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632|回复: 0
 飞翔 发表于: 2017-5-22 09:45:00|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 皖南皮影戏考述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知网  : 吴衍发
摘 要:
  针对皖南皮影戏进行分析其具有浓郁的皖南徽文化特色,在中国南方影戏中占有重要位置; 广泛汲取了地方民间小调、花鼓戏、绘画、雕刻、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精华,成为一种个性鲜明、演唱方便、唱腔优美、唱词精练、雕刻精堪、表演活泼大方的民间戏曲艺术形式,有着四百多年的传承历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和民间信俗的巨大改变,皖南皮影戏正在走向衰微,面临即将消亡的境地。所以,传承与保护皖南皮影戏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安徽皮影荟萃,曾经活跃于江淮大地,盛极一时。按江玉祥教授介绍,在中国南宋王朝偏安于江南期间,中原影戏便随难民南渡,曾一度传播到了安徽等江淮地区; 若按皮影大系来看,安徽皮影与山东皮影、豫东皮影、苏北和苏中皮影同属于山东影戏①。皖南皮影戏发祥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城皮影四百多年前随湖北移民传入后,广泛流传于宣城市及皖南和毗邻的苏浙地区,并在广泛汲取皖南民间小调、花鼓戏、绘画、雕刻、剪纸等民间艺术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皖南皮影戏以其独特的个性自成体系和流派,具有演唱方便、唱腔优美、唱词精练、雕刻精堪和表演活泼大方等特点,有着浓郁的皖南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深受人们喜爱。皖南宣城皮影在中国南方影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皮影制作技艺更是成为南方皮影的一种典型代表[1]。拟针对皖南皮影戏相关特征进行分析,为挽救皖南皮影戏正在走向衰微、面临即将消亡的境地作出一些努力和建议。

1 皖南皮影戏的历史渊流
  皖南皮影戏是四百多年前由湖北和河南移民迁入皖南而带来的一门古老的民间戏曲艺术形式。据记载,明末清初年间,宣城地区曾经发生严重水患灾害,并由此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瘟疫,使得皖南地区“死亡枕籍,无人掩埋,十室九空”,许多村庄以至于变成了无人村。清政府为了维护地方安定,奖励移民南迁垦殖,规定凡移民来此,皆可以“插标划田,立山为界,居室为家”,且新开恳的田地,三年免征税赋。于是湖北、河南等地的穷苦百姓大批南迁过来,使荒芜沉寂多年的皖南山村,渐渐有了生机。所谓“一担箩筐下江南”,描写的就是这段历史。移民在迁入时,不仅给皖南增加了人口,也带来了湖北随州等地的民间皮影戏。宣城皮影戏《湖北下江南》和《逃水荒》等传统剧目,正是讲述当时水患灾害和移民南迁情况的。
  湖北皮影戏传入皖南地区后,与当地的民间歌舞融合演变,慢慢发展壮大,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皮影艺人农忙时种田种地,农闲时便挑着一担皮影戏箱走乡串村演出,一是为了养家糊口,二也丰富了当地百姓的业余生活。皖南皮影戏演出形式轻装简便,影人和道具全部都装在两个长方形的木箱里,用一根扁担挑着即走,所以当地人也将其称为“一担挑的戏”。它的演出形式不受场地限制,一台戏只需三四个人; 舞台要求也很简单,不管是街头巷尾、村头树下,还是祠堂庙宇、院落空地,大到能容纳两三千人的场地,小到一般农家的堂屋都能演出。皮影艺人少,接待方便,演一场戏收费不多,百姓出得起钱,看得起戏,因而很受当地百姓喜爱。据说当年演出连本戏,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以上,一个庙会可岀现几个影戏班子搭台对擂演唱,热闹非凡。这些皮影戏剧目大多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民间,有青苗戏、青山戏、谷梅戏、愿戏、接年戏、拜年戏等,百姓统称为“太平戏”。这些影戏剧情较真实地反映了皖南劳动人民驱邪避灾、祈求太平的美好愿望。
  到了清朝中晩期,皖南地区农村中的富豪旺族、宅门大户,依其财富势力纷纷请名师刻制影人,私养皮影戏班,供其家族消遣娱乐。因此,皖南皮影戏曾经十分繁荣。
  然而,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社会动荡、战乱连连、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皖南皮影戏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新中国成立以后,皖南皮影戏重获生机,开始活跃起来。1950-1965年期间是皖南皮影戏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宣城地区约有 60多担皮影戏箱,分布全区的皮影戏演职人员超过 300 人,其中以广德艺明皮影剧团最为有名。艺明皮影剧团 1958年参加了地区会演,1959年又应邀参加了浙江省戏曲观摩演出,演出均获得好评。1963年艺明皮影剧团改为大集体,直属县文教局领导,由李发荣任团长,当年演出的童话剧《龟与鹤》《小花猫钓鱼》《采蘑菇》《半夜鸡叫》等,在演出中受到观众好评。此后,县文教局对皮影进行革新,整理改编剧目、改编音乐唱腔,灯光方面采用了现代技术,以多种彩色日光灯取代了原来的单色照明灯,并制作了云灯、水灯、闪电灯和扩音设备,同时还改进了皮影的造型和活动关节,使皮影的头可动、嘴可张、眼可眨,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动画小电影”,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演出影响也大大提高了。
  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受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皮影剧团全体演职人员被迫与县花鼓剧团合并搞运动。而传统皮影戏被作为“一个眼睛看文化大革命”的毒物,被整箱搬至十字街付之一炬,皮影剧团也随之撤销解散。“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被禁锢长达十年之久的皖南皮影戏重新焕发生机,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皮影戏班涌现了50多担戏箱,演岀活动也常年不断,观众经久不衰。至 20世纪 80年代末,大部分皮影艺人渐渐老去,许多剧目随着老艺人的去世而消亡,皖南皮影戏开始衰落下去。
  进入 20 世纪 90年代后,和其他许多民间艺术一样,皖南皮影戏受到电影、电视等现代艺术的冲击,很快衰微了。由于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许多艺人被迫转行另谋生计[2-3]。21 世纪后,民间皮影戏艺人年龄都很大了,只有零星的皮影戏班还在艰难地勉强支撑着,其生存状况更是每况愈下,面临即将消亡的危险。

2 皖南皮影戏的艺术特色
  皮影戏传入皖南地区以后,与当地的民间歌舞融合演变,慢慢发展壮大,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它有北方皮影的影子,更有南方的气息; 既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生活基础。
  2.1 乐器制作
  乐器有大铜锣、小铜锣、双镲、云板、大鼓、高音梆子等。这些器具以前多数是老艺人自己动手做的。鼓框采用直径 9 寸左右的粗梧桐木,先将其内中木质挖出,只留外面 2.5 至 3 公分左右厚度,然后将其削成鼓形,两头用处理好脱掉毛的牛皮蒙上,用钉子钉死固定。大小铜锣和双镲是用熟黄铜经千万次锤打定型而成的,高音梆子和云板是用红木或枣木挖制的。
  2.2 影人雕刻影人的材质和造型风格是区分影戏流派的一条重要依据。皖南影人的雕刻在长期的传承与摸索中形成了独特个性。
  选皮制皮。上乘的好牛皮是毛色淡浅又不透毛的活牛皮。病死的牛或伤死、累死的牛,其剥皮均不可以做生皮; 使役的牛膀背处曾经磨破的地方,也不能使用。皖南皮影的制作材料是 1 岁至2 岁左右的小水牛皮和小黄牛皮,牛皮的处理和硝制更有一套秘不外传的奇特工序。首先用生石灰按配方依次防腐,再放在流动的清水里浸泡,一般需要浸泡 1 至 7天,其时间长短可根据气候和温度酌情掌握,然后再将其取岀用刀刮制。第一次先刮去牛皮里的肉渣,第二次刮去外面的牛毛,第三次是逐渐刮薄、刮去里皮。毎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细致精刮,把牛皮刮的白净透亮为止。刮好的牛皮要展开,用钉子钉在特制晾晒框架上晾干透后,再放置一个夏天之后才可以使用。
  画稿描样。一般的艺人都是照样画稿,即制好的牛皮用湿棉布捂软,把牛皮表面的油脂擦拭干净,用斜口硬木棒把皮子推磨至平整光滑,再放在皮影画稿上,亦即底谱上,用细钢针把皮影的线条纹样描在牛皮表面上。但是一代代有成就有岀息的艺人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画稿就这样积累起来了。皮影图案的设计是皮影雕刻的关键一步,皖南皮影的雕刻图案,有以下 4 种:
  第一,两方连续带状花纹,如云、水纹、花卉、珠孔等。
  第二,四方连续式纹样,如团花、菱纹、甲纹、鱼纹、人字纹等。
  第三,自由式翎毛花卉纹,如海水江涯、龙凤、兽类、飞虫等。
  第四,特定图案,如官阶、文武的压梁子纹、英雄帽等的装饰图案,它有一定的规矩,表示文武官阶的大小。
  皖南皮影的雕刻画样美妙而神秘,源于古老的民间美术。影人造型图案可以在庙堂美术的藻井、花牙、壁画、神像中感知到渊源,在古老的花木家具中寻到影子,在砖雕石刻中发现端倪,在民间剪纸、印染土布、门神、幼儿的老虎鞋、金银首饰等民间工艺品中窥见相似之处。
  皖南皮影雕刻艺人正是在这浩如海洋的民俗文化中寻找灵感而创造了自成一格的雕刻图案。
  雕刻上色。皖南皮影雕刻的独特之处还在于“推皮触刀”,即执刀的手不动,另一手推动牛皮来完成雕刻。这种刻法,对推牛皮的手劲、手感要求很高,刻岀的皮影线条圆润有致,尤其是大弧度的曲线刻制,具有流畅美和韵律感。同时艺人还要掌握刻、扎、凿、打、挑的雕刻技艺,艺人把雕刻皮影的心得归纳为口诀来传授技艺。譬如,刻影头:先刻头帽后刻脸,眼眉刻完再刻鼻子尖; 刻花纹:“萬”字先把四方画,四边咬茬转着扎; 刻“雪花”:先竖画,然后左右再打叉,六棱丟岀齿,挑成雪花花; 刻盔甲:先把眼眼打,拾岔岔,“人字”三角扎; 刻建筑纹饰:空心桃儿落落梅,雪里竹梅六角龟,一满都在水字格。凡此种种,皆是长期实践中的经验所得。
  皖南皮影多以运动的方式供人们欣赏,雕刻的刀口不论长短必须中间断口,确保皮影各部件完整耐用。
  皖南皮影的颜色是用矿植物颜料上色的,主要有藤黄、铜绿、朱砂、墨汁等。先将碎牛皮熬成皮胶,将颜料熔化在皮胶里,然后在火上边加温边上色。清代、民国的老艺人调配的颜色胶性较重,上色时讲究笔尖不挨到皮影,将笔尖下垂的颜料囤在牛皮上,这样上色的皮影一般中间深、周围浅,具有颜色饱满、过渡自然的特点。现在一般都采用平涂,效果不大如前。现在,皖南皮影多采用对比强烈的红、黄、绿、黑 4 种颜色。
  发汗熨平。皮影上色后,要经过脱水和定形,艺人称之“发汗熨平”。传统的方法是将皮影部件包在布内,然后夹在两层烧热的土坯中间,这样可使牛皮的水分充分挥发,颜色渗透入皮內,胶质熔化后渗入牛皮的毛孔,如此一来皮影颜色鲜亮、不易退色,并且平整而永不变形。现在艺人一般采用电熨斗操作,由于电熨斗没有土坯的吸水性,牛皮的水分不能完全挥发,效果差一些。
  缀接钉制。影子由头部、身躯、四肢组成。皖南皮影制作工序比较复杂,每一个影人得用12 片料子:头帽 2 片,上下身各 1 片,腿脚 2 片,手和胳膊 6片。影头分开保管,演出时才插入颈口,用线完成缀接后,另用 3 根细竹杆分别定在影人的颈口部位和两只手上。缀接钉制好的皮影要求提起胸签后,影人自然下垂,既不挺胸,也不背锅,双腿微微分开,欲行还止、动中求静,在艺人操作表演时能自由活动。
  皖南皮影比北方皮影稍长。小影人 1.5 尺,中影人 1.8 尺,大影人 2.0 尺左右。为了适应幕影表现,皖南皮影戏吸收其他艺术的一些技巧,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制作出线条细腻、柔和清晰、黑白分明、色彩艳丽、造型隽美、形象逼真的皮影人物形象。皖南皮影制作时还模仿地方花鼓戏剧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行当角色,皮影人物都有个性,皮影人物一出场,人们就能分辨出人物的忠奸善恶。在雕刻中以夸张、洗炼的手法,巧妙运用点、线、面的结合,尽量体现皖南剪纸的表现艺术和人物性格。譬如,性格粗暴者多用粗线,以阴刻为主; 老奸巨滑者,多用变形细线,以阳刻为主; 美丽善良者,多用细腻、柔和线条表现。雕刻线条粗犷有力,布局疏密有度,造型夸张生动。色彩以红、黄、绿、黑四色为主,鲜明大方,简炼朴实。红、黄、绿、黑四色,同时喻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比如红脸的精忠、黑脸的骁勇、黄脸的狡猾、白脸的奸诈等。
  此外,皖南影戏中还有独具特色的纸影,其雕刻工艺亦非常精美,但自民国后期以来,已渐渐失传。因此应当对其进行挖掘,并加以保护。
  2.3 唱腔音乐
  皖南皮影戏的唱腔是在地方花鼓戏和民间小调基础上吸收其有益成份,经 400 余年历代艺人的努力,形成了完整的音乐体系,通过口耳相传代代传承下来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皖南皮影唱腔以说、唱、逗、笑等形式为主,一人唱众人和、尾字甩腔、气势雄浑、拖音较长、韵味十足、优美动人。唱腔采用渔鼓筒伴奏,增加了其音乐魅力。
  皖南皮影里的戏曲人物,有生、旦、净、末、丑五种。表演时,两人说唱,两人伴奏。声腔有主腔和小调之分。表演时,乃多腔多调,即每一行当都有一个固定腔调,各有特色,如:武将声刚劲有力,女角声细气娇,神仙声慢气和,妖怪声高气粗、怪腔怪调等。唱腔板式有慢板、中板、紧板、数板等几种。
  皖南皮影戏没有固定的调式、曲牌,属板腔体,分[导板]、[摇板]、[敕板]、[二六板]、[老生腔]、[三生腔]、[小生腔]、[花旦腔]、[丑角腔]、[婆婆腔]、[拖腔]等。
  皖南皮影戏以武场伴奏为主,乐器有大铜锣、小铜锣、双镲、云板、大鼓、高音梆子等 6 种。皖南皮影戏的锣鼓经主要是吸收当地民间音乐和皖南花鼓戏的锣鼓经,较常用的有[炮台锣]、[进出场锣]、[杀锣]、[动作锣]、[唱锣]、[大开门锣]、[小开门锣]、[收尾锣]等。
  2.4 唱念艺术
  皖南皮影唱词精练准确、生动形象、诙谐风趣,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演一场皮影戏,民间艺人要唱几百句戏词,这些戏词除了有脚本的,不少是一代代口耳相传下来的。唱词虽没有固定的格式,句式不定,或长或短,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根据字的音调来配搭,而使其成为押韵的唱段,唱词多以四句为一段,以“五五七五”句式为主。
  譬如,传统剧目《西游记》故事之《火焰山》一剧,孙悟空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后的唱段。铁扇公主唱:“口中渴得很,忙把香茶饮,喝得喉咙有点哽,肚子为何疼? 浑身汗直涮,头昏眼发花,肚子里就像鸡爪抓,像得了绞肠沙。疼得真厉害,事情真古怪,抓心抓肝不自在,又像是动了胎。”孙悟空唱:“嫂嫂莫乱猜,不是动了胎,是我老孙在你肚里踹,不过我不出来。”铁扇公主唱:“他在肚子里用脚捅,疼得我用手摸,翻肠倒肚往上涌,哎呀,我的活祖宗。”又如《禁赌》唱段:“赌博总有我,牌上像有火,好像见了油京果,恨不得煮水喝。”再如《穷孤儿》唱段:“叔婶将我赶,端的一缺碗,筷子一支长来一支短,篮子把底穿。”此外,皖南皮影戏在每段唱词尾句注重“抖包袱”( 笑料和噱头),以产生暴响效应,让人看得捧腹大笑。这些唱词充分表现了皮影戏剧的民间性、文学性以及极高的幽默感,是一种纯洁的艺术美。
  皖南皮影戏主要是击乐伴奏,后台两人同时敲打 6 种乐器。文唱以小锣伴节奏,武打以大锣凑威风。演唱时虽有锣鼓和简板敲打节奏与过门、间奏,却变化无穷。艺人通过简板敲打的声调轻重、速度缓急、板式变化,能让观众领略到喜怒哀乐之情,从而把观众带入佳境。
  2.5 剧目与剧本
  皖南皮影戏传统剧目很多,有《封神榜》《水浒》《西游记》《隋唐》《杨家将》《岳飞传》《天地宝图》《月唐》《李自成》《七侠五义》《义气图》《公案》《包公大审》《铡皇亲》《响金钟》《十把穿金扇》《金镯玉环记》《西厢记》《珍珠塔》《双失婚》《三巧配》《天仙配》《夫妻观灯》《女驸马》《五女拜寿》《白蛇传》《盗红令》《十劝世人》《禁赌》《银合太子走国》《兵吞六国》《绿牡丹》等。现代剧目有《东郭先生和狼》《半夜鸡叫》《小芳招亲》《采磨菇》《老鼠嫁女》《二小放牛郎》《学雷锋》《赖宁之歌》等 100多个剧目,大小单曲可达 400多个剧目。这些剧本的作者大多没有留下姓名,可以说是“无名”的著名皮影作家。
  皖南皮影戏的剧本有两种形态,一是完整的手抄本,二是艺人代代口耳相传下来的“口述本”,其中又以后者为多。“口述本”的演出有很强的灵活性,艺人往往多撷取日常生活中的熟事、趣事,巧妙地进行“再创作”,从而使其更能贴近人们的生活,获得百姓的喜爱。如《穷放牛》:“太阳一岀满天红,有钱人骑马我骑牛,有钱人骑马大路走,老子骑牛水当中,叫老子么样想得通?”又如《穷捕鱼》:“红日当了顶,没见茶饭影,手捧凉水当饭吃,渔民好伤心,凄凄惨惨河岸行,是我穷渔人。”然而,这些剧本多是口述剧本,没有稳固的存在形态,极易造成剧本的流失。
  2.6 操纵与表演
  操纵能显示道艺高低,尤其是武打戏 ( 徒手打),一人同时操纵八影四对打,杂而不乱,堪称绝技。刀枪有玩花枪、单枪刺喉、回马枪、单刀取头等手法,人物的敌对我打替身变换,更是皖南皮影戏的主要特点。另外开场诗、收语及中间插曲,幽默风趣,能使观众拍手大笑,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皖南皮影只需四人一台戏,前台两人演唱和操纵箭杆,后台两人打击乐器伴奏。皖南皮影表演也遵循一定的程式,通常演出程式分为文场、武场,又分殿案、堂案、大武场、小武场等。它的表演空间就是一扇影窗,大约 6 尺长、3 尺宽,整体舞台 6 尺高。要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展现各种人物,就必须进行夸张和变形。经过历代皮影艺人的摸索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的表演艺诀。如武小生:出场风摆柳,升帐亮相身一扭,单脚一抬回身走,坐帐报名双袖抖; 文小生:身隐臂摇双交手,步履稳重平身走; 少女生:步小动作稳,低头目下瞅; 花小生:出场手插腰,彩脚晃动走; 武生:举止如山重,开打似叶飘,站立如玉树,走路像风扫; 文生:不慌不忙,举止文雅,双臂轻摇,动作潇洒; 髯生( 胡子生):走路臂一晃,脑袋点两下,蹒跚步履迟,站立手平跨; 花生 ( 丑生):卑躬屈膝,点头哈腰,摇头摆脑,一步三摇; 大花脸( 老座子):出场要冲,举止要重,整冠理须,稳中见动,一步两摇,眼睛上瞧,仰面凸胸,抖袖挺腰;毛净:上场翻身,站立有根,双手戮动,亮相腿分。这些基本动作的表演程式,是皮影戏艺人们历年来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给操纵者一个总的要领。
  皖南皮影戏运用地方戏曲形式表演,但又不受戏曲的程式束缚,行当分工不严格,往往演出程式为一个人演多个角色; 动作也不固定,如孙悟空出场时动作快、上窜下跳连翻筋斗,妖怪出场时凶相露出,文人出场时文雅和气。同时,各行当之间又有不同的小行或戏路。
  2.7 舞台美术
  皖南皮影戏主要活跃在皖南山区的农村,舞台一般都是临时搭建在农户的院子里或者堂屋里。幕布长 6 尺、宽 3 尺,用四根活动的木制带榫构件把幕布拉紧固定。然后放在风车上( 寓意风调雨顺),中间悬起一盏油灯( 现多用 100 瓦节能灯) 就能演出了。皖南皮影戏题材相当广泛,从神话的上天入地到历史剧的文戏武斗,从天上的灵宵宝殿到人间的相府帅帐,从旅途的舟马车骑、到阴间的牛鬼蛇神。凡此等等,无不在皖南皮影戏中得到充分体现。
  皖南皮影戏表演之生动,是其他艺术种类无法替代的。场景、细节、表情、神态,都在皮影特有的质感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地表现岀来。影戏艺人的操作技艺岀神入化:男人的喘息、妇人的抽泣、闺阁少女脉脉含情的羞态、沙场骁将飞扬跋扈的霸气,皆可达到引人入胜、回味无穷的境地。
  皖南皮影戏人物的冠戴服饰,除了演绎清代故事特殊外,其余朝代人物的冠戴服饰都是一样的。这也和皖南寺庙美术中的雕刻一样,采取了“以简胜繁”不分朝代的办法。在传承发展中,也借鉴了皖南剪纸和其他姊妹艺术的优长,不论是图案设计,还是刻镂技巧,都是南方皮影系列中的精品。
  皖南皮影戏艺术兼有历史、民俗、戏剧、美术、音乐、文学等元素,是安徽民间艺术领域中当之无愧的瑰宝。

3 皖南皮影的历史传承
  皖南皮影戏在四百余年的辗转发展中代有传人。而作为一种主要生存于民间的古老艺术,影戏的传承自有拜师、写师徒字、期满谢师等种种行规,从艺者主要是生活在农村里的民间艺人。皖南皮影戏师傅授徒的传承方式主要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农村皮影艺人大都不识字,依靠死记硬背和勤学苦练,终究也能将皮影艺术融会贯通。一般的皮影艺人头脑中都有几十部剧目。
  皖南皮影艺人技艺传承基本是师傅的口耳相传,是靠学徒的耳濡目染、心领神会。皮影艺人唱念做打的功夫,在以皮影谋生的艺人眼里,皮影就是自己的“饭碗”,一般不会轻易传授于人的。尤其是那些经过长期摸索才总结岀来的“绝活”更是如此。有些学徒虽然拜了师,但师傅也不一定会倾力传授,其原因主要是师傅担心徒弟艺成后抢了自己的“饭碗”。还有的非父子不相传,而事实上,家传也“易子而教”,有的老艺人在生命垂危时才会传给他人。所谓“宁给二亩地,不教一回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皖南皮影戏班在长期的传承中形成了十大班规。这十大班规是:不准忘师卖道,不准欺师灭祖,不准藐视前人,不准乱骂公堂,不准乱穿花鞋,不准私自逃脱,不准夜不归班,不准跌足凉场,不准扒灰倒鲁,不准迟龙放水②。皖南皮影在长期的师傅授徒中形成了两大传承谱系,即“亲缘传承谱系”和“师缘传承谱系”。皖南皮影明星荟萃,其中以世代祖传的宣城何家班皮影最为有名,流传至今已有400 余年的历史。
  3.1 何家班谱系( 亲缘传承)
  老师祖何隆泰( 艺名),皖南皮影戏何家班创始人。约生于明末清初的顺治年间,湖北随州西河镇何家湾人,随移民在安徽宣城杨林定居。相传小时候就善绘画,喜爱皮影戏。由于家境贫寒,十四五岁就拜师学艺,十六七岁就登台演出,并善于雕刻制作各类型的皮影人物形象。
  师祖何祥高生于清朝末年,宣州区水东人。年轻时教过私塾,并写的一手好字。中年时迷上皮影戏,他用心钻研皮影舞台艺术,编写皮影剧本,把过去传承下来的剧本进行改编,把皮影人物的尺寸增大增高。他还善于处理硝制生牛皮,精雕细刻的影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件件堪称精品,民国时期曾被人们誉为“皮影一把刀”。
  师傅何祖鸿生于民国初年,一生致力于皮影戏人物形象、腔调、乐鼓经互动研究,一人双手可以同时击打大小铜锣、双镲、云板、大鼔、高音梆子六种乐器,系何家班第九代传人何泽华的授艺恩师。“文化大革命”时期,何祖鸿一次又一次地躲着红卫兵,冒着被红卫兵随时揪出来再次批斗的危险,执着地向年幼的何泽华传授着全套皮影制作技艺。可惜何祖鸿师傅生不逢时,英年早逝。
  何家班谱系简况如下:
  一代 何隆泰 男 清朝初年 祖传 湖北随州
  二代 何明谷 男 清朝中期 祖传 宣城杨林
  三代 何光启 男 清朝中期 祖传 宣城杨林
  四代 何宗文 男 清朝中期 祖传 宣城杨林
  五代 何德进 男 清朝中期 祖传 宣城杨林
  六代 何正发 男 清朝中期 祖传 宣城杨林
  七代 何祥高 男 清朝晚期 祖传 宣城杨林
  八代 何祖鸿 男 民国时期 祖传 宣城杨林
  九代 何泽华 男 解放以后 祖传 宣城杨林
  何家班派序:正大光明、文徳发祥、祖泽绵长、人贤继起、国运同昌。
  何家班班规:穷不盗窃,富不骄狂,三稳③道德,谨记不忘。
  3.2 其他传承谱系( 师缘传承)
  一代至四代,因资料缺失,难以详考。
  五代 黄大嘴 男 清朝中期 师传 宣城孙埠
  五代 蔡老三 男 清朝中期 师传 宣城孙埠
  五代 徐丑子 男 清朝中期 师传 宁国沙埠
  五代 徐老三 男 清朝中期 师传 宁国沙埠
  五代 周润朝 男 清朝中期 师传 宣城水东
  六代 殷汉亭 男 清朝晚期 师传 宣城杨林
  六代 殷明双 男 清朝晚期 师传 宣城杨林
  六代 陆自发 男 清朝晚期 师传 宣城杨林
  六代 陈正义 男 清朝晚期 师传 宁国河沥
  六代 刘天喜 男 清朝晚期 师传 宣城孙埠
  六代 肖元清 男 清朝晚期 师传 宣城水东
  七代 杜忠清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孙埠
  七代 姜道存 男 民国时期 祖传 宣城孙埠
  七代 崔国禄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孙埠
  七代 陆安堂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杨林
  七代 乐长松 男 民国时期 祖传 宣城丁店
  七代 黄万义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丁店
  七代 徐成亮 男 民国时期 祖传 宁国沙埠
  七代 张付有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向阳
  七代 刘车喜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向阳
  七代 杨正发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向阳
  七代 李英豪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洪林
  八代 吴金陵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向阳
  八代 王福明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孙埠
  八代 宋品金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孙埠
  八代 刘德忠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孙埠
  八代 姜礼强 男 民国时期 祖传 宣城向阳
  八代 熊寿柏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向阳
  八代 熊道清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向阳
  八代 张改喜 男 民国时期 祖传 宣城向阳
  八代 龙大云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向阳
  八代 谢正林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杨林
  八代 李章有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杨林
  八代 方宗堂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洪林
  八代 刘仁贵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水东
  八代 陈金华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水东
  八代 徐胜银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丁店
  八代 余本浩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丁店
  八代 科玉英 女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丁店
  八代 陈在树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丁店
  八代 贡延超 男 民国时期 师传 宣城棋盘
  八代 乐培顺 男 解放以后 师传 宣城丁店
  八代 乐平顺 男 解放以后 师传 宣城丁店
  八代 郑远清 男 解放以后 师传 宣城向阳
  八代 彭以军 男 解放以后 师传 宣城向阳
  八代 徐永清 男 解放以后 祖传 宁国沙埠
  八代 殷炳远 男 解放以后 祖传 宣城杨林
  八代 倪平贵 男 解放以后 师传 宣城孙埠
  皖南皮影戏在漫长的历史里孕育了难以数计的传人,其中不乏技艺超群者,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民国以前,几乎没有这些传人的记录,即使偶有见之于文献者,也顶多只有个姓名,而其生平事迹、艺术活动均不可考。这种情况,直到 20 世纪 80年以后才有所好转。

4 结论
  从几百年绵延相传的传承谱系中,可以想见昔日的皖南皮影是何等繁盛,也可以体会到皖南皮影戏口传心授的知识和技艺要保存起来是多么的不容易。曾经,看皮影戏是皖南民间娱乐的主要内容。每逢岁时节令、婚丧嫁娶、五谷丰登的日子,勤劳善良的皖南人都得搭台唱上几本皮影戏,以驱除邪恶、祈福求安。热闹的唱戏场面成为皖南一大民俗景观,曾给皖南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如今,融汇着浓厚徽文化的皖南皮影,仅剩下宣城和广德两个戏班。尤其是那些口传心授的传承剧目,随着老艺人的去世而失传。皖南皮影戏艺人老龄化严重,每年都有老艺人相继谢世,至今仍健在的影戏老艺人年龄都已过七十,且不足十人。在逝去的老艺人中,他们大多一辈子从事皮影戏演出,其中不乏有剧种唱腔、表演的代表人物。遗憾的是,这些老艺人,大多没有传承人,随着他们的逝去,导致了剧种大面积的减少。因而,皖南皮影的传承与保护,作为一项重大课题值得人们进一步深思。

※ 注释
  ①江玉祥教授根据皮影戏影偶的制作、弄影的技术、唱功、灯光、舞台和乐器,把皮影戏分为秦晋影戏、滦州影戏、山东影戏、杭州影戏、川鄂滇影戏、湘潭影戏、潮州影戏 7 大系统。安徽皮影属于山东影戏。
  ②十大班规中,“乱穿花鞋、把灰倒鲁”系皖南方言,意指乱搞不正当男女关系;“跌足凉场”系皖南方言,意指使性子、耍脾气,使得演出不能进行;“迟龙放水”系皖南方言,意指故意捣乱。③“三稳”指口稳、心稳和身稳。

§ 参考文献
  [1]江玉祥.中国影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196-197
  [2]王晓鑫,彭薏菁,江海滨.陆丰皮影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65
  [3]魏力群.冀东皮影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魏力群.中国皮影戏全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吴衍发 ( 安徽财经大学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9 21:31,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