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nxis49|查看: 2789|回复: 26
[历史文献] 

《政府工作报告》警示四大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筑牢防火墙

 [复制链接]
 一眼 发表于: 2017-3-6 12:28:00|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句话很少见 传递什么信号

源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5日消息,题:“增长6.5%左右,后面加了一句话”──政府工作报告的“增”与“减”引发政协委员热议
  新华社记者熊争艳
  “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后面加了一句话,‘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政府工作报告在预期增长目标后加一句话,这很少见。”
  5日下午,刘树成委员在政协社科界小组会上说,“这句话非常好,传递出的是经济增长适度回升的预期。”
  “这句话什么意思?比6.5%更好?”旁边一位委员插话。
  “意味着触底了?什么时候回升?”另一位委员也追问。
  “我不想预测,但这句话确实给人信心。”刘树成说。
  不只刘树成,两个多小时的讨论,多个委员谈起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增”和“减”。
  施芝鸿委员说,他对报告里去年各方面事业增长提高、提质增效感到鼓舞,更为报告列举的一系列下降和减少感到振奋。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
  ──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
  ──着眼促进企业降成本;
  ──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
  ──下调用电价格;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4%,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9.1%;
  ──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
  ──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
  ──事故总量和重特大事故数量继续下降;
  ──“三去一降一补”。
  “一共是10个方面具有标志性、趋势性的下降,是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保持中高速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生动体现。”施芝鸿说。
  “报告还列举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施芝鸿说,这反映本届政府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实事求是,敢于担当。
  “我关注的也是这些困难问题。”王怀超委员说,“尤其是专门提出政府工作存在不足,有些举措落实不到位、涉企收费多、群众办事难,少数干部懒政怠政、推诿扯皮等。讲得很实。”
  王怀超发现报告不止列举问题,还用9个“干”字作出回应。“报告最后落实到‘干’字,指出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实干出来的。在新形势下,要再创改革发展稳定的佳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干!”施芝鸿说。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7-3-6 11:28:01|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五加五减 带来多大实惠?

源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5日消息,题:“五加”“五减”:政府工作报告带来的实惠有多大?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李亚红、吴雨、陈晓波
  政府工作报告中“干货”多多,其中“五加”“五减”的举措格外引人瞩目,“加”“减”之间都是真金白银,将给企业和百姓带来很多实惠。
  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代表委员以及会外专家,进行深入解读。

[一加]医保财政补助由420元提高到450元
  [报告摘编]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扩大用药保障范围;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
  [深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王虎峰说,这个增速超过了7%,也超过今年预期经济增速,仅此一项财政至少要增加投入上百亿元。其实,“450元”是定的底线,就是说财政投入医保的钱不能低于这个数,经济发达地区要远高于这个数。增加的“30元”主要是针对贫困人群的,是“雪中送炭”。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说,分级诊疗和家庭签约服务就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拥有健康守门人,不用有病就跑大医院,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一减]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
  [报告摘编]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
  [深度分析]振兴实体经济,需要进一步减轻实体企业税负压力。报告中还提出,要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由四档税率简并至三档。这意味着,结构性减税力度和效应将会进一步显现。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原主任徐绍史说,去年通过营改增全年减税额超过5000亿元,今年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工作正在做方案,不久就会成文。

[二加]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报告摘编]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深度分析]这一举措意味着从2005年开始,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将实现“十三连涨”。全国政协委员苏如春表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国家逐年提高养老金标准,加快老年服务业发展步伐,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二减]减少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
  [报告摘编]今年再减少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少一半以上;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
  [深度分析]“目前向企业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部门和收费项目仍较多,制约实体经济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说,他担心的问题,今天在报告中得到了回应。

[三加]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
  [报告摘编]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全部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
  [深度分析]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徐秋芳说,报告中提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这回应了老百姓关切。在目前情况下,采取清洁取暖等替代措施很有必要,也有长久之效。

[三减]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
  [报告摘编]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
  [深度分析]艾瑞咨询集团电信咨询事业部总经理钟贺福说,这是让企业受益、百姓得好处的很大实惠。取消长途和漫游费对于经常打长途和漫游的人来说,每月约能减少一半的费用。

[四加]再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
  [报告摘编]今年再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继续发展公租房,因地制宜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
  [深度分析]棚户区改造的持续推进,能让更多困难家庭告别棚户区,这也是房地产调控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务院市场研究所研究员刘卫民说,货币化安置的方式也意味着可减少一部分新建房源,另一方面也能消化一部分商品房,对于消化目前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库存,有一定促进作用,也能帮助更多百姓圆住房梦。

[四减]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
  [报告摘编]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
  [深度分析]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说,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可以改变支出项目只增不减的固化格局,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这也是政府勒紧裤腰带,造福百姓的一种民生表现。

[五加]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
  [报告摘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今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加快居住证制度全覆盖。
  [深度分析]来自杭州的全国人大代表陈腊英是一名50岁的环卫工人,她说,身边很多老乡在城里多年打工,他们的孩子出生并长大在城市,但无法在城里上学,只能回老家。“不少农民工在城里打工那么多年,也希望能在城里扎根,尤其是考虑到孩子的教育、成长,这一举措反映了很多农民工的心声。”

[五减]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
  [报告摘编]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
  [深度分析]“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再减1000万贫困人口对于推进脱贫攻坚意义重大。”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民政厅副厅长韩永东说,现在是脱贫攻坚的决胜冲刺阶段,但一定要扶真贫、真扶贫。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新闻发言人苏国霞表示,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将从落实脱贫攻坚责任、深入推进重大扶贫工程、强化脱贫攻坚支撑保障体系、统筹安排使用扶贫资源等方面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我很牛 发表于: 2017-3-6 11:28:01|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工作报告为何做“减法”:让百姓做“加法”

源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5日新媒体专电 题: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减法” 百姓“获得感”的“加法”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减税费、去产能、减行政审批事项、减学杂费、减政府支出、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淘汰燃煤小锅炉……
  政府部门的一系列“减法”在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亮相,代表委员们一轮轮热烈的掌声在大会堂内响起。
  字里行间的“减法”,蕴藏着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的“加法”。

以前进京开会,有时比平时多花200多元话费
  “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这句话被一波波掌声打断。
  “这个‘减法’带来的红利是可想而知的。”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人民政府参事包景岭说。2015年8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就取消了京津冀地区的手机漫游费和长途费。众多的受益者加起来,这是一笔可观的费用。
  “2016年以前来开会,每次半个月都得比平时多花200多元的话费。由于担心欠费,每次参会前,我都得专门给手机充几百元话费。如果全国都实现无漫游、无长途,那就更好了,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经常出差的人。”包景岭说。
  说起手机漫游费,京津冀“三界碑”附近居民最有发言权。“三界碑”是京津冀交界处的一座界桩,由于信号交叉,在“三界碑”上往不同方向走几步,就会收到京津冀三地通信运营商发来的漫游提示。而每一条提示,对天津下营镇供电营业所运行班班长李述记来说,都意味着通信费用可能增加。“这些情况直到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取消京津冀手机漫游费和长途费才改善。现在在全国范围内也要取消,我们老百姓举双手欢迎。”李述记说。
  “这一举措对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人才、物流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是政府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的具体体现。”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说。

减法有深意,背后是决心
  手机话费的改变只是政府工作一系列“减法”的一个缩影。在回顾过去一年政府工作时,代表委员听到了: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所有行业实现税负只减不增。”
  “以钢铁、煤炭行业为重点去产能,全年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
  “在提前完成本届政府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目标的基础上,去年又取消165项国务院部门及其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清理规范192项审批中介服务事项、220项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
  “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
  在展望今年工作时,代表委员们又听到:
  “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
  “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
  “全部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
  “从连年压钢压煤‘减法’,我读出了国家治理环境的决心。”包景岭说,一方面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实现刚性的去产能;另一方面可以柔性去产能,一家企业每年压减一部分产能,逐渐转型升级。在每年环境压力较大的冬季,让排放多的企业“放个寒假”,效果也会很明显。
  全国人大代表陈海啸说,降税负是为了激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活力,进一步提振民间投资信心;减钢煤产能,是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每项“减法”都有深刻的背景,从中读出了国家的决心。

政府做好“减法”,为了更好地为百姓做“加法”
  王济光说,聆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国家越来越善做“减法”。这其实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担当。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为市场主体准入进一步提供了便利化条件;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让政府的服务职能进一步凸显。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从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中,具体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农村孩子上学对家庭而言,也是一个经济负担。学杂费上的‘减法’,就是给家庭的幸福感做‘加法’,给孩子的知识做‘加法’。农村孩子受了教育,有了知识,将来一定会生活得更好。”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农学院原院长邢克智说。
  全国人大代表闫希军说,报告提出要大幅降低非税负担,这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展现了更加美好的前景。“去年营改增,减少了征税环节,为我们减轻了负担。如今,国家进一步为企业松绑,我们将迎来更加宽松的创新环境。”
  “减法”其实也是加法,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实践。全国人大代表、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说,2016年两江新区进行售电侧改革,将原有的几家地方电网公司整合,有效实现电、网分离,为企业用电节省了15%以上的成本,并加大用电大户电网基础配套建设,减轻了原本由企业承担的部分公共电网基础投入。今年,在售电侧改革领域,两江新区将持续发力,力争企业用电成本再降10%。对企业而言,这无疑也是利润的“加法”。
  “其实,在我们平时工作与生活中,早已从这些‘减法’中收获了‘获得感’。比如手机降费、购物减税、审批事项减少所带来的办事效率提高等。”王济光说。(采写记者:李亚彪 陈晨 李鲲 王成;参与采写记者:陈国洲 潘林青 高洁 岳德亮)
 一眼 发表于: 2017-3-6 08:48:00|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报告起草负责人:为何GDP增速设为6.5%左右

源自:中国新闻网
  国务院新闻办于3月5日下午举行吹风会,请《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我的问题是有关GDP的增长速度目标设立在6.5%左右。如何理解6.5%左右的下限?如果经济增长不好,处在6.5%之下,将采取什么政策维护这个增长?另外,报告里说今年会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和维护它的国际地位,这方面有没有具体的措施?
  黄守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增长目标预计是6.5%左右,后面还有一句话,“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这是什么含义呢?我们针对今年国际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不稳定性上升的因素,考虑到国内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今年GDP增长6.5%,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这一方面是为我们发展、为我们推动改革、推动结构调整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按目前的弹性系数,大概GDP增长一个点可以带动190万到200万人的就业,现在6.5%左右的GDP增长速度,能够满足就业的需要,实现1100万以上的就业目标。
  黄守宏:再有,这个预期目标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衔接的,根据测算,今后几年,经济年均增速6.4%多一点,或者接近6.5%,就能够满足“两个翻一番”这个要求。至于说经济增速的底线,我们一直在讲,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个下限说白了就是为了保就业,只要就业上不出问题,经济增长速度略高一点、略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黄守宏:所以你问的,遇到特殊情况,我们会采取什么手段,采取什么措施。我们的手段和措施、创新的工具,是充足的,今年依然如此。比如说今年财政的赤字率是3%,与去年持平。很多方面都曾建议中国政府应该提高赤字率,我们为什么没有动呢?一方面,3%的赤字率足以支持或者说跟整个经济增长的目标是相匹配的。
  黄守宏:另一方面,如果万一出现特殊情况,也有余地。其他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国人历来做事都是留有余地的,都是走一步还要想两步,都留有后手,不会搞不可持续的事情或者搞一锤子买卖的事情,以备应对最不想看到甚至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对万一的事情是做好充分准备的,这一点决不是空话。中国经济有韧性、有潜力、有优势,有特定的自我平衡调节能力,更有防御和应对各种风险的手段和办法。中国经济发展决不可能出现什么所谓的“硬着陆”,也决不会陷入长期的停滞,肯定会长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黄守宏:至于人民币汇率的事情,中国人民银行和有关主管机构都有表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汇率会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因为有很多方面的支撑。所以,总理在《报告》中讲,我们要继续坚持汇率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我们是有这个条件的。(根据网络文字直播整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你不在 发表于: 2017-3-5 19:28:00|显示全部楼层

一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2016干了啥 2017怎么干

源自:新华网
wRVS-fycapec1562797.jpg
 红星 发表于: 2017-3-5 18:48:00|显示全部楼层

李克强对政府工作报告起草提“七点要求”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政府工作报告独家揭秘:李克强对政府工作报告起草提“七点要求”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姝 沙璐)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5日上午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本届政府组建以来,李克强第四次向人代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总理每年都会对报告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报告体例、内容、风格等。
  总理提出的这些要求涉及7个方面,既有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必须遵循的原则,更有“哪些内容不用写”这样的禁止性规定。
  其一,总理特别强调报告要创新,要有新思路、新内容。
  其二,总理要求报告要实,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措施,尤其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和老百姓密切关心的热点问题,必须拿出真正管用的硬措施。
  其三,总理要求报告要“精”──精炼、精准、精细,受报告篇幅的限制,一般性、常规性的工作不要写。
  其四,总理要求报告要“活”,文风尽量生动活泼、口语化、接地气,要有温度。报告语言风格注重平易朴实、简洁明快、深入浅出、贴近群众,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
  其五,总理要求首先报告要突出思想性,增强感染力。
  其六,总理要求报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理专门加了一句话“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就是要增收节支,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特别是政府要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减轻企业的负担,把钱花在刀刃上,“要把发展的硬道理更多地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
  其七,对于代表、委员对报告提出的修改意见,总理要求,能吸收的尽量吸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吸收的,要向代表委员作出说明和解释,有时还要和他们直接沟通,取得他们的充分理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你不在 发表于: 2017-3-5 18:28:00|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工作报告10大看点:含经济增速房价与治霾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揭秘政府工作报告10大看点

Sfx9-fycapec1565768.jpg
  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新京报记者专访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司长刘应杰,详解政府工作报告10大看点。

看点1[报告起草]
总理亲自写入“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

  新京报:总理对报告内容、文风方面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刘应杰:总理每年都会对报告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报告体例、内容、风格等,他特别强调报告要创新,要有新思路、新内容;报告要实,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措施,尤其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和老百姓密切关心的热点问题,必须拿出真正管用的硬措施。
  这几年总理一直要求,文风尽量生动活泼、口语化、接地气,要有温度。报告语言风格注重平易朴实、简洁明快、深入浅出、贴近群众,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
  新京报:哪些内容是总理特别关心的?
  刘应杰:总理最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报告的思想性,报告要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总理关注的另一个方面就是重大政策举措。对于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求各部门要拿出具体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都是反复沟通、研究和讨论,最后才写到报告中。比如如何减轻企业负担的问题,报告中写入了一系列减税降费举措。
  新京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总理都会亲自修改。今年他亲自加上了哪些内容?
  刘应杰:总理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也亲自加入了不少内容。比如“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减少政府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的自主选择权”;“对雾霾要铁腕治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等,都是总理的原话。

看点2[报告创新]
报告首次新增二维码

  新京报:今年报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何创新?
  刘应杰:今年创新了报告的起草方式,成立了政府工作报告前期工作小组。还特别增加了年轻同志加入到起草组,青年人更有创新意识。在起草初稿刚开始讨论时,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作用,有很多好的想法反映到了报告中。比如年轻人长期关注“双创”工作,就提出了比较好的意见。
  另外,今年的报告增加了二维码,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看到政府都做了哪些事情。

看点3[新提法]
“节用裕民”国家财政预算要更多用于民生福祉

  新京报:前年报告中“大道至简 有权不可任性”广受欢迎和认可,去年“简除烦苛,禁察非法”等古训让人印象深刻,今年报告是否会有类似内容出现?
  刘应杰:报告的起草主要以内容为主,并没有刻意追求语言上的华丽和辞藻新颖,也不会刻意引用古训。不过,为了内容的需要,有时也会采用一些新表述和古训,用更好的、更深入浅出的语言,把内容呈现出来。
  今年的报告里,谈到简政放权、“放管服”,就用了这样一句话,“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把简政放权、“放管服”真正的含义充分表达出来了。
  国家财政预算方面,谈到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用了“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这句话,强调国家财政预算要更多用于民生福祉。

看点4[热词]
网络语言“被脱贫”写进报告

  新京报:去年报告中,“工匠精神”等新词频出。今年又有哪些新词?
  刘应杰:新表述、新提法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不是为用而用。“工匠精神”去年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今年报告中会有进一步阐述,强调要发展工匠文化,培育更多的中国工匠,打造更多的中国品牌。
  此外,还有“创业创新创富”、“数字经济、数字家庭”;“人工智能”,当然这个词是广泛使用的,但报告把它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智能制造”,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新京报:听说报告初稿曾考虑采取“吃瓜群众”这样的网络热词,为何后来没有采用?
  刘应杰:前期起草报告时,有的年轻人提出“吃瓜群众”这个网络语言,我们斟酌之后感觉不大合适。报告采用网络语言的目的是让报告反映时代脉搏的跳动,反映社会发展变化中的新事物新气象,更贴近群众和网民,但不能太生僻。
  不过报告也采用了一些网络语言,比如扶贫攻坚这部分,采用了“防止假脱贫,被脱贫”表述,“防止被脱贫”这个表述,能反映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真正含义。

看点5[意见收集]
报告吸收了300多处重要意见

  新京报:报告起草过程中,总理都会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刘应杰:一般来说,每年总理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报告之后,报告草稿下发到31个省区市、中央党政军群各部门共148个单位,广泛征求意见。与此同时,总理主持召开3次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新京报:近年来中国政府网一直在做“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活动,今年征集到了哪些网民建言?
  刘应杰:网民提出了很多建议,其中不少人关注“办事难”,反映各种各样的“奇葩证明”。比如有乡镇公务员留言说,他在乡镇中管公章,发助学金、死亡火化、亲属继承等都来找他盖章,公章都快磨平了。
  新京报:通过多种渠道一共征求上来多少意见?采纳了多少?
  刘应杰:从各个渠道一共收集汇总整理了1270余条意见,经过起草组反复研究,最后吸收了300多处重要意见,这300多处重要意见当然不包括一般的文字性修改。

看点6 [经济增速]
锁定6.5%左右 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新京报: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何定在6.5%左右?
  刘应杰:今年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6.5%左右,符合国内外的预期。这也是一个不低的经济增速,在世界上属于中高速,其增量部分比去年还要大。这一增速能够实现到2020年两个翻一番的目标。
  更重要的,要把更大精力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用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上,从而为今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
  新京报:总理对于实现这个目标,信心有多大?
  刘应杰:信心很大。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在传递一个信息: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去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之前,外界对中国经济比较担忧。总理在达沃斯论坛发表演讲之后,外媒评价“李克强唱响中国经济的光明论”。今年报告也要传递这样的信息,也是要唱响中国经济的光明论,用各方面的数据和实事,反驳或纠正所谓的中国经济衰退论。

看点7[减税降费]
今年重点减轻企业非税负担

  新京报: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8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要尽一切努力把企业负担降下来。这方面今年有什么考虑?
  刘应杰:与前几年相比,今年减税降费的力度是最大的,要真正让企业切身感受到减税降费的成效,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减税力度,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减税;更重要的是减轻企业的非税负担,特别是涉企收费。当前,涉企收费是企业负担比较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既减税又降费,今年同步并进,在降费方面也要采取更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看点8[深化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将涉及整个财政税收政策调整

  新京报:今年改革的力度是否也很大?
  刘应杰:是的,今年重要领域继续出台重要的政策措施,比如继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继续推进“三个清单”、工商登记的多证合一等。财税体制改革今年力度也比较大,会涉及整个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还包括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的一些新调整和安排。
  金融改革方面,一个大的原则是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防止“脱实向虚”有效化解贷款贵、贷款难问题。国企改革、农村改革、社会领域改革都会进一步向前推进。

看点9[治霾]
加大环保督查力度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新京报:今年治理大气污染有何举措?
  刘应杰:报告提出了一整套综合性措施,包括污染源的治理,开展24小时在线监测;采取严厉手段问责追责,继续加大环保督查的力度;加强区域性联防联控;城市汽车尾气的治理也会进一步加大力度,比如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淘汰老旧机动车等。
  新京报:总理对治霾有哪些要求?
  刘应杰: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让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绩,真正让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这是总理要求的。

看点10[房价]
房地产宏观调控坚持因城施策

  新京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报告对此如何落实?
  刘应杰:报告对住房问题高度关注。住房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区域性有关,不同城市的差异相当大,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因此要坚持因城施策,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
  今年,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加大力度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一二线城市在保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要因城施策,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除了宏观调控,报告同时强调保障性住房要继续推进建设,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
  新京报:一些城市房价去年又经历了新一轮快速增长,总理注意到了吗?
  刘应杰:这是肯定的,总理当时就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总理高度关注房价,每天都要看很多统计数据。
⊙记者:王姝 沙璐
 一眼 发表于: 2017-3-5 18:28:00|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总理亲自加入多条内容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起草组成员揭秘政府工作报告:总理亲自写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报告是如何起草的?征求过哪些意见?总理最看重的问题是什么?新京报记者专访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司长刘应杰,详解报告起草过程。

[报告是如何起草的?]
总理特别强调报告要创新、要实

  新京报:5日提请大会审议的报告,是第几稿?
  刘应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报告起草工作,起草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报告起草在总理的主持下进行。
  去年12月初成立报告起草小组,12月31日就拿出了报告初稿。之后进入讨论、修改、审议程序。中间经过了多次修改,其中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四次会议,对报告进行审议讨论。
  新京报:报告初稿有多少字,现在压缩到多少字?
  刘应杰:目前的报告不到1.9万字。修改报告最头疼的就是压缩文字。报告第一稿有近3万字,之后征求意见时,地方部门基本上很少做“减法”,都是做“加法”,有的还跟我们反复沟通,说一定要加入哪句话,千万别把哪句话删掉。
  一篇报告的容量有限,报告起草必须体现“精”,精炼、精准、精细,必须真正做到字斟句酌,一句话、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斟酌。
  新京报:总理对报告内容、文风方面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
  刘应杰:总理每年都会对报告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报告体例、内容、风格等,他特别强调报告要创新,要有新思路、新内容;报告要实,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措施,尤其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和老百姓密切关心的热点问题,必须拿出真正管用的硬措施。
  这几年总理一直要求,文风尽量生动活泼、口语化、接地气,要有温度。报告语言风格注重平易朴实、简洁明快、深入浅出、贴近群众,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

[报告内容形式有何创新?]
首次增加二维码,扫码可看动画

  新京报:今年报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何创新?
  刘应杰:我10多年来都参与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从个人感受看,起草报告每年都试图在形式上做出一些变化,更重要的是内容创新。
  今年创新了报告的起草方式,成立了政府工作报告前期工作小组。还特别增加了年轻同志加入到起草组,青年人更有创新意识。在起草初稿刚开始讨论时,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作用,有很多好的想法反映到了报告中。比如年轻人长期关注“双创”工作,就提出了比较好的意见。
  另外,今年的报告增加了二维码,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看到政府都做了哪些事情。

[总理关心哪些问题?]
总理亲自加入“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

  新京报:哪些内容是总理特别关心的?
  刘应杰:总理最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报告的思想性,报告要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体现在报告上,比如“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到底怎么把握?“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如何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
  总理关注的另一个方面就是重大政策举措。对于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求各部门要拿出具体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都是反复沟通、研究和讨论,最后才写到报告中。比如如何减轻企业负担的问题,报告中写入了一系列减税降费举措。
  新京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总理都会亲自修改。今年他亲自加上了哪些内容?
  刘应杰:总理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也亲自加入了不少内容。比如“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减少政府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的自主选择权”;“对雾霾要铁腕治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等,都是总理的原话。总理还会做一些比较细致而具体的修改,“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这句话就是总理提出来的。“以实干推动发展,以实干赢得未来”,也是总理提出来的,他特别强调实干。

[热词是如何写入报告的?]
不刻意追求辞藻新颖和引用古训

  新京报:前年报告中“大道至简 有权不可任性”广受欢迎和认可,去年“简除烦苛,禁察非法”等古训让人印象深刻,今年报告会有类似内容出现吗?
  刘应杰:报告的起草主要以内容为主,并没有刻意追求语言上的华丽和辞藻新颖,也不会刻意引用古训。不过,为了内容的需要,有时也会采用一些新表述和古训,用更好的、更深入浅出的语言,把内容呈现出来。
  今年的报告里,谈到简政放权、“放管服”,就用了这样一句话,“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把简政放权、“放管服”真正的含义充分表达出来了。
  国家财政预算方面,谈到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用了“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这句话,强调国家财政预算要更多用于民生福祉。
  新京报:去年报告中,“工匠精神”等新词频出。今年有哪些新词或者新提法?
  刘应杰:新表述、新提法都是为内容服务,不是为用而用。“工匠精神”去年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今年报告中会有进一步阐述,强调要发展工匠文化,培育更多的中国工匠,打造更多的中国品牌。
  此外,还有“创业创新创富”、“数字经济、数字家庭”;“人工智能”,当然这个词是广泛使用的,但报告把它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智能制造”,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新京报:听说报告初稿曾考虑采用“吃瓜群众”这样的网络热词,为何后来没有采用?
  刘应杰:前期起草报告时,有的年轻人提出“吃瓜群众”这个网络语言,我们斟酌之后感觉不大合适。报告采用网络语言的目的是让报告反映时代脉搏的跳动,反映社会发展变化中的新事物新气象,更贴近群众和网民,但不能太生僻。比如之前初稿中还有“VR”、“城归”、“独角兽”等词,后来就删除了。
  不过报告也采用了一些网络语言,比如扶贫攻坚这部分,采用了“防止假脱贫,被脱贫”表述,“防止被脱贫”这个表述,能反映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真正含义。

[经济增速为何定在6.5%左右?]
在世界上属于中高速,其增量部分比去年还大

  新京报:去年全年经济增速是6.7%,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速也是6.7%,四个6.7%,是巧合吗?
  刘应杰:我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经济是平稳的,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首先是“稳”,没有出现比较大的波动,宏观调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投资消费等多方面,实践证明,实施效果是比较好的。
  新京报:大家很关注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何定在6.5%左右?
  刘应杰:今年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6.5%左右,符合国内外的预期。这也是一个不低的经济增速,在世界上属于中高速,其增量部分比去年还要大。这一增速能够实现到2020年两个翻一番的目标。
  更重要的,要把更大精力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用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上,从而为今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
  新京报:这个数据在起草过程中,是怎么比较和权衡的?
  刘应杰:本届政府以来,一直在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要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目前国内外普遍预测今年的经济增速在6.5%左右,这与我们提的目标基本符合。目前,世界经济环境还面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首先是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今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对今后五年的发展作出部署和安排。所以中央强调保持稳中求进,既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同时又促改革调结构,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过去有种说法是“跳起来能够得到的目标”,就是说,提出的目标经过努力要确保能够实现。
  新京报:总理对于实现这个目标,信心有多大?
  刘应杰:信心很大。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在传递一个信息: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虽然中国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基本面是好的,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把良好发展的势头长期保持下去。
  去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之前,外界对中国经济比较担忧。总理在达沃斯论坛发表演讲之后,外媒评价“李克强唱响中国经济的光明论”。今年报告也要传递这样的信息,也是要唱响中国经济的光明论,用各方面的数据和实事,反驳或纠正所谓的中国经济衰退论。

[报告还有哪些亮点?]
“减税降费”、大气污染治理、民生方面都有突出亮点

  新京报:报告内容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刘应杰:报告思路上突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工作部署上突出推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好“三去一降一补”。
  工作部署方面的重大举措,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减税降费”,今年力度很大,回应社会对中国企业负担的关心,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个亮点就是大气污染治理,这是老百姓密切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今年报告也提出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民生方面的亮点也很多,像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全国联网等。
  新京报:今年的量化指标很多,也有一些新指标,比如减税降费。提出这些新指标有何考量?
  刘应杰:今年包括赤字规模、脱贫等都有一系列量化指标。今年也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新的量化指标,比如去产能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减税降费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一半以上。新的指标是今年工作中的重点,重中之重,我们设置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明确目标,细化分解任务,便于督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新京报:今年改革的力度也很大。
  刘应杰:是的,今年重要领域继续出台重要的政策措施,比如继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继续推进“三个清单”、工商登记的多证合一等。财税体制改革今年力度也比较大,会涉及整个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还包括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的一些新调整和安排。
  金融改革方面,一个大的原则是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防止“脱实向虚”有效化解贷款贵、贷款难问题。国企改革、农村改革、社会领域改革都会进一步向前推进。

[实体经济如何解决“脱实向虚”?]
减税、降费同步并进,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

  新京报: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8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要尽一切努力把企业负担降下来。这方面今年有什么考虑?
  刘应杰:与前几年相比,今年减税降费的力度是最大的,要真正让企业切身感受到减税降费的成效,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减税力度,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减税;更重要的是减轻企业的非税负担,特别是涉企收费。当前,涉企收费是企业负担比较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既减税又降费,今年同步并进,在降费方面也要采取更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新京报:总理对减税降费提出了什么要求?
  刘应杰: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真正使企业轻装上阵,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总理要求的。为了减税降费,要压缩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要大大压缩,总理专门加了一句话“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就是要增收节支,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特别是政府要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减轻企业的负担,把钱花在刀刃上。“要把发展的硬道理更多地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这也是总理的原话。

[大气污染如何治理?]
24小时在线监测污染源,采取严厉手段追责问责

  新京报:今年治理大气污染有何举措?
  刘应杰:报告提出了一整套综合性措施,包括污染源的治理,开展24小时在线监测;采取严厉手段问责追责,继续加大环保督查的力度;加强区域性联防联控;城市汽车尾气的治理也会进一步加大力度,比如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淘汰老旧机动车等。
  新京报:总理对治霾有哪些要求?
  刘应杰: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让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绩,真正让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这是总理要求的。

[“房子是拿来住的”怎么落实?]
房地产宏观调控要坚持因城施策

  新京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报告对此如何落实?
  刘应杰:报告对住房问题高度关注。住房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区域性有关,不同城市的差异相当大,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因此要坚持因城施策,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
  今年,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加大力度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一二线城市在保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要因城施策,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除了宏观调控,报告同时强调保障性住房要继续推进建设,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
  新京报:一些城市房价去年又经历了新一轮快速增长,总理注意到了吗?
  刘应杰:这是肯定的,总理当时就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总理高度关注房价,每天都要看很多统计数据。

[哪些意见建议写入报告?]
共收集整理1270余条意见,吸收了300多处重要意见

  新京报:报告起草过程中,总理都会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刘应杰:一般来说,每年总理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报告之后,报告草稿下发到31个省区市、中央党政军群各部门共148个单位,广泛征求意见。与此同时,总理主持召开3次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一次是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一次是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座谈会,一次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
  起草组在起草报告过程中,还特别增加了几场座谈会,包括与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地厅级班、县委书记班的学员座谈;媒体代表座谈会,其中包括新媒体。
  此外,去年起,起草报告有小创新:要跟外国专家座谈。
  新京报:近年来中国政府网一直在做“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活动,今年征集到了哪些网民建言?
  刘应杰:网民提出了很多建议,其中不少人关注“办事难”,反映各种各样的“奇葩证明”。比如有乡镇公务员留言说,他在乡镇中管公章,发助学金、死亡火化、亲属继承等都来找他盖章,公章都快磨平了。
  新京报:通过那么多渠道一共征求上来多少意见?采纳了多少?
  刘应杰:从各个渠道一共收集汇总整理了1270余条意见,经过起草组反复研究,最后吸收了300多处重要意见,这300多处重要意见当然不包括一般的文字性修改。
⊙记者:王姝 沙璐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红星 发表于: 2017-3-5 17:28:01|显示全部楼层

二维码首登政府工作报告首页

源自:中国政府网
原文标题:第一次!二维码印到了《政府工作报告》首页上,里面到底什么内容?

q7Iz-fycapec1544561.jpg
代表在扫码!
HV3k-fycapec1544567.jpg
委员在扫码!
CqiG-fycapec1544573.jpg
记者在扫码!
  没错,这一幕就发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不少代表委员、记者正掏出手机对着报告扫,扫什么?
  原来,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页,多了一个硬币大小的二维码。
Gnmf-fycapec1544589.jpg
  在去年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要让群众对政务公开了解像扫二维码一样简单。今年,这个黑白相间的二维码就出现在了总理本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上。
  这个第一次被印到报告上的小小二维码,里面到底有什么内容?

这就为你揭晓
  总理在去年的报告中承诺了32项主要指标任务,现在都完成得怎么样? 3分钟视频带你看国务院2016年“对账单”。
  视频之外,还有一个图解让你“图”个明白。
brTt-fycapec1544616.jpg
b9af-fycapec1544735.jpg
GMJd-fycapec1544764.jpg
xP2r-fycapec1544773.jpg
xPdI-fycapec1544800.jpg
THF4-fycapec1544810.jpg
LNxd-fycapec1544825.jpg
 楼主|nxis49 发表于: 2017-3-5 16:26:00|显示全部楼层

迟福林解读政府工作报告:6.5%为转型改革预留了空间

源自:华夏时报
mc5H-fycapec1644561.jpg
  华夏时报 记者:马维辉 两会报道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和审议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今年6.5%的增长目标既符合实际,又为转型改革预留了空间。
  《华夏时报》:您怎么看今年6.5%的增长目标?
  迟福林:这个目标是比较现实的,第一整个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第二我们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关节点,6.5%既符合实际,又为转型改革预留了空间;第三我们有条件实现;第四,更重要的,这个6.5%是要求稳中求进,在结构性变革上会有些动作,这样不仅为2017年,而且为未来几年都会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华夏时报》:您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迟福林:第一把就业提得很高,例如就业是发展的重要目的,就业指标等,比往年都有新的提法;第二提出高度注重扩大内需;第三,在改革的诸多方面提出了一些举措;第四,为实体经济发展,如何减负上有些实招,比如在降费上,今年提出了很多措施。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9 14:39,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