勇敢地参与武装斗争。
  曼德拉在监狱里遇到了他们中一些人,发现他们虽然提倡建立一个非种族歧视的社会,但排斥白人在建设这样的社会中发挥作用。他于是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树立起包容性更强的“大会运动”思想,跟他们说非国大像一个巨大的“帐篷”,能够容纳许多持不同观点和不同身份的人。
  曼德拉给自己在监狱里的定位,不仅仅是非国大领导人,而且是团结的促进者、忠诚的中间人以及和平的使者,拒绝在争端中袒护任何一方,甚至自己的组织,认为不这样就会危及自己在不同党派之间进行协调的可能性。
  他还努力团结传统领导人。1980年,他还在监狱里,一群泰姆布酋长紧急要求与他见面。当局提升这些传统领导人的权力以便与非国大相抗衡,因此非常愿意曼德拉与这些酋长们见面,以削弱他对斗争事业的参与。他的同志们很多认为他应该拒绝承认那些传统领导人,但曼德拉认为应该对他们加以关注,给予必要的团结。
  正因为如此,曼德拉出狱之后感谢很多人和组织,特别是感谢了非国家大及民族之矛军、南非共产党、联合民主阵线、南非青年大会、南非贸易工会大会、民主运动组织、南非全国学生联合会,以及南非妇女组成的、“黑腰带”组织。
  他一方面进行最广泛的团结,在团结不同的组织和派别时常常不得不与自己的同志斗争,劝说他们更包容一点,另一方面他在任何时候都坚持非国大的领导地位,时时刻刻警惕其他加入进来的党派成员夺取非国大的领导地位。
7#
 现代家里蹲 发表于: 2013-12-30 12:40:01|只看该作者

曼德拉:黑人政治精神与新时代

⊙作者:范仄

曼德拉的葬礼
  曼德拉去世,一场关于曼德拉意义的解释争夺由此展开。这是一种正常的话语政治,所有历史意义的呈现和展开,几乎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它既是曼德拉可能的意义在其身后继续参与政治的历史行为,也是曼德拉意义更加丰富化的历史行为。
  如何理解曼德拉?当然首先是从南非历史看。不过,他的去世和对他的悼念,已成为世界性事件,从世界历史理解就成为必要。我们必须把曼德拉置放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G20峰会和金砖国家概念形成这段世界历史中考察,否则无法理解曼德拉,特别是以曼德拉为代表的某种黑人政治在世界历史中的意义。
  80年代末,苏东剧变、中国风波、南非种族冲突暴乱化、巴西军政府还政于民等构成世界性关联,并造成90年代以后一系列后果。一方面是社会主义阵营崩溃:苏联解体,俄罗斯阵痛,2000年普京式国家主义出笼;东欧成为新欧洲;中国1992年开始明确的市场化改革。南非种族实现政治和解。巴西第一任民选总统因腐败丑闻下台,参与创建巴西社会民主党的卡多佐1993年1998年两次当选总统。
  另一方面是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因苏东剧变造成社会主义污名化而不得不改名为社会民主主义。在这一进程中相对滞后的美国,经过金融狂欢及随之而来的金融危机,奥巴马以侧重终结伊拉克战争及实施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全民医疗保险制为竞选纲领登上总统宝座。
  从当代世界历史看,这一时期可谓“三个世界”的重组,结果是从美苏两大集团到20国集团(G20),前者是两大全球性对立集团,后者是一个全球性协商与谈判集团。如何看待各国这些年事情的发生,既要从这些国家内部看,又要从冷战终结的国际格局看。如何看待这些国家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也要从这些国家内部看,更要从以G20为典型代表的国际格局看,因为全球关联度将被快速强化。由原来属于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部分国家构成的金砖国家,进一步揭示G20内部的差序特征,揭示三个世界重组后的突出特征。
  用中国的政治话语说,这一格局转变是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这是一次世界性的“告别革命”。从各国所进行的世界性转型实践看,这也是广义社会主义、广义资本主义与广义市场经济的深度重组;它们不同比例的混合形态,似乎已成为历史的终结形态。身跨两大时代主题的曼德拉的意义和形象,因此具有“战争与革命”和“和平与发展”的双重性,对他的意义解释和形象塑造,具有多样的侧重点。也许可以说,曼德拉的反种族歧视斗争必须放到社会主义与反殖主义的“战争与革命”的历史逻辑中理解,而他的形象塑造却在世界性“告别革命”的“和平与发展”的历史逻辑中展开。

在共产党人的引领下,他走上反种族歧视之路
  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姆卫佐。作为考撒人,他首先拥有的名字是考撒语“豪利沙沙”(意为“惹是生非的家伙”)。父亲被泰姆布国王任命为姆卫佐部落酋长,豪利沙沙因此作为伊基巴王室后人之一,被预备担任像其父亲一样的泰姆布王室参事。在以酋长体制为坚硬传统的南非黑人那里,这种传统领导人身份伴随着曼德拉的一生。即使他选择现代领导人(即政党领导)之路,即使他在监狱里被关20多年,他依然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实践自己曾经被培养的王室参事角色的责任。
  曼德拉的父亲,一生坚持按照泰姆布惯例处理氏族问题,坚决拒绝英国国王的法律,以至于被地方行政长官指控为犯上作乱,而被剥夺酋长地位,从而失去财富、官职,被剥夺绝大多数牲畜和土地,最后在曼德拉9岁那年因肺病而死去。而曼德拉上学第一天,却被老师取了英文名字“纳尔逊”,学校里教导他们,最好的思想是英国思想,最好的政府是英国政府,最好的人是英国人。少年曼德拉跟其他孩子一样立志要做一个“黑色的英国人”。
  在行割礼即成人礼前,曼德拉已经听说当矿工比当君主更有吸引力。当时南非开矿业已发展起来,这种说法就成为有意或无意的传言。为逃避泰姆布给包办的婚姻,曼德拉从家乡逃到一直被人描绘成梦幻般的城市约翰内斯堡,寻找做矿工的机会。正如他所感叹的:来到大片豪宅区,即使最小的豪宅也比摄政王的王宫大。
  曼德拉拥有传统领导人的尊贵地位,现在他把这种尊贵意识转化为城市里的豪宅主人意识,想在城里当官做老爷。35岁的他,进入律师事务所,立志通过做律师实现拥有成功职业和可观薪金的梦想。
  然而他在那里遇到自己的政治领路人高尔和瓦尔特。在曼德拉看来,这些人似乎是为自由而生,都全身心投入到为自由而进行的斗争。曾经只有考撒人意识而无南非意识,更无非洲人意识的曼德拉,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是为全南非人服务,从此被拉入政治。
  同时他还在威特大学读书,在那里他认识乔·斯洛沃、鲁思·弗斯特、乔治·毕佐斯、布拉姆·费希尔、托尼·奥多德、哈罗德·沃尔佩等许多既不歧视黑人,还为黑人解放、为反对种族隔离而奋斗的白人。从高尔到哈罗德这些人,大多是南非共产党员。
  共产党人成为曼德拉走上反种族歧视之路的引领人,并不是偶然的。早在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号召工人阶级积极参与和推动民族革命,指出欧洲工人需要自己民族的独立。1956年毛泽东与拉丁美洲一些党的代表谈话,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时指出:“在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国家,无产阶级政党要把民族旗帜拿在自己手里,必须有民族团结的纲领,团结除帝国主义走狗以外的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总而言之,无论阶级革命和民族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都是第四等级走上历史舞台的“战争与革命”时代。
  正因为如此,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为基本特征之一的各国共产党,在民族革命问题上是最彻底的,也是惟一追求包括工人农民在内的民族解放的政党。这种彻底性在深受种族压迫和歧视的南非就尤其重要。在曼德拉的自传里,一群白人共产党不歧视黑人,为南非黑人解放而献身的行为和精神,给他的震撼远远大于南非黑人反种族歧视斗争给他的影响。
  曼德拉从此与南非共产党或共产党人结下不解之缘,他成于与共产党人的交往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但也困于与共产党的交往及与社会主义扯不清的关系。他因为南非共产党员的影响,而开始自己的反种族歧视的自由事业,并从共产党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那里学习群众运动、武装斗争或获得信心。他每次都被南非当局认为是共产党员当局而实施禁止、逮捕和关监狱的。他总被南非当局、西方国家和南非其他政治人士认为是共产党人,被传言秘密加入共产党。南非联盟通过的《自由宪章》,在很长时期里,也是被南非当局、西方发达国家及国内其他政治人士称为共产党纲领和社会主义纲领。南非取缔非国大等政党的理由之一,就是根据《镇压共产主义条例》认为《自由宪章》是共产党纲领。
  而曼德拉在不同时期出于不同的复杂动机,到哪里都辩解自己不是共产党人,不是社会主义者。曼德拉特别撰文称《自由宪章》为资本主义纲领;曼德拉当选总统,重拾当年文章,为这纲领的资本主义性质辩护。如果说在《慢慢自由路》这部早出的自传里,曼德拉尚不掩饰自己与共产党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密切关系,那么在《与自己对话》这部晚出的摘录性自传里,他尽可能地省略掉自己在这方面的人生内容,甚至力图塑造自己一开始就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
  他一方面力图撇清自己与共产党的关系,一方面也为南非共产党辩护。1962年在法庭被审判,他深情地说:
  “特别是几十年来,共产党人是南非唯一把非洲黑人当做人类并予以平等相待的政治党派。他们愿意与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谈话、一起居住、一起工作。因此,现在有许多非洲人把自由等同于共产主义。”
  其实,曼德拉在南非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这一点上,只有南非共产党是他最彻底的同盟军。他们的分歧是在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选择上。不过曼德拉认为当务之急是反对种族主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于: 2013-6-28 15:40:00|只看该作者

曼德拉的中国和中国的曼德拉

曼德拉
  6月23日,南非官方在曼德拉因肺部感染入院治疗15天后,宣布其处于“弥留”状态,这意味着这位94岁高龄的老人,已走近其坎坷而辉煌一生的终点。
  在今天的中国,说曼德拉是“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南非人名”恐毫不夸张:比他早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南非人、圣公会南非大主教图图,或和他同年获奖的、南非最后一任白人总统德克勒克,都远不及曼德拉的知名度,现任总统祖玛和曼德拉的继任者、前总统姆贝基也同样如此。
  但曼德拉在中国的独享大名,却不过是近20多年的事。曼德拉之认识中国,与中国之认识曼德拉,都有个漫长的过程。

第一阶段:落花真有意?流水总无情
  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很早就开始经营非洲,并成为非洲反殖民运动最热心的支持者之一,中国和泛非运动间的渊源同样十分深厚,泛非运动的几位领袖人物,如几内亚开国总统塞古。杜尔,加纳开国总统恩格鲁玛等,和中共老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也有着密切的公谊和私交。
  对于南非这个特殊的非洲大国,中国的关注是极早的。目前能找到的、中国领导人关于南非的最早一则互动文献,是1952年1月19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致南非印度人大会会议联合书记加查里亚和密丝特里的,全文为“我代表中国人民完全支持南非的非白色人民(包括印度人及其他亚洲人民)反对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与争取基本权利的正义斗争。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完全理解并深切同情南非的非白色人氏及一切被压迫民族的苦难,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在持久不渝的斗争中求得自由幸福与解放。我预祝大会对反迫害与反暴政的民族解放事业有所贡献,并获得成功。周恩来”。此时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过两年多,而普遍被认为系中国和非洲政治、经济正式交往开始曲的周恩来-纳赛尔会面,和中国从埃及商人昆地处购买棉花,则分别是1955年4月和1953年4月的事。
  此时曼德拉已开始积极投身反种族隔离运动和泛非主义运动,并在加入非国大的南非共产党总书记莫塞斯科。塔奈建议下,阅读了一些“有关共产主义的书”。他唯一的自传《漫漫自由路》称,在这一阶段,他阅读过《红星照耀中国》,并从中“看到了毛泽东的决心,和他非传统思想方法所取得的胜利”。日前喀麦隆《新思想报》刊出一篇回忆文章,记载1996年7月,曼德拉途经喀麦隆首都雅温得前往伦敦访问,中途特意滞留一天在喀麦隆国会发表演讲,在演讲中他坦承泛非主义和早期非洲各国武装反殖独立运动对他的影响和其实,他表示,自己在策划武装斗争阶段,阅读了毛泽东、卡斯特罗和格瓦拉的书籍,并竭力了解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和喀麦隆、阿尔及利亚武装斗争获得独立的历史,而组织非国大的武装“我们的矛”,则系受到喀麦隆独立时期武装组织“喀麦隆人民联盟(UPC)”启发。
  从这点上看,在谋求武装斗争的阶段,曼德拉汲取了毛泽东著作中的某些元素,尤其坚定了其对武装斗争本身,和“非传统思想方法”的信念。但他所能提及的毛泽东著作,仅限于《红星照耀中国》等粗浅、有限的版本,并未受到当年在黑非洲到处散布的“小红书”等影响,今天国内某些以左派自居的团体、个人,将曼德拉称为“资深毛粉”,显系夸大其词。
  而在中国方面,尽管和南非反种族歧视团体接触和交往很早,但在“反殖反霸”的50-60年代,和“三个世界”的70年代,非国大都远不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当年汗牛充栋的《读报手册》、《各国概况》,前者对非国大只字不提,仅谈及“南非广大黑人的英勇斗争”,后者也仅将非国大混在一系列“群众斗争组织”中一笔带过,两本书均未提及曼德拉的名字。
  不仅如此,从目前寻找到的资料看,毛、周、陈毅等非洲人较熟悉的中国老一代领导人,也绝少提及曼德拉,这和当时动辄上《人民日报》和《新闻简报》的黑非洲各国领导人、斗争领袖名字相比,着实“关系太一般”。
  究其原因,恐与南非和中国在这一时期官方联系几乎为零,而曼德拉又于1962年早早入狱有关。曼德拉在被捕前未到过中国,未见过中共领导人,其“武装斗争”刚开了个头就遭受重挫,与此同时,反殖独立运动却在非洲其它角落如火如荼,许多国家纷纷独立,不少独立后的国家政局又动荡不已,这些无疑都令当时的中国更为关注。此外,曼德拉的“剥削家庭”出身,以及他未明确表现出“背叛出身阶级”的“革命觉悟”,恐也未必合当时中国官方的胃口。
  在这一阶段,中非民间交往尚处于极低水平,大多数人对非洲的了解非但是粗浅的,而且是灌输性的,官方信息中几乎看不见曼德拉的名字,民间又何从得知?

第二阶段:逐渐熟悉的名字
  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际新闻的视野也逐渐拓展,南非非国大的斗争逐渐成为《新闻联播》和各报刊国际版时常出现的话题,“释放曼德拉”这一“斗争主线”自然也顺理成章地被屡屡提及。
  这样一来,曼德拉也就逐渐成了中国传媒上常常挂念的外国名人,成了中国老百姓最熟悉的几个外国人姓名之一。
  当时有此待遇的,还有西哈努克亲王、阿拉法特、齐奥塞斯库、铁托、尼雷尔、卡翁达等几位。和这几位相比,中国人对曼德拉的印象,恐怕是最模糊的。
  首先,前面几位“老朋友”都是60-70年代、甚至更早就在中国“声名远扬”(尽管个别人如铁托,最初是当作“反面典型”来报道的,而曼德拉作为“南非人民反抗斗争的代表人物”被指名道姓,不过是80年代开始的事;其次,上述“老朋友”常来常往,有些甚至一直住在中国,就算来得不多,也能经常在纪录片、电视新闻中亮个像,而曼德拉却一直呆在牢里,中国人只闻其名,不睹其人。
  这一阶段频频在中国“上镜”的“曼德拉”,是曼德拉的第二任妻子温妮。曼德拉,在新闻联播里她时而走在示威队伍前列,时而在死难黑人葬礼上大声疾呼。她和198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图图主教,成为当年“最上镜”的两位南非人──第三位是作为“反派”亮相的南非白人政权总统博塔。
  当然,这一时期也开始出现系统介绍曼德拉本人世纪的文章。1983年,《环球》杂志一篇介绍曼德拉如何从黑人精英幻梦中惊醒,投身反种族隔离的长文,恐怕是国内最早的相关文章(尽管许多地方以讹传讹,和事实有出入),此后这类文章逐渐增多,《参考消息》上关于曼德拉的外电文章也多起来。
  然而这一阶段,国内传媒所塑造的曼德拉,是勇于和种族隔离政权斗争的战士形象,强调其“不屈不挠”、“勇敢坚定”是主流,并辅以当时几乎每周都可看见的索维托等地黑人斗争、遇害和葬礼场面,给人的感觉,是曼德拉仍然奉行暴力斗争、推翻种族隔离政权的入狱前路线。事实上此时的曼德拉在狱中经过反思,已和同在狱中的战友们重新制订了以和平、自由为主要诉求,追求各种族在“新南非”同一片天空下共存的“彩虹国”理念,并逐渐为世人所了解。不过由于这种有选择的报道,国人对此知之甚少,其心目中的曼德拉形象,如今看来更接近入狱前的曼德拉,或当时的温妮。曼德拉。

第三阶段:光辉岁月的彷徨
  1985年以后,南非白人当局对曼德拉的管制逐步放松,国人逐渐了解了更多曼德拉的最新思想和斗争目标。
  不过此时正是中国国内思想开始活跃、多元化思潮兴盛之际,人们有了更多看世界、了解世界的机会,而不再将目光局限在几个熟悉的“老朋友”身上,本就是“老朋友”中最不知名人物的曼德拉,其“回头率”也因此并无大的起色。
  此时娱乐文化的兴盛,帮了曼德拉的大忙。
  1987年,荷兰球星古力特获得世界足球先生,这位同时也是摇滚明星的球星是曼德拉的拥护者,在金球上刻上曼德拉的名字,还创作了歌颂曼德拉的歌曲,这一消息被当时开始活跃的国内体育媒体刊登,吸引了更多普通中国人的关注;1990年,香港乐队Beyond发行了至今脍炙人口、献给曼德拉的歌曲《光辉岁月》,这首歌轰动整个华人乐坛,成为当时中国国内年轻人、尤其学生和年轻知识分子传唱广泛的一首歌,原本苍白的曼德拉形象,也便在《光辉岁月》的歌声中,逐渐变得血肉丰满。“老革命”的“旧版”形象,也就此让位于“和平、非暴力、种族大和谐”的崭新“彩虹”形象。
  可以说,正是这种从“老革命”、“老朋友”,到大众偶像的悄然转型,彻底颠覆了曼德拉在国人中的传统“定式”,也让他在很短时间内,从“老朋友”中的边缘分子,一跃而成中国人中最知名的南非人。
  1990年2月11日曼德拉获释,3年后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5月9日,他当选“新南非”第一任总统,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有色人种总统,这完美的一笔,完成了曼德拉新形象的塑造。而他在橄榄球世界杯上拥抱白人队长,在争取南非世界杯主办权上的努力与成功,他对和平、非暴力的追求与向往,对霸权主义的谴责,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则让这种形象更加有“质感”。
  尽管人们后来知道,曼德拉在治国方面缺乏亮眼业绩,“彩虹国”里黑人赢得了政治地位,但在经济上却出现了滑坡,族群割裂、族际暴力依旧多发,南非成了治安“黑洞”,非国大也在他隐退后,出现了危险的内讧和分裂。不仅如此,他的家庭也出现许多问题,妻子温妮因刑事罪被判刑入狱,他离婚、再娶,儿女们的命运也一言难尽。
  但此时的国人已逐渐学会了换位思考、多元思考,他们知道,伟人也是人,是人就不可能十全十美,作为承前启后的开拓性、过渡性人物,曼德拉已做到很好,不应把太多转型后的责任和问题,强加到这个当选时就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身上。对于曼德拉的家庭生活,人们也更多给予宽容和理解,并更加喜欢这个因远离权力和喧嚣,而变得更率性、更可爱的老人。
  2010年7月,当世界杯闭幕式在南非举行,久违的曼德拉出现在体育场看台上之际,在场和全球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此时此刻,曼德拉的公众形象,已悄然升华到新的高度。
  然而在这一阶段,官方的“曼德拉声音”一度陷入彷徨,时而热烈亲切,时而顾左右而言他。
  这和曼德拉在台海两岸间的摇摆有关。
  或许是由于闭塞了27年之久,曼德拉对当时台海两岸的“外交战”完全不能理解,执着于“双承认”。1992年10月他访问了北京,获得中方1000万美元援助,次年7月却又去了台北,台北方面给出的援助,是耐人寻味的1100万美元。
  已是古稀老人的曼德拉恪守“道德原则”,认为“刚拿了人间的钱就断交不仗义”,且仍对“双重建交”抱有一线幻想,这种微妙关系,显然对中国官方对曼德拉的“定性”构成了很大难题。
  僵局一直持续到1996年底才打破:由于1997年7月1日香港将回归,届时倘中国和南非仍未建交,地位重要的南非驻香港总领馆就不得不关闭,曼德拉经过“长考”,宣布“不晚于1998年1月1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在双方的相互谅解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后,南非驻港总领馆并未关闭,当年12月28日,中国外长钱其琛访问南非,12月30日共同签署了建交联合公报和谅解备忘录。
  1997年对曼德拉是个意义重大的年份,这一年他开始交权,并宣布不再谋求连任,南非开始逐渐进入“后曼德拉时代”。或许是即将“无官一身轻”,尽管建交后留下的时间不多,但曼德拉却在中国官方外交舞台上“密集演出”,留下了宽广的人脉:1999年2月,胡锦涛副主席访问南非并拜会曼德拉;同年5月,曼德拉访华并会见江泽民主席;2000年4月,江泽民主席访问南非,并会见了前一年卸任的曼德拉。此后,尽管隐居的曼德拉扬言“不喜欢接电话”,却仍多次和中国领导人通话、交谈。
  如今,曼德拉波澜壮阔的一生行将掩卷,他和中国的渊源却仍引人入胜:在非洲乃至世界范围内,他是为数不多、得到官方与民间,以及不同派别的中国人普遍认同、赞赏的政治家,并拥有文体明星般的号召力和知名度──而这一切,却是“起跑落后”的背景下,仅用了20多年时间便悄然完成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0 12:50, Processed in 0.2028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