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天府之国|查看: 52681|回复: 67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奥密克戎让世界慢慢体会到中国做法是对的

 [复制链接]
38#
 丁丘 发表于: 2020-4-16 22:16:00|只看该作者

钟南山:中国正面临境外输入病例引发本土传播的挑战

源自:科技日报
原文标题:钟南山:中国正面临境外输入病例引发本土传播的挑战

  科技日报微信公号4月16日消息,“中国对抗新冠肺炎最成功的经验是上游的预防策略,这是最重要的。”4月16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国内医疗专家通过腾讯会议与欧洲、美国、非洲临床医生进行视频连线,首次分享中国从无症状感染者筛查、疑似诊断、确诊患者治疗、重症ICU方案到愈后检测的“新冠全路径”经验,会议面向全球万名医生直播。

我国正面临境外输入病例挑战
  “戴口罩是有用的。有人认为戴口罩是防止你把疾病传染给其他人,但实际上在中国概念是相反的,戴口罩是预防别人传染给你。这可能是观念上的不同,但也是事实。”钟南山强调
  大部分的病毒实际上不是游离在空气中,而是存在飞沫中,通过咳嗽等方式传播。在西方通过佩戴口罩也是能够自我防护的。
  他指出,中国正面临境外输入病例引发本土传播的挑战。“中国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已没有更多人感染。目前增加的病例大部分是境外输入。我们要特别关注无症状感染者。”钟南山说,无症状感染者的潜伏期大部分是3到7天,最高的潜伏期可能是14天。潜伏期中,患者可能不出现症状,或者非常轻症。数据表现大概50%的患者并不是出现发烧,乏力、咳嗽反而是可能出现的首要症状。对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以及从疫情暴发的社区回来的,应该更加关注和防护,防止疫情更进一步传播。
  钟南山透露,团队正在进行一个大数据的研究,并即将完成一个数据收集,此数据入组了一千多位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的情况,再重新总结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研究结果将很快发表。同时,团队还将在AI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建立新冠危重症患者的预测模型,以及基于CT进行肺结节的AI诊断等模型,都是未来的研究计划。

科技日报微博直播截图  830e-iskepxs7636665.jpg  保存到相册

一定比例患者出现心脏或肾脏受累情况
  钟南山说,新冠肺炎患者除了典型呼吸系统表现,也有发现一定比例的患者出现了心脏、脑部受累的临床表现。这些患者很可能已有基础性的疾病。在肾脏中也有看到患者肾小管受累的问题,比如肾小管坏死。有些研究团队发现25-30%患者有肾脏受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情况就不是那么明显。
  钟南山认为,加强CT在新冠肺炎诊断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了解到有的患者病毒监测呈阳性,但CT没有影像学的表现,那么能否利用CT在早期疾病或者肺部影像学不明显的阶段进行诊断,从而在早期阶段就识别出这些患者呢?”他说。

人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
  钟南山指出,中国对抗新冠肺炎最成功的经验是上游的预防策略,这是最重要的。
  一旦患者感染了,我们密切监视其密切接触者,并进行隔离,进一步减少感染人数。另外是保持社交距离。目前中国的患者已经很少了,但我们还在采取这个措施。中国疫情的控制是处于一个阶段之中,我们还不能完全丢弃口罩。他说,希望欧洲也尽快进入一个平台期阶段,这样全球疫情很有可能出现一个下降趋势。
  “我们能够看到近期欧洲多国疫情进入‘平台期’。”钟南山表示,所有国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
  选择经济发展还是停滞?但人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所以我们需要在此方面做最大的努力。让人们保持健康的生命,然后再考虑经济就是我们的战略。
  我相信欧洲的国家和领导人,也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的,这也是他们不断加强各种抗疫行动的原因。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获得成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疫情拐点。
37#
 蒂曼 发表于: 2020-4-15 22:04:34|只看该作者

钟南山:医务人员科普过程中一定要严谨,不能信口开河

源自:环球时报
原文标题:钟南山:医务人员科普过程中一定要严谨,不能信口开河

  4月14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腾讯医典、南山呼吸进行科普直播,详细解答了新冠输入病例的风险、复阳病例的传染性、中药的有效性以及运动和健康的关系等热门问题,这次直播也在腾讯医典、腾讯新闻、腾讯视频、腾讯看点、快手、微视等平台吸引了海量网友观看,点赞钟院士在奋战抗疫前线之余,依然坚持对大众进行医学科普。
  “疫情变化的很快,知识很重要,”在直播中,钟南山同时也指出,“现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好的或者不好的消息,都会传播的非常快。有些是正确的,但是相当一部分是错误的、有误导的,这个也影响很大。”也正是在去伪存真、传递正确知识的驱动下,钟南山自疫情开始,就多次身体力行做科普。
  钟南山的呼吁也指出了当下医学科普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缺乏严谨,流量导向、标题党,传递不实信息。另一方面,大量资讯由不具备医疗资质的小编进行洗稿式撰写,“雾化吸入酒精能杀死新冠病毒”、“绿豆汤抗癌”式的伪科普大行其道,不仅未能给公众提供有效的正确引导,反而使其健康蒙受难以估量的损失。例如,每年因将维生素类药物作为“营养品”长期服用导致中毒等案例时有发生。

  钟南山同时指出,作为医务人员,在科普过程中一定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应该向公众传递既已掌握的知识,而不是信口开河,否则很容易造成误导,说实话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在直播中,钟南山也寄语南山呼吸、腾讯医典,“传递给公众真实、客观的内容,传递正能量。”而近年伴随着大众对正确医学科普的需求,权威医学科普也获得长足发展。
  据腾讯医疗副总裁张猛介绍,自2017年下半年成立起,腾讯成立腾讯医典,希望填补国内在互联网专业医学科普领域的空白,联合医生共同打造一个标准化、系统化、可信赖的科普平台。为了确保信息科学、客观,腾讯医典还将专业医学论文的生产流程,纳入到科普内容创作,确保医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弥合公众和高深医学信息之间的鸿沟。目前已经有超过3000名医学专家以腾讯医典为平台,输出科普内容,其中两院院士、学科带头人超过百人。其中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也正式入驻腾讯医典专家团,对医典医学词条内容进行专业审核,并担任呼吸疾病相关科普专题文章撰写和审校工作。

钟南山表示医学科普应传递真实客观内容,传递正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也迎来了公众科普观念的重塑。权威、专业医生正成为科普的中坚力量,为公众带来一手可靠资讯。
  面对全民战疫,知识是大众最好的防护服。疫情发生第一时间,100多位专家就加入腾讯医典的新冠肺炎科普平台,快速产出1000多篇文章、100多条科普视频和十多场直播,对新冠知识形成体系化普及,相关内容阅读量超过6亿。

  不只是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医学权威专家,也在放下听诊器的同时,再次拿起笔,以科普的专业求真和理性精神帮助权威新冠肺炎知识快速普及大众,以科学理性规避未知的恐慌。李兰娟院士也在腾讯医典开设留言板,超过1万名用户以留言的方式请教关于返程坐飞机等日常防护知识,并自发分享感悟和致谢。这从中也透射出科普正成为医患之间最好的沟通方式。
  大众医疗科普任重而道远,在这个艰深的深水区,需要医学界与互联网等医学科普平台共同发力,一起改善我们的共同命运,我们也期待更多钟南山与南山呼吸、腾讯医典这样“好内容+好平台”的医学新科普的出现。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36#
 牛行天下 发表于: 2020-4-12 10:26:00|只看该作者

钟南山说群体免疫是最消极做法:是一百多年前的思路

源自:人民日报
原文标题:钟南山说群体免疫是最消极做法:钟南山说群体免疫是一百多年前的思路

  钟南山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表示,对待疫情最为消极的做法就是所谓的自然免疫,这是一百多年前的思路了,那时人类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任由病毒感染,感染后活下来的人自然获得抗体。现在再用这种方法应对新冠病毒我不赞同。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35#
 黑密林小妖 发表于: 2020-3-30 12:25:31|只看该作者

钟南山战疫全记录 首篇日志──夜驰武汉

源自:新浪新闻综合
原文标题:钟南山战疫全记录 首篇日志──夜驰武汉

源自:广州日报


  本期口述/钟南山院士助理苏越明 采写/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
  岁次庚子,新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骤然而至。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度出征。夜驰武汉,进行深度调查;紧急赴京,向总理汇报并向公众宣布疫情实况;连线前线,远程会诊重症病例;联手国际病毒专家,探寻破解病毒密码路径;一周参加五场国际战疫“云会议”,分享中国的治疗方案和防控经验……两个多月以来,他没有一天完整的休息时间。
  他带领的团队,也是要么坚守广医一院救治重症患者,要么在第一时间驰援湖北,接管当地的重症监护室。
  钟南山院士和他的团队的战疫故事,正是中国“战疫史”的一个缩影。很多人试图通过对他行踪的梳理,来“脑补”他的战疫拼图。
  1月18日,他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连夜奔赴武汉的?在武汉的18个小时里,他和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做了哪些调查?“人传人”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1月19日,他经历了怎样的辗转奔走?1月20日在北京连线白岩松并宣布“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那天,他的行程表紧密到了何种程度?
  “病毒可能通过污染的粪便及其气溶胶传播”是如何发现的?疫情的预测模型是怎样研发出来的?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如何研究出来的?对于疫情究竟发源于哪里,他是怎么看的?
  1月18日后的两个月里,他出席了多少场新闻发布会?回答了多少个记者提问?他为何数次面对镜头流下热泪?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他觉得最艰难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他为何会在短短两个月内瘦了10斤?两个多月以来,没有完整地休息过一天的他,是怎样一种工作状态?
  两个月来,一直陪伴他辗转奔波的院士助理苏越明和一直追随他披甲伏魔的专家团队,既是他的战略战术的实践者,也是他一路披荆斩棘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从今日起,《广州日报》将陆续推出由钟南山院士助理苏越明和院士专家团队口述、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撰写,并由钟南山院士独家授权的《南山战疫日志》。线上首发平台为新花城客户端。新花城客户端将开辟“南山战疫日志”频道,集中呈现整部日志。
  在这部视角独特的口述日志里,我们将真正品读到钟南山“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国士的担当”,触摸到一颗高贵而又真实、无畏而又悲悯的心。《南山战疫日志》近期也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今天的广州,天色阴冷。广州人怕冷,街上不少人穿上了羽绒服。珠江上,薄雾笼罩,不如往日的明媚。
  钟老师早上在这片薄雾中走进医院时,一定还不知道,这一天将会如此辗转奔袭。
  上午11点多,我正在家里做饭,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打来的。对方直奔主题:武汉疫情紧急,请钟院士今天无论如何亲赴武汉一趟。
  潜意识里,我一直担心接到这个电话,但又隐约觉得这个电话迟早会来。去年12月以来,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陆续从武汉传来,钟老师一直为之忧心忡忡。事实上,包括我们医院在内,整个广东都已严阵以待。毕竟,17年前的“非典”给我们留下的教训,实在是太刻骨铭心。
  钟老师正在跟几位专家讨论新冠肺炎疫情。自从1月8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确认新型冠状病毒是此次疫情的病原之后,“新冠病毒”一直是他们讨论中的高频词。昨天,钟老师和黎毅敏教授一起去了深圳三院,那里新增了一例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黎教授是医院的党委书记,也是“抗非”时钟老师的战友,如今他们仍然在同一战壕里。
  他在电话里听完我的转述,沉吟了片刻,说:“下午我还有一个省卫健委的会,明天一早飞过去行不行?”
  我马上致电对方,问能否缓一天。对方的回答是商量一下再回复。等待回复的时间里,我打开手机查询当天的飞机航班和高铁车次,都没票。
  一个小时后,回复电话来了:“我们经过充分讨论,还是要请钟院士务必今天赶到武汉。”
  我说:“今天去武汉的飞机票已经没有了,高铁连无座票都卖光了。”
  电话那头态度很坚决:“请钟院士坐高铁过来,车票我们来联系。”
  中午12:00,会议结束。钟老师匆匆走出会议室,边走边对我说:“我也接到国家卫健委的电话了,今天必须赶到武汉。”
  过了一会儿,他强调了一句:“国家的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国家需要我们去,我们必须今天就去!”
  之后是短暂的沉默。但他特意强调的“国家”两个字,让我的心猝不及防地被某种东西击中了,血液在刹那间“倏”地冲到了头顶。
  草草吃完中午饭,钟老师已经来不及收拾行李,到省卫健委参加会议。下午2:30,我到达钟老师家里收拾好他的行李,赶到了省卫健委,静候会议的结束。那也是一个讨论新冠肺炎疫情的会议,专家们警惕而又谨慎地进行各种筹谋。
  会议中,我接到了南站工作人员的电话,说可以送我们上武汉的高铁。我终于放下心来。嗯,上车以后如果能找到一张板凳给钟老师坐就更好了。
  下午4:30,会议结束。我们坐上了直奔南站的车,一路飞驰。我和钟老师一路无话。只听钟老师喃喃自语:2003年非典挺过去了,没想到17年后又发生这么大的公共卫生事件。
  下午5:30,我们抵达南站。车站里,人山人海,踏上归途的人们,满脸喜悦,几乎没有人戴口罩。欢乐的海洋里,又有多少人知晓已有暗礁深藏?
  我们登上了下午5:45发车的G1022次车。列车长帮我们在餐车留了两个座位。我如释重负。这比板凳强多了。
  一坐下来,钟老师便打开电脑,开始查阅和整理资料。他工作的时候,思考的时候,都很不喜欢被别人打扰。幸而车上没有人认出他来。感谢智能手机的发明,让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在安静地玩手机,车厢里没有了绿皮火车时代的那种喧嚣和纷扰。
  直到晚上8点多,钟老师才想起要吃饭。我去买了两份土豆牛肉饭,然后又去补了车票。但过了一会儿,列车长过来说:“钟院士是为国家赶赴武汉,我们不能收他的饭钱!”尽管我再三推拒,但他还是坚决地把饭钱退给了我。
  吃完晚餐,已是晚上9点。钟老师终于停下来,闭上眼睛,将头靠在了椅背上。他满脸倦容,眉头紧锁,两鬓的白发,在餐车灯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我心中一动,举起手机,偷偷拍下了这个画面,把这一瞬间定格在了2020年1月18日晚上的9点15分。
  我知道钟老师已经很累了。但他从来都不会说。从来。
  “眯”了十多分钟后,钟老师把电脑推给我,让我帮他敲下他对疫情的研判。大意有两点:一是新冠肺炎肯定存在人传人,因为广东已有两个疑似病例,虽然没有去过武汉,但还是被去过武汉的家人传染了;二是要重视早发现、早隔离,一定要提醒公众尽量别去武汉,少出门,少聚集。
  晚上10:20,车到武汉。
  深夜的武汉街头,灯火依然璀璨,空气里依然飘着热干面的香。这个在我印象中永远都生猛彪悍的城市,似乎依然活色生香。街上行走的人们,也并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戴口罩的人屈指可数。
  冷风袭来,我终于体验到了传说中荆楚之地的冬日之冷。寒冷绵密而刺骨。钟老师穿的还是火车上那件棕色细格西装外套,里边只有一件衬衫。他应该也感觉到了冷,但背仍然挺得很直。
  我们和行李一起,被直接载到了武汉会议中心。听完国家卫健委专家的汇报,回到房间,已近凌晨。钟老师没说太多的话,神情有些沉重。情况比他想象的可能更糟?不过我知道,他应该已有心理准备:如果武汉情况控制得很好,怎么会如此急迫地请他来呢?
  明天,钟老师要跟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的其他成员一起到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市疾控中心实地调查。但愿钟老师能听到好消息。
  明天的武汉,会跟今晚的武汉不一样吗?
  1月18日
  星期六 阴 9℃~19℃
  广州
  “国家的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国家需要我们去,我们必须今天就去!”
  上午11:00
  我正在家里做饭,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打来的。对方直奔主题:武汉疫情紧急,请钟院士今天无论如何亲赴武汉一趟。
  中午12:00
  上午会议结束,钟老师匆匆走出会议室,边走边对我说:“我也接到国家卫健委的电话了,今天必须赶到武汉。”
  下午2:30
  我到达钟老师家里收拾好他的行李,赶到了省卫健委,静候会议结束。那也是一个讨论新冠肺炎疫情的会议,专家们进行各种讨论。
  下午4:30
  我们坐上了直奔南站的车,一路飞驰。我和钟老师一路无话。只听钟老师喃喃自语:2003年非典挺过去了,没想到17年后又发生这么大的公共卫生事件。
  下午5:30
  我们抵达南站。车站里人山人海,踏上归途的人们满脸喜悦,几乎没有人戴口罩。欢乐的海洋里,又有多少人知晓已有暗礁深藏?
  下午5:45
  我们登上了G1022次列车。列车长帮我们在餐车留了两个座位。我如释重负,这比板凳强多了。
  晚上8:00
  这时,钟老师才想起要吃饭。我去买了两份土豆牛肉饭,然后又去补了车票。但过了一会儿,列车长过来说:“钟院士是为国家赶赴武汉,我们不能收他的饭钱!”尽管我再三推拒,他还是把饭钱退给了我。
  晚上9:15
  钟老师终于停下来,闭上眼睛,将头靠在了椅背上休息。他满脸倦容,眉头紧锁,两鬓的白发,在餐车灯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我心中一动,举起手机,偷偷拍下了这个画面。
  晚上10:20
  车到武汉。我终于体验到了传说中荆楚之地的冬日寒冷。钟老师穿的还是火车上那件棕色细格西装外套,里边只有一件衬衫。他应该也感觉到了冷,但背仍然挺得很直。
  凌晨
  我们和行李一起,被直接载到了武汉会议中心。听完国家卫健委专家的汇报,回到房间已近凌晨。钟老师没说太多的话,神情有些沉重。
  “一是新冠肺炎肯定存在人传人,因为广东已有两个疑似病例,虽然没有去过武汉,但还是被去过武汉的家人传染了;二是要重视早发现、早隔离,一定要提醒公众尽量别去武汉,少出门,少聚集。”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34#
 土狗蛋蛋 发表于: 2020-3-26 06:10:48|只看该作者

钟南山团队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

源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航)记者昨天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获悉,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结束,共收到有关单位和专家提名的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33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33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1135项。在国家科技奖创新团队奖评选中,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获得提名。
  此次公开的获奖项目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提名的项目“中医药文献传承创新模式研究与应用”,以及“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提名的项目“广适性骨干亲本Y58S创制与超级稻新品种选育”等被提名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和魏于全等人提名的项目“铁稳态代谢的分子调控网络”等被提名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国家科技奖创新团队奖评选中,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获得提名。
  国家奖励办表示,自受理项目公布之日起30日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布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提名材料真实性和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持有异议的,应当以书面方式向国家奖励办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33#
 戏网 发表于: 2020-3-25 23:05:05|只看该作者

钟南山战疫60天全记录

源自:人民日报
原文标题:钟南山战疫60天全记录

  他是院士,也是战士。他让大家别去武汉,自己却第一时间义无反顾地去了。从1月18日至今,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已经在抗疫最前线奋战了60多天。


1月18日
逆行武汉

  上午,正在召开一个紧急会议,讨论昨天在深圳看完的两例病人的情况。会议刚开到一半,接到通知,上级请钟南山院士去武汉看看,而且必须今天就到。情况真的越来越紧急了,得赶紧把手头的工作处理并交接好,今天必须到武汉!
  下午在广东省卫健委的会议一结束,立刻出发去广州南站。一路上愁眉不展,喃喃说道:“没想到,03年非典过去了,17年后又出现这么大的卫生应急事件。”
  现在是春运期间,往武汉方向的火车票早已销售一空,好在有铁路部门的大力帮助,终于在餐车车厢内找到一个位置坐下,可以拿出电脑来好好看看资料,很多事情还需要综合研判。

1月18日前往武汉的车票
  晚上九点多,很疲惫,靠在椅背上睡着了。

1月18日,在赶往武汉的列车上睡着
  晚上十点多,终于到达武汉,从高铁站直奔武汉会议中心,国家卫健委相关同志简要介绍了当前情况,会议结束已是深夜。

1月19日
从武汉到北京

  早上九点,众多高级别专家组的成员已经在武汉会议中心汇聚,武汉市卫健委的同志首先对当天疫情进行了通报,随后与其他专家一起前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和武汉市疾控中心,简要了解有关情况。接着就是继续开会讨论、研究,一直到下午五点,会议结束后又马上乘机飞往北京。

1月19日到达武汉调研
  晚上九点多,抵达北京,刚入住酒店便又接到国家卫健委的通知,马上进行紧急会议,当时已经十一点钟。在国家卫健委一直开会到凌晨一点半,回到房间休息时已是凌晨两点。

1月20日
“感觉脑袋都木了”

  早上六点起床后,开始反复研究昨晚国家卫健委对当前疫情的研判和各位专家建议。七点半,和几位专家集中乘车前往国务院汇报工作,一直到中午十二点左右才结束汇报回到酒店。
  但中午一点半要参加疫情防控专家讨论会,会后还要参加国家卫健委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中午没时间休息了。
  下午五点,新闻发布会开始,在国家卫健委的组织下,和几位专家分别对媒体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一直到七点才结束。晚上九点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1+1》的采访。匆匆回到酒店吃饭,稍微准备了下采访的事情,就马上跟主持人白岩松进行了连线。
  结束后,确实有点累了,无奈笑道:“感觉脑袋都木了。”

1月21日
很开心,夫人在楼下等

  今天要赶飞机,一大早就来到了候机室,还没吃早餐就打电话跟广州方面沟通。这几天的调研和会议,得到的信息量比在广州多了很多。
  中午十二点多,终于到达广州。回到家时,夫人已在楼下等,钟院士显得很开心。
  中午休息了一会儿,四点又到广东大厦参加广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结束后,有媒体想要采访,钟南山院士理解大家迫切想要获取信息的心情,于是又接受了一个专访,最后才结束今天的行程。

1月22日
关在办公室

  今天不用奔波,把自己关在广医附一医院的办公室,静心对病毒的科研攻关梳理研究。

1月23日
围绕“科技”的一天

  今天一天都是围绕“科技”的相关工作。早上,跟广东省卫健委和省科技厅的负责同志讨论研究对新冠防控研究项目联合攻关工作,一直至12点30分才结束。
  下午去了趟科技厅,继续研究科技攻关的部署工作,直到晚上6点半才结束会议。

1月24日
向广州市长提出疫情防控建议

  今天是大年三十,广州市市长温国辉来广医附一医院调研并检查疫情防控工作,钟南山院士重点介绍了目前疫情的进展情况,并提出一些疫情防控的建议。

1月24日,大年三十,广州市市长温国辉来广医附一医院调研并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1月25日
给一线医务人员拜年

  大年初一。早上九点,和几位院领导一起到广医附一医院给大家拜年,致以新春问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真的很辛苦。
  之后又马上召集大家开会,共同研判目前疫情发展,研究相关对策和建议。

1月25日上午,钟南山院士与专家研判目前疫情发展,研究相关对策和建议
  中午收到了实验室方面关于进行标本实验的相关请示,下午又继续开会商议对策,然后又到广医附一医院研究转院病人的安置问题。
  晚上跟上海的宋元林教授连线开会,开到11点。

1月25日晚上,钟南山院士与上海宋元林教授连线开会

1月26日
讨论第四版诊疗指南

  上午,在广医附一医院与黎毅敏书记、张挪富院长及赵金存教授一起讨论在临床和科研上的治疗和研究策略。
  下午,赴广东省卫健委参加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与北京、湖北、浙江共同讨论第四版新冠肺炎的诊疗指南。

1月27日
讨论科研方案

  今天,与南方医科大学陈教授和香港David Hui教授共同讨论科研方案。

1月28日
研究重症病人治疗现况

  上午,在广医附一医院与黎毅敏书记一起研究广东省重症病人治疗现况和状态,并接受新华社的采访。
  下午,到广东省卫健委参加电视电话会议,连线国家卫健委、湖北省卫健委和上海市疾控中心,讨论疫情防控相关治疗方案与疾病诊疗分型工作,并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连线访问。

1月29日
只想尽快了解最新状况

  早上,与香港大学Jsm Peiris教授视频连线,讨论了关于全国病例的研究设计问题。随后,与广医附一医院黎毅敏书记研究重症病人的救治问题。
  现在只想尽快了解全国各地的最新状况,这样才能好好思考如何开展临床和科研安排,有效应对。

1月30日
早上飞北京,晚上回广州

  早上六点起床,要赶赴北京参加工作汇报会。昨晚,好朋友Lipkin教授没有见到钟南山院士,今天一早六点半,钟南山院士跟他同车出发去机场,这样在路上和候机时,都可以跟他交流疫情防控的经验,他给了钟南山院士很大的启发。
  中午十一点,抵达北京,直接赶到国家疾控中心参加下午的工作汇报。

1月30日,钟南山院士在飞机上处理工作
  明天还有很多重要事情需要处理,今晚必须赶回广州,所以下午六点,会议一结束就急匆匆向机场飞驰。在车上,北京卫视还对他进行了一个非常紧急的采访。抵达广州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

1月31日
继续研究疫情防控工作

  早上八点半,回到办公室,继续研究疫情的防控工作。在疫情的防控上需要大数据的技术支持,由郑劲平教授牵头的大数据工作在这个时候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与他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讨论。
  下午继续与科研组开会,讨论全国病例的收集工作。

2月1日
去ICU病房会诊

  早上八点半,回到办公室。今天全国感染人数已经破万,钟南山院士努力协调各方面工作,指导关伟杰他们开展全国病例研究的科研工作。
  中午十一点,收到通知,中午十二点要与北京方面进行电视电话会议。随后与黎毅敏书记研究重症救治问题。
  下午三点半,去广医附一医院的ICU病房进行会诊,病人情况比较特殊,有待进一步研究。这时,广医附一医院第二批支援武汉的医生要出发了,得去送送。希望他们都能够平安归来。
  送完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后回到办公室继续思考重症病人的问题,一直到晚上7点半才回家。

2月2日
讨论敲定第五版诊疗指南

  与往常一样,一早来到办公室开展科研攻关工作,并研究全国的疫情情况。随后召集了临床重症治疗的专家对第五版新冠肺炎的诊疗指南修订工作进行讨论。
  下午三点,到达广东省卫健委。
  在视频上与全国的专家一道,经过了近4个小时的讨论,大家终于敲定第五版新冠肺炎的诊疗指南。

2月3日
讨论重症病人救治策略

  上午,与重点实验室Mark Zanin和Sooksan Wang以及何建行教授、杨子峰教授共同讨论科研攻关工作。随后又与黎毅敏教授、刘晓青教授等重症救治团队共同讨论重症病人的救治策略。
  下午,回到办公室继续协调相关治疗任务。将近下班的时候,拍摄了广州MV的视频。

2月4日
与哈佛大学医学院会谈

  上午,和团队成员,包括冉丕鑫教授、何建行教授、李时悦教授、郑劲平教授、赵金存教授、梁文华教授、Mark和Sooksan等研究学者,与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及团队会谈,讨论关于疫情、试剂和药物的合作事宜。
  下午,继续与何建行院长以及关伟杰、梁文华教授等商讨研究和论文撰写相关事宜,继续跟进全国疫情治疗研判工作。

2月5日
讨论重症病人的病情和救治

  上午,召集广医附一医院重症救治团队讨论重症病人的病情和救治,研究广东疫情进展情况。
  下午三点,到珠岛宾馆参加广东省市领导与专家的座谈会,会后回到广医附一医院继续工作。

2月6日
全省远程会诊

  上午,在广医附一医院办公室研究科技部科研攻关项目的筹备工作。
  下午,在8楼参加全省的远程会诊,对全省患者病情进行研判,对重症病例进行分析,提出下一步医疗救治计划。

2月7日
讨论临床治疗的应用

  上午,到广东省科技厅介绍科技攻关项目立项事宜。
  下午三点,到广东省卫健委开会,讨论临床治疗的应用并接受了媒体采访。

2月8日
与深圳方面远程会诊

  上午,中央巡视组视察广医附一医院,钟南山院士和相关负责同志见面会谈。十一点时,在广医附一医院8楼又与深圳方面举行远程会诊。
  下午,在办公室继续工作。

2月9日
讨论开展临床试验相关事宜

  上午九点半,到省政府参加会议,研究相关治疗问题。会议结束以后,马上回到广医附一医院协调工作。
  下午三点在办公室,与广医附五医院周新科院长开会,讨论开展临床试验的相关事宜。
  晚上七点,结束一天工作,离开办公室。

2月10日
参加国家卫健委临时紧急会议

  上午,回到办公室,开始准备明天路透社的采访,力争做到客观、真实、全面的回答。
  中午一点,参加国家卫健委临时紧急会议,讨论最新临床症状研究成果和关于第五版临床诊疗指南的应用及改进反馈。
  下午回来以后,继续准备相关资料。

2月11日
首次与湖北前线医务人员远程会诊

  昨晚睡眠不好,面带倦容。上午接受了路透社的采访,他们一共问了26个问题,感觉回答得还不错,总体采访效果很好,采访顺利结束。
  下午三点,到省药监局与相关项目牵头人、临床专家们共同协调研究相关项目,会议持续约1个小时。
  随后与广医附一医院支援湖北的同志们举行粤鄂两地“面对面”会诊新冠危重症病例。这是首次与湖北前线的医务人员进行远程会诊连线,以后会常规化。

2月12日
办公室和会议室“两点一线”

  今天是办公室和会议室“两点一线”。这几天收到大量邮件,主要是关于对相关论文的讨论,有些实在来不及一一回复,就召集各相关方向的研究人员协助跟进和回复。

2月13日
忙到没时间休息

  如常,只是今天电话特别多,上午和下午几乎都没有休息过。

2月14日
上午开会,下午讨论论文

  今天上午,要参加国家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九点半就抵达了广东省政府,会议一直开到十二点半。
  中午,回到广医附一医院,对团队论文继续进行讨论。

2月15日
如常

  如常,在广医附一医院办公室处理各项工作事务。

2月16日
“我想听听武汉那边专家的意见”

  暴雨过后,冷空气影响下的广州,风很大,特别冷。今天的主要工作是到广东省卫健委参加视频连线会议,讨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的更新。在会议过程中,钟南山院士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想听听武汉那边专家的意见”。武汉的专家在第一线,最有体会最有发言权。
  4个半小时,270分钟,没有一秒的缺席。思想的碰撞、意见的交换,在这个干冷的周日早上,大家燃起了思想上温暖的火焰,希望能为武汉带去温暖与光明。
  钟南山院士的午餐,一般不会在中午十二点前,而只会出现在完成任务之后。今天的午餐是下午两点。
  下午,开了很多会接了很多电话,他说“我其实就是一个联络人,趁现在讲话还有点用的时候,要尽可能地推动一些工作。”
  一忙起来就忘记了时间,转眼就是晚上七点半。要先打个电话回家,不然夫人该着急了。
  终于忙完今天最后一件事,钟南山院士松了一口气,说明天可以好好休息下,他以为明天是周日。但其实,明天是周一。

2月17日
新一周又开始了

  新一周又开始了,上午十一点,呼研院领导班子开了一次碰头会,共同商议、研究疫情防控的临床、科研等工作。
  会议刚开完,马上与支援武汉的广东医务队视频连线,远程会诊武汉的重症病人,一直到晚上7点后才结束会诊。

2月18日
紧急召开会议

  上午,紧急召开会议,研究最近包括哈佛医学院等多个科研合作上的安排和进展。

2月19日
与哈佛大学医学院连线

  早上,和工作团队与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连线,讨论了近3小时,就7个领域的合作进行深入交流,期待双方合作成功。
  由于明天世界卫生组织到广州考察,为了提供科学、合理的意见,钟南山院士与团队成员共同协商、研究准备讨论的相关素材和资料。

2月20日
与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座谈

  上午,一方面协调解决ACE2药品的进口问题,另一方面,为下午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会议继续收集和准备材料。
  下午四点,抵达白天鹅宾馆,与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及国内专家、广东省和广州市各部门负责同志座谈。广东省的有关负责同志作疫情防控情况介绍,广州市的有关负责同志作补充汇报,专家集体讨论,至晚上7点方才结束。

2月21日
与云南方面视频会诊

  一早上回到办公室,对氢氧气雾化机的全国配送工作进行协调。
  上午,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同志到达广医附一医院见面共同商讨对策。会谈结束后,马上赶到8楼会议室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张云辉主任视频会诊,云南省委领导莅临远程会诊现场。

2月22日
即使周末还是早早到了医院

  即使是周末,还是早早到了医院。受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委托,再次致电驰援武汉一线参加抢救工作的张挪富院长,向武汉前线的同志表达慰问:大家在前方一线都很辛苦!总书记对大家非常关心、挂念。我们后方对解决好你们的家事、难事、心事,都做了相应的安排和保障,你们放心。希望大家保重身体,继续一心一意做好工作。
  随后,马上到广东省卫健委开会,讨论当前广东的疫情和相关临床研究。
  下午3点,回到广医附一医院,准备下周讲座的素材,以及处理临床研究事宜。

2月23日
连轴转地工作他有点累了

  今天的远程会诊,是首次与广东对口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的视频连线,钟南山院士表达了对前方战友的感谢与鼓励,并着重表达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所有与武汉一线视频会诊,钟南山院士从来没有缺席过。他在会上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是来指导的,我是来学习交流的”。从远程会诊的会议室赶回办公室,又是一轮电话联系和邮件处理。
  连轴转地工作,他有点累了。

2月24日
指导治疗多个重症病人

  上午,与各位研究人员开会组织整理欧洲胸肺学会(ERS)讲座的素材,期间与广东省卫健委进行了多次沟通。
  下午,参加与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远程会诊,张挪富院长等医务人员参加远程连线,指导了多个重症病人的治疗。会诊结束以后马上与氢氧气雾化机生产厂家商讨供应配送问题。
  随后,甘肃省卫健委来电,希望开展藏药的相关研究工作。
  晚上八点,阅改完南方日报的稿件后结束今天工作。

2月25日
又是晚上八点才结束工作的一天

  上午,准备欧洲呼吸学会周六讲座的视频录制工作。
  下午周文良教授来访,共同讨论了关于小气道粘液增加以及氯离子消毒的处理方法。
  下午三点,陈志南院士到访,讨论治疗新冠肺炎潜在药物的应用。
  下午四点,研究协调全国氢氧气雾化研究开展及设备配送的问题。
  晚上八点,结束一天的工作。

2月26日
难得的清净

  今天难得的清净,一天都在办公室准备ERS讲座的课件内容。

2月27日
参加新闻通气会

  今天上午,要参加在广州医科大学举行的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通气会。昨天听说媒体关注度很高,今天早早来到现场,和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的同志沟通交流。

2月27日,钟南山院士与广州市新闻办负责同志商讨新闻通气会事宜
  上午十点,新闻通气会准时开始,现场媒体来得很多,在短短两小时内,回答了不少记者感兴趣的话题。
  通气会后,与广州医科大学冉丕鑫书记、王新华校长、广州市委宣传部朱小燚副部长、广医附一医院黎毅敏书记就新闻通气会进行了小结。
  随后,在实验室办公室讨论小气道内高度粘液产生的原因、病理和解决办法。
  下午,回到广医附一医院与几位研究人员一起讨论并继续整合ERS的课件内容。

2月28日
与国外视频连线讨论到晚上九点

  由于小气道高粘度粘液的问题困扰心头,早上在准备课件的时候,还通知了广医附一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主任们一起讨论病理特征和解决方法。
  下午,准备ERS的课件。
  晚上七点半,收到了国外COVID-19指南制订的讨论会议,赶紧与国外进行视频连线,一直到九点才完结。

2月29日
连线讨论治疗指南第7版

  上午,在办公室进行课件准备,尝试是否能解决小气道粘液问题,一直到下午才准备和试讲完成。
  下午,推进相关工作。
  晚上,赶到广东省卫健委与北京、湖北连线讨论新冠治疗指南第7版,一直讨论到晚上9点半才结束。

3月1日
在家准备讨论答疑内容

  在家准备ERS视频课程的答疑交流及哈佛大学视频会议讨论内容。

3月2日
为前线优秀医务人员入党宣誓领誓

  上午,在广州医科大学16号楼与杨子峰进行了短暂的会议后,赶回广医附一医院参加每周工作例会。
  下午,研究、准备六点与ERS的候任主委Anita Simonds连线的课件内容。
  下午四点,又赶到广医附一医院8楼会议室与在武汉协和西院的张挪富院长连线讨论,然后参加了前线火线优秀医务人员入党的宣誓仪式,并进行了领誓。回来以后马上与Anita Simonds进行了视频连线对话,与欧洲的同行分享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
  晚上九点半,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再次进行了连线,继续磋商合作事宜。

3月3日
在办公室处理工作

  今天,在办公室处理了众多医疗救治上的沟通工作。

3月4日
参加疫苗班会议

  今天早上,到病区看氢氧机的使用和病人的配置情况。
  上午十点,与黎毅敏书记、刘晓青主任共同为重症监护室的监控病人进行远程查房和会诊。
  下午三点,在广东省卫健委参加了由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院士牵头的疫苗班的会议。会后,根据广东省红十字会来函,经广医附一医院党委和其本人同意,同意徐永昊同志赴伊拉克参与援助救治工作。

3月5日
研讨准备相关科研成果的推进工作

  今天,一直与关伟杰教授研讨准备相关科研成果的推进工作。

3月6日
题词一首“寄少年”

  早上九点半,到广东省政府进行了国家电视电话会议,汇报研究现状。下午三点回到办公室以后,与专业律师、研究者们一起研究与相关机构开展国际合作的一系列协议。
  下午四点半后,到珠岛宾馆与省市领导进行座谈会,一是汇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科研单位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二是通报了自己抗疫相关研究成果,三是介绍当前形势及科研方向,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会议一直到晚上七点结束,匆匆回家吃饭后,晚上八点半又回到广医附一医院,送别支援伊拉克的重症医学科徐永昊医生。送别后,回到办公室,抽出时间仔细阅读了很多小朋友给南山爷爷的信,并认真回信、题词赠了一首“寄少年”。

3月7日
进行国际地区多方专家疫情治疗方案讨论

  早上九点,回到办公室,与杨子峰教授及相关研究人员讨论临床效果研究结果。九点半,与湖南省有关方面进行远程会诊,这次会诊主要讨论了三例重症病人的救治方案。
  下午三点,与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意大利等专家进行国际地区多方专家疫情治疗方案讨论。

3月8日
13床的病人情况不好

  周日的早上接到通知,13床的病人又出血,情况不好,处理完手头工作后马上赶到广医附一医院参加会诊。

3月9日
处理大量紧急邮件

  今天早上,照常参加每周一的工作例会,共同协商近期需决策的重要事项。
  十点,参加与佛山市南海区合作框架签约媒体会。
  十一点,参加珠海丽凡达试剂研究会议。
  下午,在广医附一医院处理大量紧急邮件。
  晚上九点,在实验室5楼进行加拿大连线会议,讨论重组血管紧张素2(ACE2)治疗重症新冠肺炎临床问题。

3月10日
会议结束后到实验室工作

  上午,一直在开展相关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评审。
  下午,赴广州市委参加疫情防控座谈会。会议结束后,到实验室里工作了一段时间。

3月11日
好不容易可以去看牙齿

  好不容易今天早上可以去看牙齿,但中午不到11点又回办公室,与广东省政府和广东省卫健委的负责同志会谈。
  下午两点四十,中央巡视组来院调研,座谈交流。
  下午四点,参加了中科院浙江数字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共同组织联合实验室的筹备会议。

3月12日
讨论P3实验室筹建工作

  上午,在办公室与杨子峰教授等讨论了P3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后参加了环保部门对呼吸中心的环评工作。
  中午,准备参加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相关素材。
  下午四点,在广东大厦参加了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结束后匆匆赶回医院。
  晚上七点,参加了哈佛大学的交流会议,今天的议题是重症监护室救治。

3月13日
与几位专家交流相关治疗方法问题

  上午,在广东省卫健委开展对东莞市病人的会诊。
  下午,召集工作团队积极准备工作汇报材料。
  晚上八点,与几位专家交流新冠的恢复期患者血浆及IL-6抗体受体治疗方法的一些问题,由北京陈竺院士牵头。

3月14日
开了一个高效务实的会

  早上八点回到办公室,开始研究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

3月14日,在办公室研究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
  上午十点,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市长温国辉到广医附一医院检查患者救治并视频连线慰问援鄂及在穗一线医务工作者,听取临床救治、科研攻关及支援湖北一线工作情况。会议开到十二点半才结束,整个会议高效、务实。
  下午一点,“最美逆行者”项目来进行拍摄。

3月15日
周日在家也没闲着

  周日,在家,也没闲着,忙于处理多个工作电话,回复了一批邮件。

3月16日
处理了10页邮件

  今天周一,早上按往常一样召开工作例会,讨论关于本周多个活动的安排,并决定了周三下午参加广州市新闻通气会。工作例会一直开到中午一点结束。
  下午,在办公室处理了多达10页的邮件,跟国内外的多个机构和专家交换了甚多意见,并开始着手准备新闻发布会的素材。

3月17日
准备演讲PPT

  白天,在办公室准备与哈佛大学交流的会议资料,准备参加全球新冠疫情防控经验交流会演讲PPT。
  晚上六点半,在办公室与广州市新闻办的相关工作团队、广医附一医院的负责同志一起沟通交流新闻通气会的相关筹备工作。

3月18日
通气会上收到小朋友赠送的手绘

  今天下午,要参加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由于这次发布会邀请了国外的媒体,发布内容涉及国外疫情研判和政策咨询,上午继续在办公室和工作团队收集国内外感染人数、死亡率和各国的抗疫政策。
  下午三点半,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开始,整整两个半小时,国内外媒体提问了19个问题,钟南山院士回答了其中的15个问题,介绍了中国防疫经验。

3月18日,出席广州市第46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
  通气会的最后环节,收到了一位小朋友赠送的手绘画,很温暖。

3月18日广州市第46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上,小女孩赠送钟南山院士手绘画
  通气会后,与朱小燚副部长、黎毅敏书记交流疫情信息公开工作到晚上六点半。

3月19日
晚上十点半离开办公室

  白天,在办公室准备晚上参加中国新冠疫情防控经验国际分享交流会的两个演讲素材。
  晚上七点,与哈佛大学的第4次交流,这是一个病理学专场,召集了病理学和临床救治的专家,与美国方面的专家团队共同商议。
  晚上九点,哈佛交流会议结束以后,马上参加中国新冠疫情防控经验交流会,与李兰娟院士、乔杰院士等共同网络连线。
  晚上十点,会议结束以后,国外专家对中国防控的策略非常感兴趣,单独继续学术沟通了近半小时。
  晚上十点半,离开办公室。

3月20日
南山班面试

  今天一整天,对2019级南山班的同学进行面试。对学生的面试共分为两组,每组面试40人,大家求学求知的愿望强烈,钟南山院士对所有的同学都进行了认真仔细的面试。面试完最后一名学生,已经是晚上六点。

3月20日,南山班面试
  晚上六点半,与甘肃省卫健委主任和甘肃省专家团队进行了远程连线,共同为“藏药”和甘肃新增输入性病人的应对方法进行了交流讨论。

3月21日
讨论如何快速检出病毒

  上午八点半,到广东省卫健委,与各医院和卫健委相关领域专家围绕如何快速检出病毒展开讨论。


  我有国士,天下无双
  致敬钟南山院士
  致敬每一位
  为我们拼过命的战士
源自: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新闻办、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策划:朱小燚、苏越明、龚艳华、何伟波、肖博峰,中国画:黄华三
32#
 鱿鱼崽 发表于: 2020-3-13 03:14:00|只看该作者

钟南山:全球合作方能尽早结束疫情

源自:本报记者 叶 青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接下来怎么做?3月12日,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全球互相交流非常重要
  钟南山院士表示,很多省已是零增长,在国内看起来,在高度的联防联控机制下,我们取得了比较好的控制。现在包括湖北,基本上还是得到了控制。
  “现在问题转到了国外输入,应该加强对输入患者的管控。”他说,有些输入患者有点感冒,不当回事,但到了中国以后确诊。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国外的一些国家对情况还不够重视。因此我们需要进行监测。
  钟南山表示,目前国外总共有4万多确诊病例,死亡率超过3.2%,说明老百姓的警觉性还不是很高。我国华西医科大学已经派医疗队援助意大利,现在加强这方面的交流还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个境外重点地区防控工作的指引,还是要按照指引来操作,一般隔离14天是可以的。如果很急的话,应该做一个核酸检测。现在核酸检测的方法比以前准确多了。”钟南山院士强调,面对新冠肺炎,两个月之内研发出特效药不太可能,但总有一些办法阻止其恶化。“一是加强我们自己的管控,另外是加强跟其他国家的交流,让他们提高警惕,减少病死率,才有可能全球战胜疫情。互相交流、互相支持非常重要。”他说。
  6月份结束疫情可期
  近期,钟南山院士预测疫情将在6月份结束。对此,他回应道:“我记得当时的评估是基于在各国都采取积极的措施情况下。假如说全球有些国家不把它的危害性以及它的传染性看得很重并进行干预,那可能还会延长。”
  “一般来说,新冠肺炎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相对不活跃,可能慢慢会下去。关键是差一个月和两个月就差得很远了,因为它对国民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当时的评估侧重在国内。”钟南山说。
  令他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起来,不把它仅当成是流感。“假如说各国都能够动员起来,我还是期待6月份疫情结束。”他说。
  3月9日,钟院士带领团队开发出咽拭子采样机器人。其与常规人工采样相比,有哪些优势?钟南山说:“采样是一个传染途径,取样过程要保护采样人员。采样规范性比较差,差别比较大,拭子采样机器人基本上采取同一个规范采样方法,真实性会更强。机器人实验符合率高,现在已开始验证病人的符合率情况。”
  目前暂未发现复阳病人有传染性
  “有不少病人出院以后,复查以后核酸检测呈阳性,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会上,钟南山特别提到了病人出院复查呈阳性的问题。
  “我们知道核酸检测是检测核酸片段。”钟南山分析,从病原学角度看,对大多数人来说,治愈的病人已产生了抗体,重复感染的机会应该很少,除非是极个别患者根本就没有好,免疫功能极差。
  病人复检呈阳性了,他的家属会不会因密切接触又感染呢?
  “到目前为止,我所收集的资料是基本没看见这种情况,但这个也要看事实。”钟南山院士说。他讲到香港玛嘉烈医院传染病中心主任曾德贤跟踪10多例复阳病人,并用病人样本在P3实验室培养病毒,但没有培养出活病毒。
  “这说明,样本中检测到的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残余核酸片段。接下来,对复阳病人还要继续观察。”钟南山说,“我把事实讲出来,没有查出活病毒,不应该有传染性。”
31#
 豆角 发表于: 2020-3-7 13:35:35|只看该作者

钟南山这50天的行程,看完泪目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钟南山这50天的行程,看完泪目

  疫情当前,钟南山院士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国人的心,成为不少人的定心丸。
  1月18日夜驰武汉至今,钟南山战“疫”已50天,整理媒体报道可以发现,50天来他为疫情奔波的行程满满当当,始终冲在前线,几乎没有休息过。在广州新闻专题通气会上发出“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的信心后,又马不停蹄为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中国经验。最新消息显示,在他参与指导下,国际首个非转基因新冠肺炎小鼠动物模型成功建立。
  长时间科研、开会、远程会诊、接受媒体采访、多地奔走,甚至飞机上还在研究治疗方案……这位84岁老人,为了所有人的生命,始终在如铁人般地拼命。连钟南山的夫人也曾心疼地说:“能不能让他多睡一会?”
  然而她非常了解丈夫的脾性,劝是劝不住的,因为他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正如17年前非典来袭时他说的那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看着满满当当的日程表,无不让人心疼,尤其这仅是基于公开报道的资料,还有多少付出无人知晓。但愿疫情在众人同心下尽快结束,那时,老人笑容可掬,好好休息。

战“疫”50天
他的行程满满当当


战“疫”50天
他做出这10个重要判断!


战“疫”50天
这6个瞬间令人动容!


他给小朋友们回信
中国有你们这些充满活力的新生代
我感到无比欣慰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以来,广医一院收到了很多寄给钟南山院士的信件。这些信件中,有一笔亮眼的色彩,正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生、中学生寄给钟南山爷爷的信,和绘出他们心中钟爷爷形象的画。

  钟院士对收到小朋友的来信,十分珍视,他认真阅读了一封封来信,并亲笔写下了对青少年的寄语:
  亲爱的孩子们:
  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初春,我很高兴收到你们的来信。
  在疫情防控仍然处于关键阶段的时候,我收到了你们来自广东广州、广东江门、佛山南海、东莞石龙、北京、山东淄博、山东济宁、安徽池州、江苏连云港、广西梧州等地的来信,有很多地方我还没有去过,谢谢你们把家乡的风景带到了我的眼前。
  信中,我看到了你们认真的一笔一划、用心设计颜色鲜艳的图画、稚嫩的文字、真挚的语气、你们的勇气和理想,都深深地感动着我。生长在这个时代,你们是幸福的。你们善于表达、善于分享,中国有你们这些充满活力的新生代,我感到无比欣慰!
  这个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你们有害怕、也有担忧;但是我更多地看到了你们的勇气和你们的理想。新冠肺炎,这不是中国的疾病,而是人类的疾病。希望你们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我们的白衣天使战队,无论是在一线抗疫,还是在家里学习,我们都是在与疾病进行战斗。
  我相信你们会好好利用“停课不停学”的这段日子不断学习,用知识缝制铠甲,不远的将来,当你们走出社会,在各行各业都将由你们披甲上阵。
  你们是未来的接班人,希望你们好好学习,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不惧艰辛、勇敢前行!
  南山爷爷
  2020年3月5日 源自:广州日报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30#
 公子了然 发表于: 2020-2-24 23:15:33|只看该作者

新冠病毒会长期存在?钟南山回应了

源自:央视新闻
原文标题:新冠病毒会长期存在?钟南山回应了

  2月24日,央视就近日出现的新冠肺炎的非常规病例,以及各地下调应急响应等公众关切的问题,对钟南山院士进行了专访。

  央视记者:最近公众在形容新冠肺炎病毒时,都在说它很“狡猾”,因为我们身边出现了一些无症状感染者,还有些病例潜伏期超过了14天,更有人出院后复检又查出了阳性,另外还有一些人咽拭子检测是阴性,但在粪便里还有存留病毒。像这样子的情况,公众现在应该怎样解读?
  钟南山:我们现在把咽拭子检查(阴性)作为一个标准,但是有一些病人粪便里还是测到了病毒的片段,并不是检测到了活病毒,这是两回事。另外有一些少数的病人,出院后复查又检出核算片段的阳性,这我不觉得很奇怪,他有两个星期的隔离时间,结束后可以再继续复查下。
  央视记者:这样的情况是个例吗?
  钟南山:少数,不能说是个例。我们现在的出院标准,是咽拭子检查阴性两次,没有任何症状,体温正常,CT也正常,就可以出院了,之后再隔离两个星期。如果要求肛拭子也正常,那么我们的病人就会积压,病床就不能周转了!所以我们现在还是要密切观察,对所有病人进行一个分级管理。
  央视记者:最近几天,各个省陆续在下调应急预警,今天广东把一级响应调至二级响应。你觉得这个时间到没到?广东是基于什么把这个下调的?
  钟南山:我认为是合适的,时候到了。广东绝大多数城市地区新增病人数量明显减少,这是一个前提。另一个就是,群众的防控意识有了很大的加强。广东有些地区一直没有病人出现,所以采用一级响应并不合适了,现在采用分级分区分类的方式比较合适。该紧的就紧,该松的就松,这样对发展生产等有利。
  央视记者:上次您说到,我们要做好长期与冠状病毒(包括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打交道的准备,如果真的要长期打交道的话,作为公众而言,我们是不是一直要做到现在这样的防控举措?
  钟南山:我跟世界卫生组织也讲过,凡是出现冠状病毒的感染,要高度警惕对人的传染性。防控的意识需要保持,防控的级别完全可以改变。
  央视记者:对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来说,如何长期和冠状病毒打交道?
  钟南山:从SARS到MERS,都是(疫情)过去了(研究)也就过去了。对于冠状病毒,绝大多数科研人员并没有进行长期研究。正因为这样,现在疫情突然来了,要使用有针对性的药物时,手足无措。这次,不能过去以后就放手,等下次来再说。
  央视记者:我们现在对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了解程度大概到了哪个阶段?
  钟南山:很初步,非常初步。
  央视记者:新型冠状病毒会有可能和流感一样,长期存在吗?
  钟南山:SARS在17年间有零星地出现,但没形成气候。COVID-19将来会不会长期存在、只不过没有形成爆发形势?也有可能。关键就是要控制它到最少。我认为它不会像流感,流感每年都有,这种可能性应该较小。

钟南山:出院患者重新感染只是小概率事件
  2月24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再次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进行远程会诊。
  此次连线的是广东支援湖北武汉防控疫情医疗队重症专家组,对4位重症患者进行会诊。
  在会诊中,钟南山透露了关于两大重要信息:1。出现出院患者重新感染只是小概率事件,不能代表什么;2。第六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增的两款试用药物磷酸氯喹和阿比朵尔,目前发现氯奎的转阴周期稍短于阿比朵尔。“目前,氯喹平均转阴时间4.2天,阿比多尔平均6-7天,但是氯喹在使用上要注意一些调整,对于一些有心理紊乱、有传导障碍的患者在使用上要注意。”
29#
 表裱表裱 发表于: 2020-2-23 00:48:11|只看该作者

点赞!钟南山协调相关企业捐赠黑龙江50台氢氧气雾化机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点赞!钟南山协调相关企业捐赠黑龙江50台氢氧气雾化机

  22日下午,记者从黑龙江省委宣传部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致电钟南山院士,代表黑龙江省委和政府就其协调相关企业捐赠50台氢氧气雾化机表示感谢。
  钟南山在电话中表示,氢氧气雾化机对于缓解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缺氧症状具有一定效果,“可以纠正重症病人的缺氧状态,防止转为危重症,因为危重症病人长期时间缺氧有发展为呼吸衰竭的可能,逆转的机会就比较少。我们做了两组完整实验,初步看氢氧气雾化机还是有效的,对改善病人症状有很大作用”。
  对于黑龙江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和重症率比较高的现象,钟南山表示“不觉得奇怪”“新冠肺炎对具有基础病症的人群威胁较正常人群高出几倍,包括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黑龙江处于高寒地区,因天气寒冷肺部疾病患病率较高。”
  “对黑龙江能忠实地、实事求是地报告(新冠肺炎)死亡的情况表示敬意。”(总台央视记者 王跃军 于文波 陈治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6 06:41,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