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8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7-4-9 00: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新形势下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探索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知网  : 金洪培、宋旭日
  金洪培1,宋旭日2 (1.延边大学 社会科学处,吉林 延吉 133002;2.延边大学 民族研究院,吉林 延吉 133002)
  摘 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对于民族教育的重视与日俱增。民族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各少数民族干部,以满足民族地区对民族人才的迫切需求,大批的科技与管理人才,是实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经济振兴和实现民族团结的必要基础和条件。特别是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也面临新的调整与转向,虽然国家根据民族地区实际,采取并制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族教育政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因此,需要通过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创新、增加对民族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的创新、多种形式举办民族教育政策的创新、培养本民族教师队伍政策的创新、加强民族学生德育工作政策的创新等路径,促进中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民族教育是民族地区发展之根本。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教育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之根本。因此,国家对于民族教育的重视与日俱增,对于民族教育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在这些研究中,主要集中在民族教育的具体内容研究和对政策的解读,也有部分研究涉及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民族文化传承等内容。本文在充分吸取和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在总结了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重点提出了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如何创新的思路,希望借此为进一步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进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一:我国民族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所面临的共性问题,特别是由极端民族主义者制造的恐怖事 件和导致的民族分裂,更给这些国家带来难以弥补的伤痛。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同样面临着国际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的困扰和侵袭,给所在民族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很大的伤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民族地区经济虽然发展势头加快,但与内地发达省份相比其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相对薄弱。在民族交流和交融趋势增强的同时,民族矛盾也有上升的趋势,虽然我们在反对民族分裂、暴力恐怖斗争和宗教极端势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局部地区,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活动不仅存在,甚至个别地区还很活跃。
  在这种形势下,2012年12月22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主要政策,即加强国家认同;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和使用;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基于此,对我国的民族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认为,中国多民族社会的基本国情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并指出我国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可以说,习总书记的讲话,是 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系统阐述了民族工作的方向、理论和实践等相关重大问题,并为民族教育工作者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综上可见,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民族教育就是要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各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传承,使之成为民族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如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各民族优秀文化在民族教育中才能实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二: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民族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各少数民族干部,以满足民族地区对民族人才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大批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并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民族干部,以及科技与管理的民族人才,是实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经济振兴和实现民族团结的必要基础和条件。
  我国民族干部培养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培养政治干部为主,专业技术干部为辅; 第二阶段是培养政治干部与专业技术干部并重;第三阶段是民族干部培养从轮训转为正规培训;第四阶段是培养和发展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由此可见,民族干部的培养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实现了长足进步,特别是2004年发布的《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是国家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采取的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培养民族人才的重大举措,改善了民族地区的人才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队伍匮乏的现状,加快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二) 增加对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
  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对教育的扶持资金有限,导致了民族地区教育相比内地发 达省份的办学条件有一定差距,个别地区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的教学要求,与内地的办学差距被逐年拉大。这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总体不足;生均教育经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且增长缓慢等。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的补助专款,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补助,拓宽教育经费来源 的渠道,努力缩小区域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三)多种形式举办民族教育
  民族地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各类人才的严重缺乏,办好民族地区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 途径。为此,国家在民族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不仅在民族地区各类学校 和其他非学历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等方面给予许多相关特殊照顾政策,而且开设了民族班,通过多种举措发展民族教育,大力培养民族人才。例如: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实施,体现了民族教育“突出重点、加强基础、兼顾专业”的原则;通过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规划,培养出大批政治上可靠、业务上过硬的民族人才;建立了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民族学院等等,上述举措不仅丰富了我国民族教育的办学形式,而且加快了民族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四)重点培养本民族骨干教师队伍
  当前,民族教育工作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是民族学校教师队伍的质量不高、数量不足、新的师资队伍培训落后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影响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采取了各种方式,例如:建设质量较高、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民族教师队伍;大力发展民族师范教育;要求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学校对口支援;民族学校师资以自己培养为主,并重点培养双语师资力量;建立民族师资培训机构,注意培训民族在职教师等。这些措施取得了重大成果,民族地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数量也有了大幅增加,基本上满足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但与内地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优质师资队伍数量无法满足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双语教师数量非常有限,这严重影响了民族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水平。
  (四) 加强民族学生的德育工作
  民族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的建设者,其政治素质决定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前途。从这个意义上说,具备优良的思想素质是民族教育培养人才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对民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是民族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放松或削弱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都是不可取的,特别是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以克服大民族主义倾向和狭隘民族主义倾向。为了达到这一目标,2004年,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一步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了中小学课程之中,并在少数民族院校开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课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些举措,对于民族地区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个别地区德育工作不扎实,停留在上层、表面和形式上。

三: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创新的路径选择
  民族教育政策实施效果的好坏,决定民族政策的成败。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是推动民族地 区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应不断实现民族教育政策的创新,与时俱进,适应形势的发展与需要。笔者以为,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民族教育政策的创新。
  (一)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创新
  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经济振兴和实现民族团结的必要基础和条件。正因为如 此,要实现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上的创新。首先,持续加大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力度。民族干部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民族干部不仅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现实需要,更是推进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迫切需要。因此,有必要持续加大民族干部培养的工作力度,造就一批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专门民族人才和干部队伍,是解决民族问题并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所在。其次,继续突出民族干部教育的办学特色。在对民族干部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性,据此来突出和强化民族教育的特色内容,培养能够满足民族地区需要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最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民族干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照顾政策。对民族干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要基于民族地区的实际需 要,以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进步为目的。
  (二) 增加民族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的创新
  在国家义务教育投入经费总体偏低的情况下,向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对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 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并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待遇。为此,建议征收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教育培训费”和非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的“教育附加费”,用于增加民族教育的经费总量。此外,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用以解决民族地区教育的财政困难问题,并增加对民族地区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包括校舍、桌椅、仪器设备、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并拓宽教育资金筹措的渠道,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
  (三)多种形式举办民族教育政策的创新
  多形式、多层次地举办民族教育,不仅丰富了民族教育的办学方式,满足了对民族人才多类型的需求,而且促进了民族地区人才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结构的合理性。因此,要继续坚持多形式、多层次举办民族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好各级各类 民族学校,加大对民族教育政策的扶持力度,限制享受民族教育政策所培养人才的流动性,使其服务于所在的民族地区,加强民族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建设和培养,依法办学、质量第一,并充分发挥学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功能,最后形成充满生机、适应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完善的民族教育体系。
  (三) 培养本民族教师队伍政策的创新
  由于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数量是影响该地区民族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因此国家 为了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首先,应该重点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在加大政府教育投资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民族师资培养和培训的经费,以解决民族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最好设立专项资金,努力争取社会各界对民族教育师资队伍培训的投入。其次,实施分层次民族教育师资的培训体系,把国家级、省级、州级、县市级、乡级和学校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采取脱产式的面授培训,也可以采取网络等远程培训方式,对于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以达到提高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最后,要改善并逐步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工资待 遇和工作条件,并保证“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
  (四) 加强民族学生德育工作政策的创新
  根据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党在实践中探索并逐步发展了一条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的路子,对加强民族学生的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培养政治素质合格的民族学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拜金主义、不正之风等不正常现象,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影响等,造成了个别学生的价值观扭曲、人生观错位和世界观失衡现象。为此,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使德育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树立学生自我教育的理念,教育者把精力重点放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上,使其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实践的参与,通过亲身感受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世界,激发爱国热情,培养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感,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次,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积极开拓民族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载体、新思路,以求实效。最后,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校、院、学工部门共管的局面。学校与相关 部门要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并充分发挥“两课”教师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形成目标明确、层次分明、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并结合民族地区的“地情”和“史情”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与民族问题有关的教育实践活动。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发展的动力是该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也是这一民族的灵魂和能否存在的 根基。而民族教育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回顾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政策基本原则指导下,已经形成了内容科学、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的教育体系,为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经济振 兴和实现民族团结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民族教育政策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增加对民族教育的经费投入、多种形式举办民族教育、培养本民族的教师队伍和加强民族学生的德育工作等方面的政策还需要完善和创新。笔者 真诚地希望民族教育政策在新形势下能够继往开来、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 各民族优秀文化在民族教育中真正实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民国时期四川道教界的社会服务活动 “国家—社会”视阈中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4 12:01, Processed in 0.3120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