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1861|回复: 10
 台北人 发表于: 2016-12-31 12:26:0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财经]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定信心

 [复制链接]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这几年由于宏观经济形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我们企业也明显感受到市场下行的压力,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是我认为,作为一名企业家,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坚定信心,带领企业持续发展,这也是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刚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工商联十一届五次执委会议上表示。

EG6g-fxzencv2911608.jpg

  企业的发展不是空谈,在潘刚看来,伊利的信心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党中央对非公有制企业家的关怀与支持。今年3月份全国两会时,国家领导人在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着重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等,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让企业家感到十分振奋、深受鼓舞。
  二是国家战略给企业发展创造了大机遇、大平台。这几年,中央出台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三大战略,这对企业来说就是最大的红利。伊利主动借助“一带一路”大平台,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服务消费者,带动了企业发展,在2016年进入了全球乳业八强。
  三是消费升级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市场和空间。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伊利通过坚持以品质为信条,坚持对消费者的洞察、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握消费升级的机遇,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潘刚强调,过去一年伊利集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发展方面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这些都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表示,过去一年伊利在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方面的工作可以总结为“一个信条,两个轮子”,一个信条就是“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两个轮子分别是“创新”和“国际化”。
  通过这些举措,伊利集团在全球乳业市场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实现了稳定增长。根据荷兰合作银行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461亿元,稳居亚洲第一、全球乳业8强,整体业务持续健康增长,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强。潘刚表示,伊利集团将在新形势下,坚定信念,奋发有为,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sh600887.gif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台北人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台北人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台北人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台北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台北人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台北人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去哪里 发表于: 2018-4-7 23:23: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伊利董事长潘刚已不在博鳌“电视辩论3”嘉宾名单中

  4月7日,根据博鳌亚洲论坛官网提供的最新会议日程显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潘刚已经不在“会议日程电视辩论3:改革开放40年──中国与世界”的讨论嘉宾名单。而在4月5日的会议日程显示,潘刚在“电视辩论3”讨论嘉宾名单中。
D1EO-fyvtmxc6381505.pn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温水青蛙 发表于: 2018-3-30 13:23:00|显示全部楼层

潘刚执掌伊利12年:低门槛股权激励高管 行权资金成谜

源自:新浪综合
o_39-fyssmmc6141195.jpg
  潘刚执掌伊利12年:600亿的公司和60亿身价的他
源自:斑马消费

  潘刚到底去哪儿了?
  当有人通过自媒体发出“消息”后,伊利股份马上站出来公告澄清,还报了案。
  大概,这家乳业巨头并不愿意企业灵魂人物的行踪再次成为社交媒体追逐的热点。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本应潘刚出席或参加的重大活动和会议不见他的踪影,也怪不着外界猜疑。
  作为伊利股份的主心骨,从2005年就任董事长开始,潘刚就带着企业度过一个又一个关口,企业营收完成从百亿到六百亿的跨越,如今已是亚洲最大的乳企。
过去的12年,长袖善舞的潘刚,也从一名职业经理人一跃至公司第三大股东,持有的股份市值如今已超60亿元。

V_Sc-fyssmmc6141261.jpg

危急时刻担纲
  2005年,潘刚就任伊利股份董事长。在外界看来,他是在企业危急之际被硬推上位的。
  2004年伊利股份(600887.SH)内部发生的事情,几乎让整个企业地动山摇。先是爆发了“独董事件”,紧接着原董事长郑俊怀等高管涉嫌犯罪被捕,还有前副总裁牛根生在同城创办的蒙牛乳业在港上市。
  对于时年35岁的潘刚来说,处处险象环生。对内要着力应对和化解郑俊怀等案的影响,对外要应对熟悉的竞争对手。
  潘刚就任董事长一个月后,公司即通过多个产能扩张项目,比如京津、华东及辽宁等生产基地的液态奶产能。斑马消费初略统计下,仅这几个项目合计增加液态奶产品日产能1950吨。
  2005年报显示,公司在当年投资总额为8.97亿元,同比上年度增加7.40亿元,增加比例高达472%,这意味着伊利当时正在赶超国内大多数乳企。
AxKk-fyssmmc6141304.jpg
  事实证明,液态奶事业部出身的潘刚押宝液态奶产品是对的。当年公司营收达到121.7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9.38%。这其中,液态乳及乳制品制造业业务收入达117.65亿元,比上年增加40.85%。
  潘刚坐稳董事长位置刚两年,更大的行业危机出现。
  2007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席卷全国,国内乳企几无一幸免,伊利股份当年扣非后净利润为-1.47亿元。
  到了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影响依然没有解除。当年,伊利股份年货存货余额同比年初增加4.84亿元,增幅27.72%,扣非后净利润为-17.97亿元。伊利股份成为毒奶粉事件中,亏损最严重的中国乳业上市企业。
  到了2009年,伊利股份才恢复元气,当年实现扣非净利润5.34亿元。
jzJF-fystrkz2945319.jpg

低门槛股权激励
高管“一夜暴富”

  2006年,伊利股份出台了股权激励方案,根据该方案,伊利股份授予公司高管和核心业务骨干5000万份股票期权,8年内行权价格13.33元/股。
  彼时,潘刚获得股票期权数量为1500万份,其他高管及核心业务骨干共29人包揽余下股票期权。
  当时,伊利股份对外称,不会为激励方案里的高管及核心业务骨干提供获取相关权益的贷款及资助,受激励对象行权所用的资金均须自筹。

潘刚在2005年的年薪为22.04万元,他的行权资金从何而来,谁也不知道。
  2006年底,潘刚的股权激励接近2亿元,领先于彼时的万科董事长王石股权激励3900多万元,成为当时中国上市公司董事长中的领先者。
t8CJ-fyssmmc6141412.jpg
  股权激烈这么轻易获得引来不少质疑,2008年,证券日报曾撰文质疑伊利股份股权激励门槛设置太低。
  彼时的行权条件主要是,在首期行权时,伊利股份上一年度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7%,且上一年度主营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首期行权后,伊利股份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与2005年相比的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媒体指出,这样的行权条件在上市公司中相比,如同白送。
  股权激励以来,潘刚、胡利平、赵成霞,刘春海等高管陆续行权后晋升公司前十大股东之列,成为人生赢家。

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潘刚名下持有2.36亿股伊利股份,占总股本的3.88%,按照昨天的收盘价,其身价已超60亿元。
p8h_-fyssmmc6141452.jpg

注重内外形象
  1999年,潘刚牵头组建伊利液态奶事业部之前,公司液态奶年收入只有0.6亿元。在他的带领下,液态奶产品营收规模从几十亿跨越到2016年的接近495亿元,成为公司的业绩支撑。
  随着伊利股份的崛起,掌门人潘刚也成为诸多媒体上的红人。
  现在,即便只是用他的名字通过检索工具检索,就会发现各种媒体对于这位商业人士充满了溢美之词。比如将他比喻成“绝地武士”、“领军者”,写他的全球视野,描述他是“创造绿色需求的人”,讲他的格局和梦想……
  这位媒体眼中德高望重的企业家,每年国内外的大型社会活动极少缺席,频频暴露在聚光灯下的他,已然成为除明星代言人之外伊利的公众形象。
efJe-fyssmmc6141491.jpg
  在公司内部,潘刚也保持着足够的威望和权威,从最近几年年报的用词遣句里可窥一斑。
  比如“继续贯彻”潘刚提出的战略或“继续坚持”潘刚提出的战略,“在董事长潘刚用全球资源,做中国品牌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公司秉承董事长潘刚提出的伊利即品质的信条”等等,一方面是公司上下对其的恭敬,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潘刚在企业里威望。
  大概在十年前,潘刚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对自己做出了一个评价──“登高莫问顶,途中耳目新”。
 温水青蛙 发表于: 2018-1-22 15:26:01|显示全部楼层

伊利总裁潘刚荣膺“中国企业十大人物”

源自:新浪资讯
  1月20日,以“新时代、新企业、新金融、新实业”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暨“中国企业十大新闻”揭晓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论坛从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中,优中选优、强中选强,评选出2017年度“中国企业十大人物”,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等10位中国商界精英获奖。多年来,潘刚以其卓越影响力与经营之道屡获此类大奖,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t65L-fyqwiqi2747981.jpg
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企业十大人物”

  据了解,此次评选活动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和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指导,中国企业十大新闻评选委员会主办,是中国企业界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范围最广的权威性推选活动之一。此项活动自 1995年发起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二十二届。
  作为伊利集团的掌舵人,潘刚凭借着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卓越的战略规划力和统御全局的领导力,带领伊利实现了健康稳健发展,持续领跑中国乳业,蝉联亚洲乳业第一,连续位居全球乳业八强。伊利2017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2017年伊利总市值成功突破2000亿;增长趋势和盈利能力均为业界翘楚,近十年平均增速达到30%左右;全年购买伊利产品的消费者达11.4亿人次,每天有1亿多份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2017年,由潘刚“掌舵”的伊利以稳健、健康的姿态飞速发展: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二期揭牌,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典范;伊利与冬奥组委牵手再续前缘,正式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受邀参与“2017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大会”,大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所有合作伙伴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打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样本……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潘刚眼中,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好新时代的征程。正如业内专家所言,此次潘刚获评2017年“中国企业十大人物”,昭示着伊利在潘刚的领导之下,将会续写更加成功、更加壮阔的新篇章,也将成为引领中国企业持续发展的“风向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去哪里 发表于: 2018-1-11 19:26:00|显示全部楼层

潘刚在哈佛给180位全球企业高管上了一堂“未来”课

源自:经济观察网
  美国当地时间1月8日下午,波士顿哈佛大学的课堂里气氛热烈、不时传出掌声。原来,在哈佛主办的“全球农业企业高管”的课堂上,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受哈佛大学的邀请来到现场,与柯伟林教授一起给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180位企业高管授课。据悉,这也是潘刚第三次受邀站上哈佛的讲台。
25kZ-fyqnick7532286.jpg

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在哈佛大学为全球40多个国家180位企业高管授课  “全球农业的未来在亚洲,亚洲农业的未来在中国!”潘刚在授课中提出的这一观点,引发了学员们的热烈讨论。一位学员兴奋地表示,潘刚不仅前瞻性地看到了行业趋势,还和大家分享了中国农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涌现出的乡村观光旅游、农村电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为我们了解中国农业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对于在场的全球企业高管们最关心的“如何把握中国市场机遇”这个话题,潘刚精辟地提出了“中国农业黄金三角”和“中国消费ADD式升级”两个理念,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在随后的交流环节,大家纷纷向他发问,让下课时间也一再推迟。
CkQr-fyqnick7532353.jpg

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右)与哈佛大学柯伟林教授(左)一同授课  在此次课程主办方的老师看来,潘刚应邀到哈佛课堂为全球农业企业高管授课,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其意义远远超越授课本身,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已经开始向全球输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当天授课结束前,潘刚还提出了搭建“全球农业合伙人平台”的倡议,在这个平台上,全球农业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与各国政府及同行们的深度沟通和交流,更好地推动全球农业的发展。这一倡议获得了在场企业高管的高度认可,一位现场聆听了潘刚授课的学员表示,这个平台不仅有助于打造全球农业合作的“新生态圈”,也体现了潘刚作为一名中国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在潘刚的授课结束后,课堂里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这既是给潘刚的,更是给全球农业明天的。
 楼主|台北人 发表于: 2017-10-20 02:26:00|显示全部楼层

伊利潘刚:实业企业家要勇于承担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潘刚:实业企业家要勇于承担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B_EH-fymzzpv6965718.jpg
中共十九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潘刚

  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总书记作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报告,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我感到非常振奋,备受鼓舞。
  概括起来讲,四个“新”令我印象深刻:我们进入了新时代,诞生了新思想,认识了新矛盾,提出了新目标。这为我们全党全体企业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了信心和决心。
  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投身实体的企业家,接下来的任务是进一步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勇于承担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在实际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带领企业坚守品质、持续创新、加快全球布局,同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新时代,助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
  首先,要坚守品质,把品质放到实体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提出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对于广大实体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把品质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以品质立企,打造品质企业,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真正把“质量强国”落到实处。
  实体企业应从战略、文化、标准三个层面发力,把品质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把品质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打造国际领先的质量标准体系,为振兴实体经济筑牢根基。这几年,伊利在发展实践中确立了“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提出了质量领先3210战略、持续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体系,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要持续创新,用创新来打造实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了创新,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认为,创新也是推动实体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可以说“不创新无未来”。只有把创新融入到企业的血脉中,把创新结合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把创新贯穿到上下游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实体企业。
  十九大报告还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做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我认为具体到企业的创新工作中,可以总结为九个字:强基础、建体系、聚人才。强基础就是要“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建体系就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聚人才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最终推动实体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持续提升。
  第三,要加快全球布局,提升中国实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十九大报告中还有一点让人格外振奋的信息,就是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实体企业要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必须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布局全球、整合全球。
  这几年,伊利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动“全球织网”战略,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乳业发达地区搭建了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和全球市场体系。我们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仅整合了全球的优质自然资源以及技术、人才等智力资源,也在不断输出中国智慧、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为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贡献了一份力量。
  第四,民营企业家要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做振兴中国实业的生力军。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提出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这些论述给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定盘星”,让广大民营企业家有了新的期待和更多获得感。
  对此,我们要饮水思源,进一步增强对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改革开放道路的信念;我们要尽责自律,以党纪国法为准绳,清清白白做好企业经营的事,清清楚楚守住政商关系的底线;我们要积极主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奋发有为、砥砺前行,做振兴中国实业的生力军,打造中国实体经济新增长极,让非公企业、非公经济成为中国社会和经济腾飞的翅膀。
  三万二千多字的十九大报告,有太多内容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和领会。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广大民营企业家,要时刻坚定以十九大报告为导向,立足实业报国,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坚守品质、持续创新、布局全球,行其言而后从之,以实际行动助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台北人 发表于: 2017-10-10 22:56:00|显示全部楼层

伊利总裁潘刚:弘扬企业家精神 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源自:中国网
  潘刚:弘扬企业家精神 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长江网
  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这也是中央首次发文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
  对此,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伊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潘刚接受访谈时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意见》的出台,大大鼓舞了人心,给广大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必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的改革创新活力。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家正迎来一个追逐梦想、成就新辉煌的全新时代,无论对拼搏不息的创业者,还是满怀激情的奋斗者,这都是一个黄金时代。因此,我们企业家应当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坚定信心、砥砺奋进,弘扬企业家精神,立足实业报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潘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与时俱进,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企业也实现了飞速发展。在党和国家的关怀指导下,伊利集团逐步从中国走向世界,连续位居全球乳业8强、蝉联亚洲乳业第一,已经成为全球乳业的领军企业。潘刚表示,我们企业家应当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求、认真贯彻中央的文件精神,以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以法律为准绳,清清白白做好企业经营的事,清清楚楚守住政商关系的底线。同时企业家也要大力弘扬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潘刚看来,爱国敬业,是企业家的道德底线;遵纪守法,是企业家经营发展的底线;艰苦奋斗,是企业家的初心也是基业长青的秘诀。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潘刚认为,企业家要培育不竭的发展动力,弘扬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培育发展更多勇争滩头的全球化企业,助力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舞台扮演更加核心的角色。这几年伊利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全球化战略,也多次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充分肯定:在荷兰,习近平总书记见证了伊利欧洲研发中心的签约;在新西兰,习近平总书记为伊利大洋洲乳业投产揭牌;在美国,潘刚作为参加“中美企业家座谈会”的十五位中国企业家代表之一,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伊利主导实施的“中美食品智慧谷”……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伊利扎实推进全球化战略,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起了中国民族企业的品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振兴实体经济也是其中重要一环。潘刚认为,振兴实体经济,需要实干求实效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要弘扬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不仅要自立自信,推动自身发展,更要饮水思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担服务社会的使命。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期间,亲临伊利视察指导,对伊利自主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勉励伊利要“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无论从产业属性,还是社会影响,伊利的健康发展对国计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访谈中潘刚表示,伊利作为一家中国的民族企业,积极响应中央精神,更好地服务市场和消费者,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伊利发展的初心。对于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潘刚充满信心,他表示将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保持企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让党建与企业经营相融合,扎实奋进做好品质企业;让党建与员工文化相融合,培养出有凝聚力、有责任感的高素质员工;让民营企业在党的引领下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和经济腾飞的翅膀。
 我很牛 发表于: 2017-8-4 02:48:00|显示全部楼层

潘刚:互联网融入生活 足球赛搭建平台

  2017中国网络媒体足球精英赛组委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伊利集团董事长、总裁潘刚
  足球赛揭幕战在即,参赛队“厉兵秣马”。
  伊利集团是中国网络媒体足球精英赛的老朋友,曾冠名支持了2006年的赛事,并在十年后,再次支持了2016年的赛事。而过去的十多年,伊利集团也经历了用互联网+“为梦想创造可能”的探索历程。本届赛事组委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伊利集团董事长、总裁潘刚认为,当前,互联网的发展不仅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还重构了我们的商业模式、信息传播和产业结构。未来,互联网将进一步融入到企业发展和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FKcf-fyitapv7362189.jpg
2005年,伊利正式签约北京奥组委,成为中国唯一一家符合奥运标准,并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
  在2006年赛事的开幕式上,伊利集团代表做了题目“共铸健康体魄 为梦想创造可能”的致辞,也把“为梦想创造可能”这个为奥运量身打造的“品牌主张”推送到了网络空间,“伊利产品已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正式乳制品,伊利也已成为2005至2008年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乳制品合作伙伴。”“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地提供高品质的健康产品,来帮助消费者拥有更好的体魄,众所周知,一个人只有在拥有了健康体魄,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工作,最终更快地实现梦想。”当年4月,伊利代表中国乳业首次亮相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潘刚宣布启动了“健康中国”计划,这是伊利集团“为梦想创造可能”品牌主张的实战演绎,是伊利集团2006年到2010年的五年品牌战略规划,“我们的目的是实现健康中国人,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伊利集团代表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媒体的工作者,更是担负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梳理及引导工作。伊利集团希望,能够通过此次“伊利”杯中国网络媒体足球精英赛,帮助网络媒体工作者增强体魄,更好地工作,为人们提供更好地信息获取平台。

2hkh-fyitapv7362198.jpg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伊利为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0名运动员、教练员和随队官员提供营养保障。
  在2016年赛事开幕式上,伊利集团代表表示,伊利致力于对“健康中国梦”和奥运精神的追求,希望通过足球建立友谊的桥梁,加强与网络媒体间的交流合作,为全民健康事业全力以赴。2016年,在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已经是第三届了,在“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峰会主题下,我国实体经济如何与互联网经济相结合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伊利集团呈现了基于互联网+的“智慧乳业”思考和实践。运用“互联网+”思维,伊利不仅建立了覆盖全产业链的产品追溯程序,使消费者在购买伊利产品时,可以通过扫追溯码等方式了解产品的基本信息和相关评价等;还在业内率先搭建了产品信息双向追溯系统(TTS),通过获取和分析生产制造数据,对产品品质进行严格把关和预警。通过“互联网+”,伊利分析消费者深层次需求,全方位构建消费者生态圈。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伊利形成了涵盖品牌资产管理、消费者洞察、产品设计、媒介策略、渠道管理等方面的产出,支持伊利的全产业链环节,提升各项工作绩效,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的多层次需求,提升消费者满意度。通过“互联网+”,伊利还创造了更多新型业务形态,不仅推出了“京东来点”智能便捷购物硬件,使用户可以通过该硬件一键式下单购买伊利产品,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还联合百度公司共同打造了伊利全球产业链线上全景,使用户可以在线下利用新技术智能升级参观工厂,全面升级消费者互动模式。这种立足人类多元化健康需求,通过推进乳业智能化、信息化,将互联网贯通于养殖、研发、生产、流通、消费以及服务等全产业链,并且利用互联网工具对核心数据进行抓取、挖掘、分析、洞察等,为人类健康提供切实可行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认可。伊利集团也成为了工信部首批认定的“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

KaWY-fyitapp0337557.jpg
  2015年,伊利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达成七年战略合作,为支持冬季项目备战2022冬奥、冬季项目持续发展、运动员梯队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为实现“三亿人上冰雪”号召添瓦助力。
  2017年初,潘刚表示,集团通过对“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布局,将继续立足于人们多元化的健康需求,为人们的健康提供切实可行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在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潘刚提交的两份提案,分别聚焦“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表示,这些提案反映的都是实体经济从业群体的真切心声,也是行业龙头企业在改革攻坚和产业扶贫实践中的思考。“实业界整体创新驱动乏力,在国际化竞争背景下,这是非常巨大的挑战。”他在提案中建言:在现阶段,建议由政府主导、联合各行业龙头企业以及民间资本,在全国各地共同设立产业创新研发中心,推进实体企业创新战略,联合突破具有行业共性的关键性技术,以带动、引领实体经济整体性的提质增效。“企业家精神不仅涵盖创新精神,更需要对品质的不懈追求。”潘刚认为,中国新一代实业家群体要有勇气直面现实,不回避“痛点”和“短板”;既有创新精神,又追求卓越品质。
  2017年6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41名,潘刚名列其中。

HTU1-fyitapp0337577.jpg
2017年5月25日,伊利集团与皇家马德里俱乐部在西班牙共同宣布:伊利牛奶成为皇马官方营养乳制品。
  在2017中国网络媒体足球精英赛即将举办之际,潘刚表示,我相信,网络媒体足球精英赛一定会成为政府、媒体和企业沟通交流的非常好的平台,我也希望大家一起携手,共建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空间,共筑“网络强国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台北人 发表于: 2017-7-10 16:26:00|显示全部楼层

伊利潘刚:中国乳业消费量远低于印度 目标是五强千亿

源自:英才
  潘刚 伊利专注的胜利
  伊利的目标是“五强千亿”:进入全球乳业五强,营收突破1000亿。
  文|本刊记者 林海/编辑|谢泽锋
  在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2016年度“全球乳业20强”中,伊利的排名跃升至全球乳业8强,持续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前十强中,伊利不仅是唯一的中国企业,也是唯一保持增长的企业。
  近年来,随着全球乳业“第三个下行周期”的到来,国内乳企的业绩整体难言乐观,超半数企业营收出现下滑,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而哀鸿遍野。
  这种背景下,伊利则实现逆势增长:2016年,伊利股份(600887.SH)实现营收 606.09亿元,实现净利润56.69亿元,同比增长21.8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58%,创出行业新高。
  身为亚洲最大的乳品企业,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表示,伊利能够逆势增长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对乳业的专注、创新以及对品质的坚守。
  伊利已经占据国内最大的液态乳市场份额、拥有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而潘刚并不满足于现状,伊利最新的目标是“五强千亿”:进入全球乳业五强,营收突破1000亿。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难度不小。排在伊利前面是雀巢、拉克塔利斯、达能等国际巨头,不仅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市场基础,还具有天然的品牌优势。
  伊利的背后,光明、三元等乳企借助区位优势,开辟突围之路,并通过海内外并购,扩充产业链条。新希望则以“区域整合者”的形象出现,不止占据西南市场,更通过收购苏州双喜、湖南南山等乳企向全国扩张。
  几乎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区域型乳企单打独斗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投资建厂、收购兼并、跨界合作,运用整合思维进行快速扩张,将进一步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一家从内蒙古起家的地方乳企,伊利是如何完成全国布局,并打破西方乳业的“独霸”格局的?在行业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同行为产品创新不遗余力时,伊利如何能够紧随市场风向而变?在乳业全球化的今天,伊利又如何进行国际资源配置,适应供给侧改革与消费升级的新形势?
  高举乳业领头羊的大旗,伊利的营收快速增长,潘刚的“不创新,无未来”始终挂在伊利液态奶生产基地。一路奔跑的伊利,要完成百米冲刺并不难,难的是在万米跑道上始终保持自己的节奏,并在最后百米实现自我超越,伊利正处在这样一个阶段。

“攻”与“防”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攻”与“防”将成为乳企之间的关键词。
  查阅2016年伊利股份年报,606.09亿元的营收中,而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收入占比则达到97.6%。这与许多致力于打造多元化收入结构的国际乳业巨头不同,潘刚坚持伊利仍需立足于乳业。
  早在1999年,时任伊利战略管理小组组长的潘刚就已经开始聘请国际知名的咨询机构研究伊利未来的发展战略。“伊利未来怎么走?当时研究了许多行业,发现没有一个行业像乳业一样,在世界范围内有如此高的认可度。”潘刚表示,“未来乳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种空间也体现在去年伊利股份的销售业绩上。虽然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全球乳品消费低迷,需求增长放缓。但以伊利为主的一批中国乳企仍然实现了增长。
  “伊利在针对全国不同地域运用不同产品进行精准营销,”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告诉《英才》记者,“地方品牌对当地消费者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伊利通过精准的营销布局保持了竞争力,因乳业有其特殊性,往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近年来国内的竞争越来越和谐。”
  如果说,地方区域乳企与伊利在市场竞争中尚存在较大差距,那么来自海外的生产商则直接与伊利的核心业务展开竞争。
  从2014年开始,“双十一”电商大战中,一个看似“高大上”的身影──进口纯牛奶悄然上架,德国纯牛奶、新西兰原装进口奶、意大利半脱脂牛奶……和进口羊奶粉,共同冲击国内乳业市场。
  以新西兰安佳牛奶为例,仅仅在天猫上开抢一个小时内,就创下了247万元的销售业绩。
  实际上,早在1993年国际乳业巨头就开始进入中国,但由于国内特殊的消费文化、特有的奶源控制渠道等因素,国外乳企在国内发展并不顺利。但2008年后,国内乳企几乎将相当大的一部分市场“拱手”让给了海外品牌,欧美、澳洲的“舶来品”从此“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目前来看,进口奶的市场份额还比较小,但随着产品价格下降、渠道日益畅通,未来的正面竞争将不可避免,有行业专家表示,“照着这个趋势下去,进口奶对国产奶的冲击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目前的数字代表不了什么问题,一旦进口牛奶能够将渠道打通,就将是一股‘洪水’。”
  但事实上,这些年国内乳企的产品品质已经和“洋品牌”在同一水平线上,而以伊利为代表的中国乳企的产品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洋品牌”。而这背后,是对品质的坚守。
  “我们把‘伊利即品质’作为企业的信条,并把它放在高于企业愿景的位置,就因为品质是我们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我们赢得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潘刚表示,无论是要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还是要实现进入全球乳业5强的战略目标,品质都是根本。
  一方面,伊利大力建设和发展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牧场,确保奶源的品质,另一方面,伊利不断整合全球的优质资源,建立和完善全球领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此外,中国乳企由于更接近国内市场、更了解中国消费者,因此在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等方面更具有本土优势,近几年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潘刚对记者表示,在未来的全球化竞争中,更看好中国乳企的表现,同时也对实现伊利进入全球乳业五强的目标充满信心。

做“品质企业”
  市场对乳业的信心,品质是基础。
  采访中,潘刚反复强调的一个词汇就是“品质”。在他看来,企业发展不仅要以“品质”为信条,还要打造“品质企业”。
  近年来,伊利颇受关注的是一些国际大型赛事、活动的冠名。2008年,伊利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指定乳制品;2013年,伊利再次续约中国奥委会,成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2015年,伊利成为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全球合作伙伴,在米兰世博会的乳制品日,伊利是唯一获邀参与乳制品日官方活动的中国乳企。
  “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期,当时市场都在关心伊利的销量增长了多少,但我更看重的是2005年11月16日与北京奥组委签约后到2008年之间的这三年时间。”张剑秋回忆说,三年时间给了伊利一次历练和锻造的机会,“在奶源、加工、运输、产品追溯等各个环节,伊利的整个产业链都得到了一次提升。”
  如今,“零缺陷”的品质哲学已深深根植于国际一流企业的文化内核中,成为企业商业模式的“芯片”,也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国制造”的品质升级:“工匠精神”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也在部署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专项行动。
  去年8月,潘刚在“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上正式提出品质管理思想,即以品质为信条,通过塑造高品质的品牌、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造“品质企业”。
  在年初发布的“2017年度Brand Finance全球乳制品品牌价值排行榜”和“2017年度BrandZ中国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榜单”中,伊利双双问鼎成为“双冠王”,“实际上也是对‘伊利即品质’的肯定”。
  潘刚认为,目前来看,“进口乳制品质量比国产的好”,是对国产品牌乳制品的一种误读。
  “事实上,从产品质量上来看,国外许多产品到国内之后的抽检合格率比国内产品要低很多。”潘刚透露,近年来,国内对于乳制品质量管控非常严格,“国内企业包括检验费在内的质量管理成本远高于国外。”
  张剑秋也向《英才》记者透露,伊利将质量与管理的标准带到新西兰生产基地,“让国外奶农按照伊利的流程进行生产作业、运营管理,不达标就不能收”。伊利的公司标准,被国外奶农评价为“过于苛刻”,但这也是伊利自信的来源。

全球资源配置
  “真正的国际化乳企,要面向全球市场,做到全球资源配置。”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内乳企“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不乏牛奶产量大国,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同时“一带一路”也使得中国乳业和世界乳业进一步融合,这给国内乳企带来了在公司治理、标准、技术等方面实现全球合作的机会。
  实际上,国内乳企的国际化进程很早就已经开始,国际化几乎是所有大中型乳企的重要命题,但参照目前国际市场的发展情况,本土品牌国际化仍是条漫长的道路。
  过去几年,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在内的本土乳企都在积极“走出去”,在海外建奶源、建厂投资等,在法国、荷兰、新西兰等优质奶源地,中国乳企的身影从未缺席。另一方面,国外资本和国际乳业巨头大量进入中国,纷纷同本土乳企展开各种合作,抢滩中国市场。
  在国际化上,国内乳企的策略不尽相同。伊利的同城竞争对手蒙牛在国际化上更倾向于“引进来”的策略,先后通过和阿拉、达能等国际巨头合作,将先进技术引进国内的同时获得更多投资;光明则是进行资本运作,先后并购澳大利亚玛纳森、法国DIVA葡萄酒、以色列食品企业Tnuva等,通过收购知名品牌拓展海外市场。
  伊利的国际化之路起步于十年之前,2013年开始,伊利正式全面布局国际化战略,涉及科研、奶源、人才等多方面的布局。
  2014年初,伊利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成立欧洲研发中心,共同致力于拓展全球食品领域的合作成果转化和研发,伊利全球化产业链的步伐从资源端布局进入到研发端。同年11月,伊利宣布投资30亿元,在新西兰建设大洋洲生产基地,该项目同时覆盖包装、生产、深加工、科研等多个领域,是全球目前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
  潘刚认为,在国际化上,要“用全球的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在全世界完成“制造”与“智造”的布局,“千亿营收全球卖”。
  5月10日晚间,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将竞购达能集团旗下的美国第一酸奶品牌Stonyfield公司全部股权。
  据了解,Stonyfield为法国乳业巨头达能的控股子公司。该公司拥有YoBAby、YoToDDler、YoKids和OiKOs等多个美国当地畅销的酸奶品牌,且产品线非常丰富,拥有全脂希腊酸奶、零脂肪酸奶、儿童酸奶等。今年3月31日,达能集团宣布将出售该公司股权,以避免反垄断索赔,Stonyfield 2016年营业额约为3.7亿美元,净利润5000万美元。
  伊利公告表示,该计划尚处于前期投标的准备阶段。业内分析认为,如果伊利能够顺利收购Stonyfield公司,不仅对伊利的酸奶板块,更对伊利的产业链以及全球化战略都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大数据定产品战略
  通过大数据全方位扫描、抓取、分析,从而制定自身的产品战略。
  2016年7月2日,在安慕希冠名的《奔跑吧,兄弟》第四季收官集播出后的第二天,一份关于该节目对安慕希品牌资产影响的分析报告,发到伊利品牌部门的邮箱里。
  打开这份报告,可以清楚地看到互联网上全国观众对节目的关注度、提及量、互动量等数据,同时还有关于节目的人群画像、与品牌的关联提及情感指数、对品牌健康度的贡献指数等更加深入和详细的分析结果。
  这份报告,来自于伊利搭建的大数据雷达平台,据介绍,为了实现产品创新,伊利通过大数据雷达全方位扫描、抓取、分析消费者存留于互联网线上线下各类场景下的海量数据,深入洞察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制定自身的产品战略。
  从伊利的产品线来看,液态奶、酸奶、奶粉、冷饮等针对不同消费人群的品种就有1000多个。
  经过多年发展,乳品行业以及乳品企业产品同质化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加之消费需求升级,行业发展压力增大。与此同时,一些创新乳品品类以及新兴渠道或分级市场的乳品消费在快速增长,其中个别品类已成长为一支新的细分业务领域,需求结构升级成为国内乳品市场新的增长动力。
  这种背景下,能否围绕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来进行创新,也成为决定快速消费品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这要求企业必须适应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向消费者提供更能满足不同需求的、更具创新力的产品。
  但另一方面,乳企之间似乎已经将产品创新做到极致,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不同消费层次的新品层出不穷,能否做到针对市场需求而创新才是重中之重。
  “目前国内乳品市场呈现出细(细分市场)、高(高端化)、新(新品多)三个特征,”张剑秋对《英才》记者表示,未来伊利要实现增长,也需要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创新。
  近年来,伊利将原有的技术中心升级为创新中心,在着力打造“基础研发──技术升级──产品开发”的三级自主研发平台基础上,又通过对全球优势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已初步完成了全球创新网络的搭建。
  “以安慕希为例,大数据收集之后再对接研发部门,通过对数据的研究,我们发现场。温酸奶未来可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之后产品中心再联合欧洲研发中心、食品智库以及伊利的创新中心,发现了希腊的一类适宜菌种,最终共同研发推出了安慕希。”张剑秋对《英才》记者透露。
  截止2016年12月,常温酸奶安慕希的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106.7%,稳居常温酸奶第一品牌。在伊利整体收入比重中,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2.7%。“金典”、“安慕希”、“金领冠”等重点产品的收入占比达到49%。伊利表示,创新已经成为驱动业务持续增长的源动力。
  另外,与消费者的深度互动也是关乎乳品行业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去年中,伊利与百度联合推出了“智汇全球产业链”VR体验活动,将人工智能与VR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让消费者能够“亲身”体验天然牧场、牛奶研究中心,各地高质量加工厂和实验室等。
  “让消费者可以在线上全程地去看到伊利的生产线。”张剑秋解释说,“线上发力,再结合线下,伊利向社会开放工厂,目的是让消费者了解伊利怎么样去把一杯奶做出来,继而增加品牌的忠诚度与美誉度。”

现金流非常好
  多年以来,伊利更多的是在围绕产业链金融,成立财务公司、担保公司,为产业链条上的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服务。
  6月13日晚间,伊利股份发布公告,拟投资设立内蒙古惠商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投资金额为3亿元人民币。
  不同于许多大型企业在金融、地产等领域的大手笔布局,多年以来,伊利更多的是在围绕产业链金融,成立财务公司、担保公司,为产业链条上的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服务。
  潘刚认为,“伊利现金流非常好,融资成本非常低、融资渠道也很多,就资金面上来看,融资意义并不是特别重大。但是,帮助和支持产业链条上合作伙伴的发展非常重要”。
  多年来,伊利的战略实际上并未有太大转变,那就是立足于发展乳业,“去做自己专业、熟悉的事。”
  去年中,潘刚率领集团高管团队,赴美国西海岸进行“标杆之旅”对标交流。在对标企业中,不乏LinkedIn(领英)、Facebook(脸书)这样的科技型企业。潘刚告诉《英才》记者,“不同阶段的伊利需要从不同企业学习管理经验,最终使得伊利的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这一点从伊利的净资产收益率上就可以看出来。”
  伴随着伊利集团的发展,对标的对象,也从国内逐步到国外,从亚洲逐渐到全球。潘刚曾描述伊利,“对标是行为,收获的是智慧,是经验,归根到底是精神。用成就全球顶尖企业的精神,来塑造一家成长中的中国企业,打造一份优质的乳制品、健康食品,才是伊利集团的用意与初衷。”
  梳理伊利的发展路径,伊利也许很简单,就像潘刚的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在伊利人眼里,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喝牛奶的,一种人是不喝牛奶的。伊利的目标自然是要将这两种人变成一种人──都喝牛奶的人。
  当然,最好是喝伊利的。

独家高端领袖访谈
伊利全球扩张
中国乳业消费量远低于印度

  《英才》:伊利股份的乳业收入占比高达98%,如果遇到产业周期波动就会受到影响,在战略上伊利是如何准备的?
  潘刚:我们现在还是立足于发展乳业。最早在1999年,当时伊利集团制定未来战略的时候,我们也请了一家咨询公司,我当时任战略管理小组的组长。我们研究的事情就是你提的这个问题,未来到底怎么走,到底做什么样的业务。
  当时我们已经在乳业有一定的基础了,我就让他们去了解全球的乳业发展,研究完了之后,制订了战略规划,从方向上来说,这么多年都没有大的变化。
  我们在全世界看了很多的行业和很多的企业,发现很多行业都存在着风险,产业周期也不断地在波动。真正想找到一个类似乳业这样的能够保持稳定需求的行业,真的挺难找。
  这个行业消费非常稳定,全世界真找不出什么样的产品能够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认为是营养、健康的食品,而乳业、牛奶、奶酪是唯一的产品。所有的国家都这么认为,而且从这么多年的发展看,国外的很多都是国家层面在推动。
  《英才》:如何看待国内乳业市场的发展潜力?
  潘刚:亚洲的日本、韩国都是国家在推动,印度比我们还穷,搞了白色革命,号召全社会养牛,号召老百姓喝奶。欧美很多国家小孩一出生,政府就给奶粉补助或牛奶津贴。
  中国乳制品市场的潜力还非常大,因为目前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太低了,按照国家统计的数字,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是20多公斤,按照行业统计不到20公斤。印度都达到六七十公斤,日本、韩国这些亚洲国家都是50-70公斤,所以未来中国乳业的增长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全球资源整合
  《英才》:伊利做大的主路径有哪几方面?
  潘刚:伊利主要还是集中在乳业板块,在战略上有不同的路径来实现。一个是内生式,靠自身现有业务的增长;第二是外延式发展,就是通过并购来实现。
  《英才》:伊利下一步并购的思路是什么?外延式发展主要是通过并购,伊利更偏重于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
  潘刚:关于并购,我们在全球范围都在看。国外几大投行都在帮我们做服务,都在找这样的标的,但是收购这个事本身不像我们内生式增长自己能完全掌控,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伊利的风格还是比较稳健的,我们要做这个事就一定要做成,而且要对股东能真正带来价值,不能造成风险。

全球对标
  《英才》:一年前,你带领高管团队到美国开启“标杆之旅”,对标企业中为什么还有LinkedIn(领英)、Facebook(脸书)这样和乳制品行业相去甚远的行业?从这些企业里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一年之后,伊利发生了哪些变化?
  潘刚:我们不同阶段的管理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伊利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能看真正体现出企业经营能力的就是你的净盈利,投资收益,我们的净资产收益率在全球乳品行业中排在第一位,去年我们是26%多,像雀巢、达能都只有13%多。国内的其他企业就根本没法跟我们比,有的都是亏损的。
  取得这样的成果,最重要的就是管理,管理体现在方方面面,硬指标不是靠语言说出来的,一定是做到的。
  我们始终是高起点,1999年我们的液态奶才做到6000万,2000年我们卖了5个亿,为什么能卖5个亿。
  1999年底,定战略的时候,我们找了全球知名的世界级的咨询公司,帮助我们制定战略,找对了方向。另外重视人才,那个时候聘请一个市场总监比我的待遇还要高,当时我们聘请的是亚洲的人才。现在我们的人才来自全球各个国家,而且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人才也非常多。
  在快消品行业里,现在很多跨国企业的人才都开始向伊利流动,这和前几年的情况有了很大变化。

布局产业链金融
  《英才》:伊利未来会有产融结合的布局吗?
  潘刚:这个方面考虑更多的还是做产业链金融,产业链金融的目的还是希望实现整个产业的协同发展。
  伊利在行业内是一个龙头企业,我们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比产业链上的很多合作伙伴都要强。除了世界500强的嘉吉、杜邦等供应商外,我们的产业链上还有很多中小企业,特别考虑到行业的特殊性,有很多畜牧、养殖等农业行业的合作伙伴,另外我们很多经销商也都是中小企业,他们的融贷能力相对比较弱。
  从企业自身利益来讲,我们也需要协同发展,你跑得很快了,但你的合作伙伴跟不上,这是要出问题的。
  伊利在发展过程中,所有的合作伙伴都在支持我们的发展,所以我们也有责任让大家共同发展,拉大家一把。
  我们的产业链金融就是以推进产业协同发展为目的。我们根据业务需要,先后设立了财务公司、担保公司、保理公司,最近这两天还申请了一个互联网小贷公司。
  我们做的产业链金融的工作是有一定风险的,但是我们认为龙头企业要主动承担责任,带动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发展。
  伊利的发展路径,伊利也许很简单,就像潘刚的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在伊利人眼里,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喝牛奶的,一种人是不喝牛奶的。伊利的目标自然是要将这两种人变成一种人──都喝牛奶的人。当然,最好是喝伊利的。
 楼主|台北人 发表于: 2017-3-6 20:26:00|显示全部楼层

政协委员潘刚:振兴实体经济还需出实招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潘刚:振兴实体经济还需出“实招”
  当前,振兴实体经济正处于紧要关口,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刚刚开幕的2017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就提交 了一份关于振兴实体经济的提案。在他看来,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可以概括为创新不足、成本上升和资本冲击实业三个方面。因此,要真正实现振兴实 体经济这一目标,国家还需要出“实招”,在创新扶持、降低企业成本、完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等方面出台一篮子政策,实实在在地推动实体企业健康发展。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一个国家要想保持长久经济竞争力,必须夯实实体经济。在这份振兴实体经济的提案中,潘刚委员分析了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低下甚至严重缺失;第二个是企业的综合成本持续上升,尤其是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和沉重的非税负担,大大加重了实 体企业的负担;第三是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近几年资本冲击实业的现象频频发生。”潘刚表示,面对这三大挑战,作为市场经营主体,实体企业本身应该先在创新、品质、成本管理等多方面练好内功。与此同时,他也期待政府能够从顶层制度设计、产业政策引导、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出实招”,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战略支持体系。
  在创新方面,潘刚建议要“双管齐下”,“一方面由政府主导,联合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和民间资本,在全国各地共同设立一些产业创新研发中心,重点突破那 些具有行业共性的关键性技术;另一方面,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企业能获得创新投入应有的回报,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意愿和积极性。”
  对于成本问题,潘刚则认为政府应当“两法并用”,在继续做“减法”的同时大力做“加法”。做“减法”就是全面清理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继续加大 对各种违规收费查处力度,有效降低企业运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而对于“加法”,潘刚则解释为“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渠道”,包括:推进资产证券化创新发展,规 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加强债券市场“矩阵式”发展,积极发展项目收益债及可转换债券、永续票据等股债结合产品,简化境内企业境外融资核准等等,“这样也 可以帮助实体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融资成本。”
  面对资本市场上的“恶意收购”,潘刚建议要“多措并举”,一是要完善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二是要明确对资本市场并购事件的监管原则,进一步改 革现有的监管框架,强化功能监管,消除监管“真空”,强化风险识别和预警,同时加强监管联动,加大对资本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三是对农业、食品等抵御资本 冲击能力较差的民生行业,要建立“防火墙”,通过设置资本进入的审批制度,来防范资本对民生行业的实体企业造成冲击。
  “振兴实体经济,政府只有出台一篮子政策,才能实现1+1大于2的合力。”潘刚委员认为,“挺过阵痛,持之以恒,相信一定能够推动中国实体经济整体性的提质增效。”潘刚的心声,不仅流露在提案里,在那些以产业报国为己任的实业家的“中国梦”中,也引起共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9 22:14,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