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257|回复: 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令后人敬仰的三国遗址庞统祠:四川最早的三国遗迹

 [复制链接]
源自:华西都市报
白马关。

身边的三国文化系列策划报道
  罗江县鹿头山白马关,北出成都平原第一高地,蜀道之难从这里开始。山头有一座祠墓,主人是庞统。墓地最早为三国蜀汉皇帝刘备所建。当蜀汉政权稳定后,丞相诸葛亮又亲自主持修建庞统祠。
  这是四川修建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三国遗址之一,是全国唯一一处专门祭祀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庞统的祠堂和墓园,也是三国蜀汉政权兴亡的见证地。
  然而,这里并没有因为蜀汉政权的建立而成为后方。随着时代的更迭,这里依旧是古战场。战争让不少人在这里长眠,也让庞统祠墓一次次在战争中被毁掉。唐代诗人杜甫入蜀过此时,庞统祠墓已毁,只有残碣碑文,留下“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尔骨”的感伤。南宋诗人陆游也有“苍藓无情极,秋来满断碑”的咏叹。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庞统祠墓,皆由石头建造。史料记载,为清朝康熙年间所重建,为抵御战火,所以全用条石。
  站在修复的古关楼上,罗江县文化体育旅游局原局长赖安海、庞统祠博物馆解说员高洵,为我们讲述了庞统祠墓的前世今生。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碾铁路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碾铁路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碾铁路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碾铁路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碾铁路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碾铁路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宣传四川纪录片将登央视 《舌尖上的中国》执行总编导执导 乐山沐川松鼠为患 村民束手无策专家来支招
2# 四姑娘山
 楼主|碾铁路 发表于: 2017-3-19 08:53: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传说中:换马沟落凤坡尽忠
  如果顺着陈寿所著的史书行走的话,我们会发现,庞统的人生路还得延伸30公里以上,到达古雒城,也就是今天因三星堆而闻名世界的广汉。
  在广汉城北,我们还可以找到保留汉风古韵的金雁大桥。桥下水声潺潺,似乎还在回响着当年军队激战时的呐喊。这些呐喊声中,夹杂着刘备对庞统之死的声声叹惋。因为,庞统正是在围攻雒城被流矢射中而亡的。
  对老百姓来说,他们更愿意走进传说中或小说中的庞统的世界。那是一条小山路,那里充满埋伏。落凤坡、换马沟,就是从那小山路里走来的。
  庞统因为立功心切,战前坐骑失惊,与刘备换马,冒险过落凤坡,中埋伏而被射杀身亡。传说中,庞统与刘备换马,实际上是代替主子而亡,忠心可鉴。
  因此,后世对庞统这样的忠诚,有了别样的亲近。于是,在白马关头,修了庞统的祠墓。实际上,这祠墓只是后人对庞统的一种崇敬和怜惜。因为,据说真正的墓葬在落凤坡,血坟一座。
  从白马关到落凤坡,有两公里。现在香客游人一般到了白马关,就不再往落凤坡走,更别提换马沟了,在绿树掩映中,鲜有人至。
  说是血坟,应该是当地人的一种说法,也许衣冠冢更贴切一些。但老百姓一再强调,就是血坟,让人听来就能想见当年战争之惨烈,也能想到庞统的忠诚,更多了几分崇敬之情。他们说这两个字的时候,“血”字发音都要重很多。
  落凤坡前的金牛古道边,有一块碑,中间写着:“汉靖侯庞凤雏先生尽忠处”,两侧小楷碑文写着立碑缘由,大概可辨内容为:“此地古之落凤坡也。山上有一土堆,父老相传为汉庞靖侯□难权瘗之所。”落款为:“知罗江县事梁绶祖三亭氏立大清同治七年岁次戊辰菊月”。
  这是遗留在落凤坡区域内唯一的,直接记载落凤坡的实物资料。山上土堆即庞统血坟,直径10米、高3米。据说,原来土堆周围有7株古柏,后相继枯亡。罗江知县梁绶祖在土堆四周依地势划定范围,予以保护,以表达对庞统忠烈的敬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碾铁路 发表于: 2017-3-19 08:53:00|只看该作者
战火中:只剩残碑和石狻猊
  鹿头山,古战场。经历的战火次数,无法统计。但历史上几次大战役还是有记载的。
  第一战,莫过于汉与魏的大战。这也是三国时期汉魏的最后一战。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张飞的孙子张遵,在此迎战邓艾大军,结果3人均战死。
  战斗的惨烈无法形容。只能说白马关上血流成河,倒湾古镇尸横遍野。对喜欢三国的人来说,这一战可以说最难接受,因为蜀汉政权就此消解。倒湾,倒下蜀军将士,更倒下了蜀汉政权。
  这一战是否毁了庞统祠墓,不得而知。但另外几场战争,都有庞统祠在战火中损毁的记载。
  在唐宋诗人们的诗句里,我们可以找到庞统祠墓损毁的佐证。杜甫入蜀,经过此地时,庞统祠已经被毁,杜甫留下“有文令人伤,何处埋尓骨”的感伤。南宋诗人陆游也有“苍藓无情极,秋来满断碑”的咏叹。
  明朝崇祯16年(1643),张献忠的义子孙可望,在白马关之战中,烧毁庞统祠,嗣后复兴之,壮丽倍往日。清康熙22年(1683),吴三桂部将王屏藩乱蜀,庞统祠再次毁于战乱,只留下墓碑的碑帽和祠前一只石狻猊。
  康熙30年(1691),四川巡抚能泰重建庞统祠。雍正、乾隆、嘉庆年间,相继进行了修缮或改建,落成了如今的规模。为避免庞统祠墓再次毁于战火,能泰重建庞统祠墓时,全由巨大的石条垒建,就连窗户都是整石板雕刻。
4# 金佛山
 楼主|碾铁路 发表于: 2017-3-19 08:53:00|只看该作者
记忆中:断壁残垣杂草丛生
  探访白马关,遇到奇怪的天气,一阵太阳一阵雨。雨后的庞统祠墓,古柏森森,更加湿重。树上水珠落在金牛古道青石板上发出的滴答声,似那千百年前金戈铁马之声,深深的车辙延伸向远方。
  一公里外的南边有一关楼,为青砖所建,看得出是用的旧砖。有几块砖上有“正武”字样。关楼上有一副楹联:“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里连云”,落款是:“清乾隆元年冬罗江知县李德瀚题”。从关楼上望出去,南边是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下了这山坡,就不再有“蜀道难”了。
  关楼是赖安海在任文体旅游局长时所建,这些旧砖都是在山坡草丛里捡出来一块一块清理后再建楼的。在他的记忆里,10多年前,白马关还是断壁残垣杂草丛生的地方。
  金牛古道当时掩在其中。现在古道旁石块垒起的护坎,也是在赖安海的主持下垒起来的,里面夹杂着石块、汉砖等,汉砖的回字纹清晰可见。庞统祠墓背后的树林里,还有很多石墩、石柱断碎在草丛中,上面有精美的花纹。
  白马关附近的村庄,没有多少庞统的传说,倒是有关于白马显灵之说。庞统墓前有两个马厩,里面塑着的卢和胭脂两匹马。
  传说白马夜里跑出马厩,到村里农家地里偷吃庄稼。其中有一户被吃得要多些,心里不平衡,夜里就守着。果然,白马又来了,他跟在后面,用刚在山头砍的树做的扁担打了马屁股。只见白光一闪,白马不见了。
  自那以后,庄稼再也没被吃过。那根打了白马的扁担,成了神木,一担可以挑800斤柴,人还不累,从白马关走到罗江城不用歇气。消息传开,当地人纷纷去砍这种树做扁担,果然很好用。
  到现在,当地人依旧用山上的树做扁担。他们认为,白马吃了粮食,帮助他们驮东西,显灵了。我们看到的两匹马,不过是泥塑而已,看不出有什么神秘。
  “太阳出来哟往下梭,庞统战死在落凤坡。刘备哭得肝肠断呃,万里江山哟靠哪个……”曾经一段时间,国家级非遗四川竹琴传承人罗道林和弟弟,在庞统墓前演奏竹琴,不紧不慢地吟唱庞统的故事。
  有人说,听蒙古人唱《嘎达梅林》时,一定要弯下腰去;而听庞统故事,可以坐下来,就在庞统的墓前,放平心态。远望参天古柏林,似绿云翻腾,气势壮观;近看墙头枝叶,水珠迎着阳光,有些刺眼。回想祠墓里的碑文楹联和牌匾,看他们弹竹琴,仿佛在翻庞统的线装家谱。只是现在,已经听不到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碾铁路 发表于: 2017-3-19 08:53:00|只看该作者
现实中:香火旺盛后人敬仰
  清雍正13年(1735),果亲王胤礼封墓;乾隆、嘉庆年间,曾两度修葺,形成现有规模及布局。
  庞统祠墓的整体建筑布局为前祠后墓,以围墙环护,形成一座四合院落。建筑分为四重,依次是门厅、二师殿、栖凤殿和墓冢。
  在庞统祠外墙上,整面墙刻了3个字:佛、孝、福。这3个字几乎占据石墙全部,每个字笔画粗细都在半米左右。
  四川境内,如此手书石刻大字,并不多见。笔力雄健,古朴厚重,是“御前侍卫世袭伯爵留京听用精勇巴图鲁魏光铭”为表示对先贤的敬仰而写的。
  既然是御前侍卫,那功夫自然了得,石墙刻字,不在话下。那么,御前侍卫怎么到了庞统祠呢?原来,雍正13年,果亲王胤礼途经这里,为重新修建的庞统墓封墓。
  当然了,除御前侍卫“人生追求福为首,丈夫处事孝为先,心灵净化礼佛敬佛”的“佛孝福”外,胤礼也为庞统祠留下了墨宝:“人杰不可以成败论,赤忠须得于是非明”。有人结合果亲王后半生的岁月说,这副对联不仅是写给庞统的,更是写给自己的。
  二师殿里,一左一右有两棵古柏,据说系张飞所植。由于古柏外形一棵像龙飞,一棵像凤舞,因此被人们唤作龙凤二师柏。不过,龙柏在2002年时已枯死,凤柏也只剩半条命。
  栖凤殿后的墓冢,圆墓,墓盖呈八角伞形,墓顶有塔有阁,墓碑书云“汉靖侯庞士元之墓”,字体刚劲匀称。碑是康熙年间重建的,碑顶盖据说是当年诸葛亮主持修建的祠墓遗物。
  虽然墓里可能没有庞统的真身,但并不影响祠墓的香火旺盛。他没有被神化,但他却得到老百姓的祭拜。或许这是老百姓以另外一种方式让庞统活在心中,就像祭拜祖宗一样。
  据说,每年正月二十七日为庞统生日,周边的人在那天会自发地到墓前举行祭祀活动。焚香燃烛,大礼跪拜,然后绕墓3圈,以求得一年的平安和吉祥。也许,这样的方式,与老百姓对庞统的怀念更切合一些。
6# 青城山
 楼主|碾铁路 发表于: 2017-3-19 08:53:00|只看该作者
诗文中:叹惋英雄多才薄命
  鹿头山,古代由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也是蜀地最后一道屏障,蜀道之难由此始也至此终。“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道尽白马关的重要地位和无限风光。
  庞统祠和庞统碑廊的诗词楹联,大都是对庞统忠义的惋惜,还有对天下不助刘备的惋惜,不给庞统建大功的机会。陆游过白马关时留有《鹿头山过庞士元墓》:“士元死千载,凄恻过遗祠。海内常难舍,天心岂易知。英雄千古恨,父老岁时思。苍藓无情极,秋来满断碑。”
  二师殿中,供奉着诸葛亮和庞统的泥塑彩绘像。诸葛亮羽扇纶巾,正面示人,庞统则侧面斜坐望向诸葛亮。一幅地图展示在面前,仿佛正在商议军国大计。
  有意思的是二师殿的两副楹联,一副刻在石柱上,一副木刻挂殿中。一副书:“造物忌多才龙凤岂容归一主;先生若不死江山未必竟三分”,另一副书:“天意定三分故教国士身先死,将星沉七夕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说如果庞统不那么早死,中国未必会是三分天下的格局,可能龙凤助刘备一统天下;另一副则说庞统虽然死了,但三分天下是天意注定,庞统的历史使命已完成,只是人们忍不住流泪怀念而已。
  正殿侧门有一副石刻楹联:“明知落凤存先帝,甘让卧龙作老臣”。说的却是,庞统明知落凤坡有危险,但还是骑上刘备的白马领兵作战,以身护主。如果不死,凭其才能建大功,后来蜀汉首辅的位子,就不一定是诸葛亮了。
  当代诗人贺敬之(曾在德阳二中和罗江中学学习),1994年到成都开会,回罗江故地重游,在庞统祠深情撰联:“落凤坡下唤落凤复起,白马关前催白马腾飞”,抒发对庞统惨烈阵亡的悲痛之情,希望他能复活,能凤翔九天,能骑着白马冲锋向前。
  不过,也不是所有题字、题诗都表达对庞统的叹惋,有人借此还表达了反清复明的心思,如雒城张之辉所题写的“三分鼎才天使龙凤双兴汉,一点忠意臣光日月万古关”。
  据考证,上联里的“才”字的写法,出自明史,并且下联有“日月”二字。当然,当时他的下联没有写出来挂墙上,而是多年后后人写出来的。这也是庞统祠墓里唯一上下联写作非一人之手的楹联。
  这副楹联里还有“龙凤”两个字非常引人注意。张之辉将书法与绘画相结合,龙尾凤首相呼应,看起来都作腾飞状,将龙凤写活了。游人每每至此,都会拍下这两个字以作留念。
  唐代诗人郑谷的《蜀中》,没有看到刀光剑影:“马头春向鹿头关,远树平芜一望间。雪下文君沽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江楼客恨黄梅后,村落人歌紫芋间。堤月桥灯好时景,汉庭无事不征蛮。”反倒是风光不错。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唐金龙 ◎摄影:雷远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0 05:03,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